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班级管理建设制度

班级管理建设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班级管理建设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班级管理建设制度

班级管理建设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关怀伦理 班级制度文化 班规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3-0144-01

当前我国学校教育把班级制度管理作为约束学生行为、习惯、生活以及学习方式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对于我国学校班级规范的审视中不难看出,惩罚式的管理占主流,这样的条款在班规的表达中非常频繁。而具有伦理关怀的管理方式却被忽视和淡化。班规的建设从制定到实施到评价效果,整个过程都是刻板规矩的论述。关怀性无从体现。

一、当前班规中存在的问题

1.班规的制定为教师单方面进行

在我国中小学的班级中,班规一般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产生的,并不具备师生间的民主性。由教师单方面制定规范来约束学生,这样不仅节省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也使学生更容易被教师所管理和教育。但是,这样的班规无法保证公正性和客观性,因为教师的个人意志无法上升为整个班级的意志。忽视了师生间平等信任和关怀的关系,这种情况下制定的班规是教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强制性规范,并不是出于尊重和关心意义下的爱的管理。

2.班规的执行中缺乏情感的浸入,学生无法感受到关怀

在班规的执行过程中往往注重的是严格的标准以及外在的强制性。而情感的作用却经常被忽视。因为班规与惩罚相伴而生,惩罚一般情况下都是与严苛对应,与温柔相背离。有的教师在执行过程中标榜班规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却忽略了情感的重要性。“法外尚有人情”,更何况一个班级。教师在执行班规的时候应该先问清学生犯错的原因,这样才能使班规充满感情,而不是冷冰冰的工具。

3.班规的内容条目生硬,缺乏人文关怀

从班规的具体条目中不难看出很多的班规缺少关怀。通篇生硬强制的Z气,将教师和学生对立起来,影响班级管理的效果。随手翻看中小学的班规,总是大篇幅充斥着“不许”“必须”“禁止”“严禁”的词语。此类处罚并且带有恐吓性质的规定并不能够帮助学生端正态度,不犯错误。而是对学生违纪行为的提前预设,尚未出问题的时候就已经把学生放在错误的一面,无疑告诉学生他们永远处于犯错误的边缘,这是错误的导向。

二、当前班规存在问题的原因

1.教师缺乏关怀情感的投入

诺丁斯强调关怀是人的基本需要,关怀的来源有两种,一是自然关怀,一是伦理关怀。自然关怀是一种自然反应,不需要个体的努力,自然而然散发的关怀。但是,更多时候,我们虽然看到了他人的需要,但却因种种原因不愿予以关怀,这时就必须以伦理关怀来对他人的需要做出反应。教师需要对学生渗透的就是伦理关怀。而学生需要学习和内化的,同样也是伦理层面的关怀。

在学校中,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关怀。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总是以训导者而非关怀者的身份出现,这样的教育既是冷漠的,又是机械的。有时候教师即使对学生表现出关怀来,这种关怀也不是健康的,是片面的。因为教师关心的往往不是学生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而是学生的成绩。片面追求学生智力的发展,忽视了这个年龄的学生渴望得到的关怀以及个人生命的尊重,也忽视了学生养成的关怀素养的需要。

2.学生缺乏关怀素养的学习

“在师生关怀关系中,学生最基本的道德实践是保持对教师关怀行为的敏感性和反应力。”学生学会关怀、学会自主性发展是最让教师感到欣慰的。而在班级里充满感情和关怀、尊重和爱戴的风气使学生不仅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熏陶自己,同时也能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学生应在具有良好关怀品质的班级环境中学会由此及彼,悦纳自我、善待他人,将学知识与学做人融为一体。

三、如何基于关怀教育理论对班规加以改进

1.班规的制定上以关爱学生为主要目的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的积极情感是以师爱为核心的。关爱学生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落实到班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班规的制定上要认清制定班规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更好地关爱学生。世界上只有一种教育,就是爱的教育。班规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和强制性,但它并不是国法、校纪,班规的出发点仍然是教育和自省。因此,班规在制定上,需要体现关爱。要成为爱的力量而不是法律纪律性质的强制力量。

2.班规的产生方式上体现关怀平等的师生关系

班规的制定要由全班全体学生讨论通过,不是班主任的个人意见,班主任可以是班规制定的参谋者和指导者,要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班规的制定。这样可以保证班规应有普遍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针对的是任何学生甚至是班主任自己。必要时候需要班主任“以身试罚”才能得到全班同学的认同。

3.班规的内容上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及对学生的关怀

班规的内容应该是满含温暖和关怀的,不仅为了管理学生,同时也为了保护每个学生的根本利益,让所有孩子都享受到班规赋予他的权利。班规是师生的共同约定,是帮助和指导,是温情的告诫。这样具有关怀的班规才能让学生感觉到爱,让班集体充满关怀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内尔・诺丁斯.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于天龙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班级管理建设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子注册;学籍管理;建设研究

一、电子注册制度的建立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加强和完善高校的学籍和学历证书的管理,已是迫在眉睫,按照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要建立“全国大学生招生远程录取、计算机学籍学历管理、毕业生远程就业服务”一体化的信息系统的要求,教育部从2001年开始正式对全国高校学生实行学籍学历信息电子注册网络化管理。

二、电子注册制度的内容

学年电子注册是对学籍电子注册的进一步规范和延伸,最后与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工作接轨,实现高校学籍学历全程网络化动态管理,从入学、在籍到毕业等关键部位进行严格控制,从而保证了毕业证的真实性,保护了毕业生的利益。

(一)学籍电子注册制度。2007年3月,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实施。这就要求我们学籍管理人员及时的从“中国高等教育学生网”的“学籍学历信息平台”下载教育部提供的新生录取数据,数据中包含考生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民族、专业名称、学制等信息,考生号贯穿学籍、学历管理始终,是学籍学历管理的内部关键字,是严格唯一的。学籍注册时以考生号作为关键依据来判定入学资格,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了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每一位新生都要认真核实,由本人签字确认;如有错误则与我们的学籍管理部门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二)学年电子注册制度。2008年10月,按照教育部要求,全国各高校相继开展了在校生学年电子注册工作。学年电子注册有4种状态:(1)待注册:每年年初,所有原本“注册学籍”的在校生状态都会变成“待注册”,表示需要重新进行学年注册。对于所有待注册的学生,都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年注册,把注册状态变成其它几种情况;(2)暂缓注册:由于欠缴学费等原因,暂时不予以学年注册。这个状态不会自动变成“待注册”,只要高校不做改变,就会一直保持,学生的学籍也不会被清理掉。学生补缴学费后,高校可以随时将其学籍状态由暂缓注册变成注册学籍。(3)保留学籍:由于参军,疾病等原因,标记为保留学籍。这个状态不会自动变成“待注册”,如果高校不做改变,就会一直保持,学生的学籍也不会被清理掉。参军复员或疾病康复回校继续学习时应即时注册学籍,同时应予以降级。(4)注册学籍:完成学年注册后,学生的学籍状态就变成注册学籍,表示该生在新的学年已经获得了学籍资格。当我们看到待注册人数为0,表明学年注册工作完成。

(三)学历电子注册制度。2001年开始,对全国高校学生实行学历电子注册信息上网管理制度,为了确保上报毕业生的学籍信息准确无误,学籍管理人员同样需要进行同新生学籍电子注册一样的毕业生信息核对工作,并根据核对结果整理毕业生数据。毕业生电子注册数据库包含考生号、姓名、性别、专业、学历证书编号、毕结业结论等字段。学历注册时以考生号作为关键依据来审核学籍资格。学校根据编号规则为毕业生编制学历注册编号,根据毕业审核结果给予毕结业结论。学籍管理人员借助平台上的学历图像信息校对系统,整理以学生身份证号命名的毕业生学历图像信息并上报市教委进行毕业生学历电子注册。市教委将各校所报的数据及图像信息汇总上报国家教育部备案,并由教育部将此数据上传到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供社会查询。

三、建设与完善我校成人学籍管理的相关管理办法

(一)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工作的领导。学院成立由分管院长担任组长,招生就业处、成教处等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学籍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院学籍管理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二)要对电子注册制度进行大力宣传。为加强学历证书的管理,教育部在2001年连续下发了《关于做好2001年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的通知》、《关于重申保证高等教育质量,加强学历文凭、学位证书管理的通知》等文件。特别是《高校学生获得学籍及毕业证书告知》的颁布,要让每一位学生都了解,“经过省级招办办理录取手续,入学复查合格、进行学籍电子注册才能获得学籍”,“具有学籍的学生才能获得毕业证书”。实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具有深远意义,能够有效地遏制社会上不法分子伪造、贩卖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学历证书制度的严肃性,保证高等学校的声誉,保护广大高校毕业生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三)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学籍学历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有高度思想政治觉悟和较强的责任心,还要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有关学籍管理软件和数据库的知识。学院要针对电子注册工作和学籍管理工作要求高、任务重、责任大等特点,采取必要措施,合理安排工作量。

(四)建立、健全我院学籍管理相关办法。依法完善我院的学籍管理制度,规范学籍管理相关文件内容。根据天津市教委文件要求,我院制定了《天津滨海职业学院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工作管理办法(暂行)》,2010年我院进一步修订学籍管理规定,从而使我院的学籍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达到文件规范化,工作合法化。

电子注册制度是利用现代技术对学籍学历进行管理的一种方式,随着高校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制度的不断完善及学籍学历管理平台的不断改进。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管理工作将会更加顺畅和规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重申保证高等教育质量,加强学历文凭、学位证书管理的通知》(2001年2月).

班级管理建设制度范文第3篇

学校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校园文化的基础,是学校正常秩序的保障机制,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好的制度是重要的、隐性的教育资源,它可以增强人的权利意识、自主意识,提高人的主动和自我发展的责任心,塑造健康和谐的人格。将学校教育制度上升到文化层面,正是通过本身达成深层次的育人功能。

学校制度文化能够规范师生的行为

高尚、健康的学校制度文化对学校师生的行为起着重要的约束、规范作用。由于学校制度文化的规章设置、仪式和传统的形成都渗透着学校的道德要求与教育意志,是一个具有丰富情感色彩的环境氛围。因此,可以通过暗示、舆论等特殊机制对学校的师生产生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使其自觉地形成规范的行为。

学校制度文化能够引领师生的思想

制度作为一种文化,必然关联党与国家、社会与时代的要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学校制度文化对学校师生的价值观念、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必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促使全体师生自觉地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增强其集体归属感和责任感,从而形成高尚的思想品格。

学校制度文化具有很强的人文性

高尚、健康的学校制度文化能从“以人为本”角度出发,注重人的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满足人的缺失性需求,体现出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思想倾向,折射出“人性”的光辉,彰显人文关怀思想。因此,学校制度文化能给广大师生的生命成长以更多的呵护与关爱,可以激发和调动广大师生为实现办学目标、推动学校发展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审视海口市学校管理现状,几乎每所学校都有制度,可是“有制度无文化”的现象太多。很多学校只是为了需要制度而制定制度,并非是为建设学校文化而制定制度。

赋予文化内涵是制度建设的任务

建设学校制度文化,必须立足校本,关注人本。立足校本,建设制度文化就要了解师生的精神需求。有这样一个事例:某校的一个班主任,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将惩罚扣分制改为奖励加分制。学生在这样的班级管理制度下,班级凝聚力和学风大有好转。这样的制度之所以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因为它满足了绝大多数学生的精神需求。一所学校也一样,学校制度一旦满足了师生的精神需求,将会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表现在外部的自觉行动。

立足校本,建设制度文化就要与学校文化联系在一起。学校在建设制度文化过程中,以“立德、修学、成行、超越”的校训等为出发点和归宿,致力于建设一种让学生在教学中追求“严谨、探索、真诚、奉献”的教师文化和在学习中表现出“勤奋、善思、文明、上进”的学生文化。这些制度已经上升为学校文化,成为师生无形的规范。

立足校本,建设制度文化要充分地发扬民主。学校在制定制度前,首先在师生之间进行民意调查,召开不同层面人员的座谈会,在取得基本共识后,再组织各部门人员参与制度的制定,然后把意见集中起来交教代会审议,再将制度进行进一步地完善,最后才正式实施。在制度建设中,学校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方法,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得到了全校教职员工的认可。这样既可以避免制度脱离实际、保证制度的科学性,又有利于统一认识、沟通感情,从而为制度的贯彻执行奠定心理基础。这样的制度具有广泛性、可行性,在执行过程中,更能调动师生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规范师生的行为和引领师生的精神、思想,最后形成一种无形的制度文化。

立足校本,建设制度文化要关注人本。制度的实施主要是和人打交道,学校管理最终是人的管理。因此,所有的体系设计和规则要求都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到在规范人和教育人的同时,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激励人、解放人。科学合理的制度,具有约束性的同时又具有人文性,是每个人行为的出发点和精神思想的归宿,使人的潜能和智慧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从而形成一种文化效应。

制度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建立和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塑造良好的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校园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学校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否科学合理,是一所学校校园文化程度高低的标志。文化约束人、文化造就人,常规管理既要有相对的稳定性,又要有切合实际、校本化的特征。

班级管理建设制度范文第4篇

以下几种情况常常会在职业学校进行班级文化建设中出现:首先,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全权介入,将所有的事情替学生策划安排好,而学生只需要以教师的指示为根据将各项工作完成,这样就使学生的自主性受到严重的抹杀,时间一长,就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压抑反叛的心理;其次,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一些教师完全放手,班级管理工作完全由学生自己进行,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严重缺失,这样就导致放任自流的状态在学生中普遍存在;最后,教育者自身的工作严重缺乏规划性以及计划性,在管理班级的时候没有以班级特色为根据,只是对上级布置下来的工作疲于应付,这样班级文化特色就很难形成。

二、职业学校机电专业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对策

1.建设良好的环境文化

班级环境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物质环境文化以及精神环境文化。机电专业的班级物质环境文化主要包括师生的仪表、班训、教学设施、宿舍环境、实习课教室环境以及理论课教室环境等。物质环境文化不仅是其他文化的载体,同时还是班级文化的基础。机电专业在建设班级物质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将大家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所有学生都能在班级布置文化建设中参与进来;其次,机电专业在针对班级布置文化景区的时候,要在具体的环境布置以及设计中将机电专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意向体现出来;最后,要将机电专业的教育特色体现出来,在物质环境的布置中渗透着机电专业的职业道德以及专业技能知识等内容。机电专业的班级精神环境文化主要包括学生的团队精神集体主义观念、学习风气以及专业认知度等内容。机电专业在建设班级精神环境文化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将如何处理自由与纪律、民主与集中以及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的方式教给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将个人主义克服掉,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其次,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在班级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学生真正地认识这个专业、了解这个专业、热爱这个专业,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求学奋进、积极向上。

2.建设良好的制度文化

作为班级文化建设中的机制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正常的班级秩序起到有效的维护作用。机电专业在进行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时候,应当对企业机电文化中所倡导的职业纪律以及职业道德等进行有效的吸取,同时还要在具体行为中予以落实。机电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制度文化应当融入企业机电管理以及生产的章程,尤其要对与机电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进行有效的培养。首先,要对企业管理进行模拟,在建设制度文化的过程中,机电专业要将班级看做是一个车间,以企业机电车间为根据设置班级的岗位,厂长就是班主任,车间主任就是班长,车间主任副助理就是副班长。同时要想使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的管理模式,机电班级应该采用责任层层分解、事务逐级上报、岗位工作范围职权确认以及干部竞聘上岗等班级制度,从而将良好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起来。其次,积极借鉴企业奖惩制度,建设班级考核管理制度。在制定班规的过程中,机电专业班级应该以机电职业案例为根据,与学校的规章制度相结合,并且要借鉴机电行业和机电企业的管理经验以及规章制度,最终将机电专业班级的班规确定下来。与此同时,在制定班级考勤制度的时候,机电专业班级应该参照企业机电考勤考核办法,将与企业机电考勤管理相适应的班级考勤制度制定出来,这样能有效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3.建设良好的机电专业特色文化

班级管理建设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机电专业;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在学校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不仅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是学生共同生活以及学习的重要平台。学校文化建设的具体化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素质发展起到非常关键的影响,同时还引导着学生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形成。因此,职业学校要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本文以职业学校机电专业为例,针对班级文化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职业学校机电专业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1.缺乏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

教育者对班级文化都予以了充分的重视,同时也了解了建设班级文化的重要性。然而在职业学校机电专业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往往缺乏一定的核心目标,因此,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着眉毛胡子一把抓以及没有重点的现象。一些班级大力开展各种活动,自认为这些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但是实际上却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些职业学校缺乏直接的升学压力,放松了对学生学习习惯和风气的要求,因此,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缺乏明确的目标。

2.缺乏职业特征的班级文化建设定位

不同的班级应该以自身的特点为根据进行班级文化建设,而职业学校具有十分鲜明的职业文化特征,不同的专业下面带有很多不同的班级,由于职业文化差异以及职业价值取向差异,所以,不同的专业也具有不同的班级文化。然而在很多职业学校中,很多班级并没有将带有自身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出来,这样在班级中学生往往缺乏自豪感以及认同感,无法有效地发挥班级文化建设的引导作用,使得班级文化建设往往流于形式。

3.班级文化建设中指导规划的缺失

以下几种情况常常会在职业学校进行班级文化建设中出现:首先,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全权介入,将所有的事情替学生策划安排好,而学生只需要以教师的指示为根据将各项工作完成,这样就使学生的自主性受到严重的抹杀,时间一长,就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压抑反叛的心理;其次,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一些教师完全放手,班级管理工作完全由学生自己进行,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严重缺失,这样就导致放任自流的状态在学生中普遍存在;最后,教育者自身的工作严重缺乏规划性以及计划性,在管理班级的时候没有以班级特色为根据,只是对上级布置下来的工作疲于应付,这样班级文化特色就很难形成。

二、职业学校机电专业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对策

1.建设良好的环境文化

班级环境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物质环境文化以及精神环境文化。

机电专业的班级物质环境文化主要包括师生的仪表、班训、教学设施、宿舍环境、实习课教室环境以及理论课教室环境等。物质环境文化不仅是其他文化的载体,同时还是班级文化的基础。机电专业在建设班级物质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将大家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所有学生都能在班级布置文化建设中参与进来;其次,机电专业在针对班级布置文化景区的时候,要在具体的环境布置以及设计中将机电专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意向体现出来;最后,要将机电专业的教育特色体现出来,在物质环境的布置中渗透着机电专业的职业道德以及专业技能知识等内容。

机电专业的班级精神环境文化主要包括学生的团队精神集体主义观念、学习风气以及专业认知度等内容。机电专业在建设班级精神环境文化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将如何处理自由与纪律、民主与集中以及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的方式教给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将个人主义克服掉,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其次,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在班级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学生真正地认识这个专业、了解这个专业、热爱这个专业,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求学奋进、积极向上。

2.建设良好的制度文化

作为班级文化建设中的机制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正常的班级秩序起到有效的维护作用。机电专业在进行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时候,应当对企业机电文化中所倡导的职业纪律以及职业道德等进行有效的吸取,同时还要在具体行为中予以落实。机电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制度文化应当融入企业机电管理以及生产的章程,尤其要对与机电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进行有效的培养。

首先,要对企业管理进行模拟,在建设制度文化的过程中,机电专业要将班级看做是一个车间,以企业机电车间为根据设置班级的岗位,厂长就是班主任,车间主任就是班长,车间主任副助理就是副班长。同时要想使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的管理模式,机电班级应该采用责任层层分解、事务逐级上报、岗位工作范围职权确认以及干部竞聘上岗等班级制度,从而将良好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起来。

其次,积极借鉴企业奖惩制度,建设班级考核管理制度。在制定班规的过程中,机电专业班级应该以机电职业案例为根据,与学校的规章制度相结合,并且要借鉴机电行业和机电企业的管理经验以及规章制度,最终将机电专业班级的班规确定下来。与此同时,在制定班级考勤制度的时候,机电专业班级应该参照企业机电考勤考核办法,将与企业机电考勤管理相适应的班级考勤制度制定出来,这样能有效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3.建设良好的机电专业特色文化

机电专业班级在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将良好的机电专业特色文化建设起来。机电专业班级可以通过开展积极有益的班级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使学生的机电专业素质得以提升。要培养学生带有机电职业特色的挫折承受能力、团队精神、独立工作能力、合作能力、服务态度、质量意识、责任心以及敬业精神。与此同时,可以通过社团以及学生会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从事机电工作的敬业精神以及责任心。在设计班级活动的时候,活动组织者应该以机电职业的特色为根据,设定出合理的活动目标,然后组织学生分工合作,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真正地感受和体会到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等。除此之外,机电专业班级应该组织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可以到企业机电车间中参观和进行现场操作,或者在班级中组织机电操作比赛等,通过这些方式能对学生的机电操作实践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总之,只有将带有机电职业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起来,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热情、轻松和积极,并且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有效培养。

职业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其不仅要有效地筛选、整合和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使学生在技术实践中充分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未来的自我发展、独立生存、社会交流以及职业道德等能力进行有效的塑造和培养。职业学校机电专业在建班级文化的过程中,必须要以职业学校教育以及机电专业的特色为根据,致力于班级环境文化、制度文化以及专业特色的特色文化建设,用积极的班级文化引导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最终保证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施新安.构建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1(07).

[2]钱进春.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