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周国平人生哲思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范文第1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选入了周国平的寓言故事《白兔与月亮》和《落难王子》。其实,这两篇寓言在周国平的作品中并不是放在一起的,而在第二单元第八课中,这两篇寓言冠以“人生”之名组合在了一起,是编者的匠心独运,应是关注到了两则寓言之中的内在联系。第一则讲的是“得”带来“失”,第二则讲的是“失”亦可“得”。笔者还认为两则的共同点在于都用朴素的话语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人生。虽然平凡人的生活没有寓言故事中的大喜大悲,却也不免要面对得失之患。我们看到两则寓言中传递出的一种在得失生活中拥有快乐的生命大智慧,那就是:内心简单才能快乐,心态超然才能快乐。

《白兔与月亮》一文的兔子得失月亮的过程中收获的便是这样一颗慧心。何为慧心?原是佛教语,谓心体空明而能达观真理。空明之心不就是指简和,能感悟至理的心智吗?周国平在《其人生哲思录中》也说到“成熟了,却不世故,依然一颗童心。成功了,却不虚荣,依然一颗平常心。兼此二心者,我称之为慧心。”老师们在课堂上多数会以“今泛指聪慧之心”一句带过对文中“慧心”的解读,而笔者认为文中的两处“慧心”体现的是白兔心智发展的两个阶段。拥有月亮之前那独具审美的慧心指的是兔子对审美对象善于进行感受、体验、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心理过程。我们最能够在孩子身上找寻到这种想象力和创造力,因为孩子们都具有一颗简单的心。兔子在皎洁的月色中闲庭散步,想象和创造着月亮之美,它获得了心理的愉悦,同时也获得了诸神之王的感动。可惜万能的上帝却没参透佛理,将兔子不配拥有的月亮慷慨地赠与它。一笔沉甸甸的财富压在了渺小的兔子身上,如千钧系于一发。心弦已被绷紧,内心无比紧张,月色还可能轻薄如纱吗?周国平如何形象地表现得失之患呢?看看孩子们的解读吧!从字形解读:“盯”字是目光如钉子般都牢牢固定在一个点上,说明兔子所有的心思都积聚在月亮上。可爱的孩子们还发挥想象解读道:“乌云蔽月,满月缺损时她会紧张不安,月朗星稀,月如玉盘时她还会紧张不安,因为别的动物多欣赏一眼月亮都会引发兔子的担心。兔子会不会因此疏远同类?会不会丢失友情、亲情呢?”这么一看,兔子在获取巨大的利益的同时也失去了很多宝贵的东西。课堂生成的文本解读又进一步挖掘了文本的内涵,亦让学生体会到周国平朴素的语言中富有深意的写作风格。

作者最后说“主人公毕竟慧心未灭”,选择了放弃。笔者更认为这份慧心是兔子在经历人生的得失之后悟到了如何寻找快乐的生活的真谛。心智成熟的兔子定是知晓了一份好的心境就来源于平和与淡泊:平和就是对人对事看得开,想得开,不斤斤计较生活中的得失;淡泊就是超脱金权世俗困扰,视功名利禄为过眼烟云。于是,兔子便能“去留无意,看阴晴圆缺”。这样的心态,正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兔子的慧心已由孩童般简单快乐的审美能力提升到了心体空明而能达观真理的慧心。人类呢?是不是也该拥有一颗简和的慧心,从而在浮华世界中找寻快乐呢?

再看,《落难王子》中那位原本多愁善感的王子在落难后又是怎么消解羁旅中的迷茫与愁苦呢?靠的是一种超然物外而又谛视人生的超旷自适。他正色道:“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的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得受得了。”周国平的解析是:“人是注定要忍受不可忍受的苦难的,所以世上没有不可忍受的苦难。”既是如此,我们就不应纠缠于人生的遗憾,一遍遍地问天问地,只能增加你的苦痛。人首先要能正视人生的缺憾,在最短的时间接受下来,要懂得淡化世间的痛苦,让自己在失衡的人生境遇中重新获得心灵的平衡。苦难让这位原本最听不得悲惨故事的王子获取了一份生命大智慧,于是他拥有了强大的内心世界,他的内心定能从容旷达、安然快乐。他真的快乐吗?看,“相貌不凡”!这是文本中非常重要的词眼!在看相玄学中“相”的意义一般是指面相,也概指整个相貌,“相由心生”即是说有什么样的心境,就有什么样的面相,一个人的个性、心思与作为,可以通过面部特征表现出来。落难前的王子遇到点事就往不好的地方想,长久如此,想必会气不舒、血不畅、五脏不调、六神无主、如此身体状况,脸上青黄腊瘦、暗淡无光,表情也常是蹩做一团,双目无神、半死不活,能说相貌不凡吗?衣衫褴褛、踯躅前行的乞丐却相貌不凡,这绝不是因为他曾经的王子身份,而是因为他的智慧、德行、教养、个性等心灵品质。周国平在《相貌与心灵》中写道:“在漫长的时间中,一个人的惯常的心灵状态和行为方式总是伴随着他自己意识不到的表情,这些表情经过无数次的重复,便会铭刻在他的脸上,甚至留下特殊的皱纹。更加难以掩饰的是眼神,一个内心空虚的人绝对装不出睿智的目光。”这正可文本互见,用来解读落难王子的相貌不凡。佛家说的“相由心生”,“相”不是简单指“面相”,而是有更广泛的意义,指的是精神状态、生命状态。王子的内心状态外化为外在气度,便是祥和淡定、安然舒泰。他大悲之后获取的正是一种身在现实中,心超尘俗之上的生命状态。人生得亦可失,失亦可得,为什么不守住一颗简单超然的心呢?

(高茜福建省福州第四十中学350007)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范文第2篇

小时候,出生于偏远的农村,整日里的混在泥土里,一如现在我的小丫丫一样。甚至于连吃的饭里也混有选不尽的泥巴。有时一口咬下去,沙沙的散得满口都是。由于缺衣少食,大部分时间都是,成天光着脚,踩过烈日炙烤得发烫的铺满乱石头小山路,踩过大雨后泥泞深陷的红泥巴土埂路,踩过冬日大雪封山后看不见的记忆中回家的路。一路的泥土,重重的裹着我的蹒跚行走的小腿。每天晚上洗脚时总也洗不干净。只有要逢场的前一天晚上,才更加仔细的再洗一次。因为赶场会遇见很多的人,免得人家说咱家的孩子真邋遢。毕竟孩子是父母的脸嘛。在街上看到住在乡镇上一些穿戴好看的人,由衷的一种自卑和低人一等的念头涌上心头。

是的,我是农民的孩子,我的住址是土的不好开口的“某村某社”,不象街上的人是“哪条街多少号几栋几单元”的,听这些次也很洋气:直到现在我还对单元不理解,一听到它,我就想起读书时所说的单元测试的“单元”来。我们吃的东西只能是自己土地上种啥吃啥,他们想要吃的啥子东西都可以用钱买。我是农民的孩子,所以一生下来,就如同五脏六腑一样,随之而来的是分给我的人均一亩左右的责任田。虽然我还不能去经营,只有靠父母代劳,那是他们养育我的物质基础。我就是这样被国家抚养成人的,感谢我们热爱的祖国分给我了一块可以使用的土地,当然还有年复一年在这责任田里劳作的父母,没有他们的劳作,责任田里不会长处庄稼。种庄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要耗尽你一生的心血。在那个产量不高的年代,每年收获的粮食,除去上交给粮站的“公粮”外,自己所剩的或多或少,就全看那年的天了。我的印象中是每一年都青黄不接。所以每年,小麦和包谷是必须要种的,因为它们正是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成熟的,可以接济一下仓库里断续的大米。记得那时,要走亲戚的话,送的东西,就是几碗亲戚家断粮几个月的大米,招待亲人也是煮加上杂粮的大米饭,否则一般不在那个时节去的。即使是收获的冬季,也要节约,我最爱吃的是红苕干饭中的红苕了。

每年的热天,我和妈妈是不爱吃面的,我唯独对包谷情有独钟,直到现在仍然十分酷爱:夏天的早上太阳还没有出来,母亲就从地里掰回包谷,日盛时,就坐在家里把包谷米剥出来,再用磨子一推,由于包谷很嫩,不用加水就如同调好的面一样,再加上一些糖拌匀,用小勺一勺一勺的分进烧的正沸腾着的水里,煮个三起三落,就可以起锅,装在一个大盆子里凉着,当然最好吃的也是凉冷了的时候,汤也稠稠的,中午吃不完,还可以晚上再吃。我喜欢得不得了。记得在读高中时,我们对高考都不抱多大希望,即使考上了也没有钱,即使大学读出来也找不到工作,到头来还不如趁早点回家中自己的责任田。校长就特别对我们说,“要相信:‘一苗草,总有一颗露水养’”。难道那些包谷和小麦就是上天赐予我们那个年代的露水吗。我不知道。土地对农民来说是怎样的厚重,恐怕再没有人比他们更懂的了。一首诗说的那样“爷爷把自己埋在土地里,父亲把自己埋在土地里”。怎么才能离得开土地呢?

读书年代,看着村里的年轻人为了不将自己埋在土地里,离开学校就纷纷外出,天南海北的打工,年复一年,每年回家都到处讲自己在外一年所见的异域风情,那些或真或假的成功失败、或虚或实的灯红酒绿拨动着老老实实地在家种庄稼的人的心。于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成了我们的向往。记得同村的一个大龄小伙,外出两年,听说走遍半个中国,挣了不少钱,还把多年失修的土坯房子换成砖房,就这一点,足以让乡亲另眼相看,膜拜万分,还带回一个年轻女子,回来也不事稼穑,逢场就赶,还进馆子,一个十足城里生活过的形象。后来,不知道怎的,那个女人没有住多久就走了,连个孩子也没有给他生过。几年下来,责任田荒芜得几乎不能重新开垦。所吃的蔬菜也靠在邻家园子里去要。那开荒的艰苦是对几年在外晃荡的惩罚——如同咒语一般拴住身份为农民的每个人——农民怎能不做好自己的责任田?再后来要账的人隔三差五的来,操着各种口音问小伙家住哪。老实巴交的乡亲都大惑不解的如牧童遥指。

风靡一时的向往,使得不少人跃跃欲试地想跃出“农门”,当然也有很多人,他们通过多种途径实实在在地跳出了“农门”。真真切切地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这是一种离开土地的生活。

虽然很想摆脱土地的束缚,但是在迁户口的那一天,我突然有一种莫名的落空感——一失去了脚踏实地的厚重感——一种对土地的眷念。向往已久的这一天,我没有一点高兴的心情。我不属于土地了,我属于什么呢?读书期间,我属于父亲离家千里外出打工给我寄来的微薄的生活费,工作期间,我属于每个月所发用于购买油烟柴米的工资——它们如同土地一样养育着我的生命。我的土地呀,变成了一张放在小小衣袋里都显得还小的银行卡。虽然方便携带,但很容易弄丢,远不如那小时候那一亩望不到边的土地真切而实在。

离家在外漂泊多年,想有一个立锥之地都得付出百般艰辛,不就是一块土地嘛,我为什么要想主动放弃,又要竭力争取呢?我不知道,只知道必须要争取才行,否则我会夜宿街头。

“万能”的钱,可以用来买我想吃的很多东西:比如冬天可以买茄子和黄瓜,夏天可以买冬瓜和卷心菜,于是,春夏秋冬同呈一桌,夏天和冬天可以用空调驱除酷热和寒冷,一年季节在家里,只反应在台历上。每天坐着人潮拥挤的公交车,即使水泥路面,也隔着半个车轮的高度,就这样悬着,穿着套上袜子的皮鞋走在厚厚的水泥凝成的街面,远离泥土,楼房越来越高,电梯难道要把我们送到天上?我成了一片无根的浮萍,来路历历在目,去向却一点不明。

离开土地,我们容易失去本真,土地里长出的天然的哺育我们生命的大米,经过加工就变成了有毒的大米,还有很多很多……,水不再清亮,天空不再蔚蓝,空气也不再纯净。当然人心也早已不纯净,看城里有些人,为利益无恶不作。留下无尽的肮脏,远不是在土地上生活的人能想象得到的,与此同时,城市生态的自净化功能还远比农村差得多。简单的,比如城市的垃圾无一日不需要环卫工人的辛勤打理,而农村根本不用担心这个。

前几天在孩子大丫语文书上读到选自郭宝林先生的《我在草原上追赶落日》中的一段文字“车轮追逐日轮,日轮在远处山梁上喘息。车轮眼看就要追上,日轮却又调皮的跳到更远的一道山梁上。我们毕竟比夸父聪明,于是干脆停下来,徒步走向一个小山包,用目光追逐落日。”读完我就忍不住笑了,大丫满脸疑惑地问我笑什么?我就为我努力摆脱土地的结局有一种莫名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