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全媒体运营和新媒体运营区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产业集聚;产业集群;提升路径;优化升级
城市文化产业的提升路径既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一般来讲,城市都是产业集聚、人才聚集的地方,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人才优势,从这样的角度出发研究城市文化产业的提升路径,具有共同性;另一方面,由于城市所处的地理区位不同、自然禀赋不同、发展规模不同,不同的城市所拥有的资源、产业、人才都有很大的不同,这种差异性,导致不同的城市文化产业的提升路径又有所不同。本文以北京市为例,探索城市文化产业提升的一般路径。
一、加快产业集聚培养文化产业集群
(一)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的含义及辨析
产业集聚是指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分布现象,是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产业集聚主要是研究产业的空间分布形态,特别注重产业从分散到集中的空间转变过程。产业集聚在某一共同空间发展,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带来的规模经济,是生产力实现空间布局上的优化,是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地域的大量集聚和有效集中。加快产业集聚是优化资源配置、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的工作平台。
产业集群是指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地域内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培育产业集群是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产业集聚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要求,产业集群是产业集聚的重要方式。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推进工业化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然过程。
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既存在区别,又存在一些重要联系。产业集聚属于动态的运行过程,产业集群则是静态结果。产业集群是综合发挥了聚集效应、联合行动效应和制度效应的结果。特定产业的集聚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但并非任何产业集聚都能发展成为一个产业集群。产业集聚只是产业集群的初级阶段;当这些企业之间发生某些有目的的合作时,则产生联合行动效应;当政府有意识地参与其间时,制度效应才会出现。这三种效应的相继发生才会形成产业集群。
(二)促进产业集聚以产业集群提升北京文化产业竞争力
产业集群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方向,它是一种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可带来劳动力、信息、技术和销售等方面的整合,促进产业链中的企业得到共赢。之所以产业集群使产业获得了持续竞争优势,这主要与下列几个因素相关:一是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否不断在集群区扩散;二是集群区企业能否充分参与分享产业集群带来的收益;三是自然资源与环境能否得到有效的利用与全面的保护。而这几个因素都是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当专业化的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厂商紧邻时,会带来效率、知识,也有利于创新,强有力的本地供应商,会降低交易成本,当相关领域强有力的本地厂商出现时,也对厂商的效率会有所帮助,因为它在研发、经销和营销方面的互补上会更加便利。本地供应商和相关产业不仅带来效率,它们还为产业带来更重要的创新和动力,紧邻的供应商和相关行业的厂商,会让信息加速流通,带来科技合作与联合开发,本地供应商和相关领域厂商,加上本地的需求条件,构筑了交互关联产业的产业集群。因此,不断创新技术并进行技术转移,使集群区的其他相关企业都能从中受益。
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群文化含量和品位,促进城市群流量经济扩展,提升城市群的外在影响力,“重塑城市形象”,而且对城市群空间布局的调整产生巨大的牵引力,使得不同类型的文化产业在不同城市群区位中集聚,形成不同的文化氛围,引发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流量和流向的一系列变化,提高区域文化产业的竞争力。鉴于文化产业集群对于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促使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
(1)直接投资形成的文化产业集群。在某些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某些特殊的优势,能够吸引投资者对该地区的文化产业进行投资,从而形成文化产业集群。比较典型的是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城,当时的好莱坞只是一个洛杉矶郊外的不长橡树的荒凉的小山村,为了发展经济,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吸引外资,在短短二三十年里就神话般地崛起为一座现代化的电影城。
(2)以大型企业集团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集群。大型的企业集团一般具有较强的实力,企业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规模经济效应,通过大的企业集团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集群,比较典型的是美国的迪斯尼,在迪斯尼的周围,诞生了许多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与集群中的大企业关系紧密,相互之间的分工明确,专业化程度较高,其业务主要是为大企业服务,是大企业产业链中的一环。
(三)规划和建设北京文化产业园区
根据已有文化产业分布的聚集状况,结合北京市已有的关于文化产业的规划和专家学者的设想,建议未来几年内在市区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在郊区和郊县形成若干个文化产业聚集区。
(1)琉璃厂文化产业园区及周边地区。琉璃厂文化园区集原大栅栏、琉璃厂、天桥等地的商旅、民俗文化于一体,将建成中国最大的珠宝、古玩、古籍经营区、传统手工艺品集散区、传统文化交流活动中心区,并成为展示包括胡同文化、四合院文化在内的京味文化的大型文化博物馆,拟在五年内建成。其同类地区有湖广会馆、天桥乐茶园、万盛剧场、大观园、北京音乐厅等众多具有民族特色的、高雅的艺术演出场所和文化旅游景点。该区的文化产业以古玩业、演出业(尤其是旅游演出业)为主,文、商、旅游一体化,展示独特的北京地域文化。
(2)海淀区现代科技文化产业园区。这是一个以海淀图书城为中心,依托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文化产业园区。主要载体有海淀图书城、电子一条街、规划建设的世界科技公园与科教文化娱乐中心;建设中的海淀文化艺术中心、锡华体育俱乐部和海淀体育中心等重点文化产业,包括图书发行销售业、电子出版业、现代科技色彩浓厚的娱乐业、高雅艺术演出业、艺术培训业和体育健身娱乐业等。
(3)奥林匹克体育产业园区该园区。包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及周围一系列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修建的其他体育设施。该园区以竞技表演业、体育健身娱乐业为主要行业,同时大力发展体育用品销售业、体育经纪业等一系列附属行业。
(4)对外交流文化产业园区。该园区以使馆区为中心和依托,主要文化设施和载体有保利剧院、世纪剧院、中国歌剧院、芭蕾舞剧院等高雅艺术演出中心,全国农展馆,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三里屯酒吧一条街及众多的私人画廊等。重点文化产业包括高雅艺术演出业、会展业、艺术品业和娱乐业。该产业园区以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文化活动为特点。
(5)环故宫文化产业园区。该园区主要指东城、西城两区的故宫周边地区。该区汇集了诸多著名的文博单位和出版部门。王府井向北至北兵马司胡同还聚集了北京绝大多数小剧场,如人艺小剧场、青艺小剧场、中戏实验小剧场等,西单图书大厦、长安大戏院、什刹海胡同文化旅游区也在此区。因此,该园区的重点文化产业为图书出版、发行与销售业,文博业和小剧场演出业。这是一个集文化与旅游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
(6)市郊的若干文化产业密集区。通州区已规划发展以运河文化旅游为特点的运河文化产业。重点建设和改造设施有以燃灯佛舍利塔为中心的西海子公园、运河文化广场、运河博物馆、通惠河文化旅游步行街等,主要发展文博业和娱乐业等文化产业。另外,在昌平、密云水库及怀柔慕田裕长城周边地区可依据度假旅游景点,建设系列文化旅游娱乐场所和体育健身娱乐设施。重点发展娱乐业和体育健身、娱乐业,形成北京郊区的三个娱乐和健身产业密集区。
二、组建大型文化产业集团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文化与产业的相互渗透已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突出特点。由于文化产业本身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使世界各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日益重视文化产业的竞争。文化企业是文化产业的主体,也是创新发展的主体,更是全球化竞争的主体。在日益发展的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将在世界经济舞台的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平等竞争。我国文化产业组织形式长期处于小规模分散化状态,文化产业单位普遍缺乏活力,没有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主创新的市场主体,现代大型文化企业寥寥无几。我国文化产业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市场竞争主体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大企业拥有雄厚的资本和相当的规模,技术优势和文化优势突出,有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多层次的人才队伍,市场信息灵敏,经济效益和经营效果良好,活动范围广,竞争能力强,一般会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因此,一个行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都应有自己的骨干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用以形成经济和市场的基本立足点。这就需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加快在全国范围内组建若干家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和跨所有制的,一业为主、兼营相关产业的综合性文化集团,参与国际竞争,在开放式的文化市场空间中获得一席之地,提升北京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因此,借鉴他国成功的文化企业发展经验,大力发展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集团,已经成为未来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深化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的产权制度改革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文化企业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联合兼并等形式进行改造和资产重组。对无效和低效的存量国有资产和企业实施破产拍卖,使国有文化资产从粗放型的数量优势转变为集约型的质量提高。要积极推进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向经营性资产转移。对可以用于经营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可从行政事业单位中分离出来,由上级国有资产主管部门进行资产运营,并与经营者签订经营合同,确保国有资产的增值,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同时,进一步加强文化企业的集团化建设,通过集团化整合以汇聚文化资源。以资产或产权为纽带,进行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兼并和重组,形成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在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中实现文化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打破条块分割、行业封闭和行政垄断,整合产业系统的优势资源,提高产业资源的贡献率,充分利用资源的空间化聚集和产业化整合,优化组合和优势扩张,促进产业集群的资产聚合和资本聚集,延伸文化产业链和产品链,提高产业资源的集中度和促进文化资产的快速增值。
(二)突出主业,多元经营
市场千变万化,文化企业多元化经营可实现多投资组合的综合效益,降低单一领域的风险,节约交易成本。因此,在多元化经营中,文化企业应该清楚地衡量自身经营情况和分析外部的产业环境,确定多元化经营战略目标并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从而为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提供长期和理性的战略指导。首先,要优先发展主营业务。稳定而具有相当优势的主营业务是文化企业从事多元化经营的利润源泉和生存基础。多元化经营意味着进入新领域,由于缺乏新领域必要的知识信息和专长,进入风险往往较高。应根据企业具体情况,有层次推进式发展。当企业还处于成长期时,一般要先将自己的主业做大做精,成为行业极具竞争力的企业,待拥有了稳定的市场后,可以投资一些相关领域,扩大业务范围。其次,要把握好多元化经营的时机。多元化经营的时机要综合考虑拟进入产业发展和文化企业自身发展这两个因素,在两者之间寻找最佳切入点。但是,即使某个产业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发展特征,也具有市场吸引力,企业能否进入该产业进行多元化经营,还需将产业机会与文化企业的整体目标结合起来进行考虑。如果该产业机会不能推动文化企业完成整体目标,分散文化企业的精力,影响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就应放弃多元化经营;如果文化企业缺乏必要的能力,无法在市场上创造某种形式的优势地位,文化企业经营者缺乏驾驭大企业的领导才能,就不应贸然而入。再次,要科学地分析进入的行业,考虑相关性和互补性。多元化经营的正确实施要注意选择恰当的进入方式,注意对多元化经营进入节奏的控制,根据文化企业战略的要求对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进行改造,注意整合各类资源,塑造核心业务。文化企业是否适合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必须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而定。要制定稳妥的战略目标,避免盲目性,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基础条件和经济实力,在坚持搞好主业的基础上开展多元化经营,避免因盲目涉足不熟悉的领域而给文化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三)塑造独特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从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的内心滋生出来,并约定俗成的。每一个文化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环境、发展历程、发展目标和经营管理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企业文化,既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定量的指标,所以竞争对手就很难模仿和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竞争是无形价值竞争,是内涵的价值竞争,文化内涵越深,其无形价值越大。如果文化企业领先形成精准而系统的企业文化,并被社会广泛认同,那么这样的竞争力将很难被替代。精准是企业文化设计的最重要的标准,目的是使企业文化能最强有力地支持文化企业的发展特性和最广泛地满足社会和消费者的需要。由于社会和消费者的需要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是稳定的,文化企业的发展也相应处于稳定状态,那么为形成满足这一需要而设计的企业文化也应当是稳定的,而且是唯一的。精准反对空泛,反对把大多数企业共有的精神、使命和理念强加于文化企业本身,造成员工和社会对文化企业认同的困难和混乱。同时,企业文化设计须系统而整一,文化设计的系统性会产生一种结构性的力量,进行企业内部的自我整合,这样才有可能使以后的文化导入被员工完整地认识。企业文化形成后,具有一定稳定性,但也不是永恒不变的。企业文化是对一定时期客观环境的反映,它能够适应当时的情况。但是,文化企业的内外环境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的,企业文化同样也要与时俱进。文化企业要保持活力必须适时调整自己的企业文化,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自我,才能使文化企业始终保持竞争优势。
总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文化产业要走向世界,没有大型文化企业将是不行的。一个大型文化企业或文化企业集团能否在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关键在实力,而实力则体现为企业在发展中能够不断做大、做强,增强竞争优势,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国际竞争的主要力量。
三、借助高科技手段实现文化产业的优化升级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密切结合成为一种世界潮流。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更为深入地用于文化产品的开发和传播,数字化趋势正在给文化产业的存在形态和发展趋势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随着现代通信技术、数字印刷技术、网络技术的加速发展和电脑的普及,现代高新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用高新技术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趋势。国际上有影响的文化产业都在不断通过其文化产品及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来开发,转变和引导市场消费热点,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然而,北京的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机制尚未真正建立。文化产业科技投入不足,尤其是传统的文化产业,运用现代科技的能力较差,以高新技术装备起来的文化产业设施和新产品开发能力比较薄弱,文化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比较弱,这些都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作用的“瓶颈”。
我们要充分认识科技在文化产业中的作用,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科技进步,加强艺术科技的研究和开发,使文化自身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要加强对其他领域新技术的研究,注意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加大文化制作、包装、传播等环节的科技含量,使文化产业发展始终与科技进步同步合拍,改善文化形象,以适应现代人不断提高的审美品位和心理期待,建立科技与文化的对应沟通机制。以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为代表的高科技拓展了文化产品存在和传播的载体,为文化资源国际化、多元化配置提供可能,也是文化产品开拓全球市场的重要途径。因此,利用高科技调整、提升文化产品科技含量是提升文化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根据加强北京文化产业科技投入的原则,调整文化产业投资重点,将投入重心转移到文化产业科技创新领域。要按照“文化创新优先”的原则,确定文化产业技术创新重点领域,加大投资力度,大力发展北京科技含量高的文化行业,进而带动北京文化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具体的建议如下:
(一)大力发展网络信息业
建立专门网站提供有偿检索业务、商务信息服务和人力资源信息服务等。北京现有的此类网站并不多,实现盈利的更少,比较著名的有无忧工作网、e龙城市生活网、新中商网等。北京发展网络信息业的空间还很大,建设信息网络可以借鉴以上成功网站的经验,例如定位准确、信息全大、更新及时、覆盖面广、搜索方便。无忧工作网每天提供有效职位7万个,每3小时更新一次,信息覆盖全国20多个城市,可按任意条件组织搜索,使搜索更方便、信息更精确。另外,图书馆、档案馆等文献单位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建立网上图书馆、网上档案馆,进行市场化运作,如查阅资料实行有偿检索和下载服务等。借助网络提高这些低赢利部门的创收水平并成为网络信息业中最具权威性的一部分。
(二)积极发展网络休闲娱乐业
网络休闲娱乐业是需求潜力极大、赢利水平极高的新兴行业。目前发展较好的是中文游戏网络,其中著名的有“联众世界”网站,该网络全球注册用户超过1500万,每日页面访问全3000万,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达15万,日在线总时间超过200万小时,现已成为世界第一游戏网站,广告收入占总收入的50%,推行“会员卡”收费制度,赢利可观。该网络还同文化部共同建立中华文化社区网,以期形成一个以“联众”打头的大型文化休闲娱乐社区。
(三)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促使传统文化产业优化升级
传统文化产业要利用高科技为自己的生存开拓空间,最需应对挑战的是出版业和广播电视业。传统的出版业要依靠自身丰富的出版人才、内容资源、成熟的运作手段以及现成的发行渠道,积极引进技术和多条光盘复制生产线,大力开发电子出版物,形成“大出版”格局。广播电视业要利用高科技不断改进广播电视传输方式,并拓展广播电视的应用领域,如通讯、电视、会议、电视点播、图文电视、电视游戏、股票网上交易等。同时,广播电视业要积极介入互联网运作层面,树立“大传媒”观念。在美国,传统电视观众已开始下降,据调查,1998年第四季度美国电视观众就下降了575万,降幅达9%。因此,广播电视台要想生存下去必须尽快将自己的角色转变为网络节目供应商,并且其传媒性质也将由“广播”变成“广取”,即从单向播出的旧媒体方式转变成用户有选择的“抓取”或使用广播电视信息。
(四)文化产品要利用互联网改变营销模式
到目前为止最适合网上销售业、发展最好的文化产品是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例如北京的“当当”网上书店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网上书店,常年有20万种图书可供货,每月更新一两万种。现每天的总访问为30万,开业三个月中累积销售突破1000万人民币。“卓越网”是专营音像图书的电子商务网站,每天接到5000张订单,平均日销售额达15万元。比较适合网上营销的还有艺术品业,目前发展较慢,有待大力开发。另外,出版物、音乐作品、摄影作品、美术作品,甚至独立小电影等具有版权的产品都可以通过网络以付费下载方式销售。为此,需要将文化产品数字化并建立专门网络实现交易。
注释:
[1]2005年北京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