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强化制度机制建设

强化制度机制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强化制度机制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强化制度机制建设

强化制度机制建设范文第1篇

一、强化要素保障,让审计工作有位

从组织领导、队伍建设、干部激励、经费保障等方面入手,加大对审计工作的重视支持力度。一是组织保障。始终把审计工作纳入全区发展大局,重点关注,常抓常议,2014年先后8次召开区委常委会和区政府常务会研究部署审计工作,及时解决存在问题,为审计工作排忧解难。同时,加强区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小组议事机构建设,构建并完善了以领导小组为工作决策层、领导小组办公室为组织协调层、审计机关为实施操作层、成员单位为结果运用层的“四体联动”型经济责任审计运转机制,促进了审计工作顺利开展。二是队伍保障。配齐配强区审计局班子,新成立区经济责任审计中心,通过招考、选调等方式先后为区审计局增配工作人员9人,壮大了审计干部队伍。三是激励保障。加大审计干部的交流、提拔、使用力度,近年来先后有2名同志交流到其他单位担任领导,2名同志提拔为局领导班子成员,激发了审计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四是经费保障。大力支持“金审工程”,从2013年起将审计信息化建设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每年列支15万元,专项用于增添联网审计硬件设备、计算机机房建设和审计专网建设。

二、突出重点监督,让审计工作有为

紧扣政府投资、财政管理等重点,创新方式方法,强化监督检查,督促整改落实,确保公共资金安全高效运行。一是构建大财政审计格局。对财政资金“全口径、全过程、全方位”监督,推动政府所有收支纳入预算管理,提高预算分配和执行透明度。二是加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着力检查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情况,促进领导干部主动作为、有效作为,切实履职尽责。三年来,共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71人次,查出违规资金301.95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3015.86万元,提出审计建议148条。三是抓实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坚持全面审计与重点项目全程跟踪审计相结合,看好公共资金,严防贪污、浪费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公共资金安全。三年来共审计项目74个,跟踪审计重点项目11个,核减工程造价3877.49万元,审减率达10%,提出审计建议35条。特别是在东排洪渠整治改造工程中,审计部门提前介入,对工程设计、招投标、施工及现场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跟踪审计,涉审资金达2.4亿元,提出审计建议11条。四是狠抓民生和政府性债务等重点领域专项资金审计。三年来审计民生项目40个,涉审资金51亿元,提出审计建议63条,确保了民生资金安全高效使用,推动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同时,深入开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政府性债务、“三公”经费和楼堂馆所清理等专项审计,以点带面、查纠并举,共审计9个方面36个项目,提出审计建议41条,全区“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57.9%。

三、狠抓成果运用,让审计工作有威

强化制度机制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保基金征收;制度转型;内审监管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9.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3.5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3-121-03

社保基金征收管理层次的规范化对省级统筹征收社保基金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促进各级社保经办机构基金保值增值,迫切需要进一步健全社保基金管理制度。所以,社保基金征收体系内控监管制度转轨就成为各级社保基金征收管理工作关注的焦点。建立和完善社保基金征收体系内控监管制度转轨模式是社保基金征收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的概念

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实行的是以社保省级统筹基金保值增值,以基础数据为高效利用资源和规范化社保财务制度管理为基础,是以低费用、高标准、高层次为基本特征的社保省级统筹基金规范化管理运行模式。是继基本养老保险金计发办法改革、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体系制度改革后,社保经办业务运行管理中的又一重大创举。

按照广泛认同的社保基金管理办法的合理化解释,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是一种正在兴起的新型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创新管理模式,其核心任务是在社保省级统筹基金全面征收的基础上,通过社保基金政策管理运行机制构建框架和创新改革,推动高效社保基金保值增值运营管理模式创新发展、社保省级统筹基金制度化管理、规范化操作运营与合理化社保省级统筹基金投资发放运用,促进整个社保省级统筹基金朝着健康化、高效能、高规模运行管理层次和规范化管理档次提升的模式转型发展。社保基金征收管理实质是为了社保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资金的高效利用、社保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资金安全运营政策的制度创新、为社保业务经办提供“安全网”、“减震器”。

二、社保基金征收体系内控监管制度转轨的条件

现阶段,社保业务经办机构作为社保省级统筹基金管理的主体部门之一,发展社保基金征收体系的条件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不利条件

一是社保省级统筹基金财务管理资源缺乏应有的升级换代机制。各级社保经办机构省级统筹基金安全有效管理结构是“钱多、政策少、制度缺乏”。资料表明:各级社保经办机构省级统筹基金资源占整个社保资金来源的91.3%,其中基本养老保险金省级统筹收入约占整个社保基金收入的52.3%;工伤生育基金占17.8%。长期的社保基金低层次运营管理模式是各级社保经办机构改革创新基本养老金省级统筹基金管理结构的制约因素。

二是社保基金征收体系正处在内控监督制度疲软期。当前各级社保经办机构社保基金征收体系发展疲软,但社保基金征收管理的财务信息化、参保人员缴费积极性的提升,要求社保省级统筹基金规范化管理,而且要管理上档次,同时对政策理论、业务操作系统化有了更高要求。

三是社保基金征收体系信息化技术水平落后。由于社保基金征收体系信息化技术水平落后,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社保省级统筹基金管理呈现粗放式特点,社保基金征收体系信息化技术利用效率较低。社保统筹基金管理过程中的业务支出费用均高于主要社保业务经办管理事项的标准要求。

(二)有利条件

一是通过社保基金征收体系结构性调整、信息化技术管理创新和改善多层次管理运行模式等途径,实现社保省级统筹基金管理最大效用的安全运营使用。

二是能降低社保省级统筹基金管理运营中的费用成本。相对于东部发达城市社保省级统筹基金管理,西部管理层次落后的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在社保基金征收体系管理成本费用较高。为了遏制高费用的社保基金征收业务经办管理模式继续发展,杜绝社保基金业务征收人员人头费用偏高等具体问题,《社保基金征收管理暂行办法与内审条例》明文规定,在办理省级统筹范围内的社保基本养老金业务经办事项时,社保业务经办机构有义务向基金转移部门及内审部门提供参保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基金缴纳基础数据明细账。规定能够降低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社保省级统筹基金管理运营中的费用成本,根据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社保省级统筹基金管理运营中的费用成本不超过社保省级统筹管理基金平均发展水平,而现行社保业务经办机构社保省级统筹管理基金平均升级的指数化平均工资,则相对发展不平衡,存在地区性差异,进而推后了管理效能的成功实现。

三是社保基金征收体系与内控管理制度接轨后发优势。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社保基金征收体系与内控管理制度接轨制度创新过程中构建新社保基金征收体系与内控管理制度接轨平台的成本要比改造更新旧社保基金征收体系信息化设备成本低。

(三)两个重要优势

一是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在“十二五”社保基金征收体系与内控管理制度接轨平台规划中,提出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社保基金征收体系与内控管理制度接轨平台业务成本费用降低13%、主要社保基金征收体系业务管理费用总量增高15%的目标要求,以提升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社保基金征收体系管理层次。为实现这一目标,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都在认真落实这一措施,各级社保行政主管部门也从社保政策制度上和管理经费上对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提升社保基金征收体系管理层次的管理费用给予补贴支持。

二是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新型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政策法规即将颁布,这将为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改革,创新社保基金征收体系与内控管理制度接轨平台发展提供重要的政策指引。

三、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及其与内控监管制度成功接轨的对策

(一)构建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及其与内控监管相互衔接制度

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与内控监管相互衔接是以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为基础,运用社保基金征收管理财务强制性调控手段,对社保省级统筹基金进行宏观管理控制。社保省级统筹基金宏观管理控制的有效手段是多样性的,社保统筹基金管理与运行模式具有联合信息资源共享、基金保值增值、基金内控稽核自主化控制职能。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作为社保基金新生管理调控部门,采用强制性宏观控制模式和内审监管稽核机制,是实现各级社保经办机构的社保基金积累最大化与社保业务经办关系双赢的最好选择。当然,业内人士同时指出,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及其与内控监管相互衔接作为新生社保业务,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加之业务管理程序不规范,将不可避免地阻碍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成功利用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及其与内控监管相互衔接机制,这一切应将在改革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修正与调整。

(二)强化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及其与内控监管相互衔接技术创新,解除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发展桎酷

发展是用比较高级的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及其与内控监管相互衔接,加大管理投入,配备合理的社保基金管理信息化系统设施;增强自主管理创新能力,推广先进内控监管适用技术,开发节约的、现代化的新型信息化管理技术。同时在发展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的过程中,实施社保基金规范化运作,创新社保基金有效管理模式,注重界定新型 “阳兴化操作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内涵,强调“阳光管理层次”的透明度,从观念上解除“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管理不规范的效应,实现社保基金征收高效化管理运营增长方式的彻底转变。另外,培育社保基金规模化发展市场,争取在重点参保行业和参保企业率先取得制度上的突破。总之,应综合地运用经济、技术等手段,实现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及内控监管相互衔接技术制度创新的发展。

(三)调整优化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及其与内控监管相互衔接技术创新结构,构筑社保基金征收管理转型体系

当前西部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与东部发达城市社保业务经办机构呈现不同的社保基金征收管理转型体系、发展方向和领域。东部发达城市社保业务经办机构由于进入后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信息化时代,传统社保基金征收制度管理已经萎缩,东部发达城市的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70%主要存在于社保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业务经办领域。而西部落后的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工作正处于制度化、规范化发展阶段,社保基金征收管理资源环境和社保业务内控稽核体系相互衔接压力非常大。因此,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减少社保基金征收管理资源环境和社保业务内控稽核体系相互衔接主要压力在社保省级统筹业务经办基金管理领域;大幅度降低社保基金征收管理流程中产生的费用总值,是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近期内减缓社保基金征收管理资源环境和社保业务内控稽核体系结构转型压力的核心任务。

(四)推进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及其与内控监管相互衔接技术制度创新,确立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制度发展体系

积极助推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及其与内控监管相互衔接技术制度创新发展,关键是制度创新和社保基金征收政策法律的支持。为此,需要各级社保经办机构与各方面进一步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政策条件。加强宣传引导,推动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及其与内控监管相互衔接技术制度创新领域的法规建立;构建一套健全的政策支撑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出台新型社保基金征收管理转型体系的倾斜政策,对社保基金征收管理转型给予支持。

四、结束语

发展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及其与内控监管相互衔接技术制度创新,有利于将传统的社保基金征收管理模式向规范型社保基金征收管理转型体系发展模式的转变。它以规范为发展方向,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及其与内控监管相互衔接技术制度创新为途径,旨在实现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和内控监管相互衔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和社保业务经办内控管理模式都是侧重于减少社保基金管理过程中的管理费用无序化浪费;管理成本的减量化、再利用的资源化;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及其与内控监管相互衔接技术制度创新在涵盖社保内控稽核制度、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模式、社保省级统筹管理模式要求的基础上,抓住了应对业务成本费用偏高、信息技术含量较低、管理层次较为复杂、管理手段不尽完善以及更高层次可持续发展问题。总之,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应该抓住机遇,依据自身条件积极探索,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内控稽核审计制度、社保基金财务管理制度等阳光化基金安全运营保值增值体系,优化当前的社保省级统筹基金征收管理结构,积极引进先进信息化创新型技术与业务经办操作设备,加快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转型与内控监管相互衔接技术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强化制度机制建设范文第3篇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结合近年来监管工作的实践,以及监管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长效机制建设着手,研究和部署工作思路。

一是围绕保障民生安全,强化科学监管机制。从强化监管责任体系、技术监管体系、信用评定体系和应急预案体系入手,促进餐饮、涉药行业自律,提高科学监管能力。

二是围绕提高监管效率,探索信息化监管机制。面临监管任务繁重和监管人手紧张的情况下,必须从信息化监管入手,破解监管任务和监管力量悬殊、监管手段落后的难题。

三是围绕消除风险隐患,建立风险监管机制。抓实风险隐患排查、紧盯重点企业和严控风险环节三项工作。通过资料分析、抽样检测、实地检查和鼓励举报等方式,积极排查风险隐患,

四是围绕强化监管力度,形成社会化监管机制。做好投诉举报、宣传报道和网络问政三项工作,使公众成为遍布城乡的食品药品义务监督员。

五是围绕夯实监管基础,巩固常态化监管机制。从健全基层网络,夯实监管基础,开展示范创建,加强胶囊监管,落实专项整治,强化教育培训等入手,巩固监管工作。

六是围绕强化队伍建设,建设规范化管理机制。通过改进作风、改革审批、改善监管,规范监管工作,打造人民满意机关。

--------------------------------------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积极探索科学监管长效体制机制

为适应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体制调整新形势,夯实工作基础,促进食品药品监管事业科学发展,以来,甘肃省兰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制度废改立工作小组,提出建立体系,加强六方面制度建设工作思路,着力构建工作协调运转、决策权力阳光、分工科学合理、执法保障保证、监督考评公正的食品药品监管制度体系,努力解决制度缺失和体制障碍的突出问题,探索建立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长效体制机制。

一是加强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工作职责制度。按照以事设岗、以岗定人的原则,重新修订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职责统一。同时按照“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要求,构建基层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的基本框架。

二是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按照食品药品监管需要,制定日常监督管理办法、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办法、从业人员管理办法等,细化工作职责,量化工作任务,确保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形成食品药品监管制度保障体系和企业诚信自律体系的基本格局。

三是加强突发事件应对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应急预警工作制度。按照突发事件的特点,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局系统应对处置突发事件工作程序与流程、药品不良反应、药物滥用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24小时值班制度等,明确不良事件的报告范围及方法、步骤,通过加强值班值守和应急演练提高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应对能力,形成科学合理的安全监测评价预警体系和快速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雏形。

四是加强依法行政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工作程序规定和准入设置规定。按照保障安全,方便群众,促进发展的原则,明确准入条件,制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机关工作程序规定,明确工作流程及各环节的工作原则、任务、方法和要求,完善办文、办会、办事的程序和规定,确保准入阳光运行,执法公平公正,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构成依法严格监管的质量保证体系和互联互通的信息服务保障体系的制度基础。

强化制度机制建设范文第4篇

一、做好医改这一中心工作

(一)继续加强新农合制度建设。

1.提高筹资标准,巩固参合率。人均筹资达到340元,其中各级政府补助增加到人均280元。抓好新农合宣传发动与筹资工作,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

2.优化统筹补偿政策,进一步降低个人费用负担。平均实际住院补偿不低于60%,力争达65%以上,统筹地区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率达到75%以上。加大重大疾病保障力度,将20种大病纳入保障重点范围;落实农村孕产妇县、乡住院分娩基本医疗全免费。

3.完善管理服务机制,提高管理运行效益。强化重大疾病治疗临床路径规范化管理和单病种定额包干费用控制。推行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规范完善“一般诊疗费”并扩大实施范围。开展省、市级医院住院费用即时结报。

4.加大基金监管力度。强化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和费用控制,加大违规行为处理力度,保障新农合基金安全、有效运行。

(二)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

5.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办法,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和医务人员用药行为监管;有序推进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6.加快建立多渠道补偿机制。争取政府落实财政补助政策,继续做好债务化解;加快建立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的多渠道补偿机制,落实村医补助和一般诊疗费。

7.完善人事分配和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全员聘用和岗位管理制度,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完善激励办法。

8.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开展乡镇卫生院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全科医生培养;推进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继续组织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

9.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统筹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公立医院布局结构,加强以人才、技术为核心的能力建设;推行临床路径管理,推进支付方式改革;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推动成本核算与控制,加大医药费用监测力度,有效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二、推进七项重点工作

(一)抓好公共卫生工作。

10.加强公卫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加强卫监、疾控、妇幼等专业公卫机构能力建设和卫生应急决策与指挥系统建设。

11.继续实施好基本公卫服务。将人均经费标准提高到30元,推进10项基本公卫服务常态化与精细化管理,严格实行绩效考核,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

12.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加强艾滋病、结核病、霍乱、疟疾、手足口病、流感、布鲁氏菌病等重大传染病监测和管理,落实高血压、糖尿病、癌症、慢性病等防控措施。

13.提升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完善突发公卫事件信息报告、风险监测和预测预警制度,突出做好学校突发公卫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工作。

14.落实妇幼保健措施。实施母婴安康工程、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程、妇女儿童疾病防治工程、妇幼卫生项目工程、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等五大工程,全县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8/10万以下,力争实现可避免孕产妇零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8‰以下。落实打击“两非”等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措施。

(二)加强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

15.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临床重点学科建设,巩固6个市级重点专科创建成果,年内新创市及市以上重点学科1个以上;巩固“三好一满意”活动成果,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

16.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强化医师查房等核心制度落实;加强病历处方、护理质量、临床用血、消毒隔离与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加强药事管理,继续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规范网上药品集中采购,推进临床合理用药;进一步规范毒麻、管理。县直医院继续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

17.加强医疗服务监管。规范医疗机构与医师执业行为,推进医师定期考核。加大《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宣传,落实《县医疗纠纷及事故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完善医患纠纷预防和调处机制;探索参加医疗责任保险。

18.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做好县中医院二甲复评,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强化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在开展基本公卫服务中,提供中医药健康教育、体质辩识和慢病干预等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19.做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牵头协调抓好“违禁超限、假冒伪劣”等专项整治,做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建立完善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应急处置和食品安全有奖举报、责任追究等制度,提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水平。

20.强化卫生监督。完成县卫监所场所建设项目。推进并进一步规范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加强学校(农村)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学校卫生和传染病防治等监督工作,严厉打击非法行医、私诊私药行为。

21.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按照省卫生信息化建设总体部署,加快公卫平台建设,启动15个乡镇农村卫生信息系统医疗服务模块。

22.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公开招聘、岗位培训、转岗培训、在职教育、对口支援等措施。完善岗位设置、聘用与管理工作,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加大卫生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着力强化学科带头人培养与选拔;注重后备干部培养,加强系统班子建设,完善“双述双评”制度与综合目标管理考核。

23.加强卫生行风建设。切实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和行业自律。继续开展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健全完善反腐纠风长效机制,稳步推行公立医院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健全医德医风考评和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机制,推进“文明医院(单位)”创建活动,促进卫生行风持续好转,改善医患关系,进一步提升卫生行业社会形象。

三、全面落实惠民实事,统筹推进各项卫生工作

强化制度机制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合规建设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195-02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年,也是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合规建设提升年”。农信社作为金融业经营风险的行业之一,其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加快转变观念,提升对合规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内控制度,防范经营风险,对促进农村信用社稳健经营至关重要。

合规建设是在业务经营活动中,为防范风险,依靠完善内控制度、加强执行力建设来防范风险而形成的一套体系。其内涵不仅包括诚实、守信、正直等道德价值标准或行为操守准则,还包含员工的价值观、风险意识、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以及与此相关的制度和组织结构等。面对新形势下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规范经营行为,防范经营风险,加强合规建设实属必要。

目前,农信社通过不断建立健全内控,规范操作,风险防范得到较大增强,但是,受历史、体制和人员素质等影响,农信社的合规建设中尚存在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合规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合规建设认识不到位。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农信社的根本目标。然而利润最大化离不开合规建设,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一些农信社在业务拓展和风险防范上,重发展轻规范,忽视内控与经济效益的利害关系,往往在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导致因小失大。另一方面,农信社员工没有切实认识到合规建设的重要性,不清楚案件往往从违规操作、违章办事开始逐步演变到违法违纪后果,思想上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2.合规执行规章不健全。作为农信社,开拓和发展业务是必由之路,但开拓必须与管理并举、发展必须与监督同行,从防范风险、合规经营的角度,强化合规建设,制度要先行。然而,实际工作中,有的农信社或出于改革需要,或出于竞争需要,往往改革在先、开拓在先,制度滞后,合规滞后。随着电子化建设的强化,中间业务不断开拓,新功能应用推广,网上银行等新业务的开办,农信社没有及时制订、更新相应的配套的规章制度,造成合规执行中无章可循,不能有效地对新业务的经营风险进行防范。

3.合规建设执行不力。农信社的管理者既是合规建设的践行者,又是合规建设的组织者、示范者和推动者,但是其没有在倡导合规具体措施、要求、自查排查及整改纠错上对员工进行积极有效的传导和宣讲,一些员工没有充分认识到合规执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清楚依法合规是银行的制胜法宝,没有把合规执行就是爱护自己的岗位这一理念烙印在脑海里,思想上没筑起合规的“防火墙”,无法从根本上促进全员关注合规、思考合规,持续做到合规执行。

4.合规建设内审稽核不深入。近年来,随着农信社内部体制的改革和业务的开拓,稽核检查的力度不断加大。但稽核人员少、素质不高不能很好适应当前业务发展的需要。作为被稽核单位,首要任务是应付稽查,心态是尽量少暴漏问题,至于如何对问题整改更是放在一边,整改大打折扣。外审内审都是为帮助查找问题没促使合规经营,但由于各种原因,农信社普遍存在重外审轻内审的问题,对系统内部稽视程度不够,抱着敷衍了事、无所谓的态度,一听到银监局审计、人行检查,就慌了手脚,完全轻视了合规建设的作用。而在稽核处罚中,往往一些主客观因素影响,使处罚得不真正落实,屡查屡犯现象依然存在。

二、强化合规建设的建议

1.开展合规教育。采取集中学习、举办培训班等形式,组织员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监管要求及各项制度。通过学习、写心得体会、知识竞赛等方式,提高大家对合规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加强案件警示教育,从身边案件入手,深入分析发案的原因、特点和危害,引导员工结合岗位特点查找自身原因,做到引以为戒,增强合规意识和风险意识,引导全体员工认真履行内控职责、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形成“全员抓内控建设,全员参与内控管理”的良好局面,推进各项业务的协调、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