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园的文化底蕴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绘本教学在幼儿园语言园本课程中的开发
绘本教学在幼儿园语言园本课程的开发中,一般要经过三个步骤:制定主题、筛选绘本、编排绘本。
(一)制定主题
1.从幼儿兴趣的角度出发制定主题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主题设置方面,可以从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来考虑。绘本的主题大致可分为四类:环境保护类、道德品质类、心理调节类、经典精选类。
2.从家乡风情的角度出发制定主题
每个地区都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和文化底蕴,而每一个幼儿园都依托着家乡在不断发展前进,可以说幼儿园与家乡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那么,语言园本课程的绘本主题的设置,则可以“家乡风情”为出发点选择主题。
3.从办园特色的角度出发制定主题
无论是城市幼儿园还是农村幼儿园,在办园的过程中都应形成独特的风格和色彩。语言园本课程绘本主题的设置则可以从办园特色的角度考虑。两者的结合不仅使园本课程更具有意义,同时也能彰显办园特色。
(二)筛选绘本
制定语言园本课程绘本主题后,就要有针对性的筛选绘本,在筛选的过程中,要考虑到适合性、可行性。
(三)编排绘本
在编排绘本上,大致可分为提出活动建议、自制绘本。
1.提出活动建议
绘本的编排上可以从适合年龄层次、活动形式、活动延伸、环境创设、领域渗透、家园合作等方面提出绘本在语言园本课程活动中的建议,这些建议有利于教师从多方面对绘本教学的把握,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2.自制绘本
在筛选绘本的过程中,有些绘本上的图片并不是特别精美,这就需要教师亲自改编绘本上的图画。其次,还有许多诗歌、散文类语言素材也适合放在语言园本课程中,这种情况下,教师也可以发挥聪明才智,自我想象,亲手绘制适合幼儿的绘本园本课程图片。
当然,在自制绘本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加入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建筑、物体、人物等,这样,更具有地方特色。
二、绘本教学在幼儿园语言园本课程中的运用
对于绘本在幼儿园语言园本课程中的运用,将结合连云港市六一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建设来谈。六一幼儿园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沿海城市,依山傍海,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幼儿园结合家乡风情,以“山海文化”建园,在语言园本课程的建设中,研究出了一系列与“海”有关的绘本教材,有《在沙滩上》、《小船的旅行》、《小黑鱼》、《海底世界》、《小海螺和大鲸鱼》等。
(一)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1.平等对话,沟通交流
在园本课程中,绘本教学并不等同于故事教学,而是让幼儿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主阅读为主,教师引领为辅,对于故事中的内容的讨论,教师则以相同的高度与幼儿对话,相互交流,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2.家园互动,亲子阅读
作为语言园本课程的运用,其实不仅仅是局限在幼儿园的活动室中,还可以充分利用家长教育资源,幼儿园可以利用家长开放日向家长展示园本课程绘本的教学,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园本课程的价值,参与到园本课程的建设中来,在亲子阅读中,增加孩子的知识加深亲子间的情感。此外,要定期了解、收集家长的使用意见,不断改进。
3.走进自然,亲近绘本
比起绘本上的图画,大自然的美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幼儿园可将绘本带到大自然中阅读,使幼儿身临其境。如园本课程《海底世界》绘本中,讲述了许多海底的小动物,同时出现了很多四字成语,将幼儿带到博物馆,亲身体验海底世界,画面上的内容瞬间就鲜活起来,孩子们兴奋不已,对绘本的内容十分感兴趣,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幼儿认识了许多海底动物,还能用生动的语言和动作描述它们。
(二)将绘本的园本特色运用到环境创设中
六一幼儿园将以“海”为主题的绘本大量运用到环境创设中来。在不少班级的墙面上,有幼儿根据绘本上的图画启发而来的手掌画印于墙上,十分独特。此外,还有班级设有展示区,幼儿将平时在海边游玩时见到的贝壳、海螺甚至工艺品带到教室摆放,教师贴上标签,幼儿渐渐认识了许多贝类。
(三)在区域活动中彰显绘本园本课程的魅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坚持以游戏活动为活动的基本原则”。班级的区域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中必去的地方。
1.分享阅读
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将绘本放入阅读区,在阅读区幼儿可以自由交流表达观点,同时有些绘本的延伸活动涉及到绘本制作,教师将在延伸活动中师幼共同制作的绘本放置在阅读架,供幼儿继续阅读。
2.音乐表演
在园本课程的绘本中,有许多绘本故事都是可以用于幼儿表演的。如《小海螺和大鲸鱼》和《小黑鱼》,(下转71页)
(上接24页)教师可以在音乐表演区域投放适合幼儿表演的头饰等道具,幼儿可根据绘本内容,进行大胆想象,用夸张的语言和动作来表演,教师可在观察中适时指导。
3.美术手工
由于绘本的每页都有漂亮的画面,幼儿在观赏的过程中,很容易提高审美能力,增强绘画能力。海边还有沙滩,现在十分流行沙画,幼儿园结合园本特色,将沙画运用到区域活动中,让幼儿在沙子上作画,同时沙子的颜色还可以变化,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感受大海的魅力、家乡的文化底蕴,彰显了幼儿园的办园特色。
将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绘本融入到幼儿园语言园本课程中来,定能使园本课程“绘声绘色”起来。
参考文献:
[1]张连霞.以绘本为载体.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的策略.科技与企业,2011
一、幼儿园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幼儿园文化是全体教职工对教育价值和意义共同的追求,通过园长、教师、家长等作为载体进行传承、积累、创新并形成共识的价值体系,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内驱力。它不仅是培养和教育幼儿重要资源,也是影响教师思想、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力量。一个幼儿教师在职业生涯的锤炼中,依托和融入幼儿园观念、文化、制度、环境等,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形成自我反思、主动更新、自觉自律及提高自身素养、创新能力的过程,即为专业自主发展。因而,幼儿园文化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核心因素。
笔者认为,幼儿园文化和教师专业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幼儿园文化中隐形的办园理念、教育思想等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激励导向作用;幼儿园文化中显性的管理制度、设备设施、绿化美化等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反之,教师专业化成长又会推动幼儿园文化内涵的丰富,促进幼儿园文化的建设与繁荣。
美丽优雅的荆门市机关幼儿园
二、幼儿园文化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探索实践
(一)建设差异性幼儿园文化,促进教师在差异中专业发展
机关幼儿园拥有30多年的办园历史,积淀和沿袭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同时也受到传统保守、统一模式等观念的束缚,加之每个教师的学习背景、学历层次、知识结构、专业特长都不一样,因此专业化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性文化就是要在这差异的基础上,建立满足幼儿园每一个教职员工内在需求和差异发展的机制,实现在差异中百花齐放:(1)细节处观察,拓展教师发展空间;(2)管理上变革,完善与创新制度;(3)团队中挖潜,内化对教师差异的尊重;(4)工作中落实,内化对儿童差异的尊重。
(二)建设研究性幼儿园文化,促进教师在研究中专业发展
幼儿园研究文化的显著物质就是它文化行为的研究性。我们的研究性文化就是要将研究作为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态度和职业习惯,练就教师透过教育现象思考教育本质并有效落实的本领。近10年来,机幼“科研兴园”之路越走越宽,每一个五年规划中的专项研究步步提升,锻造了一大批科研骨干教师。但也不难看到:教师参与性不强、成果转化不充分等问题的存在。
(三)建设开放性幼儿园文化,促进教师在开放中专业发展
开放性文化,就是以一种博大的胸怀和开阔的视野,兼容并包,兼收并蓄。机幼开放性文化基点为:不墨守成规、不妄自菲薄。用哲学的思维方式将现代教育先进理论、先进思想、先进方法运用到各项管理工作中,推动幼儿园科学发展。同时,发挥幼儿园示范辐射作用,帮助和带动其他幼儿园共同成长,推动幼教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建设包容性的幼儿园文化,促进教师在包容中专业发展
我园地处享誉世界的登封。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有闻名世界的少林寺及少林功夫,有风景秀美的中岳嵩山,还有极具科学、技术、艺术、历史价值的古代建筑群“天地之中”历史古迹和名胜风景,具有鲜明的旅游文化特色。立足于这样的实际,我们尝试通过有效整合本地旅游文化资源,积极构建我们的园本课程:“天地之中――美丽登封”。
一、创设幼儿园旅游文化环境――重视潜在课程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为真正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我园十分重视环境在园本课程建设中的潜在功能,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上进行了大胆尝试。
1.幼儿园大环境创设
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整理,把家乡的历史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地方特产、少林武术等文化资源,以图片、实物的形式布置于幼儿经常路过的走廊过道、文化展厅,通过师幼、亲子阅读,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随时感受登封的旅游文化底蕴。
我们还对教学楼的大厅、走廊进行了精心布置,宗旨是在内容上突显登封旅游文化特色,材料上体现登封旅游文化气息,制作上尽量优雅别致。教师们群策群力,家长、幼儿积极参与,共同完成了教学楼的布置。其中一楼大厅以“少林兵器”为主题,二楼以“‘天地之中’古代建筑群”为主题,各层楼梯展示少林功夫图片,彰显了登封的文化特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班级小环境布置
班级墙饰。除了幼儿园的大环境充分体现我园的特色,各班教师还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班级小环境的创设,教师和家长、幼儿一起把我们当地著名景点的图片张贴在教室内,并经常更新,形成了班级文化特色墙。如大一班的“少林功夫小子”主题墙,教师和家长把一些幼儿学习少林功夫的照片张贴到班级的墙面上,引导本班的幼儿认识、学习少林功夫。
区域环境。各班搜集“天地之中”历史古迹建筑群图片,投放到美工区、建构区里,让幼儿自主操作,用画笔和积木再现历史建筑风貌。如大三班以艺术创作为主题,引导幼儿借助画笔、豆类、废旧材料等,运用绘画、粘贴等多种创作方法,表现登封的历史建筑文化。
二、发挥教师群体智慧――精心研发课程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为了能让孩子对登封旅游文化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我园特意在幼儿园课程中安排了每周一节的园本活动课。为了组织实施好这一课程,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精选合适内容
首先,我园课题组经过研讨决定,我们的园本课程以登封的旅游文化为主题,命名为“天地之中――美丽登封”。登封的旅游文化涵盖面很广,不是什么都可以拿来给孩子学习的,我们必须对社区资源进行合理选择。根据幼儿园的教学目标和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我们从教师选送的各种材料中,筛选出具有一定教育意义、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作为园本课程的内容。另外,我们把收集来的有关家乡特产、历史文物建筑、名胜古迹、少林功夫等相关内容进行了仔细梳理,从中确定了适合各年龄段幼儿学习的具体内容。
结合《纲要》和渗透式领域课程目标要求,经过共同商议,我们确立了四个主题活动:“少林功夫”“历史古迹”“美丽嵩山”“地方特产”。小、中、大班各年级据此明确了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2.研讨设计活动
结合本土资源组织幼儿集体教学活动完全属于创造性劳动,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挑战。我们遵循由易到难、由熟悉到陌生的原则,参考登封市教委编写的《美丽的家园――嵩山历史建筑群幼儿读本》,挑选了《少林小子》《大唐碑》《嵩岳寺塔》等幼儿比较熟悉、简单、易记的儿歌内容,作为教学的突破口。
每学期开始,各教研组组长都会带领本年级教师,依据各年龄段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课程资源,确定活动主题和教学活动计划。教研组成员再根据各自的教学特长,选择一个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最后,教研组成员集体进行说课、评课,在教育实践中予以验证,进行教学反思、汇总。
三、组织丰富的活动――用心拓展课程
1.请进来、走出去,近距离感受少林功夫
为了让幼儿近距离感受少林功夫的神奇和精彩,我们带幼儿走进登封的塔沟、鹅坡、小龙等武术院校,观看武术学员习武、练功;邀请武术院校的学员到我们幼儿园做老师,让孩子们跟他们面对面地学习少林功夫。马步、弓步、仆步冲拳、推掌、亮掌……一招一式,孩子们学得非常认真。这大大激发了他们对少林功夫的喜爱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武术操进校园,亲身体验少林功夫
除了设置武术课程,我们还将武术编入了幼儿园的早操。教师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取合适的背景音乐,在早操中融入了简单的武术动作,让孩子们每天都能在做早操时体验少林武术的魅力。
3.出校园到户外,领略嵩山风景名胜
对于幼儿来说,一次真实的体验比大人的说教更有价值。为了让幼儿能亲身感受并逐渐了解嵩山历史文化,我们组织幼儿参观嵩阳书院、嵩山地质公园等历史古迹和自然景观,组织“登嵩山步道”“我是嵩山小卫士”等亲子活动,让幼儿走近嵩山,感受嵩山的秀丽风光。同时使幼儿知道,作为登封人,为了家乡的环境更加优美,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家乡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还请家长利用周末或假期的时间,带领孩子游览登封名胜古迹,向孩子介绍这些名胜古迹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由来,让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美丽的家乡。
四、利用家长资源丰富活动形式
家长是园本课程实施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我们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园地等多种形式宣传课程理念和价值,展示课程研究成果;让家长提供相关的活动材料,协助孩子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请会少林武术的家长来园当老师,亲自教孩子们学习少林武术等。家长资源的利用,极大地丰富了我园课程实施的途径,拓展了园本课程的活动形式。
我园还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亲子活动,如六一儿童节的“亲子登嵩山”“亲子武术表演”“亲子摄影展”等。随着园本课程的深入开展,家长的教育理念也逐渐转变,对于幼儿园的活动,他们从原来的被动配合变成了现在的主动参与。这增强了家园互动的有效性,使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局面。
五、实施园本课程的反思
[关键词]节日;大班幼儿;社会性品质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14-0048-02
[作者简介]顾丽娟(1979―),女,江苏如皋人,本科,江苏如皋市如城安定幼儿园教师,幼儿园高级。
节日是人类从古至今日常生活浓缩出的精华,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因此,利用节日开展主题活动是培养大班幼儿社会性品质的快捷方式。设计大班节日主题活动的目的有以下几点:第一,促进幼儿文化发展,精挑细选节日;第二,依据节日内涵和大班幼儿园孩子成长需求,设计不同的主题活动;第三,创设丰富多彩的园所环境,感受节日文化气氛;第四,致力于潜在教育因素影响,创新活动形式。幼儿园大班开展节日主题活动,在促进大班幼儿个性化发展的同时,更能培养大班幼儿的社会性品质。
一、爱国情怀,从小培养
爱国,简单地说就是热爱祖国,有国家荣誉感和自豪感。这是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应不放过任何爱国教育的契机。如在国庆节这样一个适合开展爱国教育的日子,笔者组织了这样的活动:首先,让孩子全体起立,观看准备好的天安门广场上升旗的视频,让孩子用心去感受那庄严肃穆的氛围,孩子会不知不觉地唱起国歌。升旗视频结束后,是孩子的表演节目:歌舞――《我爱北京天安门》、诗歌――《我们的祖国真大》、武术、讲故事等,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对祖国浓浓的爱。国庆节的活动培养了孩子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使爱国思想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二、尊老敬老,从小做起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值得中国人民传承和发扬的,传承中华文明必须从孩子做起。为了培养大班幼儿关爱身边老人的美德,在重阳节到来之际,笔者设计大班节日主题活动――“九九重阳献爱心”:组织孩子去老年公寓看望老人,给老人带来自己爱吃的零食,献上大班幼儿优美的舞蹈和稚嫩的歌声,陪老人说话,给他们讲故事。活动并没有就此结束,回到学校后,笔者为幼儿讲述古今敬老的故事。“关爱老人,人人有责。”笔者鼓励孩子各自准备一件礼物送给自己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并给他们送上一句祝福语等,让孩子明白尊敬长辈是值得骄傲的,使尊敬家中老人的思想观念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三、关爱集体,点滴做起
人的一生都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儿童的成长也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获得的。因此,儿童的成长所要达到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参与的程度。所以,笔者积极设计大班节日主题活动,让大班孩子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利用我国节日促进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使环境充分发挥对孩子的教育作用。如妇女节时,发动大班幼儿制作手工,作为礼物送给老师和妈妈。有的幼儿用废纸叠小动物,有的用彩纸做贺卡……孩子们交流合作,其乐融融。元旦时,让所有孩子都参与教室的布置。孩子在布置环境的过程中不仅享受着节日的快乐,还感受到相互合作、互相帮助的重要。这一活动使幼儿投身于集体活动中,切身感受到互助、交流的乐趣,真正体验到只要以平等、友好为前提,就可以获得其他小朋友的接受、友善和帮助。这一活动使幼儿萌发了对同学和集体的热爱,进而培养了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四、交通意识,实践中培养
大班幼儿的教育应该让幼儿走出童话世界,走进现实生活。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笔者注重幼儿的实践教育。如在12月2日交通安全日,笔者带领大班幼儿过一次十字路口,在实际行动中体会“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过了等一等”的交通规则。也在和交警部门的协商下,举行“我做小小交通监督员”活动,让孩子在交通路口协同交警维持交通秩序。让孩子在切身行动中感受违反交通规则的危险性,并从中真实体会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在这次活动中,孩子勇于同违反交通规则的人和事作斗争,孩子的质问也令那些平时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大人汗颜。这一活动使孩子坚定了遵守交通规则的决心。
五、劳动意识,今日做起
当前,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四个甚至六个大人守着一个、最多两个孩子,这种现状往往导致孩子根本没有进行社会性体验的机会,继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在日常生活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幼儿懒惰、不珍惜劳动成果。笔者认为,可以有效利用节日活动,向大班幼儿进行劳动意识培养的社会性教育。
如五一国际劳动节时,笔者设计了“我为社会出份力”活动:安排大班幼儿和老师共同打扫自己的园区,到马路上捡拾垃圾等。最重要的是设计了“大班幼儿到农家”活动,带领孩子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做农活,让孩子真正体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真实感觉,真正感悟到盘中之餐“粒粒皆辛苦”。这次活动不但培养了孩子的劳动意识,还帮助孩子主动接受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此外,大班幼儿还体会到家人、教师以及服务者劳动的艰辛,不仅有了自觉尊重劳动者的意识,还懂得了感恩。
六、环保意识,娃娃做起
伴随着工业革命,世界工业飞速发展,人类欲望的鸿沟无法被填平,生产生活方式的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自然环境问题浮出水面并越来越严峻,臭氧层被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灾难性气候屡见不鲜,严重危害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身体健康安全。环境保护势在必行,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环保应从娃娃抓起。鉴于此,笔者设计如下节日活动: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在这个节日到来之际,笔者设计“我做环保宣传员”活动,让大班幼儿走出幼儿园进行宣传。孩子们高举早已准备好的环保小旗,发放亲手制作的环保卡,高呼自己设计的环保口号,不仅吸引了市民关注,而且得到了市民的赞赏。经过这次活动,大班幼儿在教育市民的同时,也增强了自己的环保意识。
在3月12日植树节,笔者组织大班幼儿进行植树活动。在活动开始前,笔者对大班幼儿开展“树木对环保的重要性”的教育,让大班幼儿懂得植树对环境的意义。大班幼儿像呵护自己心爱的玩具一样捧起小树苗,并亲手种好,而且挂上了“爱护树木,人人有责”的标语。通过这样的节日活动,大班幼儿的环保意识增强了。
参考文献:
就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来讲,没有将幼儿思想品德教育、礼仪文化教育作为一个领域单独列出来,而是将它渗透于幼儿园的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等领域之中。如,语言教育中的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活动中,不仅要完成语言教育的目标,还要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教育幼儿爱惜粮食,进餐时不掉饭粒。再如,艺术教育领域中的歌曲《我们都是好朋友》,不仅要让幼儿学会唱这首歌曲,还要求幼儿懂得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二、以经典诵读为突破口,开展幼儿礼仪教育和养成教育
大家都知道,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德育之根。我利用经典诵读活动让传统文化、文明礼仪走进幼儿园,走进孩子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家庭,规范着他们的日常行为。我们知道,真正的人格修养和品格行为是建立在厚重文化底蕴上的。于是我利用孩子早来园、晚离园的时间将《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名著,作为孩子们早期阅读的内容进行诵读,逐步将传统文化、文明礼仪内容渗透于孩子们的认识行为之中,使孩子们知道要尊敬长辈和老师;懂得相互谦让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始终贯穿于幼儿一日的生活当中,我也经常结合幼儿一日生活的实景引导幼儿练习。如:在课间盥洗的礼仪,问幼儿:你们早晨起床后要做什么呢?幼儿会回答说:洗脸刷牙。又问幼儿每次你们大小便后应怎么做呢?幼儿也会肯定地回答我:洗手。接下来我就会用弟子规中的“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这样盥洗的礼仪在不知不觉中已深入他们的心里,久而久之逐渐养成习惯,达到礼仪教育的目的。
三、以环境育人为辅助,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文化植根于地域,环境影响文化。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是孩子们当之无愧的第三任老师。因此,我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不断优化幼儿的生活环境,让孩子们随处可以看到名言警句、传统知识,以此来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例如,在教室的墙壁上绘有幼儿喜闻乐见并具有礼仪文化的故事内容,楼梯过道、教室内都有教师和孩子们的各类作品。让幼儿真正融入环境中,接受环境的影响,从而感知真、善、美。
四、以家园共育为重点,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