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职教育的特点

高职教育的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职教育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职教育的特点

高职教育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自信心 创新教育 企业文化

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然而,在现阶段许多院校的改革却未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根本原因在于,大多数的改革没有从高职学生自身特点出发,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为此,笔者提出了“填补高职教育的‘欠缺’,四纬度提升学生的素质能力”的改革思路。

填补教学模式的欠缺

一方面,由于许多高职生在高考报名时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了解得很少,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所以,常常会在入学后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对所选专业不感兴趣,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针对以上情况,在新生刚开学的时候,应彻底改变将学生直接领入教室进行课堂教学的模式,而应当利用至少一周的时间进行专业认知教育。可通过开展讲座、到实训室看教师演示以及到企业参观等方式,使学生对自己所要学习的专业有直观的体会与了解。然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自主选择该专业的方向(设计、管理、营销等)。若对该专业的任一方向都不感兴趣,应允许学生重新选择专业。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与实训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允许和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对一些知识点提出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允许学生针对某个问题进行争论,通过争论,若该学生所讲有理,则要接受并加以推广。

填补服务与指导的欠缺

首先,通过高职院校面向企业的技术服务,在教师的带领下,引导学生参与到企业生产或项目的开发与纵横向课题的研究中,并给予学生相应的报酬,以物质的回报直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其次,通过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科普活动或讲座服务,让高职学生充当讲授者,让他们从“授知识予他人”之中既得到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巩固了所学知识,还能体验到交流的乐趣,从精神层面提升自信心。

再次,在学院内部,以学生为主体定期开展院系间的“跨系联谊班级”活动。比如,文科类学院学生可到电子学院,面向理工科学生传播文学类知识;电子学院学生可到文学院,面向文科生讲解电子方面的自然科学知识,或开展一些小电子产品制作等活动。这种学生以双重身份(既是传播者又是接受者)参与的活动,既能节省教学资源而提升知识普及率,又能使作为主体的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提升。

最后,针对学生渴望被关心、被重视,平时与任课教师沟通、交流比较少的状况,任课教师与学生结成对子,实施导师制。学生根据个人兴趣或是对某个教师的认可选择导师,每十个学生配一个任课教师作为导师。导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专业课程,还要作为合格听众,倾听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及独特见解,使每个学生感觉到自己是一个被教师关心认可的人,从而提升自信心。

填补创新教育及艺术教育的欠缺

现有的大多数高职院校只注重了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创新能力培养,使得毕业生在就业以后发展面窄、发展潜力小,常处于被动地位,所以创新能力培养刻不容缓。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应该着重以下两方面内容:

一是依托校企共建项目,加大显性创新能力培养。依托学校和企业共建的“创新设计实训室”“大学生创新社团”,大力开展各个级别的技能大赛活动,鼓励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协助学生自主地完成比赛项目的设计与生产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借助校企共建的“教师创新工作室”,让学生和教师一起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到企业的实际生产项目中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特点开发与实施创新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二是重视艺术文化教育,加大隐性创新能力培养。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说过:“一个有科学创新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科学创新思维。”可见,艺术文化教育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拓思维方面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然而,许多高职院校特别是以理工科为主的高职院校对艺术重视不够,对艺术教育的重要地位及作用认识不到位,导致了艺术文化教育的缺失,更谈不上通过艺术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故在高职院校中,加大艺术文化教育势在必行。高职院校在组织实施艺术文化教育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针对高职学生渴望自由、不喜欢被束缚、厌恶考试的心理特点,以及艺术文化自身所具有的开放性的特点,对艺术文化课程不实行硬标准考核,而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接受艺术文化教育,提升艺术修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艺术文化教育与熏陶要全方位地体现到校园文化中,全程穿插于课堂教学活动中。注重教师的课堂宣传、校园广播、公开展示、文艺演出、讲座等一系列的传播方式,使艺术文化逐渐地渗透到每位高职学生的思想当中。第三,艺术文化课程的开设要坚持简单化、多元化、可选性强的原则。学院开设的艺术文化课程应当满足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性格学生的不同需求,应涉及到多个艺术领域。

填补企业文化的欠缺

企业文化教育本质上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种,在学生中大力开展企业文化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企业性质的认识和企业文化的认同,能更加有效地帮助他们准确定位,使他们快速完成角色转变,激发他们的热情,缩短他们的就业迷茫期。但是,由于学校、家长和学生对于企业文化教育在认识上还存在不足,造成了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不足、课程体系缺乏企业文化教育。

企业文化教育应该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长期的教育,绝不能搞成“快餐式”的教育,所以高职院校企业文化教育应该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学院要专门成立“企业文化教育研究小组”,以企业人员和校内教师为主导,吸引大批学生参与其中。研究小组的主要职责包括:动态调研企业文化,广泛搜集整理企业文化案例,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教育课程参考材料;定期举办以学生为主体、企业文化为主题的演讲、报告或联谊会;构建一套科学的、有效的企业文化课程体系;借用实训基地,建立仿真企业环境,学生在该环境中得到生产、管理、开发等训练;在校园公共场所建立内容丰富的企业文化长廊,间接地对全体学生进行企业文化的熏陶。

结束语

本研究立足于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全新的角度从四个方面深入地阐述了高职教育的改革措施,进而对应提升学生的素质能力。每一种实施方案都尽量予以具体化,具备较高的可操作性,也暗含了较高的有效性,希望能为高职教育发展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笑笑.基于高职生特点励志教育平台构建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1):11-12.

[2]李清环,冯梦飞等.利用课堂教学互动构建高职院校良好师生关系[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6):28-30.

[3]金超哲.高等职业院校艺术教育发展策略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18):117-118.

[4]刘志忠,贾占兵.论高职教育中的企业文化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2(6):174-175.

高职教育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 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7-0016-02

德国的高等教育模式被世界公认为最成功的案例之一,由于有机会在德国威尔道应用技术大学进行关于德国职业教育办学经验的培训,所以对德国教育状况感触颇多,现将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的特点以及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可行性进行有关的讨论。

一、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般的应用技术大学都开设工程学专业,主要是为企业培养工程师。在课程设置上前四个学期中主要学习科学工程基础知识,第五学期进行专业选修课程学习,第六学期进行毕业设计,主要是在工厂完成,这充分体现了校企合作共培养教学模式。学生除了可以得到本科的毕业证以外还可以得到工程师证书。单纯从专业设置与教学安排上看,德国与我国高等教育有些类似,但是德国的高校的教学过程一个显著特点是更加注重企业工作与实践。学生的学习内容、方案、过程等教学模式都是由企业人员参与制订,并在整个过程中给予积极的帮助,企业参与学校的运行管理的积极性很高,这一点与目前我国高等职业学校所面临的情况完全不同。例如德国学生的生产实习环节,所实习的单位完全由学生自己寻找,企业对于接待学生实习的热情很高,所以没有出现学生找不到实习单位这种情况,对于这一点我国高校很难实现。德国高校在培养模式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人才的“双元制”培养。学生在入校时就与企业签订协议,在大学里的学习完全围绕企业未来提供的工作展开,所以在大学毕业时学生获得足够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获得了生产实践经验,已经成为了企业的工作人员。[1]一般整个三年大学学习过程中会安排三个月在大学学习,三个月在企业实习,这种交替学习模式贯穿每个学期。[2]但是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通常将企业实践安排在假期,这个阶段主要是企业人员对学生进行在线培训。由于这种培养模式的诸多优点,所以在德国很受欢迎,报名接受这种教育的学生由于报名人数众多可谓要百里挑一。由此看来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的结合是大势所趋,方向正确。学校要想有所作为,产学结合是必由之路,别无他法。为此我国高职院校必须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校企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企业工作实际选取教学项目,探索适合中国的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高效的管理组织、管理机制

公平是德国的普世价值观。根据德国的法律规定,应用技术大学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等级和地位的差别,只在学校规模、学生数量及专业设置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政府对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政府能做的就是公平。一个学校的好坏不是政府评选出来的,而是社会评价出来的。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很高的独立性,例如在学校的管理、专业的设置等方面,学校都有较大的自。由于政治体制不同,德国高校组织管理模式与我国大学的管理模式不同,不是采用企业的管理模式,而是采用与政治体制相似的相互制衡的管理机构。高校的领导是具有绝对的权威,仅仅是权力的执行者,但必须遵守游戏规则。为此我国高校办学活力的提升、办学特色的形成,都需要管理机制的相应深化才可能实现。

三、完备的成绩评定体系

学生成绩的评定历来是很艰难的事情。德国学生的成绩评定也是通过考试实现的。关于考试,谁教的课程,谁负责考试,考试内容完全由教授课程的教授负责。考试内容和日期必须在适当的时间提前公布。考试内容与评分标准由教授来制订。德国的考试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他们缺少什么,必要的时候会与学生一起讨论考试内容,学生不仅参与考试也有权与老师沟通,参与考试过程的制订。在考试之前要使学生知道怎么样去考试,对于考试的疑问可以咨询相关教师。在考试前两周,学生可以提意见,汇总后上报学院,学院会通知学生哪些意见被采纳。学生也有权对学院反映他们的成绩问题。学生考试前要进行申请,方可考试。学生有三次补考机会,如果都不通过,则要注销学籍或转专业,那么他之前所学的所有课程都没有用了。在成绩评定上德国采用欧洲ECTS分级制度,每考过一门课程会得到相应的学分。

考试的形式多种多样,除了与我国考试相近的一些测试方法外,还有几种形式:(1)口试:学生与教授面对面问答。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个考验,他面对的有可能不是一名教授的提问,而是两名教授。这是基于公平的考虑,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压力很大。(2)做项目:一般5-8名学生组成项目组,对企业项目进行分析,然后实施。这种考核广泛应用于工程学专业,这也有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3)讨论考试:教授与学生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从而知道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而做出判断。(4)以海报的形式呈现作品,打印贴在一些地方。教授看到这些海报后与学生进行讨论,如果其他同学有兴趣也可以一同参与讨论。

无论那种考试形式都是让学生具有学习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考试问题上做到更多地与学生沟通。采取灵活的考试形式与内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良好措施。为此我国在学生考核方面应该大力借鉴,改变目前单一的成绩评定模式。

四、广泛的校企合作

高校的发展与技术转化离不开校企合作,德国的高校普遍与企业建立了联系。[3]例如在柏林和巴兰登堡州地区有7所综合大学,27所应用技术大学,有23所研究中心,他们彼此合作将技术转化覆盖到整个欧洲。州政府大力支持校企之间的合作,在合作的运行机制方面允许大学独立运营。在校企合作中,州政府在其中进行协调,让学校之间、企业之间形成互补关系而不是竞争的关系。另外周政府还建立了技术中心租借给学校与企业,在那里政府给予企业、学校在技术上和资金上大力支持。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上的另一个体现就是企业可以直接在学校内部建立研究中心,实现校企的零距离合作,企业可以拿到学校的研究成果,学生可以到企业中去实习,并从企业中得到创收。德国的洪堡大学的新校园就坐落在柏林附近的工业区内,学校与企业实现人员紧密的往来与交流。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学校里任教,学生在企业中做项目、实习,甚至直接被企业招聘成为职员。对于这一点我国在外聘人员的引入方面要做的事情还很多,还不灵活,这些缺点都要改进。

五、深厚的师资队伍

德国大学的课堂上只允许教授上课。如果没有生产实践,即使是博士上课也是不允许的,只有具备深厚公司实践经历,才有资格被聘用为教师。这充分体现了实践能力在教师人才选取上的至关重要的地位。应用技术大学非常注重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教师被要求定期下企业进行企业实践,这一点对于我们有很大借鉴。下企业实践的目的就是要让教师不与实践脱节,同时有助于及时更新知识与技能,这一点非常值得我国借鉴。为了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我国高职院校也应该聘请企业技术过硬、专业知识深厚的专家作为专业的带头人,优化教师队伍,加强双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要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学习知识和技能;聘请企业一线具有丰富生产经验、教学能力强的技术人员作为专业教学骨干,把企业最新的方法、知识、工艺与技术带到教学中来,从而确保职业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的直接对接,确保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先进性。

六、诚信的社会价值体系

德国高校对于学生诚信问题非常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鲜有抄袭、弄虚作假的事件发生;而一旦发生,后果很严重,直接影响学生的社会诚信,对于学生未来工作、就业甚至生活带来巨大的灾难,所以学生不敢越雷池一步。反观当前我国学生对于诚信问题满不在意。这是国家大环境造成的,学校也不是世外桃源,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学生。我国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做事情好高骛远、期望值高、眼高手低、急于求成的状况,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势在必行。

(1)建立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入学初即向学生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告诉他们诚信问题的严重性,并将诚信记录在案,将来直接影响他们的优秀评定、工作就业。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学院应该在就业上积极帮助,而不是少管甚至不问、不关心。

(2)改革现行教育理念。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何谓“传道”?即传授道理,也可以理解为传授做人的道理,而授业在其次。做人的道理的建立不是通过一两门课程就能解决的,所以过多的道德课程有可能是苍白无力的。可以将个人价值观的培养以及社会道德素质教育融入教学活动中,贯穿于无形的教育之中。

在全国高校学习德国高校教育模式的浪潮中,我国要坚定不移地把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我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发展的道路。

[ 参 考 文 献 ]

[1] 王纪安.德国教育的企业实践及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1(4).

高职教育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职业定位 专业定位 校企合作定位

高职教育和普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相辅相成。高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宏观体系中的最高层次,是培养高水平职业人才的重要方式,在对我国高职学院进行内涵分析之前,必须对其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不同发展阶段所包含的重要内容构成了其不断发展的基本内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创立阶段、地位确立阶段及大发展阶段。[1]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最早起步阶段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高职学院的兴起是以我国经济建设与改革开放全面展开为时代背景的,改革开放引发技术设备的变革与更新、产业结构调整等,在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出现了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缺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上升到适应国家宏观经济结构转型需要的高度。

一、高职学院内涵分析

从上述对我国高职院校发展历程的简短述评来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微弱到强大的上升式发展过程,其内涵包括职业定位、专业定位、校企合作定位三个重要方面。

(一)职业定位:职业教育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存在价值,它与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及成人教育并称为我国的“四大教育”。指接受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等训练,有时亦被称为实业教育。我国职业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由于社会分工和社会工种的日益细化,职业教育随之不断完善与拓展,已经形成了由技术教育、技能培训、就业教育等构成的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与传统职业教育相比,在教育内容与途径上更加注重实践。[2]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职业”与“教育”相结合,将学生的技能作为培养重点,注重挖掘学生的职业潜能,进而不断促进学生发展的社会化与个性化不断磨合与统一。

(二)专业定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动力在其满足市场需求的专业设置与定位上,可以说,专业定位清晰、专业设置思路明确是确保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坚实基础。2000年教育部目标颁布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基础,不断提升人才的应用性能力。由此可见,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而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专业定位是否得当。高职院校的专业定位的内容包括专业建设的重点、特点,人才培养的类型与规格等,[3]专业定位是学校发展的主线与创建特色示范的关键,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与品牌创新。高职院校的专业品牌性比本科院校更有市场优势,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是检验其自身品牌战略实施状况的最好证明,每一个高职学生都是学校制造的“商品”,要将不同“材质”的学生塑造成为专业技能强、社会认可度高的人才必须注重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此外,还应不断加大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力度,这就是其内涵中所涵盖的第三个要素,即校企合作定位。

(三)校企合作定位:高等职业学院的第三个重要法宝也是其内涵化建设的关键就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定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史进程是一个不断完善与企业合作的过程,高等职业教育中设置的各种专业都为满足我国第一、二、三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最终是要推向市场,实现自身就业与创造价值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教育者越发认识到这一点,逐步将人才的培养由简单的传授技能与知识转向以就业为导向的“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在劳动力素质提升、劳动力转移和再就业教育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定位是我国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客观反映,但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尚有不足,在双方关系的界定上尚存一定的认识误区,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过多地将目标放在为自身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上,过多地注重利益,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则是将注意力放在解决由于资金问题而导致的自身实习场地与设备等不足的问题上,帮助学校提升学生就业率上,而非着眼于主动帮助企业发展。从这一点来看,学校与企业之间还需要进一步形成合作共识,端正合作目的,真正实现功能的相互补充、相互提升,在效用上实现相互发展,实现共赢。

二、新时期职业教育内涵新发展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三大发展时期,其基本特点是沿着职业性这条主轴不断延伸、变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初期采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结合的教育方式,以职业教育内容为主,坚持学历教育并重的方针,在学制上设置了两种学习方式,分别为长学制学习与短学制学习,并适当加入了“入厂锻炼”、技能性“实践操作”等实践环节。教育的本质决定教育必须帮助个体实现个人的发展,而这里的“发展”包含多种内容,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国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受教育者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对于人的个人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教育相对薄弱。自步入新时期以来,高职教育日益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与素质提升,如2009年同志在湖北对职业院校考察时,指出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学生必须学会知识、学会技能;学会动脑、学会动手;学会生存,更要懂得做人。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指出:“职业教育必须加强对受教育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4]这一论断将道德教育放在职业技能之前,也说明个人社会化的重要性,即本事再高,方向不对,也是无用的。“面向人的发展”这一目标是由高职院校自身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决定的,对于这一问题将在下文中进一步论述。高职院校在新时期除了教育方式上有所转变外,更要注重自身特色建设,综合来看,这里的“特色”有三层含义,即高职院校的层次特色(职业教育中的高层次性)、类型特色(与普通高等院校有所区别)、个性特色(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是形成自身有力竞争优势的核心)。其中,个性特色更为重要,它包含校园文化、办学思想、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特色、服务管理特色、校企合作特色等多方面内容。新时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还呈现出以工学交替为核心的,以实现终身学习为目标的非连续性的往复式学习与教学模式。但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教育目标在于培养专业精、技能强、具有学历与技能资格证的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学生除了要掌握与学习一般大学文化课程外,还必须具备法律常识、组织管理、公关等多种能力,这些课程往往作为选修课,被看做是次要的理论学习。但是实际来看,这些课堂所传授的各类知识与能力同样是职业人才在社会中必须具备的,这些知识应该同技能型的理论与实践一样重视,采用系统性教学方式,让其更显化,这是今后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走向。

三、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对职业院校教学的影响

高职教育的受教育者群体与本科高等普通院校的教育群体是有区别的,总体来看,首先,高职类学生与本科高等院校的学生相比其文化知识基础较差,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在社会上被称为大专生,是高考成绩达不到普通高校分数线的中专、职业高中或高中毕业生,现有一些高职院校也接收技校的“对口招生”,由于这一类学生群体文化基础较差,其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有限,学习经常遇到困难,对于学习懈怠。其次,这类群体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再加上社会普遍对高职学生认可度不高,其自身对高职院校和专业的认识往往也存在一定偏差,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深他们的自卑感。最后,高职学生思想情况要远比普通大学生复杂,主要体现在其思想具有多边形、差异性、独立性,价值观多样化,由于其自身学习背景与知识素养相对较差,因此在面临价值选择时,许多学生往往会陷入焦虑,产生迷茫与困惑。虽然高职生有这些相对不足的一面,但是他们也有积极的一面,如自身思维较活跃、具备大学生群体爱表现、彰显自身才华的天性。在专业技能、动手实践方面高职高专学生往往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陈英杰.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史研究[M].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

[2]李继坤.职业教育内涵探析[J].大学时代,2006(11).

高职教育的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虽然起步晚、发展慢,但是通过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过程不断趋于完善和成熟,人们对高职院校的观念也逐渐理智。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我们应该深入了解高职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特点才能达到培养的目标,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1高职学生的特点

高职学生具有层次结构不一、生源多样性等特点。高职学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自身认识的偏差,带着高考、中考落榜的失败感被迫踏入高职院校,使得有些同学一进入学校就会有自卑感,导致部分高职学生尽管有远大的理想,有创业的思想和勇气,但在实际生活中,面对学历的压力,家长的不支持,都会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人生价值观的偏差,大家对雷锋的事迹已经非常熟悉,他之所以受到社会的尊敬,是因为他有明确的价值目标。而现在高职学生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在温室里成长的花朵,对艰苦的条件没有深刻地体会,所以价值观的选择趋向于时尚和潮流之间。

2高职学生思想特点原因分析

2.1自身和家庭的影响

(1)理论知识欠缺,思想素养不高,导致认识上、行为上出现偏差。从高职学生的年龄差距大的特点可以看出高职学生的年龄平均分布在17岁-22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学生活动的场所主要集中在学校。高职学生通常理论知识不扎实,不能正确的将所学到的哲学知识和实际相结合,甚至好多学生不愿接受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现状,不能正确看待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方式的不同,将升本作为高职院校后最重要的学习目标之一,将社会需求的注重能力的人才理解为注重学历的人才。

(2)心理不成熟、不稳定,不能够正确面对现实。虽然说高职学生的思维活跃,对国家和社会发生的热点问题也有积极的态度,但是他们的心理不稳定,意志不坚定,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种心理特征使他们面对自己的理想与现实差异时具有矛盾心理,对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时表现出自己的不自信,消极的态度。

2.2学校环境和教育体制的影响

学校教育环境不尽如人意。首先,学校硬件设施是学生学习的保证。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高职院校因为受到学生人数的影响,基础设施不完全,建设规模也比较小。其次,学校的学风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很大的影响,在良好的学风,积极向上的氛围下学生学习的热情相对较高,在杂乱无章的环境中,学生学习的欲望相对比较低。

3加强对高职学生教育的对策

3.1引导学生转变观念,树立自信心

首先,应该引导学生转变对高职院校的偏见,学生对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教育方式有一定的了解。对自己有正确的定位。其次,教师应该通过正确的成才观去引导学生,让学生对自己有客观的评价并且能看到自身的优势,对自己充满信心。同时教师还应该多了解学生自卑的原因,并且鼓励学生克服心里障碍走向自信的阶梯。

3.2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首先,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熟悉教材的内容,而且应该区分识记目标和情感价值目标。识记目标需要教师采用理论灌输法,情感价值目标则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教学环境,是使学生自己内化知识的过程,通过自己内化只是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其次,教师在思想政治的教育过程中也应该重视实践锻炼法,实践锻炼法不仅可以纠正学生以前形成的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能够将在实践锻炼中学到的知识经过内化成为自己处理问题的方法。

3.3完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

首先,根据高职学校培养目标的不同,很多学校比较紧抓学生的专业课,忽视了德育课和选修课。所以高职院校应开设多种选修课,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加以培养,培养全面型的人才。其次,通过高职院校的招生途径了解到高职院校招生的途径有三条,所以高职学生的水平就有不同层次的发展,根据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能力接受范围,高职院校应开设难度大一点的专业课,因为来自高中这部分的学生接受能力相对比较高。能够挑战更高难度的专业培训,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高职对口的专业比较单一,选择范围小。所以高职院校应增加对口的专业课程,供学生选择。

参考文献

[1] 刘国良,张丰友.论人的全面发展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消费导刊,2010.

[2] 徐晓宗.师专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状况调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

[3] 陈丽清.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方式的实践创新[D].北京农业职业学院,2011.

高职教育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学生素质 因材施教

[作者简介]徐承萍(1980- ),女,安徽南陵人,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江苏 苏州 215009)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1-0035-02

高职学生因其特定学习阶段(如高中学习阶段)的学习困难、失利、兴趣、爱好或者其他原因,选择了进入高等职业院校继续学习深造,会因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学制、学习环境、同伴群体等方面的因素,导致其素质状况和本科大学生有所差异。根据媒体调查,某高职学院2005年开始招生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学生,教师反映其与同期入学的初中起点五年制大学学生相比,综合素质更好些。但好景不长,教师对高中起点高职学生的支持声音不再,批驳声音见涨。在2011年教师座谈会上,与会教师普遍认为2011级入学新生似乎较2010级学生更加缺乏学习兴趣,课堂上不与老师互动,作业抄袭,应付考试,学习方式机械,学习动力不足等。在与其他高职院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访谈调查中,也能听到类似的高职学生素质变差的评价及上述类似的行为表现的描述。为什么部分教师会认为高职学生的素质似乎越来越差?

一、教师对高职学生产生“素质较差”认知的原因分析

第一,当代高职学生素质发展不均衡,部分学生客观存在生活习惯、人生价值观、自信心、学习能力、道德水平、行为控制等方面的不足和缺失。在特定的教学班级,特定的学生的不规范行为影响了整个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及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特别是特定学生的不良行为经常发生或者某位教师经常能够遇到这类行为,就可能导致教师产生高职学生“素质不高”的认知。这可能成为误读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此而言,不排除教师的认知存在偏颇,以偏概全,一叶障目,即因为个别高职学生的特定行为造成教师对其所在群体——所有高职学生的总体认知、总体评价有失公允。

第二,部分高职学生因其所学专业不能发挥个人优势能力,与其兴趣爱好不统一,导致其不能胜任其专业学习或者没有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比如学习动漫设计的学生除了应该具备良好的空间感视觉艺术能力,也要有对动漫艺术的热爱,没有兴趣,不理解受众心理,也不利于专业学习和专业发展。如此,在没有获得有效的学习指导和专业调整情况下,不能胜任其专业学习或者没有学习兴趣的高职学生可能出现学习倦怠乃至厌学。

第三,教师、学生之间的代际文化差距。即便是高职院校的新进青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也在6~7岁,由于年龄、学历、社会阅历、文化关注点等方面差异,师生之间存在代际文化差距。特别是受信息化社会影响,大学学术生活和非学术生活之间的界限已不再泾渭分明,学生自我评价趋向多元、积极,对教师、课堂的权威感的认知在下降,如上述调查中所言,部分学生学习不勤奋,但对问题理解速度较快,对社会关注度提高,信息来源多样化,并不觉得学习吃力和困难。就教师而言,一般会认为学生应全力投入学习之中,扎实掌握专业知识,为未来工作和生活做准备,而非学术活动(诸如过多的社团活动、娱乐活动、上网冲浪等)占用过多的时间会影响学习。既然师生之间存在认知差距,那么,教师认为课堂上不认真听课、课外不花时间学习的学生不务正业,认为其不如自己当年上大学时学习认真、与其师姐师兄相比素质下降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根据高职学生素质状况实施因材施教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第一,因材施教要求教师能够正确认识、合理评价当前高职学生及其素质特点。因材施教的精神就是有教无类,人人都应得到公平的教育,教师应消除偏见,不可厚此薄彼。正确认识、合理评价当前高职学生的素质特点,具体分析特定教学对象的特殊情况,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素质特点的个性化教学方案。针对特定的高职专业班级因材施教,高职教师必须首先认真“备学生”。“备学生”既要了解学生知识基础,又要了解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方式和习惯,也就是本文所说的高职学生的素质现状。“备学生”是为开展教学做准备,在一门课程开始之前要研究学生,在特定的教学内容展开之前要了解学生,在每一节课之前也应关注学生的变化和发展。其次,正确认识、合理评价当前高职学生的素质现状,还应考虑学生未来的可能发展空间,设计能够激发学生潜力、创造性的教学方案。维果茨基提出个体心理发展的两种水平,即现有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认为教学必须以个体一定的成熟水平作为基础,但是教学要推动发展,必须把着眼点放在学生的明天。教学在学生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发展的方向、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以及发展的速度上。因此,教学设计应基于现有水平,着力创造最近发展区,教学设计应成为动力,为学生创造条件挑战第一发展水平与第二发展水平之间距离。

第二,因材施教要求施教者自身具备较高的专业修养和学习能力。教师应具有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以及专业学科知识。作为高职教师,做到对高职学生因材施教,还应具备公正、平等、开放的态度,强大的学习能力和信息挖掘能力及勇于探索和实践的精神。所谓公正、平等、开放的态度,倾向于教师的态度,对每个学生不偏不倚,能够坦诚接受来自学生、家长、同事、社会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愿意并能够平等与学生交流。所谓强大的学习能力和信息挖掘能力包括教师能够主动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观念,能够及时关注行业、专业发展动态,丰富和完善知识结构,具有根据专业设置适时进行授课专业调整、自我转型的学习能力,能够多渠道收集学生的信息并能够深刻分析,合理解释学生的发展特点。而勇于探索和实践的精神,立足于教师积极的态度和卓越的学习能力,要求教师既能够实时关注教育领域和专业领域的信息更新,关注关心学生,也要勇于选择合适的机会、新颖的形式把新理念和新精神传递给学生。总之,教师及时提升自身修养、扩大视野,便更容易理解学生的行为并合理评价他们。

第三,因材施教要求教师结合高职专业特点与学生素质特点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结合高职专业特点,教学内容组织首先要考虑其应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符合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同时,还应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是高职院校基本的教学文件,是实现培养目标、组织教学全过程的依据,也是教师组织教学内容的基本参考依据。教师应积极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论证、制(修)订、学习及研讨;应该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合理选用主要教材、辅助讲义、教学参考书等;应该关注专业或行业发展动态,实时补充更新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结合高职学生素质特点,教学内容组织还要考虑其范围、深度与结构,要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和有生活情趣、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的社会公民。受社会分工、教育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影响,高职院校专业多样,人才培养规格相对多元,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施方面有更多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第四,因材施教要求教师结合高职专业特点与学生素质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首先,针对不同层次的能力培养目标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案和手段。一般认为高职教育学生能力培养包括专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等。对于专业特定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设计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诸多形式促进学生学习掌握;对于行业通用能力的培养,特别要求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师模范作用的发挥及实验实训场所仿真文化建设等;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则要超越课堂教学,拓展开发各类活动课程。其次,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能力结构和能力发展目标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一堂高职实践教学课中,教师选择哪种教学方式或手段应考虑该班级学生能力特点,这是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备学生”应该做的事情之一。另外,针对学生的能力水平,教师要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去选择通过哪种方式去理解和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三、高职院校保障教师开展因材施教活动的主要措施

第一,建立包括学术与学生管理在内的各类数据集散中心,便于教师因材施教方案设计、实施与调整、效果评估提供决策依据。如前文所述,因材施教,教师要正确认识当前高职学生素质现状,且结合高职专业特点。高职院校具有学制短,学生流转快,生源基础多元,课程数量、门类多,课程内容更新快等特点,对于教师而言,更够及时、准确、便捷地获取各类有关学生、专业、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基础数据和具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数据极其必要,是能够持续、全面开展因材施教的基本保障。“数据集散中心”的形态、职能、工作方法等可以参考国内外有关高校“院校研究”的研究成果和案例。

第二,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确保教师合理选择并能选择到合理的教学内容,确保因材施教教学目标的实现。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组织应符合社会、行业、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涉及办学理念、内涵建设、校企合作等学院层面推进的工作,教师应积极投身其中,参与调研、论证、在确定的指导思想之下参与文件编写等具体工作,但教师的视野和拥有的资源有限,需要校方宏观把握、积极推进并深化各项改革工作。高职教师因材施教,根本目的还是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基于学生素质基础,促进学生完成计划课程内容的学习,掌握本专业基本技术和能力,适应工作岗位需求,并关注其未来持续发展;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及课程更新体系,确保教师合理选择并能选择到合理的教学内容,是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保障。

第三,推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为教师开展因材施教提供制度保障。高职院校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教师因材施教发展每位学生的潜能。因材施教方案设计之初及后续发展可能会突破学校传统、单一的教学管理制度,提出新的教学管理要求,如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要求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需要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更高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这意味着,教师推进因材施教,高职院校及其教育管理者必须能够提前或随时提供更为灵活的、适应教育规律与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管理制度。

第四,针对性地培养高职学生的积极品质,促进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师生共同促进因材施教预期教学效果得以实现。积极品质是由一系列积极特征组成的,是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是人的长处、优点和美德。美德和力量是个体积极品质的核心。根据李自维对当代大学生积极品质的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对积极品质的重要性评价以及自我评价是深刻的。在新形势下,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应致力于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从而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培养高职学生积极品质,促进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师生共同努力,实现因材施教预期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海春,罗敏.信息化时代与大学生发展[J].教育研究,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