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应急管理工作成效

应急管理工作成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应急管理工作成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应急管理工作成效

应急管理工作成效范文第1篇

关键词:管理学;工作过程;教学方式和考核

《管理学》课程就是研究各种社会组织中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管理学》理论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基于工作过程,教学过程中应定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方法,完善创新的实践考核体系,发挥其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基础课的作用。

1 实践能力型课程教学定位

《管理学》课程是应用型本科所有经济管理专业的必修基础课,也是其他各类专业的选修基础课。《管理学原理》课程以培养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建立“124”教学内容体系。“124”是指“一条主线”、“两大基础”、“四大关键能力”。

1.1 一条主线

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这种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是指企事业单位基层部门主管等管理岗位所需要的综合性、一般性的管理技能。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以这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进行设计。

1.2 两大基础

一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管理的概念、属性,管理主体、管理对象与环境、管理机制与方法,管理职能等;二是管理思想,包括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最新趋势,管理原理、组织文化等。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管理基础知识,树立现代管理思想与理念。这是培养管理技能的基础与前提。

1.3 四大关键能力

按照基层管理者进行综合管理的需要,《管理学》课程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四大关键能力,即决策与计划的能力、组织与人事的能力、领导与沟通的能力、控制与信息处理的能力。管理的四大职能反映了各级管理者的共通作用与程序。教学过程中在介绍四大职能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主体与重心放在基层管理者所需的实用技能上。

鉴于应用型本科教学的特点,《管理学》课程服务于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以管理技能培养为主线。具体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基本管理实践技能,同时为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后续教育考试打下基础。

2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除讲授、提问、学生分析、讨论等常用的方法外,结合《管理学》课程实践能力型的定位,适应管理职业的要求,探索并完善以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和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为基本形式的多种方法。

2.1 头脑风暴法

针对讲授中、案例中、寓言故事中、学生身边生活中提出的管理问题,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放开思路,大胆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解决方案。

2.2 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管理学》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的特色形式。教师的指导要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分析思路和对关键点的多视角观察上,而不是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教师对案例分析的总结,也不要对结果或争论下结论,而是对学生们的分析进行归纳、拓展和升华。

2.3 角色扮演法

给出一定的案例或要解决的管理问题,由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也可轮流扮演),设身处地地分析与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学生从所扮演角色的角度出发,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分析与决策,以提高学生实际决策的技能。

2.4 实地走访法

在课上或课外,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有条件时,直接访问企业家及其他各级组织管理者,组织学生与企业家等各级组织管理者的对话活动。

2.5 管理游戏法

游戏围绕着对技能的学习和使用而展开,它帮助参与者思考、反应、操作,更重要的是会有很多启迪,通过一个完整的游戏过程,让他们在非正式的、非紧迫的情境下学会一个技巧。

3 创新型的教学考核

针对《管理学》课程应注重实践性、创造性和实际管理技能培养的要求,同时又鉴于各专业教学大纲中以考查课的身份出现,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改革“期末一张卷”的传统考核方法,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开放式、全程化考核。

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理解理论、概念,注重考核思维与技能。二是考核的答案是多元化、开放式的。特别是思维力与能力的考核,可以无标准答案,可以超出教材与课堂讲的范围。三是实行全程化考核,要对学生平时的课堂参与状况、作业完成情况,特别是实践教学中的表现等进行全面考核,记入成绩。

基于工作过程,在应用型本科《管理学》课程教学中以实践性为中心的课程定位、教学手段方法和考核形式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随着技术进步和管理学理论的拓展,必然还会出现新的价值认识、教学手段和方法,《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只有具备积极的、开放的心态才能适应这种发展变化,做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史孝志.管理学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思考[J].理论观察,2006,(3):132-133.

[2]张奎香.管理学案例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思考[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24(1):144-146.

应急管理工作成效范文第2篇

一、要加强应急预案建设管理

(一)加快预案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原则上每3年修订1次。各镇、社区、园区、部门要对牵头制订、的各类应急预案进行认真自查,对预案体系不完善、格式不规范、内容不全面、操作性不强的,及时进行修订完善,9月底前将预案编制、修订情况报县应急管理办公室。同时,要切实抓好本辖区、本系统各基层单位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和管理工作。

(二)规范预案程序。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完成后,要按规定报县应急管理办公室进行审核,并征求县法制办意见。未经县应急办、法制办审核的应急预案不能实施。县级专项应急预案必须报县政府审定后以县政府办公室文件印发,部门应急预案报县政府主管领导审定后以本部门文件印发。各镇、社区和基层单位应急预案经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审定后以编制单位名义印发,重大活动应急预案报县政府主管领导审定后由活动主办或承办单位印发。

(三)严格预案备案。各镇、社区、园区和村级总体应急预案要分别报县政府、镇政府、社区管委会备案;县级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各基层单位应急预案报上级业务部门和县应急管理办公室备案;各生产经营企业应急预案要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规定进行备案;大型活动应急预案在活动举行前15日内报县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和主管部门备案。凡备案的各类应急预案要以正式文件印发,一式三份,连同电子文档一并上报。

二、要加强应急预案演练

(一)积极开展应急演练。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应急预案演练,不断提高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县应急办要根据全县应急预案演练计划,统筹安排,加强指导,确保应急预案演练任务落实。

(二)及时报送相资料。应急预案演练前,组织实施演练的部门、单位必须制定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并在演练前10天报县应急办审核备案。演练结束后,各牵头部门要迅速会同有关部门针对演练中暴露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认真总结评估,制定整改措施,进一步修编完善应急预案,并在演练结束5日内,将演练总结、影像资料等报县应急管理办公室。

三、要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

(一)夯实工作责任。各镇、社区、园区和县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本部门应急值守和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担负起责任,认真研究部署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确保规章制度落到实处、责任落实到人。

(二)加强信息报送。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确定1名同志担任应急管理动态信息员,负责向县应急办报送突发事件信息和应急管理工作信息,每月报送的工作信息不少于5篇,主要内容包括预案编制、应急演练、宣传培训、隐患排查、救援队伍建设等经验类信息,也可报送调研报告、专题材料、案例分析、突发事件评估等调研类信息。6月10日前,各镇、社区、园区和县直各部门要将信息员的姓名、联系电话报县应急管理办公室。

(三)强化工作考核。县应急办要制订应急工作信息报送考核办法,加强考核。县政府办每半年通报1次应急工作信息报送情况,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对信息报送数量少、质量差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年终对工作信息报送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四、要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

应急管理工作成效范文第3篇

一、主要内容

抓好宣传活动“五大板块”:打造《在线》区应急管理网页、建立社区应急知识宣传栏、编印发放应急书籍、组织应急知识“四进”(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开展主题宣传日活动。通过努力,全面普及应急知识,不断提升社会公众“两个意识”(防灾、减灾)和“两种能力”(自救、互救),实现全社会科学、理智、从容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最大限度降低损失的目标。

二、总体安排

(一)准备阶段(4月26日—5月9日)

区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单位的任务以及宣传重点和方式方法,做好宣传发动,营造活动氛围。各街道办事处、各责任部门参照制定各自工作方案。

(二)实施阶段(5月10日—11月10日)

各街道办事处、各责任部门按照工作方案,在全区范围组织开展“应急知识普及年”各项活动,落实工作措施,并将工作进展、工作成效、工作经验等情况分别于6月30日和9月30日两次报区应急办。区应急办要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跟踪督查,及时全面掌握情况,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总结阶段(11月11日—11月20日)

各街道办事处、各责任单位总结归纳本辖区、本系统应急知识普及年活动开展情况,将总结材料、音频视频资料报区应急办,工作情况纳入应急管理日常监控考核。

三、执行方案

(一)打造《在线》应急管理网页。紧紧围绕我区应急管理工作特点,学习借鉴市、广东省应急管理网站等先进网站经验,更新改版区应急管理网页。进一步扩充网页内容,加强更新维护,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网页知名度,全力打造突发事件信息平台和公众服务平台,确保网页建设市内领先。

(责任单位:区应急办、区计算机中心、区应急成员相关部门)

(二)建立社区应急知识宣传栏。在每个社区宣传栏设立应急知识专栏,每月更新一次宣传内容,大力宣传各类应急知识。

(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三)编印发放应急书籍。加印《公众应急知识手册》1万册,通过应急管理网络,免费向市民发放。

(责任单位:区应急办、各街道办事处)

(四)组织应急知识“四进”活动。组织应急知识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采用发放宣传材料、进行应急知识培训、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应急演练等形式,分层次分类别,广泛进行应急知识宣传。

(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各应急成员部门)

(五)开展主题宣传日活动。利用“5•12”防灾减灾日、“11•1”突发事件应对法实施纪念日、“11•9”全国消防日、世界急救日(9月份的第二个周六)、全国安全生产月(6月份)等主题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安全主题宣传活动,普及公共安全和应急知识。

(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各应急成员部门)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发动参与。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应急知识普及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各街道、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本单位宣传方案,分类分步组织实施。要广泛发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志愿者等参与应急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将日常宣传与较大以上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宣传普及工作结合起来,使宣传普及工作群众化、大众化,扩大普及效果。

(二)配合新闻媒体,主动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的作用,积极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公安、消防、卫生等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要根据形势发展及时提供素材,主动接受采访,积极做好应急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同时,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方式,利用多种媒体形式,细分受众层次,尽可能使用通俗语言,简明扼要,多题材、多角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报道,将应急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延伸进企业、学校、社区和家庭,确保取得实效。

(三)提供经费保障,确保顺利实施。各街道、各责任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应急知识普及年”各项工作部署,优先保障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普及所需经费。

应急管理工作成效范文第4篇

关键词:乡镇城管 执法工作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329-0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时期对于城管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乡镇城管管理工作开展中,由于管理权限的缺失,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致使执法工作难以落实到实处,严重影响到乡镇的稳定发展。以往的城市管理工作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执法扰民、重复处罚的现象,严重影响到执法效率和质量,这就对新时期的城管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城管执法的诞生,可以有效提高执法效率和力度,并且充分将城市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为城管队伍树立良好的形象。但是,城管执法同样也发生了一系列的争议问题,出现了暴力执法的问题,严重情况下甚至出现了人员伤亡,这种执法工作是否有存在的必要,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乡镇城管执法工作现状

乡镇地区为了更有效的开展城市管理工作,成立乡镇城管队,能够有效改善乡镇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促使乡镇城管执法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和人性化。但是由于相配套的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乡镇城管执法工作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城管执法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乡镇城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就当前乡镇城管队伍建设现状来看,其中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最为典型的一个问题就是城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缺少管理意识,对于自身工作认知存在局限,难以切实落实到实处。城管执法队伍中能够独立开展执法工作的人员数量较少,而在这一部分人群中却鲜有能够城管完成一个案子[1]。这种现象在我国乡镇城管执法队伍中较为常见,加之执法观念较为陈旧,缺少人性化理念的运用,群众工作经验不足,致使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到工作成效。

2.乡镇城管队伍思想不稳

就乡镇城管执法队伍结构来看,其中主要是由市局委派和原乡镇城建监察中队的人员,这些人员由于来自不同的单位,个人性质不同、待遇不同和执法经验不同,导致在实际工作开展中难以实现思想上的通过一,执法工作无法落实到实处,形成合力,执法工作成效自然难以有所提升。

3.乡镇城管队伍管理懈怠

l镇城管队伍在执法工作开展中,由于缺少完善的制度,所以很多乡镇城管队伍并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加之,乡镇工作自身特殊性,难以完全遵循市局管理模式开展工作,出现一系列缺陷和不足[2]。除此之外,很多乡镇城管部门没有工作例会,未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日常工作只能够在缺少引导的前提下盲目开展。

二、乡镇城管执法工作的应对措施

1.优化乡镇城管执法管理组织结构,健全和完善执法工作机制

乡镇城管执法工作开展中,为了能够更有效的落实到实处,提升管理成效,首要一点就是优化乡镇城管执法管理组织结构,根据实际情况,健全和完善相应的执法工作机制,促使后续工作能够有章可循。对于乡镇城管执法队伍,由市局相关部门任命执法队长,其他岗位人员则是由市局和乡镇共同协商确定,文件,明确各个岗位的具体职责[3]。与此同时,健全和完善管理考核制度,通过上下级之间的联动,一级对应一级进行考核,树立队长的权威,确保各项工作井然有序。最后,明确乡镇城管队伍的作用,其地位等同于其他事业单位,为乡镇广大人民群众解决后顾之忧,提供更为坚实的后方保障。

2.加强城管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乡镇城管执法工作为了能够更好的迎合社会的实际要求,迎接新时期的挑战,加强城管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是十分有必要的。基于此,强化用人管理,根据实际情况聘用高素质人才,通过相应的公务员考核程序招收人员;建立培训机制,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参与培训和学习活动,根据考核结果给予奖惩,全方位提高乡镇城管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养成良好的业务素养,切实将工作落实到实处;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教育培训,帮助乡镇城管执法人员思想升华,崇尚礼法,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心性品格,能够文明执法,提升执法成效。

3.加强立法工作,划分乡镇城管执法范围

从某种角度上来看,乡镇城管执法工作的开展需要在相配套的制度和法律指导下,才能有序开展,这就需要国家能够尽快完善城市管理的执法机构性质、职责和地位,进一步规范城管执法人员的法律责任;对于现有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加强同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互通有无[4]。乡镇城管队伍并非是应急队伍,执法内容应该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开展,明确城管执法范围,避免城管执法过程中同其他部门出现冲突,影响到乡镇的和谐、稳定。

除了上述几点意外,乡镇城管工作应该在乡镇政府的领导下,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根据相关规章制度有针对性部署城管执法工作,对于其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及时有效的解决,实现乡镇多部门联动,为乡镇城管执法工作开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结论

综上所述,乡镇城管执法工作中由于暴力执法的现象屡屡出现,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这就需要乡镇政府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成立领导小组,优化城管执法队伍组织结构,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提升城管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切实将工作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龚叶丹.论城市摊贩治理的现状与对策――以浦东新区为例[D].上海交通大学,2012.

[2]朱姝.我国城市管理执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服务型城管为视角[D].南京工业大学,2014.

应急管理工作成效范文第5篇

强化每月督导考核,规范网格员入户走访各项工作的留痕管理,督促做好实有人口、房屋、法人信息采集、注销和更新等工作。根据区应急局《关于开展网格信息采集自查自纠专项行动的通知》文件要求,在接下来的月督导工作中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信息采集质量。(一)是人口信息属性情况:1.姓名;2.性别3.民族4.证件号码5.户籍详细地址7.居住地址;(二)是房屋编码属性情况:1.房号2.所在楼层3.住宅房型4.使用情况;(三)是楼栋属性情况:1.楼栋编码2.详细地址3.总楼层;确保在自查自纠期间能够查漏补缺,规范网格员信息录入操作,提升网格信息采集质量。

二、加强督导考核,提升网格员的业务能力。

网格中心要加强对社区网格的督导考核,充分利用考核指挥棒,要积极组织网格员参加区年度业务培训班的学习,进一步增强网格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扎实练好“基本功”。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掌握现代科技管理新技术、新手段,通过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应用,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成效。督促网格员主动学习业务,充分理解业务要求和考核内容,尤其是新增的业务、考核内容,让街道督导员与社区网格员结对“帮扶小组”,共同学习促进,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充分利用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的机制,调动网格员学习、工作的积极性,引导网格员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

三、牢抓网格队伍建设,着力提升网格员工作积极性。

社区网格管理中心将加强网格队伍思想建设,提高网格员综合素质,严格落实市、区、街道各项奖惩机制,强化绩效考核指标的导向作用,加大对网格员的关爱,构建和谐的网格,增强网格员的责任心及归属感,保证网格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四、加大网格主题宣传,营造特色的网格文化氛围。

重点围绕“网格进社区,平安路人行”主题宣传活动,做好本辖区内房屋管理的各项主题宣传活动,利用向辖区居民派发宣传单张、有奖竞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加大网格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内容围绕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知识,用电安全、消防安全安全等知识,以及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模式、社区网格员工作职责、居住证办理服务、居民自主申报等相关业务,加深居民对网格员工作的理解,从思想上、行动上积极主动的配合网格员进行相关工作,从而提高出租屋综合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