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程建设回避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第二条市、区、镇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投资100万元以上的信息工程建设适用本办法,但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信息工程是指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的信息网络、信息应用系统建设、信息资源开发等工程。
第四条信息工程建设必须符合市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和国家、省强制性标准。第五条信息工程建设应遵循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安全保密的原则,禁止重复建设。
*市信息化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是信息工程建设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主管部门),负责对信息工程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协调和监督。
其他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做好信息工程建设工作。
第六条信息工程建设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向市计划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立项申请手续。立项申请在报市计划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前,应经市主管部门综合协调。
第七条信息工程承包必须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公开招标,但建设单位具有与信息工程规模、技术相适应的资质证书的除外。
第八条取得市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的单位参加投标,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中标权。
第九条建设单位组织信息工程招标,应在市主管部门制定报市政府批准实施的《信息工程招标委员会委员名册》中聘请不少于一半的信息工程技术专家组成招标委员会。
第十条招标委员会负责审定标底,提出评标、定标办法,审查标书及投标人资格、确定中标人。信息工程招标投标规则由市主管部门制定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一条招标委员会的委员实行回避制度。下列人员不得成为招标委员会委员:
(一)投标人的法定代表人;
(二)投标人的法定代表人的近亲属;
(三)与投标人有其它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招标的人员。
对前款规定人员,投标人在开标会议前可向建设单位申请回避。建设单位接到回避申请后应对回避事由进行审查,并作出回避或不予回避决定。
第十二条招标委员会委员或其他招标工作人员在招标工作中不得循私舞弊、收受贿赂,不得泄露标底。
第十三条建设单位应与中标人签订信息工程承包合同。承包合同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工程的名称、种类;
(二)工程的总体方案,技术参数和质量、安全要求;
(三)工程建设费用;
(四)工程质量维护条款;
(五)工程的违约责任和争议处理条款。
第十四条建设单位应自承包合同签订之日起七日内向市信息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申请备案。市信息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对信息工程进行日常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建设单位应通过公开招标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信息工程监理单位对信息工程设计、施工活动进行监理。委托中标的信息工程监理单位进行监理,应当签订书面监理合同。
第十六条信息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符合信息工程承包合同的要求。合同未明确规定的,由建设单位与设计或施工单位协商解决。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对信息工程质量终身负责。
第十七条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经批准的设计方案施工,未经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同意不得改变设计方案。
第十八条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并建立质量检查检测制度和内部质量责任制。禁止施工单位将信息工程转包他人。
第十九条信息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当向建设单位提出完工报告,经试运行合格的,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初步验收;初验合格后,由建设单位向市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
第二十条市主管部门应自接到验收申请之日起七日内书面通知市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市信息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机构,以及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参加信息工程验收。对通过验收的信息工程,市主管部门颁发信息工程使用许可证;对未通过验收的信息工程,市主管部门应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整改后重新申请验收。
第二十一条未取得信息工程使用许可证的信息工程,不得交付使用。
第二十二条取得信息工程使用许可证的信息工程,施工单位应根据《信息工程承包合同》的规定履行工程质量维护义务。工程质量维护期不得少于一年。
第二十三条因设计、施工或监理单位的过错导致信息工程质量不合格,给建设单位造成损失的,设计、施工或监理单位应赔偿建设单位损失。
第二十四条信息工程承包不公开招标或信息工程承包合同不向市信息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申请备案的,由市主管部门建议有关部门对建设单位负责人予以行政处分。
第二十五条招标委员会或其他招标工作人员在招标工作中循私舞弊、收受贿赂或泄露标底的,由市主管部门或建议有关部门予以行政处分。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基础设施迎来了建设的,然而,随着建筑工程企业的不断增多,其竞争也越来越大,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以前那种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形式的需要,很多建筑企业开始转向管理要效益,不断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以期提高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工期风险是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建筑工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建设工程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至今,健全了建筑法、合同法和招投标法等法规,完善了建设项目法人管理制度、执业资格准入管理制度和建筑企业资质等级管理制度、推行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责任终生追究制、建设工程建设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等行政审批制和竣工资料备案制。宏观上,我国建设工程风险控制社会环境优越,建设管理制度健全,社会稳定。但国家经济建设中,面对国际金融风暴,为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国家经济稳健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加大经济技术含金量,及时调整国家政策,因此依然存在国家政策调整带来的建设工程风险。通过问卷调查和师生深入建设项目调研,微观上,我国建设工程风险管理形势更是严峻。行政领导干预建设项目行政审批现象依然存在,重复低水平建设项目在不发达地区大有市场,贷款建设项目比例居高不下,建设工程中贴牌生产依然有一定的市场,低价竞标市场强劲,建设合同补充条款大量隐性存在,虽然通过国家几年来持续不断地大力清理拖欠民工工资整治工作,建筑业中拖欠民工工资现象依然存在,建设工程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各种不确定性影响因素普遍存在。综上所述,各种建设工程风险微观上大量存在,而建设工程管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普遍淡漠,被动风险自留现象普遍。工程风险管理仍处于较低水平。
二、建设工程中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相关法律、政策尚不完善
目前,我国颁布的建筑工程相关法律、法规,如《担保法》《保险法》《建筑法》《招投标法》,由于这些法规没有针对工程项目建设特点作具体规定,在实践中较难操作。同时由于缺乏配套的政策对工程建设进行指导,以及缺乏对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中的纠纷进行技术鉴定和责任确认的权威机构,我国的建筑工程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证和强制性的权威保证,在实际中就很容易出现不规范操作和无序竞争的问题。
2、风险意识淡漠
建筑企业和金融行业都缺乏对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比如在商业银行中就没有对政策性贷款的工程项目进行必须投保的要求;如建设单位拿到土地开发权后,又变成投资商,在没有资金动工时,就向建筑企业、银行筹资或贷款,同时把风险也转嫁给了建筑企业和银行。
3、风险管理的费用来源尚无制度保障
长期以来,我国建筑市场的发育很不规范,受经济水平的制约,建设单位的资金比较紧张,在工程建设加入担保费用,会增加建筑工程的成本、减少受益,故而被一些开发商抵制。但是国家在关于工程结算的规定中并未将此项费用列入工程的开支来源,客观上使得开发商在建筑工程中没有安排投保资金的专项支出,也使得他们没有必须投保的强制压力,从而造成风险管理的费用缺乏制度性的保障。
三、建设工程风险管理策略
(一)风险回避
风险管理人员采取一定的方式中断风险源,使其不发生或不再发展,从而避免可能产生的潜在损失。采用这种风险对策时,有时必须接受眼前的较小损失以避免可能发生的较大损失。例如,某承包商在开标后发现因自己的报价存在严重的误算和漏算,报价远低于其他投标人的报价,虽然获得了中标资格,为避免更大的损失决定拒绝与业主签订施工合同。虽然这样做面临没收投标保证金或投标保函的遭遇,但相对于承包后更严重的损失要小得多,此时采取风险回避应该是最好的对策。但是,不得不承认,风险回避是一种消极被动地应对对策,应用太多太频繁,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因为风险特别是投机风险具有损失和获利的两重性,回避风险的同时也失去了获利的机会,而且有时回避一种风险可能产生另一种新的更大的风险。因此,要适时合理地运用风险回避这种风险对策,不能不用,也不能滥用。
(二)损失控制
风险管理的又一种对策,较之风险回避,损失控制是种积极主动的风险对策,是针对不能回避必须承受的风险而制定的。损失控制主要表现为预防损失和减少损失,前者主要是降低或消除损失发生的概率,后者主要是降低损失的严重性或遏制损失的进一步发展,使损失最小。采用损失控制对策制定控制措施(方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必须以定量风险评价的结果为依据,特别注意风险评价时的间接和隐蔽损失;第二,对于损失控制措施要付出费用和时间两方面代价的,必须综合考虑损失控制措施的效果及付出的代价,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制定最终的损失控制措施;第三,制定损失控制措施时,应该从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等几个环节制定周密完整的损失控制计划系统,对具体的建设工程而言,应由预防计划、灾难计划和应急计划三部分组成。最后,工程风险控制包干经费是一个值得与建设方讨价还价的问题,这也是损失控制的重要内容。
(三)风险自留
企业自己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在主动自留和被动自留两种形式,前者又可称为计划性风险自留,是主动的、有意识的、有计划的选择,是经过认真细致的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后作出的风险对策,主要是针对期望损失不严重或损失可准确预测的风险作出的;后者又可称为非计划性风险自留,主要是由于风险管理人员风险识别时的遗漏或对其不确定性的判断错误、或风险评价时的不准确、或采取措施不得力等造成的,是无奈的接受。可以看出,风险自留与其他风险对策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改变风险的客观性质,即不改变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造成损失的严重性。对建设工程而言,风险自留这种风险对策经常用到,但应尽量减少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时的失误,积极主动地进行防范,作出合理的风险对策,避免被迫承担重大的工程风险。
(四)风险转移
按风险管理学风险分担的原则,通过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两种形式,将建设工程风险转移出去,是目前普遍应用和风险对策。保险转移对建设工程来说,就是工程保险,是建设工程业主或承包商(投保人)将本应由自己承担的工程风险(包括第三方责任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从而保证自己免受损失。因为对投保人来说工程风险很大,而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则趋于客观概率,符合风险分担的原则,同时,通过保险可以使管理人员忧虑减少,因而被广泛应用。但在购买保险时,要注意如下几点:第一,选择好投保人(业主或承包商);第二,选择好险种和保险人;第三,选择好保险公司;第四,注意不可保风险和不宜保险。
结束语:
我国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还很不完善,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国际先进经验,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形成适用于各工程的风险管理体系,已经成为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在建筑工程的风险管理,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建筑工程风险的分析与研究,增强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另外,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将风险管理制度纳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营水平。目前,国内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还受到人员素质、管理水平、技术条件、自然环境等方面条件的制约,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推行风险管理还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杭建兴,付蓉.建筑工程的风险管理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4):10-12.
关键词 建筑工程 项目施工 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Risk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LI Qi, LI Xuepeng
(Pingxiang University, Pingxiang, Jiangxi 337000)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risk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uncertain and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can bring the potential loss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 on economics, resources and time, the risk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to minimizing the incidence of risk, reduce the risk of loss, the project successfully completed.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risk management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业也得到了加快的发展,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环境较为复杂,施工工期长、露天作业多,不确定的因素较多,因而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风险。
1 建筑工程常见施工风险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较多,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因素也较为复杂,因而对风险进行识别关键,不同种类的风险因素有着不同的特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常见的风险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1 技术风险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风险主要包括设计技术风险和施工技术风险两部分,工程设计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和龙头,一个合理完善的工程项目设计方案是招标及合同签订的前提,也是保障工程施工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因而在建筑工程建设初期即应当最大限度地完善设计方案,避免在设计方案未确定时招标,以免因设计变更而带来风险。
施工方案设计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工程设计方案确定后,应深入地研究施工方案,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科学合理可行、细节完善的施工方案。而由于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影响因素较多,任何一个施工方案都难以保证没有变更和索赔,因此,在确定施工方案后,还应当对施工方案中的风险进行考虑和评估,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
1.2 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指经济领域中导致企业遭受损失的风险,一般情况下,由于经济有一定的规律性,经济风险也具有一定的可预见性,通过充分地了解相关的经济知识,加强信息收集及调研工作,采用一定的经济分析手段等一系列的措施可较为准确地预测出施工地区的经济发展趋势。但由于在实际中,经济发展会存在一定的变异,因而除了对施工地区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外,还应对国内、国际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广泛地收集国际金融市场信息数据,提高经济发展趋势预测的准确性,从而更好地规避风险。
1.3 环境风险
建工工程项目施工环境风险包括自然环境风险和政治环境风险,前者主要指地震、洪水、雷电等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风险及施工现场水文气象、地质条、气候条件等恶劣的自然环境带来的风险,此类风险通常由合同主体双方共同承担。在项目施工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此类风险因素,项目施工风险管理者应熟悉施工现场的自然状况,在签订合同时与招标方针对可能存在的自然风险进行沟通谈判,在合同中增加此项风险预备费用,以尽可能地弥补可能发生的损失。
政治风险是指由于所在地区政府政治时局及政策变化导致的企业蒙受损失的风险,此类风险具有突发性,同时与自然风险一样不以承包商意志为转移,因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人员不仅要对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还要具备一定的政治头脑,以及时地采取措施规避风险或减少损失。
1.4 合同风险
工程合同是具备法律效力的项目管理文件,也是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项目管理者在起草合同文件时应当认真地研究分析合同中的每个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深刻的了解,避免由于合同条款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2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
2.1 风险控制方式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虽然不可确定因素无法避免,但工程项目的风险事件是可进行人为控制的,当专业人员完成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评估之后,就可以对于评估中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逐步的控制和遏制。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控制方式主要包括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自留和损失控制。
风险回避是风险管理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是通过回避风险因素从而可能产生的潜在损失和不确定性,在工程项目施工中,此方法的对策通常是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出现,如施工禁止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等。此方法可回避可能产生的新风险,但回避也许是不可能的,同时由于风险往往伴随着利益的存在,因此风险回避可能失去从中获益的可能性。
风险转移是将可能出现的风险转移给对方后者第三方承担,此方法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并不能降低,仅仅是承担风险的主体有所不同,常用的形式主要有合同专业和工程保险,如在施工过程中,一些技术难度大、存在较大风险的环节可通过转包或分包的方式将风险专业出去。
风险自留也即是风险不可避免或是可因风险获利时,根据法律法规,由自己承当风险,这种手段包括有意识的风险自留和无意识的风险自留,无意识的风险自留是由早期不具备风险意识,未采取一定的风险防范措施而导致自己不得不承担风险带来的后果;有意识的风险自理则是有计划地、主动地通过一定的规划将若干风险留给自己,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搅拌质量风险、分项工程工期风险等一些风险较小、重复新高且通过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可规避的风险适合自留。
损失控制包括预防损失的发生和降低损失严重性两个方面,前者属于风险防范的范畴,可采用损失预防手段,如制定实施施工安全制度、计划等来防止损失的发生,后者是不确定性的风险发生造成了确定性损失后采取损失最小化方案、损失挽救方案等及时处理,来将损失降到最小。
2.2 风险控制措施
(1)树立风险意识。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要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首先相关的负责人、管理者应当树立一定的风险意识,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防风险的能力。在工程建设早期即应当预先对风险进行超前分析,全面透彻地分析可能产生的风险,以为风险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在进行风险决策时,应慎重地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组织会议,征求各方意见,最大限度地保证决策的正确性。除了要求项目施工风险管理者应具备风险意识和防风险能力外,还要求管理者有较高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施工期间合同双方对现场的任何意图,项目负责人都应进行认真审核后才能执行。(2)完善风险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的制度是保证管理有效性的基础,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中,应当不断完善风险控制制度,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有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对施工全程进行动态的监管,明确各责任主体及相关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确保各项风险控制制度落实到实践中,将风险管理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全面地提高施工风险管理水平,从而保证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3)加强风险评估及规避工作。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中还应当加强风险评估工作,可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对项目施工可面临的各种可能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估、分析、控制和监督,并根据相关结果制定风险规避对策方案,从而为风险有效管理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3 结语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施工企业应当提高风险意识,积极地利用一定的手段对风险进行预测,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从而尽可能地减少风险的发生,降低损失,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 兰凌.试析施工项目工程管理中的风险[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5).
[2] 谭章发.有关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方法与措施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3(8):154-155.
[3] 何亮.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风险控制与管理决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9).
【关键词】信息工程 工程监理 通信技术
信息工程监理在工程中起一个统筹的作用,控制着工程建设中的各个细节。因此,有了信息工程监理的工程可实现投资建设管理的精细化,大幅度的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建设效率的提高,同时还能有效的保证工程建设最重要的质量问题。所以,信息工程监理逐渐得到大多数信息工程建设业主的认可,到目前为止已经成为信息工程建设体制中的一项基本制度。
一、信息工程监理概要
信息工程监理就是建立在双方对等的基础上,其中建设方肯定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施工单位必然也是追求工程利润,所以监理必须保证足够的公平和透明,在利益方和利益的相关方之间,做好工程的协调,保证工程高质量高水平的完成。信息工程监理在工程中的作用主要是三控三管一协调:成本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以及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各方的协调工作。其中成本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是整个系统最主要的三个方面,也是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三个指标。
二、我国信息工程监理的发展历程
信息工程的建设需要综合更方面的力量和支援,在企业内部需要建立相关的工程监理的制度,在外还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帮助,及时的提供政策的支持。
国内在建设信息工程之初,曾颁布了很多相关的法律和规定,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科技将向着更加人性化和专业化的方向迈进,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就要建设监理机制,双方进行监督,从而保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国务院曾经召开相关的会议,信息化工程要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的基础上,建立更加完善的质量监理制度,因此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国内对工程监理的理论进行了分析,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长时间的深入研究,并且总结了众多的管理经验,同时监理机制的建立和实施也给整个工程带来了良好的效果。
(一)通信建设工程中的监理及案例分析
1.通信建设工程中的监理
九十年代国家在组建信息产业部之后,随着移动从电信拆分出来,联通的成立,这些大型的通信公司逐渐在竞争中发展起来。其中,我国第一批正式存在的通信建设专业监理队伍产生于中国电信事业集团。短时间内,我国颁发了一系列有关通信工程监理的相关制度要求,完善了通信工程方面的规范和标准,这些规范标准为通信工程监理提供了详细系统的操作依据。通信建设工程中的监理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其中包括施工前的实地调查和核实,清楚地了解双方的合作流程和具体的要求,在施工的过程中做好相关的监督工作,每一方都要在之前的合同规定中进行工作,合作的双方不能超越制度的权限,在保持公平的基础上进行工程的监理。
2.案例分析
某公司于2011年承担建设了某工程,该公司投资超过8000万元,工程覆盖市内几栋大厦。这个项目是该公司首次引入信息工程监理。因此该通信工程的监理对承建单位和业主都是新开展的业务。
在进行信息工程监理的投入过程中,这个工程的施工效率相比原来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工期缩短了四分之一,通过监理现场的管控,避免了重复进场整改等情况,并顺利通过工程验收,大大的节省了系统的维修成本和投资的成本。工程监理的引入,确实是向着更加快捷更加高效的方向迈进,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更多的建设单位都会在工程项目中建立相关的工程监理机制。
总之,信息工程监理制度对此次工程建设起到了明显的效果,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工作,从整体上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提高了承建方对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信息工程监理制度此次对确保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和加快建设工期,以及在协调个参与方的权益关系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引入信息工程监理制度的建设项目经济效益更高,速度更快,质量更好。
(二)通信工程监理的现状
1.运营商实行监理现状
由于我国信息工程监理起步晚,发展也不是很快,很多运营商都没有完全形成引入工程监理的观念,认为工程监理其实没有什么实际作用,或者在对监理单位的使用上存在误区,所以对工程监理持回避态度,甚至有些运营商做隐蔽分散的工程,故意绕开工程监理的情况还少量存在。而且目前信息工程监理并没有从法规上列入通信建设必须执行的程序,大大加强了实行监理的难度。
2.监理人员素质现状
现在我国的通信监理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但是不得不面临一个瓶颈――人才的缺失。信息工程监理所需要的人才是熟悉了解工程施工过程中所要接触的各个部门,从开始的投资到采购再到最后的验收结算,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完整的完成其监理工作任务。而目前国内的监理行业基本上是施工阶段的监理,在项目前期的咨询阶段和项目后期的评估阶段涉足甚少,同样也是由于长期来对这一行业的不够重视,所以对这一方面人才的培养跟不上,逐渐的人才缺口越来越大,到现在已经凸显出来,成为这个行业发展的瓶颈。
三、结束语
我们应该清晰的认识到:信息工程监理对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工程监理体制是顺应时展的潮流,是我国经济市场以及行政事业实现电子化和信息化的必要前提。所以信息工程监理的规范化不管对国家的信息化建设还是对监理行业的长远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正强.信息工程监理的分析.工程建设监理规定.2011,10(05):54-56
关键词:水资源水利水电影响
1 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及库区水位的抬高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工程施工带来的“三废”污染问题:水库淹没造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减少问题:库区
移民后靠或远迁带来的移民问题.水库蓄水对文物、景观、水质、水生生物的影
响问题等对于某一具体工程来说,其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回避的事实。而受影响最为重要的通常是生物多样性、水质、水温、环境地质、景观、人群健康、土壤侵蚀、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等因子,受影响的性质多数为不利影响;坝下游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大坝调蓄引起的水文情势变化,受影响的主要是水文、河势、水温、水质、水生生物、湿地资源、入海河口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因子,影Ⅱ向的性质有利有弊,影Ⅱ向的时间一般是长期的,影响的范围因区域的特点不同各异,有时可延伸至河口区。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有些是不可避免的,有些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小。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管理是避免或减小工程不利环境影响的有效方式,而环境监测则可为工程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因此,制订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是工程规划和设计的重要内容,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初步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初步设计中均需要详细地拟订并列出有关内容。
2 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影响的具体问题分析
2.1因水库淹没,库区移民安置中毁林开荒将造成水土流失。因安置不当及生活环境改变,移民生活不安定会产生一些社会问题。在我国人多、耕地少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水库的淹没损失,对库区内尽在高水位时才被淹没的土地适当采取措施加以利用。
2.2水库蓄水后,有可能引起库岸崩坍,诱发地震等。此外,河流情势变化对坝下与河口水体生态环境产生潜在影响。岸坡浸水后,岩体的抗剪强度降低,在水库水位降落时,有可能因丧失稳定而坍滑。将给工程的正常施工和运行带来极为不利的后果。
2.3水库蓄水后,会引起库周围地下水位抬高,导致土地盐碱化等。
2.4水库蓄水后,因水流变缓,水体稀释扩散能力降低,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增加,库尾与一些库湾易发生富营养化。
2.5一些水库蓄水后,水温结构发生变化,可能出现分层,对下游农作物产生危害。
2.6水库淹没会影响陆生生物的生活环境;修坝对水生生物特别是涸游性鱼类将产生直接影响。
3减小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对策
3.1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其活动可能造成的周围地区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定相应方案。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实现经济建设、水利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主要手段,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不但要进行经济评价,而且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地分析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合理选址提供依据,防止由于布局不合理给环境带来难以消除的损害。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前,首先要进行环境状况调查,对当地的气候环境、水文、水质、土壤、水生生物、人口等进行调查。其次就是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对当地的环境能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并预测造成影响的程度。最后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从整体上评价拟建工程的各要素和过程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及改变程度,为比较选择方案提供依据。
3.2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我们要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我们应本着和谐发展的理念,为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创造条件,同时为鱼类产卵提供条件以及为鸟类和水禽提供栖息地和避难所。在工程的建设阶段,应优先考虑采用环保的技术措施,在水利工程建设时,要采用有利于植物生长、动物成长的环保材料。在水利工程完成阶段,应建立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进行环境跟踪评价,发现有明显不良影响的,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把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水平。
3.3尽快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为防止和缓解水利工程建设对该区域的经济及生态平衡的破坏,应尽快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对该区域的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而且依靠当地自身的能力很难使生态得到平衡,经济得到发展。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建设方面,应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损害,谁补偿”的原则,明确生态补偿的主体及补偿的范围。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应在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中提留一部分资金,用于对当地的生态进行补偿,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的生态平衡。可以说构建生态补偿机制,还原生态以价值,不仅是缓解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
4 总结
水利工程的生态影响问题,实质上是人与自然关系在水利上的具体体现。从水利实际看,任何一项水利工程基本质都应该是生态工程,水利工程在改变自然的同时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保护生态是水利工作的应有之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认识和处理水利工程生态影响问题,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唐会燕.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34).
【2]綦振国.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