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小学思维培训

中小学思维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小学思维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小学思维培训

中小学思维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兴趣;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092-01

学科教学从本质上说就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数学学科主要是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是初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注重逻辑思维的训练,而不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效果是不会好的。只有将数学的思维训练和对学生兴趣的培养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数学思维训练是学习的目的,将基础和训练统一起来是小学数学教学值得探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达到1+1>2的效果。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呢?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能力,是智力因素构成的重要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学会在观察时透过事物表象,抓住本质,发现规律,达到不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我认为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和积累都是通过观察实践而得到的。没有观察就没有丰富的想象力,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推理、概括,所以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去观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注重直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要解决数学教学中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教师就要注重直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教学的手段加强直观教学的力度,让抽象的数学教学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形象性教学,就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位教育家这样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许多事实证明科学是动手“做”出来的。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做”数学,比如量身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米和厘米等长度单位的概念,对其有具体的感知;走一段路程,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千米”的含义;称称一两块砖和一两枚硬币,可以帮助我们弄清“千克”和“克”的区别;剪几个对等的三角形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又可让我们得出并掌握三角度面积的计算方法。总之,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引发学生的创造性地思维。

四、运用启发教学和发现教学的方法,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

一个优秀的教师要懂得学生能力差异,进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面对同一道数学题,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让学生尽快地接受。学生不懂题意,便可采用启发、举例的方法让学生接受,发现突破口,用通俗简易的手势或图形来化繁为简。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并积极进行思维。

四、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要善于发现教材中所隐含的深意,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做功夫,这样才能够在教学中训练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教师还应将拓展意识运用到数学课上。例如涉及到语文知识,可以多讲一些与其相关的,让学生们理解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并且融会贯通,这也能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五、一题多解,训练学生立体思维能力

中小学思维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发散性思维;聚合性思维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综合了语文学科的各种能力,是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一环。但目前的作文教学现状是,为了全面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广大语文教师作了种种努力,然而作文课上学生仍然感到压抑、厌倦、畏惧,教师则感到急躁、乏味、失望,可谓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由此可知,作文教学依然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一个薄弱环节,许多指导者的心智和力气,很大程度上还没有完全用在推动学生写作能力大幅度提高的深层区和关键上,不能系统有效地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教学双方重复着许多微效劳动,甚至是无效劳动。

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而进行的书面表达活动。作文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综合素养即写作能力得到提高的过程。写作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写作训练,从写作的本质来看,写作的每一个过程,包括审题、立意、构思、选材、行文、修改、加工等,都是一个思维的过程,都需要思维的参与,再从学生的写作实践角度看,习作毛病大多体现为言之无物、语无伦次,显然,这两种常见毛病根源在思维能力上,言之无物源于思维空白,语无伦次源于思维混乱。

思维能力是语文各种能力的核心,它始终贯穿于各种能力之中。就思维的形式来讲,有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它们是思维的扩展与组合,是演绎与归纳的辩证统一。发散性思维具有辐射性、多维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特点,聚合性思维具有概括性、一维性、逻辑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作文水平,就离不开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渗透,强化思维训练,那到底该如何渗透、强化思维训练呢?下面拟从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两个方面,结合实例,谈谈浅见。

发散性思维是指思考材料中的信息,朝多个角度,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列出更多的新信息,它是思考者能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地得出合乎条件、合乎逻辑的各种思维结果。发散性思维以其独特性、变通性及流畅性使学生在作文构思时获得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并不落俗套的效果。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在于让思维能根据需要按一定的顺序向各种方向运动,在发散过程中产生灵感,使写作过程中思维活跃。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帮助写作者打开记忆的仓库,让写作者的思维自由驰骋,从个人想到他人,从学校想到社会,从城市想到乡村,从现实想到遥远的古代,想到构想中的未来;由正面想到侧面、反面;由想象想到事物的联系、本质,突破材料的局限,横向扩散,纵向延伸,循环交错,活化源头,裂变充盈,这种联想的迁发、扩散和延伸,避免了学生作文中内容枯燥,选材老化,开掘肤浅,立意陈旧的弊端,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形成思维的连续性、流畅性。

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作文能否立意新颖,感受独特,构思是否能浮想联翩。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训练是一个由简到繁,由运用单一的方法到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由以教师引导为主逐步过渡到学生运用为主,由模仿到形成方法系统的过程。

清代吴曾祺《涵芬楼文谈・运笔》中写道:“椎其用功之始,使其能收,必先使其能纵。”可见“纵”是为了“收”。放得开,文章内容才丰富,才有气势;收得拢,文章内容才集中,主题才突出。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归纳集中,思维由流动性向相对稳定的凝固性转化,从多向思维的相互作用中创造出新的为写作所必需,为写作而进行的思维叫聚合思维。发散性思维重在开拓思路,发展思维的迁移能力。聚合性思维重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判断推理能力,两者辩证统一。经过几番的发展聚合,健全了思维结构,优化了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智力得到较好发展。聚合中,逐步使写作者的思维具有灵活性、广阔性、批判性、独创性。在聚合思维过程中,写作者各有感受,各有体验,因而各抒其情,各言其志,各立其论,在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集中、提炼的精妙思路里,受到启迪,去认识掌握为文的规律。

在构思过程中要用发散思维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去占有材料,使积累的材料了然于胸中,从而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材料多了,就要去芜存精,选择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否则就会兴之所至,信笔写来,淹没主题;或是脑子一片乱麻,无从下笔,不知怎样去组织表达。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就要十分重视聚合思维的培养。

在聚合思维中,常用的是筛选淘汰法。发散联想出的事物有些比较复杂,较难理出头绪,其本质特征又比较隐蔽。这时,我们尽可能把对某一问题的各种思维信息全部列出,然后推敲分析,对不能接近题旨、接近问题实质的,或没有多大价值的加以淘汰,按照求新、求异、求深的原则进行概括,根据题目的要求,表达主题的需要,聚合要旨,得出触及问题实质或是自己感受最深的观点。

在作文教学中,如果提供两三则材料给学生,从多材料中立一意,这就可以训练学生的归纳统摄的聚合思维能力。例如:从一组材料中筛选能够论证某一中心的几则材料;或给出两三则材料,确立一个中心写议论文;或选取内容较丰富的范文写提纲,归纳中心,等等。这一类的训练往往即锻炼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聚合思维能力,因为,有时提供的几则材料充分发散思考后,才能找出它们的聚合点。

总之,思维训练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并进而促进综合素质提高的有效手段,在作文教学中应予以充分的注意,只要坚持不懈地抓好这一工作,作文教学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中小学思维培训范文第3篇

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的内涵界定

中小学校长培训是根据培训需求输入培训内容,并将培训内容输出到实际工作中的系统过程。参考柯氏评估模型,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输出结果可以从参训校长对培训的满意度、培训结束时的学习效果、返回岗位后的行为改变及其工作绩效四个层面来衡量,这是综合性的观察和评估。结合对近两年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云南培训基地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实践探索和思考,可以将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概括为两个相对容易理解、也具较强操作性的评价维度,即返岗后的能力提升和工作改进情况。

首先,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指的是参训校长运用培训所学内容改进和提升工作水平的情况。简称工作改进情况。这是将所学知识、技能和态度直接应用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越是解决得好就越说明培训有成效。实际工作中,通常用“成功做了哪些事”来描述校长参加培训的价值和效果。在做工作改进评估时。可以采取行为事件分析法,通过自我评估与领导、周围同事评价结合的方法。

其次,可以从参训校长返回岗位后的能力提升情况,来衡量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实效性。以往不少研究将中小学小长培训实效性理解为上面所说的工作改进,但我们认为,参训校长在培训结束返回岗位后,对培训内容进行复习、选择和内化,并由此提升的实际能力,也可以视为培训实效性的体现。重返岗位后的学习有更强的问题指向性和应用目的,并以此为动力将精选后培训内容转化为内在认识观点、思维方式和行为技能等,由此提升的能力虽然未经具体应用,但它是做好准备、值得信任的潜在能力。对这种能力评价难度较大,通常只能自我评估,但应当对校长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有足够信任。因而总体上。与工作改进情况相比,能力提升情况评估的操作性更大些,可以采取模式化问卷对所有参训校长进行评估。这也是本研究强调能力提升作为实效性标准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本文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指的是:参训校长在返回岗位后,运用培训所学内容、所实现的能力提升,改进工作的情况。这是参训校长将学习内容(知识、技能和态度等)转化为领导学校改革发展的实际能力与工作行为的状况。

当前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提升的制约因素

缺乏具有一贯性的培训实效性评估。当前,培训机构普遍缺乏能对培训前、中、后关键环节按同一种标准进行评估的工具,这对认识和提高校长培训实效性造成很大影响:训前预评估的粗放性;培训结束时的模糊评价;返岗后效果评估的缺失。校长在培训结束回到岗位后,其能力提升和工作改进变为很小范围内的事情,跟踪和监控难度很大。加之没有准确测量工具,培训机构和送培单位(包括教育局和学校)对训后实效性认识通常较为模糊。如果有借助网络测试的评估工具,能在参训校长培训前、结束,以及回单位一段时间后的能力起点和变化情况,做连续、一贯的测量。不仅可帮助地方教育局及时了解参训校长培训效果,也可帮助培训机构把握今后项目改进方向。因此,能对培训管理关键环节做一贯性评估、实效性评估工具的开发和应用,是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培训设计中的应用导向不明晰。目前培训内容选择和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依赖现有资源,对训后应用的现有资源优化和增量资源开发不够:一是需求调查不够深入、全面。上述实效性评估可作为需求调查的方面,即了解参训校长在培训前能力状况,以把握共同问题和个性化需求,但目前这方面工作做得不够细致。同时,对参训校长需求缺乏分类分析和针对性处理。此外,培训机构对不同地方教育发展重点、难点了解不够。这两种情况下,他们都只好寄希望培训机构的专业水平。二是培训内容针对性、专题性不够。需求调查不够充分,将影响培训机构对培训内容选择和课程设计的针对性。会出现通识性的内容居多。贪大求全,桌类问题集中培训专题设计偏少的情况。同时,还缺乏分类甚至个性化的指导、帮助。更大的问题是:当前培训会根据所能获得课程资源来设计项目,却缺少根据参训校长“回去后要干什么”的应用导向,来进行项目设计和课程开发,这势必影响学员对培训内容的实际应用,造成学非所用和培训浪费的结果。三是培训形式较为单一。目前,专题报告、一般性的学校考察和研讨等,仍是比较常见的主要培训方式。听、看、漫谈是必要的,但如果培训都停留在这个层面,就会影响学员对于培训内容的深度理解、有效记忆和创造性发展。一些新的方法,如参与式教学、现场教学、结构化研讨,可以对传统培训方法起到补充作用,但目前仍较为少见。

对参训校长的训后发展缺乏科学指导和有效管理。除了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一般的培训都是在专门机构或刚的学校(影子培训)进行,然后再回到本单位应用。目前的问题是:对集中培训的关注比较多,但对参训校长回单位后的应用和发展关注较少。主要体现为缺乏对训后发展的科学指导、完善的训后工作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及持续的学习氛围。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提升策略

针对前述问题,培训机构与送培单位要加强合作,通过能力发展评估、针对性教学和训后指导管理等,促进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的有效提升。

研制以能力发展为中心的实效性评估工具。实效性评估对了解中小学校长培训目标的实现度、存在的问题,明确改进的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从可操作性和成本-收益角度。可考虑参考2012年底刚出台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借助岗位胜任力分析方法,建立以能力发展为中心、以学员自评为主要方法、借助网络技术自动生成数据报告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评估工具。这套评估工具核心是校长能力框架及其指标体系。报告结果可以针对个人,也可以用于集体诊断和分类分析。具体应用上,可以对校长训前能力状况、培训结束时的学习收获。以及返岗后的能力提升等不同培训阶段的能力水平,进行标准一致、前后对照的连贯评估。这一基础数据可以供培训机构和送培单位使用,前者主要是用于培训设计,后者主要用于训后管理。同时,这些不同阶段的评估结果还可以形成学员学习档案。提供给学员作为自我成长的指导。云南培训基地正与一些地方培训机构合作,就以能力发展为中心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测评工具合作开发。

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提高培训的针对性。首先。增强需求调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既要结合实效性预评估,了解参训校长个体需求,还要了解地方教育工作重点和校长队伍能力建设要求。同时,还要就一些核心课程做更细致的需求调查。目前,云南基地在与委托方洽谈项目时,都会要求对方协助提供四类需求资料:地方教育发展形势和重点工作、对课程结构的总体要求、对部分参训校长的抽样调查及对核心课程内容要点的具体需求。其次,结合需求设计和提供培训课程。课程设计是培训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应突出应用导向的课程资源整合与开发。比如,云南基地在策划西宁市中小学教务主任培训班时,专门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知名中学教务主任,开设《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常规运行体系的构建》课程,并请其突出如何科学排课等具体的管理内容。为了增强教师备课的针对性,2013年上学期开始,云南基地将为每位授课教师提供一份较为详细的学情分析和需求调研结果,并提出对每一门课程教学提纲的建议。同时,拟为参训校长提供领导力资料包(按决策、沟通等能力分类的电子文档),并开设自选讲座,以帮助参训校长按需选学。第三。丰富培训形式和方法。利用参与式教学、现场教学、结构化研讨等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吸引参训校长的注意力和兴趣,促进经验分享、深入反恩和思想碰撞。经过一年半的探索,云南基地共开设《发展规划制定》《思维品质提升》《执行力建设》等若干门参与式教学课程,开发《西南联大附小办学理念与启示》《如何提升办学理念——以云南师范大学附小为例》等现场教学课程,组织《如何提升校长领导力》等结构化研讨,获得送培单位和参训校长的好评。今后,还将充分利用云南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在地州开辟教学点,将现场教学与“游学”结合,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中小学思维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情境;认知;理论;培训;应用

中图分类号:C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2―107―03

一、情境认知理论

1.情境认知理论的基本前提

温格(Wenger,1998)指出,将情境认知理论的基本前提总结如下:(1)我们是社会的人。(2)就有价值的事业而言,知识是一个能力的问题。(3)在追求这些事业时,知晓是一个参与的问题,也就是说,主动参与到世界中。(4)意义是我们体验世界的能力,并且我们投入世界是有意义的,这也是学习最终所要产生的东西。

2.知识是鲜活的实践

(1)莱姆基(Lemke,1997)指出,知识是鲜活的实践,将社会文化场景和人们在该场景中的活动纳入到想学习中来。(2)知识是人们通过在社会中的鲜活实践而逐渐增长的。(3)这种实践是有意义的行动,在某些文化系统中,这些行动彼此之间存在意义关系,并从社会方面和个体方面的关系加以理解知识。

3.学习是参与实践共同体

(1)莱夫(Lave)和温格(Wenger,1991)指出,学习是一种参与。学习是一种个人、个人行动、世界三者之间的不断更新的关系。(2)学习是一个共同创设的实践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所有的参与者通过其行动及在世界中的关系而发生改变和被转化。(3)学习是参与实践共同体,还意味着个体参与的不止一个共同体,而且通过其个人的参与轨迹,还在每个共同体中获得了自己的身份。

4.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根据莱夫和温格(1991)的观点,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应当理解为规定了隶属于某一实践共同体的方式。合法的边缘性参与(legitim_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是情境认知理论的中心概念和基本特征。(1)合法指资源的社会组织及对资源的控制。不是一个合法的参与者,就不能访问课程信息资源。(2)边缘性的参与是指由于学习者是新手,他们不可能完全地参与共同体活动,而只是作为部分共同体活动的参与者。他们应该在参与部分共同体活动的同时,通过对专家工作的观察、与同伴及专家的讨论进行学习。

5.认知学徒制

(1)根据布朗等人的观点,学生参与实践共同体的一种方式是通过认知学徒。(2)认知学徒制指将传统学徒制方法中的核心技术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认知技能,即专家实践所需的思维、问题求解和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在这种模式中,学习者通过参与专家实践共同体的活动和社会交互,进行某一领域的学习。(3)认知学徒制的优点是真实的活动、文化的共享。(4)缺点是出现僵化现象。特里普(Tripp,1993)指出,认知学徒制会出现僵化现象。

6.抛锚式教学

1990年,范德比尔特的认知与技术小组(cogni,tion and technologe group at vanderbilt,CTGV)引进了抛锚式教学的思想,作为实施情境学习条件的一种重要手段。抛锚式教学有时也称“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这种教学要求学生到实际的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问题,而不是听这种经验的间接介绍和讲解。在实际情境中一旦确立一个问题,整个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

7.在情境中进行评价

麦克米伦(Mclellan,1993)建议采纳柯林斯(Col-lins,1990)提出的三个评价模型作为评价情境学习的一种方法。(1)诊断评价。麦克米伦(1993)指出,诊断必须根据随时分析学习者的进展情况并根据此改变方法、顺序及其他学习的条件以满足学习者实时的迫切需要。(2)总结性统计评价。这种统计经常借助于计算机保存并表明学习者的成绩随实践变化的模式和趋势。(3)作品选集评价。这种评价强调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学生按照教师列出的指导,选择能说明他们在不同时间的进展和成绩的作品。在评价自己工作的过程中,“这些反思对学习者有帮助。”(Reeves and Okey,1996)

8.情境认知理论的基本术语

(1)情境(context)。情境是学习真实发生的环境、地点和场所。基于个人的经验,学习者能使用一系列的方法顺利地完成情境中的工作。正是有意义的资源和有目的的活动促进了问题解决,同时也促成了学习向真实情境的迁移。(2)内容。内容是学习者习得的具体概念。概念、活动和情境对学习过程至关重要。当学习植根于内容时,学习者比较容易将知识运用于真实的日常情境。(3)激励。激励,有助于学习者内化知识。换句话说,激励能帮助学生提高认知能力、自我监控能力和自我纠错能力。激励的方法有模仿、辅导、指导、协作和提供建议。(4)评估。基于情境的评估测试有很多的用途,因此,采用适当的评估形式来管理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很重要。评估应该侧重认知发展而不是有关领域的评价(evaluation)。换句话说,评估应有挑战性,而且复杂。评估的方法包括自我参照、档案袋评价和绘制概念图等。

二、情境认知理论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应用

1.转换中小学教师培训过程中的知识观

(1)改变传统中小学教师培训过分关注理论知识的教学观念,转向既重视对中小学教师的理论知识的培训,也关注中小学教师的实践知识的培训。(2)关注知识是一种鲜活的实践,注重中小学教师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自身的教学经验,在不同层次的中小学教师培训过程中,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而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培训模式。同时需要关注中小学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生活经验。(3)需要关注中小学教师知识的生成性。在中小学教师培训过程中,教师的知识与技能是在鲜活和现实的培训过程中生成的,因此,需要中小学教师参与到培训实践中去。

2.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导师制

(1)认知学徒制告诉我们,让学生参与实践共同体的一种重要方式是认知学徒制。那么,在中小学教师培训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认知学徒制。(2)在中小学教师培训过程中,认知学徒制可以转换为导师制,即参加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可以选择一定的培训专家做自己的指导老师,从而增加培训的实效性。(3)在中小学教师培训过程中,需要关注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实践与教育实习,即在此过程中不仅关心对中小学教师的理论知识的生成,更需要关注其实践

智慧和实践能力的养成,让其在培训过程中去参与培训专家的教育实践,进行教育实习,跟随指导老师和参与专家的研究课题等,通过这样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一方面培养其教学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增加中小学教育科研能力。

3.建构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学习共同体

(1)参与培训的中小学教师进行合法性的边缘性参与。参与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归属于某一培训实践团体,是一个合法的成员,能充分利用教育和培训的资源,参与到培训专家的教学活动,在参与部分共同体活动的同时,通过对专家工作的观察、与同伴及专家的讨论进行学习。(2)在CSILE(Compter―Sup,pe~ed htenti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即计算机支持的有意义学习环境下,给参与培训的中小学教师一种学习共同体中参与知识建构的方式,让参与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关注感兴趣的问题并且开始建构一个有关问题的公共信息数据库。(3)创造一个有益于中小学教师终身学习和自我更新的“学习共同体”,让中小学教师彼此之间要经常在培训与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及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共同体成员之间形成并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

4.重视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情境评价

(1)对参与培训的中小学教师进行诊断性评价。根据参加培训的中小学教师的培训与学习进展情况随时进行分析,并且根据中小学教师的具体进展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变培训教学方法、教学的内容顺序及其他学习的条件来满足中小学教师的实时的迫切需要。(2)对中小学教师培训状态进行总结统计。在以网络为平台的信息化条件下,对中小学教师学习程序的过程中可以记录有关的资料,如访问了哪些信息,中小学教师与信息相互作用了多长时间,等等。在总结统计的基础上对中小学教师培训情况进行评价。(3)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作品选集评价。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专家的指导下,选择能说明中小学教师在不同培训时间段的进展和成绩的作品,让中小学教师参与到培训评价中来,根据中小学教师的作品对中小学教师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5.给中小学教师提供学习型课程

(1)重视在中小学教师培训过程中中小学教师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2)把参与教学实践看作是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必要条件。(3)中小学对培训的目的有共同的理解。(4)学习共同体里的实践活动是所要建立课程的潜力,即实践活动是中小学教师发展的源泉。(5)互动是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基本方式,即中小学教师与培训专家之间的不断互动(包括对等的和不对等的互动)。(6)重视合作,认为大部分的学习是通过参与培训的中小学教师与其他中小学教师所建立的关系而发生的。(7)中小学教师培训专家不是学习资源的唯一拥有者,学习共同体本身(包括中小学教师)便是学习资源。(8)重视话语的生成性,即话语不只是用来讲述有关的实践,还在实践中形成。(9)强调为中小学教师培训而进行的评估,把评估看成一个沟通的机制,并主要关注提供给中小学教师的回馈,并且这种评价经常是结合真实性活动进行,并鼓励参加培训的中小学教师自我评价和反思,从而使中小学教师在培训过程中不断修正方向。

6.重视中小学教师的培训与教学模式设计

(1)提供真实与逼真的境域以反映知识在真实的中小学教学生活中的应用方式。(2)在中小学教师培训过程中提供真实与逼真的教学活动,为教学理解与教学经验的互动创造机会。(3)提供接近中小学培训专家以及对其工作过程进行观察与模拟的机会。(4)在中小学培训过程中为中小学教师扮演多重角色,产出多重观点提供可能。(5)构建学习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支撑知识的社会协作性建构。(6)在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关键时刻,应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与搭建“脚手架”。(7)促进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过程与结果的反思,以便从中汲取经验,扩大默会知识。(8)促进中小学教师的清晰表述,以便使缄默知识转变为明确知识。(9)提供对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真实性、整合性评价。

7.关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抛锚式教学

(1)关注实例教学,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实践教学。中小学教师培训需要改变传统培训与教学模式下的那种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现状,需要加强中小学教学过程中的案例教学,以实际案例为教学路线,不断增加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实践性知识与技能的培养。(2)重视基于问题的教学,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坚持以问题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锚”,将这个“锚”固定下来,在教学实际情境中一旦确立一个问题,整个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就被确定了,根据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去培训中小学教师。(3)构建故事中心课程与教学。“故事中心课程”(story―centered curriculum,简称SCC)是由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著名学者R・C・斯坎克(Rogerc,Schank)提出的。通过故事中心课程,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专家指导下,中小学教师在以故事为中心,以行动为基础,以目标为导向,共同寻找故事,完成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目标。

8.促进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信息化

(1)促进中小学培训信息化,为中小学教师培训提供一个认知的情境。必须为学习者提供机会从多种观点中识别关键概念,由此促进学习者对真实活动过程复杂性的鉴赏力,以及形成学习者在根据独特的真实活动情境发现应对问题的方式时的灵活性。(2)促进中小学培训信息化,为中小学教师培训提供更加广泛的信息资源。(3)促进中小学培训信息化,提供中小学教师与培训专家的沟通、对话与交流的信息化平台。

中小学思维培训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培训;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73-02

校长是学校行政的最高负责人,是学校领导管理的核心和灵魂,他的才华和智慧与学校的办学质量与效益息息相关。面对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所提出的要求,只有校长的素质和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校长在教育改革中的主导力量。

一、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根据

中小学校长培训是遵循干部培训所特有的规律主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依据来开展,包括:

1.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理论依据。①终身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的生存理念己逐渐被大众所接受。校长这一角色所担当的职能和具备的素质也在从单一走向多元,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理念逐步转变为社会人生命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时展对校长培训模式的创新提出了开放现代化、效益高质量的需求。②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思想最初是面对全球环境提出的,现在已经演变为公众普遍认可接受的发展观念,而且已经辐射到教育、经济等社会各个领域。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阐述,对校长的培训不能只着眼于解决补偿性的、短期性的、应急性的问题,更关键的是要促进校长素质的可持续发展,除了只对校长个体角色要求负责,更应该多关注校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2.法律对中小学校长培训的保障。我国的校长培训是由国家统一领导,自上而下进行的,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政府行为,集中体现了国家对校长培训工作的领导,这其中行政的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主要体现在:①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是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主要法律支撑。②国务院联合教育部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校长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③我国教育行政部门还加强对培训的指导引领。

3.系统科学论。校长培训隶属于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子系统,包括:任职资格培训、岗位提高培训、校本管理培训等。在每一类培训中又有知识系统和能力系统两个要求。

4.能力本位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其专业化发展。校长培训也属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中小学校长培训应定位于培养现代校长较高的能力素质上。

在此观点下,中小学校长培训应确立校长的培训主体地位,是以校长专业化发展需求为导向的,以开发管理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发掘教育管理、教育经营、教育科研的能力,突出职业道德素养、管理素养、创新求真三大素养的能力培训。

二、中小学校长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已经初步构建了以分级管理为特点的中小学校长四级培训网络和培训管理体系,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师资队伍,创新了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教材体系和形式多样的培训模式,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受训者方面:①理论传授为主的培训模式很难适应培训发展需要。传统以理论传授为主的系列讲座、专题报告等培训模式,其培训绩效往往不尽人意。这些理论普遍具有严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可是用于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效用却是微乎其微,这种以培训者为中心、以学科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已经不能再适应新形势下培训发展的需要②校长自身对参与培训的热情和积极性缺乏。良好的授课效果需要师生双方的互动沟通,因此受训者的主观能动性在参训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只有学员能对授课讲师课堂上的观点大胆质疑,深刻反思,积极主动地提出学校管理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并能参与问题讨论与探究的过程,才能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真正带到具体的培训和教学活动中来解决。而大多数校长由于忙于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又加之行政事务的干扰,长期形成了被动接受的状态,在短时间内很难全身心主动参与到培训中。

2.培训者方面:校长培训中授课教师“所提倡的理论和所运用的理论”的脱节是引起教师在培训中不能很好把握理论开展培训的一个因素。授课讲师的思维定式所限对很多理论仅仅停留在理解的层面上,没有真正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当实施面临以问题为中心的培训时,面对有着丰富阅历和管理实践经验的校长,往往提不出切合校长日常工作实际的问题,或者流于形式而泛泛提出一些貌似简单的问题,从而导致培训的效果欠佳。

3.培训管理方面:培训机构在培训的组织管理中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第一,在对校长培训进行组织管理过程中,往往注重对培训者和培训内容的评价,忽视对受训者校长接受培训后的实际效果的评价;第二,过多地关注了培训的结果评价,而对培训实施中的过程性评价不足。

三、解决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1.整合校长培训课程,适应职业发展需要。校长培训中,在课程的设置上不但要考虑校长的现实培训需求,更要引导需求。培训方案制订时,在培训内容整体设计思路上,变迎合需求、促进发展为引导需求、引领发展;培训课程的设置宜少而精,合并关联学科,减少课程门类,避免交叉重复;在具体设置时,应不拘泥于追求完整的理论体系,适当增加专题培训课程,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创新校长培训模式,改革校长培训方法。在校长培训中,培训者要充分利用校长智力资源与丰富的管理实践按需施教,因材施教,分层施教,通过建立学员论坛、研讨交流,实地调研,把培训过程变成问题探究的过程,广泛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提高授课效果。

3.加强培训考核评价,促进校长专业成长。校长培训考核评价的导向应是对校长工作的改进和提高校长的专业发展。因此对校长培训实效的评价应注重实践考核,以评估校长通过学结反思,理清办学思路,提炼管理经验,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姗姗.美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探析及启示[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5).

[2]孙艳艳.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探析[N].东北师范大学,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