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交通行政执法问题及对策

交通行政执法问题及对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交通行政执法问题及对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交通行政执法问题及对策

交通行政执法问题及对策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交通,行政综合执法, 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6-0183-01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方面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执法队伍素质不高、人员数量膨胀、结构不尽合理,执法行为还不够规范,执法风纪不够严明,违法执法、粗暴执法的现象时有发生,急需进一步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强化执法人员管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服务能力,加强交通行政执法工作全面发展。

一、当前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

1.1 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的法律体系不完善

从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的有关规定来看,虽然相关的规范性文件不少,但从法律层面进行规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只有《行政处罚法》,该法第十八条规定“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本法第十九条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该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1.2 监督缺乏有效性

当前,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流于形式,我国宪法和组织法都仅作了原则性的法律规定。监察机关的监督作为专门机关监督的一种,受我国当前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影响,专门机关的监督对不同层级的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作用不明显,有的甚至形同虚设;一些执法监督工作中形式主义严重,一些监督部门热衷于搞运动式的突出检查,追求轰动效应,对责任人缺乏有效的惩处,助长了违法倾向;社会公众的监督缺乏明确的规定,无法为人民群众和社会团体提供切实可行的监督途径、方式和手段;新闻监督未得到规范化和法制化,有时不切实际的报道甚至影响了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的整体形象。

1.3 交通行政综合执法各职能部门之间协调不畅

由于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职能划分的不明确,导致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机关各职能部门协调不畅,加上与其执法区域之间的矛盾,产生了执法的“空白区域”和“真空地带”。如交委综合执法总队和交警执法上的冲突,市区执法总队和各区县交通局执法上的冲突,执法总队和路政、运政部门执法上的冲突等。于是就会出现有的情况抢着执法,而有的时候又都不执法,这种交叉地带就变成执法的盲区和空白点。

1.4 行政执法权限不清

我国基层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是受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委托,虽然表面上看似分工明确,执法主体单一,但因被委托机关不同,就形成了各被委托机关各司其职、各行其政、多头执法、重复处罚的现象。公路路政、公路运政交叉最为严重,部门之间对权力和利益的争夺越演越烈,职能的人为划分,割裂了交通管理的完整性,没有体现管理的“精简、统一、效能”。

1.5 执法水平低、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求,执法质量不高,成为交通执法一个永远解不开的“结”,每年执法内容合法而因程序不对、文书不符等原因败诉的行政复议或诉讼案举不胜举,成为交通行政执法的“老大难”问题。执法人员法治意识淡薄及法律知识欠缺,如不能根据违法行为的轻重程度来选择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和听证程序,通常对比较复杂的违法行为做出简单罚款了事等。

二、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应当采取的办法及政策

2.1 健全和完善有关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的法律法规体系

出台更为科学和完善、操作性更强的关于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的法律法规科学严密的法规体系是搞好交通行政管理的先决条件。为此,应继续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规范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的目的、原则、基本范围、实施程序、备案监督等基本规定。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相抵触的法律法规应及时修改。

2.2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在机构内设置专门的监督机关,实行监督职责问责制,保证监督机构和人员依法进行有效监督;加强和改善人大监督,确保人大监督的权威性。对行政执法中的重大个案事项,人大进行直接监督,增强监督的权威性;建立完备、合理的新闻法律制度,扩大新闻舆论监督范围,增强新闻舆论监督的权威性和实效性;利用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对交通行政综合执法工作进行监督,及时公开政策信息、组织听证、开通监督热线等等,对于交通行政综合执法中出现的不当行为进行举报。

2.3 协调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内设机构的职能

去除执法空白区域和真空地带,促进公正廉洁执法。正是由于交通执法机构之间的协调和沟通不畅,再加上事实上的双重领导关系,导致了执法的空白区域。按照职能和属性以及精简效率原则,重置交通综合行政执法的职能,设想按照一厅一队一中心的模式设置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

2.4 建立完善的综合执法体系

建立完善的交通行政综合执法体系,一是要加强管理,健全各项制度,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严格交通依法行政。另外建立健全执法监督、制约机制,用制度保证交通行政执法队伍的基本稳定和交通行政执法的正常性。二是通过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权责分明、政令畅通、工作规范、统一协调,符合交通行政执法特点的行政综合执法管理部门。

2.5 建设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提升执法队伍形象

把竞争激励机制引入到交通执法机关的人事管理中,建立公开招录(聘)制度,对现有的执法人员逐一明确岗位,对拟进入执法队伍的人员,确定了岗位任职资格,进行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严把执法人员入口关。对现行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分批分期进行相关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逐步建立了一个能够去劣存优、促进交通执法人员素质稳步提高的科学培训考核体制。

三、结束语

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应该从不同的角度综合考虑,分析形势,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这些问题有的是思想障碍,有的是实践中遇到的困难,改革过程中既要从思想上予以足够的重视,也要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谨慎从事。

参考文献

交通行政执法问题及对策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规范化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面临着新问题,在国家大力推进综合执法进程中,规范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十分必要而且重要。

1 背景分析

全国交通运输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自2002年试点以来,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整合执法主体,相对集中执法权,推进综合执法,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推进综合执法,有条件的可以推行跨部门综合执法。

交通运输改革进程中,一些新问题、新矛盾随之暴露出来,比如收费公路体制改革中,国家燃油税费改革实施以及取消二级公路收费制,原公路养护段职工经费调整为财政定向补助,职工待遇问题、安置以及权益保障等问题越发突出。同时收费公路改革是好事,但民众普遍存在质疑,最近几年收支缺口却不断加大,目前已有3000亿的缺口,民众不禁疑惑钱去了哪里。同时大力建设的智慧交通也对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快速反应能力以及执法人员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但大量的不规范行为严重阻碍了交通运输改革。所以有必要探讨当前在综合执法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以便能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规范化、科学化推动综合执法。

2 当前主要困境

某市交通局,现有三个行政机构,包括港航管理局、运输管理处和公路管理处。主要承担辖区公路(4472.364公里)和航道(1936公里)的养护、安全和运输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推动综合执法以来成果相对显著,但依然存在很大困难。

首先,观念滞后、执法不顺。由于历史原因,重建设、轻管理根植较深,在交通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和关注度。该市自1984年撤地建市以来,市交通局下辖机构除名称和人员有变化外,职能范围、M织结构等很少出现大的变化,管理模式陈旧。具体表现:一方面外部执法职能交叉,最为显著的就是交警和运管执法大队权责交叉,多头管理,当然这在全国范围内均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下辖三个行政机构各自为政,内部职能交叉,综合执法改革浮于表面,缺乏统一处理标准。在信息化建设浪潮中该市相继建立了水上交通指挥中心、GPS指挥中心、公路指挥中心,但没有打破信息孤岛,无法形成统一管理和指挥调度。

其次,人员不足,素质不高。执法人员严重不足,是全国均存在的问题。以公路交通来说,随着道路交通网的完善以及规模的扩大,交通执法范围成倍增加,工作量剧增,人员不足很难把执法工作做好。这样一来就必须扩大执法队伍,但又走入另一个误区,盲目扩大队伍,导致队伍素质低,更加不能做好执法工作。也正是由于素质不高导致交通运输执法很多不规范行为的发生。如钓鱼执法,不仅是该市,全国范围内同样存在。自2009年首次出现钓鱼执法以来,时隔6年,钓鱼、黑车、冲突再一次回到公众视野,2015年6月,广州、杭州、武汉接连发生因钓鱼执法引起的专车围堵、路人声援事件,对峙过程引发交通堵塞、产生人群肢体接触,最后需要依靠特警维持秩序。如肆意行使自由裁量权,该市允许执法人员拥有一定自由裁量权,但在日常执法中,滥用自由裁量权、执法授权过度、违规设置电子警察和限速标志等问题还是比较常见,造成交通运输秩序混乱,执法部门公信力严重受损。再如执法过程中不出示证件,不告知调查理由,忽视行政相对人知情权,也不听取相对人陈述和申辩,笔录不规范、不完整,暴力执法、出言不逊等等。

3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议

首先,充实人才队伍,建立长效培训机制。新时期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交通运输执法有效性和规范化的基本保障,关乎执法部门公信力和法治精神。一方面面对人员缺口问题,不能盲目进行队伍建设,应当结合当地城市交通运输执法实际情况,确定需要的人员数量和能力结构。一旦确定下来,除非发生不可抗情况,不能随意变更编制。辅以公开招聘制度,参考公务员考核进行笔试面试,择优录取,一切程序公开透明,并接受监督。同时,交通运输执法改革并不是孤立的,它能够与国家燃油税费改革和收费公路改革等进行有机结合。当国家燃油税费改革以及收费公路改革实施后,公路养护必然会转向由社会机构提供养护服务,如此一来养护路段人员就会超额,待遇问题也会出现。因此可采取适当措施,就地吸纳养护人员成为执法队员。比如四川华蓥市,组建路政服务中心,将超额人员带编转岗到服务中心,既解决了职工安置和权益保障问题,同时也充实了交通运输执法力量。另一方面,要建立长效培训机制,提升执法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比如华蓥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实施执法人员岗前练兵、技能培训、法律教育等素质提升计划,形成长效培训机制,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素质。

其次,狠抓队伍建设,完善执法监督管理、执法考核等管理制度,提高内部规范化管理水平。监督管理方面,不仅要在内部形成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同时应当引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共同规范执法行为。当然前提是群众的法律意识,目前来看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已根植于人们群众心中,但群众监督容易引发在社会上造成较大影响,如2015年发生的钓鱼执法事件,造成围堵事件需要特警维持秩序。所以内部应形成机制对违规执法跟踪调查,并公开政务信息积极接受外部监督。建立并完善执法考核机制,以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规范执法行为。

第三,加强智慧政府、智慧交通建设,打破信息孤岛,形成统一管理,在技术上消除权责重叠问题,这也能够有效提升执法规范化和科学化。积极推动联合执法。如华蓥市依托交通执法中队及检查站,建立片区联合执法机制,交通运输执法队、交警归、派出所、交管所组成联合执法队伍,促整合、强执法。

第四,严格执行交通行政执法规范要求,树立良好公众形象。执法时着装整洁、仪容端庄、风纪验证、举止文明。

第五,制定恰当措施保障执法人员工资经费,特别是国家燃油税费改革后,工资待遇问题显著,保障经费是从根本上消除执法人员追求经济利益的有效途径。

4 结语

国家正在积极推进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由于历史原因,存在很大困难,不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多发,这些均阻碍着体制改革,影响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所以必须严格落实交通行政执法规范,结合实际和国家法律、政策,在队伍建设、管理体制、监督体制以及技术层面制定策略,推进综合执法,规范执法行为。

参考文献

[1]马晓栋. 交通行政执法现代化研究[D].东南大学,2015.

交通行政执法问题及对策范文第3篇

教育培训工作是行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是提高从业人员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是促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交通教育与培训是交通事业发展的基础,旨在明确未来交通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用以指导行业教育培训工作,使交通教育培训工作更好地为建设高素质的行业从业人员队伍服务,为发展现代交通事业提供有力支撑。进入新时期,交通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任务十分艰苦。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学习教育正常有序

交通局领导十分重视对交通行政干部的理论培训工作。根据交通部对重要专业岗位实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要求,对交通安全、工程质量、行业形象有较大影响的关键岗位,实行先培训,取得职业资格再上岗的制度。结合交通工作实际,及时制定行政干部轮训工作计划和机关“集中学习日”学习计划等培训内容,明确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组织网络,切实把交通行政干部教育培训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认真抓好抓实,精心筹划,周密部署,有的放矢地做好计划实施的指导和督促检查工作。

二、抓好分类学习,着力提高理论业务素质

我们始终坚持以交通行政干部学习中心组为龙头,大力开展交通执法工作人员培训,建立一个现代交通教育培训,通过构建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交通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行业、学习型单位、学习型机关活动,培养造就具有较高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现代交通人才,加强对全系统干部政治理论和业务素质教育,构建交通终身教育学习体系,满足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交通人才的需求。

(一)抓好交通行政干部中心组学习。坚持把交通行政干部中心组学习同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容,树立与时展相适应的学习理念,将学习工作结合起来,要有凝聚力的团队学习理念,要在提炼形成共同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倡导和推行团队学习,在个人深入研读的同时又有集中研讨,用理论联系实际,改变灌输式、单向式、封闭式的学习模式,积极探索实践互动式学习、反思式学习、研究式学习、共享式学习等积极探索、民主讨论、相互启发中升华认识,在思想交流中加深理解,使理论学习真正起到了决策先导的作用,形成更高层次的共识,做到带头抓、带头学、带头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习行为的整体联动,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保证了学习时间和效果的双落实。

(二)抓好集中日学习。建立“集中学习日”制度,利用工作例会、集中学习日开展工作实例每周一评、每月一讲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明确具体的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及相关责任人,同时对学习的人员进行学习考勤、学习纪律、撰写学习笔记等方面作了严格规定。在集中日学习活动中,我们严格按照学习计划的要求,以讲座、教育、理论学习交流等为主要途径,进行分层次的学习,倡导讨论式学习,从而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学习机制,有效地提高大家的政治理论和业务文化水平。

(三)抓好各类培训班学习。为发挥交通党校在干部培训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我局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积极开展各类培训班的办学工作,精心策划、周密安排,运用多种方式,采取多种方法,举办了各类干部理论培训、短训班以及管理人员岗位培训班。

一是认真落实制度,制定相关培训政策,组织编制指导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划、指导和协调交通行业培训教材建设,建立健全培训教材的更新机制,保证交通行政干部能充分发挥作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切实加强教育和管理,增强大家的观念和组织纪律性。

二是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交通系统职工文化水平,是交通事业不断发展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提高执法人员的学历层次,合理调整,拓宽专业基础知识面,增强交通专门人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适应性、竞争性和发展的潜力,从根本上讲,就是用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去学习知识、研究问题、寻求对策,最大限度地激活创新潜能、提升创新能力的过程,进一步提高交通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我们也要解决“层次不清、规格不明”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加强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努力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全面的交通专门人才培养模,从而促使能把学习融入工作中,使工作成为不断学习、深化学习的平台。

交通行政执法问题及对策范文第4篇

【关键词】:道路运输;管理;执法水平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目前,道路运输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道路运输业的比较优势,着实提高市场监管能力,推进道路运输业实现运输安全高效、服务文明诚信、节能减排主导、技术装备先进、市场规范有序、站运协调发展的目标。道路运输市场监管作为道路运输业的管理部门,落实《意见》,就是要以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构建和维护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提供安全、便捷、可靠、经济、优质的道路运输公共服务,充分地满足道路运输服务消费者和道路运输经营者的需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但是近年来,我国道路系统已发生多起重大运输灾害事故,这暴露出道路运输安全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应引起有关管理机构高度重视。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对道路运输现状加以研究尤为必要,并有针对性地改善道路运输条件,提高道路运输的市场监管。

一、提高道路运输管理的执法水平的必要性

从道路运输业的业态,尤其是我国道路运输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看,我国道路运输业基本不具备自然垄断的条件,决定其必须要在政府主导的市场监管下进行工作。某些公用事业性质的企业并不是自然垄断的,并且也不是所有的自然垄断企业都是公用事业。当前对道路运输行业进行监管主要是出于以下的考虑。第一,包括汽车运输在内的交通运输业对公众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政府不能对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道路运输失去控制和主导。第二,道路运输业内存在着极其不公平的恶性竞争,严重地影响了行业内众多守法企业和行业外消费者的公共利益。所以尽管道路运输业内的自然垄断并不明显,但作为一类公用事业的道路运输业,政府对其进行监管是完全必要的。在市场监管中,政府具有以下权:政府保留控制进人的权利,政府保留管制价格的权利,政府保留为公共利益而指定质量标准和某些其他服务条件的权利。总之,政府主管部门为了保证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条件,必须对该行业的市场进人进行监管,必要时还可对价格进行管制。但是监管并不是对竞争的全然抹杀,恰恰相反,监管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或者保持一种必不可少的条件,使全社会的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时保持竞争的机制。

二、当前道路运输管理存在的问题

1、立法环节步伐缓慢

首先,从道路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来看,客观上要求有一部效力相应的全国性法律文件引导、规范道路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但是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分歧很难形成统一的制度安排,所以长期以来国家依靠部门规章对全国庞大的道路运输行业进行引导、规范。

2、常现多头监管局面

《意见》对道路运输的各个环节做出了严格的规定,设置了多个运管机构,各机构均可对外执法。但相互之间协调、配合不够,人员、车辆调动不便。因此,不能形成管理合力,对运输市场监管力度不够。在一些地方几个运管机构分属多个领导分管,管理层级多、关系复杂、内部协调困难、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管理关系不顺。

3、安全监管不到位

近年来,我国在道路运输安全监管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针对道路运输的安全监控与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仍相对较弱,难以适应道路运输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一是静态管理严谨,动态监管薄弱。道路运输的证书情况、运输状况等进行检查询问仍未跳出静态监管的模式,运输汽车的整个运输、装卸过程监管不够,未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从静态监管到动态监管的转变。二是全程动态监管体系尚未建立。人力、物力资源的不足制约了全程动态监管的实施,科技设备不能满足动态监管的需要。三是道路管理机构内部管理、运政等部门对危险品运输的监管行政执法效率不高。四是道路运输信息化管理十分落后,大部分部门和单位依靠经验进行管理,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如果没有信息系统,就难以为危险货物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应急处理指导,难以对道路进行有效的跟踪管理。

4、从业资格证的定位存在偏差

目前人员资质已成为确保道路运输市场安全重要的一关。但是我们认为,从业资格证不具有安全管理功能,只有驾驶证才具有安全管理职能。

5、农村道路基础设施薄弱

我国很多道路特别是农村道路点多、面广、战线长,很多的道路是农民群众自筹自建。坡陡弯急,路况差,晴通雨阻现象严重。道路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运输管理力度较低。近几年,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大量的机动车作为生产和生活工具进入了农村家庭。农用机动车主要是摩托车、农用车、中巴车和货车。其中两轮摩托车用于个人交通或者载客,三轮摩托车和中巴车用于客运,农用车和货车用于货运,少量参与客运。这些机动车种类繁多,质量性能参差不齐,使得安全技术状况相对落后,此外村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差,交通法规观念十分淡薄。一些村民无证驾驶、驾驶无牌车辆、非客运车辆载客、酒后驾驶、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技术安全情况处于失控状态。

农村道路质量差,安全系数不高且环境气候恶劣,长期制约着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农村实施的“村村通”工程,导致所修的乡村公路质量较差,且大多依山傍水、坡陡路窄、弯多弯急、路险难行,极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其他农村道路设施建设条件也不能适应机动车快速增长的形势和现代农村交通的需求,同时,堆物占道、乱设摊点等违章现象比较普遍,对道路交通安全形成严重影响。

三、加强道路运输市场监管的措施

1、创新机制,不断推进依法行政

要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就必须大力加强执法制度建设。执法制度建设对道路运输管理的执法能力建设具有全局性影响,起着长期整体性的规范作用,是道路运输管理执法系统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

(1)坚持制度建设的现实性和针对性。道路运输管理执法工作涉及面广,新问题层出不穷,并受现阶段条件限制。为此,执法制度建设要抓住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执法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结合执法任务分工,细化、明确具体的执法程序和裁量标准,逐步推进。

(2)坚持严格执法工作程序,保证执法行为的规范化。加强执法制度建设,必须加强执法程序规范建设,建立标准的执法操作规范,包括客运、货运、站场、驾培、维修等方面的行政许可工作规范和程序等,确保在各项执法活动、执法环节上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促进执法水平的提高。

(3)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防止自由裁量权的滥用。细化罚则,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办法。遵循法定、公正、公开原则,将处罚标准细化、量化,设定和实施处罚要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相当。重点掌握好适用减轻处罚、免予处罚的尺度,便于执法人员实际操作,增强执法统一性和严肃性。

(4)建立严格的考评、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采取定期考核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对执法人员的全面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晋升、晋级、奖惩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2、提高素质,切实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提高执法主体素质是提高执法水平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进一步强化对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大力加强队伍作风建设,不断加大行政执法保障能力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道路运输管理依法行政能力,减少或杜绝行政乱作为和不作为。

(1)强化学习教育,确保学习效果。一是建立健全执法培训机制。依据按需施教,学用结合的原则,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执法培训机制,提高培训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度;二是把握重点内容进行教育。培训内容应具有超前性和针对性,不断增加新理论,新知识。要结合思想实际,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执法人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应加强法纪法规教育,提高执法人员反腐倡廉意识,筑牢思想防线;三是以人为本,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依托多媒体技术,采取座谈会、建立运政执法教育网站、广泛征集疑难案例,聘请专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法制教育、知识竞赛等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从而突出执法教育的实效性,达到潜移默化、点滴渗透的效果,真正做到学用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力求建设高素质队伍,争创一流工作业绩。

(2)加强作风建设,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提高行政执法保障能力。一是抓主题教育。要积极探索道路运输管理执法、文化育人的新途径,广泛开展以道路运输管理执法为主题的文化创建活动。提高履行执法职责能力,把执法为民的宗旨融入道路运输管理执法职业道德培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不断推进道路运输管理执法者的文化素养建设,形成公正执法、严明执法、文明执法的良好氛围;二是抓典型示范。大力宣扬道路运输管理执法工作中出现的典型事例,并相互交流和促进,充分调动执法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人人争当执法标兵的浓烈气氛。选树典型,发挥带动作用,注重抓基本理论的学习、抓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使执法人员识大体、顾大局;三是狠抓廉政建设。通过采取组织纪检法规知识学习、观看警示教育片、邀请纪检监察领导授课、由分管领导与执法人员进行集体廉政谈话等一系列措施,引导广大执法人员强化廉洁从政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营造良好的廉政执法氛围;四是信息技术是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和质量的有效途径,应不断加快运管执法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运输市场准入、监管、退出全过程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建设安全监控信息平台,加强对客运班车、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监管等。

3、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作为道路运输管理的执法人员,都应该明确执法宗旨,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观念,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正确理念。目前,正值交通行业进行机构向“大交通”转型的变革时期,公交系统、出租车管理即将全部纳入到交通局统一管理,在这一特殊时期,多种矛盾日益凸显。因此,如何提高交通运输业和管理水平已成为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1)强化“四种意识”,切实端正执法思想。一是要强化责任意识。道路运输管理执法人员应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维护党和政府的威信;二是要强化法治意识。作为维护公平与正义的执法机关和执法者,要掌握业务知识,增强执法素质和执法能力;三是要强化服务意识。道路运输管理执法工作要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大局,做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促进者,做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捍卫者;四是要强化大局意识。自觉将道路运输管理执法工作置于经济发展大局之下,以发展的眼光分析道路运输管理执法工作的现状。

(2)处理好“四种关系”,切实转变执法观念。一是要处理好公正与效率的关系。公正是执法的核心与灵魂,效率则是保证公正的及时实现。要按照“合理、合法、效能、监督”的原则,进一步理清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减少中间环节,缩短办事时间,创新执法手段,提高执法效果;二是要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坚决克服和摒弃那种以创收而执法的错误思想,树立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就是发展的意识;三是要处理好技术与效果的关系。不能以执法数量论成绩,硬性规范罚款数量、处理人数,防止执法权力滥用,过度实施强制措施,影响执法的社会效果;四是要处理好处罚与教育的关系。既要依法依规处罚,又要注重教育,不能简单一罚了之。

结束语

总之,要提高道路运输管理部门的执法质量,全面系统地规范执法过程,就必须进一步强化制约机制,以保障权力的正确行使。一是强化外部监督,积极推进政务公开。通过经营者座谈、设立征求意见箱、接待、阅卷审查、举报核查、聘请社会监督员、明查暗访等方式,加强对执法工作的监督,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开办事制度,把执法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定期公布有关道路运输管理的重大事项,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建立经常性、规范化的监督检查制度,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科学、合理地设置监督机构及职责,使内部机构责任明晰。充分发挥执法督查机构的职能,开展明查暗访,监督、检查执法人员违规行为,做到执法行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三是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紧密结合道路运输管理执法工作实际情况,科学建立结构合理、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突出审查、监督、考核、追究等环节,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并且要求各级道路运输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及行政执法人员,处理好责、权、利的关系,认真遵守和严格执行,确保责任制的全面落实。

参考文献:

【1】周岫峻,陈晓峰. 当前运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江苏交通,2001(12):41.

交通行政执法问题及对策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管理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10-0131-02

1 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的内涵

公路的超限超载运输管理主要指超过了公路以及公路上的桥梁、隧道等限载、限高、限宽、限长等相关标准的行驶行为。主要指公路上进行行驶的各类机动车辆在货物装载时,没有严格按照路政管理部门规定进行装载而超出的情况。当运输车辆进行超限超载运输时,会给造成路面严重受损,缩减公路使用寿命,扰乱运输市场秩序,引发道路交通事故,导致公路规费流失,严重威胁公路安全等,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安全都会带来严重影响。因此,要想保证公路的畅通无阻,加强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管理是势在必行的重要的行政执法内容。可以说,公路的路政管理作为公路外部行政管理的重要事项,可以通过建立公路路政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现代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势,组建基础数据库,开展数据基础信息的统计分析,从而更好地为各级部门数据交流提供服务,保证数据报表的精准性,真正让路政管理与决策踏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2 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的主要危害

2.1造成路面严重受损

通常而言,超限超载运输会给公路的路面造成严重受损,从而使路面使用周期缩短,增大公路的修护成本费用,使公路的基本效能无法有效发挥,公路的舒适性较差。

2.2缩减公路使用寿命

超限超载的运输相当于掠夺性地在使用公路,会快速加剧公路的破坏程度,使公路达不到预期使用寿命。在公路路面使用寿命的影响因素当中,车辆轴载质量最为关键,并且因超限超载而造成的路面损坏是成几何级数倍增的,所以对使用寿命的影响极重。

2.3扰乱运输市场秩序

由于超限超载运输,严重破坏了运输市场正常经济秩序。其一方面严重损害运输经营业主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也打乱了正常的运输经营秩序,从而给社会正常经济秩序也带来影响。

2.4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由于超限超载运输车辆众多,且进行长期的超负荷运转,因此运输车辆的制动系统、操作系统等都会受到损害,其安全性能降低,容易引发各类交通安全事故,给人员和财产安全带来损害。

2.5导致公路规费流失

通常情况下养路费和通行费都是根据货车吨位数大小进行收取的。如果养路费和通行费不进行改变的情况下,超限超载能够有效降低车辆的运输成本,而规费的大量流失就会影响到国家对于公路建设的投入力度。

2.6严重威胁公路安全

许多超限超载车辆都会通过加装钢板弹簧等措施,来增大轴载量从而增加车辆的运货总量,这就严重超出公路的设计荷载标准规定,造成公路路面陷入、桥梁涵洞拱圈开裂现象和桥墩变形问题等问题。

3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的产生原因

3.1经济利益驱使

部分汽车修配厂或者改装厂,甚至部分汽车制造企业,出于迎合市场需求的目的,无论自身行为合法与否,唯利是图,长期大量从事车辆非法改装工作,从而为众多车辆的超限超载“服务”。

3.2部门管理混乱

因运输管理部门较多,造成“治超”工作相对混乱,很多时候都有协调不顺畅、相互推诿扯皮等问题,给治理超限越载工作带来难度。而一些车辆的车主或者货主则利用这一机会非法进行超限超载运输。

3.3投机取巧心理

部分社会人员喜欢和执法人员打时间差,错过治超的时间使超限超载运输车辆顺利通过一些检查,甚至出现有“车托”、“探子”等职业性的引导人员,由他们带领车辆通过,并派出专门的人员跟踪治超行动以及指挥超限的情况。

3.4运输总量不足

通过多年的发展,如今的运输车辆越来越多,然而货运总量却明显不足,要达到抢占市场的目的,各运输业主不得不通过不正当竞争想办法降低运输成本,另外运输收费项目也较多,导致运输业主压力较大。

3.5现有政策不严

目前的养路费和通行费仍然执行根据车辆核载吨位进行征收的标准,而超限越载却可以名正言顺地漏缴规费,从而使运输成本降低,经济利益增加,这也导致了车辆车主喜欢超限超载。

3.6恶性竞争激烈

从我国当前情况来看,运输市场的恶性竞争非常激烈,运输体系运转不正常,如果不超限超载运输,就无法与同行业者竞争,造成许多车辆只能通过这种方法加强与同行业者的竞争。

4加强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管理的策略

4.1落实责任目标

作为行政执法部门,应该落实责任目标,加强责任管理考核工作,规范执法行为,防止“三乱”现象,杜绝“以罚代卸,只罚不卸”问题的发生。

4.2强化长效管理

将治理超限超载运输作为一项长效管理工作来抓,上下联动,认真查处。构建现代化的路政管理网络,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等,加强沿线重要道口和特殊路段的监管工作,堵截非法超限超载车辆,真正让其无机可乘严格管理。

4.3加强综合治理

治理超限超载要联合统一行动,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如此也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治超成本,整合执法资源。

4.4建立治超网络

应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等开展治理工作。通过治超网络可以实现社会执法资源的整合,充分利用好执法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达到信息共享,确保治理工作形成长效机制。

4.5注重源头管理

根据检查站查获的超限超载情况分析,大都为长途运输车辆,大部分执行罚款为主,卸载分载为辅的方法,所以相关部门应加大运输源头管理的力度。

4.6完善制度措施

相关部门应加强运输市场的宏观调控,做好规范管理,控制生产环节,完善相关制度。

5结论

总之,公路的超限超载运输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如果不加强治理,会给全社会带来严重的损害,因此要将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落实抓好,通过各种措施,保证公路的安全畅通运行。

参考文献

[1]洪秀敏.公路超限运输的危害[J].中国公路,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