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实践教育方案

劳动实践教育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劳动实践教育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劳动实践教育方案

劳动实践教育方案范文第1篇

          7月15日,XXX大学党委书记XXX带队前往XX县XX镇食用菌产业园、“纳米小镇”筹建基地,XX镇XX村金银花产业服务中心,XX镇党定村XX养殖数据中心,考察调研学校定点帮扶工作。该校副校长XX及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一同参加考察调研。

  惟农是务 凝聚乡村振兴合力 在XX镇食用菌产业园的种植大棚,XXX与正在参加暑期劳动实践的同学们亲切交流,详细询问同学们的劳动和生活情况。“多到乡亲们家里走一走,多和村里的孩子们交流交流,在科技方面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听到同学们用温度传感器帮助解决大棚恒温问题后,校领导对同学们主动思考、积极寻求优化方案的行为表示充分肯定,鼓励同学们发挥所学所长,用科技创新为传统农业赋能。

XX镇是XX校友XX院士的故乡。结合当地产业、教育、资源特点,学校积极对接协调资源、提供智力服务,帮助XX镇形成了建设“纳米小镇”的乡村振兴方案。校领导一行在实地走访考察“纳米小镇”筹建基地后表示,学校将继续深入对接,挖掘拓展定点帮扶领域,帮助落实落细建设方案,深入促进教育资源互联共享,为“纳米小镇”建设及当地产业发展给予持续有力支持。

青春奉献 集聚人才振兴活力

在XX镇XX村金银花产业服务中心,作为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中的重要一环,本次劳动实践课程一经,就有800多名同学踊跃报名。竹园1号书院XXX同学便是其中之一,“大家挎着篮子开始采摘,心里都在暗暗努力,都想多采摘一些。走进美丽乡村,我们学到了书本中没有的知识,体验了劳动的辛苦,收获了劳动的经验,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XXX为参加劳动实践的同学们讲述了学校帮助XX村做大做强金银花产业脱贫致富的历程。他指出,XX村人均收入从2014年底的不足4000元,到2020年的21000元,整体脱贫致富,正是中国千千万万个贫困村脱贫的缩影,充分体现了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的伟大成就。他表示,自2013年被确立为中央定点帮扶单位以来,学校始终把定点帮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充分发挥学校优势,与地方共同打造特色产业,帮助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为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西电贡献。

XXX勉励同学们珍惜参加劳动实践的宝贵机会,深入乡村、走近群众,亲身感受人民生活和乡村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更加深刻地理解乡村、理解社会,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同时还要关注农村发展现状和农民实际需要,结合所学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积极贡献力量。

科技赋能 汇聚产业振兴动力

劳动实践教育方案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校企合作;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一、“就业导向、校企合作”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

高等教育学的原理告诉我们,教育的类型与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和依据。高职教育是一种以培养社会一线岗位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这种类型的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明显的就业教育属性。首先,高职教育是为满足社会一线岗位对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要而存在的,其价值在于能培养为社会一线岗位所需要的人才。其次,高职教育的内容除包含普通教育的内容之外.还涵盖与社会职业岗位相关的具体操作技能和职业态度培养要素.其目的是要使学生不仅获取与普通教育相当的资质证明.而且能与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相适合.从而使毕业生顺利进入某一领域就业。再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配置由社会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决定.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能否被社会岗位所接收.完全由劳动力市场说了算.因而人才培养规格的设计必须立足就业岗位的需要。最后.高职教育的生命线,即一所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高低.直接而又重要的衡量尺度自然要落到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上来所谓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包括毕业生的就业率、岗位适应能力和发展水平等可以说.高职教育的存在与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社会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为就业而教育是其必然选择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不仅为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所规定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国际人才就业结构来看.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社会人才需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高技能职位正在迅速替代低技能职位,知识型劳动者逐步替代非知识型劳动者。在过去的10年中.世界各国技术工人就业人数增加了10%.而一般工作的就业人数下降了70%.掌握高技术技能的人员就业数量增加了20%.中等技术技能人员下降了10%。在发达国家.高素质、高技能的产业技术工人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之一从我国人才结构的未来需求看。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必然要从世界产业链的低附加值端向高附加值端转移.这不仅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也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毫无疑问.作为以培养社会一线岗位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理所当然应承担起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职责。

国外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我国二十年来的实践探索证明,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理想之路,既是高职教育深化改革、办出特色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可靠保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设计中的核心要素是学生必须掌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并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这种素质的培养单靠学校自身是很难完成的.必须借助企业的资源国外许多成功的高职教育典范无一例外地采取了校企合作的方式。例如,美国职业院校的合作教育、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英国与法国的“三明治’,校企合作课程、韩国初级学院的顾客导向教育(CE)及“订单”培养等,其实质就是以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为导向,有的放矢地培养人才。其结果是毕业生职业素质高,就业质量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

二、“就业导向、校企合作”高职人 才培养模式的策略与措施

校企合作.共同构建“双定向、双全程”就业教育服务体系 高职院校的立足之本在于为社会一线岗位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应紧紧围绕“适销对路”做文章首先,为使高职人才培养“对路”,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安排上.需要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采取校企双向互动的方式予以确定和调整.使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完全建立在摸清企业需求的基础上。为企业提供“定向”(又称“订单”)培养服务。由于高职院校生源比较复杂.文化层次与专业背景千差万别.学生报考某专业并不一定代表其具备相应的职业倾向.因此.在对学生专业发展的教育上应采取“定向”教育的方法.即通过借助一定的职业倾向能力测验对学生进行摸底.然后依据摸底情况实施“定向”职业教育,有针对性地取舍教学内容。其次.为使人才培养质量达到“适销”的水平.高职院校要确立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提供全程就业指导、学院各部门提供全程服务的就业教育体系.确保毕业生具备较强的就业能力,有“门路”就业。

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职的定位在于职业特色,在于高新技术的教育与培训。企业参与办高职,参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内容的筛选及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是提高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相关度、增强专业教育应用性与适应性的捷径。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是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而职业岗位则是千变万化、日新月异的.因此.高职教育必须与生产企业相联合,时刻关注新的社会需求、新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置新专业.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会受到社会的欢迎通过与企业合作办学,高职院校可以及时了解企业产品更新、技术进步、高新技术应用与发展的最新信息.了解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对特定职业岗位群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的要求,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教材等的调整。这样,高职教育才有生命力.才能保证高职人才培养的高质量.从而有利于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建设高职专业教学体系的第一步.就是要建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其人员应由合作企业或行业负责人及专家、高职院校教学专家及教学骨干共同组成,每个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人数以7—9人为宜.其中来自企业的成员比例不能低于50%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计划的设计论证或审定.并指导专业教学,尤其是实践环节的教学。

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以职业能力结构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应吸收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参与并得到他们的认可.坚持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人才培养方案应采取按职业能力结构划分的模块化组合方式编写,突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设置课程。职业能力结构的划分.应建立在社会劳动力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由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因培养专业的不同,职业能力结构的划分会有所变化.但通常由职业基础能力、职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三大模块组成。其中,职业基础能力模块与专业基础理论、专业技术课程设置相对应,课程设置的原则是“必需、够用”;职业实践能力与职业岗位实践课程相对应,课程设置的原则是“针对性、够量、循序渐进”;综合能力模块与公共基础课程、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创业及就业能力培养课程等相联系.课程设置的原则是“全面、发展、适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每个专业的实践教学学时应占教学总时数的40%以上.可将人才培养方案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明确规定实践教学的实施学期、周数分配、实训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及实践场所安排集中实训环节每学期都要安排。并要聘请专业教师进行指导。考虑到各专业在生源上有高中生和职高生两种类型.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教学的设置也应因生源而异,采取分门别类、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强调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以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

校企合作,携手创设三段式实践教学体系 为确保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可通过校企合作.创设三段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将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职业基础技能培训阶段主要培养学生与职业岗位有关的技能、技巧。通常在校内实验室进行。在此阶段要完成两类职业基础技能的培训.一类是简单的专项技能培训.另~类是复杂的专项技能培训以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的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例,服饰配件、缝纫车工技能培训属于简单的专项技能,一般安排在课程表内随堂分散进行;服装剪裁、服装效果图技法、服装CAD技能则属于中高级技能培训.一般单设实习周,分两步进行,均为讲练结合型教学。此阶段结束时,要组织学生考取服装缝纫车工类等级证书和服装CAD技能等级证书第二阶段是职业综合技能培训阶段如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服装制作技能属于综合性技能.要完成学生服装制作技能培训,单靠校内实训基地通常不够.还需到企业服装生产流水线上实习。这种综合技能的培训.是结合服装生产进行的产学结合型教学实习结束后要组织学生考取服装工艺与制作上岗证书。第三阶段是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在企业实习基地进行对学生的培训、考核主要由企业指定的人员负责.学校指派的实习指导教师起辅助协调作用。其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接触社会.开阔眼界,全身心地投入岗位操作技能学习与知识技能应用.掌握生产设备、仪器仪表使用方法,学会制定工作计划,形成对岗位工作的积极态度。实习结束后要进行毕业设计与答辩.全面、综合考查其技术应用能力。这种三段式职业技能培养模式.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实习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分散实习与集中实训相结合、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法.使专业课程教学直接进入生产前沿、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直接相连。企业的参与使实践教学能及时反馈职业技能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注重实践课程建设的实用性与前瞻性。不仅可大大增强高职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为毕业生顺利就业架起桥梁,而且可为高职院校直接向社会企业提供智能服务,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创造才能开辟道路。

校企合作.共同编写以培养职业技能为主线的教材 高职教育的就业教育属性决定了其教材应以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训练为主线。高职院校可利用校企合作资源,组织力量编写有关教材。例如.广州大学城建学院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与城建集团的专家、高级工程师等合作编写出一系列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建筑类案例教学教材:广州大学还组织二级学院联合成立公共英语教学协作会和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协作会.分别编写出版了应用英语能力类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类教材。这些教材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合理地整合了用人单位所要求的课程教学内容.是能真正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符合用人单位实际需要、反映教改新成果的教材。

劳动实践教育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生;创新能力

医学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将创新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要推动“接受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型,培养创新人才,修订培养方案,将创新精神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注重第二课堂、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创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一、以创新精神为主要培养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一)控制总学时、周学时。培养方案修订中贯彻了将五年制各专业总学时控制在3500—3700学时;四年制各专业总学时控制在2900—3200学时;平均周学时控制在24—26学时的原则。其目的是尽量精讲多练,给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培养自学能力。

(二)加大必修课和选修课中人文课程的学时比例。在保证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和形势与政策课学时的情况下,在必修课程中加入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两门课程。选修课程中人文课程的学时由99年教学计划中的274学时(所占比例为41.5%)增至新培养方案中的382学时(所占比例为55.9%)。

(三)整合、优化课程。按照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军训、劳动、社会实践等)相结合的基本规律,精选、重组、调整课程,合理分配学时,构建“专业教育、素质教育”课程模块,尽量使课程体系得到优化。

(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验课学时比例,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加强劳动教育,通过劳动锻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加强社会实践,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基层卫生工作状况,增进学生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增强学生为医学事业献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临床见习、临床实习环节,学生直接参加临床工作,进一步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五)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前三学年,每学期2学时,第四学年每学期4学时,共20学时。通过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清就业形势,端正就业观念,培养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开展实验教学改革,修订实验教学大纲,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2000年以来,我们改革了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优化实验教学手段,构建新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目前,机能学实验完成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实验内容的改革,实现了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形态学实验正在积极探讨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实验内容的改革,力争通过实践,建成独立的、完整的、科学的形态学实验。

在新修订的实验教学大纲中,在保留学科经典实验的基础上,对实验内容进行了更新,引入新的、更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验项目,整合实验内容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保证实验开出率。同时,各实验教学注重实验技能考核,严格考核管理,严格考核纪律,严格考核标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三、打破学科壁垒,整合课程,改革课程体系

在培养方案制订中,本着淡化学科意识,强化培养目标的原则,优化整合课程设置,打破学科壁垒,加大学科融合幅度,从而保证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如临床医学专业先后合并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为人体解剖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为病原生物学,卫生学、流行病学为预防医学,独立开设免疫学、卫生统计学、机能学、组织病理学实验等。课程的优化整合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积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调动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河南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河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学校每年拨出专款用于大学生科研立项和前期投入,对重点项目大力扶持,充分调动广大同学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以学生社团为主体,积极开展文化艺术活动

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融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每两年一届组织开展的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包括了征文比赛、主持人大赛、书法摄影绘画大赛、健美操街舞大赛、校园FLASH大赛、演讲赛、辩论赛等。另外,学校和各院系每年还组织“迎新生”文艺晚会、元旦文艺汇演、国庆文艺晚会、运动会、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加强和提高大学生的文艺鉴赏能力,增强学校人文气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联.王建发.地方性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块化”课程设计构想[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6,(5).

[2]刘俊荣.高等医学院校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建议[J].医学与哲学,2006,27.

作者简介:

劳动实践教育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自考助学与专业培训; 衔接教学; 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邢晓(1971-),女,浙江省衢州市人,衢州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7-0036-02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理性回归,以往只重学历的用人机制逐步向重技能方向转移,传统的自考教育模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新时期自考工作发展的方针和目标也有所调整,开始着力构筑自考与多种教育衔接沟通的立交桥,探讨职业教育与自考衔接沟通、稳步推进自考与其他教育形式学分互认等试点工作。自考助学的内涵也由学历课程助学向技能实践提高的方向转移。

一、自考助学与技能培训相结合教学方案研究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以“没有围墙的大学”著称,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随着近几年中职升高职比例的控制,自考生队伍逐年宠大而且趋向年轻化,25岁以下的自考生占到59.44%。自考助学工作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助学形式从传统适合在职考生利用晚上及周末时间、工学矛盾小的业余辅导派生出全日制助学辅导和最近几年流行的网络助学辅导。而全日制自考助学更是让人感受到与普通高校无异的校园氛围,得到社会的认同,尤其适合中职、普高等低年龄的毕业生,成为许多自学考生的一种理想选择。各高等院校利用宽裕的教学资源积极开展各种助学工作,使全日制自考助学规模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2009年仅浙江省具有全日制助学招生资格的学校就有81所,核定招生自考生7.4万。这批年青的自考生要通过自考助学解决学历问题的同时,更需要通过劳动技能培训解决就业问题。在此背景下自考助学工作将要面临新一轮的机遇与挑战。

自考助学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教学方案的研究与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对提升低学历的年轻社会劳动力的综合文化素质与专业劳动技能培养指明方向,避免劳动力就业培训的重复进行,缓解国家劳动力培训的压力,更好地促进就业能力的提高与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自考助学研究与改革的方向

我国传统自考助学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对自考助学的形式、强化自考助学的管理方法、提高自考通过率及相关自考政策的研究。最近两年自学考试虽然开始从职业能力培养方向进行了一些探索改革:诸如进行高职类大专自考改革试点,增加实践课考核的内容与比重;也有学者开始对学历教育与职业能力教育并举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但总体方向还是属于粗放型的,正处于摸索阶段,对职业技能培养力度还相当欠缺,有的专业甚至还处于空白状态。

自学考试做为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种补充形式,应该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改革步调一致,顺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专业技能的培养方向,必须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人才需求的方向去改革。要通过对当前自考助学现状的分析,探讨适合自考助学与专业技能培训相结合教学方案,让自考学生通过自考助学阶段既能学到相应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能学到相关的专业基本技能,减少劳动力培训教学资源的重复与浪费,才能保证自学考试持续可稳定发展。

三、自考生队伍的现状分析

(一)自考生的数量、年龄、职业、报考前的学历等特点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浙江省2009年为例,自考学历教育共开考136个专业,考生50.2万人次,新增考生每年基本维持在12万左右;考生的年龄构成发生了变化,30岁以下的考生约占当次报考人数为92.5%;学历结构偏低,高中(中职、中技)的报考人数约为63%;考生的职业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学生成为自考队伍的主力军,占当次报考人数的75%。

(二)年轻的自考生队伍对自学考试的认识态度。从1981年开始,自学考试做为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越来越得到广大考生和社会的认同与追逐,考生逐年递增且趋向年轻化。通过对6个专业、13个班级共594名自考助学的学生入学时的问卷调查,得知91.75%的学生对自考学习充满信心,主观愿望较好。反映出学生、家长和社会对自考教育有较高的认可度,也是参加自考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的主要原因。

(三)自考助学生源的学习习惯。自考学生的学历结构偏低是一个不利因素,但最重要的还是这些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与学习习惯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怕吃苦、投入学习时间少,而且学习计划性、自觉性较差。从问卷调查反映出真正每天投入在自考学习方面上的时间少于1小时的占30.47%,在1~2小时的占52.36%,对课程学习没有任何计划的考生占27.27%,有计划但基本上坚持不下的占58.08%;考前没有做好复习的占70.2%。自考生这种仅有良好愿望却没有实际投入的学习习惯、学习状态非常不利于自考教育“以考促学”培养人才模式的初衷。也是许多自考生抱着试试而已的态度,最终选择了放弃自考的原因所在。

四、自考助学与技能相结合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

经过数据分析与调研论证,认为自考助学与专业技能培训相结合教学方案是符合当前自学考试教学改革的方向,能为进一步完善自考教育对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但这种教学培养方案的改革必须跳出传统自学考试的框框,要结合学生现状因材施教,迎合学生的意愿,引导学生选择自考学历教育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的学习程度,要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考核方式与标准、学分互认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一)对自考助学与专业技能培训衔接教学方案进行合理定位。自学考试做为学历教育的一种补充形式,到目前为止自考学历的通过率还是很低的,浙江省截止到2009年底累计有1000.09万人次参加了自考学历考试,累计培养了36.79万(专科21.48万、本科7.52万、中专7.79万)毕业生,毕业人数不到3.7%,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几乎处于空白。所以对自考助学与专业技能培训衔接教学的定位必须要理性,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在自学考试与技能考核中都取得好成绩,而是对不同的学生在整个教学结合模式下有所选择,统筹兼顾自考课程与专业技能的学习。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在努力通过自学考试过程中,使专业技能也有所提高与收获;对于文化基础较差、实践操作较好的学生,在争取拿到相应专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同时,对专业理论知识也有所了解,达到知识面拓展的效果。

(二)以就业为导向,找准专业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自考教学培养方案改革的关键在于专业技能方向是否合理、能否让学生毕业后掌握相应的专业基本技能。自学考试改革方案应当围绕“专业技能”这个中心开设相应的课程,要保证专业基本技能与专业基础理论比例的合理性。比如会计专业,学生毕业从事会计行业必须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才可以上岗,在会计实际工作中应用较多的是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要熟悉做帐查帐实务,所以该专业的教学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要求并不高,而是要突出实践性教学的比重,强化实际帐务能力的训练,围绕会计证、电算化考核等技能培训要求来组织教学与助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围绕高职大专的培养方向,尝试自考计划的调整与课程教学改革。利用自学考试教学试点改革的机遇,大胆探索高职类大专自考与职业技能衔接教学的实践,通过分析传统自考体系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论证自考计划中实践课教学的重要性。把降低专业理论教学内容的难度、减少统考课程的科目、大幅度提高实践课教学与考核的比重等问题做为当前自考教育改革的关键突破口,并对这些问题加大力度进行调整与改革。

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例,由于该专业属于自考新增试点专业,在2009年浙江省自考开考计划中还没有此专业计划,刚开始时参考机电一体化专业开设相关的课程,其中包含高等数学(四)等6门统考课程,经过教学实践运行,大部分学生不能适应理论偏深、偏难的专业教学,没法继续坚持自考学习。经过第二轮教学计划的调整与实践,基本上达到以专业技能培养为方向、降低专业理论的难度与要求、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的助学过程、强化专业技能训练,使得整个教学计划更加合理。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两轮教学计划中统考课程、实践教学课程比较如下:

(四)明确实践教学环节的目标与方向,更好地与专业技能培训相结合。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容应紧密围绕专业特点开展教学,以专业的实践应用性为主线,尽可能向专业技能方向看齐,才能真正做到学历与技能培训有机组合与衔接。

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例,整个专业课程设置共13门课程,除了毛概、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及毕业实习三门课程外,将其他十余门课程的内容按理论与实践方向进行分解,再把实践内容与技能考核项目一一组合,做到降低自考课程理论知识难度的同时,使得实践课程教学的方向更加明确,考核也有一个相对可行的标准。具体方案如下:

(五)日常管理模式的跟进。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的大专自考学生不仅仅是文化基础差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学生的自律能力较差,一直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多数学生基本上做不到课前预习、课后巩固、考前复习等环节。所以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不能以开放式的大专生的管理模式来管理,而是选择一种界于大专与中专之间新的模式去管理,即要迎合学生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丰富学生的第2课堂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又要强化对他们的日常纪律的管理;要引导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与思路,端正学习态度、不断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要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增加晚自习辅导管理、考前模拟练习、专业老师串讲答疑、技能强化训练以及班主任跟班管理等环节,大大改变了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增加了学生学习投入的时间,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自考助学与专业技能培训衔接教学改革的运行结果

通过对两届学生自考助学与专业技能培训衔接教学的改革与实施,从教务部门汇总的自考课程考试成绩与学生技能考核的结果分析,基本上达到了自考助学与专业技能培训衔接教学的预期效果。

在运行教学改革方案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进行较好的引导,大部分学生都能给自己合理定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地对待自考助学与专业技能培训的问题,认识到自考助学不是单一为了自考课程的通过率,更重要的是通过自考助学这一教学管理过程,使自己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文化修养都有所提高,提高毕业的就业能力与就业率,更好地服务社会。

而自考统考课程的减少,又大大降低了理论课程的学习难度,也保证理论教学内容遵循“够用为度”的原则,让大部分学生充满信心地沿着自考助学与专业技能培训相结合教学改革的思路,能够基本了解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掌握专业基本技能。

总之,自考助学与专业技能培训衔接教学方案的探索与实践,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改革的必然趋势,符合当前高等教育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方向,这种教学改革不能认为是简单的降低专业培养要求,更不能是为了凑学分拿文凭为目的,而是真正把专业技能培训结合到自学考试的计划中去,让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通过自考助学阶段取向不同,最终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更快地适应社会、走向就业岗位。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必读[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劳动实践教育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级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多元;有效常态实施

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方案》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初中阶段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每周1课时)”、“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双休日或节假日)”、“劳动与技术教育(每周1课时)”、“信息技术教育(每周1课时)”四个指定领域。笔者经过调研,发现在初级中学中事实并非如此:除了信息技术教育这一领域进行常态化实施以外,其余领域很多时候被学校束之高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想,只是一片空中楼阁。对此,笔者结合调研实际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本地开展的情况,对如何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初级中学中的有效实施谈几点看法。

一、多元的课程开展保障

教育部早在课程设立时就规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三级管理的课程地位,即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和学校开发并实施。在三者之中,为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中的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地方教育管理部门要研制并出台地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案和评价方案,引导并督导学校认真落实课程方案与课时,同时,将综合实践活动中初中学生的发展状况统筹纳入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中,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完整性与有效性;国家设置了这门课程,将课程开发的权力赋予了学校,学校要加强课程整体规划,完善课程管理制度,对该课程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

不仅如此,地方教育管理部门还要引导学校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指导教师、教研和管理的师资队伍,并制定相关的制度,妥善解决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职称评定、业绩考核、工作量核算等方面问题;学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制订必要的规章制度,如教师指导制度、教师工作量制度、教师奖励制度、校本教研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课程评价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生发展评价制度等等,使综合实践活动得以有效实施。

二、多元的课程实施常态

(一)多元的课程实施资源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

在课程资源上要求要具有极强的地方性,无课程标准又无统编教材。钟启泉专家:“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精神,‘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是一个包容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要素的独特的课程领域。将会出台《综合实践活动指南》,但不倡导统编的教科书或是教材。”华师大张华教授说:“泛起的程序化的具有学科性质的所谓‘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将消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并带来其他负面效应。”这就使课程内容丰富多样。“课程实施的范围与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也就是课程资源的适切度。

(二)多元的评价途径和评价方式促进课程的有效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对象不仅仅是学生,还包括教师以及课程本身,这里将主要谈的是学生的评价:

1.多元的评价途径

学生评价的途径主要有成果展示、研讨答辩、访谈观察、成长记录等。通过各种途径来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进行综合评价。其运用的先决条件为观察。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基础,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各种评价方式运用的基本要求。

2.多元的评价方式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学生进行多渠道、多角度的评价,广泛获取信息,获得足够而可信的评价依据。充分肯定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说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对学生的评价分为: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社会评与集体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等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

3.多元的课程实施组织形式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平均每周为3课时。但是,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因此,每周固定某几天安排综合实践活动的固定课时,已经不适合活动开展的要求。最适应这一活动要求的应是弹性课时制。即对每周平均3节课时间,根据需要作出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可将每周的时间集中在一个单位时间内使用,也可将几周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也可与其它学科调整使用。还可以结合双休日、节假日安排。

初中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他们可独立进行的活动,并完成活动任务。也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4.多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学习活动方式有: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社会考察的体验性学习、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设计制作的应用性学习、生活学习等。具体表现为探究、实验、资料收集与处理、调查、访问、考察、社区服务、社会宣传、公益劳动、设计与制作、总结与交流、展示与答辩、汇报与表演等。初中学生对新事物有着极大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但其维持的时间较短,如果没有新的东西成为他新的兴趣点,他就会失去开始时的激情。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推动学生关注课程、积极动脑、发挥想象和创造的重要的内在动力。形式的活泼多样。大大的丰富了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这些多样化的活动当中,践行、检验、改变着自己的行动准则,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211页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P83)

[3]《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7-9年级)》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P97-108)

[5]《从理念到实践:解读研究性学习》P42:霍益萍《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