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遇到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 要 财务是一个企业生存的基础,资金链供应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近些年来,我国的企业发展飞快,但是很多企业只注重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却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没有先进的管理思想与方法做指导,财务本应该有的作用尚未得到发挥,本文讨论了企业财务管理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对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企业财务管理 问题 解决措施
当今时代,是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市场经济崇尚自由竞争,各个市场主体也就是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实现长远发展,立于不败之地,是大多数企业正在思考的问题,财务工作是确保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支持力量,任何一个企业发展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如何管理好财务,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企业谋取福利,已经成为一个热议话题。
一、企业财务管理遇到的问题
1.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我国许多企业的管理者自身文化水平较低,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方法掌握程度较浅,许多财务管理人员不能够准确把握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指标,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作支撑。还有一部分企业采用家族管理式经营,譬如会计、出纳这样的财务职位都是领导者自己的亲戚朋友,这些人没有会计的专业知识,不具备从业资格,却掌握着一个企业的命脉。这样的财务管理队伍是没有可能起到企业发展的关键作用的,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更是无从谈起。
2.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部分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思想落后,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较低,导致企业的现金管理不严,未参加生产周转,造成资金的闲置或者不足,资金流失严重。这些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残缺不全,譬如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查清制度、财务手收支审批制度等,采用家长式管理方法,财务由老板一人控制。这些不完善、不健全的财务制度导致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整体管理混乱、风险控制系统缺乏等情况的发生。也有的企业的财务制度相对较健全,但是在具体财务操作中的,财务制度名存实亡,没有起到有效的作用。
3.企业内部产权关系不明
当前企业的业主专业素质较低,他们的家庭财产跟企业资产混为一潭,划分不清。有的企业创建时,业主的家庭财产用作企业资产的情况时有发生,成功创业以后又将企业资产视为家庭财产,业主的家庭支出被视为企业的资产流失。同时有的企业的家庭成员间的产权界定模糊,还有的民营企业与外间产权关系不清。存在企业产权不明现象的企业,它的财务管理主体势必也是极为不明确的,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4.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
我国有一部分企业经营规模小,设备和工艺不先进,生产水平较低,产品的技术含量低,最终在市场中没有竞争力,同时不规范的管理,不透明的财务状况,不完善的财务管理程序都给金融机构的贷款带来了严重的不便。很多企业没有专业的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机制,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日益严重,威胁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二、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几点措施
1.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企业要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和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机构专业地负责企业的现金出纳、工资核算、资金融通以及企业的预算、决算实施工作。财务管理制度要使企业的现金、报销等涉及到财务的行为统一制度化,使财务管理得到规范。企业还应该完善财务处理流程,建立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这些制度的实行势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明确企业产权关系
企业产权不明确严重影响着企业的财务管理。对于那些产权不明晰的企业,首先要将企业业主的家庭财产与公司资产划分清晰,科学划分家庭消费与公司财政支出的界限。部分独资企业要尽可能的改制成股份制企业,使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企业采取这样的财务管理措施更有助于企业的现代财务管理。就现在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分析,部分企业需要改善企业家族化的现状,舍弃任人唯亲的传统理念,建立科学有效的用人机制,引进专业的财务管理人才,同时,企业还要强化对老员工的业务素质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增强他们的监督意识,促进这些老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
3.改进投资目标,减少投资失误
企业要想改善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就必须确立新的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的创造性得到最大的发挥,企业还需要积极与外企合作,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同时,企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战略,完善企业的决策机制,减少企业投资失误造成的损失。
4.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在现代企业里,企业要想健康、持续的发展,企业的管理者与财务工作人员就必须有正确的风险意识,提前捕捉到风险信息。首先,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要树立风险意识;其次,企业要强化资金管理责任制,建立财务分配机构,防止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出现利益吞食现象,造成企业资金的流失。为了防患于未然,企业还可以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财务人员要主动研究市场动向,善于发现异常情况,将财务风险抑制在萌芽状态。
总结:企业作为主要的市场主体,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企业内部形成健全的财务管理体制,任用专业的财务人员,加强财务控制,并规范会计秩序,加强企业的资金融通与投资的风险控制,是企业财务在一个健康、稳定的轨道上运行,国家也应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关注,中小企业要主动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加强内部管理,实现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基建;财务管理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招生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与之相配套的高校办学的基建投资也相应扩大。笔者所在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过去的十年的发展中虽相对落后于其他北京高校,但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也得到了很好地改善,十年间学校的基建投资超过了三亿元。2016年,学校平谷新校区开始筹建,随着新校区基建项目的上马,大量资金投入新校区,也给学校基建财务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加强基建财务的管理是基建财务人员应该一直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就问题提出改进办法和建议,以期对未来工作有所帮助。
一、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建财务人员配备不齐,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在整个高校的财务管理体制中,基建财务因其业务量相对较小等原因,领导并未设置专职基建财务管理人员,一般都由财务部门其他会计人员兼职,笔者亦是这种情况。在接触到其他高校的从业人员,基本无一例外。作为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相对基建财务核算方面的特殊性和专业性,从业人员的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基建财务人员参与基建项目不足,不能很好履行财务监督管理职能
在很多高校,财务人员只是履行支付审批的功能,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日常会计核算,财务人员基本不参与项目前期的论证、申请以及项目概算的制定和合同的变更,导致对整个项目缺乏了解,接触到基建项目时已是最后的支出环节,只是被动地根据基建部门的请款申请单进行支付。因此导致财务的监督管理职能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
(三)学校各部门协调不足,各自为政,严重影响基建财务管理效率
高校基建项目涉及到学校多个部门,分别有基建部门、财务、审计和资产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基建部门对工程进度的预估不准,导致工程进度款要么是没到位,要么就是到位了支出不完,审计部门对工程的全过程审计不够重视,节约资金的意识不足,也对项目资金的使用带来很大压力,资产部门招投标工作不及时会影响项目推进的速度,如果各部门各自为政,对基建项目不够重视,都会极大地影响基建财务管理的效率。
(四)基建项目资金来源渠道多样,资金到位、支出进度和基建项目进度不一致,造成资金使用错配,提前付款等违规行为
基建项目的资金有多种来源,主要有财政性资金、自筹资金两大部分。财政性资金相对管理严格,对支出范围和时间进度均有要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工程进度的预估不足,可能会出现到位资金不足或者资金不能按照财政部门要求的支出时间进行支付,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就需要调整预算协调筹措资金,容易形成资金错配;另外为避免财政资金超时收回的情况,可能会在工程进度未达到要求时提前违规支付。
(五)多种原因导致基建项目无法及时完成竣工决算
基建项目投入使用后应按照上级财政部门的要求,及时准确地申报竣工决算,但由于多种原因,却无法进行报竣工作。比如项目施工过程中变更较多,导致洽商变更不能形成一致意见,竣工结算无法完成;项目未按一些管理部门要求,无法取得项目验收许可;工程概预算审查不严,执行不严,超概情况严重等。
二、改进高校基建财务管理问题的办法和建议
针对高校基建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办法和建议
(一)科学设岗,配备专职专业的基建财务人员,加强对基建财务人员的培训
有条件的学校应设置专职的基建财务人员,聘请专业的人员从事该项工作。同时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主动学习理念的教育,使其熟悉工程建设相关知识,对基建项目的概预算编制、工程造价管理以及工程材料等各种费用支出是否合理都能做好专业的判断,更好地行使基建财务管理的职能。
(二)提高基建财务人员参与基建项目的程度,将基建项目小组中纳入财务人员
学校基建财务人员应改参与到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招标阶段、合同制定、施工阶段以及竣工决算的各个阶段中去,充分了解项目申请、建设的整个过程,为自身做好会计核算,固定资产决算和最后的报竣工作打下很好的基础。
(三)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
各部门应各司其职,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及时有效完成本部门应该完成的工作,同时应加强沟通,形成良好有效的沟通机制,使各方都能掌握项目进度,确保项目最终顺利完成。
(四)做好工程进度和资金申请进度之间的协调,规范资金使用
基建部门要高度重视项目预算的编制工作,科学预测工程项目建设进度,与财务部门协商合理制定资金计划,作为学校申请和筹集资金的依据,出现工程进度问题,及时与财务部门沟通,重新规划资金的申请,因财政性资金未到位而由自筹性资金垫付时,待资金到位时应及时与上级财政部门申请资金归垫。对工程量未达到支付条件而迫于资金支付进度的压力时,也应与上次管理部门沟通,切勿擅自决定,违规提前支付。
(五)针对可能遇到的竣工决算问题,提前沟通,防范于未然。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基建财务管理的必要性,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坚实地保障,推动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霏.高校基建会计面临的问题及思考[J].金融经济,2010(24).
[2]王广辉.高校基建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1(02).
[3]董卫军.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高校基建财务管理与核算工作[J].中国总会计师,2012(03).
[4]张阳.关于如何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18).
关键词:财务预算;问题;应对策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出行频率越来越高,对公共交通工具的依赖性也相对增加,这也造成了轨道交通企业之间激烈竞争的增强。而轨道交通企业担负着人们出行时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使命,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这就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便是企业财务的预算管理,如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的需要进行最优化的预算,提升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对轨道交通企业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轨道交通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工作内容
(1)业务预算。主要是指企业常规业务方面的预算,包括人工等各方面的成本预算、企业管理预算等内容,业务预算的主要目的是将企业在生产、经营等业务活动的成本和收入进行规划。(2)筹资预算。轨道交通企业往往需要进行一定的筹资来保障工作顺利完成,因此,无论是长期或者短期的贷款项目或者所需资金的来源、数目、筹资方式等都需要进行一定的预算。(3)资本预算。轨道交通企业在资金来源等方面需要更可靠的预算,以维持自身的快速发展,并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4)财务预算。财务预算是企业预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收支情况做出准确的预算,有利于企业对资金流或者现金流进行更灵活的掌控和运用,继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无论是以上哪种预算,为了谋取轨道交通企业的更长远的发展,都要求预算方案尽可能地准确、科学,进而缩小误差并且贴近实际,才能使其对自身的经济状况、收支情况等更加具有可靠性和前瞻性的了解。
二、轨道交通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预算的认识不足。许多轨道设计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对预算的认识并不充分,导致重视程度不足,也导致了后续多种问题的发生。一方面,预算的制定过程出现很多问题。有些企业的预算甚至只是由会计部门完成,而其他部门的合作程度较低,或者给出的数据只是敷衍了事,这就使企业的预算数据失真,更不用提对资金的提前规划或者为企业谋求长远的发展。另一方面,预算的执行力度不足。由于有关人员重视程度不足,因此,企业内部对预算的执行力度也大打折扣,这就导致了预算工作的浪费,同时对企业资金控制的不稳定性和风险也随之增加,更不能充分进行资源的整合。
(二)缺乏完整的预算体系。预算的编制过程涉及到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而企业的财务部门平时往往与其他部门并不处于同一个工作层面,因此交流较少,加之预算体系的不完善,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其他部门往往不会将预算的制定放在重要的工作流程当中,甚至是在被财务部门催促之后,才草草完成预算的编制。
(三)预算缺乏灵活性。许多企业在编制预算之后,往往就对其不闻不问。在企业经济活动的实际运营过程中,其财务情况很有可能随着市场环境等发生变化或者波动,特别是轨道交通行业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有时甚至会在短期内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对预算进行一定的灵活管理。
(四)预算的管理制度不完善。预算在制定后,其管理工作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很多企业往往没有相应的预算管理制度,这也导致了预算工作流于形式,而得不到真正地落实或者执行。
三、推行全面预算,解决有关问题
(一)轨道交通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的意义。(1)明确企业战略目标。全面预算往往针对企业一定时期的发展为依据,因此无论是长期的战略目标还是短期的战略目标,其必须与企业的发展实际相符合。而在全面预算的制订过程中,企业的发展规划在长期和短期循环的过程中相互融合并且相互促进,有利于制订更加明确而又清晰的战略发展目标。(2)提升管理水平。全面预算针对企业的经济活动采取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三全”管理模式,对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更加深入、更加透彻,同时又具有更强的灵敏度。因此,将全面预算的模式应用到轨道交通企业中,每个环节都有不同部门的参与和监督,其执行过程更加是部门考核的重要依据,这对齐声企业的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3)节约运营成本。全面预算中的“全过程”就是指对财务的活动进行事前和始终的控制,进而使其在满足基本运营条件的情况下,其资金利用率达到最高。这对利润相对薄弱的轨道交通企业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既节约了成本,又可以将预算的完成情况进行及时控制。
(二)推行全面预算的方案。(1)完善预算管理体系。预算管理体系需要企业的负责人、企业财务部门、其余各部门的核心成员共同参与,只有领导对预算给予足够的重视,财务部门对预算的编制、监督等过程提出合适的方案,同时不同的部门对企业预算的执行更加积极地参与,才能组成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也才能使预算方案的编制、审核和执行过程更加顺利地完成。(2)将预算与公司的发展规划充分结合。预算的目标就是在公司的经济活动和资金运转按照一定的计划有条不紊地执行,最终实现公司利润的最大化,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因此,预算的编制等工作流程都应该与公司的发展规划充分结合,并且随着公司发展的进程的改善,依然能够与其保持协调性。而无论是公司的长期规划还是短期目标,其中的预算数据都应该有准确、详细的体现。(3)制定有效的预算管理制度。只有制定了有效的管理制度,预算在编制完成后,其审核、执行过程才有了相应的约束。尽管轨道交通设计行业的业务相对单一,但是,其中各部门的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一旦出现问题,根据相应的制度进行责任划分,也有利于问题的迅速解决。(4)保持预算的前瞻性,适时进行调整。预算本来就是对未来的工作进行计划,而轨道交通设计行业波动较小,但是有关人员依旧应当随时保持警惕性,对市场等各种因素可能引起的变化给予一定的重视,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算的调整,避免不必要的损失。(5)重视预算评价。预算的制定和完成过程,都需要实际情况的检验,因此,轨道交通企业可以根据行业特点,设置相应的预算评价指标,甚至可以将预算的执行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之中,这样,有利于促进预算的准确编制和有效执行,同时还可以促使有关人员从中吸取相应的经验。
结束语:综上所述,有关的轨道交通企业应当明确在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的内容,同时善于总结其中的问题。而采取一定的措施推行全面预算,对解决当前的问题、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提升自身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财务会计;信息化财务技术;主要问题;发展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2
随着数字化财务会计理念的提出,我国财务会计网络信息化建设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和应用。较之传统的电算化财务工作模式,网络信息化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都有了较大提升。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网络信息化财务会计工作发展遇到了新的瓶颈问题,影响了财务会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各级财务管理工作者针对“互联网+”技术与新型财务会计工作特征,利用问题应对方法开展了网络信息化财务会计发展研究,进而更好的发挥数字化财务管理工作优势。
一、互联网+时代财务会计工作遇到的主要问题
随着网络财务技术的不断推进,我国各类财务会计工作质量与效率都得到了较大提升。但是实际的财务会计操作中我们发现,当前财务会计数字化技术应用中遇到了以下实际问题。
1.会计与网络技术支持不足
为了提高网络环境下财务会计质量与效率,各级财务人员都采用了各类财会软件系统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会计与网络技术支持不足,依然是影响财会管理数字化发展的重要问题。(1)财务管理软件开发缺乏创新。虽然当前财务管理中可以使用的财会软件品种较多,但是在实际使用这些软件在功能与技术层面大同小异,严重缺乏创新理念。这种创新理念的缺乏会造成两方面问题:一方面软件功能创新性的缺乏,会造成会计管理技术发展滞后,影响其管理质量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财会软件功能过于单一,也会造成各类软件漏洞的出现,造成财务信息安全问题的出现。(2)局域网建设滞后。财务局域网络建设可以很好的提高财会管理效率与安全性。但是在当前的财务管理中,由于部分企业与单位缺乏专业的网络技术人才,继而造成财会局域网络建设滞后。
2.会计信息安全问题有待提高
会计信息安全问题一直是财会管理的重难点问题。特别是随着网络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网络病毒、木马以及计算机系统故障,都会造成信息安全问题的出现。这些安全问题在财会管理中主要包括以下三类问题。但是由于网络木马病毒等安全性问题的存在,当前财会信息网络泄密问题经常出现。特别是企业财务工作中,由于财务信息泄密造成的经济损失比例一直较高。(2)会计信息遗失。传统的会计信息遗失主要的由于原始会计凭证丢失或损坏造成的。但是在网络财务管理中,信息遗失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一N是由于系统故障造成的,如财务数据库硬盘受到物理破坏;另外会计软件故障或系统误删除等都会造成会计信息遗失。(3)会计系统故障造成的其他安全问题。会计系统故障除了会造成信息遗失外,还会造成单位内部结算、销售、现金管理等各系统运行受到影响,进而造成财务管理瘫痪等问题的出现。
3.网络会计财务核算缺乏统一化体系
在网络会计模式下,统一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信息化财会优势的发挥。但是在财务核算体系的建立依然为得以实施。这主要是因为三个原因造成的。(1)软件系统缺乏统一标准制约。由于我国会计核算软件品种较多,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不同企业与单位采用的软件种类不仅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各类软件核算方式的差异就会影响统一化核算标准的建立与执行。(2)体制经济因素造成的。在我国长期的一段时间内,会计财务管理工作被划分为企业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两种不同的会计模式。随着市场化体制与事业单位财务改革的开展,这两种体制下的会计财务核算方式与标准正在逐步靠拢,但是两者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与制度要求,影响了其统一核算体系建立的效率。(3)企业规模影响了财会核算方法。由于我国市场机制的不健全,造成了各企业间核算方法的差异。特别是企业的整体规模,严重的影响了其会计核算的方法与内容。如小型企业由于核算内容简单,其核算正规性较差;而大型企业由于其财会核算内容较多,因此管理者必须严格要求财会核算的正规性。这种差异的存在,使得我国很难在市场环境内建立统一的核心体系。
4.内部网络化财务制度缺乏完善
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其网络化财务中必须建立明确的制度。但是大部分单位缺乏网络化管理内部制度建设意识,进而产生问题。(1)未建立有效的工作责任制。由于信息化财会管理工作内容多、要求严,因此对财务人员提出了严格的责任制要求。但是由于部分企业责任意识不足,因此未在制度中明确数字化财务管理的各项责任。如部分单位未确定原始单据数字化管理的责任人,进而造成原始单据与电子账目不符情况的发生。(2)缺乏网络财务信息监督制度,财务监督制度是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各级单位与企业依然将监督内容集中在纸质单据与账目内容中,缺乏对网络财务信息监督审核的配套制度。这种情况的出现会造成网络财务信息管理不善,进而影响了财务管理失衡的出现。
关键词:地勘单位 财务管理 问题 措施
在社会发展中,地质勘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我国现在社会正处在快速的发展中,经济建设依然是我们的基本路线,围绕着这个基本中心,需要集全国之力,来推动我们经济的发展。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能源的支撑是基础。能源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而在现有能源日益紧张的时代,寻找新能源就显得迫在眉睫,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在当前形势下,研究地勘单位的财务管理体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不论是对地勘单位的自身发展,还是对推动经济的发展,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一、地勘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化改革财务管理存在问题
在我国,地勘单位自存在以来,就属于事业单位,而如今转向实现企业化经营,在很多方面都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在起步时,会遇到问题也是必然的。现在的企业化经营并没有完全改变地勘单位的体制,仍然保持的是原有事业体制和机制。即使是进行了改革,仍然没有改变这一本质,而企业与地勘单位之间是属于行政隶属关系。这样下来,就会出现问题和矛盾了。事业单位体制格局在产权制度、分配机制等方面与企业化经营存在差距,二者在协调和适应上都存在问题。可以说事业单位的体制已经很那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和需要,这样二者不协调势必会影响到地勘单位整体的发展,不利于实现地勘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体系改革带来沉重的财务包袱
地勘单位是我国传统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的格局和体制在地勘单位是根深蒂固的。地勘单位要整体转企,势必会遇到各方面的困难。首先遇到的是财务问题,改革所需要的必要的资本金难以筹集。但是如果采取强硬手段,以行政命令令其转企,这样对于原来的地勘队伍来说,积极性会受到极大挫伤。其次,是在改革过程中,会让很多原来在职工失去工作。据统计,在职职工的三分之一甚至是二分之一都无法进入企业。在以局为单位的地勘队伍中,接近60%的职工时离退休人员,而有20%的人会因为自身原因无法进入企业,也就是说能真正进入企业的只有20&。而在转企以后,这20%的在岗人员要创造与原来持平或者是更大的经济效益,剩余80%人员所需要的基本费用都需要这些在岗人员去创造,去承担。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强制性将地勘单位转企,将会遇到极大的阻力和困难。
(三)财务产权制度的改革相对滞后
目前来说,我国所有的地勘单位都属于国有独资企业,并不是完全的企业化,而是在事业化体制下实行企业化管理。也就是说,现代地勘单位的企业化管理还只是停留在内部改革的阶段,还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对于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根本还没有触及到,比如产权制度问题。这样就导致财务管理体制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长期处于一种事企不分、责权不明、产权不清的状态。这样对于企业来说,发展受到影响,竞争力大打折扣,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地勘单位改革的深入。
二、推动财务管理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积极推进财务管理改革
在当前形势下,地勘单位要以局为单元实行事企分开运作管理模式,那么生产经营主体就需要彻底净化。主要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良性资产和不良资产的分离需要立即实现,同时主业和辅业的分离也需要马上明确。第二,是需要很好的安置离退休人员和离岗人员。原来从事公益性地质工作、管理工作和离退休职工工作仍然是留在原来的地勘事业单位。而一些从事经营性的人员则应该是进入企业。在实现事企分离后,要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第三,是对遗留事务的管理,比如说有待岗人员、离退休职工、职工档案和地勘事业费等,都需要进行有效的整理和管理,必需把握住一个重点是管理这些事务时为了保证改革的顺利稳定进行。
(二)积极推行财务产权制度改革
在上文中提到,地勘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从整体上来说,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还只是停留在内部企业化管理的改革阶段。这样会导致很多问题出现。所以说,深化产权制度的改革,是推进地勘单位深入改革的基础,也是解决产权制度深层次问题的需要。只有产权制度改革了,才能真正上的实现企业化的财务管理,实现真正的多元化投资,进而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而这也恰恰是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注重改革的财务规范操作
对于地勘单位的改革来说,最为关键的是创新。首先地勘单位转为企业就是一种创新,而在此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有效创新的支撑。也就是说,需要创造出新体制、新机制来适应企业改革的需要,尤其是要与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相适应。在财务规范操作上,要注意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单位的情况,改革的深度和力度,来确定该单位的财务操作规范。最重要的是采取自己适合和需要的改革形势和措施。
三、结束语
总之,作为地勘单位这样传统的事业单位而言,要实现事企分离和企业化经营,绝不会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发展的。而地勘单位实现事企分离也是其发展的必经之路,这就有当前的经济体制决定的,只有实现了企业化的经营,地勘单位才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保持竞争力,进而存活下来。相应了,作为关系着单位命脉的财务管理体制也需要随之改革,在财务管理体制上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虽然,通过长期的探索,我国在地勘单位改革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为了继续深化改革,保持改革成果,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继续努力下去。
参考文献:
[1]徐瑞娥.深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观点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