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提高文学素养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课前别开生面的演讲与词语训练
不少学校都打小预备铃,两分钟后打上课铃。不要轻易放过小预备后这短暂而又宝贵的时间,要充分利用它对学生进行训练,培养能力,“聚沙成塔、积腋成袭”。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专门安排了如下内容。
1.一两分钟演讲。学生按小组准备演讲材料,可以对身边的人和事发表看法,也可对当前社会问题谈点看法。天长日久,点滴积累,不仅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等方面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鉴赏能力、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确实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好方法。经训练,我班学生在校内演讲比赛中屡次夺魁。
2.利用这一两分钟进行成语接龙、名词佳句对句等方面的训练。可按座次,也可抽签定,即前一个人说出成语并加以解释,后一个就要据此造句;前一个人说出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后一个人就要对出下句或上句。若要求再高些,还可说明出处或解释其含义,甚至是对自己的启发、教育作用。这样日积月累地训练,可以大大地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经训练,我班学生在全校成语竞赛中荣获总分第一名。
二、灵活多样的阅读训练
根据中学生的好胜心理及年龄特征,我将“竞争机制”引进课堂,常常设计竞赛课: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由男生或女生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另一方回答;也可以以组为单位。这样,学生学习劲头十足,都不甘示弱,纷纷摩拳擦掌,积极准备,认真设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再也不是“坐以待灌”,甚至是“白灌”了,而是把课文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吃个透”、琢磨个透,还要比比谁设计的高明新颖、准确无误。学生自己下工夫研究了,内容也就记牢了,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自读能力也就增强了。当然也不能说每个人对问题都能解决得很圆满,这时就需要老师出面点拨导“航”。正像吕叔湘先生所指出:“语文课主要是技能课,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这“最低限度”恰恰是最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讲究“指导”的艺术和技术。
这样,既能让学生认真地复习所学过的知识,巩固加深记忆,增强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又能培养竞争意识。
除了竞赛课外,我还设计了配画式、表演式等训练课,如教《狼》、《皇帝的新装》、《社戏》等课文时,我引导学生按情节发展给课文分别配上四幅简笔画,从而既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使得他们深入钻研课文,因为只有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理解得准确、透彻,才能为其配上合乎要求的画面。这样的训练,除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外,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甚至是再创造能力,从而提高思维品质。有些课文,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情节,当堂表演。教《变色龙》一文时,我指导学生每组设计2―3分钟的课本剧片段,当场表演,选出最佳小组予以表扬,这样做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深受学生的欢迎,也受到了听课领导及教师的一致好评。
三、机动灵活的口头作文训练
在语文的整个教学活动中,最能体现综合能力的当属作文。作文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活动,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因此,除了正式作文课外,我在教课文时,还安排了机动灵活的口头作文训练。如:学完《七颗钻石》一文后,我安排了:“展开想象的翅膀,续写小姑娘抱着满满一罐水摔倒在草地上以后,假设她做了一个梦,想象她会梦见什么呢?”学生们跃跃欲试,纷纷发言,有的说得相当好,同学们报以热烈掌声,听课的领导、老师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再如:学完《多一些宽容》一文后,我安排了“我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口头作文训练,通过大家的畅所欲言,同学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今天我们在社会上与人相处,更要发扬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要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人。
四、生动活泼的作文评讲训练
多年以来,作文都由教师详细批改后,针对学生的情况,再安排评讲课,由教师认真评讲。不可否认,这的确是认真负责的态度,但却有越俎代庖之嫌。能不能改变一下,用更好的方法评讲,收到更好的效果呢?我进行了改革:批改后,发下去,由最高分依次往下排,由学生自己朗读,而后“听众”发表意见,进行评析:哪些是优点,好在哪里;哪些是缺点,怎样改正。有时还将学生的好的评析与我的评语相对照读一下,以鼓励学生。我还专门安排了教师大致浏览而不详批细改,由学生自改、互改后选出优秀者朗读、评析。刚开始,学生虽然积极性很高,但评析水平不高,经我指导、点拨、示范后,学生有明显进步。评讲时,安排的两节课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经常是要求不下课继续评,或者要求另外加时间。被选出的佼佼者有了成功的喜悦感,写作劲头更大;未被选中的,经过听评析或者参与评析,也明白了努力的方向,“知不足而后进”。总之,全体学生均受益匪浅,不但调动了写作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自改自析自评作文的能力,以及初步的鉴赏能力,作文水平也随之明显提高。经训练,我班学生除整体水平提高外,部分同学还在省、市中学生作文竞赛中获奖。
五、声情并茂的朗读训练
朗读,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学生的朗读水平直接反映语文教学的效果。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还语文课堂以琅琅的读书声。
如:教《回延安》、《天上的街市》等诗篇时,我设计安排了放录音,让学生边欣赏朗读边品味内容。在优美的乐曲声中,一个男中音深情而又激昂地朗读作品,学生完全沉醉在这一情境中。无疑,他们受到了情操的陶冶,心灵的触动。其他诸如《白杨礼赞》、《海燕》,教学时我均用了此法。
关键词:新形势;高职院校;学生;文学素养;方法
现今,中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育普遍存在过分注重学生职业技能,而无视其文学素质升高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对于高职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前进与科学人生观的树立而言具有特别大的不利影响。为了有效地改变这一现象,各高职院校理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选用一系列与自身实际相符的措施,给予学生文学素养充分的重视,增强其文学素养,最终推动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增强高职学生文学素养的意义
(一)有助于高职学生高尚人品及气节的养成。纵览中国数千年文明史,浓郁的文化底蕴及各家思想的熏陶,让历代文人均拥有了一种文士风骨及气节,让他们的生活充斥着夺目的色彩。千百来年,此种气节始终影响着国民的人生观及价值观。由于受我国古典文学的影响特别深,所以我国的文人们均拥有了一种与西方民众不同的人生追求,同时其品格及气节亦与众不同。
(二)有助于高职学生审美眼光的提升。人们鉴赏文学作品,通常不是有目的地接受知识,提升认知水平,而属于寻找一种精神的慰藉及情感的满足,以期于一种短暂的“忘物”境界中收获心灵的及栖息。读者于艺术世界里尽情地翱翔,直到忘却世间诸般烦恼,此种无意识的效果能够让人获得满足,让其灵魂获得净化及升华,能够让人于长时间的文学感染里,眼光变得开拓,境界获得提升。对文学作品的品读,能够重塑高职学生的灵魂,让他们领会到人生的终极意义;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进而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当中。
(三)有助于高职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人类的需求理应创建于物质及精神生活之上,二者应当同时具备。于追求物质的过程中,高职学生的行为正不正确,高不高尚均与其素养高低有着异常紧密的联系。在现今倡导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下,高中学生心态的好坏、行为的正确与否均会对他人及社会造成特别大的影响。当前,因为信息时代的迅猛前进,人们慢慢领会到文化知识及文学修养的重要性。此外,鉴于高职院校文学课程的开设能够较好地促进学生文化知识及文学修养的提升,所以各高职院校理应自现实情况出发,增设文学课程。
二、新形势下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文学素养的方法
近年来,鉴于社会对文学素养重视度的提升,怎样提高高职学生文学素养亦变成了高职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高职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属于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同时它也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所以各高职院校文学老师理应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并在“灌溉”学生的过程中,采取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一)鼓励学生品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文学教育的过程中,各高职文学老师理应提倡学生品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文学名著,培养学生品读文学作品的良好习惯,提高其文学欣赏水平,拓宽其阅读面,促进其乐观豁达精神品质的形成。阅读属于学习的前提,而文学作品的品读则属于促进学生文学素养提升的前提,没有品读,学生便无法具备文学的积淀,也无法形成对文学的领悟力,文学素养的提升便成了纸上谈兵之举。
(二)创建文学社团,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文学社系由诸多拥有相似文学喜好的人汇聚在一起组成的一种社团。在此社团里,社员们互为知己,共同学习交流,好比于沙漠中行走的人们见到了水源,失去方向的航船遇见了指明灯。学生于文学社活动里获得了精神慰藉,更收获了实施文学学习的勇气及信心。文学社团的创建不但能够将喜爱文学的学生汇聚在一块,让他们彼此鼓励,共同进步;同时还能够形成一种文学效应,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文学的学习当中。所以,各高职院校理应为文学社团的创建供给诸多帮助,并指派专业的指导老师实施文学的管理,对其诸类文学活动进行指导。
(三)定期举办文学活动,拓宽学生的文学眼界。文学品鉴属于一种极具个性化的活动,对于那些领会了文学奥妙的人而言,即便是独自一人待在一间破旧的屋子里,只要给他一本书,他也能够怡然自得,获得专属他的欢乐。然而,就刚刚接触文学的高职学生而言,个人独处便如同于旷野里歇斯底地里地呐喊也没有人会听见一样,最后他们便会慢慢丧失呐喊的勇气及信心。文学活动好比为爱好文学的学生供给了一个舞台,此处灯光闪耀,知己者甚多,在此种文学舞台上,学生对文学的爱好及兴趣便能够充分地被激发出来。
(四)选用恰当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学生评价系文学课程落实的关键构成部分,它兼具导向及教育意义,正确的评价能够较好地推动学生的发展及成长。近段时间来,与学生评估相关的内容获得了教育人士的普遍关注,且于高职学生培育中取得了运用及落实。以前高职教育对学生的评估普遍重视终极评估及知识评估,此种评估方式极具片面性,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造成诸多阻碍。现今,各高职院校开始注重学生形成性评估及素质评估,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这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前进是特别有利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鉴于高职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对于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及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前进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理应给予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充分的重视,以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社会竞争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前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红.高职学生文学素养教育的现状和途径[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2(08).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学习兴趣
文言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提高人文素养,继往开来等方面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文言文教学由于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多种原因,导致文言文教学形成费时费力却低效的现象。笔者就此问题展开研究,发现文言文教学的关键问题在于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此问题,笔者通过查阅资料,访谈一线教师,与学生交流并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了研究分析,在充分认识文言文教学现时意义基础上,剖析了如今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不高的原因,总结归纳了目前社会上普遍认可的提高文言文学习兴趣的策略、方法,并结合案例进行了细致分析,从而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
1.文言文教学现状——学习兴趣不高。目前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不高的原因主要有:文言文自身的特点;教师的原因,这主要包括教学思想观念、教学实践方式、教学测评手段等;还有学生自身的原因。综上三方面主要原因,笔者认为要改变文言文教学现状,主要还应从第二方面原因入手,语文教师应采取应对策略,改革教学方法。
2.学习文言文的现实意义。文言文充分体现了汉语本身的魅力:简洁、优雅、内涵丰富,它具有记载和传承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明的主要工具的职能,是与中华文明共存的,其本身的价值不可估量。对学生而言,只有当他确实认识到文言文学习与他的成长有益,能帮助他获得生存智慧的时候,他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笔者认为新课标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特点角度对文言文教学做了阐述。落实到文言文教学中就是既要注意对字、词、义及语法知识的讲解,又不忽略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得以充实和发展。
3.提高文言文学习兴趣的作用。做事有了兴趣,就会挤时间去做,遇到困难就会去问、去研究、去想办法解决,学习也是这样,带着兴趣而非任务去学习,就具有最大的收获空间。学习文言文同样需要我们不断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刻使学生保持一种学习的最佳状态,即有一种学习的轻松感、愉悦感、新奇感和成功感。因此,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必要的。
二、提高文言文学习兴趣策略探究
1.科学有效地实施“诵读教学法”。诵读学习法就是以熟读和背诵为主要方式进行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它是一种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是我国古代语文教育中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之一。相沿千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诵读教学是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然而到高中阶段则课堂很难听到琅琅的读书声了,而代之以机械化的听录音,跟伴奏,教师自身的诵读魅力体现不出来,学生不易被感染,因而导致学习兴趣不高。再者教师忽视学生作为人的个性感受与心理体验,因此学生读不出个人的情感,也影响了学习兴趣的培养。
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把诵读教学提高到应有的高度加以重视,并且要不局限于形式,而是真正理解诵读教学法的深刻内容。其次,要在文言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切实落实诵读教学法,科学而有效的进行诵读教学实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教师提高自身素质。②保证给学生以充分的诵读时间。③教授学生基本诵读技巧,加强朗读指导和测评。④学会优化诵读情境。甚至可以带领同学亲临文本提及的古迹名胜,去感悟作者当年的心绪、情怀等。
2.“情境教学法”的运用。编演课本剧情境教学法。教学过程中要使这种编演训练能从表演上升到理论寻因的高度,将剧本表演看成载体,“功夫”在演外,不局限于丰富多彩、热闹纷呈的表现形式,而真正走进文本,进行切身体验与感悟、思考,真正发挥文言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作用。
情境教学法的其他具体操作方法:情境教学除编演课本剧外,还可以采取其他方式来展开,如:仿写简易文言文,训练古文写作;教师和学生齐头并进找文言文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等文学常识或与文本有关的古迹、资料来加深理解,拓展知识面,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另外,将古文教学引向日常生活也不失为一剂良方。另外,运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学习文言文学习兴趣还需要教师搭建桥梁,让学生学会与古文对话,体悟文言文中体现出来的古人的情感,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感。
三、教师对提高文言文学习兴趣的作用
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最为关键的还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实践的影响作用。这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和组织课堂教学的手段,还有正确、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观,这也涉及到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问题。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时间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有利的条件,充分关注学生学习态度的主动性、学习需求的多样性、学习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鼓励他们发表不同见解。教师要注重教学实践经验的多渠道积累,灵活、多样的设置教学环节、开展课堂教学。另外教师还要有科学评价观,既中肯指出学生的缺点与不足并加以及时纠正、指导,让学生心悦诚服,又能恰当、贴切地评点出学生的优势、长处,激励学生再创出“辉煌”的表现。
四、结语
一、大学生英语教学的现状
我国自从在高校中设置英语课程以及等级考试以来,一直在坚持不懈地进行深化英语教育体制改革,并且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实际效果。在英语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有一个问题是专家们一直引起重视并且争论不休的,那就是英语文学素养的培育在英语教学中起什么作用?持轻视观点的专家们认为,绝大多数学生并不能将英语文学素养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学生面临的各种压力已经很大了,商品经济社会本就注重学习的功利性,花费大量的时间培养文学素养莫不是对国内学生学习英语初衷的偏离。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仅仅注重英语的实用性无异于对语言学习本末倒置,英语国家文学灿烂如星河,这种语言代表着人类历史发展中人文精神的一部分,具有深厚的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呼吁人们重新重视文学素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这一争论到现在仍未消失,但是在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忽视英语文学培养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往往专注于过级和考试,忽视了英语文学这个丰富的资源宝库,以至于不能学以致用,不能将英语知识向纵深的方向发展,学生往往在英语学习后期进入瓶颈期。在研究调查中专家们发现,对英语抱有浓厚兴趣,喜爱英美文学的学生往往能取得不错的学习效果,提醒人们学习语言也要和实践相结合,在文学语境中磨炼语言水平。由于我国英语基础课程相对完善,大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当的英语基础,现阶段英语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将英语学习向深广度上推行。现今实行的大学英语课程教材,如外研社的《新视野大学英语》、高教社的《新编研究生英语综合教程》等,从文学理论的高度上对课文进行了统筹,注重吸收原汁原味的英语语言文学作品,以培养同学对英语文学的学习兴趣和赏析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形象的感悟力以及充分借助课堂上的互动品味英语文学的美感和艺术表现力,增加同学们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然而,教材的标准提高给高校英语教师造成了一定的压力。课文选用英美文学的优秀文学作品原文,一方面,增加了英语教程的艺术性,让教学上的把握变得更加复杂;另一方面,由于课文的难度大幅度增加,教师对原文的解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将难懂的知识内容传达给学生的同时又不只是流于简单翻译和语法分析,同样对教师的英语文学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教师对课程只是一知半解,或者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接受程度,学生很难对英语学习进行深入完整的把握,对英美文学在人物、情节、艺术特色上的丰厚内容只能望洋兴叹,英语课程改革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二、英语教师文学素养对教学的影响
高校英语教师的文学素养对英语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着重培养学生文学能力为主的英语课程当中,教师的文学水平决定着英语教学的成败。近年来,高校的师资力量在不断扩大,大学教师队伍已经全面研究生化,一些重点大学在实行博士化的同时,还注重从国外引进优秀人才。但是英语教学的总体质量仍然取决于教学体系的短板,学位水平的提升并不意味着英语教师文学素养得到提升,当前高校英语教学师资的文学素养并不乐观。在相当长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师生广泛采取功利性的学习模式,英语课意味着背单词、抠句法,最终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一个看着漂亮的成绩,并且在外语水平测试中过关。教师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在这样的英语学习模式中批量产出的,这是应试教育的历史遗留问题,这样的教师很难兼顾文意解读和审美提高,学生能体会到的人文精神就更加微弱了。提高高校英语教师的英语文学素养是英语教学发展的要求,小到对每一节课、每一位学生负责,大到国家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这中间细微的联系是千丝万缕的。对高校英语教师文学素养的改革方兴未艾,文学素养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个人素质,其中,教学水平是直接影响英语课堂质量的因素,决定了英语教师自身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输出程度;其次,英语教师的文学素养也是教师专业素质和个人素质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展示出的水平对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文学素养指对文学作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把握,从优秀的文学著作中能够获得的人的精神力量,提高英语文学素养除了能够提高英语语言能力,获得英美国家文化知识以外,提高文学素养还能增加人的同理心和人文关怀,提升人的气质,提高受挫和抗压能力,影响人的精神塑造和长期发展。提高英语教师的文学素养,作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成分值得关注。提高英语文学素养,英语教师能够增加自身的教学魅力,将正能量的人文关怀传递给学生,通过展示英语的文化价值,很好地消弭了学生从前“为什么学英语”“怎么才能学好英语”的疑惑,有利于同学们将学到的知识以点带面地构成知识网络,将英语文化价值和汉语文化价值进行比较,开拓出丰厚的新内容。英语文学素养的提高还有助于在课堂上建立和谐高效的学习气氛,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增长课堂的活跃氛围;此外,文学素养的提高意味着对课堂的监控水平增加,有利于开辟多样的教学模式,在角色扮演、课堂讨论、总结发言等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中进行实践,打牢英语新知识。
三、提高英语教师文学素养的策略
随着时代的加速向前发展,促进高校学生英语学习的深化发展势在必行,英语课程改革的重心是高校英语教师,而英语教师提高文学素养的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大学英语课本主要选择英美文学中的优秀作品,语言生动优美、文化意蕴深厚。教师如果传授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应该成为泉眼,才能讲授生动丰富的内容。如果教师的教育意识不够强烈,仅凭照本宣科完成工作任务,就会造成“这里的学生静悄悄”的局面。所以英语教师对文学作品应该进行深入细致的咀嚼,只有充分的知识储备,才能够以点带面地引申所讲的内容,达到别开生面的教学效果。其次,英语教师还应该努力提高自身读英美文学文本的感知能力。文学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审美的过程,是想象力与创造性并行的过程,很难想象一个理解文本内容干巴巴的老师能给学生上一堂精彩的文学课。所以首先教师应该点燃自己对英美文学的激情,将理性分析与感性体验相结合,深入文本的内部探究文学作品的内涵,使文学教学过程成为文学审美的活动。鼓励学生们分享感受,哪怕是印象式的文本感知,充分地和学生交流阅读体验,带领同学们捕捉文学的诗意和其中深刻的哲理。最后,广泛地阅读文学作品也是提高教师文学素养的重要手段。英语教师也可以将英语文学作品与我国古典文学作品相结合,以达到相互阐发、打通知识脉络的目的,提高文学素养的目标是一致的,在提高文学素养的过程中也不可一味地追求结果,片面地阅读教材上固有的内容,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对于教师形成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都有重要的意义。博学多识、幽默风趣的老师并不是天生形成的,想要获得学生的认可,教师也需要下苦功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总而言之,文学素养对一名高校英语教师是至关重要的专业素质,良好的文学素养能为英语教学注入一泓清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及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在当今创新型社会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英语教学实践者的教师们更应该勇于承担重任,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提高英语文学素养的方法,为同学们提供更多样化、更丰富的教学环境。为了培养学生优秀的英语能力、高尚的情操道德、良好的人文精神而积极探索英语教学实践中的点点滴滴,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刘江华.大学英语教学与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09(42).
[2]章洁帆.提升英语专业教师的文学素养的必要性与策略[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4).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诗歌 文本解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如何对诗歌进行更好的解读成为目前教学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针对目前在学习诗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生的解读能力不足,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够新颖,本文将对这一课题进行如下探讨。
一、诗歌文本的含义
诗歌实际上是一种文学体裁,既有诗的隽永又有歌的韵律。是一种形式短小,语言精练、感情丰富、意境优美的文学体裁。从内容上说,文学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表现形式。[1]诗歌也不例外,高度凝练了生活中的情感。从题材上来看,诗歌涉及的内容很广泛,有描述事件的,有反应自然田园生活的,有描绘祖国山水的,有缅怀古人古迹的,有描写战乱民苦的,有抒发儿女情长的有写鸿鹄之志的等等。情感丰富,内容广泛。在形式上,语言短小精练,言辞优美,韵律和谐。诗歌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有很高的文W鉴赏价值。
二、高中语文教学诗歌文本解读的意义
通过对诗歌的基本了解,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诗歌的文本解读的意义显而易见。首先,教学中正确解读文本,有利于师生互动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诗歌是一种智慧的凝聚,在诗歌的解读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达到情感共鸣,抛开客观限制因素,身心完全融入到诗歌的气氛中,平静的感受诗歌的意蕴,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主观意识,有利于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体。其次,良好的诗歌文本解读有利于提高诗歌的教学水平。良好的文本解读状态,教师不但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够切实的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与文学素养。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的方法
诗歌文本解读是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那么,要想提高学生的解读能力,提高诗歌教学的水平,必须要讲求方式方法,接下来,我们来探讨具体的方式方法。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诗歌解读能力
教师要想带领学生更好的解读诗歌文本,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素养。注重文学积累,多看好的书籍,特别是古诗词,在阅读过程中认真感受,仔细鉴赏,也是为教学打基础,在不断地阅读过程中,文学感受力,文学审美力都会得到很大提升,这样本身文学底蕴就很深厚,在教学中自然如鱼得水,游刃有余。[2]在诗歌的教学中,学生自然会感受到教师的文学魅力,受其影响,自然会对诗歌文本解读产生兴趣。这就是一种无形的引导。这样诗歌的文本解读才能顺利展开。
(二)诗歌教学注意细节解读
所谓“细节就是一切。”[3]在诗歌的解读中,这一点也非常重要。诗歌的情感表达细腻,往往一个字,一个词,一处景,一件事…都会表达出强大的意蕴,这就需要注意细节。下面我们举例说明。
教学案例:如刘永的《雨霖铃》有这样一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意境凄凉。一个“晓”字一个“残”字一写出酒醉一夜,然后通篇,作者并未写酒醉,这就是细节之处,需要我们解读。体会,感悟。所以说细节往往是解读诗歌情感,意境,神韵的关键。
(三)开阔学生视野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对诗歌文本的解读,学生当然也是主体。所以要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诗歌的解读才具有真正的意义。而要想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就要努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想象力。学生要多度书,读好书,只有拥有大量的文学知识,受过良好的文学熏陶,对文字的敏感程度才会增强,文学底蕴深厚,学生对文化的感受力才能增强,这样在解读诗歌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的从诗歌的背景、内容、形式、意境、内涵等各方面去欣赏,能够切实在诗歌中感受到其蕴含的魅力,这样才能把知识与情感相融合,完全领悟诗歌的美感。情感达到共鸣,诗歌文本的解读自然完成,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文学品位自然上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育中,诗歌的文本解读不只是知识的学习,更是学生审美情趣的提升。这对弘扬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关注学生能力提升,思维发展是关键。通过转变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正确拼读诗歌,让学生从枯燥的学习中走出来,提高主体意识,切身感受诗歌的魅力,提高文学修养,真正愿意走到诗歌的意境中去,真正认识到诗歌的价值,这才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曹文生.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探究[D].渤海大学,2012.
[2]张华.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J].语文建设,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