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学科专业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乐理教学存在的误区
(一)把它看得简单,不够重视
许多学音乐的学生往往偏重于声乐、器乐唱奏技能技巧的锻炼,而对基本乐理则重视程度不够。其实,只有经过系统的、认真的基本乐理学习,才能明白音乐的基本原理,正确认知和分析、评价种种音乐现象;只有掌握了基本乐理,才能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从事各音乐专业和与音乐有关的其他专业的基本条件。
(二)把它过于简单化,学习者的层次越低,基本乐理教学的要求越低,越容易出现这种错误
其实,基本乐理是音乐的语法、音乐的基本原理。它主要是透过音乐实践活动中产生的种种音乐作品,对构成音乐艺术的各种要素进行剖析,总结归纳出隐含于其中的一般规律,用以指导人们去更深刻地认识音乐艺术。
二、乐理教学的基本方法
(一)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掌握规律,讲解时做到主次分明
教学过程中做到详略适宜,抓住重点。重点处要讲得详尽些,这就是抓住关键,有主次之分。掌握规律,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关键性作用。不管多么重要的内容,总归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总是有规律可循的。如,原位和弦及转位和弦的问题,其实就是以什么音为低音的问题。以根音为低音,就一定是原位和弦,以三音为低音,就一定是第一转位,以五音为低音,就一定是第二转位,这就是规律。
(二)键盘具有不可取代的直观教学作用
几乎所有乐理课本的第一单元或第一章中都会有键盘的出现,只要认真观察键盘黑白键的基本结构加上老师的课堂“点拨”,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把乐理中最基础的知识如:音的名称、音的分组以及音与音之间的关系(“全音”“半音”)等准确地掌握,键盘直观教学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
1.键盘能直观反映各调式音阶的音级结构
在乐理教学中的三大类调式音阶,要从根本上区别它们,最好用键盘进行直观地说明。
(1)大调式(自然)音阶的音级结构是:Ⅲ-Ⅳ、Ⅶ-Ⅰ是半音关系,其余是全音关系。
(2)小调式(自然)音阶的音级结构是:Ⅱ-Ⅲ、Ⅴ-Ⅵ是半音关系,其余是全音关系。
(3)五声调式音阶的音级结构是:角-徵、羽-宫是小三度(三个半音)关系,其余是全音关系。
2.键盘能直观反映调号产生的过程
要使学生把15个调号熟练地掌握,方法很重要。调号的产生从概念上讲是调的五度循环所产生(升种调是属调循环、降种调是下属调循环),为了使这种概念让学生准确地理解,可以借助键盘进行直观地探究。我们在属调、下属调循环中产生升种调和降种调的过程进行分析:
1.在属调循环中产生升种调的过程
先构成一个C大调音阶以C大调的第Ⅴ级音(属音G,主音上方第五级音)为G大调的主音,构成大调音阶。这是G大调一个升记号的产生过程。让学生按照这样的规律继续寻找,其他(D、A、E、B、#F、#C)都能准确地产生。
2.在下属调循环产生降种调的过程
先构成一个C大调音阶以C大调的第Ⅳ级音(下属音F,主音下方第五级音)为F大调的主音,构成大调音阶。这是F大调一个降记号的产生过程。其他降种调(bB bE bA bD bG bC)都能如此一一产生。知识的认知过程由于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所获得的,因此记得清晰,掌握知识的牢固性强。
关键词: 酒店专业; 教学模式; 探讨
中图分类号: F71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10-0060-01
中职教育起步较晚,对酒店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较少。近年来,虽然有中职学校在进行酒店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但由于改革的面不广,改革的力度不大,教学模式呈现出单一的局面,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学生整体素质无法提高。我校酒店专业在课堂教学模式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在此抛砖引玉,仅供同行们参考、探讨。
一、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使教学与行业需求零对接
为了了解酒店业的发展和行业需求,我校酒店专业教师陆续都参加过国家级或省级酒店专业教师培训,利用寒暑假深入到酒店进行调研,了解行业需求,对行业的需求现状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然后写出可行性行业调研报告。为教学整体设计、教学课程目标的制定提供依据。同时,老师们还十分关注市场动态,进行职业分析,在此基础上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与实训内容。授课时始终坚持以行业为导向,目标明确而具体,就业针对性较强。教师与学生对预期要达到的目标与结果都非常清晰。讲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明确现代酒店业对人才的需求:(一)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操作技能;(三)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艺术素养。学生们心目中装着这个目标,老师按照这个的行业需求教授,教学效果明显提高。进而不断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技能,顺利实现教学与就业的零对接。
二、以学生为中心,使教学活动贴近中职生的心理特点
教师在授课时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在知识上、情感上、智力上的需求。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带领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创设轻松愉悦、悬念疑问、激烈竞争、激励上进等情景,并提供相应课件资源和支持,为学生营造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学生是所学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引导者。教师通过提问、简述、讨论、归纳、总结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围绕所要掌握的内容专注地自学,不放任自流;积极指导与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自学方法,“授之以渔”,容忍学生出错;引导和激励他们尽情地参与和练习。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都是他们主动获得的,满足感会油然而生,学习兴趣会更浓烈,教学效果会更好。
三、加强实践操作,提高实训课的教学效果
教学时,充分利用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如中西餐实训室、客房实训室、咖啡实训室和茶艺室,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实训项目包括以下两方面:(一)专业基础与业务实训:模拟各项酒店专业要求进行技能模拟训练,同时进行影像资料观摩学习,使学生掌握前厅服务、中西餐服务、客房服务、调酒服务、咖啡服务、茶艺服务技巧,能直接进行现场服务。(二)综合技能实训:包括形体训练、简单化妆训练、社交服务礼仪、插花、英语口语训练等综合技能训练。授课时,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场景实训,提高了学生酒店实践操作能力。
另外与酒店协作也是我校酒店专业加强实践操作的重要举措。在校学习的第三年,我校酒店专业的学生要下到酒店顶岗实习。饭店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更规范、更到位,学生的操作技能要受到顾客的检验,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也增强了学生们对实践操作的信心。通过协作还弥补了课堂教学中设施设备不完善的问题。同时,学校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加以解决,这既解决了企业的难题又可促进酒店专业的教学、科研水平。通过协作学校直接了解用人企业要求,这一做法可有效解决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的问题。实践教学既是酒店管理知识更新和保证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新时期培养高质量实用型酒店管理人才的前提。依据教育规律和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实训教学,对于实现职业能力的目标性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加强实习指导,使学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顶岗实习是中职学生毕业前的一种特殊学习形式,也是中职学校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种教育模式,做好这一工作能够真正培养出职业道德好、职业能力强、上岗就顶用的应用型的中级技术人才,能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因此,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实习前的职业指导、实习过程中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和实习后的有效考核评价,将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转变角色,适应企业需要,克服惰性和困难,顺利帮助学生完成实习任务,做到学校、学生及用人企业多赢局面,也为学生将来的职场打拼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校与酒店积极配合,在职业指导工作中全面渗透德育内容:加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就业服务,提高就业服务的水平和质量。面对中职生的许多不成熟的想法,学校在学生实习之前就教会他们一些做人处事及生存的道理。改变以前学生对待实习和就业工作的消极心态,改变饭店行业学生跳槽频繁,不能安心实习和不能正确理解饭店服务工作的状况。使学生到酒店后,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和协作精神,能够较快进入工作状态,更快更好地胜任酒店各部门的服务接待工作。
“导向――中心――实践――指导”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意识,调动了他们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满足了企业用人的要求,毕业学生受到各用人单位的欢迎。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环保意识、人文素养的不断增强,酒店业的服务意识也要不断创新,酒店用人要求也会不断调整。这就要求我们随着酒店业的需求不断地改进我们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对于它的研究不仅需要有教学理论研究的基础,还需要深入到实践中去积累经验。让我们中职教师携起手,不断创新出中职旅游专业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酒店人才。
参考文献:
[1]胡转玲.东莞市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建议.现代经济信息,2012,(11).
[2]梁慧.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旅游酒店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4).
关键词:听障学生 职业能力 持续发展
传统聋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中,因聋生基础差而忽视理论教学,教与学的活动以教师演示为主,采取师傅带徒弟式教法,学生一味模仿,依赖性很强。在大量教育教学实践中,我遵循以人为本、以听障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本原则,总结归纳出了“五一二”台阶式教学模式。
“五一二”台阶式教学模式,其中“五”是指教学中的五个基本步骤;“一”是指教师所讲的一个理论知识点;二”是指不断递进两个教学层次;“五一二”台阶式教学模式就是使听障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验证理论,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升华拓展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进而形成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创新的能力。该教学模式适用于烹饪专业教学中理论性较强、学做联系紧密、对职业能力培养有重要作用的相关内容。
一、理论依据
1.听障学生因其听力缺失在学习中主要表现出以下值得关注的特点:
(1)视神经特别发达,视觉感受性高,观察力异常敏锐。
(2)因视、听分离而知觉完整性差,所学知识往往缺乏层次感和立体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
(3)注意的集中性、持续性、稳定性明显不如健全人。
(4)动手模仿能力和操作能力强,但创造力弱于健全人。
针对听障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其优势、努力弥补其不足,进行缺陷补偿。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该教学模式强调一个“导”字,突出理论对行动的科学指导;重视一个“做”字,体现“做中学”的理念;在“学中做”、“做中学”,践行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最大限度地发挥听障学生的潜能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功能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应用该教学模式,旨在学好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感性体验,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回归理论,进而使理论认识又在指导实践中得以升华拓展,真正实现学中做,做中学。同时在理论指导、升华中使听障学生夯实相关知识基础,并在运用中使它们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应用该教学模式,使学生把握在实践中领悟、归纳知识的过程与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独立操作的能力,最终落实到培养学生创新、可持续发展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听障学生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和知难而进的品质,使其具有交流能力与合作精神,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和观念,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服务社会的意识。
三、结构程序
(一)“五一二”台阶式教学模式教学流程
1.导――整体感知,诱导兴趣。导”的目的是扫清学习障碍。教师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并能根据学生实际,或导思想,或导方向、方法等,从而收到教学实效。
2.学――教师引领,探求新知。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地以静态和动态的形式展现知识,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形成初步理解,激发学习理论的兴趣,分解知识点,降低难度,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理论的畏惧心理。摒弃了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做――引领实践,合作探究。本教学环节强调“做”的同时也注重“怎样做”的引导――“做中学”“学中做”,“合作中做”。实践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探究,提升了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证――评析反馈,内化理论。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和评析,验证理论的可行性,学生能用自己的话阐述理论,把理论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明确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
5.变――迁移创造,生成能力。学生基于学科理论知识积累,发挥想象力进行自主创作,增强了知识迁移能力,能“举一反三”。从而形成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提高职业技能、进行生产创新的意识。
(二)“五一二”台阶式教学模式的说明
2.该教学模式“做”、“证”“变”等步骤是根据听障学生模仿力较强而创造力较弱这一特点而设计的。“做”,内化理解;“证”,概括抽象;“变”提升创造。在创作中激发学习热情、总结深化。
3.该教学模式为学生提升职业能力,搭建了一个立体递进的阶梯,从理性感性理性,向上延伸。五步的设计使学生在理论引导下,不断进行烹饪技艺的探索创造,整个教学逻辑严谨、教学效果明显、有效。
四、教学策略
1.必要的知识准备。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通读全文,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句”,进行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运用“读书指导法”进行“导读”。
2.多方位参与。尽可能让学生的多种感觉参与教学活动。通过手、脑、口、眼多种器官协同活动,对事物留下深刻印象,减少听缺失的不利影响,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加强视觉刺激。听障学生由于听觉障碍,听觉刺激难以引起他们的注意,所以要尽可能把听觉刺激转化为视觉刺激。运用多媒体、分组式围坐等方式引起听障学生的注意。
4.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要使学生在“做”中能无拘无束地发挥,在自由“讨论”中能畅所欲“言”,必须要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做保证。
5.消除学生畏难心理。刚运用该教学模式时,学生缺乏信心,有畏难情绪。这时,教师不仅要做其思想工作,更要在选材及教学要求上注意从易到难,难易结合,不急于求成,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逐步树立听障学生的自信心。
6.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五一二”台阶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教师驾驭课堂能力要求较高。课堂教学要张驰有度,教师必须把握好节奏,充分发挥在预习指导、操作演练、感悟提升、实践创造等各方面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建筑识图;专业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经验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1],是未来我国职业教育的方向和目标。职业教育的成效不应只看学生是否能准确填写标准答案,更要看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看他们是否掌握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看他们是否具备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本着这样的教育原则和理念,职业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改革最直接最有成效的途径是对现有职业教学方式进行改革,要让职业学校的学生由被动的灌输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创新式学习。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改革尝试,以建筑识图课程为试点,对教学方式进行革新,并对教学改革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为职业高中类似专业课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是本文的主要目的。
1 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教学方式改革实践——以《建筑识图》课程为例
《建筑识图》课程是职业高中物业专业的必修课,该课程的学习强调理论掌握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强调理论知识的灵活掌握和运用,这种性质的专业课在职业高中课程设置中比例较大,学好此类课程对学生将来的就业和发展有直接影响。
1.1教学改革目的及对象
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师独霸讲台,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与能力的发展。让学生不但听懂学会主要知识点,而且能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践现象,并学会简单的建筑图形设计是课程的主要目的。本次所实施的教学改革主要目的是改变以往传统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改革选取2010级物业专业学生为教改对象,并将2009级物业专业学生作为参照组,以《建筑识图》课为教改课程,在09级学生的授课过程中,主要采取课堂授课的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记,学生做练习时是自己照课本画图,或做简单练习题,教师辅导,考试沿用以前通常的做法,即平日绘图占10分,期末卷面成绩占90分,并且考前复习题与考试相差不大,卷面自主性低。
1.2具体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教学改革分为四个方面:教师思想意识的转变、学生分层授课尝试、课堂授课方式改革、考试方式改革,各个方面的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1)教师思想意识的转变——课前大量准备工作
思想意识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考虑进行教学改革是在多年教授专业课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发展而来的,此外,多次的教学比赛等等也给予了很好的启发,进行教学方式改革首先应由教师的思想意识转变入手,要变填充式授课为互动式授课,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辛苦。因为互动式教学中学生会提出大量相关问题,教师的备课量大增,需要将很多相关知识融会贯通,甚至是一些与本课程关系不大的知识也应了然于胸,要求教师对该专业课程的前修课程也要有所掌握,而且教师还应掌握互动授课过程的节奏,把控好主次内容的关系和时间分配。这要求教师在课下拿出大量的时间反复琢磨相关知识的衔接,并设计好各个授课环节。
此外,还要准备好多媒体课件,以丰富多样、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便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标准准备各种教具。
(2)学生分层授课尝试——结合团队激励机制
根据以前的授课经验,职业高中学生层次差异较大,以前授课都是学,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又跟不上,很难协调,这样课题秩序就可能出现混乱。
本次教学改革尝试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根据层次不同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A层学生基础较好,将来有可能从事与此相关的技术工作,要求他们掌握并能结合实践综合运用理论知识,B层学生基础一般,但学习较努力,要求掌握知识点并能简单运用,而C层学生本身基础较差,理解较困难,则要求能把基本的知识点掌握为准。
分层的方法是先进行该课程相关前修课程的考核,向学生阐明分层授课的方式,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自主选择组别,并且组别可以调整,由C-B-A的升级随时可以进行,但降级则需要提出申请说明原因,这样给学生压力促使其向上努力。
这种分类授课并不是放弃一部分学生,反而是兼顾到了各个层面的学生的基础和能力。这种分层授课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在实施过程中,要进行学生分组,组内由ABC三层学生构成,比例相当,按照学生人数8人左右为一组,构成团队,以团队共同的进步为激励手段,采取竞赛、组间提问、组内共同完成任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并采取奖励制度,对团队成绩好的组进行奖励,最初采取部分物质激励,中后期团队意识形成后,精神奖励的作用显现出来,学生们为了团队荣誉学习劲头大增,学习积极性空前提高。
分类授课后,学生最初选择C层较多,但学期中的时候已经有三分之一的C层学生晋升到B层,B层则有一半晋升为A层。
(3)课堂授课方式改革
改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互动式授课方式和课堂练习方式改革。
互动式授课体现在授课中首先采用多媒体课件及教具将基本知识点讲透彻,一堂课基本知识点不易过多,在讲授“建筑立面图”课节中,主要从几方面让学生掌握知识点,运用多媒体课件讲课,课件能生动的反映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授课中学生可以随时提问,提问不用起立,举手示意即可。因为有后期的团队练习,C层学生虽然练习题不必全做,但不想拖后腿的心理让他们也能够认真听讲,把知识点弄明白。
课堂练习方式改革体现在练习分层次进行,A到B到C的练习标准依次降低,难度降低;再者,对课堂练习的形式作了调整,以前讲完就让学生画立面图,学生没有由浅到深的学习过程,效果不佳,时间也没法控制,教改中将某一立面图分解成几部分,让学生根据正确的立面图补齐,循序渐进,效果不错;此外,还将课堂练习以团队的形式布置下去,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并以组为单位评分,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4)考试方式改革
因为本专业课动手能力要求高,要求会使用,图纸绘制都在课下进行,鉴于这种情况,通报教研室的基础上,对结业鉴定进行了改进,平日的绘图作业占30%,课堂团队练习与表现占20%,期末成绩占比调整为50%。而且,对期末考试形式作了调整,在闭卷考试的基础上增加了抽题口试和团队作品展示的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和进步。
1.3教学改革效果
因为侧重于日常教学管理,加强了团队意识和竞赛,学生上课兴致提高了;课堂练习重视学生日常绘图训练,绘制的作业绘图基本功扎实了,绘制速度也有明显提高。原来C层学生基本不听课,上课更多愿意自己看喜欢的电子书,但现在能认真听,并善于提问,效果较好。
学期终《建筑识图》考试成绩的分布见表1所示,可见2010级在教学改革后仅从成绩上看就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表12009、2010级物业专业《建筑识图》考试成绩分布表 单位:人数(%)
年级(人数) 90-100分 80-89分 70-79分 60-69分 60分以下
2009级(60人) 5(8.3%) 8(13.3%) 23(38.3%) 22(36.7%) 2(3.4%)
2010级(76人) 10(13.2%) 15(19.7%) 37(48.7%) 14(18.4%) 0
2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经验
2.1更新教师教育理念,加强素质与业务知识训练
国家在积极进行职业教育改革,在这种大环境下,教师也应努力适应社会的要求,改变教育观念,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适应社会对学生知识的需要,以及学生对知识和学习的要求,具体课程具体分析,改进学习方式和习惯,灵活地采用并创新多种生动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充分弘扬学生的个性,以满足时代对人才的需要。
上课效果与教师的基本素质和业务知识能力分不开。职业高中学生还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对是非的判断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在教学活动要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正确价值观的养成比实际运用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更重要,因此,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素质养成训练,引导学生正确看到社会现象看待未来的就业途径和方向。再有,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业务知识的广博深厚是基本条件,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积累和业务训练。为此,学校定期轮换选派专业课教师到相关物业公司、地产公司,以及部分相关事业单位进行业务挂职锻炼,从外部推进教师业务知识的更新,让授课与社会接轨,与需求相融合。
2.2加强课堂互动式教学方式创新,提高学生就业技能训练
职高专业课多数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性质,这要求课堂教学不能是填鸭式的,在具体教学方法上,要不断观察学生的接受程度,强调互动式教学,互动的方式有多种[2],应采取适合学生特点的方式,给学生设定一个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互助与竞争的氛围中成长,这样的氛围需要教师用心营造。专业课教学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因此需要把学生技能提高放在教学的首位,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技能训练,竞赛、模拟操作等等都可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此外,为适应职高学生层次差异较大的特点,在知识点讲解中需要把一个大知识点合理分段,有效分解,再进行整合,以便学生能循序渐进地掌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也会因此产生较高成就感,进而产生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习就转变为主动自觉行为。
2.3强化课后训练,自主学习与强制学习相结合
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课后复习和练习是不能少的,这是对课堂知识巩固和记忆。职业学校的学生较少有课后复习和练习的学习习惯,自觉性差,有些学生在初中没养成好的习惯,对学习存在抵触情绪,要让这样的学生主动自觉学习是要花费精力的。最开始的强制学习就成了不得已的选择,除了课前、课堂上的准备,布置课后作业,并及时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以此督促他们,遵循教育规律,适当表扬,增加学习兴趣,慢慢地一部分学生能够主动自觉完成作业,并且因为是以组为单位考核,学生间还能够互相督促完成练习,到学期中的时候,无论哪个层次的学生基本能做到自主学习状况,当然,教师要留一部分作业保持他们强制学习的惯性,有助于学习习惯的养成。
还要强调一点,课后训练的题目最好能够与学生身边的实例相联系,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增加,比如,在讲授完建筑立面图后布置练习题,要学生完成上课所在教学楼的正立面图。学生能看到,既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学校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做完练习配合学校橱窗展览,使学生有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寓教于乐,一举数得的效果。
3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教学方式改革启示
3.1专业课教学内容要与社会需求接轨,同时考虑长远发展
近年来,很多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均朝向满足社会短期需求的目标,有很多职业高中与企业签订协议,为企业定制学生,项目教学法在很多职业高中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3][4][5] [6]。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短视现象,有的学校为了短期内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课程设置过于狭窄,过于注重专业技能培养,忽视了学生的基本素质和长远发展需要的基本知识的训练,导致学生在企业里变成纯粹的流水线工人,而且当企业需要改进技术,进行产业升级时,学生的基本素质很难适应需要。
因此,对于职业学校专业课授课除了要与社会需求接轨外,还应拿出一部分的课时专注于学生学习能力、良好行为习惯以及良好道德水平的培养和提高。让学生未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为社会真正创造有现实和潜在价值的人才。
3.2多维度全面评估学生状态,因材施教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来有潜力提高,但基础很差的学生,单纯以成绩评价会打击他们学习积极性,易出现自暴自弃等问题;而基础好的学生如果给与过高的压力也会出现逆反心理,职业高中的学生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恒心进行沟通。
因此,对学生的评价需要多维度全方位进行,比如,可以采取成绩考核+自我认知+家长评价+同学评议等多种方法,综合评定学生的状况,并在学生认可的基础上,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可能出现时间耗费的问题,对此,一些学者提到可以将学生按照层次小班授课,但在很多学校该方法难以实施,因此,采取基本知识点统一掌握,技能训练分层进行,评价标准分档设定的方式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7月13日).人民日报,2010.9.9:2版
小班化的教学方式是在学生较少的班级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与传统的大班化教育相比,小班化教育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有利于因材施教。小班教学是中职机电专业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小班化中的学生人数少了,教师可以有精力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具体水平情况。中职专业课教学需要实训设备,虽然国家在实训设备投入很多,但对于一个五、六十个学生班的实训课教学还是捉襟见肘。因此,小班化这种新型的授课形式,非常适合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中等专业学校必须致力于培养具有优秀公民素质的合格公民,而小班化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途径,是教育改革的方向。
基于以上认识、考虑,结合我校以及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实际,“中职校机电专业课实施‘小班化’教学”的研究,是探索适合中职校机电专业课特点的小班化教育之路。
一、本学校的现状
(1)生源素质低
我校是一所县级农村职业高中,在很多方面有着农村职校都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如招生困难。农村职业高中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下滑的问题日益突出。家长认为职校是“末流学校”,宁愿花高学费进入普通高中,而不愿读职校,这就使得农村职业高中的招生更困难,新生录取分数线往往比普通高中低很多,甚至不用划招生分数线,招来的学生整体素质较差。
(2)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期,我校每一届都有大批毕业生到上海、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工作,但从事的是一些简单的劳动,薪酬较低。有的学生干了几天就跑回家。学的专业和就业挂不上钩。加上目前农村地区乡镇企业不发达,职校毕业生就业很难,使得学生及家长更感到上农村职高没有出路,因而许多学生来校是混日子、混文凭,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学习主动性不够,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3)教材老化,不能与时俱进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体系都延用“老”中专式教材,俗称“三段”式教学体系,文化课、专业课、实训课,“老”中专教学中的专业课基本都是由本科教材浓缩而成,这在当时是适应学生情况的,2001 年国家教委已提出的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确定为:具有能直接从事某一职业(工种)的技术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级技术人才。教学对象产生如此巨大的变化,而教学内容基本不变,必然会产生很多问题。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学不进、不想学、上课睡觉、上课玩游戏或捣乱等诸多不正常现象,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许多必须掌握的知识,在技能实训过程中老师不得不重复再进行讲授,浪费很多时间。
(4)改革的需要
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而中职校机电专业课实施“小班化”教学则是通向全面发展的技术工人的一个有效的手段。
二、“小班教学”的组织和实施
“小班教学”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如何组织和实施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
1.学校领导主管部门的重视
小班从客观上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学生人数的减少,无疑为现代教育的个性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样的理念和办学目标指导下,学校领导者高瞻远瞩,充分认识其必要性和迫切性,并把这种信息传递给每个教师。
2.教师的教育观念和理论水平方面
小班化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评价观等要有一个全新的变化。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来适应教学,更重要的是创造教学环境和条件来适应学生,围绕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进行教学活动;教师教学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传授书本上的现成知识,而是为了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或创造性的学习。教学上,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参与性、主动性,更加注重学生的认知、情意能力的和谐发展。
3.教学资源的配置方面
小班化教学意味着教学空间和时间条件的改善,也意味着生均教学资源标准的提高。机电教学资源是支持机电专业课堂教学开展、并为课堂教学利用的各种条件,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课堂教学开展的基本条件和主要支持因素。这些条件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既可以是学校内部的,也可以是学校外部的;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4.教学活动形式上
小班化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活动和主体发展,学生在教学中,教育活动机会增加,学习质量和效果提高。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改善,师生交互活动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会相应地得到改善,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