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严重,政策性银行面临的挑战与风险不断增加,为保证政策性银行作用的充分发挥,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政策性银行应从自身业务特点出发,注重内控机制研究,构建与完善相关内控机制,为政策性银行的长远、稳步发展铺平道路。
一、政策性银行内控的意义与现状
(一)政策性银行内控的意义
政策性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其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为保证政策性银行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做好内控工作尤为关键,尤其当前国内及国际间经济形势严峻,提高内控水平及质量是政策性银行经济业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内控是各项规章制度、工作内容认真落实的重要保障,是提高政策性银行工作效率以及长远、稳步发展的基础。考虑到政策性银行主要为实现国家经济战略及方针的落实服务,因此,确保内部工作的严格落实尤为关键。另一方面,内控降低风险的重要手段。政策性银行发展所受的环境因素比较复杂,各种业务的开展均面临较大风险,而内控通过对工作人员工作流程、工作质量的严格要求可避免工作开展中不良问题的出现,实现对风险的良好预防。另外,内控可提高资金利用率。政策性银行资金利用率直接影响政策性银行业务目标的实现,而内控通过对资金流向的合理调整,使其应用在有益于目标实现的方向上,以促进政策性银行调控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政策性银行内控现状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多年发展政策性银行发展迅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商业银行业务上的不足,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分析发现银行机构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内控工作的支撑,尤其政策性银行更应做好内控工作,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政策性银行内控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方面,政策性银行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与商业银行相比政策性银行专门的法律法规缺乏,给内控工作的实施造成不小的阻碍,尤其当前法律法规对政策性银行方面的规定不仅不够详细,而且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部分法律法规仅是搭建基本的框架,缺乏对细节工作的规定,无法给其具体的实施提供针对性指导。另一方面,制度与监管制度缺乏。研究发现,政策性银行制度及监管制度缺乏,尤其在监管机制、治理机制、运行机制等方面缺乏具体的规定,而且在制度设计上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另外,在监管制度方面未对政策性银行加以明确区分,为体现出政策性银行监管工作的特殊性,给政策性银行内控工作的监管带来较大不便。
二、政策性银行内控机制建立与完善对策
针对我国政策性银行内控机制存在的不足,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建立与完善内控机制,为政策性银行职能的充分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构建组织管理监督机制
政策性银行组织管理效率及质量一定程度上给各项经济事务的处理造成影响,因此,政策性银行应充分认识到组织管理在促进政策性银行健康发展中的重要性,立足自身业务特点及发展实际,构建组织管理监督机制,确保内部各项政策及措施的高效实施。构建组织管理监督机制时政策性银行应注重从以下内容入手:
首先,建立与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约束工作人员不良行为,控制风险发生的重要工具,一定程度上反映政策性银行内部管理水平,因此,政策性银行应建立与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为政策性银行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一方面,国家职能部门应及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为政策性银行内控规章制度的制定提供指导。就当前来看,我国有关政策性银行的法律法规主要体现监管方面,而缺乏专门的法律,如《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仅间接对政策性银行的设置及行为界限进行划定,在现行法律中缺乏对政策性银行规定的论述。有关政策性银行的行政法规也较为缺乏,尽管《中国人民银行加强金融结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信贷资金暂行管理办法》规范文件涉及政策性财务内容、内部监督、组织机构等内容,但受在客观条件影响,这些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落实难度。因此,国家职能部门应加快推进政策性银行立法工作,结合政策性银行业务特点及实际状况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内控控制的实施提供法律依据。另一方面,政策性银行及时制定与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相关细节问题,为内控法律法规的实现奠定基础。其次,认真落实考核及奖惩工作。为保证内控目标的顺利实现,政策性银行应重视内控工作的考核,并通过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鞭策其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开展内控工作。最后,推进重要人员稽核工作。为进一步防范政策性银行风险,应定期开展重要领导及工作人员的稽查工作,及时发现担保、转贷、信贷等环节存在的不良问题,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
(二)建立资产风险监控机制
政策性银行经营业务范围广泛,部分业务涉及很多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会大大增加风险出现机率。研究发现,一套完善的资产风险监控机制不仅能主动的发现风险,而且能实现对资产风险的有效预防,因此,政策性银行应结合往来资产状况,积极构建风险监控机制,尤其应在深入研究政策性银行资产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措施稳步推进资产风险监控机制构建工作的完成。
首先,严格贷款检查。众所周知,发放贷款是政策性银行重要的业务之一,为降低贷款行为给政策性银行资产带来不必要的风险,保证贷款质量,政策性银行加强贷款检查。一方面,认真检查申请贷款人的资料及数据,尤其认真核对会计报表、出口单证以及相关合同内容。另一方面,针对贷款数额较大的重点项目,政策性银行工作人员应深入到企业进行实地调查,注重从相关政策法规、还款否有保证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另外,还应做好项目的贷后检查情况,注重对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了解项目进展情况,以及时催收贷款本息,降低贷款风险。其次,加强资金监管。政策性银行应做好资金监管工作,确保资金运作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一方面,政策性银行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专门的资金调度工作小组,定期召开资金调度工作会议,分析资金运用情况,总结资金运用经验,以此为依据制定下阶段资金运用策略。另一方面,依据相关法规政策对拆借业务进行限额授权管理,明确管理主要负责人以及管理实施办法,尤其应注重对拆借资金的跟踪。总之,在整个过程中应做到合规合法,确保资金处于良性的循环状态。最后,制约资金支付。对资金支付加以制约是保证资金安全的重要举措,因此,政策性银行应积极采取相关对策,保证资金支付质量。一方面,严格信贷放款流程,加强放款前各项资料的检查,均通过后才批准放款。另一方面,加强账户管理。由专门部门负责国内、国外账户管理工作。例如,有财会部负责国内人民币、外汇银行账务撤并、开设等工作;由国际部负责境外账户的撤并或开设等工作,另外,注重对印鉴、重要凭证、支票等重要资料的保管,以提高资金安全性。
(三)完善资料信息管理机制
资料信息是政策性银行开展各项业务的重要凭证,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资料信息管理是政策性银行内控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政策性银行应通过完善资料信息管理机制,认真落实会计账务、业务档案管理工作,以提高相关资料信息的管理质量与水平。
一方面,政策性银行应深刻认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从其他银行抽调经验丰富,业务水平扎实的会计人员,为保证会计账务质量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并结合当前法律法规,制定会计账务及信息管理的具体细则,明确会计核算岗位职责,保证记账核算的准确性,尤其及时装订与存档相关会计凭证。另外,制定月末、季末、年末账目信息的盘点及核对工作,确保内外账务、账表、账据、账款等信息的统一性。针对核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根据严重程度及时反馈给相关责任人,为其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严格依据内控规章制度做好业务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尤其为确保业务档案的完整性,评审、国际、转贷、信贷等相关部门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制定具体的档案管理办法。另外,做好资料信息的维护与管理工作。政策性银行资料信息变更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因此,资料信息管理部门应借助信息化平台做好信息的维护工作,及时更新、修改相关信息,保证信息的时效性,为政策性银行业务的开展提供真实、及时、有效的资料信息。
三、总结
当前国际间经济贸易越发频繁,为满足经济发展要求,确保经济战略及政策的稳步实施,国家建立了政策性银行,经过多年发展证实,政策性银行在满足国际经济贸易以及促使竞争政策落地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金融市场的繁荣做出突出贡献。作为政策性银行应充分认识到自身职责,结合日益变化的经济形势,加强建立与完善内控机制,注重从组织管理监督机制、资产风险监督机制、资料信息管理机制入手,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提高内控水平,为国家经济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俊峰.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建设的思考[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2,03:74-76.
[2]伍敏.我国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完善途径解析[J].企业导报,2013,01:152-153.
[关键词]企业 激励机制 竞争激励
一、前言
“如何造就对企业忠诚的管理者?”对我国的职业经理,特别是企业的管理者来说,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当年,段永平要求“小霸王”进行股份制改造,遭到拒绝,他断然离开这家公司,在东莞创建了“步步高”。珠海市重奖过的科技人员中,很多人也已经离开原来的公司,自己做了老板。这些人为什么离开原来的企业?段永平为什么离开“小霸王”?问题不在于他们个人,而在于企业的激励机制。那么,完善企业激励机制的作用有到底有多大?又怎样才能建立有效的企业激励机制呢?
企业要保持一定数量的人才,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留住人才;要发挥这些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企业也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也就是说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完善自身的激励机制。本文就如何完善企业激励机制进行探讨,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现行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禁锢,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在引进西方管理方法上起步较晚,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方面带有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导致企业管理方法陈旧,激励机制单一,最终使企业缺乏效率,因此,搞活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年薪制、股票期权制、业绩激励等现代激励手段也在不少企业中得以实行,使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取得重要进展。但企业的活力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企业普遍效率低下,经营缺乏活力,激励机制主要还是停留在相对教条的计划制度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企业的改革深化,影响了员工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因此,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势在必行。
(1)管理者的激励意识淡薄
企业的管理者认为激励是常规性的工作,不用花太多的精力。甚至有些管理者还认为只有在员工士气陷入低潮时才对其进行激励,根本不注重从制度上对员工进行持续性的激励,在这些企业里的员工很难有高的积极性。
(2)激励形式单一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因此激励方法有很多种。由于企业管理者在激励方法的选择上往往固化为物质激励的模式,但现代管理理论已经证明,物质激励固然重要,当员工摆脱了最低的物质需求的束缚以后物质就更多地充当保健因素而非激励因素。因此在激励中,企业管理者必须深入实际,在激励时采用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这样才能保证激励效应的最大化。
(3)绩效考核流于形式
尽管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不少企业已建立了正规的绩效考核制度和相应的奖励制度 ,但在很多情况下仍然是流于形式。不少企业推行绩效考核制度 ,往往是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强制性规定下进行的。与之配套的现代企业制度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企业的运行机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革,企业的机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因人设岗,并且考核过程也往往是敷衍了事。结果实际上只是将“大锅饭”分成不同级别,并且将过去的工资奖金“按职分配”,“ 按级分配”,戴上了一顶绩效考核的帽子而已。
三、完善激励机制的几点措施
只有同时满足企业和个人双重发展需要的激励机制,才是真正的有生命力的激励机制。欲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可采取以下措施:
(1)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手段
1)目标激励。所谓目标激励,就是确定适当的目标,诱发人才的动机和行为,达到调动人才积极性的目的。通过设置合理有效的目标导向来激励人才实现目标,这是一种最科学也最容易让人才有阶段性成就感从而不断满足不断进取的激励方法。
2)培训激励。员工职业培训主要是指企业对员工职业生涯开发的管理指导和对员工发展所作的系列培训和教育。如果组织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进行管理,为员工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获得一个有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的职业,那么激励员工就不是一件难办的事情,并且还获得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和献身精神。
3)竞争激励。竞争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激励方法。这种方法是利用了人们不甘落后的心理,激发他们自动奋发的精神。一个公司,如果人员长期固定,就缺乏了新鲜感和活力,容易产生惰性。因此有必要找些外来的“鲶鱼”加入公司,制造一种紧张气氛,这样,企业自然而然就生机勃勃了。
4)物质激励。物质激励是最基本的激励手段,它主要包括薪酬、福利待遇等方面。企业经营者应在以人为本的奖励机制中针对物质激励进行重点研究。以往传统的涨工资、发奖金的方式由于不能明晰激励理论中的激励和保证作用,因而很多企业已经摒弃了这种作法,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崭新的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的激励方式。如股权激励,这种激励方法使经营者个人利益与股东利益趋同,不仅可以使员工长期保持良好的工作热情,而且可以避免工作中的短期行为,使短期激励变成长期激励。
(2)创建先进的企业文化
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在原有的文化氛围下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激励机制都会受到很大影响,因而在对企业文化进行调整的过程中,相应地企业的管理和激励机制也得进行调整,这样企业文化与市场环境才能相适应,管理和激励才能符合企业文化的理念,从而企业管理和激励机制能够在变化了的市场环境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结语
总之,无论什么样的企业要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管理者应懂得,员工决不仅是一种工具,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对企业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根据实际情况,多方分析研究,采取多项措施和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改变思维模式,真正建立合适企业特点、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使企业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张艺. 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的思考[J]. 新疆有色金属, 2010,(01) :107-108
[2] 宋岩. 浅议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J]. 人口与经济, 2010,(S1) :71-72
[3] 刘琴. 企业中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对策[J]. 学习月刊, 2010,(03) :86
[4] 宗庆后. 关于保障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增加民营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建议[J]. 商品与质量, 2010,(09) :3
[关键词]油田采油 积极性 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4-0025-01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在这样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如何规划企业的发展前景,如何应对时代的挑战,这些是我们每个员工应该思考的问题。激励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手段,它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奖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规划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的措施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激励机制是通过合适的方式方法来更好地改变和激发人的内心潜能,在一定程度上合理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制度体制,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效益。
一、实施激励政策的必要性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是以人为中心的,根据人的特点,要因人、因事、因地进行激励,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实践中,对其中的一些员工进行分析。就目前一些单位来说,激励政策只是停留在口号上,导致了很多人一提到激励管理只是感觉是个空洞的话题,难以实施。就目前我国大部分单位来说,主要的问题就在于脱离了现实人的需要去谈激励。在日益竞争激烈的今天,没有人力资源激励员工,如何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激励政策已经成为单位发展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程度,才能脱离无效的激励。
二、关于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效绩考察不全
目前,在采油单位主要的问题是,在员工绩效考评中,通常是要求年终填写一份考评表,再由主管单位统一进行评估。在这过程中由于一些指标不能公开化,一些评定结果没有量化和细化,评估的方法也比较简单,而且绩效考评未能与员工关心的薪酬联系起来,因此就失去了激励的作用。
(二)薪酬结构设计不合理
在薪酬管理上,薪酬没有与个人创造的利润联系起来。薪酬结构过于平均,没有差异与比较,导致员工没有了积极性,物质奖励过于陈旧,没有从创造价值、价值评价、价值分配的角度出发。
(三)员工激励没有针对性
激励没有针对性,在实施激励措施时,要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工作类型,要有不同的激励措施,不能“一刀切”,不然严重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例如在采油方面,技术型员工众多,对单位的影响很大,就要适当的加以重视。
三、完善员工激励机制的建议
(一)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
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考核信息公开化、透明化、细化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也能使员工很好的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及时修正自身的发展方向。考核的目的不是为了制造员工的差距,而是为了从员工的角度出发,实事求是地发现员工的优缺点。考核机制主要是肯定员工的价值,它是一种相互的沟通过程,正确地运用能有效提高员工的效力。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一定的回报,让效率低的员工得到应有的惩罚,真正实现让“考核成绩说话”。
(二)优化薪酬
建立合理的薪酬机制。薪酬要和员工的业绩成正比,多劳多得,打破平均主义。当然也要更多地体现员工的技能报酬。当员工技能提高了,晋升技能、经验丰富等都要对员工的薪酬进行提升,这样,薪酬的高低是由能力来决定的,而不是由职位决定,有效避免了干好干差一个样的情况,有效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
除了提供合理的薪酬还要有精神方面的奖励,要针对不同的员工给予不同的奖励,例如:女员工可能更注重物质,但男员工可能更注重晋升或环境的改善。要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人的要求来考虑。
(三)重视员工的职业前景
除了要考虑员工的个性差异,还要考虑员工的职业发展。不同的员工要求不同,要根据员工内在的个体素质,对他们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主要是为了提高他们的个人技能。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这也意味着对员工培训也要提高。要根据员工的发展目标,将短期的专业培训和长期的专业培训相结合。使员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培训,从而实现单位和个人双赢。
(四)激励和惩罚并用
在单位好的激励机制,能很好地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但同时也不要忘记完善惩罚制度,惩罚对员工有很好的警示作用。要建立和完善惩罚制度。这样才能奖罚分明,明确职责使各项工作规范化,以保证企业的可靠安全进行,从而实现员工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健敏,周文霞.管理中的激励理论[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关键词:企业 建立激励机制 有效实施
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管理学的角度上来讲,激励机制的定义是如何激发员工工作动机的心理过程。激励机制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让员工能够乐于奉献,推动企业快速迈上一个个新的台阶。激励机制也可以理解为是如何挖掘和释放企业员工内在潜力的途径。一个企业的生命力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可见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重要性
如何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长久发展的动力在哪里?无数优秀企业的实践告诉我们:人力资源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众多内容中,激励问题是重要内容之一。激励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运用的好坏。激励可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绩效。企业要有较高的绩效水平就要求员工有较高的个人绩效水平。但是较高的绩效水平不仅仅取决于员工的个人能力。挖掘员工潜力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专业人士研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人的潜力只能发挥出三成,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他们的能力可发挥八九成。由此可见,激励是挖掘潜力的重要途径。索尼公司鼓励每一位员工对产品提出意见,由此,便有了随身听的诞生,这便是挖掘潜力非常成功的典范。由此可见,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主旨的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
二、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1.激励机制手段匮乏低效
激励手段的单一化是目前很多企业的弊病,单一化的激励手段很难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如果一味重视物质方面的激励措施,而忽略精神方面的激励手段,往往导致企业缺乏凝聚力,也难将员工与企业的共同目标有效统一,所以激励制度的建立要灵活多样,用多元化的激励措施才能让每个员工的工作热情具有持久性,尤其要注重精神层面的激励,这样可以把员工个人的发展目标向企业的发展目标靠拢,保持企业的凝聚力。
2.激励机制的内容单一
目前企业在采取激励措施时,往往对所有员工都采用同样的激励手段,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如此做法反而不能满足不同员工相应的需求。针对现在很多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甚至发展成了跨国型大企业,员工组成也日趋多样化,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如何更好地实行多样化、有针对性的激劢内容更具有现实意义。
3.绩效考核体系过于主观性和抽象化
由于企业在绩效考核时缺乏客观、可量化的考核指标;考核标准不固定,考核内容过于笼统;考核机制缺乏互动,考核过程中主观性倾向较为明显等等都导致员工执行考核系统过于主观和抽象,这样的考核没有发挥绩效对人力资源的控制作用,其结果也缺乏公平、公开,公正性,带来了负面的消极作用。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建立的措施
1.多种激励机制的综合运用
激励机制建立应遵循目标结合、公平合理、时效性及按需激励等设计原则。激励机制的方式多种多样,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而采用适合企业背景和特色的激励方式,同时制定相应的制度,培养特色企业文化。综合运用不同种类的激励方式,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创造性,使企业获得长足发展。改革和创新激励机制,坚持“人”的激励思想认识,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手段,物质、精神激励双管齐下,构建两者完美结合的激励新体制。
2. 科学的差别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实施
员工的积极性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就是为了更好的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但是不同员工在不同时期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是具有变化性的,这是考验一套激励机制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否能满足员工动态发展的需求,企业只有认清个体的差异性,以及同一个体不同时期的需求变化,才有可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3. 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快速的反馈渠道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合理化的重要体现,完善激励机制的建立需要高效的绩效考核与之相配套,绩效考核机制通过给企业管理者提供反馈信息、相关依据,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以实现企业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四、企业如何有效实施激励机制
1.了解员工需求是有效实施激励机制的基础
激励之所以有效,原因在于人们在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就会对事情的成败分外关注,而趋利避害的本能会使面临的压力变为动力。员工各式各样的需求正是激励的基础。激励手段必须针对员工的需要,才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好的激励手段应该引导员工的需要向高层次发展。总之,只有让员工满意的激励措施才是有效的。要建立使员工满意的激励措施,就要立足员工的需要。同时,随着企业的发展,员工的需要也在发生变化,可以通过对激励手段的评价,随时把握激励手段的有效性和员工需要的变化,这样才能根据员工不断变化的需求调整激励政策,从而达到激励员工的最好效果。
2.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施有效激励的保证
有效的激励还必须以科学的评价体系为保证。这里所指的评价体系包括绩效评估体系和对激励手段有效性的评价。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价是对员工努力工作的肯定,是对员工进行奖惩的依据。以员工绩效为依据,对员工进行奖惩,才能起到激励员工的目的。而激励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员工创造出高的绩效水平。
3.以人为本是正确运用激励机制的前提
最高管理层的思想理念和行为准则对激励制度的成败至关重要。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员工蓬勃的精神生命和知识生命,是企业无限生机的源泉。因此在企业中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国外的先进经验及我们自己的实践都表明,任何时候,尊重人、以人为本的制度创新,才是充分释放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根本前提。其次是要做到办事公正,不任人唯亲,尊重支持员工,对员工所作出的成绩要充分肯定,及时表扬,最高管理者要为员工作出榜样,通过展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引起员工对自己的尊敬,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让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4.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是有效实施激励的方法与途径
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从哪里来?这是一个困扰很多领导层的问题,不要过多的苛责员工为什么没有积极性,为什么缺乏创造力,我们要反过来想一想问题的根源其实未必是员工个人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在管理中激励机制出了问题,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多元化的激励措施,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有机结合,并坚持实施全过程激励,才能真正让企业面貌焕然一新,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 要 本文从责任会计与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关系问题为切入点,讨论了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对责任会计这一会计制度实施的具体要求,指出了影响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因素,以及建立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时应注意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建立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主要途径及具体方法。
关键词 责任会计 激励机制 约束机制
责任会计是为了有效的控制各责任中心的职责履行情况,并合理地确定与其职责履行相关的经济利益,而建立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及时和正确地反映、评价和考核各责任中心实际经营业绩的会计制度。本文试从责任会计与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关系着手,重点讨论如何建立实施责任会计的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
一、责任会计与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关系
责任会计与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关系,就是责任会计的运用,为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提供了依据,而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立又保证了责任会计的施行。
责任会计是为了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内部管理制度。激励理论始终伴随着管理学的发展而发展,激励机制在责任会计的应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责任会计管理是否有效,关键在于调动各责任中心的积极性,激励它们为完成企业整体目标而努力。责任会计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激励作保障,无论计划多么周详,核算多么精确,控制多么严密,考核多么严格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得不到预期的效果。
责任会计是应企业分权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企业管理制度,这种管理制度是在企业内建立若干责任单位,即责任中心。分权管理,一方面能使企业各个分权单位产生一定的相互依存性;另一方面又可能导致各分权单位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采取影响整个企业利益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约束机制就要发挥作用,控制各个分权单位的这种为了局部利益,影响企业整体利益的行为的发生。
二、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对责任会计这一会计制度实施的具体要求
(一)责任会计制度要体现“人本管理”
如何体现“人本管理”作用,需要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加以促进。责任会计作为企业价值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目标利润、目标成本等指标的分解,落实到各个生产车间、职能部门和个人,调动其积极性。这既是企业所实施的激励约束机制所要求的,也是责任会计的重要体现。
(二)责任会计制度应以资金管理为中心,以成本管理为基础
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就是要合理安排企业资金管理中的责、权、利,使资金资源在企业中配置最佳、使用效果最好。具体而言,应着重搞好企业内部资金的筹集管理、资金营运管理和利润的形成与分配管理。以成本管理为基础就是要求企业合理组织和管理生产成本,实行全员成本管理、全过程成本管理和全方位成本管理。
三、如何建立实施责任会计制度的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
(一)企业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应以人为本
人是管理中的首要因素,必须确定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完善激励机制。一是要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统一的思想和行为。二是要发挥政治优势,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使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三是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四是要满足职工的合理需要。
建立约束机制,也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一是要贯彻公平的理念。二是要坚持适度原则。三是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方式。
(二)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应注意的问题
1.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必须相互制衡
激励机制在执行过程中,必须有约束机制相伴随。如果激励力度小于约束力度,必然会导致员工进取心下降、责任心淡漠,直接影响企业的利益和持续发展的后劲;如果激励力度大于约束力度,对一般员工而言,物质奖励尚不一定能够调动起全部的积极性,但对于中高层管理者而言,就有可能滋长腐败甚至触犯法律。因此必须把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追求企业与员工的互利发展,这样才能达到两者之间的制衡目的。
2.建立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时必须坚持成本效益原则
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统观全局,权衡利弊,坚持效益大于成本原则,建立适合本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
(三)企业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的主要途径与具体办法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有三个途径:一是建立选人用人的新机制(竞聘上岗制),二是企业的薪酬制度(包含企业经营者及各类人员的薪酬体系),三是严格的考核监督制度。
具体办法:第一,以企业各类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为着力点,完善竞聘上岗制度。第二,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第三,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二级公司经营管理者工资收入管理办法》,适当提高经营管理者的工资标准,按月考核主要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兑现部分风险工资,年终将根据综合考核结果,兑现全部风险工资,使经营者的收人与其承担的责任、风险、经营业绩有机联系起来。
建立实施责任会计制度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而企业责任会计与激励约束机制的内容也会不断变化,这就要求企业要不断地创新。
参考文献:
[1]田园.责任会计与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关系及整合.知识经济.2007.8:100-101.
[2]李红.责任会计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的重要性.现代商业.2007(18):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