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思维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探索 创新 培养
社会进步需要创造,无创造社会则停滞不前;教育发展亦需要创造,无创造教育便会僵化。进入以创造发明为主流特征的21世纪,创造教育日益显示出举足轻重的作用。纵览中国教育发展历史,最早、最鲜明地打出创造教育大旗的就是教育变革的先行者―――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陶行知认为,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精髓。所谓创造教育,即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
陶行知认为每个儿童都具有巨大的创造潜力,儿童的创造力需要解放和培养,并提出了“六大解放”的主张。他的这一思想对我国当前培养儿童创造力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那么,如何运用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来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呢?本文就我的思考与探索陈述于下,以求教于方家。
1 转变教育观念 鼓励孩子创新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为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我们必须从幼儿开始培养。由于我们教育的对象还小,教师不信任孩子的能力,不敢放手让孩子做主,事无巨细包办代替。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在教学中存在着不少压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做法。其一,从教学活动的价值取向上,鼓励孩子采取“照葫芦画瓢”的思维方式。曾有一位幼儿老师教小朋友画小鹿,由于一时的疏忽,把小鹿画了两条腿,结果全班三分之二的幼儿都画了两条腿,原因是老师平时没有指导幼儿进行大量的形象感知,表象记忆,并且经常要求孩子完全照着老师的样子进行各种活动。孩子的头脑中没有足够的形象储备,缺乏基本的创造素材,也就不能进行联想与创新;其二,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往往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幼儿机械地模仿,机械地记忆,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把幼儿的头脑只当成是储存知识的“仓库”而不是生产知识的“工厂”。其三,在教学活动的评价上,教师只喜欢记忆型的幼儿,喜欢上课规规矩矩,下课老老实实的幼儿,这样的教学只能培养出循规蹈矩的儿童,压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陶行知认为,儿童的创造力需要及时、正确的培养。美国学者史蒂芬?利汉斯说:“2―6岁是创造性发展的关键期,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培养,那么创造性在以后的生活中很难再被激发出来。”张衡数星星,骆宾王作诗,曹冲称象,牛顿自制小风车,爱迪生孵蛋,等等,这些杰出的创造性人才,在其童年时期就表现出了独特的创造力。然而,如果没有培养创造力的环境和教育,即使是富有创造性的“小神童”,也很难成长为伟大的发明家。张衡如此,牛顿如此,爱迪生也如此。创造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起点则是创造力的萌芽阶段――学前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必须担负起培养儿童创造力这一神圣使命。教师首先应从思想上改变过时的观念和专制的作风,并且要从思想上肯定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导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化为现代的幼儿能力发展的促进者。
2 培养动手能力,激发创造欲望
陶行知指出:“手和脑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儿童的创造活动是在不断的探索、尝试、操作中完成的。他们的创新思维只有通过一些实际的尝试操作,才能物化,也只有通过一系列尝试操作,他们的创新思维才能更加符合现实,更具有实际效果。儿童在一次次动手操作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拓展自己的思路,尝试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其实质就是一种创造力的表现。而且,儿童在动手操作、反复尝试中获得一些成功,会进一步激发其动手的热情,使其创造潜力得以更大的发挥。因此,教师应创造条件,为儿童提供动手操作的环境与物质材料。例如,在活动室设置各种区角,让儿童玩积木、捏泥人,做小制作、搞小发明等,通过这些儿童感兴趣的活动来促进其创造力的发展。幼儿创造的火花,犹如活泼稚嫩的触角,敏感而脆弱,需要教育者珍爱、保护,并给以广阔的空间和自由。教师应对孩子少一些苛求和责备,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在活动中我有意识的让孩子查找资料、参与环境创设、培养他们动手能力。如主题活动《美丽的森林》,我就和幼儿一起寻找和收集有关森林的实物与资料,创设主题环境,把收集到的资料及调查所得做成“森林资料站”。孩子们建议将墙饰和活动室布置成美丽的“森林”,在“森林”里用废旧盒子、可乐瓶、瓦楞纸制作了动物们的“家”,用折、撕、剪、画、捏等方法做成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动物,创编出各种关于“森林”里的故事展示在墙面上。在这样充满吸引力的环境里,孩子们每时每刻都在主动地学习、积极地创造。在这里,环境不仅仅是美化活动室,而且是孩子们自我表现与展示的舞台,是幼儿尽情想象与创造的天地。
3 丰富感性知识,提供创造材料
任何新的形象,新的设想的产生都是对已有表象与观念的选择,加工,改造。如果儿童从未看到过猴子,在绘画活动中也就不可能画出生动形象的猴子来,只能是“照葫芦画瓢”。正是基于这种想法,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改变了以往那种模仿的训练方式,而首先注重幼儿的主动观察和表达。比如,在绘画活动中我把教幼儿画大象改成了画鸭子,因为我们这个地区的孩子很少见过大象,而对鸭子比较熟悉。在活动之前,我让孩子们通过各种方式观察鸭子如何走路,如何游戏,怎样吃食,怎样玩耍。绘画活动的时候,我只是教给他们画鸭子的一些方法和要领,画的内容则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自由选择。结果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一张张画纸上出现了各种各样动态逼真的鸭子。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头脑中有着丰富的生活材料。这是保证他们思维活跃的根本。
我还利用活动的机会,让儿童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引导他们观察沿途的车辆与行人,认识建筑物、交通工具,观察房前屋后的环境,探索田野河流的分布情况,欣赏大自然美景,了解花、草、鸟、虫的特征等,以丰富儿童的感性知识,启发其想像力,触发其灵感,增强其探索精神,点燃其创造的火花。例如,我在一次中班的小朋友们参观造船厂和码头之后,让小朋友“画船”。结果,有的小朋友的画面上不仅有轮船,还有高挂的太阳、漂浮的云彩和飞翔的小鸟,有的还画出了海盗船和国王的船,国王的船上有国王和美人鱼在跳舞,甲板上还在放烟花……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此言妙矣!
4 巧设创新问题,激发创新思维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能力。”好问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探求未知、开启智慧、认识世界的内部动力,是探索和创造的源泉。创造性思维更多地表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在幼儿游戏,绘画,活动中不断地向幼儿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幼儿有目的地去思考。
比如,在一次游戏中,三组幼儿进行搭汽车的比赛。我要求他们每组搭的车子样式不同。三组幼儿都开始各自动起了脑筋,搭起了三种不同样式的车子。可是由于桌面光滑,车轮不稳,车子都倒下去了。怎么办呢?我再次要求三组孩子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并且每组想出来的办法要各不相同。第一组的小朋友很快想到应该由四个小朋友各扶一个轮子。第二组的孩子们想出来的办法不能和他们相同,那该怎么办呢?几个小朋友七嘴八舌地在讨论,忽然一个孩子说,我看过司机叔叔修车的时候,在轮子的前后用一个三角形的东西垫住,这个办法果然有效,轮子不滑了。这可苦了第三组的孩子,他们商量了好一会儿之后,几个幼儿兴奋跑到教室的外面捧来了沙子,把沙子铺在车轮下面,车轮果然稳住了。我大为惊讶,为他们这一具有创新意识的办法高兴。
在绘画活动《有趣的西瓜皮》中,我发给每个孩子一张带有半个西瓜的纸,先问幼儿半个西瓜像什么?孩子纷纷说像轮船、像雨伞、像小推车等。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出一幅幅新奇的作品,有的把西瓜皮想象成一艘潜水艇,许多美丽的鱼儿正围着它做游戏;有的把西瓜皮变成了一间鸟窝,鸟妈妈在外面保护着里面的鸟宝宝睡觉,有的把西瓜皮变成了雨伞,小猫正在下面躲雨……幼儿自由发挥的同时,我们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鼓励和支持孩子大胆表现,让幼儿充满自信地去创作,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自我。在一次认识沉浮的科学活动中,先让幼儿大胆设想,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实验中,我先让幼儿亲自把木块、铁块、橡皮泥,玻璃球等放在水里,观察什么东西浮在水面上,什么东西沉在水里。接着,我又设计了两个讨论问题情境,一是出示一个塑料空瓶放进水里,让幼儿观察,塑料瓶浮在水面上,那么怎样使塑料瓶沉下去呢?一是出示五个一样大小的红色小圆球,并告诉小朋友,其中四个木球,一个铁球,请小朋友想个办法,把铁球找出来。由于提出的问题新奇而有趣,因此幼儿的思维很快活跃起来,他们积极参加讨论,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有的说放在水里,有的说用天平称,有的说用石头敲,答案不一而足。因此,当幼儿在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时,教师要更多地鼓励他们想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新方法,这样才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总之,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很多,有待我们去探讨,去创造。事实告诉我们,有创造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幼儿。教师只有首先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才有可能在实际教育活动中自觉主动地培养孩子的创造性能力。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采取创造性教育的方法和措施,以进行针对性的创造性教育。我坚信,只要我们每一个幼教工作者努力践行创造教育思想,幼儿创新能力的提高一定指日可待,中华民族的复兴腾飞之时一定会早日到来!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幼儿美术;教育;作用
一、创造性思维应用于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分析
1.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幼儿对绘画的兴趣是实践幼儿美术教育的出发点,以兴趣为切入点增强幼儿学习美术的信心,进而强化其学习主动性能够使幼儿美术教育进行良性的循环状态。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激发幼儿兴趣的技巧,引导其发散思维,创新工作中的细节。而创造性思维在其中的应用则激发起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之下,学生灵活自如的掌握课本知识,并展开相应的实践探究活动,如此才能够为中职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更好的适应工作打好基础。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多为学生营造动手实践的机会,鼓励他们多听、多看、多练,让他们用自己喜欢、感兴趣的方式去描绘生活。[1]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将创造性思维贯彻于幼儿美术教育之中能够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具体来说,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出独立思考的空间,引导他们发散思维进行思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场景的布置与设想则能够完成这一环节的工作。创造能力的培养需建立在发散思维的前提上,教师要在美术教育活动与生活之间建立起固定的联系,让他们以生活中实际能够见到的事物、场景为切入投入到美术教育活动之中。如此在实际进行幼儿美术教育时,他们也能够把握好其中的技巧。[2]这方面的实践既能够推动幼儿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又能够优化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依托创造性思维优化幼儿美术教育的具体策略
1.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创新意识
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在幼儿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中秉持什么样的教育思想便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实践。所以为实现依托创造性思维优化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创新改革。教师需树立起以创新为原则的教育思想,正确评估当前幼儿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教学效率。此外,还需要正确认识美术教育活动的本质,不能单纯的把重点放在绘画技能的培养之上,而需要重点培养幼儿的独立审美意识。日常教学工作中就应当灌输给相关专业的学生这样的理念,让他们能够在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2.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创造性思维应用下的幼儿美术教育教学工作应采用主题或模块化的教育模式,而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则为后续各项教学措施的落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学生来说,鼓励他们大胆向周围人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是贯彻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体现。作为教师,很多时候我们也是在用一种“成人化”的思维来审视幼儿美术教育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这一现状在无形中影响到了幼儿参与美术教育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方式让中职幼教生的思维能够贴近幼儿,如此才能够为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打好基础。可尝试在课上组织相应的练习、交流来达到这一效果。
3.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组成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元素,更是幼儿分析问题、认识世界的重要载体。具体来说,正视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并以此为起点优化幼儿美术教育需重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让其将发散性思维传递给幼儿并引导幼儿依靠想象力来突破原有知识点的限制,完成知识的整合。发散性思维强调的是“由点及面”的拓展,需要学生从多个角度入手对特定的问题或事物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差异与联系。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转变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体验,并让其在特定美术教育情境下丰富自身的内心世界。以此为起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发现美、欣赏美,进而以一种亲身参与的方式提高自身的美术素养。此外,教师需要创新针对中职幼教生的教学评价模式。要采用多元化、人性化的模式对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全面评价,以此来树立他们的信心,引导他们丰富自身的专业技能。
一、营造良好的美术教育氛围,唤醒幼儿创造性思维
幼儿还不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对于事物的认知更多地还是依靠感官的刺激,通过模仿来进行学习。幼儿的模仿能力和好奇心都非常强,想象力也非常丰富。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教师就需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特征,以及孩子们感兴趣的内容,为孩子们创设一种有利于激发孩子们模仿、想象和好奇心的外部环境,精心营造一种良好的美术教育氛围,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感染孩子们的身心,充分利用幼儿的好奇心、想象力等来唤醒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幼儿园中,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动态的主题墙的创设,为幼儿创造一个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来表现的自由空间,让幼儿可以自由发挥,去完善班级的主题墙,参与班级主题墙的设计与布置。孩子们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既锻炼了绘画、手工的技能,也很好地发挥了幼儿的创造性,可以最大程度地唤醒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二、创新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引导幼儿创造性思维
美术教育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教育,这就要求幼儿教师本身具备很好的美术基本功,同时也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让美术成为孩子们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殿堂。美术有不同的画法和技巧,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对美术教学方法的创新,来引导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孩子的创新意识。例如,老师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让孩子们采用不同的画法,有的幼儿喜欢简笔画,有的幼儿喜欢用水彩笔画,有的喜欢用蜡笔画,不管幼儿喜欢哪种画法,老师都要积极地给予肯定,把孩子们的画放在一起比较,让孩子们看看这些画存在哪些不同,孩子们对于鲜艳色彩本身就比较敏感,很容易发现其中的差异,有的孩子发现水彩画色彩更鲜艳,感觉可以动。有个孩子在用水彩画画时,不小心碰倒了蓝色,孩子随即把蓝色画成了波纹形状,还画了很多鱼,即兴完成了一幅大海的图画。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老师只有在教学方法上花心思,灵活运用,就可以很好地引导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孩子的创新能力。
三、运用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教育教学实践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这些教学手段以其生动、直观的特点,为教育教学实践增添了很多精彩。在幼儿美术教育中,也可以利用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对孩子们的感官形成强烈的刺激,吸引幼儿的兴趣,让幼儿产生丰富的想象,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例如,在幼儿美术教育中,为了让幼儿画一幅天空的画,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幼儿展示了各式各样的天空。天空中有飘浮的云朵、飞翔的小鸟,也有的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等。这些形象的事物对于幼儿的视觉形成了强烈的刺激,唤醒了幼儿对于自己日常生活经历的回忆,大脑中也会浮现出自己见过各种不同的天空景象。在这种活跃的思维状态中,幼儿也会产生联想,把很多相关的甚至是不相关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成为自己绘画的元素,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在这样的引导下,有的孩子把自己画在气球中飞上了天空。借助多媒体手段,能够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四、采用鼓励表扬的评价方式,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教育评价方式不仅对于幼儿美术教育的教学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对于教育目标的实现进行评估和反馈,而且对于幼儿的学习行为也会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现在一些幼儿教师在评价时采用打分的方式,直接给幼儿的美术作品上打一个很高的分数,虽然对于幼儿能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这种简单呆板的评价方式对于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效果不好。幼儿教师在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采用诊断性、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通过科学的评价,引导幼儿的行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有一个小朋友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了一个长着翅膀的汽车,教师看到这幅画,马上问小朋友:“为什么汽车上长翅膀呢?”小朋友说:“我希望汽车可以飞,不光会在路上跑。”教师听了马上表扬这个孩子很有创意,这幅画画得很好,希望孩子好好学习,长大了制造长翅膀的汽车。教师这种鼓励性评价,让孩子感受到了创新的快乐,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会强化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对其以后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乐学情感,幼儿学习数学的桥梁
原本数学就是非常枯燥,难以掌握的一门学科,要使幼儿对其产生兴趣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首先,注重幼儿的实践活动,保证幼儿愉快、有益地自由活动;其次,注重幼儿的主动活动,并应引导幼儿充分活动。《纲要》中也提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主动活动是一种幼儿受自身兴趣和愿望支配的全身心积极投入的活动,在主动活动中,幼儿有一定的目的,能面对困难的挑战,注意力集中,潜力得到发挥。要使幼儿主动活动,活动兴趣的激发是关键,环境的创设是前提。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创设最为有效的情境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充分感受探索游戏的乐趣。如:在学习“单数和双数”时,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布置了一个“智慧宫”,并准备了好多礼物。在我的带领下,幼儿走进了“智慧宫”,接着,我请幼儿根据自己胸前的图形和图形上的数字找座位,谁找对了就可以得到“智慧宫”里的一份礼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关注:为什么1、3、5、7、9号排在一起,而2、4、6、8、10号排在一起呢?这样既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又达到了帮助幼儿认识单数和双数的目的。
二、通过各种动手操作活动,逐步加强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皮亚杰曾说:“儿童学习数学的最佳方法应该是组织和创设一个让儿童能在其中尽其所能,充分发展自己的合适的环境。”幼儿的逻辑数学概念来源于动作,幼儿的具体操作活动就应该成为数学教育中的主导活动,数学操作游戏让幼儿充分地动脑、动口、动手,不但能让幼儿主动获得数学感情经验,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于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也具有其他方法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因为幼儿的思维形式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我选择色彩鲜艳、简单明了的数学教具,便于幼儿积极参与制作,同时促进数学教育游戏化、趣味化,实现“寓教于乐”。比如,制作10以内的点子卡片,我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长方形的纸和小蜡笔,让幼儿在上面画点,上课时可以用来做数的分合练习,把枯燥的讲解变成对直观形象材料的直接动手操作,让幼儿从“做”中学,从“玩”中学,既学得有序,又玩得有趣。由于幼儿好动、好模仿,有着极强的表现力,我们可以通过电化教学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比如,计算识数1—10,通过幻灯片播放1—10幅不同图片,让幼儿跟着图片拿出实物或动手画出自己想表现的事物,这样很自然地满足了幼儿的表现欲,从而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达到教学目的,使幼儿通过各种有趣的学具更好、更快地掌握数学的抽象知识,使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得到发展。
三、通过游戏活动,使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逻辑思维
游戏是幼儿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数学知识除了通过教学活动来向幼儿传授,还可以通过游戏来传授,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使抽象逻辑思维得到发展。我在指导幼儿玩建构游戏时,要求他们在拼搭物体前先要想一想,怎样拼搭会更形象、更美观,以此来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幼儿玩跳棋、军棋、象棋时,通过让幼儿掷骰子,请他们比较数的大小等,使幼儿通过此游戏在抽象逻辑思维方面不断得到提高。《纲要》中提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的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四、在一日生活中进行随机教育,提高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在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里,包含了大量的数学信息。我经常在体育活动中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如在户外活动时,让孩子们边拍球边数数,手、口、眼并用,除了自己数,还可以同伴之间互相数;套圈游戏可帮助幼儿复习数的形成或相邻数;扔沙袋或飞标时,让幼儿相互比较投掷的远近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会在饭后散步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房屋的结构、造型、布局等,使他们积累了空间形体概念;另外,我通过让幼儿平时分发碗、勺、筷、毛巾等,使他们进一步理解和领会数与数之间,物与物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等。《纲要》中提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成为幼儿学习的对象,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去利用,幼儿就可以从中获得数学的经验,同时还可以运用已学的知识去解释未知的世界,从而享受学习的乐趣。幼儿期通过数学活动对其进行抽象逻辑思维培养,对幼儿智力和创造力的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活动中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培养不仅在数学方面,在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问题的积极性方面都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1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1.1幼儿美术教育的现状
美术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之一,美术教育的教育方式独特,能够带给人们美的感受,美术作为学校的一门基本课程逐渐地走进人们的视野,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我们的教育不断地改革,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激发了家长和学生对美术教育的兴趣,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丰富的想象力,美术教育不仅能潜移默化地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还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利于孩子身心健康。但是,现今的美术教育存在各种问题。比如受升学观念的影响。家长更加重视孩子的语数外学习情况,认为学美术就是消遣,就是不务正业,再者就是学校的美术教学系统不够完善,缺乏对美术教育的深人研究,这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制约其美术教育的发展,间接地影响学生全面发展。
1.2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前景
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前景就是把创造性思维运用到美术教育当中,用创造性思维促进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幼儿美术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了解幼儿的兴趣,增加幼儿的动手能力,多赞美少批评,在无形中增加幼儿的自信心,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孩子去主动地感知周围的世界幼儿美术教师在教学当中要认真地观察每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了解他们之间的差异,学会因材施教,授课的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状况,使幼儿能够接受,使孩子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为他们提供更好地创作平台,促进其全面发展,不要一味地强调理论知识,忽略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美术有最基本的知识框架,有最基础的绘画技巧和方法,不要总是强调创造性思维,要绘画技巧和方法与创造性思维相结合,才能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对于幼儿美术的发展,社会和家长就持有积极的态度,孩子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幼儿美术教育,但是美术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家长、老师、社会的支持与理解,只有我们共同合作、积极配合,才能使幼儿美术教育体制更加完善,才能更好地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2创造性思维对幼儿美术教育促进作用的表现
2.1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幼儿教育环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幼儿美术的教育,创造性的思维运用到美术教学当中,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造性思维就是美术教育中的一种工具,可以开发幼儿的创作潜能,提高幼儿的创作水平,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教师在授当中,不要条条框框的对幼儿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要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在幼儿的心中种下富有创造力的种子,避免使用枯燥性的语言进行授课,讲课方式要生动、有趣,带有鼓励性,授课选题要适应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合性的内容进行教学。使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创造性思维在美术教学当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上,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因此不要抹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天马行空的想法。美术教育可以促进幼儿的思维由形象性向逻辑性过度,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选择有利于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情景,不要给幼儿的想象力设定局限,把美术教学当成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一个过度。幼儿的可塑性很好,想象力比成人好,可以很快地接收新的事物,不断地学习,进而使幼儿的想象力不断地丰富,使幼儿的创造性不断地得到开发。
2.2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美术老师在幼儿教学当中应该首先研究幼儿的学习兴趣点。摒弃枯燥的学习环境。让幼儿接受更多的正能量。活跃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幼儿的学习有更多的主动性,在实际的教学士中,引导幼儿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听、看、练,主动地去感受周围的环境教师教学的方式是多元化的,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给幼儿提供足够的想象空间,引导幼儿的思维,对相同的事物进行多种思考。
幼儿的美术教育,是幼儿发展的重要一步,把创造性思维应用到幼儿的美术教学当中,让幼儿对周围的生活环境有更细致的观察和更丰富的体验,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幼儿的思维认识。在教学当中,教师针对幼儿的教学应当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幼儿的心理状况,对当前学习环境的适应情况,对教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等,促使幼儿全面发展。
2.3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
幼儿时期就是自我思维和直觉行动时期,幼儿的活动需要情感的激发,把创造性思维运用到幼儿美术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很好地激发幼儿的情感,幼儿美术教学让幼儿有很深的审美体验,注重幼儿的艺术感受,让幼儿在快乐的学习中得以成长。在幼儿的学习当中,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家长要摆正态度,孩子的内心世界比较敏感,多鼓励少批评,不要总拿孩子进行对比,也不要盲目地指导孩子,为孩子的绘画营造形式美是美术教学活动中的特色之一,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健全幼儿的创造性人格,培养幼儿的严谨、坚毅的生活态度,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专注性,幼儿时期是人生中的黄金时期,处于学习初级阶段,激发他们的性是必要的,可以更好地塑造他们的思维方式,密切的关注幼儿的行为,通过他们的动作、语言观察他们的个性特点。进而进行正确的引导。按照科学的方式方法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注重幼儿内心的情感世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2.4促进美术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顺应时代的发展,多元化的社会就应有多元化的发展,教学也一样,教学模式不能一成不变,尤其是在幼儿的美术教育教学当中,教学模式不能单一而论,教学过程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创造性的思维应用到美术教学活动当中,使幼儿的美学教育形式得以拓宽,幼儿是教育的主体,针对幼儿主体的特殊性。多元化的美术教育模式。更适应幼儿的成长和知识的接纳,在教学当中,引导幼儿主动去体验和发现,在实际的生活当中,激发幼儿的情感,丰富幼儿的内心世界,在美术教育当中。不断的观察幼儿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创造性思维对美术教学活动的应用,使幼儿的学习性质得到改变,使幼儿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使幼儿美术教学模式不断地改变,以适应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注意处理专业知识的灌输和培养孩子主动性、创造性之间的关系,促使幼儿美术教学模式更加健全。
3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3.1幼儿美术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
幼儿美术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模式,不要对学生的思维有过多的干涉,要引导他们主动地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避免在教学中让幼儿形成思维定式,以至于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幼儿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形成枯燥单一的学习模式。一味地听从指挥。盲目地模仿。丧失了创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授课过程中,传授基本的绘画技能是必需的,但是教师的教学要有创造性,注重幼儿的情感和主观性的培养,最终让幼儿形成一定的创造性思维。
3.2学校应形成完善的美术教学体制
美术应是幼儿思想自由表达的一种方式,具有生命力,教师应引导幼儿对美术保持高度的积极性,制定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鼓励幼儿自由的创作并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情感,避免幼儿被动的摸仿,给予幼儿足够的想象和思维空间。为此学校应形成完善的教学机制,提供多层次的美术材料,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有目的和针对性的摆放不同的美术材料,提供给幼儿更多的选择,在学习中逐渐地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3.3注重幼儿的学习氛围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主动性,创作和绘画的基础就是观察,幼儿由于年龄的限制,对事物的认识观察比较单一,教师在教学当中应提供足够的美术材料,引导幼儿去观察,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有更大的想象和思维空间。幼儿的美术材料应该贴近幼儿自身的生活环境,从生活中找寻,使幼儿更好地观察和学习。幼儿的阅历有限,我们不应用我们的思想观念去过多的约束他们,在学习上,给他们营造自由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自由开放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和认知世界,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3.4在美术教育的环境中启发创造性的思维
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和指导下,孩子具有了最基本的学习能力,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环境可以使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启发,形成一定的思维空间,让孩子的学习潜能得到释放,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良好环境中自由学习,迎合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使思维具有灵活性,从而激发创作的灵感。因此,美术的授课选题不要天马行空,要在幼儿的接受能力之内,让幼儿在环境中自主的选择需要的材料,自由的创作,使幼儿的表现欲得以激发。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