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费用存在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行政单位财务费用管控方法研究
1、行政单位财务费用的特点。经费来源的单一性;经费使用的无偿性;经费保障的优先性;财务管理的政策性;财务管理的统一性。
2、行政单位财务费用存在的问题。
(1)管控意识相对薄弱。行政单位管控意识薄弱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以至于很多制度都不健全、完善,工作较松散。
没有把财务和会计工作重视起来。一些单位在日常费用管理中只是把财务作为管钱的部门,致使财务的监督权丧失,无法起到监督的作用。
没有有效的控制经费支出。建立明确、合理的经费开支范围和标准是行政单位的工作更有效的开展前提,可是现代行政单位对很多经费支出(比如餐费、住宿费等)采用实报实销的制度,致使财务监督与控制流于形式,这类费用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无视报销制度。
(2)财务管理制度有待健全、完善。财务岗位责任制度建立的不科学,权责不明确。一个有效的行政单位应该对财务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制度明确,财务费用的审核与报销都要按照流程来执行,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费用,预算才能得以执行,才有意义。这正是有些单位所缺乏的,没有明确的岗位说明书与工作职责不明确,工作效率低下。财务票据保管不符合财务要求。财务规定,财务章和法人章必须分开保管,会计和出纳不能同为一人,可是有的单位却违反这一规定。
(3)会计核算不规范。行政单位的财务原始凭证审核把关不严格。一些单位的原始凭证粘贴不符合要求,马虎、填写不规范、签字审核遗漏等情况,会计也没有纠正;原始凭证不真实,有弄虚作假的情况。比如招待费发票却用办公用品类、食品等发票冲抵,报销与实际发生的不相符;报销时没有正规的发票,使用收据报销等行为都严重违反了财务的报销制度
二、行政单位财务费用管控产生问题的原因
1、财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而单位领导则导缺乏对财务知识的了解,对财务管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行政单位是非盈利性机构,考核领导工作情况的唯一标准是该领导在该职位上做出了多大的政绩,无论行政单位领导是文科出身还是理科出身,对财务的了解甚少,再说财务一般工作较为简单,没有太多的问题,因此对财务部门的要求与管控相对较少,积累的时间多了,问题就很容易暴露。
2、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合理,没有跟上财务的制度要求。行政单位的财务制度与企业的财务制度又有区别,国家的会计法要求我国企业必须遵守,而行政单位是不已盈利为目的的,因此他的财务制度有一定的局限性,会计科目也相对简单,制度建设上是容易被忽略,随着国家对行政单位的监督加强,局限性的财务体制弊端就显现出来了。
3、财务管理人员对会计基础建设工作不够重视。行政单位没有什么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属于国家单位,因此与时俱进的概念缺乏,固有的老的思想根深蒂固,从事财务管理的人员没有实时的根据单位情况进行会计基础建设,定期培训,加强学习等。
4、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行政单位属于国家机关,外部有人民群众的监督,可是内部监督的机制形同虚设,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较少,监督工作没法取得实际的成果。
5、财务工作人员自身学习能力不够。财务工作要求对财务人员的能力要求不断提升,财务工作人员没有及时的开展自我学习与提升的工作,很多费用报销没有按财务要求来,而是具有随意性。
三、行政单位财务费用管控改进措施
1、提高行政单位对财务费用制度的认识。行政单位的领导应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重视财务管理在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学习,提高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有效的保证财务工作的合理开展;
2、加大培训财务人员,强化会计基础工作。行政单位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从事财务工作人员必须具有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不断学习财务法规,强化基础工作建设。
3、完善部门预算管理,严格按照要求执行。行政单位要重视财务预算,严格按照预算来合理使用经费,财务再报销时也应该按照财务报销流程来进行,不能违规操作。
4、加强对行政单位的考核,责任明确到人。行政单位的费用具有单一性,这就要求对费用要有明确的使用说明,国家监督机关,对行政单位的考核也要加大力度,把责任明确到个人,相互监督。
5、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加强财务人员的学习,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
6、把内部控制制度放到一定的高度上来,加强内部财务监督机制,保证财务的真实性,规避财务风险,科学、规范、合理的运用财务费用,加强财务内部监督机制建设。
7、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和执行力度,对违规违纪单位及其连带责任人予以曝光并给予处罚。国家对于行政单位的执法利达要加强,对于严重的问题应及时的给予处罚,才能有效的监督行政单位更好的行驶其职能,保证经济的稳步发展,国家权利的正确行使。
四、小结
行政单位在国家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国家行政单位在财务费用管控方面应明确、合理、有效,把国家的经费用到刀刃上,合理的整顿内部管理才能更好的发挥行政职能,行驶国家行政机关的能力,保证各项行政工作的开展,促进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建立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财会[2001]41号).
[2]陈金娟.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建设关系研究[J].经济师,2006,(6).
[3]段新庄,王超锋.加强内部控制的博弈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7):63-64.
关键词:借款费用 会计核算 审计 错误甄别
现阶段由于企业无法完全理解借款费用准则,导致企业对借款费用的准则不能完全把握,进而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与此同时,有关借款费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澄清或是严格规定执行:正确划分资产价值和财务费用、把握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和费用化的原则、借款费用的包含内容、费用资本化金额计算的相关问题等。本文就借款费用在会计核算以及审计时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积极探讨,针对不同问题提出笔者自己的观点。
一、企业借款费用的会计审核要点
企业借款费用的会计审核需要财务管理部门认真理解财政部门颁发的借款费用准则,把握准则要点,依照准则进行借款和借款费用的确认,规劝企业不要有财务造假的念头,帮助企业自身对借款费用审核的重视度,积极的进行借款费用的会计审核和审计工作。
(一)准确把握借款费用的核心内容,正确区分债务性融资和股权性融资
我国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严格规定该准则不包括与融资租赁有关的融资费用和房地产商品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借款费用。因此我们需正确区分,在正确划分的基础之上,正确确认企业的借款费用,做到核算的内容无一遗漏。
(二)准确辨别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正确划分资产价值和财务费用
专门借款指的是企业为了建设某以固定资产而借的费用,或者是为了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的费用,这类款项必须要有专门的用途,一般情况下会签订指明目的的合同。一般借款是指除了专门借款之外的借款,通常是为了使生产时周转灵活而借贷的费用。准确辨别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可更好的划分资产价值和财务费用,即企业发生的借款有着专门的用处的,要计入资产成本,其他的要计入财务支出。但是,当在构建或者是生产某项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占用了一般借款时,就要将这部分借款费用资本化。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两者计算方式存在差异,企业必须正确区分,以保证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准确性。
(三)践行借款费用确认原则
它蕴含三层含义:一是确认企业的借款情况是否完整、真实;二是要正确确认企业资金的归属问题;三是对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的确定。
首先企业借款情况的准确性、完整性、真实性是保障正确确认企业借款费用情况,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前提,使得后期计量更加准确有效。
其次借款费用的确认原则解决了企业资金的归属问题,它规定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有着专门用途的包括因构建或者是生产某项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占用的一般借款,应该将其资本化,计入资产成本中,其他借款费用计入财务支出中。
最后,要注意资本化的相关时间和地点问题,做好资本化期间的确定。它包括开始资本化、暂停资本化、停止资本化。开始资本化:通俗来讲,当某一企业因某一工程的实施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并且该款项已经到账,企业也将该款项用于支付该工程的进度款,工程已经开始动工,那么该借贷款项所产生的一切费用都应该开始资本化。暂停资本化:当企业工程因外部客观因素如资金、原材料、天气环境等造成了工程不能继续进行,需要停工三个月以上时,要暂停资本化。若该工程要求在这一时期必须要停工,为的是更好的使用,那么借款费用将会继续资本化。停止资本化:当工程的完成度达到了预期的可使用状态时,要求停止借款费用的资本化,之后该工程的一切消费应该归入企业的财务支出当中。即当工程几乎已经竣工,其他未完成的部分并不影响整体的使用,或者是工程完成度与合同要求基本相符,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停止资本化。
二、企业借款费用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对企业借款费用审计的工作人员隐瞒债务资金情况或者是高报债务资金情况
一些企业在面对企业借款费用审计时出于种种的考虑,假报或是不报企业自身的债务资金情况,使得工作人员不能准确核实企业的债务资金情况,也就无法核实企业的借款费用情况,无法真实的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
(二)把不能资本化的借款费用资本化
将不能资本化的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结果是使企业的财务费用“看起来”降低了,企业现阶段的经营成果“看起来”很显著,利润被得以提高。具体表现有:
第一,对一般借款和专门借款不加以区分,无法正确划分资产价值和财务费用,使得没有用于构建或者是生产某项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一般借款也进行资本化,二者的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方法不一致,资本化金额愈来愈不准确,影响企业对借款费用情况的确认。第二,一些企业在并没有同时满足“三发生”的条件就已经自动提前开始资本化。第三,企业工程由于外界一些不可抗因素而被迫停工,本应停工三个月以上的,却人为地将时间缩短,使得停工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也资本化,而且在持续资本化的期间,企业不遵守借款费用准则,在计算资本化金额时不扣除企业通过暂时没有利用的借款费用获取的经济收益。第四,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人为地拉长工期,使得资本化金额增加。
(三)把可以资本化的借款费用费用化
具体表现是:第一,企业故意将用于构建或者是生产某项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一般借款,不进行资本化。第二,一些企业虽然同时满足“三发生”的条件,并不开始资本化,而是推迟了借款费用的资本化。第三,有些企业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借款费用准则,因此企业将某一工程的所有费用费用全部划归到财务费用当中去。此种情况多发生于民营企业,目的是为了降低企业对所得税的缴纳,以获取更多的利益。
(四)人为导致资产或财务费用计量不准
当专门借款费用以发行债券方式来满足时,在计算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时,企业内部人员也许并不会不按照实际的利率来计算,这导致资产利息和财务费用的计量不准确,掩盖了企业真正的实力和财力,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企业借款费用的审计要点
企业借款费用的审计需要我们具有强有力的甄别能力,当我们审计工作做得不够完善的时候,会导致企业通过财务造假来掩盖真实的财务收支和经营成果,一方面对国家的税收产生巨大影响,另一方面对企业自身的利益和长远发展具有破坏性的影响。在进行审计时,最先解决的问题是企业对借款费用的使用是否符合规定,检验企业的借款费用的确认是否真实、完整。
第一,企业的债务情况反映了企业的运营情况,真实的反映情况有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企业内部的战略调整,审计企业借款费用情况的工作人员需要严格审查,根据当下的市场状况以及与同行进行对比,准确核实,判断企业是否存在隐瞒或是假报的现象。必要的时候可以核查企业当期的借款费用合同书,了解企业的融资规律,并向相关机构证实。
第二,针对企业将不能资本化的借款费用资本化这一现象,笔者认为,首先审计工作人员需要查看企业所签订的合同,以证明借款费用是否属于专门借款费用,以及一般借款费用是否因构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被占用。其次,通过各种手段检查相关的资料结合实际行情来确定企业工程的动工时间,结束时间或是基本达到合同要求的时间,考察企业是否存在故意拉长工期,使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增加的行为。最后,走访施工人员,调查在施工期间是否发生过重大事件导致员工三个月不上班的现象,以此来判断企业是否有过该暂停资本化而继续资本化的行为。
第三,针对“把可以资本化的借款费用费用化”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可能是企业对财政部颁发的借款费用准则并未完全理解和掌握,这需要我们将这一思想认真的贯彻落实,开展相关的教育培训使得企业家更好的运用这一准则。其次,这一现象多发生于民营企业,提醒了审计工作人员要针对不同性质的企业做出相应的审计处理。结合企业自身性质、投资项目、以往的运营情况、当期的行情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上述借款费用问题。
第四,当企业的工程项目的专门借款费用以发行债券方式来满足时,审计工作者需要学习如何计算相关利率,进而计算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之后工作人员需要耐心的对企业资产进行重新计算,以核查企业的相关费用是否正确,一般借款与专门借款费用分类是否合适等问题。
四、结束语
由于企业不能准确把握借款费用准则的要求,或是企业故意为之,使得目前企业的借款费用会计核算困难重重,企业借款费用存在很多严重的问题,影响着国家的财政收入以及企业自身利益的获得和企业长期的发展。文章通过对这些问题的阐述继而提出相应的会计核算和审计的要点,帮助企业和审计人员规避错误,有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为后期的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薛香梅.房地产开发企业借款费用的财税分析[J].会计之友,2012,26:108-109
【关键词】林业企业 融资成本 企业价值最大化
一、简述财务管理目标
管理学理论认为,企业是股东,债权人等多边关系的总和,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应均衡各方关系,客观上追求企业效益最大。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也逐步吸收世界各国先进方法。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为其目标服务的,目前通用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核心思想是将企业长期存续作为基础,综合各方利益群体关系,以达到企业价值持续增长,并且谋求最大效益。
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个目标具有与综合考虑企业相关利益群体,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综合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等优点,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我国企业走出本土,走向世界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林业企业更要吸收市场化的新知识,新思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的目标,深入思考融资费用给林业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为建设现代化的优质林业企业添砖加瓦。
二、融资活动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
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影响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因素众多,但就我国林业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融资活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价值走向,制约着林业企业的发展。融资活动所产生的费用,也是就体现在林业企业会计报表上的财务费用是影响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项重要因素。融资费用在财务管理上的概念是资本成本,在会计报表上的现实反映是财务费用。企业只有均衡各方因素,采取均衡有效的融资决策,控制和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才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资本成本是企业衡量各种融资决策利弊的尺子,还可以评价企业的经营效果。只有在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大于资本成本时,企业才能够获得收益,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从另一个角度看,林业企业的融资费用是投资者对本企业投资活动所要求的报酬率,只有在本企业项目的回报率高于此“报酬率”,才能创造出正的企业价值,完成企业利润,商誉等一系列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积累,最终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我国林业企业必须综合考虑融资活动产生的成本和市场报酬率,以取得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三、林业企业筹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林业企业受到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等限制,融资决策不够科学完善,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林业企业价值的增长,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金融市场不健全
由于改革开放前我国采取计划经济,那时我国的林业企业无须考虑融资问题。改革开放后,相当一部分人仍然对资本市场不甚了解,债券市场等融资市场发展不够有序,相关细则不够完善,各种融资方式理论体系也不够健全,加之林业企业由于自身特点一般离发达城市较远,新的知识信息接收的程度不高,导致了林业企业的融资困境,影响了我国林企融资活动的发展改革和创新。另外,我国资本市场不健全还表现在融资准入制度严格,一般商业银行不给规模小企业贷款,客观上制约了我国中小林业企业的发展。
(二)融资方式单一
我国林业企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企业获取最大的资金来源是政府补助。政府的补助不需要支付费用,也就不存在融资成本问题,但是林业企业的生产周期一般数十年,成本投入收回的周期过长,资金周转的需求很大,要想全部依靠政府的投入,显然不够现实,也不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林业企业很可能因此丧失好的项目投入机会,错失市场良机。目前,我国林业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是银行贷款,但商业银行一般不给生产收回周期长的企业提供大规模的贷款,林业企业在资金短缺时也是一筹莫展。林业方面融资债券的发展才刚刚起步。综上所述,融资方式单一影响了林业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追求,不利于林业企业现代化的发展。
(三)融资手续不完善
由于林业企业的回收期长,生产经营风险大等客观原因,商业银行在加强自身风险管理的目标要求下,对林业企业银行贷款的抵押担保条件很高,实行授权授信制度,制约了林业企业融资的规模。另一方面我国目前专门为林业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公司很少,使得林业企业筹集资金的难度较大 ,现实上制约了林业企业的常规经营生产活动,也在长远上影响林业企业价值的提高。
(四)资本成本偏高
由于林业企业生产周期长,回收风险大等特点,商业银行给予贷款的条件严苛,具体表现在贷款的利息费用偏高。高额融资费用支出影响了林业企业的净利润和资金周转的灵活性,制约了林业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四、降低融资成本,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对策
(一)提升企业赢利能力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根本要求是企业通过经营活动创造出正的净利润,有了利润才能还本付息,发放股利,支付财务费用,获取企业价值的积累。因此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从根本上说是要企业与时俱进,不断采用高速更新的技术,敏锐把握国际和国内市场动向,淘汰不良产品,积极树立市场形象,获取企业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最大化。现阶段我国林业企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赢利能力,不断改革创新管理方式,选择最优发展决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获取利润以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摘 要 目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负债经营也越来越受重视。如何更好的利用财务杠杆这把“双刃剑”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将成为企业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山西上市煤炭企业运用财务杠杆情况进行分析,以指出山西煤炭上市企业在运用财务杠杆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对其中的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 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效应 财务风险
一、财务杠杆理论
1.财务杠杆的概念
在资本总额及其结构既定的情况下,企业需要从息税前利润中支付的债务利息通常是固定的。这种由于固定财务费用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杠杆效应,称作财务杠杆。
2.财务杠杆的计量
只要在企业的筹资方式中固定财务费用支出的债务,就会存在财务杠杆效应。对财务杠杆计量的主要指标是财务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计算公式为:
DFL=(EPS/EPS)/(EBIT/EBIT)=EBIT/(EBIT-I)
式中DFL为财务杠杆系数,EPS为净利润变动额,EPS为净利润,EBIT为息税前利润变动额,EBIT为息税前利润,I为利息。
3.财务杠杆效应产生的根源
财务杠杆效应产生的根源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3.1财务费用的固定性
企业资本是由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组成。若企业资本只有权益资本构成,则息税前利润与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变动幅度是一致的,这样就不会产生财务杠杆效应。若采用负债筹集资金就要负担相应的借款利息。在企业资本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无论企业的利润是多少,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是固定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加时,每一元利润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应减少,就会给普通股股东带来多的利润;反之,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大幅减少。
可见,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加大了每股利润对息税前利润变动的灵敏度。财务杠杆效应以固定财务费用为支点,通过息税前利润的较小幅度的变动带动每股利润较大幅度的变动。因此固定财务费用是财务杠杆起作用的前提。
3.2息税前利润率与负债资本成本
企业及所有者的收益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企业使用权益资本所获得的收益、;另一部分是企业使用负债资本所或得的收益。当息税前前利润率大于负债资本利息率时,负债资本所创造的息税前利润在支付利息费用之后会产生一个剩余,这一余额并入到权益资本收益中,从而提高权益资本净利率,此时的财务费用对额外收益具有放大的效应,财务杠杆发挥正效应。反之,发挥负的效应。
除此之外债务的税收屏蔽作用使得债务额越大,利息抵税作用就越大。
二、财务杠杆运用状况分析
本文中选取了山西省美锦能源、兰花科创、煤气化、西山煤电、国阳新能、大同煤业、潞安环能等几家煤炭上市企业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这几家上市企业2008年、2007年、2006年的基本财务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得出这些企业对财务杠杆运用情况。
通过计算得到得几家企业三年间的财务杠杆系数并进行分析,可知我省煤炭企业的财务杠杆总体处于较低的水平:由于1<DFL<2时财务杠杆的效应明显存在,且这一区间财务杠杆处于效应安全区,DFL越趋于1,财务杠杆的效应越不明显,到期不能还本付息的可能性也就越小,财务风险越小,从财务报告中可知美锦能源、兰花科创、煤气化、西山煤电和大同煤业的三年的财务杠杆效应都处在安全区域内,财务风险都比较低,且财务杠杆系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说明这五家企业对财务杠杆的利用程度逐年下降。当0<DFL<1时,企业就处于亏损的状态,财务杠杆效应依然存在,债务的本息已不能偿还,企业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风险,从上面表中可以看出国阳新能06年的DFL0.99小于1,潞安环能06年DFL数据0.99和07年的DFL数0.98都小于1,可知这两家企业发生亏损,企业应该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
权益资本净利率大于息税前利润率时财务杠杆就发挥正效应,反之认为财务杠杆发挥负效应,以上几家公司中,西山煤电07年的权益资本净利率15.2%小于息税前利润率16.1%,说明该年他的财务杠杆发挥了负效应,其他企业以及西山煤电的其他两年的权益资本净利率都大于息税前利润率,财务杠杆发挥的都是正效应。
三、财务杠杆现状原因分析及改进建议
1.原因分析
煤炭生产和供应业行业财务杠杆及其作用程度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这是由于煤炭行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长期以来受到了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不是区域贸易和竞争性商品;煤炭企业在证券市场上也获得了优先发展,且煤炭上市公司有良好的高获利能力和低风险性,具有业绩稳定增长、发展空间广阔等特点,一直为投资者所关注,已成为证券市场上独特的板块,导致煤炭行业财务杠杆及其作用程度处在较低的水平。
2.对策建议
(1)煤炭企业作为稳速增长的企业,应该积极的利用财务杠杆的政策,增强财务的灵活性同时要利用好财务杠杆,这样有利于其在于全国各大型煤炭企业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2)财务杠杆水平应该与企业的预期的现金流量相匹配。我省的煤炭上市企业的盈利能力总体较好,可以灵活的选择财务杠杆政策,能更好的利用财务杠杆,控制企业财务杠杆运用的不恰当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企业的财务杠杆与现金流量相匹配是企业安全生产持续经营的重要措施。
(3)建立企业风险控制机制。影响企业财务杠杆因素众多,应根据煤炭企业具体情况,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分析,制定应对各种风险的预案,将企业风险系数降到最低,有助于企业对财务杠杆的合理利用。尤其对资产负债率高的企业,风险控制机制的完善程度对企业收益有很大影响。
参考文献:
摘要:近年来,为进一步改善我国交通运输状况,国家对高速公路的投入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的趋势,高速公路的里程建成数也在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车流量大幅度提升,也带动了高速公路运营成本的提升。由于运营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速公路公司的盈利状况,因此,在此背景下,研究运营成本控制问题对高速公路公司提高经营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高速公路公司;运营成本;控制
一、高速公路公司运营成本的现状分析
在高速公路网日益完善的格局下,高速公路运营的管理与维护便成为高速公路公司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较大问题。可以说,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高速公路管理的重心将必然转向到运营管理与维护上来。为了分析我国高速公路公司运营成本的现状,笔者以楚天高速、山东高速、四川成渝三家高速公司为研究对象,分别参考了上述三家单位2013年的年度审计报告。
笔者对三家高速公路公司成本费用进行了列举,因销售费用与各单位的运营成本关联度不高,对此,笔者将重点分析了三家单位的营业成本、营业税金、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营业成本在上文中已支出所包含的内容,管理费用主要包括折旧摊销、人工成本、日常办公成本等,财务费用主要包括利息支出、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部分手续费。
(1)从上述表格分析来看,三家高速公路公司中就有两家营业成本出现增长,尤其是四川成渝高速公路公司。从年度审计报告披露信息来看,山东高速与四川成渝两家高速公路公司营业成本中的养护成本、征收成本等是促使营业成本增长较大的主要原因。(2)营业成本及附加、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也是引起三家高速公路公司运营成本增长的重要因素。仅楚天高速公路公司财务费用在2013 年出现了较大金额的减少,但出现这一减少的原因是该公司在2013 年偿还了大量借款所致。
公路作为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需要获得一定的经济成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必须有的放矢,针对具体的成本项目必须要分项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比如,营业税金及附加,因其税率是固定的,企业不能设法降低成本,而管理费用中的折旧和摊销,是根据会计准则所确定的,一旦确定下来,则也是不能改变的。从这方面来说,营业税金和附加、折旧和摊销都属于高速公路公司的固定成本。高速公路公司的成本控制,只能从养护成本、征收成本、其他管理费用以及财务费用中可控成本出发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二、我国高速公路公司运营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目标成本管理效果较差
从2013 年年报审计情况来看,四川成渝高速公司实际成本控制效率远远低于其预期目标,甚至有些部门的成本控制效率仅为预期目标的45.64%,尤其是一些成本压缩空间较大的管理部门,其成本管控目标仅实现20%。这直接导致2013 四川成渝公司的管理费用较2012同比上涨94.33%
2.运营成本控制内容单一
上述表中数据反映,2013 年山东高速公路公司营业收入增加71,497,832.00 元,但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增加131,340,105.00 元,同比增长近45.2%,远高于营业收入的增幅。因此,高速公路公司不仅要大力控制营业成本,同时还应把成本控制的重点逐步转移到期间费用上来。
3.成本控制的经济效益偏低
笔者专门收集了部分楚天高速公路公司有关信息和数据,根据综合收集的信息反映,楚天高速公路公司在每年的成本控制过程中支付了巨大的成本代价以检测本企业内部成本控制情况。但是,事实上,过多地成本控制费用并不能为更高层次的成本带来削减作用,不能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优化我国高速公路公司运营成本控制的建议
1.养护成本的优化控制
管理和维护相分离,对养护工程实施招标承包责任制,建立养护工程的竞争机制,可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在这种分离模式下,高速公路公司不直接从事公路养护工作,可以从人工成本上节约大量成本。同时,因养护工作外包给承包商,其机械养护成本也可一并节约下来。由于机械维修技术结构复杂,购买成本大,折旧成本也较高,但使用效率并没有达到最大程度。因此,实行管理和维护分离制度,可以为高速公路公司节省大量的养护成本和折旧成本。
2.人工成本的优化控制
经过十多年快速的发展,高速路网基本成型,车流量稳中攀升,高速公路公司已进入较成熟阶段,目前大多数高速公路运营公司采用平均的薪酬制度,在绩效及福利上与成本控制挂钩。薪酬政策与成本控制挂钩,关键是确定年度薪酬预算总额。笔者认为,在目标成本控制法下,采用劳动分配率基准法较为合理,因为劳动分配率基准法是基于一定的目标收入,进而推算人工成本的可能支出及薪酬总额的变动幅度。
3.期间费用的优化控制
管理费用方面,应积极响应中央节俭政策的号召,建立严格的派车制度,尽量减少车辆使用频率。减少差旅费用,应尽量取消不必要的差旅安排;提倡乘坐火车,长途汽车等交通工具,尽量不派公车;降低住宿、餐饮、交通等出差标准。对于会议费和招待费用的控制,本着从简的原则召开会议,尽量减少会议费用;对外接待原则上安排在内部食堂或服务区。
财务费用方面,应注重优化贷款结构,拓宽融资渠道。同时,多利用灵活的理财方式,比如通过贷款置换方式降低财务费用,利用在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中所规定的质保金条款,充分利用质保金带来的收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