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素质教育的目标

素质教育的目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素质教育的目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素质教育的目标

素质教育的目标范文第1篇

这里说的素质教育限定在基础教育的范围。至于高等教育搞的素质教育,不在讨论之列。为了确定素质教育的目标,有必要先厘清几个基本事实。

一、七大基本事实

首先,基础教育,一般也称之为中小学教育,年龄从6-7周岁开始,至16岁左右结束。这一阶段,是个体身体发育的至关重要的阶段,发育的终点是青年期生理周期的开始。

第一,从心理发育来讲,也是从儿童心理向自立的成人心理转变的阶段。

第二,第三、从公民权利的角度来看,是儿童从潜在公民向现实公民实现的过程。从中学毕业,最多延长到高中是一个正式公民诞生的时期。

第四、从个体发展的轨迹来看,中学毕业,是人生转折的关键点。有的面临就业,有的面临升学;升学面临着升学的各种选择,就业的也面临着各种就业选择。但无论是就业还是升学,他们都将面临一个新的生存空间和生存方式,即市场经济。

第五、由于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社会,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知识本身更新频繁,因而学习不再是局部阶段的一次或事情。

第六、我国已开始向法制化社会发展,尽管还不能称之为法制社会。

第七、现代社会是一个以科学精神为主导的社会。

二、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总目标,确定的范围是清楚的,就是培养合乎当前社会存在和发展所需要的公民或国民,这是中小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显然,这个目标,要比仅仅为高等教育输送合格的生员这一事实比起来,要广泛而重要得多。如果我们总是习惯于以牺牲大部分学生的发展来实现少数会应考学生的发展,那么无论国家的现代化还是人的现代化,最终是建立不好的。

那么从哪几个方面来造就合乎当前社会存在和发展,又合乎个体的自我存在和发展所需要的公民或国民?笔者认为,以上七大方面是确定素质教育的目标的实现根据,也是素质教育应从这七大方面来培养造就合乎当前社会又合乎个体自我存在和发展所需要的公民或国民。

三、七大目标

首先,基础教育既然处于是学生个体发育的关键时期,那么任何有助于并促进身体发育顺利进行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相反,就是不好的教育。现在“应试教育“使中学生的学业过重,学时过长,已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发育了。例如,近视增多,发育偏弱等已开始。这个时期身体搞坏,以后再补都晚了;况且身体不好,有再多的知识,再高的技能,又有什么用?人的发展也不仅仅局限于中小学阶段,现代社会一生都得学习,身体在这一阶段却出了毛病,对以后的生存发展有害影响就大了。因此,素质教育的第一目标,就是身体发育的健壮性。

第二、中小学阶段也是个体心理逐渐成熟的阶段。到中学毕业,从身体、年龄来讲,已是一个成人了,而所谓的成人就是一个能够独立于面对社会,介入周围世界的主体。但现在中小学教育在促进个体心理成熟上做的很不够。只注重考试科目和技能的训练,而偏离了很多学生心理成熟有关的训练,因而使学生起码的自我服务能力都没有,连上大学都得大人护送、操办,更谈不上去独立面对外部世界独立谋生了。这方面的任务交给大学阶段去完成,实际上耽误了大学阶段的更广阔、更深入的学习。在这方面中国的学生远远落后于西方社会的孩子。西方社会的孩子从小学开始接触和介入社会,如去直接询问洲长,有的开始服务工作,有的作小买卖。因此,素质教育的第二目标是促进心理成熟化。

第三、基础教育首先也是公民教育。这理由很简单,就是认为基础教育完成之日也是公民正式诞生之时。从此时,个体要开始作为一个具有相应权利和义务的独立的公民,进入社会了。不论这个个体实际状况是合格还是不合格,社会在法定年龄一到,都必须接受其为正式公民,他必须具有公民应有的一切权利和必须承担一切相应的义务。由于我们还不是一个完全的法制社会,因而所谓的“公民权利和相应的义务”,并没有规定的十分具体全面,这也不利于教育真正确定好这方面的目标。不过从理论上讲,既然基础教育是公民或国民教育,而中小学教育又要求“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因此,基础教育就必须在其结束之日,起码能够使个体具有行使公民权利以及承担相应义务的能力、知识和技能,这是从学生个体本身保证其实现其公民性的内在保证。在这方面,我们的基础教育可反思的地方更多了;但这种反思不能局限于教育范围,而应从社会的历史进程去考察。这不是本文所能做到的,故而不论。但就提出国民素质要求看,基础教育有必要根据现行的公民权利和义务规定,确定自己的实现目标。满足社会需要也好,个体自我发展也好,在现代社会,都不过是在公民或国民框架中的满足和发展,不能超越这种限定而任意满足和发展。没有这种观点,平等的公民社会是建立不起来的。因此,素质教育的第三目标就是造就了平等的公民或国民。

第三,基础教育结束之时是个体人生发生转折之时。个体要面对独立的选

择。尽管现在家长帮助选择,但发展的趋势,必然要走向独立的选择,起码做出决定是靠自己。这个选择是个体第一次,也是真正重大的自主的选择。是选择就业,还是选择升学,必须根据自身的客观条件来确定。这种选择,既是基础教育结束后个体是否趋向成熟的标志,也是基础教育在这方面是否成功的证明。不过,不管选择什么,基础教育有必要提供其进入社会独立生存的初步本领。这种本领不只是某种具体的职业技能,如开车、打字之类,而是一种能随时调整自我与外部生存环境相适应的能力和品质,如技能、自信,自尊脚踏实地等品质,道德上的诚实守信等。因此,素质教育的第四目标是提供个体适宜的生存能力、基本品质的训练,使个体在基础教育结束之时,具有初步的进入市场经济而独立生存的本领和品质,尤其是适应多样环境生存所需的本领和品质。

第四,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不仅渗透生活领域,也渗透进生活和娱乐领域。生

存的科技含量达到增加,因而任何人都面临着随时学习的境遇,不再能仅凭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就可顺利驾驭新的情况。因此终身学习趋势出现了。对我国而言,这还不是一个广泛的现实,但也是一个难免的趋势,因此这个趋势事实,也决定基础教育必须能形成学生个体自我学习的习惯和爱好,以及这种能力。无论个体将来做什么,无论在什么领域,这种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都是其继续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基本素质。没有这种基本素质,个体随时都面临淘汰的可能,尤其是在市场为主导型的社会里更是这样。因此,素质教育的第五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

第五,我国已开始向法制社会迈进这一事实,要求我们的基础教育培养学

生,真正具有法制意识和观念。对大人而言,这种法制意识和观念,大多只能在实际生活和经历中去练习了,但对中小学教育中的学 生来说,则必须从小就开始,使真正的法制精神和观念,在小孩脑中就扎根,从而才能使守法用法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行为。这一目标从范围上讲,是从属于第三目标的,但由于法制从广义上讲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国民的权利和义务,但狭义讲则是社会生活的种种法则,所以仅仅从广义上讲是不够的,还必须使个体日常生活法制化,才能真正从细小处开始并养成习惯。因此,素质教育的第六大目标,就是培养学生依法规范自己行为的意识和习惯。

第六,现代社会从结构上讲是公民社会,从技术上讲是科技社会,而科技社

会不过是科学精神的外在表现而已。如果没有文艺复兴从神学至上转向世俗至尊的变革,现代社会是建立不起来;同时,没有把科学从神学从奴婢地位解放出来,使科学成为支配人们思维以至行为的基本方式之一,那么现代社会也是建立不起来的。现代技术在资本的推动下,蓬勃发展,而现代技术的根源则是科学,而科学的本质是对真理的追求,对事实的尊重,对既成内外权威的挑战,这就是科学的内核,即科学精神和态度。科学的胜利,实质上是人类理性、思想自由的胜利,而从外部条件讲,是保障这种理性自由思考的世俗社会制度的胜利。从这方面看,我们的教育包括基础教育,对科学的理解是狭义的,大多只是从知识技能,最多只是方法上来肯定科学的。因而,从基础教育开始无论是数学还是物理,大的工夫,都花在形式训练上和技能训练上,但真正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则根本未形成。科学精神和态度,是一种普遍性的思维范式,如果只能把它局限于特定领域,只能对某些东西发问,那么,这种人为割裂的方式怎么可能形成人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这是一种对科学的实用主义态度,表现于教育中,而根子则在我们的社会本身。从“五四”运动来,喊出“科学”的口号,但科学在我们的原有社会结构中,也只能是权力的婢女,因此,科学传入我国有一百多年历史,但科学精神则始终难以转化为国民的普遍素质。我国上上下下上百年来,做人做事,与不太讲究民主的方式方法的特征一样,也不太讲究科学方式方法。这种状况,教育也要付一大部分责任的,不能全推给社会。现在在教育界,尤其是高教界,一讲素质教育,就批判科技主义。这种似是而非的批判,只能误事。对我国而言,还不是什么科学过头的问题,而是科学不足的问题。我们不能赶时髦,把外国的问题,当成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这种赶时髦必然是一种屠龙术。可见,基础教育的第七大目标,就是要大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这是我们基础教育尤其要着重变革的一个方面。

四、素质教育的实质

以上七大目标,是实行素质教育的目标,也是标志。从这七大目标来看,素

素质教育的目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全球化;高职素质教育;目标;构建;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2-0242-03

2014年6月的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为我国职业教育指明方向和目标,明确了“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职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目标,高职教育必须明确并搭建素质教育目标体系。

一、全球化背景下高职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重要意义

全球化,英文“globalization”,指人类的所有产品流动打破区域(国界)的束缚,全球被视为一个整体。英国学者戴维・赫尔德认为,“全球化是一个体现社会关系和交易的空间组织变革的过程,此过程可以根据其广度、强度、速度以及影响来衡量,并产生了跨大陆或区域间的流动与活动、交往与权力实施的网络”。中国提出了要建设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把中国职业教育置身于全球化职业教育这个大环境中,就是提出了中国的职业教育要与世界接轨,要与全球的职业教育保持同样的水平和高度这样一个目标。相应地,高职素质教育制定明确的目标体系,为早日实现中国职业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明确的高职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对高职教育具有导向作用。关于目标的导向作用,有众多的调查实证,有个人、集体的。最著名的莫过于耶鲁大学对毕业生长达25年的调查追踪案例:同一届毕业生,有3%的学生有明确清晰而长远的目标,25年后,这3%的学生达到目标,成为各种行业的精英。而剩下那97%目标短期、模糊,甚至没有目标的学生,他们中没有一个能成为行业精英,所处的状况与他们所定的目标(没有目标)一致。海尔,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在上个世纪80年代,海尔就提出了“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名牌战略目标。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家电供不应求,很多企业努力上规模,只注重产量而不注重质量。海尔没有像其他企业那样盲目上规模、上产量,而是狠抓质量,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当家电市场供大于求时,海尔凭借差异化的质量赢得竞争优势,为今天的傲人地位奠定基础。同样,高职素质教育要有明确的目标,构建了目标体系,才能保证高职教育朝既定的方向前行。

2.高职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是素质教育活动规范化的保障。由于某种原因,中国素质教育并未能在教育的各个阶段有效地实施。高职阶段是学生进入社会接受系统教育关键时期,高职教育是最贴近社会需求的教育,直接为社会提供生产一线的人才,这些人才的素质决定企业的发展,也决定人才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英国有一句谚语:“对一艘盲目航行的船来说,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这句话告诉我们,目标是我们行动的依据。构建高职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就是规范高职素质教育活动,让各高职院校有序开展素质教育活动,及时对照素质教育目标修正素质教育活动,为实现素质教育预期效果而不断努力。

3.高职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是高职开展素质教育活动、保证素质教育质量的必要条件。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第一个办法或第一位工作,就是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或教学任务。有了目标,教师的课前的准备、课中的教授、课后的辅导,都会有针对性和目的性,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活动不会盲目开展,素质教育活动过程不会呈现出随意性,素质教育质量获得保证,素质教育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4.高职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是克服教育目标缺陷的重要依据。众所周知,高职教育学制短,只有3年的时间,但是学生既要学理论,也要学技能,那么,留给素质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一旦教学时间因各种原因受到挤占,高职学校的管理层会把素质教育时间占用。有了明确的高职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学校就不可以随意更改素质教育学时,保证了素质教育活动时间。同时,有了明确的高职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可以检验我们在开展素质教育活动时,是否有考虑不周或顾及不到的地方,避免一些必要的、重要的素质忘记或遗漏。

5.高职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是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的有效手段。教学资源指一切可以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媒体条件,通常包括教师、教材、教具、案例、影像、课件、基础设施、政策等等。明确的、相对固定的教学目标体系,可以让教育者有充裕的时间考虑和设计使用何种教学资源,以最大化地满足教学愿望,满足学生素质教育要求,实现高职素质教育目标。

二、高职素质教育目标存在的问题

素质教育的目标范文第3篇

论文摘 要:德语是一门比较复杂的语言,其具有语法结构复杂,形式多样等主要特征。本文主要介绍了德语在当前大学教学中的现状,并对大学德语教学的创新方法进行探讨,并就德语课的选取教材和教学内容上提出一些建议。

随着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日益频繁交流上,各国在教育领域上的交流与合作也成为了当前国家教育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和发展方向。国内各高校在素质教育的改革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对培养符合市场需要,具有国际化能力应用型人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适应现代高校教育的国际发展需求,对大学德语教学的方法提出了创新的要求。

1.德语教学现状

德语的教学方法一直是各高校教学的难点。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让对方明白要表达的意思,是学习德语的主要目的。德语教学的方法主要侧重于引导学生死记硬背,进行大量的机械化语言训练,起到巩固记忆的作用,达到能够运用德语进行交流的目的。

现在的教学方法偏向于重视语言的规则和语法,忽视了对语言技术的培养。教学过程较机械化、死板化,与真实的语言环境和实际学习语言的意义相脱离,不能将所学到的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状态,这种吸收式的学习方法,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求知欲和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主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探讨、创新大学德语教学的方法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2.德语教学的创新方法

2.1提高对德语听力的重视程度

德语作为第二外语,在说、听、写方面没有过多的要求,但它与其阅读能力是相互互补的。注意培养德语的口头练习,对学生的听、说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正确指导学生重视德语的听力训练,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德语听力的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利用各种渠道指导学生,让学生对听德语产生浓厚的兴趣,重视听力,增加学生学习德语的学习动力,为下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多听德文歌曲,在轻松的音乐环境中,加强对德语语感的掌握。

2.2利用国家文化调动学习积极性

语言是国家文化的载体,更是国家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在学习德语这门语言课程的同时,学生还应该了解和熟悉德语国家当地的风俗习惯等,对相应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教学是一项双向的活动,即要充分发挥出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积极性,激发出他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在合理的处理好教材内容的教学过程中,适当的穿插一些德国的国情知识、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可以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课堂教学时应该把学生看作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作为教学的客主,启发并调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同步思绪。

2.3课堂阅读的提问式方法

在课堂阅读教学方面采取先提问,在讲解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先提出几个问题,然后学生进行自行阅读,教师对所提问题进行检查。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弄懂了句子的结构,掌握词语的使用方法,而且还学会了找课文关键词和核心句,提高了学生的德语阅读能力。提出问题后,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我表现机会,让学生感到能够学以致用,主动而更具效果地进行学习,进而为课堂教学带来勃勃生机,创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形成教学的良性循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不断的提高自身知识的学习,不应该仅仅只是拘泥于课本和注释,更应该做到紧密联系实际,适时地对教材进行补充,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4采取小组式的教学活动

在素质教育的目标前提下,教师与学生应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组织学生参加交流活动,让学生在提高自身交际能力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比如,把几名学生组成一组,来共同合作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学生之间可以自由组合或由教师指定组合。采取以小组式的活动形式,适用于激活学生在某个领域的知识,互助互补的进行学习,得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小组式活动的主要内容应该是与教材教学具有相关性的,学生有一定自己的观点或是掌握一些相关内容。只有处于学生熟悉的学习内容中,小组式教学活动才能进行,才能更好的激发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此该教学活动方法可与课下活动相结合,课下让学生收集资料,课上进行分组讨论,进而提高学生在德语方面的学习效率。  3. 德语教学改革建议

在德语的学习阶段,学生应该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语法学习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已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1选取教材的实用性

在选取德语教材时,应针对实际应用和教材内容相结合的原则,选择实用性较强的大学德语教材。教材的内容方面应该偏向于语法内容更具实用性,教学内容应着重在语法知识方面学习上,而并不是单纯的只讲理论,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于对技能的学习,而技能又重于知识。另外,在教材中还可以适当的加入图片等元素,更能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而且还能达到图文并茂的学习效果,加深学生印象。

3.2教学内容的优化性

大学德语教学的内容主要采用教师传授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广泛阅读各种德语知识书籍,归纳总结出一些具有同性的规则,并对不同的规则观点进行分析比较,对教学的内容起到优化性的推动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的设计出符合学生特征的教学内容,重点讲解学习德语的核心知识,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学生学习方法。以教学内容优化性,重点突出难点重点,并且对重点的语法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帮助学生取长补短,加强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3.3推广学习的积极性

德语做为一门大学语言学科,在使用上还是具有广泛性的。推广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于德语教学当中,在教学课堂上借助多媒体技术,使教学效果起到更好的作用。采用音像效果使原本枯燥的学习转化成为生活的生活情景,让课堂教学栩栩如生, 使学生提高对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从中领悟语言的实用性和德语语言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大学德语教学大纲修订组.大学德语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钱文彩.汉德语言实用对比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张建欣.关于德语初学过程中进行德英对比的思考[j].德国研究,2002,(1).

素质教育的目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培养目标;高技能;高素质;重发展

一、明晰高职培养目标

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工作的起点,不走样的去实现培养目标,是学校工作的总和。“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曾有过多种表述,首先是‘较高级技术员和相应层次的技术、管理人员’,其次是‘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接着是‘高技能人才’,后来是‘高端技能型人才’,最近是‘技术技能人才’”[1]。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培养的是“一线人才”,对此认识基本一致。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培养满足企业一线人力资源需求的社会组织。培养“生产制造、内外部物流、销售与服务等活动中一线操作人员是主体,他们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主要对象”“满足企业一线需求是高等职业院校生命力所在”[2]。高职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对此也多数认同。课程改革之“项目驱动”“任务导向”“在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等均是强调高职学生动手能力要强,高职教育要重实践技能培养。关于“高素质”的提法亦一直统一:中职教育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高职教育是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无论何类型何层次皆要求高素质,不会有培训低素质之说。可见,“一线、技能型、高素质”作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在理论层面并无多大争议。但在实践层面上却普遍存在着:技能型之高突出不够,对高素质把握不到位,重发展常被忽略等偏离培养目标现象,严重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因此,明晰高职培养目标,把握住高职培养目标之高技能、高素质、重发展三大要素,才能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满足我国产业发展对高职人才日趋旺盛的需求。

二、把握高职培养目标三要素

(一)培养规格高技能

技能型人才在技能层次上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五个等级。高技能人才在人才范畴中层级较高,包括一线技术工人中取得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备精湛操作技能的高技能人才。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是:既要掌握“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在“应知”的理论知识方面应该达到技师的要求,在“应会”的技能水平方面应该达到中、高级标准,在一线岗位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的操作性难题。然目前在高职教育的实践层面上仍然存在:一是偏重理论教育,忽略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不论是在课程设置上还是教学模式上都没有突出其培养技能实用型人才的特色,即其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与本科院校没有实质性的区别。”[3]殊不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别于普通高校,即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和技能。”[4]二是矫枉过正,甚至与“劳动力转移培训”相等同。一入学即期待着进入企业打工的机会,以至于学制被冠之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做中学”“顶岗实习”而变相削减。“些许高职院校把对学生的要求降得太低,根本不能发挥高职院校教育应用型人才的作用,更没有明确高职院校应有的教学理念。”[5]仅囿于技能型而忽略层级之分,对技能型之高突出不够,降低知识要求标准,反与中职甚至培训机构同质,严重制约高职教育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高职教育必须突出高技能之高,才能确保高职教育质量,实现高职培养目标。

(二)目标要求高素质

关于高素质,释义很多:有人认为高素质人才的“高”是指理论基础宽厚,理论素养程度、职业技能和技术熟练程度高;也有人认为高素质人才是指企业核心岗位上最称职、最合适的员工,懂得怎么样为人处世,有与时俱进的头脑,适应社会的高科技发展水平等。一般来说,素质的基本要素是: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技能素质。包括了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其中心理素质是基础,道德素质是核心。因此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志在2010-9全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说:“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是对各级各类教育的共性要求;要针对高职毕业生主要在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行为规范。”然目前在高职教育的实践层面上,仍然存在模糊高素质的内涵,把握不住实质,云里雾里不作为,甚至忽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然而,只有具备强烈的责任感,才能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才会创造性的解决各种问题,才会使自己的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高职教育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培养,高职教育在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同时,彰显高素质特征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并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所谓‘素质本位’就是人才培养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6]

(三)教育本质重发展

素质教育的目标范文第5篇

>> 《观赏树木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以提高学生科研能力为目标的中药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以提高能力为目标的《酶工程》教学改革探索 以赛促教的高等农林院校树木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单片机教学改革探索 以培养创新思维为目标的高校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 以创业教育为目标的高校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浅议高职院校观赏树木教学与实践 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的中高职衔接教学改革 园林观赏树木的修剪与整形 以能力为目标的《Dreamweaver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以“卓越检测师”培养为目标的专业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 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进行数学教学改革 以开发内化教学法为目标的“教”与“学”改革 刍议高等农林院校树木学教学改革 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改革 观赏树木的整形修剪 以实践教学为核心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改革与思考 以培养“研究性思维”为目标的“材料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贾红文,贾海红.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1,(3):45-46.

[3]顾英.园林专业实验课程的项目式模块化构建及教学实践[J].教育教学研究,2012,(3):94-97.

[4]郭广生,李庆丰.培养创新人才呼唤教学方法大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7-10.

[5]魏萍.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研究与改革实践[J].江苏高教,2011,(2):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