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与体会

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与体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与体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与体会

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与体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教材建设;思考

目前,随着高职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其培养目标、社会定位、办学体制等这些宏观课题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高职教育的教学规律、课程设置、课程教学改革等这些微观研究方面还远远跟不上高职教育的发展和满足不了其发展需求。当前,教材建设就远远落后于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真正具有高职特色的高质量的教材非常匮乏,这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

一、高职教材建设的现状

高职教育的特征。高职教育在我国是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它与高普教育一起构成了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两者无论在培养目标、社会定位、办学体制、师资队伍等方面还是在教学设计、课程编排、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分属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不可替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这两类教育归类为5A和5]3。

目前,高职教育院校的教材建设现状却令人担忧。现在高职教育院校使用的教材主要分三种:一是高普教育本科、大专院校一直沿用的教材;二是任课教师自行编写的讲义;三是针对高职教育院校专门编写并正式出版的教材。选用高等普通院校的教材来代替当然不能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本身所应具有的特点,完全不能适应职业技术教育学生基础相对较差的特点,不利于教学,严重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而任课教师自行编写的讲义可以作为教学教材的一种补充,而不能独立作为教材,毕竟它仅是个别教师的经验总结,缺乏系统性、科学性,也不够成熟。而针对高职教育院校专门编写并正式出版的教材所占的份额非常少,目前最乐观的估计也达不到三分之一。特别是专业主干课程,情况十分的不理想。

但即使有了专门的高职教材,也还存在高职教材本身上水平、提质量、出效益等问题。目前由于时间紧迫,许多教材建设项目都是仓促上马,无论是教材本身逻辑体系还是编写人员的编写实力都存有问题,这种情况编写出来的高职教材当然存在缺乏应用实例,教改力度不深、不科学,适用范围过于狭窄,内容过于陈旧无法跟踪新技术、新思想、新方法的发展,逻辑体系不完整、不科学等问题。

二、特色是离职教材建设的决定因素

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表现在它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是组织教学、完成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高职教材必须突出的特色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高职教育是以高等技术应用人才为培养目标,因而在课程改革与教材内容安排上重点突出技术应用性;在知识、技能二者关系处理上依照“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的逻辑思维进行陈述,但对“为什么”的陈述尽量从简,点到为止,尽可能多陈述“怎样做”。注重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好的“实例”和“案例分析”是使理论说教与实际沟通的有效方法,并可使复杂的理论变得简明通俗而有说服力,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对重点理论知识要有自己的“实例”和“案例分析”,并以实践岗位需要的能力和所遇到的问题为前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和训练,以实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标。如电子出版社遵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自身规律和教学特点,出版一套高等职业技术电子信息类专业教材。该套教材针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电子信息类的内涵及职业定位,力图构筑以掌握基本概念、强化实际应用为重点,以获得职业技术所需的最基本、最适用的理论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实践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新课程体系。它涵盖了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操作、C程序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等13门基础课程,通过各类大量的实习和实训课程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重点突出对学生的专业理解能力、职业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形成了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相配套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教材,受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的普遍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突出教材编写体系的创新性,加强教材编写与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紧密相连,并最终形成弹性化、个性化的课程体系,从而满足市场对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和学生个性的发展。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围绕岗位(群)而设置,其课程改革是围绕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培养而展开的,岗位(群)所需的岗位能力培养需要相应课程体系来支撑,课程体系也必须体现岗位能力的培养,因而课程体系必须改革。而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质就是原有课程体系的整合与分解。高职教育教材改革是以课程改革为基础的,又是为课程改革服务的,因此教材的编写必须与课程改革紧密相联,反映课程改革的思路。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外贸与国际结算专业根据专业理论以打牢基础和必备为原则,对课程设置进行“小范围、大动作”的整合:将(国际金融实务)与

三、高职特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思路及措施

1.充分认识高职教育教材建设的意义是前提

积极开展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研究和高职教育培养人才模式的探讨,明确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形成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技能与实践教学的教学改革思路,认识到高职人才的培养绝不可能依靠普通大学“老三样”――学术性教师、学科体系教材和实验室来完成,而必须创新高职教育的“新三样”――“双师型”教师、高职特色教材和校内外实训(实验)教学基地。这是高职教育特色的主要体现和保证,其中高职特色教材体现和保证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点认识是高职特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前提。

2、加强组织领导是提升教材质量的保证

高水平的高职特色教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出版的,依靠的是长期教育教学改革的沉淀和积累,要经历选用、自编和出版三个阶段,特别是自编阶段是一个不断修改不断完善的过程。这就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教材建设领导小组,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规范教材出版的各个操作环节,保证、提升教材质量。例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颁布了(教材建设管理办法),并还制订了“高职教材编制的原则”、“高职电子信息类教材编著者需知”、“高职财经类教材编著者需知”、“高职设计与艺术类教材编著需知”和“高职机电类教材编著者需知”等。

3.积极参与是教材改革与建设的人力基础

教师是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最直接最有体会最有发言权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同样也是教材改革与建设的最直接最有体会最有发言权的探索者和实践者,所以教师积极参与是教材改革与建设的人力基础,调动教师积极参与教材改革与建设尤为重要,例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采取了多项措施:不仅对已出版的教材给予一次性重奖,而且对教师编写教材提供各种便利条件,承认编写教材的工作量;创造条件,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国家和省市高职教材的规划与研讨;把教材编写纳入每次专业教研活动讨论范围等等。

4.经费支持是教材建设与改革的经济基础

教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教材立项、调研、组织人员编写、开编审研讨会到出版、发行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对高职教材这样的新教材,人们的认识还不深,教材能否获得成功,编写人员和出版社心中都没有太大的把握,尤其需要学校给予必要经费资助。所以必要经费支持是教材建设与改革的经济基础。例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每年拨出学生学费的5%――8%建立教材建设基金,一方面对学院立项建设教材项目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基金资助,另一方面对有实际困难的教材项目提供免息贷款。从而使教师解决后顾之忧,高质量高水平的教材尽快用到教学之中。

5.合作是教材建设与改革的生命线

与社会、企业紧密联系是高职教育的一大特色,无论是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的定位,还是教学过程,无不强调紧密联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因而,强调特色的高职教材必须视校企合作为教材改革与建设的生命线,尽可能吸收对技术与生产现状有充分了解的有关行业技术专家参与。例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充分发挥专业管理委员会的作用,与相关行业、公司合作,开发出一系列颇具特色、使用广泛的高职教材。

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与体会范文第2篇

近十多年来,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它为广大企业的发展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随着大学的扩招和规模扩张的影响,一些民办的高职院校本来就资源不足,“跟风”和“大而全”的粗放发展模式很快就不再适用了“蜜月期”也很快地消失。伴随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困难,生源减少成为阻碍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作为高职教育的决策者,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危机”,并要尽快地转型,更新办学理念,引入新的管理机制,以科学的态度和有效的措施迎接新的挑战。除了学院领导重视外,作为决策的执行者,实施者(例如学院的职能部门,系,科及专业领导和学科带头人,乃至全体教职员工)更要积极配合,精心组织,利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能。在实施这一策略的过程中,更要以人为本精神为依归,得到所有学生的认同和配合,形成一个有机配合的团队,发挥”效益链“的作用。这就是高职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体系的灵魂。作为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院校本身就是一个经济实体,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亚企业”,它的“产品”就是学生,究其实质,所谓“社会与政府的期望和要求”,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等,全部是与经济、社会效益息息相关的。当我们剥去层层的标签和“画皮”时,高职院校又何尝不是名正言顺的“亚企业”呢?大胆地科学地有选择地,卓有成效地引进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模式,“为我所用”,将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仍脱离不了本科的培养模式,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教学时数)及教材的选择,大体上沿用普通高等院校的传统模式,重教学与理论,轻实践与技能培养。尽管给专业课程设置和教材贴上不园的“标签”,但其实质却是“阴魂不散”。教材虽是“高、大、全”兼而有之,但对高职学生而言,却是“望书兴叹”。客观地说,高职院校的生源普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较差,如果把他们放到“本科模式”中去培养,那他们中的大多数将永远都是高中阶段的那些“普通班”或“慢班”学生。我们要承认差别,才会有所反思。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本来是很明确的,企业也是十分希望能得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当我们引进企业文化,并把它融汇到教学实践的时候,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目前的专业课程设置和教材的选择有如许多的差别和缺失。简言之就是“不合拍”。我们也很责难怪不少学生在课堂上竟如“鸭子听雷声”,不知所为。有鉴于此,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高职教育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其中的专业课程设置及教材的选择以凸显其必要性和迫切性了。例如课程设置要走出“高、大、全”的怪圈去繁就简;教材的选择要注重实际,注重实践岗位的实务需求。近几年来,许多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合作,自编专业的骨子教材,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

如上所述,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将会使高职教育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企业管理的理念引入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使高职院校与企业文化对接,全部是从“效益链”去考虑的。像企业一样,没有效益就没有企业的存在,有企业存在就要有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存在与效益是唇齿相依的。良好的,科学的教学模式将会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学院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改革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学模式,首先要摒弃“重教学与理论”的理念,把重实践与技能培养放在教学管理和组织教学的首位。我们不是否认专业知识,专业理论的作用和学习,而是要把这些专业知识,理论有机地结合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去体会和理解加深认识。通过不断的反复实践,专业技能也就掌握了。多年来,学院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教材改革方面引入企业专家一齐开发和编写,课堂教学注重引入企业的能工巧匠加入,把企业文化的有效元系引入高职的教学模式也已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企业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功能远不止这些,它是社会文化的核心,是社会文明的一个窗口,又是社会当代文化的生长点,它是人本管理理论的最高层次。倘若我们能充分地利用地处大珠三角,毗邻珠三角的“天时地利”的有利因素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在改革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方面全方位地与企业对接,从广度和深度方下功夫,不断总结经验,那将是大有可为的。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乃至有关的职能部门要全面地适应教学模式的改革和转变,以主人翁的姿态迎接各种挑战。

社会和政府对高职院校寄予厚望,广大企业更是倚门而盼。所以,要培养受社会欢迎,企业青睐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及其创办者更感任重而道远。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员工,这是天经地义的。所谓“高素质”是指高水平的综合素质,这些综合素质稍有一方面缺失或欠佳,将会给学生将来的就业造成重重困难,甚至被社会所淘汰。当高职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时,我们更让学生从中感受到、领略到,体会到企业对员工综合素质的要求是什么,并懂得其深远的意义。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及课程设置,当然少不了“综合素质”培养的内容。例如健全的人格,心理健康,社会礼仪,与人沟通的能力,办事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尊老爱幼与尊敬师长,感恩报恩的传统美德,敬岗爱业精神,团队精神,保守秘密的品格,爱国爱家的情怀……等等。对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来说,这些素质都是不可或缺的。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把综合素质教育渗透进去,把“学会做人才能学会做事,学会挣钱……”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教书育人”的深刻意义。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体系的构建,必须从组织上和思想上,教学的硬件和软件等方面作为基础和保证,才能把两者的对接落到实处,达至高校与企业的双赢,推动社会的文明和经济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风云变幻,日新月异,作为民办高职院校,必须站在改革大潮的前列,才能洞悉一切,审时度势,把握机遇,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本文作者:黄林嫚、吴丽丽、向莎莎 单位: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与体会范文第3篇

[摘要]职业属性决定了人力资本开发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社会资本理论则揭示了任何教育活动都不是简单的教育投入与产出的直线关系,教育的整体功能不应只局限于“人力”培育。在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协同视角下,高职教育基本功能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取、技术技能的提升,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社会适应水平、生活质量以及高职教育活动对社会和谐稳定的贡献。

[

关键词 ]高职教育基本功能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协同

[作者简介]吴结(1976-),男,江西余干人,广东开放大学终身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管理。(广东 广州 510091)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4-0009-04

职业属性决定了人力资本开发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功能。结合职业市场的需求,高职教育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取、技术技能的提升,即重视培育和挖掘学生个体的能力和素质,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可和尊重。然而,现实中的人或组织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置身于一定社会网络之中的社会个体或社会组织。社会属性决定了高职教育等所有教育活动绝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人力”培育,决定着学生主体性形成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被社会化的过程。“教育制度不仅传递人力资本,并且还可以社会规则和规范的方式传输社会资本,不但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如此,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也是这样。”因此,高职教育基本功能的实现应该协同集约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

一、高职教育基本功能的“人力”倾向

“后发国家一般都是通过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本先导的模式,优先在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本积累上缩小与先行国家的差距,最终实现对先行国家的经济追赶。”我国高职教育的萌芽、起步、发展历程正是处在奋起追赶的大时代背景下。从目标维度上说,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尤为关注工具理性问题,即关注高职教育功利性社会价值目标的实现。我国高职教育从形成之时起,就被赋予培养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和帮助政府解决长期积累的“高等教育资源荒”的使命。在工具理性的主导下,高职教育办学着眼的是“人力资源”的开拓,培养对象被视为资源要素,高职教育目标定位为产出更多、更好的人力资本。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演变大致经历了六个阶段:“八五”末期的“高层次实用人才”、“九五”初期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九五”末期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十五”初期的“高技能人才”、“十一五”初期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十二五”初期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2014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又提出“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从中可以清晰地发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总体上强调的是实用性、应用型、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的专门人才,具有明显的功利性。高职教育办学主体甚至包括政府在内,容易单纯从统计学角度来审视教育过程和办学业绩,追求的是在单位时间内使学生数量最大化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量最大化,确保在单位时间内训练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劳动者数量。高职教育基本功能呈现出明显的“人力”倾向,在“人”与“材”两者之中更多强调的是“材”。高职教育“人力”倾向迎合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本的迫切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认识到知识、技术技能的重要性,强化高职教育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高职教育的“人力”倾向也有着先天的局限性。

第一,忽略了教育过程的复杂性,简化了教育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人本主义所主导的高职教育发展观认为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之间是正相关的直线关系,即有多大的教育投入必然会有多大的教育产出。在这种发展观的影响下,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更多体现在量化指标上:数量激增,规模膨胀。1999年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数是474所,2009年是1215所,增长了2.56倍,2011年全国各类高职院校数则达到1280所;2002年全国高职院校招生数为162万人,在校生数为376万,2011年则分别增长到325万和959万。虽然高职教育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内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成就,但同样也出现大量的问题,如教学质量不高、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学历教育倾向明显、学生就业难度增加等。这些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忽略了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之间影响因子的存在,比如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政校企关系、区域差异、家庭背景、社会认同、性别歧视等。影响因子的客观存在决定了高职教育过程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过程,教育投入与产出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正相关。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如果只执著于优秀教师引进、优质课程建设、先进教学手段使用等,是无法真正实现办学内涵提升的。

第二,缺乏人文关怀的教育过程,所培养出的学生丧失主体的完整性和自我发展的能动性。“人力”概念形式上表明对人的关注,但是人的存在状态已不是本体存在,而是以知识、技术、技能为内涵的资源载体,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处于客体地位,被动地获取知识和掌握技术技能。高职教育专注职业市场需求,以扩充学生人力资源容量为己任,很少关注学生情感、人格、尊严等的主体性需要。近年来,高职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开设比重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大多数课程被冠以“职业”前缀,置身于浓厚的“提升职业素养、服务就业水平”语境中,课程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与技术技能相结合的人文素质,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就业综合素质;课程内容突出如何“乐业”,缺乏关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等人类普适价值观的教育内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教师在教学中无法不顾及现实职场的需求,缺少动力去向学生传递自身对人性或生活的思考和领悟;在高职有限的三年学制中,随着实践教学模式的深入推广,职业实践学习环节所占时间的比重越来越大,本应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设相配套的各类社会活动自然被压缩,学生参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被减弱,课程教学产生不了应有的效果。为此,职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依旧有充当“人力”资源生成的嫌疑。学生自然无法真正以“非功利”的心态去学习这些课程,无法自主地、深刻地领悟人性的纯真和美好,从而削弱了未来职业生涯中人性自我修正的能力,无法有效抵御职场或社会中种种不良因素的侵蚀。

第三,割裂了“生存”与“生活”的内在联系。以“人力资本生成”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被视为教导人如何谋生的教育,学生在求学期间的唯一目的是学会如何做事、如何谋生。然而,人与其他动物相比最大的特征就是会生活,人会在感受生活所给予的各种酸甜苦辣中品味生命存在的价值和乐趣。由此,教育的另一重要目的理应是教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帮助学生理解“何以为生”的道理。由于没有将“生活”理念纳入高职教育过程,学生毕业后虽然掌握了谋取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但面对真实的生活却缺乏如何应对的心智,不知道怎样给自己的人生定位,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等。总之,脱离“生活”的高职教育无法培育出人格健全的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社会个体。

第四,教育视野的狭隘性,只关注个体,而忽视个体之后的社会以及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的连接关系。人力资本理论强调人力资本相对于人的依附性,认为人力资本以知识储存和技术技能掌握的形式内化为人的一部分。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聚焦在个体方面,高职教育活动是保证每一个个体获取学历、职业资格。事实上,在日益高度社会化的现实中任何一个个体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社会关系交际的质量、社会关系规范的设定和遵循都对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此,高职教育不能仅停留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层面,而要立足校内社会关系网络和校外社会关系网络的研究分析,充分考虑吸取社会关系网络中蕴含的教育元素,拓展教与学的媒介、载体和内容。脱离社会的高职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方面虽然在实际中能够创造大量财富,但只是充当财富创造的工具,难于融人社会并得到社会的认同,无法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个体社会角色的丰富内涵受到抑制,不能有效应对变化的社会所给予的不同社会角色,缺失了个人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社会资本与高职教育基本功能

当前,随着“人”在高职教育领域内的回归,在阐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时,人们开始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强化高职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体功能,但“人力”倾向仍然深刻影响着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程。究其原因,一是“人本主义”奉行的矫枉过正,即超脱现实社会来满足个人利益需要;二是关于学生主体性的不完整认识,只看到主体性的个体性和能力化,忽略了社会性一面;三是抹杀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基本观点,没有看到社会关系在教育过程中或学生成长中的影响作用。因此,倡导社会关系网络构建并重视从中获益的社会资本理论就在对人力资本理论弊端的批判中随之产生,目的是实现人的发展在“个性”与“社会性”之间的相对平衡。“社会资本的作用可以被看作是对人力资本在教育中霸权地位的平衡,强调学习的非经济目的,以及激发个人参与社会教育的社会准则。”社会资本理论在高职教育中的引入及应用还基于两个理由:高职学生是成长中的社会公民,具有融入社会的主观需求和客观动力,他们承担着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责任;高职院校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社会组织机构,具有服务社会的职责。社会资本理论赋予高职教育“社会资本生成”的基本功能。

如上所述,高职院校所实施的教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人力”生成,还必须通过生成“社会资本”来履行社会组织机构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责。目前,关于社会资本的概念可以归纳为四种代表性观点:以张其仔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社会资本从表现形式上看就是社会关系网络;以朱国荣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通过自己所拥有的网络关系及更广阔的社会结构来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以边燕杰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社会资本是行动主体与社会的联系以及通过这种联系摄取稀缺资源的能力;以李春玲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成长时期的一些社会、社区和家庭等环境因素。根据这些观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高职教育领域的社会资本。首先,高职院校、教师、学生等组织、群体、个人都处于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社会关系网络为他们提供了存在的空间、发展的资源。其次,高职教育领域的一切活动必须遵循社会关系网络的特征、价值观、规范(规则、信用、承诺及其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等,并且具有对价值观、规范等进行宣传、教育的职能,目的是有助于在社会关系网络中形成团结合作、信任互惠的氛围。最后,社会资本具有能动性,能够帮助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个人或群体实现自身个人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增值。高职教育“社会资本生成”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服务公民社会的形成。2008年底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的《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提出,我国已迈进“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有两个重要特征:良好的公民精神和规范的社会秩序。高职教育是开展公民教育的重要途径,并具有特有的优势,这种优势来源于高职教育办学的开放性及与市场联系的紧密性。高职教育注重与行业、企业开展合作办学,共建共享规范是合作办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这些规范以及由此而来的信任、认同等精神成果可以转化为每一所高职院校的公民教育内容。优秀行业、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如合作、创新等文化,同样为高职院校的公民教育内容提供了丰富的参照。通过高职教育,学生学习职业伦理、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并依此触类旁通,形成对社会道德、社会规范、社会制度、法律的认同,形成与社会、与他人的互惠互信的心理认同关系,从而推进了整个社会关系的网络稳定、和谐和发展,促成了公民社会的形成。

第二,提供学生获取社会资本的机会。实践表明,个体受教育的年限和程度与社会资本的联系可能是最紧密和最重要的,主要是由于教育能够给学生提供参与社会交往与合作的机会,增强学生获得社会资本的社会交往技能。与传统高校相比,高职院校与社会保持着更广泛的联系,这就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参与社会交往与合作的机会。学生可以在各种实践学习环节中,深刻体会到遵守规范的重要性,充分享受到互惠互信所带来的身心愉悦和实际价值。与此同时,在与他人合作实践中还可以增进感情、培养信任,建立起融洽的关系网络,为学生个人增进新的社会资本。

第三,增强学生的个人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社会资本和个人的健康、幸福以及生活的质量和意义有关,即一个拥有良好社会关系网络的人在精神和身体上会更健康,不仅表现出愉悦、身心健康,而且更能从对他人的信任、合作与互助中寻找到自我满足感和社会认同感、责任感。由于自信心不足和对未来发展目标的不明确,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存在诸如自卑、退缩、悲观、抑郁等消极心理。社会关系网络可以提供丰富的正面信息,帮助高职学生树立信心、科学定位。“幸福教育”的重要途径就是鼓励学生走出自我封闭,敢于、乐于与他人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入到一个充满认可、信任的社会关系网络,从中感受到前景的美好、他人的友善和社会的关怀,由此拥有较高的个人幸福感指数和社会幸福感指数。

三、资本协同下的高职教育基本功能取向

社会资本本身是中性的,它既有可能具有正的教育功能,也可能具有负的教育功能,对社会资本的教育功能的认识不可简单化、片面化。社会资本负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为:资本生成目标的功利化,人们为了能从社会关系网络中摄取更多有助于自身利益目标实现的资源,不断增加社会交往投入,社会关系网变成了“社会人情关系网”;社会资本优势会对人力资本优势产生抵消作用,从而产生不公平现象;社会成本的生成依靠网络成员对规范的遵从,对成员的个人自由形成一定的抑制。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各自所具有的利弊,为两者之间开展协同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协同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培育个人素质和开发个人潜能,同时又能提高网络组织的竞争优势。基于资本协同的高职教育基本功能呈现出四种取向:

第一,拓展高职教育服务社会功能。长期以来,对于高职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履行成效多从定量角度加以评价,即人才培养数量、毕业生合格率和就业率、专利成果数量及其应用情况、技术转让数量、企业服务情况等。事实上,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是综合性的,技术进步、物质丰富、经济繁荣只是其中的“硬性”发展需求目标,同时还包括和谐稳定、公正和平、风气端正等“软性”发展需求目标。高职教育的工具价值不仅体现在人力资本生成,还在于为社会生成社会资本。也就是说,高职教育不仅通过定量的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服务社会,而且通过定性的社会资本服务社会。从这一角度上讲,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应超越单纯的经济效益目标,高职院校除了充当区域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之外,还必须在区域的精神文明建设、社会风气好转、社会稳定、优秀文化传统挖掘和弘扬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丰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内涵。传统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内涵是基于人力资本要素的角度来予以界定的,更多聚焦在学生知识、技术、技能等人力资源的积累、优化上。社会资本理论则强调社会关系网络的客观存在,并重视嵌入其中的各种资源对学生学业成绩提升和未来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协同下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内涵可以扩展为三个方面:一是具备适应现代劳动力市场所需要的知识、技术、技能;二是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合作意识,掌握一定的社会交往技能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三是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掌握足够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能够处理和应对各种复杂的社会情况。由此,也可以认为学生自身发展需要既包括职业目标的实现,又包括幸福生活目标的实现和一定社会地位的获得。

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与体会范文第4篇

1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教育制度方面

(1)整个社会对职业院校的认识存在严重问题: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对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认可程度有偏见,高职院校的生源在高考招生层次中位于第四或第五批次,似乎是高考筛选下来的“劣品”,不少人认为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的技能含量逊色于同等高等院校。社会上的歧视导致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压力较大。

(2)职业技术院校办学条件受国家政策限制,资金投入不足,国家对普通大学招收的每个学生都给予一定补助,对职业院校的学生投入却很少,职业院校的发展主要靠自身滚动发展,当前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但职业院校由于基数太大,投入有如杯水车薪,经费投入及相关政策也难以落实。导致职业院校的办学环境存在严重问题,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

(3)职业院校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职业教育必须根据社会产业结构需要设置专业,不断更新专业内容,以适应社会产业发展要求。

1.2教学理念方面

(1)过于偏重书本教学:由于被传统教学观念的误导,许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教学方式上采取的是书本教学法,教师在知识的教授过程中,对书本上的知识是否适应时代的要求,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要求等问题考虑不足。

(2)重效应轻效果:高职教师热衷于学习技术,缺乏实际应用开发经验。对现代技术教学认识不深;认为“只要运用了教育技术,就一定能够促进教学”,而不注重教学实践的过程。

(3)技术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存在较大差距:高职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高职教育的实训工作者,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现象。高职教育普遍缺乏技术理论与实践应用一体化的高技能指导教师。

1.3教学技术方面

(1)硬件、软件建设不协调:高职院校注重硬件建设,轻视软件的及建设。

(2)教师授课方式缺乏灵活性:职业院校的教师大都是毕业于高等院校,接受的是学历教育,实践知识缺乏,大多采用讲授的形式来讲课,其教学工作还按照过去传统的模式,缺少与学生互动的教学环节,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调动。

(3)适合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材较少,教学内容偏重理论,弱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这很不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2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认识

针对以上分析,结合实际工作体会,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浅显的认识。

(1)国家和各级政府应不断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相关政策,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给予相应支持。以适应社会产业发展及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完善职业教育方面的立法工作,明确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增强对职业教育的法律保护;对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和较好的工作待遇方面,消除对职业教育的歧视;通过相应政策引导,激励,鼓励企业、加入高职建设发展中,推进产学研的合作与发展。

(2)改进教学管理模式,制定相适应的职业教学形式和评价体系。改变招生现状,允许高职业教育根据自身的发展规模、办学环境、生源情况,相应调整招生规模,逐步实现招生计划由社会需求和学校决定,使职业教育的招生“入口”和毕业“出口”适应社会产业发展的需求;学校的专业设置要以社会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不断更新专业技术内容,以适应社会产业发展要求。大力开展“产学研”培养,提高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形式,以适应社会产业多样化的发展要求;要构建适合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师职称评定评聘方式,实行以学术论文和以职业技能实践为主的双重参考标准,完善“教师”和“工程师”两种并行的职称评审方式。

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与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4 ― 0145 ― 04

高职教育对完善我国教育结构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其办学质量与经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相距很远。根据我们在江苏的调查,人力资源的需求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仍然大量空缺,一方面学校培养了许多人,另一方面又是行业真正够格的人才缺乏,这反映了现行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其别突出的问题是教学对市场变化反映迟缓,具有较强应用意识、能指导实践技能、并有一定学养的“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应对工业化升级需求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江苏是我国经济发展活力较强的省份之一,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产业结构变动状况等,都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我国城市工业化道路的走向。我们通过对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队伍建设现状的分析,为探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做一点理性思考。同时也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教师管理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研究课题用问卷调查了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共计有12所高等职业院校,主要调查对象为学校教师及其部分管理人员。每所学校调查的数据不等,各院校的回收率都不低于90%,共向高职院校教师发放问卷320份,回收305份,有效问卷为274份,有效回收率为86%。

一、教师基本情况的分析

问卷设计了6个基本变量,分别是:学校所在地区、年龄、学历层次、职称、从事高职教育前的工作、现在的课程任职情况。

从高职院校教师从事的具体工作来看,专业理论教师最多,占有47.1%;实践课教师和普通文化课教师分别占有24.1%和25.9%;实训师傅占有比例最少,仅为2.9%。实训师傅数量严重不足。

高职教师的分布呈现明显的地域特征,学历层次自南向北逐次递减。可能的原因是江苏经济自南向北由强转弱,人均收入逐次递减,从而使得苏南地区比之苏中苏北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苏南地区不仅经济发达,而且高校云集,这些高校一方面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互补性资源,另一方面直接为高职院校供应师资,使得高校形成空间集聚效应。高职教师目前从事的课程教学的性质与职前工作呈明显相关性,也即是教师目前的工作岗位与他的业背景、学院背景有深刻的关联。教师的主要来源是高校毕业生,尤其应当引起重视的是,专业实践课教师的主要来源也是应届毕业生,尽管他们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但是担任实践课教学,就显得技能经验方面的不足。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迅速扩张的高职教育规模,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其基本职业能力不够强,具体表现在:

其一,教师结构的年轻化现象。理论上高职教师队伍的来源应多元化,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江苏的高职院校还是依靠大量接收高校应届毕业生来解决教师缺口问题,从其他渠道补充的相当少,尤其是从企业与社会其他机构补充进来的教师偏少。高职院校录用高等院校毕业生直接任教是最主要途径,并且近几年呈大规模跃进,教师队伍年轻化。按照教师职业发展理论,新教师还需要较长的职业成长时间。

其二,教师学历和职称偏低。教师的学历有20%达到了硕士层次的要求,与全国水平28%相比还有差距。而职称偏低,同样与这支队伍的年轻化有关。另外据调查,在江苏省,高职院校没有自主的职称评审权,而大部分普通高校是有职称评审权的。高职院校教师的职称由省里统一组织专家委员会评审,按惯例,评审专家普遍来自于普通高校。可见,提升学历和职称,也是江苏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之一。

其三,实践课老师相对不足,实训师傅数量很少。实践课教师占到教师总数的比例24.1%,这个数字可能在全国的平均水平以上,但仍然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实践课教师大多数来源于新毕业生,他们从学校走向学校,缺乏企业工作、生产实践的经历和阅历,那么教师对实训教学和现场指导能力应当也是不足的。实训师傅仅占总体的2.9%,从满足专业教学的需求来说远远不够。

二、封闭式问题的检测和分析

本次问卷设计了20个封闭式问题以检测教师的观念状况,检测教师在观念上是否认同“双师型”教师的发展目标?教师对高职教学能力的自我认知,他们在能力发展上是否同时关注理论与实践的平衡?以及对学校管理的判断,学校对于“双师型”人才的培养是否有合理规划?是否实施了有效激励等等。其中,管理现状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1.教师观念

对于国家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素质的政策及文件的关注,高职院校教师绝大多数持有肯定的态度,表示关注的教师占到总数的93.4%。在对高职教育是“二流教育”的认识上,超过六成(62%)的老师不赞成此种观点,但有16.4%的被调查者认同这个观点,此外,还有二成的被调查高职院校的教师不愿意表示其明确的态度。这是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数据。我们推测有些老师在从事高职教育的过程中,缺乏起码的职业自豪感,大概更难以体会职业成就感、幸福感。

对于高职教师中的“双师素质”的基本要求,超过一半的调查者表示不熟悉,不能参照其要求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但也有35.4%的调查者认为熟悉“双师素质”标准,并能够参照标准积极提升自身的专业修养。由此可以推测,高职院校教师主动去靠近“双师素质”的意志还不够。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文化中的相对歧视。由于社会现实往往把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将就,用以解决大批高考落榜生的升学问题,它往往也沦陷为较差生源质量的无奈选择。随着近几年冒生的一种现象――大批本科生找不到工作,而部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却成为人力资源上的抢手货。这种现象可能会有所改变。

(2)缺乏高职教育教师的准入程序和标准。如前所述,职教教师准入制度不健全,准入标准过低。来自普通高校的教师他们在职业教育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对高职教育内涵的理解不深刻,而来自于中等专业学校或其他领域的教师他们在职业能力提高的价值取向上可能有偏差,追溯起来,可能与职称等升级评定的标准不够合理有关。

(3)在职培训的不足。尽管国家正在倾力打造多个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但这些基地工作中很少有企业参与。无论是学校培训还是基地培训,对“双师型”教师成长规律的探索不颍人、财、力、资源、平台、保障措施都不足以支撑起培训大批“双师型”教师的任务。

(4)考核标准的缺失。现有的高职教师考核,没有能够很好地体现“双师素质”标准,考核的导向性、激励性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使得教师没有动力、没有压力主动提升“双师素质”。在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实践操作中,就“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还仅仅停留在要求教师有两张证书,没有资格认证的制度。

2.教师能力

由于教师的职前工作、学历、年龄及性格等的不同,在教学能力上也显示出明显的差异。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正在转变对高职教育教学的认识,从重视课堂知识教授转向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针对高职院校教师既要提升实践能力,也要提升理论水平的理解上,有四成多的被调查者认为难以兼顾,不赞成全面提升两种能力。对于高职院校教师平时的工作内容,90%的被调查者认同他们许多时间忙于教学及应付职称评审,无暇顾及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素养的提高。但对于生产现场的新知识,有32%的被调查者表示不能及时学习和吸收新的现场知识。

分析结果显示,高职院校教师倾向认为术业有专攻。他们在教学能力的认知和能力提升上,出现了泾渭分明的两种观点:理论课教师忌讳实践知识的更新,而实践课程教师恰恰认为他们的职责仅仅是让学生熟悉实践环节流程,因此没有必要深入了解原理。可见,由于职前工作、学历、年龄、职称等不同,高职院校教师对于如何提升其职业能力在认识论上的差异。这足以说明高职院校对教师教学的要求还没有达到“理实一体化”取向,教师熟捻一本教科书或许就能畅行教学许多年。

3.行政管理

学校行政管理涉及到人事管理制度、学校的基本建设、激励机制、培训机制和校企沟通情况等。高职院校的教师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自己对于学校管理的认识。

在人事管理制度方面,有75%的被调查者认同他们的学校制定了“双师素质”人才提高计划。60%的被调查者表示学校从政策和资金上提供支持,为“双师”队伍建设搭建和创造了良好平台,但也有40%被调查者认为学校在这些方面做的不够。40%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的学校已创设了政策环境支持教师到对口的行业、企业进行岗位锻炼。

学校的基本建设方面,60%被调查者认为学校的软硬件资源的建设基本能够满足教师进行实践教学的需求,有20%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的软硬件建设不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此外还有20%的被调查者不愿意表明态度。

在激励措施方面,多半被调查者认为学校在绩效考核中侧重培育了“双师型”教师,并采取了一些鼓励措施支持教师获取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专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考评资格等。

在学校教师培训方面,近70%的被调查者表示学校已在派遣教师参加外面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方面培训,但也还有15%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在这个方面存在不足。在参加培训上,有50%的被调查者表示培训的过程和效果能够令他们满意,能够使他们真实的提高自己。但也有30%的被调查者不愿意表明态度,此外还有15%的被调查者表示培训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在校企沟通方面,有近半数的被调查者表示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能够参与社会上对应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实践性的项目研究工作,但也有30%的被调查者不认同这种情况,此外还有20%的教师表示不清楚应该怎么做。

调查结果显示,在培养“双师型”教师方面,管理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制定了一些激励和培训措施。但是,可能管理制度与具体措施不协调,也可能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管理措施还没有到位,因此取得的效果不理想。学校在配套的相关支持政策和资金援助方面有较大的不足,已经创建的平台上不能发挥很大作用,从而未能为教师创造足够的深入企业的锻炼和培训机会,令老师感到不满意。

4.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学校的内涵建设,其水平直接影响到学校的长远发展。高职院校教师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是甚为关切的。调查结果显示,接近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教学中的技能训练环节比较薄弱,实训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67%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对离校实习的学生起到了关心、监督和管理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的参与实习,但也有30%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在这个方面没有负起责任来。在专业实践课程中,67.5%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做得很仔细,能够将专业能力分项、指标化,形成教学体系。另外,高职院校教师认为他们很少走出去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数据分析显示,总体上相当一部分学校对实践指导重视不够,技能的训练比较单一。大多数教师认为应当加强实践性指导,但这方面的能力欠缺,不能达到满意效果。可能的原因:

(1)教师在专业技能研究上闭塞,缺少教研活动和学术交流。(2)学校缺乏鼓励教师钻研教学的机制。(3)教学质量评价有难度。

三、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几点建议

高职院校要办出特色,就必须有一支有特色的师资队伍。一流的人才,一流的职教,首先取决于一流的职教师资。就江苏省而言,庞大的高职教育规模前所未见,而目前从事这一事业的师资队伍却不够强劲。鉴于种种问题的存在,队伍建设仍需努力。我们建议如下:

1.设计管理措施促进青年人才迅速成长

管理活动归根到底是人的活动。随着高职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批青年教师走上了讲台,未来的高职教育事业必定由现任的青年教师来担当大梁。而从教师的职业成长周期看,这一批人他们走过了懵懂时期,现在正处在自我反思、完善知识结构的时期。他们的理论基础并不薄弱,经过实践经验的打磨,他们对当今职教模式的缺陷和职教师资的特殊性都会有较深入的认识。换言之,这群以毕业数年的讲师为主体的教师是一支可造之师。而管理上,应当创设平台,促进他们的迅速成长,以使其尽早成为高职教育界的骨干。

2.完善评价机制,激励教师向“双师型”目标努力

从宏观政策来说,尽管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提升高职教育地位、鼓励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但总体来说,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师得到的发展机会仍然较少。高职教师的职称评审和晋升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就江苏而言,已经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研制出台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师职称评审标准,把专业行业影响力、技能等级、指导技能人才培养的能力等列为重要参考指标,但试行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应当多收集意见加以科学合理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