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部门存在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当前,随着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人大评议委托审计的力度不断深化,审计工作在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完善预算管理体制以及政府的公共经济行为,推进政府公共预算管理逐步走上法治化的道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近几年中央到地方审计部门对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所公布的审计结果看,存在的问题还不少,有些问题还是屡查屡犯。审计署李金华审计长在厦门召开的2005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指出,2004年1到l1月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共审计了9.5万个单位,查出各类违规问题金额2,636亿元,向纪检司法机关移送各类违法犯罪线索1,165件。财经领域存在的问题不论在数量上,还是性质上仍不容忽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部门预算编制计划不科学
部门预算预算执行中随意调整预算始终是困扰预算管理的长期性问题。在现行的财政体制下,由于上级转移支付和本级超收均具有不确定性,各级政府在年末岁初安排预算时一般采取紧缩政策,而当年的财力变化时,再视情调整预算.其结果,一方面预算管理随意性加大,缺乏刚性约束力;另一方面使部分调整的预算脱离了人大监督。
另外,各部门在预算执行当中预算收入方面,存在应收未收、预算内外收入混淆;支出方面未严格按预算批复执行,批复不及时,尤其是项目资金使用存在未专款专用以及挤占挪用瑚像。
存在上述问题一方面是认识上误区造成。长期以来,各单位不重视预算的编制工作,在编制预算工作中,以应付的心态来对付,随意编报,总认为这个工作不重要,报多少也不一定给,尽量多报项目和支出,再说给多少也是财政部门的事,不够再申请;另一个方面是管理部门的一些人员法制意识不强,也不愿意将预算批复的过细,全部细化了就失去了“自由审批权”,管理部门在预算管理上拥有过多的自由分配权和裁定权,这与公共财政所倡导的阳光预算是相悖的。对此,应进一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加强预算管理,细化部门预算编制,强化预算监督。
二、“收支两条线”管理执行不彻底
“收支两条线”改革是近年来财政改革收入管理体制的重大举措,核心是收缴分离,纳入预算管理或专户管理。有利于真实全面地反映政府的收入状况,实观预算内外统筹安排,也有利于规范行政部门执收行为,制止乱收费。
根据规定,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罚没收入和凭借政府职权募集的资金;主管部门从所属单位集中的管理费和其他资金;全额拨款或定额、定项补助的事业单位取得的中介或经营服务性收入;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强制实施具有垄断性质的经营服务性收费;行政事业单位因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拆迁,所得的补偿款收入;党政机关取得的经营服务性收入等,都属于财政性收入,必须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而有些单位为了部门利益,把应上交的收入截留,私设“小金库”、”账外账”,或违规将资金转入工会、协会、食堂、下属企业、相关单位等,违纪违规行为出现了”下沉”现象。对此,主管部门应严格执行规定,从源头堵塞漏洞,疏堵结合,加大对所属协会、学会的监督管理力度。
三、虚报、冒领、挤占、娜用财政专项资金
财政专项资金是指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的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必须专款专用。然而,财政专项资金在使用中存在被截留、挤占、挪用现象,主要表现在:改变资金使用的用途,擅自将项目资金用于非项目支出,或者在下拨过程中截留、滞留专项资金,影响了专项资金的使用进度和效率;有的单位截留挪用、挤占专项资金,用于购买小汽车、高级力公设备、盖招待所或办公大楼等,报销一些不合理支出;有的被挪用于投资经营活动、放高利贷;有的甚至“弄虚作假”,骗取财政专项资金,从中巧立名目发放各项补贴、加班费、招待费等,挥霍浪费国家资金。存在这些问题、一方面是领导主观故意所为,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单位人为多申报财政资金,虚报项目,资金到位又用不出去所致。建议部门在申报预算要从事业的需要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违法获取和使用预算资金。
四、巧立名目,违规发放奖金补贴
有的单位受自身利益的驱动、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擅自制定标准,乱发奖金、补贴,名目繁多,五花八门,所谓岗位津贴、交流会补贴、生日补贴、新学年子女就学补贴、未公休补贴、书报费、服装费、过节费等,甚至只要开会就发会议补贴,只要有活动就分钱,也有的动用公款购买“购物券”分发给个人等。存在此类问题,一方面由于领导财经意识淡薄所致,另一方面是单位经费过多。目前行政机关单位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但事业单位,特别是行使行政职能的一些事业单位滥发奖金补贴现象严重,亟待规范。建议主管部门应加强管理,落实法人责任追究制度,杜绝违规发放各种补贴现象,对“闯红灯”行为坚决处理。
五、扩大支出范围,公款旅游
各项经费支出都有其特定的开支范围。但是,一些单位违反财经纪律,扩大支出范围,将一些福利性支出挤占行政经费或事业经费用。违规报销应由个人承担的费用,如培训费、医药费、购买商业保险、用公款缴交个人所得税,借考察之名公款旅游相当普遍。这样一来,使行政事业经费成为万能,导致公务经费超标透支现象严重。长此以往,将增加财政的负担,带来负面的影响。对此,监督部门应加强监管,主管部门领导要抽空研究财经法规,明确单位经费开支的范围与标准,做到知规懂法。
六、对外投资不慎,造成经济损失
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是保障机关事业人员办公业务支出的,未经批准不能用于生产经营。但有的单位直接将有关经费用于对外投资,参与经营性项目;有的借款给下属企业和单位;甚至有的放“高利贷”,资金投资后,又疏于管理,造成经济损失。另一种现象是通过所属保留的企业,对外投资,有的领导接受一些外商邀请出国考察,之后签定一些不合理的合同。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对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建议要强化对资金的管理,一方面未经批准不得挪用资金对外投资。另一方面对已投资的要进行清理。
七、违反政府采购和工程招投标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七条规定“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应当实行集中采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相关规定,对公共支出采购、招投标行为作出了明确规范。但有的单位在购买属于政府目录的物品时,不经过政府采购;有的单位在建造或装修办公场所时,采取化整为零的方法,规避招投标;有的未经正式招投标程序,直接与装修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工程完工后,未经审核所审核,就擅自办理了工程决算,导致了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现象的发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主观不够重视,嫌手续麻烦,疏于办理,另一方面是客观上有私心。对此要从严加规范,严惩不怠,彻底杜绝在招投标、采购方面的不规范和“暗箱”操作行为。
八、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固定资产管理薄弱是“通病”,由于行政机关固定资产不提折旧,不计入政府运行成本,固定资产管理常被忽视。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都比较薄弱,会计核算不规范。存在漏登、错登现象,账实不符比较普遍,特别是一些接受捐赠或无偿调入的资产没有入账,形成账外资产;有的单位的建设工程未及时办理竣工决算手续,都使用到了报废阶段,但单位账上却没有反映其资产状况。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主要是不重视引起的,应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新增的固定资产,应及时登记入账;对拟报废的固定资产,按照国有资产处置规定程序办理报批手续,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九、企事业单位改制不规范
【关键词】在建工程 竣工管理 企业资产管理 效率
在工程建设以及管理过程中,在建工程竣工后向固定资产转化为关键环节,竣工项目的及时准确转资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程建设管理完善以及财务管理等非常重要。以往的转资流程工作量大、消耗时间长,且效率低,因此如何创新竣工管理对企业资产管理效率的提升意义重大。
一、传统转资模式流程
在结算与工程管理、合同相统一的基础上,具备完整、准确、齐全的工程结算数据、资料以及手续,在建工程才可以转向固定资产。通过归集工程成本数据,准确计算从工程建造开始直到可使用所产生的支出,主要包括工程所需物资、人工、资本化利息、相关税费以及间接费用等。当产生的成本在固定资产处于不可使用状态之前,利用在建工程成本科目进行核算;当固定资产处于可使用状态后,其产生的成本则转至固定资产。
数据归集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工程结算。工程结算由设计费、技术服务费、工程咨询费、能源评价费、土建费、环境影响评价费、安装费、环保验收费、设备费以及勘察费等组成,转资的基础工作就是各项费用的结算。主责部门负责设计费、技术服务费、工程咨询费、环境影响评价费、能源评价费、环保验收费等费用核算,以合同和公司授权为依据,组织进行工程验收,完成结算任务之后向财务部门递送结算资料,财务部门以相关结算资料为依据进行结算。第二,专用设备。依据采购合同、发票、入库清单对专用设备进行入库账务结算,供应单位的出库手续办理是以领用单位带有签章的出库单为依据,财务部门再次核实,确认无误后计入成本。
二、传统转资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转资模式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财务部门按照账面资料对固定资产转资清单进行编制,但因财务人员不能准确判断施工实际进度和完工情况,所以可能出现账面信息不能完全对应现场信息的问题。第二,当工程项目满足竣工验收要求时,需立即提交申请,组织财务单位、工程单位和产权单位验收,办理好相关手续。以往公司仅关注工程建设与验收,忽视工程交付使用时交接与盘点固定资产实物的问题,使其工作流于形式,主要表现为交接不明等,如实物与交付清单存在差别。第三,尽管正式转资前期可以进行预转资,但因预转资过程只是把整体工程作为同类资产,并未将其分解,如果某个项目的正式转资与预转资之间存在较大差别,则转资期间产生的费用则不能与实际相一致。
三、转资模式的创新内容与对策
对传统转资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创新,使在建工程转资的准确性和效率得到提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第一,对工程管理部门的职责进行转变,使其不仅可以监督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性和完工程度,还可以在转资过程中具备直接参与权利,对转资清单进行确认,保证转资数据正确,同时也更加明确资产界定划分,防止产权单位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工作效率得到提升。按照工程完工进度和试运行状态,工程管理部门向财务部门递交项目可使用状态报告,财务部门以报告内容为依据,对工程结算M行及时核对,汇总并整理成本资料,再由财务部门提供建安、设备等相关费用的结算清单。第二,产权部门与工程管理部门协同工作。根据财务部门所列清单,并结合固定资产目录中的分类标准以及编制建筑物、房屋等汇总表与明细表,产权部门与工程管理部门一同对单项资产造价进行确定,将其作为移交固定资产的资料。固定资产产权部门和管理部门检查并核对交接资料内容,保证所有内容均正确之后,再由固定资产的产权部门与管理部门、工程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一同签章,进行移交固定资产工作。第三,财务决算资金来源报告、工程竣工决算报告是由财务部门进行编制,对资金来源情况、资金使用情况以及投资完成情况等作详细说明。从工程竣工结算报告中能够体现出各个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立项时间、资源来源、投入资金、完成情况以及固定资产的形成分类情况等,使转资流程得到进一步完善。第四,更新改造固定资产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改进企业产品性能、增加企业产品种类、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同时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等方面的消耗。以往为实现固定资产资本化所产生后续支出往往计入生产成本,而现阶段转资模式发生改变,使后续支出资本化,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在技术改造项目立项之后,装备部与相关产权单位联合,将技术改造所包含的资产范围进一步明确,至各个项目的固定资产,同时向财务部门上报资产明细。由财务部以资产明细为依据把账面价值向在建工程的核算中转入。在完成技术改造之后,财务部门依据具体执行状态对财务决算进行编制。最后由产权单位和装备部门分摊技术改造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形成新的资产明细或新资产,上报至财务部门进行转资。
从在建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中能够体现出传统与创新之间存在的差距。转资环节中,工程管理部门的参与,便于财务部门将转资流程理顺,形成高效、规范且精准的转资工作。财务部门对竣工决算报告的编制,使各个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清晰明了,对在建工程的精确转资十分有利,使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和转资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结语
转资模式的创新,为转资工作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数据,使转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在建工程转资时,管理和控制工程的建设、投资、购置、营运等过程,规范并不断完善转资程序和管理制度,企业资产的使用与管理情况得到如实反映,使企业资产完整与安全得到保障,同时创新并发展了资产管理理念。
参考文献:
[1]武晓红.浅谈在建工程项目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经济,2015,(26).
[2]戴莹.在建工程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12,(16).
[3]樊宇.在建工程管理、核算过程中的问题浅析[J].投资与合作,2012,(09).
一、电费核算管理存在问题
为了做好电费核算管理,各单位都一直在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逐步向规范化的方向努力。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普遍存在营销与财务部门脱节的问题,因此电费核算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仍很突出,主要表现在:
第一,财务、营销应收电费余额不一致。从目前看,造成财务部门反映的应收电费余额与营销部门反映的用户实际欠费数存在一定差异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对核销的电费坏帐处理不一致。财务部门根据报批的坏帐核销了应收帐款,但营销部门本着“帐销债不烂”的原则,已核销坏帐仍在电费明细帐中反映。
二是应收电费数额不一致。营销部门为完成上级下达的有关指标,报送财务部门的应收电费数有时有调整的现象,而营销部门的应收数是用户实际的应收电费数。
三是考核时间不一致。财务部门核算当月欠费的时间是当月月底,营销部门考核的欠费截止期一般是次月上旬。
第二,应收电费的帐龄分析不准确。由于软件本身的局限性,营销部门的MIS软件只能查询到用户欠费,某一时段的欠费数无法知道,造成营销部门对应收帐款帐龄的分析不准确。因此也影响了三年及以上欠费统计的真实性,使公司系统承担了潜在的风险。
第三,电费坏帐管理和日常电费管理脱节。目前,营销MIS软件对已核销坏帐的明细没有反映,因此,对回收已核销的电费无及时、准确反映的手段(即不反映)。财务、营销部门对电费坏帐的管理不能到位,无法进行规范的会计核算。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
从电费核算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如果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采取措施加强电费核算管理的力度,如统一资金管理,取消用电营销部门资金管理权限;另一方面更需要采用技术手段来改变过去电费核算相对滞后的管理模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完善用电营销MIS软件,实现原始数据一次录入,财务与营销分权限数据共享,具体做法是:
营销部门在抄、核、收的过程中,把用户核销电费的原始信息录入MIS。财务部门可从营销MIS中直接查询应收、实收电费数进行帐务处理,而无须重复录入。在此基础上,财务部门在MIS中输入“银行对帐单”,利用对帐功能自动对帐,营销部门可方便地从MIS中直接查询当月对帐结果,从而有效地指导电费回收工作。此外,财务部门还可通过营销MIS直接打印出“已核销坏帐的回收情况明细表”、“欠费帐龄分析表”、“大中用户欠费明细表”等电费核算需要的相关报表,进行有关的帐务处理。采用这种做法后可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解决营销、财务脱节的问题。财务部门在本工作站就可直接、较全面地了解到营销部门的电费流程及管理工作。对营销部门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的数据,也可及时掌握。直接掌握完整、准确、真实的电费管理信息,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电费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解决营销、财务应收电费不符的问题。实现财务与用电MIS数据共享后,财务部门在本工作站上就可及时掌握电费的有关情况,任何时间都可对用户的欠费、交费情况进行实时查询,具体包括用户的应收、实收及欠费余额,各期间的交费情况等。财务根据在用电MIS中查询的时点数作为做帐的依据,这样应收和实收的数据来源同营销部门完全一致,从而解决了财务和用户应收电费余额不一致的问题。
第三,解决电费坏帐管理的问题。为保持财务和营销应收帐款余额一致,对于已核销的坏帐,财务部门在将其冲减为应收帐款的同时,用电营销部门也应相对核减对用户的欠费。按照省公司“坏帐核销应本着‘帐销债不烂’的原则,对用户的债权不能核销,实行帐销案存,企业继续保留追索权,对已核销坏帐及坏帐回收要通过备查簿反映”这一规定,可在用电MIS中建立一个“电费坏帐管理”模块,对已做坏帐核销的用户欠费加一个标识,而不是将已核销的坏帐从用户的欠费明细中一笔勾销,从而实现电费坏帐的全面管理。
第四,解决欠费的帐龄问题。通过软件升级,在营销部门核销电费时就确定所销用户欠费的时间段,财务确定用户欠费的帐龄时,可直接根据MIS程序提供的帐龄明细表分析结果,大大减少了帐龄分析过程中的人为因素,避免了由于欠费帐龄分析不准,给公司系统带来的损失。
电费核算,又称电费“审核”,是电费管理工作的中枢环节,是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的。电费核算管理是一个跨部门的综合性财务管理工作,需要通过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操作体系来不断完善和优化,解决当前电费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市场需要。
【关键词】
电费核算;存在问题;管理制度;操作体系
电费核算又称为电费审核,即对收集而来的电表示数,各类工作传票,营销信息系统客户档案所开展的复核工作。电费核算时维持电力市场正常秩序的财政支撑,在电力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电力企业过于重视短期效益,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对电费管理工作尤其是电费核算管理工作重视不足,给企业带来的较大损失。
一、电费核算工作的现状
随着电力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电费核算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电费核算管理是一个跨部门的综合性财务管理工作。一方面需要相关部门和人员之间的配合,另一方面需要对电费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不断深化完善。
(一)财务和营销之间脱节
目前,由于电费核算没有统一的模式,财务部门与营销部门相互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财务不能掌握一手的电费的应收和欠费情况,不能掌握营销部门数据来源的真实性;营销部门不了解财务部门的管理要求;财务部门的会计核算与营销部门的电量、电费核算不能有效关联起来。
(二)电费会计信息失真
目前对电费考核有三项指标:一是资产经营考核指标,即对年末资产负债表应收电费余额的考核;二是对电费回收上缴的考核;三是对线损率指标的考核。部分供电公司在无法完成指标的情况下,会采取人为调整应收帐款、从经费户垫付资金、调整售电量来完成以上三项考核指标。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使得上级企业无法了解真实的销售收入及电费回收率,增加了财务风险,给电费核算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二、电费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做好电费核算工作,各企业一直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向规范化方向发展。然后由于长期以来营销与财务脱节的问题根深蒂固,因此电费核算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很突出的问题。
(一)财务、营销应收电费不一致
从目前看,造成财务部门反映的应收电费余额与营销部门反映的用户实际欠费数存在一定差异。原因主要有:
1.对核销的电费坏帐处理不一致。财务部门根据报批的坏帐核销了应收帐款,但营销部门却仍把已核销坏帐反映在电费明细帐中。
2.应收电费数额不一致。营销部门为完成省公司下达的有关指标,报送财务部门的应收电费数有时有调整的现象,而营销部门的应收数是用户实际的应收电费数。
3.考核时间不一致。财务部门核算当月欠费的时间是当月月底,营销部门考核的欠费截止期一般是次月上旬。
(二)应收电费的帐龄分析不准确
由于软件本身的局限性,营销部门的软件只能查询到用户欠费,某一时段的欠费数无法知道,造成营销部门对应收帐款帐龄的分析不准确。因此也影响了三年及以上欠费统计的真实性,使公司系统承担了潜在的风险。
(三)核算人员管理问题
供电企业员工结构复杂,文化程度高低不一,业务水平也参差不齐,部分员工责任心不强,职业道德缺乏,这些都直接影响到电费核算的准确性。并且容易因为电费核算出错造成与用户直接的纠纷。
三、如何管理电费核算工作出现的问题
从以上所列举的问题可以看出,要根本上解决电费核算中出现的问题,一方面要采取措施加强电费核算管理的力度,如统一资金管理,降低和限制营销部门资金管理权限;另一方面要改变过去电费核算相对滞后的管理模式,如采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通过营销软件实现原始数据一次录入,然后财务部门与营销部门分权限共享数据等。
(一)加强电费核算的规范化
首先,电费账本保管要实行制度化管理。严格执行已有的有关规定,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制定可行的细化管理制度。其次要设立独立的账本发放办公室,将核算工作和账本核算工作严格分开。这样既保证了第一手资料账本的安全,又可以为核算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环境,避免核算出错。
(二)解决营销、财务脱节的问题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改变原有的工作流程,通过采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对传统电费核算的管理模式进行改变。比如通过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对原始数据进行一次性录入,然后由财务和营销部门分权限共享数据。具体操作如下:营销部门在进行数据摘抄核录的过程时就将用户的核销电费原始数据录进信息管理系统。财务部门在通过营销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对应收和实收的电费情况进行查询,不必再进行二次录入,减少数据出错机会。此外,财务部门可将银行的对账功能加入信息管理系统中,通过对账的功能进行自动对账,这样也便于营销部门对当月的对账结果进行查询,促进电费回收的工作开展。
(三)解决营销、财务应收电费不符的问题
【关键词】房地产公司;财务管理;问题;具体对策
财务管理是公司为了获取经济效益最大化,在组织企业的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过程中所进行的科学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协调、核算、分析和考核等各类经济活动中管理工作的总称。房地产公司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丰厚的利润驱使下我国涌现了大量的房地产公司,楼市行情上扬速度极快。为了防止房价的上涨,我国政府部门颁布实施了诸多的宏观调控政策对国内房地产公司予以调整。针对此情况,房地产公司内部财务管理怎样实现现代市场经济的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实力,这是目前的核心课题。笔者就房地产公司财务管理特点为切入点,指出了房地产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保障房地产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一、房地产公司财务管理的特点
1.资金筹集数额大、资金周转周期长
由于房地产公司开发对象的特殊性,使得房地产开发时需要投入庞大的资金。在庞大的土地价格与房屋工程造价下,房地产公司一次将投入高额的资金,对于此情况,要求房地产公司应采用各类有效的途径和渠道开展资金的筹集工作。同时,由于房地产公司的开发经营过程存在长期性、资金周转困难等现象,所以要想短时间内收回资金还具有很大难度,致使资金周转不灵。
2.投资决策困难,存在较大开发风险
由于房地产开发公司具有较长的开发周期,不可避免的会发生诸多的不可确定因素,而这些因素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开发企业投资项目的成败及效益,所以,明确指出房地产公司进行投资决策过程中必须对项目的可行性加以论证,而这样一来使得投资决策难度提高。由于房地产公司不具备高的调整能力,变动性差,只要项目开始施工,就无法再把资金抽回,这无疑给公司的投资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隐患。
3.存在多样化的财务形式,财务管理存在较大难度
众所周知,房地产开发会经过征地、土地开发、房屋建设到竣工交付使用等各环节,开发活动涉及方方面面,所以,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财务形式。此外,房地产公司活动参与者一般包括了房地产公司及其投资者、债权人、债务人、被投资单位以及内部各单位和各上级管理部门,给财务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二、房地产公司内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不重视全面成本及费用管理
这里所说的成本及费用管理指的是针对房地产公司日常开发经营时所有费用与开发产品成本的产生而实施的涵盖预算、计划、控制、分析、评价等在内的各种有效的管理活动,其主要职责是将房地产公司内部潜力充分挖掘,贯彻节约目标,合理控制开发产品成本和其他费用的支出,保障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具有较高的竞争实力。房地产公司内部成本与费用管理在公司内部管理中属于核心内容,全面成本管理明确指出房地产公司要求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管理,贯穿于房地产公司开发、生产、经营全程。
2.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有着一定的差异性,这就使得房地产公司起步运行时,大部分的工作都难以有相匹配的制度依据,特别是财务管理工作上,房地产公司中常出现资金不集中、多头开户、财权分割等各类对公司发展极为不利的情况,大部分款项支付过程中均不具备相关的经济合同备案,财务部门无法全面获悉款项的来源、发生细节,也没有针对资金设置专门的归口部门,这样就使得房地产公司领导层难以及时的了解项目资金的实际运转情况。
3.各部门间的协调性差
在房地产公司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部门与经济部门和工程部门接触中还存在一些矛盾问题,比如,在实施的制度中指出各部门每个月三十号前要将用款申请递交到财务部门中,然后,财务部门再对月份用款计划进行科学的汇总与合理的编制,报经理办公会批准后,由财务部门进行所需资金的筹集,同时根据已经确立的用款计划办事。然而实际情况是,经济部门和工程部门常由于诸多因素而无法根据此规定办事。在房地产公司财务管理部门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资金的计划性执行力度不强,引起该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各部门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为控制属于财务部门管辖范畴,不按照相关制度办事。在和经济部门合作时,财务部门的任务是为经济合同支付费用。根据上述例子,经济部门作业过程中,经常不根据相关规定提交申请,虽有相关的制度但未得到有效执行,而财务部门与经济部门是同等级的,没有权力管理经济部门,对于经济部门的拖后行为,只有领导层方可予以处理。
三、强化房地产公司财务管理的具体对策
1.推行全面成本及费用管理
成本及费用管理涉及房地产商品寿命周期各环节阶段,房地产公司内部成本管理工作具体涵盖了成本及费用的预测、计划、控制、核算、检查、分析这些内容,要想保证成本及费用管理具有高水平,房地产公司就应有效管理所有成本费用,并且还应全面调动员工参与成本及费用管理工作的热情,促进公司经济效益最大化,严格根据国家明确规定的房地产公司成本及费用开支范围与标准,保障房地产公司各环节经济水平,落实全面成本及费用管理。
2.创新财务管理制度
实际工作中常有一些问题无法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有效解决,所以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来及时处理。比如,在货币资金控制的安全问题中,因无法获悉准确的审批权限而导致财务管理难以有序运行,要想通过以往的标准规范来解决此问题难度较大。所以,房地产公司应贯彻落实三级审核制度,以此提高财务部门的管理水平,摒弃传统中看见有领导签字就立即付款的行为。比如,某个项目运行时,发生了严重超过预算的现象并有领导的签字,财务部门应根据这个情况,结合三级审核制度提出相应的异议,认为高出财务预算,最终款项被放置到下一阶段中支付,从而推动财务预算的有效运行。
3.处理好各部门间的关系
在对房地产公司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间的矛盾冲突进行处理时,必须先充分了解财务预算的具体内涵,财务预算工作的完成其实就是全员运行的过程,而并非财务部门自身能够完成的,所以,要求财务部门在协调和各部门间的关系时,各部门也要与财务部门良好的配合以实现预期的财务预算目标。领导层也必须对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与支持,设置专门的预算管理组织、预算执行部门与审计部门,推进财务预算正常运行。此外,房地产公司财务部门实施财务预算体系时应将自身具有的财务核心作用全面发挥,充分了解财务预算的阶段性目标,如果存在预算目标范围以外或者预算目标严重不足的情况,第一时间汇报给领导层,财务部门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具有主导与核心作用,应该承担起对各部门间关系的有效处理。
4.加强财务定期检查与考核
房地产公司不仅要做好投资回收衔接、增强资金运用水平,同时还必须做好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和方法性研究工作。科学合理的财务预测能够降低财务风险,将各类风险抵制在萌芽之中。对资金利用率、开发成本、销售价格、费用支出等实施财务指标分析,加强财务监督,节约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财务管理在房地产公司中属于重要部分,对房地产经营与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房地产公司要想持续健康发展,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不可少,该体系能够保证房地产公司有效筹资、投资及用资等,所以,房地产公司应积极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吴彩珍.浅谈我国民营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治理对策[J].经济师,2009(8)
[2]李晓梅.浅析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J].现代商业,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