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管理知识点

经济管理知识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管理知识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管理知识点

经济管理知识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创新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国家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当下,受内外因素影响,电力企业在组织运营中,正面临着许多风险,其中,尤以经济管理模式最为突出。电力企业传统经济管理模式以计划经济为主导,在以往这种经济管理模式促进了电力企业经济发展,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传统经济管理模式的弊端愈发显现,电力企业经济发展遇到瓶颈,电力企业创新经济管理模式刻不容缓。

一、市场经济体制概述

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现代化经济体制,它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之下,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有本质区别。经济关系货币化、市场价格自由化、经济系统开放化、经济资源商品化是市场经济的重大特征[1]。在市场经济中,政府是经济发展的调节者,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生产和销售是以消费需求和市场需求为根据的,因此,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在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上,具有显著的社会主义特色,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市场经济体制是一把双刃剑,其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企业,亦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形势。电力企业应积极创新经济管理模式,不断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和能力,把握发展契机,努力发展壮大。

二、当前电力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管理理念滞后

长期以来,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导,计划经济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在当前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计划经济管理理念仍占有很大的影响,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计划经济色彩还很显著,经营管理理念较为滞后。目前,许多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仍以粗放型为主,不能有效做到经济效益、环保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没有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形势的严峻性,缺乏对企业长远发展的规划,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二)经营管理制度缺失

经营管理制度缺失是电力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在当前电力企业管理中,管理部门众多,如财务、设备等部门对企业均具有管理权。另外,还存在管理职能交叉的现象,“各管一段”局面屡见不鲜。

(三)管理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一些管理者管理意识不强,导致其不重视管理工作。部分存在观念陈旧、管理知识层次和结构不合理、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特别是专业管理队伍的匮乏,导致电力企业财务、设备、后勤等部门的人员纷纷插足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管理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管理工作混乱,这就造成资管理效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电力企业的发展壮大。

三、电力企业创新经济管理的建议

(一)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

创新经济管理理念是做好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前提。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电力企业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事实上,许多电力企业都制定了经营管理细则,但是由于经营管理意识的滞后,这些细则大多流于形式,不能有效贯彻实施。创新经营管理理念,从思想上重视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要求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必须积极转变思想,充分认识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论知识,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二)健全经营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的正常运作需要根据其自身情况不断健全经营管理制度。实践中,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普遍存在“分段管理”的现象,这使得企业管理混乱不堪,管理效率低下。健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机制,使各管理部门之间有序、协调行使管理职权,显然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必须重视经营管理体系建设,准确界定各部门职权,对整个管理流程进行精细化管理,不断整合管理制度,实现各管理部门权责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三)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直接决定经营管理工作的成效[2]。因此,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对提高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效率至关重要。电力企业应努力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积极引进管理人才。市场经济下,电力企业面临着复杂的发展形势,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管理水平,才能真正实现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质量化、精细化、科学化。

四、结语

面对当下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我们应不断进行探索与发现,努力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实事求是的科学客观的态度,来探寻未来的发展之路。提高电力企业经济管理效率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创新电力企业经济管理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为电力企业顺利健康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莉.电力企业在市场体制下的经济管理创新[J].企业导报,2013,03.

经济管理知识点范文第2篇

近年来,电力企业在不断进行企业改组和重建,这样就使得很多的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不断出现,主要是在利润分配方面问题。电力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方面的创新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投资整合,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实现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资本结构的优化,将电力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财务管理模式的改变和创新,能够更好的促进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转,保证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开拓市场,同时在市场中要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创新要和知识经济进行紧密的联系,同时在发展的时候要不断提升信息的作用,这样可以更好的发展企业,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知识经济时代电力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思路

1、财务风险管理模式的创新途径

知识经济环境下,电力企业财务管理要从根本上进行创新和改变,先要从人才方面进行,企业发展过程中,人才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同时要保证财务管理人员掌握财务理论,有很强的专业技能,同时在财务决策能力方面要非常有能力。这样就需要企业的财务管理人缘好要不断充实自己的财务理论知识,在财务理论基础方面要不断的加强,同时要将电力企业的管理实际情况和财务管理相结合,不断进行创新,将财务管理的模式不断进行改进,实现企业发展过程中管理水平的进步,同时也要提高管理者的素质,这样才能使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更加适应市场发展。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对信息的需要更加重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对信息进行必要的收集,然后利用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企业决策,现在,财务信息在传播速度和频率上出现了更加快速的情况,这样就使得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在第一时间获得外部信息,财务信息在进行披露的时候一定要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这样才能使电力企业的决策更加有效果。受知识经济的影响,企业风险投资所占据的投资总额的比重不断扩大,因全球经济市场所带来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给企业投资造成的隐患远比传统意义上的工业经济大得多,这造成了财务管理中不可避免地产生风险管理与投资,加剧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必须加大调研力度,采用最科学、先进的手段与途径搞好投资项目的设计、评估与论证,从而规避投资风险,确保财务管理任务能够平稳、健康运行。

2、财务管理方法的创新路径

在当前知识经济的宏观形势下,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外部环境变得相当繁杂,经济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企业要想争得一席之地,就要努力扩展市场范围,拓宽投资领域与渠道。特

别是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要通观全局、放眼全球、布局同行业、服务本区域,及时获取各种财务管理的信息,才能使企业在错综复杂的财务管理环境中得以持续发挥影响力。同时,企业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它在日常经济活动中,都要履行基本的职责,企业的财务管理不能只拘泥于又财务部门人员统一施行,必须要开展预测、细化和决策等管理活动。这就要求企业内部需明定各自的责任,统筹规划,扩大财务管理的主体空间,调动各部门技术人员的聪明智慧、集合大家的才干,并汲取和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的良好经验做法,实现财务管理的创新。

3、财务管理理论的创新方式

当今经济时代,一个企业要想取得竞争的主动权,就要靠人才与技术,技术是企业生存之本,而技术的发展与理论创新息息相关。就目前而言,电力企业要做到这点,就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用这一正确和先进的理论指导财务管理模式的改进,将财务管理与转变电力能源开发方式,实现电力行业机构的升级与换代,最终统一到国家关于电力行业的改革决策上来,切实将财务管理理论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并紧密与经济时代下的电力行业发展相适相协调,更好地发挥理论的应用效能。在经济时代下,企业的财务目标主要集中于投资人员的利益,投资者有对电力企业所创利润的分享权,这也在很大意义上将劳动人员对企业价值的占有权予以剥夺。

三、结束语

经济管理知识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综合性园林景观 工程特点 质量控制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物质生活水平地提高使人民对精神层面的的享受要求日益提高,对个人意志情趣的彰显和体现日益注重。而这种广泛的社会需求大大的推动了综合性园林景观建筑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一、 我国园林景观的施工特点

我国园林景观与泼墨山水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力争营造出景观渐变,回环往复、韵致盎然的诗情画意的优美境界,显示其动静相宜的韵律美,工整协调的建筑美,绿意盎然的自然美,浑然一体的空间美,在世界园林景观建筑中独秀一枝,是我国宝贵的自然文化遗产。我国园林景观的具体特点主要包括工程量较小、随意性强、工艺程序多而杂、自然景观观赏要求高;园林景观是一项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的工程建筑,要求建筑师有较高的审美水平和较先进的艺术设计理念,能随意即兴创作发挥;园林景观工程的建筑材料,特别是植物材料要求体现自然美和艺术美;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要求与自然景物(例如各种花草树木)相协调统一,要求施工者具备良好的园林艺术知识;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建造容易受外界的不可抗力(例如恶劣天气、地震等)的影响,造成工期延长,成本增加等问题;园林景观工程在建造过程中要遵循因地制宜、因景得宜的设计原则,自觉遵守大自然的法则和规律[1]。

二、 综合性园林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2.1 缺乏专业性人才

综合性园林景观工程涉及专业范围广泛,包括土木工程、艺术、人文等多个专业,专业性强,对工程师的设计水平要求高。而综合性园林景观工程作为当下新兴热门行业,使得既具有综合性专业素质,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万金难求。目前我国国内顶端的综合性园林景观工程师呈现稀缺局面,导致综合性园林景观工程的质量高低不齐,市场较为无序混乱。这种不良的恶性循环就致使综合性园林景观方面专业性人才的大量缺失,综合性园林景观建筑事业的发展面临瓶颈期。

2.2 设计环节审查不严

一份有创意、水平高、合理完善的设计图纸是综合性园林景观工程顺利施工的基础条件。如果出现设计图纸审查不严的情况,施工企业很可能就要面临反复返工、改建、工期延误、成本增加等尴尬局面,同时引起施工效果远达不到设计效果、企业的社会信誉和形象受损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等在各自的工作环节都要高度重视综合性园林工程设计图纸的审查工作,及早地发现和解决问题,以便保证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水平[2]。

2.3 材料及成本控制不严

综合性园林景观工程质量的关键和基础是建筑材料,包括普通建材和绿化苗木。而绿化苗木的价格、质量、采购、审核及后期的养护等方面的变数较大,可控几率较低,容易导致施工成本变动较大,影响压缩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导致经济效益的拉低。

2.4 施工进度无法保障

综合性园林景观工程具有工程量较小、工期紧张、随意性强、工艺程序多、涉及专业范围广等特点,容易出现施工过程中赶工的现象;而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建造容易受外界的不可抗力的影响,加上专业性人才的缺失等问题容易导致施工进度无法保证,延误工期,影响因交接而违约的情况地发生[3]。

2.5 没有按时、按质养护

综合性园林景观工程较为特殊,绿色工程部分所占比重较大,绿化要求较高。而园林景观工程中的花草苗木的生长受到季节、天气等自然力量的限制,就意味着园林景观的养护工程是综合性园林景观工程质量优良的基础和保障。所以施工企业要注重园林景观的养护和维护工作,聘请具有专业素质和能力的人才定期维护管理园林绿化工程,建造优美和谐的园林景观,提升综合性园林景观工程的质量和品质,符合业主的精神需求。

三、 园林景观工程的质量控制

3.1 加强景观工程的项目管理

施工企业要想综合性园林景观工程按时按期、保质保量地高效竣工,一定离不开对园林景观工程的质量控制和项目管理。这就要求施工企业为了建设优良的工程建筑而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合理全面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施工企业在开工之前要制定切实合理的进度计划(要求考虑到天气等自然现象的影响),从建筑材料的供应、施工主体、施工对象等方面整体把握、全盘考虑;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远见性的提出应对措施、制定相关的奖惩机制和管理规范,保证施工人员有例可依,有据可行。借此为整个工期地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保障,保证景观工程高效、高质量、高水平完成,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较高社会信誉,有助于施工企业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4]。

3.2 提高绿化工程的管理水平

综合性园林景观工程不同于普通的工程建筑,在施工方面面对着更加复杂的情况和考验,特别是绿化工程中绿色植株难以成活问题。这就要求施工企业采取妥善的保护措施,做好绿色植株成品的保护工作,以提高园林景观的管理水平。一方面,在采购绿色植株的过程中,既要节约采购成本,又要保证绿色植株的品质。采购人员应该提前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及时了解和把握植物市场的行情和动态,熟悉最新的价格走势,增加和商家谈判的筹码和优势,采购价格合理质量上乘的植株,增加其成活几率,减少后期反复栽种所损耗的财力物力,节约成本。另一方面要注重加强植株种植过程中的管理,聘请有种植经验的园林工人严格按照绿色植株的生长习性和相关种植技术要求进行栽培和养护,以保护绿色植物为基本种植原则,避免因失误或求快心理造成植物根系受损而不易成活的情况;种植工作完成后也不能掉以轻心,要注意按时定量给植物灌溉浇水,保证植物有充足的成长空间、阳光、水、和营养物质[5]。增加植物的存活率能有效的降低施工企业的成本,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3.3严格规范施工环境

综合性园林景观工程要遵循因地制宜、因景得宜的建造原则,可见施工地周围的自然环境对园林景观工程有着重大的影响。施工企业在选择施工地点前务必要做一个全方位的自然景观调查,对施工地周围的水源、电源、场地、空气质量、周围的工厂建筑物等有一个全面的排查,消除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和影响工程建筑顺利完工的隐患因素,通过和有关政府部门的协商,对施工未区域设立标牌或警示牌,以避免施工环境和景观工程受到人为的破坏,从而造成返工、重修等后果而延误工期。

结束语:综合性园林景观工程事业是时展的产物,相信随着社会进步,专业性人才的涌现会使综合性园林景观的施工管理水平及质量控制更进一步台阶,造福更多有需求的人,提升整个城市的建筑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戴永灿. 综合性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管理特点及质量控制[J]. 经营管理者,2014,19:305.

[2]王伟东. 综合性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管理探讨[J]. 中国城市经济,2012,02:247+249.

[3]刘素兰. 综合性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特点及应对策略[J]. 科技信息,2012,34:484-485.

经济管理知识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成本;控制

经济型酒店是旅游产业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业态,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产物,因其独特的特点:服务的有限性、优质性、较低的价格、连锁经营模式、注重品牌价值,故经济型酒店的消费者大多数为中、低层商务人士,工薪阶层,普通自费旅游者和学生群体等。这些消费者选择经济型酒店的主要原因是价格实惠、酒店的硬件设施舒适简洁、便利的酒店位置。通过调查发现,我国的经济型酒店虽与二星级以上的星级酒店相比价格较低,但对于大多数消费能力有限以及只追求睡个好觉、洗个好澡的工薪阶层,普通自费旅游者和学生群体等来说经济型酒店的价格仍普遍偏高。这就导致酒店市场中家庭旅馆、招待所、小旅馆,一星级、二星级酒店与经济型酒店并存并抢占客源的原因。为此,经济型酒店加强成本控制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经济型酒店发展现状

(一)经济型酒店概念及特征

1、经济型酒店的概念

经济型酒店是一种新类型的酒店,规模小,设施有限,价格实惠;Lee(1985)指出,一种在酒店业发展最快的酒店类型,提供整洁而简单的房间;Bale(1983)指出,美国的经济型酒店是只经营客房,大约200间左右,房价总体低于中等酒店的25阶50%;Gilbert和Amold(1987)指出,是一种提供有限服务的旅馆,提供标准规范化的住宿环境,质量与三、四星酒店相当,但价格便宜25一30%;90年代初,Snior和Morphew(1991)指出,经济型酒店是一种面向短途旅游而预算较低的旅行者的住宿类型;Davidson(1994)指出,它具有所有连锁酒店业的优势,通过特定的设计和管理,以具备极具竞争的房价,以达到低廉的建筑成本及低廉的营运成本。从以上这些对经济型酒店的定义可以看出,经济型酒店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强调以低价为消费者提供有限的服务。

2、经济型酒店特征

市场特征:定位于对价格敏感的普通消费大众,尤纯是国内消费群体,价格适弓,市场规模人,需求稳定。服务特征:经济型酒店提供的是相对于中高档酒店的全套服务中的有限服务,主要体现在以提供住宿服务为主,同时有规范化!专业化的酒店服务,如标准化的服务制度和服务流程,这是与现存大量的社会旅馆的本质差别。组织特征:人员配置非常精简,通常是一人多岗。经营特征:投资额不高,通常是1000一2000万人民币的投资,重视设备的简单实用,经营活动在低成本的前提下进行,突出核心业务,把非核心业务实施外包。

(二)经济型酒店发展现状

最早的经济型酒店起源于上个世纪功年代的美国,以汽车馆的形式快速发展,自从发展之初就受到美国民众的欢迎,并迅速扩展到欧洲和世界其他国家及地区,经济型酒店在世界旅游业中显示出越来越强劲的优势。经济型酒店经过几十年的蜕变和发展,早就超越最初的汽车旅馆模式。但经济型酒店的主要特点:房价便宜、"住宿+早餐"的服务模式并没有改变。如今在欧美国家已是相当成熟的酒店形式。Pierce(1996):"经济型酒店绝非简单的'便宜、水准低'的酒店,而是一种提供有限服务的酒店,这种酒店是为了满足非商务客人的需求的,因此在设计建造、运营管理都相对较为简洁,但服务水准一点都不低,而酒店提供的设备也一定是整洁完备的。"在国内,自从1997年第一家经济型酒店锦江之星的开张,标志着从此我国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型酒店。在现今的大众旅游时代,我国经济型酒店的的规模迅速扩张,在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国内经济型酒店市场上,"快捷假日"、"速8"、"宜必思"、"戴斯"、"豪生"、"美居"等这些比较著名的国际经济型酒店品牌和我国本土经济型品牌,"如家快捷"、"汉庭"、"中江之旅"、"七天"、"锦江之星"等共同抢占市场份额,行成"跑马圈地"的繁荣景象。

二、经济型酒店成本控制管理的必要性

(一)成本控制概念

成本控制就是在成本形成过程中对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指导、限制和监督,及时发现偏差并采取纠正措施,使各项具体以及全部的生产耗费被控制在原来所规定的范围之内,并不断降低成本,以保证实现和超过规定的成本目标。

成本控制的特点包括:被控对象一般存在多种发展的可能性;对价值活动实施直接控制,而对非价值活动实施间接控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一般是在事中进行;需要企业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其工作可以促使企业的会计工作提高一个档次。

按照以下三种不同的标准,成本控制可以分为不同种类:第一,按控制时期的不同,可分为事前成本控制和日常成本控制两类。事前成本控制主要是指在产品投产前对设计成本、新产品试制成本、新工艺和新材料的成本,以及产品的质量成本等所进行的控制;日常成本控制是指企业内部各级对成本负有经管责任的单位在成本形成过程中,根据事先制订的成本目标(或标准),按照一定的原则对企业各个成本中心日常发生的各项成本和费用的实际数进行严格的计量和监督,以保证原订目标得以实现的管理活动。第二,按控制概念范围大小的不同,可分为狭义成本控制和广义成本控制两类。狭义成本控制就是单指日常成本控制,广义成本控制就是指除日常成本控制外,还要加上事前成本控制。第三,按控制主要手段的不同,可分为绝对成本控制和相对成本控制两类。绝对成本控制就是指单纯从节约开支,杜绝浪费的"节流"途径去控制成本;相对成本控制是指既要千方百计的节约开支,降低成本;同时又要想方设法开辟财源,增加收入做到"节流"与"开源"并举,双管齐下的去控制成本

(二)经济型酒店成本控制必要性

自从1997年我国第一家经济型酒店锦江之星的开张,时至今日经济型酒店因市场需求大、投资少、回收期短、运营成本低等原因颇受投资者的青睐,同时随着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出游、探亲、度假的需求上升为经济型酒店数量的扩张,激烈的市场竞争提供了土壤。商务部和中国饭店协会的《2008中国经济型饭店调查报告》显示,经济型酒店的市场供应/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而在2007年全年开业酒店同比增长125%的情况下,如家、7天、锦江之星、莫泰等前四名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仍不到50%,品牌集中度低。与此同时,在物业租赁成本平均上涨29%的情况下,经济型酒店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这将进一步考验企业的经营能力。数据还显示,2007年经济型酒店平均房间上涨13%,为190元,而与此同时在经营成本方面,物业的租赁成本全国平均涨幅为29%,其中华北、华东、华南分别为36%、36%、与38%,北京上海更是达到了45%和44%。这向大部分依靠租赁物业经营的经济型酒店控制成本提出考验。经济型酒店所面临的竞争不仅来自内部的竞争,主要包括市场中现有国内外经济型酒店之间的竞争,还要面临来自经济型酒店之外的竞争,一胜要包括个体旅馆、招待所以及二、三星级酒店等由于经营、成本一些问题经过简单改造建立的经济型酒店。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方面需要经济型酒店加强成本控制管理,目前市场上经济型酒店在价格、住宿硬件设施标准、提供的有偿服务项日等这些方而大相径庭,此种情况下控制成本保证价格无疑是扩大客源的有力竞争武器;另外一方面成本控制并不是无条件的控制成本而是一种在提高经济型酒店服务标准,从而实现经济型酒店持久、独特的竞争力。

三、经济型酒店成本控制管理方式

(一)全面预算控制法

全面预算控制法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预算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一种明确责、权、利关系的机制,其本身是一个计划过程、决策过程和执行过程的完整体系。全面预算本质上是一整套预算的财务收支报表及其他附表,主要用来规划计划期间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及其成果的事前控制,包括编制生产预算、产品成本预算、各种费用预算、财务收支预算和货币流转预算等。只有从消费者的需要和企业长期利益出发,决定企业的资本经营活动及财务状况,才能达到预期目标,成本的控制才有可靠保证。同时,预算控制具有综合推进成本降低的功能,有计划地推行全面预算控制,是强化财务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成本控制必须要进行的一项重要的建设性任务,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要想实现目标利润,就必须把预算控制放在资本运营的重要地位。

(二)目标成本控制法

目标成本控制是一种以目标成本为对象的管理概念,是目标管理的一种具体形式,是企业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它具体是指企业资本经营活动中,把成本目标从企业目标体系中抽取和突出出来,围绕成本目标降低经营费用,开展各项经营活动和其他管理活动,用它来指导、规划和控制成本的发生和费用的支出,以达到提高资本增值效益的目的。可见,它是一种有效地降低成、提高盈利的手段,是一种科学的现代成本经营方法。由此可见,目标成本和目标成本控制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目标成本是目标成本控制的对象和奋斗目标;目标成本控制是达到和实现目标成本的手段和方法,缺乏目标成本的制定和控制,目标成本的实现便成为空中楼阁,没有保证。

(三)标准成本控制法

标准成本是在精确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的基础上制定的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 。作为一种成本控制方法,它需要事先制订产品的目标成本(即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作为产品应当发生的成本,并以此作为成本控制依据,将实际消耗水平与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进行比较,计算脱离目标成本的差异,分析差异原因,采取措施,挖掘潜力,降低成本,标准成本法对于加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成本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目前,国外会计学界与实际会计工作者认识到标准成本的有效作用不仅取决于标准制定的合理性,而且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企业全体职工的工作态度和劳动热情,职工的工作态度和劳动热情又受到企业的组织机构、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的影响,因此,企业在实施标准成本控制方法的同时,注意建立和健全考核制度,调整组织结构,正确实行奖惩办法,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人的行为对标准成本贯彻实施的影响,才能使标准成本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又译为作业成本计算法)是以作业为确定分配间接费用的基础,引导管理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成本发生的原因及成本动因上,而不仅仅是关注成本计算结果本身,通过对作业成本的计算和有效控制,就可以较好地克服传统制造成本法中间接费用责任不清的缺点,并且使以往一些不可控的间接费用在 ABC 系统中变为可控。所以,ABC不仅仅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更是一种成本控制和企业管理手段。在其基础上进行的企业成本控制和管理,称为作业管理法。作业成本法在欧美己经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其在提供更为精密、真实的成本信息方面功不可没。

四、经济型酒店的成本控制管理的具体措施

要对经济型酒店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必须对其运营成本费用进行分析。下面我们就从以下几项费用控制标准来分析经济型酒店的成本构成因素。

(一)酒店设备

经济型酒店的设施看上去似乎都是一些小的东西,但如果不注意控制的话无形中会增加酒店的成本,因此,酒店的设施配备也应该尽量简单、经济,减少成本的投入。(1) 房间内的设施应讲究实用,不追求高档和豪华。尽量免去一般星级酒店的豪华沙发以及其他一些奢华设施,可以配备敞开式衣柜,不设置专门的电视柜而用一张书桌代替,配备小型电视机。(2) 浴室的配置要简单、经济、环保。浴室应省去大型的浴缸,使用淋浴,去除地毯,这样既方便打扫又节约费用。现在酒店采用简易的组合包装把牙刷、牙膏、香皂、洗发水等等都放在一个包装内,节约了成本。(3)房间内空调的选择上,可以使用分体式空调替换中央空调。这样,不仅价格便宜,其在实际运营中可以节约电费等其他成本,并且清洗比较容易,易于保持良好的环境。

(二)人力成本

由于饭店业是劳动力密集程度很高的行业,人力成本在酒店的运营成本中占了大约20%,特别是以提供住宿为核心的经济型酒店,人员成本就构成了酒店的一个执行性成本动因,冗余、效率低下人员的成本将会极大的增加了酒店的运营成本。对于经济型酒店的人力成本的控制,首先应进行服务人员数量的控制。不同于星级酒店保证全方位的服务,经济型酒店提供有限服务的同时就必须严格控制酒店人员的配备,根据现经济型酒店的成功案例,一般控制在每间客房与人员的比例为1:0.6左右。其次,经济型酒店的服务人员并不提供单独专业化的服务,可实行一人多岗,则在服务人员的选择时可以选择复合型、综合素质比较高的人才。

(三)能源消耗

与企业发生的人力成本相类似,能源消耗是酒店长久经营的一个执行性成本动因,如何能做到提高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是企业应当关注的一个问题。因此能源消耗的削减不仅是经济型酒店的课题,而且是现在所有社会企业应该关注并解决的一个问题。节能降耗可大大的降低经济型酒店的成本和内部消耗,减轻相对利润率较低的经济型酒店的发展负担,给经济型酒店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例如在空调模式的选择上,经济型酒店可以抛弃一般酒店的选择理念中央空调,无论人员使用与否都需要运转,能源消耗极高,相对的经济型酒店可选择分体式空调去替代它,这样不仅价格便宜,在实际运营时也可以节省电能等其他成本。

此外,经济型酒店还应采用财务部门集中管理和归口分级管理并建立费用管理责任制两种方法;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降低经营成本,实施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等其他一些开源节流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型酒店强调"经济",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降低酒店的管理和服务标准,基本服务质量和员工的专业水平与星级酒店的要求应是一致的,这样才能体现经济型酒店的"清洁、舒适、方便、安全"的理念,给客人以"家"的感觉。所以,经济型酒店在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就是在保证优质服务的同时控制成本,确立价格优势。

参考文献:

[1]张纳.我国经济型酒店成本控制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0.

[2]黄蕾.论我国经济型酒店的成本控[J].旅游论坛,2011,(8).

[3]姚晓颖.经济型酒店单店成本盈利分析--以如家为例[J].财经界,2010,(14).

[4]胡阿芹,仵凤清.浅谈经济型酒店的低成本战略[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8).

[5]蒋丽娟.浅谈经济型酒店在中国的发展前景[J].中国商界,2009,(6).

[6]李娜.浅析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J].中国商界,2009,(11).

[7]孙育红.经济型酒店发展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08.

[8]龚艳.经济型酒店的成本控制[J].经济与管理,2008,(11).

[9]石通和.试析经济型酒店降低成本的途径[J].企业家天地,2007,(6).

经济管理知识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 酒店管理 实践力 内涵 培养路径

国际酒店行业历来十分重视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实践力。我国一些学者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但就其实际实施而言,笔者认为还有待优化。笔者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能力构成入手,探讨酒店高职人才实践力的培养途径。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实践力内涵

实践力由能发现、能发明、能创造的能力构成,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

第一层面为实践性精神层面,包括良好的政治素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它要求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展示良好的行为规范、精神风貌、职业习惯。

第二层面为实践性知识层面,包括敏锐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它要求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能有效应用酒店行业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对客服务。

第三层面为实践性人格层面,包括良好的个性、身心健康、优秀的合作意识、科学的工作态度、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丰富的人文素养知识等等。它要求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稳定的人格结构及热情、快乐的工作态度,能对工作对象产生正确认知,以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

实践性精神层面是实践力得以实现的基础,实践性知识层面是实践力得以实现的关键,实践性人格层面是实践力得以实现的保障。在培养高职酒店管理人才的实践力时,应该以培养人才良好的实践性精神为导向,以培养人才扎实的实践性知识、实践性人格为着力点。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实践力培养的主要问题

1.人才培养方案错位

由于无经验可借鉴,部分高职院校在构建课程体系时,简单参照本科的教学计划,将课程体系构建成本科的“压缩饼干”形式,对学生的教育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注重传授理论知识,而不强调技能、技术训练。另一方面,将“工学交替”简单理解为见习、实习,对学生校外实习实行“放羊式”管理,没有进行有效指导,这样就使得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无法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进行横向联系,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实践力培养效率大打折扣。

2.人才培养层次下移

我国部分高职院校由中专升格而成,习惯性地沿用中专教学计划,只强调技能性,而忽视技术性的培养,以至于教学忽视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理论,过分强调实训,过度削减甚至取消必要的理论课程,片面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这导致高职学生的知识积累过于简单,思维和逻辑得不到充分训练,知识面宽度不够,对所学各科知识结构缺乏必要的整合,思维方式往往是直线式的,处理问题无法形成足够的新意和突破,无形中影响了创新思维训练效果。

3.实训条件不完善

实训条件的好坏对学生实践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一些高职院校提供的实习实训场所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训需求,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又常常面临障碍。学生虽有动手的热情,却没有足够的技能训练平台,加之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本来就弱,他们何以能有效运用实践力,从而将创新灵感转化为创新成果呢?

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实践力培养路径

1.围绕酒店行业需求,依据高职人才定位,强化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培养高职酒店管理人才时,必须以培养学生管理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为定位,围绕市场需求,培养能够担负起即时服务职责的、具有较强实践力的专业人才。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以满足酒店人才市场的需求为目标,以提升实践力为导向,着眼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管理、服务技术水平的提高;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该强化经营管理能力、酒店资源的规划与开发能力、酒店服务技能、酒店行业政策法规的领悟和理解能力、酒店的职业礼仪、职业道德、语言表达能力、外语表达能力、计算机办公软件操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的培养。

2.以“知行合一”“手脑并用”为统领,强化人才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

酒店高职人才实践力的培养要以“知行合一”“手脑并用”为统领,以培养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实践素质为目标。也可以说,要坚持理论实践相统一原则。因此,在酒店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首先要通过“讲练结合”的做法,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反复的技能训练,还要培养他们对所从事工作的性质、原理、目标的正确理解能力,具备对工作中的技术性问题做出准确判断的能力。其次,要坚持“个性发展”和“共性成长”兼顾的原则,一方面围绕“酒店”两字做文章,突出酒店职业与岗位群的个性要求,强化专业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也要关注酒店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与共性特征,强化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培养。最后,要坚持课内与课外并重的理念,一方面高度重视课堂教学,严格执行专业教学计划;另一方面坚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实施素质拓展训练。

3.以“工学交替”为平台,不断改善实训条件

通过工学交替,学生既能学习理论,又能在专业理论和企业师傅的指导下掌握技术,形成技能,提升实践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遵守企业规章制度,较深刻地认识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协作,培养良好的实践性精神、实践性人格。

首先,要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积极主动与酒店企业沟通,探索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争取酒店企业支持,解决学生实习和教学实训的难题。在选择实习基地时,应尽量打破区域局限,建成网络化的实习基地,使每个学生都有上岗实习的机会。除此以外,为保证实习效果,还应选择社会声誉良好的知名酒店企业,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规范管理,制订详细的实习实训计划,成立校企联合实习指导小组等。其次,大力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学校可以与酒店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对人才的实践性精神、实践性人格、实践性知识进行更加全面、更有针对性的训练。第三,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可以在校内建设一批能够模拟专业教学、实战训练的仿真酒店或饭店,如果条件许可,也可以建设一批有真实环境和真实设备、从事酒店真实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基地。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允许实训内容突破教学计划的内容,允许学生自行设计实训项目,以开发学生的实践力。

4.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特性,使其有效助推人才实践力培养

人文素质是一个人身上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它会对人才实践性精神、实践性人格、实践性知识的培养发挥极大的助推作用。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时,可以根据酒店行业的服务特性,以“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从以下几方面构建人文素质培养方案。

首先,建立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这一体系应具有系统性、完整性,严格按照国家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的统一要求加以实施。其次,建立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辅修课程体系,使之成为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在设置这类课程时要坚持丰富性和灵活性的原则,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组织教学。第三,可以根据核心课程的内容,以课外活动为载体建立素质拓展项目,以此来延伸素质教育,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素质拓展项目是人文素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和理论教学为主的核心课程配套的实践性教学活动,是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第二课堂活动形式。第四,以渗透的方式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酒店专业课程教学内,让学生认识到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技术与人的关系,克服技术至上的错误观点,在技术服务中要渗透对人的关怀。

5.建立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提高人才实践力的培养质量

建立一支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熟悉酒店行业发展情况,掌握较强的服务技术,并且乐于教书育人,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酒店专业人才实践力培养工作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构建两支队伍。一支队伍为“学校—酒店—学校”型专职教师队伍,要鼓励教师深入酒店企业调研、实践,充实教学内容,及时向学生传授最新、最有价值的专业知识,这是保证师资走在学科前沿的重要途径。另一支队伍为“酒店—学校—酒店”型兼职教师队伍,可以多渠道从酒店聘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到校担任兼职教师,这是一支既有教师素质又有企业员工素质的教师队伍,能及时将行业职业知识、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内化,并与自身的知识、能力、素质结合,转化为一种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从而将专业知识、实践技能正确、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将良好的行业职业道德潜移默化地转化到学生身上。

6.发挥创业教育的孵化器作用,训练高职酒店人才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

开展创业教育能对培养人才的实践力发挥积极作用。首先,要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能力作为基本目标。一方面,培养学生具有创业所需的知识结构、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另一方面,创建创业实践基地,让学生进入创业园,开办自己的企业,使学生真正深入市场,得到磨练。其次,邀请有影响力的创业者到学校交流座谈,请一些成功创办小企业的企业主授课,对学生的实践性精神、实践性人格、实践性知识进行塑造等。

参考文献:

[1]朱向军.建设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2007.

[2]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