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如何培养人文素养

如何培养人文素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培养人文素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如何培养人文素养

如何培养人文素养范文第1篇

一、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才能培养高素养的学生

要想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我,具体来说以下几个方面应该是我们努力去追求的:

1.做“有心”人――即教师本身要有一颗热爱民族文化之心并愿将之发扬光大的理想,这里的“有心”指的就是有努力传播民族文化之心。有了这颗理想之心,我们就会坚定自己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信念,就会推动自己主动去探索、去挖掘教材中所隐含所包藏的人文因素,并且能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方法去感染学生。因此,做一个有理想的教师是我们走向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之路的最根本的推动力。

2.做“交心”人――即教师要走进青少年,走进他们的思想,了解他们的渴望,引导他们的需要转向正确的轨道。教师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不能搞一味强制,否则会适得其反,反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要在充分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和目标需求的基础上,在历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融洽进行。

3.做“慧心”人――教师要多读书多反思,心中有智慧,我们才能培养有智慧的学生。既要读好与本阶段有关的历史,又要读好中国古代许多优秀的文学著作。同时教师还要多写,写反思、写收获、写不足。

二、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培养中收获人文素养的硕果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是一日之功,我们必须有详细的计划和落实的步骤,而不是只为一时打算。初一历史教材含有丰富的人文素养内容,也是我们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大好契机。因此,我对初一整个一年的课程在进行的时候会做一个计划和准备,对各部分应该进行的人文素养培养列出目标,各章各节均以主题为中心进行,分单元、分章节渗透进行,坚持不断、持之有效。如: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感受儒家、道家、法家等精彩观点和智慧,感受屈原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之风;通过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欣赏王羲之光照千古的书法和顾恺之的优美画作;通过辉煌的隋唐文化,感受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伟大诗歌和敦煌莫高窟的神奇,感受盛唐的伟大气象!正是由于对学生连绵不断的人文熏陶,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创设人文素养的氛围实现人文素养的熏陶与培养

历史氛围的创设可以有多个方面多种方法,这是我们在课堂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主渠道,一节流动着人文之美神采飞扬的课堂会让学生终生难忘,记忆深远。

1.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让学生在自我创设历史情境中培养人文素养。要引导学生在自我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去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做,带着研究的心态去做。如,我曾布置编写这样一个剧本的编写:唐玄宗走马任姚崇,我提醒学生要注意表演这一场景时君与臣应该如何对答,是在当时一种怎样的背景进行的,应该如何理解唐玄宗和姚崇的所思所想等等。学生带着问题,查资料,共研究,终于明确和再现了这样的一个场景,从而也更好地理解了姚崇的主张和精神,理解了开元盛世为何会出现,以民为本的人文思想深植心中。

2.举办诗歌会――让学生在激情表演和感受中培养人文素养。在浓厚历史氛围下,引导学生通过文章或者诗歌来描述或反映历史现象。很多学生在学到诸如岳飞、文天祥、戚继光等英雄时,会为英雄的事迹所感动,于是我就让学生们展示和朗诵他们搜集到的诗歌,如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等,在这热烈而高涨的氛围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巨大的培养!

3.播放民族音乐、精彩视频――让学生在课堂流淌的旋律中孕育人文素养。如在学内容时,我为学生播放歌曲《黄帝颂》,其中曾有这样一段非常精彩的歌词:天地玄黄,东方曙光,文明始祖,中华炎黄。动人的旋律、神采飞扬的歌词既使学生深受感染,又使他们在感动中被浓厚人文情怀所熏陶!

如何培养人文素养范文第2篇

一、语文教学培养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1.人文素|教育是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基础。我国实施素质教育以来,要求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人文素养对人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个人发展的要求。语文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化以及精神素质,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2.人文素质教育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准备。语文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准备。学生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小学生,学生的身心基本都处在不成熟阶段,心理和生理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尤其是受到现代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的情感动荡,意志不坚定,在巨大的压力或挫折面前容易产生彷徨、无措的情绪,再加上现阶段学校的教育管理体制正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学生素质评价水平较差,导致学生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促使教师尽快、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与道德素质,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人格素养的完善过程中不断实现全面发展。

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路径

1.以教师形象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人文素养的魅力。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技能,还要具备独特的人格魅力,能够在语文教学中影响、熏陶学生,让学生自主培养人文素养。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自觉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热爱生活,热爱国家,关注社会,自觉充实自我,给学生以独特的文化感染;另外,教师要具有时代精神,勇于尝试新事物,有创新意识,给学生以卓越的思想感悟。

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形象、工作作风、教学态度以及人文修养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学生在长期的语文学习中,会无意识的模仿教师的行为,因此教师要注意自身的形象和工作情况,为学生树立榜样,以人文素养来进行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2.以语文著作教育学生,让学生感受人文素养的内涵。人文素养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渐深入到学生内心的,这可以通过教育自觉性来实现。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文学著作或文学作品来教育学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注意作品的人文素养的挖掘,能够通过人文素养的熏陶来丰富学生内心,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魅力,逐渐形素养。

我国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很多文学形象都具有特定的意义,如《窦娥冤》中的窦娥代表冤屈,《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以及《梁祝》中的祝英台都代表坚贞等,教师在进行文学作品的解读中,应该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以及审美价值,让学生在情感感悟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3.以教学活动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渗透人文教育。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还要通过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人文精神,发扬学生的个性以及自由精神。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进行学习,质疑问难、启发他们奇思妙想,并且以发展中的眼光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并且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优化学法,如在文学作品的分析中,有些学生喜欢圈点勾画,边读边点评;有的学生则更倾向于以树状图来分析、理清线索,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进行指导,让学生养成创造性思维,独立完善学习任务,感受文章的人文情怀,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

如何培养人文素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军校学员 人文素质 培养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对于军队院校而言,人文素质培养也是提高学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学员创新精神、促进学员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军校学员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军校学员,特别是理工科院校学员普遍存在着知识结构单一、人文知识缺乏、对民族历史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了解甚少等问题,深层次的表现在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善处理人际关系、难以抵挡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以及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的侵蚀,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有所偏移。这些现象与军队院校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目标格格不入,必须引起重视和思考。加强军校学员人文素质培养,促进学员全面综合发展,是部队对人才的需要,是学员成才的需要,是军队院校不可推卸的责任。

加强人文素质培养,要从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抓起,从教学内容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环境氛围营造、政策制度调动等多个方面入手,形成完整全面的人文素质培养体系。

一、抓好顶层设计,完善人文素质培养课程教学体系

人文素质培养首选途径是人文知识的教学。这里的人文知识教学不简单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应该是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培养。自然科学学习主要是依靠逻辑思维,其思维方式往往是收敛的、确定的、必然的,而人文知识学习主要是依靠形象思维,其思维方式常常带有发散性、多元性和或然性。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可使学员经常进行两种思维方式的交差、互补训练,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而这种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培养锻炼,对军校学员理想信念、创新精神以及后续专业素质培养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人才培养顶层设计过程中,要把人文素质作为一个重要的能力素质模块,从思想政治、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多个方面,构建分层次、渐进式人文课程体系,通过必修课、选修课、自修课等形式组织教学,为学员系统学习人文知识奠定基础。要改革以往人文课程教学内容,注重学员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认知能力的培养,根据学员能力生成需求针对性优化课程教学内容。要注重人文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加强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变结果启发式教学为过程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促进学员创新思维方式生成,变灌输式教学为产出式教学,注重知识应用能力培养,激发学员学习热情。课程教学是学员获取人文知识的重要渠道,但受总学时限制,分配给人文类课程学时比重不会太大,还需要学员利用课外时间自主的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学校可以把校园网人文类视频讲座等网络信息资源、向学员推荐人文社科选读书目等,作为人文课程教学的有益补充。

二、加强融合互补,提高教员队伍人文素质

“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员自身的人文素质对学员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感化作用。一个老师讲授一门课程,除了其专业知识的传授外,还应对学员产生三种影响:第一是老师自身的形象给学员所带来的影响,即所谓身教重于言教;第二是通过课程的学习给学员思维方法上的训练;第三是每一门课程都有其历史发展、社会应用、现实意义等人文背景,也会应用很多人文思想、人文方法解决问题,就是常说的课程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不论是人文类课程教员还是理工类课程教员,都应该提高个人人文素养。人文类课程学习是让学员获得系统人文科学知识的主渠道,人文类任课教员个人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员学习兴趣和效果。因此,人文类任课教员应该自觉加强人文知识学习,提高个人修养,提升教学水平。要转变人文素质培养是人文类任课教员责任的思想,注重理工类课程与人文类课程的融合互补,增强理工类课程中的隐性人文素质培养作用。学员在课堂上面对的教员,更多的是理工类教员,学习的课程也以理工类为主,理工类课程任课教员在学员人文素质培养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不可忽视的作用。将这些隐性人文知识融入理工类课程教学,既可以加强课程教学效果,也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了学员的人文知识,提高了人文素养。这种教学模式对理工类任课教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任课教员在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前提下,还要有深厚的人文素养,真正实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三、注重引导调动,发挥学员学习主体作用

学员在任何教学活动中都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引导调动学员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引导作用。任课教员要针对人文类课程特点设计课堂教学,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的学习,适时将学员引入教学活动中,鼓励学员参与教学互动,逐步增强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充分发挥各类活动牵引作用。各级组织的演讲比赛、辩论赛、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活动,为学员人文素质拓展搭建了平台。要充分发挥制度激励作用,将人文素质纳入学员综合素质考评范围,建立健全学员人文素质评估制度,学员参与各种素质拓展、文体活动情况要与学员综合素质评估挂钩,要在学员评优评先中予以充分考虑。

此外,校园文化环境熏陶也是人文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等精神环境,体现学校精神风貌的校园景观环境,都对学员人文素质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人文素质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通力协作,共同努力,逐步提高军校学员人文素质,为部队培养理想信念坚定、专业素质过硬、人格心理健全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海兰.初级岗位任职教育院校学员人文素质培养研究报告.

如何培养人文素养范文第4篇

一、树立人本意识,尊重并关心学生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往往会忽视了教学的根本目的,而从“我”的角度去思考教学,于是,教学中也就容易把学生作为客体来看待,忽视对学生的尊重和关心,而着眼于知识的传授。其实,语文课程是富有人文性的课程,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只有树立人本思想,以学生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让学生喜欢语文,主动的进入语文学习状态,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会主动学习,为语文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首先,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就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需要提问、引导、组织学生展开活动。如阅读中,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多以问题而引导他们把握文本的整体结构和内容,然后再引导学生对其内涵进行探究。尤其要把教师的“有色眼镜”摘掉,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其次,关心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心学生的生活。高中学生更注重和教师在情感上形成互动,故而在语文教学之余,要注重多和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打成一片,这样才能让学生“听师言、信师道”。尤其是在课外辅导的过程中,更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而在习惯和方法上给予指导,让学生能掌握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更好地获得语文知识的构建,帮助其建立学习自信,主动参与学习。

二、以知识为基础,提升其语文素养

人文素养并不是形而上的东西,而是基于知识的人文思想的构建体系。正如马克思所言, “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思想的构建,语文知识是基础。但从高中语文教学是实践来看,大多教师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还是较为传统,学生在学习中多是作为接受知识的客体存在,主动性不强。故而在语文教学中还需加强课堂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注重转变“灌输”方式,结合教学实际而以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以小说阅读教学为例,对于人物形象,如果以教师讲授来让学生识记住人物特点,学生的印象不够深刻,在分析人物时语言也较为干瘪。而教学中如能以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主动分析、总结,教师再引导学生表演、体会,其体验更丰富。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教学中对罗密欧和朱丽叶倾诉真情的台词的理解,先引导学生找到台词,然后角色表演,然后再讨论其中包含的情感,如“明的天使……驾着白云缓缓地驰过了天空一样”一句,把朱丽叶比喻为天使,写其美丽,表现罗密欧的倾慕之情。如此,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其中的意蕴。当然,在引导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及时进行指导。如在《雷雨》中对鲁侍萍形象的分析,如其倔强,教学中要先引导学生找到面其对周朴园含血带泪地控诉三十年的悲惨遭遇的剧情,然后再交流,教师再引导学生总结。

三、着眼学生发展,提高其应用能力

从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来看,应用较少,教学中教师更多注重的是如何让学生通过书面练习而提高其应试能力,而对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关注不够。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人本思想,而人本思想和生活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人本思想不能脱离了生活而孤立存在,相反只有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感悟和体验,结合生活而用知识来审视自身,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让学生获得人文素养的提升。

如何培养人文素养范文第5篇

一、在目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为一门基础性的人文学科,语文教学对人文素养的知识结构形成具有奠定作用。教学目标分为课时目标和课程目标两个方面,前者是组成元素和基础条件,后者则是“集小胜为大胜”的厚积薄发现象。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善于围绕课时目标深入学习、深刻体悟,努力追求既可“意会”又能“言传”,那么不仅可以在循序渐进中较好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习惯和品质,而且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积淀他们的人文元素。如教学《小石潭记》时,教师组织学生共同讨论,一起把目标确定为“疏通文意,感知教材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接着让他们贴近上述目标,以多人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个体阅读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自主学习活动;然后依然围绕既定目标进行交流、梳理、总结和提炼。如此而为,在节约化课堂活动中既可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又能生性元素并逐步渗透到学生的精神血液中。

二、在阅读训练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阅读自古以来即有“教育之本、学习之母”之誉。从实用性角度来说,努力追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效果;从知识性角度来说,努力追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从人文性角度来说,努力追求“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效果。南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加强学生的“阅读、诵读、品读”训练,就是激励和引导他们逐步地“披文入情”“沿波讨源”,让他们在“读”中不断地感知文本内涵,感受作者思想,感悟人文情怀。比如,可从《最后一课》文章中读出震撼人心的爱国精神和正义必胜的强烈信念,可从《美丽的西双版纳》文章中读出祖国风光之美、人文景观之妙以及作者的无限赞美之情,可从《背影》中读出“至爱亲情的平凡而伟大”以及乌鸦反哺的感恩情怀……所有这些,岂不是现代青少年亟需滋补的思想营养吗?

三、在生活链接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过:“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把“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地融合起来,以不断深化学生的实际感悟,进而在学用结合与知行统一中逐步增强他们的愉悦情趣、个性修养、精神力量和成功信念。如郭安凤的《多一些宽容》,教材内容浅显无需精讲细说,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要善于把不同类型的生活现象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理论联系生活、实践联系感悟中“吸收与积淀”。 某教师首先讲了一个生活小故事――在公交车上,由于拥挤甲无意中踩了乙的脚,乙出口骂道:“干嘛要拱呢?今年又不是猪年?”甲回应道:“今年又不是狗年,你干嘛要叫呢?”于是他俩一来一去地就吵起来了。“假如你是当事者,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呢?”由此把课堂与生活、学习与体验结合了起来。然后从正反两方面举生活事例,最终实现“狭隘有害、宽容有益”的生活教育目标。

四、在读写结合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新课程强调“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语文活动模式。勤于读写、乐于读写和善于读写,这既是语文学习的良好活动,更是综合性精神活动和习惯品质的锤炼过程。阅读是一种吸收、储存和消化,写作则是一种输出、舒展和张扬,更是对自我个性的一种凝练和打磨,这往往能够折射出当事者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和个性风格。有鉴于此,教师应当善于通过读和写来培育学生的精神品质和人文素养。“写作固然要有精熟的技巧,但更要有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尤其写作方面,要积极倡导和要求学生“心口如一”的习作风格,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话,努力做到“我手心”,逐步塑造他们的淳朴心灵,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独立和谐的健康人格。所谓“文如其人”,讲的就是写作与素养之间的辩证关系。正因为如此,我们应把读写教学打造成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载体和良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