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层行政执法工作问题

基层行政执法工作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层行政执法工作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基层行政执法工作问题

基层行政执法工作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基层行政执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9-103 -02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通知》(国发〔2004〕10号)中明确提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依法治国的进程,必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充分说明加强依法行政工作关系到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鉴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呈现出不平衡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更多的去关注基层的执法工作

一、当前基层行政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基层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表现为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执法力量不断加强、对执法的监督管理机制不断创新等。然而,基层行政执法工作中的问题仍然存在:

(一)依法行政观念较为淡薄

一些基层执法人员不规范执法的行为时有发生,缺少忧患意识,在工作中表现出没有紧迫感和“精品”意识。

(二)依法行政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一些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制止或者纠正,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得不到及时救济。

(三)行政执法部门职能交叉

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由于体制、立法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一些执法部门职能相互交叉,权责划分不明,导致执法中扯皮或撞车现象时有发生。

(四)行政执法力量较为单薄

行政执法人员由于受编制限制,普遍人员紧缺,力量薄弱,导致一些执法任务较重的部门聘请一些临时人员参与行政执法的现象时常存在。

(五)行政自由裁量权把握不准

不少行政执法人员在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时,仅考虑到其行为的合法性,而对其行为的合理性没有引起重视甚或根本不重视。

二、规范基层行政执法工作的重要性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基层执法工作直接关系民生,其是否规范,能否适应社会和时展提出的要求,直接影响到改革开放的成果能否惠及人民。

(二)依法行政,建立法治国家的要求

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相比,依法行政还存在不少差距,妨碍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基层执法工作作为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其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依法行政工作的进程能否顺利推进。

(三)基层执法工作自身发展的要求

基层执法工作的成效需要经受住实践的检验,如果基层执法工作不够规范,社会管理杂乱无章,其自身的职能就得不到实现。所以,规范基层执法工作,体现行政工作的科学高效,也是基层执法工作自身发展的要求。

三、规范基层行政执法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为规范基层执法工作提供重要保障

“对现有的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业务知识、法律知识培训,并形成经常化、制度化,以强化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意识,提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增强依法管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能力。” 不断丰富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提高其执法能力和水平,确保办案质量,保证法律正确实施,管理科学到位,为规范基层执法工作提供重要保障。

(二)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保证行政执法权的合法行使和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必须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 在实践中不断充实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内容, 拓宽行政执法监督的领域, 完善行政执法监督的体系。” 对于违法行政的行政执法人员,一定要严格责任追究,绝不姑息迁就,不断增强行政执法人员坚持依法办事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大力推进行政执法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将行政执法活动置于全社会监督之下,防止“暗箱操作”,提高行政执法活动透明度,及时发现和纠正行政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偏差,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三)准确把握行政执法部门的职责要求,提高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自觉性

部门间行政职能争议实质是部门之间在实施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矛盾和争议。政府法制机构作为本级人民政府法制方面的参谋、助手,应该而且能够在依法规范行政机关的职责、权限,协调部门职能争议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合理界定部门之间的法律职责,从源头上避免职能交叉。各级行政机关要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使其强化执政为民的服务意识,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增强工作的责任感,提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尽量避免在行政执行中出现缺位和越位的现象,进而解决行政职能交叉和行政执法争议,提高行政效率和行政执行力。

(四)立足行政执法工作的实际,通过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提升行政执法的能力

基于执法力量薄弱的客观现实,除了申请人员和经费的支持外,更应努力加强对现有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其行政执法的水平。通过对临时执法人员运用讲座、报告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岗前培训、资格培训和业务提升培训,结合行政执法工作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性训练,使其学习掌握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操作规程,熟悉有关的法律条文和行政执法中的有关程序,提升行政执法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行政执法的能力。

(五)深刻理解行政执法的内涵要求,合理运用自由裁量权促进行政执法效率的提高

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的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而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符合理性。行政行为在合法性原则的前提下,应该在综合考虑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平等、公正地适用法律规范,努力做到自由裁量权的细化、具体化,最大限度地提高行政行为的合理性。“只有在具体行政管理活动中秉承公正与善意,做到合法、合理,公共管理行为才能实现它的效益,才能提高政府信用,巩固政府良好形象。”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与社会双向沟通的渠道,通过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为规范基层执法工作提供严格的监督。

参考文献:

[1]王守宽,金红磊.我国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行政与法,2002,(05).

[2]李伟.当前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3,(06).

[3]伊强.论行政合法性与行政合理性关系[J].法学理论,2011,(04).

基层行政执法工作问题范文第2篇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的重要性。

行政执法评议是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重要环节,是评价一个单位整体行政执法工作质量的重要价值标准,也是检验行政执法部门和行政执法人员是否正确行使执法职权和全面履行法定义务的重要机制。全区基层执法评议工作动员会召开后,××工商分局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召开了基层工商所执法评议工作动员大会。会议传达了××治办字【____】_号文《全区开展基层执法评议工作实施意见》的精神和要求,对执法评议工作进行了宣传动员和工作部署,要求各工商所充分认识执法评议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使其与贯彻落实执法责任制工作紧密结合,与绩效目标考核紧密结合,同时将执法质量评价与人民群众满意度紧密结合,认真做好基层工商所行政执法评议工作。分局高度重视基层执法评议工作地开展,制定了《基层工商所执法评议工作考核细则》,确立了分管经检法制工作的局长总负责,分管执法工作的所长为执法评议工作联络员,集体负责所在工商所执法评议工作地开展的领导机制,从组织上保证执法评议工作顺利推进,有序开展。

二、广泛发动,多措并举,认真听取群众意见,主动开展自查自纠。

工商所紧扣此次评议工作“服务民生、保障发展”的主题,采取邀请行风监督员、企业代表、行政处罚相对人、消费者和食品经营者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发放征求意见卡,上门拜访等多种方式,认真征求辖区群众、企业、个体户对基层工商所执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对关系民生的食品和农资等产品要强化抽检并公示结果,对此类案件从严执法,净化市场秩序;二是加大对传销行为的打击和监控力度,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三是加大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管力度,为企业营造良好、规范的市场竞争环境;四是加大对企业上门服务的力度,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宣传,经常到企业宣讲法律法规,让企业了解知晓法律法规的新变化、新要求;五是加强消费维权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提高_____申投诉的办结率,做到件件有回复。针对上述意见和建议,工商所及时召开讨论会,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查找原因,及时制定相关整改措施,主动开展自查自纠。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我局前阶段基层工商所执法评议工作通过多方面、多形式,向辖区监管服务对象征求意见。下一步,将结合区执法评议领导小组的综合测评意见,全面认识基层工商所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下来,按照“征求意见—整改—再征求意见—再整改”的循环模式,认真做好整改工作。

_、制定整改方案。认真梳理自查自纠、群众反映和综合测评反映出的问题,结合自身实际,作出统筹安排,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的事项、方式、标准、时限、责任及相关要求,做到长短结合、标本兼治。

基层行政执法工作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院水行政执法;问题;分析;对策

200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行以来,我国水利事业逐步走上法治化轨道,全国水利系统也逐步成立了专职水政执法队伍。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广大水政执法人员兢兢业业、忘我工作,同一切破坏水事秩序的行为坚决斗争,为国家各项水利事业的顺利开展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水行政执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现就近年来水行政执法工作实践,谈几点个人见解。

1 水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执法队员法律业务水平亟待提高

目前基层水行政执法人员大多来自水利系统各职能部门,水利知识虽较为丰富,但法律知识相对匮乏,再加上后天培训不足,执法中往往陷入被动。实践中常常出现法律文书不规范、法条引用不准确、关键证据未收集,以及执法程序错误等“硬伤”,给整个水利系统造成负面影响。有些同志的调查询问笔录,洋洋洒洒上百字,却没把主要违法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具体经过及危害后果问出来,有的甚至就没把当事人搞清楚,混淆了雇佣者与受雇人之间关系,出现主体错误。一旦进入行政处罚甚至行政诉讼,这些证据都是经不起推敲的,甚至变成对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不利的证据。实践带给我们的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1.2 执法机构办案条件急需改善

根据水利部《关于加强水政监察工作的意见》,“水政监察队伍履行法定职责所需经费应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对执法装备的投入力度,满足执法工作需要”要求,各级水利部门应为执法队伍配备必要的交通、通信、取证等专用工具及装备,同时,不得将执法经费及执法装备挪作它用。但由于种种原因,此项工作在一些基层水利部门难以实施,执法经费没保障,执法车辆被挪用,办案装备不能及时配置或更新等等。从调研情况看,有的县级水政执法人员甚至是骑自行车出现场,用个人手机对违法行为拍照、录像,收集相关证据……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构成了水政执法工作的瓶颈。

1.3 权力干预执法现象急需得到遏制

近年来,个别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干预行政执法、插手具体案件屡见报端,使得一些案件的查处有始无终、久拖不决,出现黑头不如红头,红头不如“口头”的怪相。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法治国家建设步伐,亵渎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实践中不可避免出现区别执法、双重标准等问题,既挫伤了广大一线执法队员的积极性,更损害了水政执法队伍形象。

1.4 水利系统内部执法机构与各职能机构职责亟待理顺

在基层水利部门普通存在这种现象:其他职能部门人员遇到水事违法行为,不论严重与否,不是积极地去制止,而是推给水政执法机构,认为违法事件就该归水政管,就是他们的职责。殊不知,各职能部门都具有行政管理职责,水政机构起综合归口作用。再者,即使是一个普通公民,遇到各类违法行为,都有权利和义务去制止,更何况各对口职能部门。如果水政执法机构事无巨细都去管的话,势必分散力量,削弱战斗力。

1.5 水政公安联合执法机制急需确立

水行政执法工作倘若没有公安部门的配合,往往显得势单力孤,有的取证工作如果当事人拒不配合调查,案件经常难以进行,即使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最后往往也很难落实。而一旦与公安部门协调联动,效果就大不一样。2014 年3 月,石家庄市水政监察支队接到群众举报后派出执法人员,对滹沱河东塔子口段一非法倾倒垃圾点进行“突袭”,当场查扣正在平顺垃圾的铲车一辆。执法人员要求司机下车接受调查时,铲车突然强行驶离现场,并将堵截的执法车辆撞坏,执法人员立即拨打110 报警。最后,在市领导的协调下,公安部门将暴力抗法的嫌疑分子拿获归案,行政执法才得以顺利完成。

2 几点建议

2.1 加强水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为有效提升队伍整体水平,建议将水政人员业务培训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培训内容应包含政治理论学习、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文书规范书写、执法办案制度研讨交流、各种调查取证工作的技巧等;培训方式可采取集中学习、定期培训、以案说法、模拟演练、观摩交流等。逐步将我们的执法队伍打造成“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业务过硬”的水政监察铁军。

2.2 加快水政执法机构软硬件建设

严格落实水利部水政监察规范化建设要求,积极采取措施,加快水政监察软硬件建设。软件方面,包括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错案追究制、绩效考核制等制度规范;硬件方面,包括配备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以及执法车辆等执法设备,为水政执法提供有效保障。2.3 深入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消除权力干预执法权力干预执法、权大于法的现象,目前在基层还有广泛市场。为改变这种状况,既要靠广大领导干部逐步提高依法办事意识,更需要进行制度构建,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建议在行政执法领域,参照这一制度,对个别“领导”利用手中权力影响行政执法办案的追究其责任,建立一道权力干预执法的“防火墙”和“高压线”。

2.4 理顺水利系统内部关系,明确各管理部门职责

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改变这种局面:凡涉及水事违法内容的工作由水政机构全揽,这样势必削弱水政执法的力量,反而不利于水行政管理。在基层水务部门,应该将各职能机构的法定职责予以明确,发现水事违法行为都有权力和义务及时制止,对于不听劝阻、情节严重,符合立案条件的,向水政执法机构移交,走行政处罚程序。这样把水政机构的力量集中起来放在对重点部位的防范和典型水事案件的查处上,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基层行政执法工作问题范文第4篇

树立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形象,提高行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做好“三个服务”、提升行政执法能力,是行政执法的首要工作。

一、充分认识加强公路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作为交通运输工作行政执法重要职能之一的公路行业行政执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论是从其担负的现实使命看,还是从民主法制建设和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构建对其提出的新的要求看,大力、全面加强公路行业行政执法建设,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公路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抓好公路行业行政执法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

全面推行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以及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随着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式的变化,法治已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取向,并逐渐成了大众文化。在此背景下,一方面可以使我们的执法更加顺畅和为社会认同;但另一方面,执法要求将越来越高,压力将越来越大。公路行业执法是政府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政府形象,面对依法行政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强化公路行业行政执法已成为不可回避的新选择。

(二)抓好公路行业行政执法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

公路行业行政执法部门与执法相对人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是办理各类路政许可,还是违章处罚,在客观上都限制了当事人非正当利益,同时,公路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对一些重大违法违章行为的处罚额度较大,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争议,激化矛盾;而一旦执法不当,必将对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有损行政执法形象。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畏惧矛盾,执法不力,也会造成行政不作为,导致合法经营主体以及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这些矛盾和难题,常常使得公路执法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处于两难境地。对此,必须准确处理好和谐社会建设与公路执法的关系,准确把握执法力度,才能产生光辉的正面效应。

(三)抓好公路行政执法是创建文明行业提升公路行业形象的必然要求

公路行业作为与社会联系密切的行业,行政执法应该具备公正、廉洁、务实、高效、亲民的良好作风和形象;同时,公路行业承担着极为重要的公路建设工作,取得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极为重要。近年来公路执法为公路事业的大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公路执法也暴露出了一些新的问题,使行业形象受到了极大影响。只有把维护公路行业形象上升到确保公路事业发展大局的高度,才能使公路执法沿着正确方向更好的发挥服务保障作用,促进公路事业发展。

(四)正视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从行业的高度来认识规范执法的紧迫性

近年来公路行业行政执法工作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目前公路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还不少。主要表现在:一是趋利执法倾向抬头。少数执法单位由于受到利益驱使,背离正确的执法目的和价值取向,违规取证,乱处滥罚,严重损害了公路行业执法形象。对此,虽屡经整改,但仍未完全遏制。二是执法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少数执法人员法律素养极低,滥用执法权,粗暴野蛮执法问题时有发生。三是一些单位对公路行业行政执法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这些问题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二、开展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新形象

(一)突出行业特色做好公路行政执法建设。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是加强公路行业行政执法建设的组织保障;明确渠道,加大投入,是加强公路行业行政执法建设的物质保障;强化标准,因地制宜,是加强公路行业行政执法建设的质量保障。

一是突出重点,加快推进统一公路行业行政执法对外形象。以路政管理、超限超载运输治理为抓手,严格按照新的公路行业行政执法标志、执法服饰和外观识别的标准和要求,建立公路行业行政执法对外形象和视觉识别体系,向公众和社会展示一个素质高、能力强、信誉好的执法形象。二是夯实基础,大力加强公路行业行政执法基层基础建设。加快推进行政执法场所标准化建设,实现各类公路行业行政执法基层场所建筑的外观形象统一、醒目、便于识别。增强在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业务装备配备、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保障能力,夯实基层基础。三是把握关键,着力推进公路行业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强化执法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纪律严明、行为规范、廉洁高效的正规化公路行业行政执法队伍。积极拓展群众参与执法评议考核的渠道,扩大群众的参与度。

(二)善于学习努力增强公路行业行政执法工作能力。一是办案能力。一个业务能力强的执法人员,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娴熟的执法技巧,既要能够快办案,又要能够办好案,做到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这样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执法效果。二是协调能力。公路行业执法工作对抗性较强,风险和矛盾较多,管理的对象参差不齐,如果简单地采取强制措施,可能会引发纠纷,有的还会酿成大的事故。因此,执法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协调能力,通过多协商、多沟通求得相对人的理解来解决问题。三是写作能力。执法人员既要写好法律文书,做到文字顺畅、逻辑严密、说理透彻,又要多写执法理论文章,善于总结分析,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四是创新能力。好的工作方法会起事半功倍的功效。要开动脑筋,创新思维,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努力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交际能力。五是心理承受能力。执法人员要注意心理素质的培养,经得起表扬,听得进批评,受得住委屈,宠辱不惊,坚韧不拔,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姿态。只有这样才能长正气,压歪风,给人以信心和力量,才能凝聚干部职工的力量和智慧。

(三)把握主流积极扩大对外宣传。形象的树立离不开宣传。一是做好自身宣传。要把公路行业行政执法的工作动态、工作成果和执法人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向社会传播,以获得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对公路行业执法工作和执法人员的理解和支持,提高公路行业的公信力和执法人员的亲和力。二是做好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积极开展法律知识进机关、进商家、进企业、进学校、进万家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执法相对人的法律意识,营造良好的公路行业执法氛围。三是邀请社会监督员、管理对象等参与公路行业执法体验活动,从而使广大市民能够自觉地理解、支持、接受、配合公路行业执法工作,保证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强化开展公路行业行政执法建设工作的保障措施

基层行政执法工作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气象;执法;发展

中图分类号:Q938.1+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气象行政执法是气象主管机构履行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重要方式之一,气象主管机构依法履行对外管理的过程中,气象行政执法主体是否适格,气象行政执法行为是否规范、合法,不仅对于维护气象行政相对人具有直接利害关系,同时对维护气象主管机构的良好执法形象也是至关重要的。《气象法》的颁布实施,赋予气象主管机构行政执法权,作为气象行政执法主体机关,如何依法行政,保证气象事业快速有序发展,有更高的具体要求。本文从气象部门实际出发,分析目前气象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确立有效的气象行政执法行为的一些建议。

气象行政执法的解释

气象行政执法是指气象主管机构基于气象法律、法规的授权,为实现公共利益,依法对相对人实施处理权、保障实施权等具体行政行为的总称。具体体现为在气象行政部门职权范围内依法实施监督管理和依法查处违反活动,它是保证气象法制建设的重要措施。

3、气象行政执法的特点

(1)程序性。气象行政执法既要执行实体法,同时执行程序法,任何一方面的欠缺都可能导致行政执法无效。(2) 强制性。只要发现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气象主管机构就可依法实施行政执法行为。(3)可诉性。气象行政执法一旦出错,必然会直接损害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相对人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必然会对气象行政执法行为提起复议、诉讼等。(4)服务性。气象行政执法主体不但是管理者,还是服务者。其服务于气象的公共性,服务于气象的安全保障功能和服务于气象的资源。

(5)行政性。气象行政执法是气象主管机构依据气象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针对特定的行政相对人或事采取某种具体行政措施

气象行政执法的依据

气象行政执法依据是指实施气象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按照法律效力等级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气象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的顺序应当是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规章。

(1)法律。包括基本法律和非基本法律,基本法律有《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这些法律为气象行政执法提供了程序上的依据。非基本法律有《气象法》,是气象行政执法的实体依据。(2)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气象行政执法依据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对违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规范或者操作规程、未按照批准的空域和作业的时限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等行为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进行处罚。《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对未经批准擅自升放、未按照批准的申请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或者系留气球等违法行为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进行行政处罚。(3)地方气象法规。是气象行政执法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执法的依据。(4)气象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气象规章。这些规章对气象主管机构的行政主体资格和执法范围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5)宪法。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一切执法活动的依据。

气象行政执法的存在问题

(1) 证据收集欠规范、完整。在实际工作中,执法人员在大多数情况下仅依据对当事人、证人的调查笔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很少有在收集当事人陈述后,围绕违法行为的再行收集证人证言、制作现场勘验检查笔录等其他相关证据。而作为行政处罚主要判断依据的调查笔录由于只是一个独立的的证据在没有其他相关证据的印证下形成证据链的情况下,调查笔录的效力就会受到质疑。

(2)执法人员的“兼职”行为,影响了气象主管机构管理社会的形象

在基层,特别是县级气象主管机构人员编制少,有的单位只有五六个人,其工作任务主要是基本气象业务、决策气象服务、气象科技服务,此外还要做好行政执法工作。完成以上任务,工作人员只能是身兼多职,出现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气象主管机构管理社会的形象,甚至会引起不必要的行政诉讼。

(3)来自地方政府和部门的压力,使气象行政执法工作难度加大

在气象行政执法工作中,经常遇到地方领导出面说情、违法行为与政府行为相关的情况。特别是涉及基层气象探测环境破坏的案件,多数是由于城市规划部门或政府直接批准而兴建的高大建筑物遮挡造成,在查处这类案件过程中,经常会有来自政府或有关部门的阻力,进一步增加了执法工作的难度。

(4)无相关激励和保障措施,降低了气象执法人员的执法积极性

截至目前,只有少部分地州局在推行气象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过程中,实施了气象行政执法人员执法津贴(补贴)方面的相关制度。此外,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重重阻力,甚至出现暴力抗法、殴打气象执法人员的事件,因此,部分省(区、市)气象主管机构针对气象行政执法人员的人身意外伤害

(5)执法人员法律知识不足,容易出现违法执法的现象

地(市)、县局气象执法人员虽然都经过执法知识培训,但由于都是气象业务人员,执法实践少而且对执法程序不熟,容易出现违反执法程序等方面的问题。

6.开展的有效方式

对基层气象行政执法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6.1集中力量查处重大违法案件

针对县局执法人员少、遇有较大案件执法缺乏威慑力的情况,部分地州气象局探索了集中力量查处违法案件的做法。如某地区局在进行防雷安全检查时,为了增加威慑力、避免人身威胁、保证执法效果,由地区气象局执法办牵头联合县局的执法人员,对整个地区的防雷安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有效地制止了违法行为。

6.2上级气象主管机构直接参与违法案件的查处

近年来,我区出现的多起破环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案件,均由区、地州市局直接参加处理。如地方建设项目强行施工而破坏探测环境、部队建楼影响探测环境等,区局接到报告,立即发函责成当地政府依法履行职责,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并指派有关人员进行处理。这样,不仅使气象探测环境得到保护,而且也使问题得到有效处理,避免了因基层气象主管机构直接查处而带来和地方关系难以协调的不良

影响。

6.3棘手案件请求110协助

对于棘手案件,如在气象行政执法工作中出现暴力抗法、殴打气象执法人员时,请公安110协助完成执法工作,一方面保证了执法人员的人生安全,另一方面我们也将有力地维护气象管理工作的严肃性。

6.4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经过努力,目前各地州市气象主管机构都已与地方安监、建设、公安、消防、教育、卫生、文化等部门对雷电灾害防御、施放气象安全等方面进行了联合执法检查,经济工作委员会曾针对防雷安全专门下发了相关文件。实践证明,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执法工作,不仅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而且提升了气象部门管理社会的形象。

7结束语

气象主管机构要依法建立一支队伍精干、高效的防雷执法队伍,积极开展防雷设计审核、防雷工程竣工验收以及防雷检测为目的的防雷安全管理,提升雷电社会管理水平;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通过气象防雷法律法规的贯彻、宣传,以党的十七大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安全气象、资源气象、公共气象”的服务理念,更好地为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和人民群众服务,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气象行政执法是行政执法在气象行政中具体运用,具有一般行政执法的特点,又具有气象行政的特有的特性,只有使气象行政执法进一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才能推进气象事业的飞跃发展。

4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