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根据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等教育工作基本指导性文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所知,与会展专业相关的专业名称有“会展经济与管理”“会展艺术与技术”两种。其中“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 专业代码是 110311 S,11为学科门类“管理学”,1103为“公共管理类”,“会展艺术与技术" 的专业代码是050427S,05为“文学”学科门类, 0504艺术类, S均表示在少数学校试点。
查找教高函〔2004〕3号和教高函[2005]7号“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名单”两份重要文件的附件1而知,2003年经过教育部批准的“会展专业”试点全国高校本科学校有2所,即上海外贸学院、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为3所,他们是沈阳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广西财经学院。此外,2004年全国还有317个申请设立的新专业未能获得教育部的批准,在这些没有获得批准的新专业中,共涉及全国200多所大专院校,2004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会展专业”的学校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河北经贸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广西民族学院四所大学。根据教育部教高函〔2004〕3号文件中的意见,没有同意增设专业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专业的师资力量不足,办学条件较差、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不够完善、专业论证不够充分,新专业的名称不够科学规范,以及有些专业布点过多等等。
据不完全统计,在北京、广州、杭州、四川、重庆、哈尔滨、昆明等地有50-60余所大专院校设立了会展专业和专业方向,对于开设会展管理专业或者会展管理专业方向的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来讲,连续两年来5所大学新专业的申报成功,无疑给各个学校开展会展专业建设工作提供了成功的案例,是一个积极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引导会展专业的健康发展,至于该专业的专业布点、学科属性、专业建设、专业特色、课程设置、师资结构、教材建设、科研建设、招生就业等相关问题,有待相关部门和专家进一步探讨。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会展专业能够办出特色,由更多开设会展专业的学校入能够通过国家教育部审批正式开展专业招生,也希望正在选择未来大学专业的学生更多的关注会展专业,投生我国的会展事业。
2003年教育部批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学校名单
853 上海师范大学 110311S 会展经济与管理 四年 管理学 865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110311S 会经济与管理 四年 管理学
2004年教育部批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学校名单
478 沈阳师范大学 110311S 会展经济与管理 四年 管理学 751 上海大学 050427S 会展艺术与技术 四年 文学 1988 广西财经学院 110311S 会展经济与管理 四年 管理学
伴随会展经济的迅猛发展,会展人才已经成为影响未来会展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2015中国会展教育发展报告》可知,我国会展教育在规模上位居全球之首,尤其是高职院校的会展招生人数增长迅猛,但是培养效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会展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是重要因素之一。对于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如何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探索会展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是高职会展专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此问题为出发点,提出了以下观点。
一、丰富会展内涵,培养宽口径的学以致用
会展具有多学科融合的特性,进而对于从业人员的素质、知识、技能要求是非常综合性的,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通常在会展企业要从事多种类的工作,如若我们的培养理念比较单一割裂,只是拘泥于会展的框架内,培养的学生会因为思维和知识的局限而陷入到狭隘、缺少创新的僵化发展模式。以会展大国德国为例,德国会展教育的课程设置紧跟行业发展方向,按照会展涉及到的专业领域,将课程分为五大模块即工商管理、展览管理、会议管理、大型活动管理以及展示设计与搭建。1鉴于此,高职院校的培养理念也要贴近行业发展,以“宽口径的学以致用”理念为出发点,拓宽会展的内涵,围绕会展尽可能多地开设不同种类的辅助课程,比如传播学、广告学、多媒体制作、客户关系管理等,培养学生多方面的专业技能;其次是关注学生的内涵发展,有目的的训练学生的心智,培养他们的抗压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前者决定了学生进入企业的生存本领,后者决定了学生未来职场的上升空间。
二、立足专业特色,培养活动思维
会展企业人才缺口虽然巨大,但是真正缺少的是具有丰富资历和阅历的高级管理人才以及一些支持型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应该依托学校优势专业,找到自身在会展业的正确位置。比如,工艺美术类的高职开办的会展专业需定位在展台的设计方向;建筑类的学校要着重培养展台搭建方面的人才;广告院校则侧重营销,以管理类见长的职业学校也要拓宽培养思路,由会展策划与管理向活动管理拓展。上海师范大学从2008年开始就调整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设的课程方向,将活动管理的知识体系作为会展专业学生的主要知识结构,并采用基础课+方向课的模式,增强学生适应不同活动项目管理需要的能力。该专业的办学思路的逻辑起点是:不论会议、展览,还是婚庆、旅游节庆,或者其它,每个会展项目都属于活动的不同类型,而且每个活动就是一个项目。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拓展会展专业学生的就业范围.2国外亦是如此,国外的大学没有专门的会展专业,只有活动管理,会展管理只是其中的开设课程。秉承这种理念,会展专业培养的人才既符合狭义的会展项目管理特点,也满足广义的活动管理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开办会展专业的高职院校如若能结合院校自身优势,又拓宽培养思路,则会在增加学生技能,扩大就业平台方面获得质的提升。
三、依托企业,构建会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高校教育的通病之一就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会展院校要致力于构建校内外的实践平台,帮助学生多渠道践行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对于三年制高职会展院校,要根据每一年培养目标的不同将学生的实践技能分为三个层级:首先,大一要着重培养学生对行业的认知和基础的实践能力。可以通过到会展场馆和企业参观的形式对行业形成初步的了解,再配合校内《会展概论》等专业基础课来构建专业知识体系,还可借助参与展会外围活动,比如展会服务志愿者等方式来深化对展会的认知。其次,大二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各项专业技能。《会展调研》、《会展策划》、《会议运营》等专业核心课程都要采取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以项目为导向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比如《会展调研》课可与沈阳的国际装备制造展紧密结合,学生以小组形式先在课堂设计调查问卷,再到展会现场对展商和客户实际调研,回到课堂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调查报告,完成理论到实践,再升华为理论的内化过程。《会展策划》则可以围绕社会热点,以小组为单位,自行选题策划虚拟展会。《会议运营》课完全可以由会展专业学生配合学校来承办一些相关会议。最后,大三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顶岗实践能力。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把学生送到企业,通过在某一岗位的实际参与,来获得真实而深入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一专多能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5)02-0113-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5.01.030
1 . 前言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类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根据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的精神,围绕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采取各种切实有效措施,努力探索与创新高职英语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英语基本技能和专业岗位初始技术水平,毕业生广受企业好评。
2 .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社会急需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
2 . 1 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建设背景
学院位于广东佛山,与广州紧密相连。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促使佛山与广州构建“广佛经济圈”,共享市场服务等资源,也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同时,港澳国际性大都市的市场优势,加快了佛山国际化步伐的进程,有利于佛山经济与社会朝着良性轨道发展。
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后,对外贸易经营权进一步开放,大量民营生产企业开始走进国际市场,人力市场对熟悉外贸业务流程、熟练掌握外语技能的外贸人才的需求越加明显。
在这种国际国内外贸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走访广东及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多家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的情况进行论证分析后,依循高职英语专业办学宗旨,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制订科学合理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英语基础,熟悉外贸业务流程,综合素质高并能熟练使用现代办公设备,能够胜任外事、外贸、金融及外(合)资企业的涉外商务与翻译的高技能型商务英语专门人才”。从2005年秋季开始招收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生就业岗位定位在三资企业、涉外企业与私人企业从事外贸和进出口贸易业务。
作为学院最早开设的英语类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在招生初期,受到社会对商务贸易人才以倍骤增的需求影响,以及在规范科学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专业建设的起步阶段得以顺利进行,为未来稳步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 2 多元化英语人才培养思路
随着全球贸易一体化的进步,社会经济发展的变革和逐步升级,各类中小型涉外企业层出不穷,用人单位对国际商务贸易活动从业人员的外语和专业知识水平的要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对商务人才素质的要求出现了多层次、多行业、多领域的特点。
国家商务部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大力培养国际商务人才,加快培养多双边外贸谈判人才”,《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也提到把广东“发展成现代服务业基地,发展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与港澳地区错位发展的国际航运、物流贸易、会展、旅游和创新中心”。由此带来的商业、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和无处不在的商务活动必将需要大量的国际商务英语人才,如外贸和进出口贸易、商务和外贸翻译、会展服务、货物物流、国际旅游、涉外酒店服务等等。他们将遍及多个行业领域,而且逐渐成为广东省,尤其是珠三角经济发展地区的主力军。
然而,在走访不同行业、企业时,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其职业资格要求也大不相同。以往传统、单一的英语翻译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和社会迅猛发展的要求。一批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带领企业紧跟国际市场准则转型升级改造的国际商务精英,且又能用英语直接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复合型英语技能人才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香饽饽。为此,加快高职英语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步伐,以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本位、以社会市场岗位初始需求为导向,培养既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又具备一定的商务贸易活动知识的高素质、多元化高职英语专业人才成为学院应用外语系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改革和创新的重中之重。
3 . 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核心,试行多元化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本着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宗旨,满足行业和企业的需要,学院应用外语系结合广东及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趋势,深入分析企业行业人才规格需求。从往届学生所学专业过专过窄而造成学生择业适应差的案例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从拓宽学生专业出发,逐步实现英语与相近专业的深度融合,努力培养一专多能、岗位初始适应能力强、通用技能扎实的高技能英语专业人才。在2008年大胆提出“大专业、小方向”的多元化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思路,即试行“一个专业、多个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3 . 1 以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生为本是各类教育的永恒主题。学院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和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确定专业方向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学生进行专业及方向的选择时,学院采用“以学生自愿为主”和“一切为了学生的未来发展”为原则,综合考虑学生专业基础水平及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给予学生选择专业方向的自,尽量做到专业及方向的选择使学生满意、家长满意,让每位学生在校期间能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自觉地学好专业知识,掌握所学专业或方向的基本技能,使学生的一切所学皆为所用。
3 . 2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方向)课程体系
为避免传统的英语类教育体制与时代和相关行业的要求相脱节,学院从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市场经济变化和企业所需岗位人才素质及综合职业能力要求的角度考虑,根据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岗位对高技能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开展职业岗位分析,按照教高[2006]16号文的要求和区域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坚持针对市场设专业方向,针对岗位练专项技能,形成“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融合”的办学思路,构建了“以英语语言基础为核心,以英语运用能力为主线,以行业岗位技能为背景,以涉外服务项目为支撑”的专业课程体系,制定了商务英语专业(酒店英语方向)、商务英语专业(会展策划与管理方向)、商务英语专业(国际旅游方向)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一年级打基础(开设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基础课程),二年级学专业(学习商务英语、酒店英语、国际旅游和会展策划与管理等方向专业核心课程),三年级练技能(岗位初始技能训练及企业顶岗实习)”的三段式的教学进程开展理论教学和实习实训,努力完成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4 . 以需定教,培养一专多能的高职英语专业人才
4 . 1 以英语语言基础为核心,提高学生岗位基本技能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基于商务英语具有在特定的国际商务活动下开展交流语言的这个特点,学院要求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好英语的语言基本知识,还必须学会在不同的行业里开展国际商务交流活动。
在课程设置上,商务英语专业及各方向的教学首先是围绕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技能而展开。第一年的基础课程强化英语技能基础,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规范语法,提高口、笔译能力,保证三年不间断的外教英语口语课程,为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以及毕业后能直接用英语进行各类国际服务活动打下牢固的基础。
其次,根据国际商务贸易活动的性质,在二年级阶段为学生开设国际贸易运作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进出口业务操作等专业核心课程,如国际贸易概论与实务、外贸函电和单证制作等。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为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知识、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的交际能力,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和商务沟通技巧课程则为商务英语及各专业的必修课程。
此外,除开设必需的商务必修课程外,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开设酒店英语方向、会展策划与管理方向及国际旅游方向相关主干课程3~5门,如酒店管理、会展实务、导游实务等等,旨在提高学生各专业方向的岗位专项初始技能水平。
4 . 2 以社会需求为己任,满足学生就业岗位初始技能
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责是满足学生就业的能力需求,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事业基础。学院始终依照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立足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校地、校企合作,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为所用,为地方行业企业培养英语专业人才。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酒店管理品牌相继进入中国,酒店管理类人才社会需求明显增大。凡是具备一定英语技能且服务意识较强的毕业生一旦进入这个行业,其提升发展的空间远大于其他行业。为满足地方和行业的需要,学院从2008年招收第一届商务英语专业(酒店英语方向)学生,同时与周边多家五星级涉外酒店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为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实习、就业岗位。
2008年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发展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会展”让广大的英语类专业毕业生看到了新的希望,特别是每年两次在广州举办的广交会和各种国际会展为实习生提供的岗位数不胜数。涉外翻译、产品导购、涉外导游、贸易咨询接洽及外贸业务员岗位等激起了大批学生从事会展服务的兴趣。学院首次在2011年招收商务英语(会展策划与管理方向)专业时就受到学生们的青睐,2014级首届毕业生就业率超95%。
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特别是我国从实行长假以来,旅游成为了人们闲暇的重要乐事,旅游业迎来了蓬勃发展时期。旅行社讲解员、旅游导购,精通外语、擅长沟通的涉外导游就业竞争力尤为明显。因此,2013年学院在所在地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于2014年招收商务英语专业(国际旅游方向),预计三年后可望为本地区培养一批英语流利、精通导游服务的专门人才。
4 . 3 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打造学生通用技能
多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发现,学生的通用能力往往对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力。提高学生的通用能力,对多元化人才的培养更是锦上添花。因此,在校期间,一方面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另一方面,在校期间后阶段的课程设置上,针对学生的职业规划以及高速发展的经济形势的特点,开展各种能提高学生通用能力的技能课程和专业拓展选修课程,如: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平台实操训练、酒水知识与调酒艺术、商务社交礼仪实训等,多渠道、多方位为学生提供实操训练机会,使学生在学好一定的专业所必需的文化知识基础上,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并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此外,定期举行一些专业技能大赛、职业招聘模拟会、参加企业洽谈会等丰富多彩的实践锻炼同样可以为学生成长助一臂之力,提高学生的通用能力及综合素质,如集体荣誉感、工作责任心,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应变抗压能力等等。
5 . 结束语
虽然试行“大专业、小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才仅仅六年,其效果令人满意:专业拓展稳步前行,课程设置灵活多样,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稳步提高,毕业生受到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好评,招生人数逐年增多,2014年商务英语专业考生第一报考率和新生报到率名列学院前茅。今后学院将沿着自己的特色之路,继续开拓创新,以期培养更多更好的高职多元化英语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房宝娟.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教通讯,2013(5).
何其莘、黄源深、秦秀白、陈建平.近三十年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回顾与展望[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6).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资料汇编[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孟丽娟.回到原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教育学术月刊,2009(1).
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OL].,2012-04.
王崇凯.谈高职高专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改革
为了满足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的改革势在必行。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道路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改革的方向所在。综观各高职院校的改革,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实习基地的建设等是关注的重点。笔者从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方向、专业意识的培养、专业技能的提高等方面进行思考,提出一些建议。
一、从服务地方经济的角度确定专业方向
针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目前,在专业的设置上,旅游院校利用其优势,开设有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餐饮管理等专业,但也有不少的院校只设旅游管理专业,把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各类企业从事旅游事业管理与现代企业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我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就是其中之一,培养的是具有宽泛知识、在各岗位都能发挥作用的“多面手”。
然而从学科的分支来看,旅游管理学科是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是研究旅游业经营管理的新兴学科,包括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风景区管理、会展旅游管理、餐饮管理、休闲娱乐管理、旅游行政管理等方向。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应是高技能的专门人才,而不应该是各行业都能用的“多面手”。
从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面很广,有去旅行社当导游的,有去酒店做服务的,也有去会展企业的等等。但从忠诚度来看,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不高,经常换单位。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工作单位的期望高,感觉不合适就换工作,但另一方面也因为学生所学的知识广却不专,似乎在哪个岗位都能用,但用起来又不是那么得心应手。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旅行社需要的新手少,却有很多毕业生想进旅行社;酒店需要的毕业生多,但很多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不愿去酒店;会展企业的人才少,而会展专业的学生不多。
如何解决学与用的问题、解决毕业生就业与用人单位用人需求的问题,笔者认为应把旅游管理专业分为多个专业方向,按市场需要灵活、及时地进行专业方向的调整,按不同的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如旅行社方向、旅游酒店方向、旅游景区方向、会展方向等,这样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可以解决以上矛盾。针对广西的经济发展情况,目前旅行社的员工趋于饱和,酒店人才缺乏,随着广西会展业的发展,会展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应设置酒店方向和会展方向。我校地处南宁,南宁市的会展业带动了酒店业的发展,会展人才和酒店人才的需求量大,旅游管理专业的方向侧重点应在于酒店方向和会展方向。
二、注重学生专业意识的培养
所谓专业意识是指自觉运用本专业的系统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在其职业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在从事本专业学习与工作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意识形态,具体内容涉及服务意识、自觉行为意识、竞争意识、服从意识与创新意识等等。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意识培养侧重于服务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因为专业意识是一种意识形态,其形成的过程较长,旅游专业意识的培养应从学生进校开始进行。
(一)在入学时注重专业意识培养
入学教育的环节之一是专业教育。在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教育中既要让学生认识本专业,了解本专业的主要课程、学习环节,又要让学生对将来的工作领域有所了解,让学生喜欢本专业。同时,把专业意识培养的方案交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专业意识培养的重要性,让学生从进校开始就要注意自己的专业意识的培养,比如礼貌待人、人际交往等。
(二)把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注入到日常的教学当中
旅游业属于服务行业,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专业意识是服务意识。服务意识养成可从日常生活做起。现在的大多数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缺乏服务意识。建议在班级管理中形成为老师服务的班规,如每天都有学生做好值日工作,帮老师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等,日积月累,学生的服务意识会慢慢形成。礼貌待人是做好服务的前提,在教学当中,把礼仪相关知识教给学生,教师也要身体力行,在班级中形成使用礼貌用语、礼貌待人的氛围。有的旅游院校要求学生进校后购买统一的服装,要求上课统一着装,这也是培养酒店方向的学生良好专业意识的一种有效的办法。
三、多角度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一)按高职教育的要求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专业技能的提高离不开实践训练。按高职的教育要求,实践技能训练应占教学总学时的一半以上。在教学当中,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来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保证学生得到相应的训练,提高其动手能力。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实践学习提供了场地,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方式进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各院校的重视。
(二)口才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口头表达能力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基本能力之一,如同服务意识的形成一样,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来自于不断的训练。每一堂课的课前十分钟可用来进行口才训练,三年下来,每个学生都将得到多次上台讲演的机会,口头表达能力将大大提高。
(三)以赛代训
技能竞赛是丰富和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视。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技能竞赛,能逐步增强学生对专业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目前,旅游行业的技能竞赛已在各高校和企业大力开展。大力倡导、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比赛,能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实践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同时,优秀学生的参赛表现会得到相关业务单位领导的肯定和赏识,从而直接赢得参与企业工作的机会。
(四)发挥旅游协会的作用,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商务英语;就业;文化
商务英语是一种为商务活动服务的一种专业英语,在中国的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同时,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逐渐成为英语教学的主流之一。这也就是当今对于复合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的原因之一。目前,很多高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
一、商务英语的背景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对外交流的日益增多,“语言基础+专业知识”成为就业市场对英语专业学生的一般要求。商务英语的三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为: 商务背景知识、商务语言的使用、商务交际技能。这三个教学目标并不是单独从教学角度制定的,而是以就业为导向,从商务英语的就业前景和商务英语的就业岗位需求的角度考虑。
商务英语的就业前景:根据的行业的基本人才需求,可归纳为:适应外向型现代商务管理工作岗位的要求,能胜任口头和书面英语交流的高级文员工作,并具备一定的工商管理知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用英语进行外贸商务活动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能较熟练地掌握英语读、写、听、说、译等语言技能,并掌握外贸活动的商务知识,以较熟练的口语为特长,以商务英语兼顾旅游、文秘英语为方向,培养能用英语从事商务、旅游、外贸、文秘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就业前景:中国对外开放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需要大量既懂英语又懂外贸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大都在外贸企业从事外贸业务工作,在涉外大型饭店、旅游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员和翻译工作,就业率相对来说很高。
(一)国际贸易实务方向
本专业方向培养掌握商务英语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技能及商业运作能力,能从事商务与秘书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该专业由英语语言能力、商务运作能力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三个技能模块构建成整个教学计划的核心,就业前景乐观。
(二)国际商务管理及秘书方向
本专业方向掌握商务英语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技能及商业运作能力,能从事商务管理与项目策划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该专业学生毕业后掌握商务运作的知识与技能,能熟练运用英语和计算机从事国际商务及秘书工作。
部分主干课程:秘书学、秘书实务、公文写作、商务模拟、国际商务谈判、进出口业务与单证、商务英语口译、商务英语、办公自动化、会计原理、企业管理等。
(三)会展英语方向
本专业方向培养掌握会展与广告设计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会展设计规划和运用计算机进行艺术创造设计的实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国际、国内各种会展的组织与策划、会展翻译、会展协调与服务、外事办公等工作。
就业前景:国际商务公司、外资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金融机构、跨国公司中国分公司、境外中国公司、涉外机构、政府、行政事业单位从事国际贸易、进出口贸易、商务谈判、翻译、涉外文秘和管理等工作。也适合各个外贸易公司、商场、宾馆、企事业单位办公部门等。
二、主干课程
商务英语专业开设以下主干课程:综合英语、口语、听力、商务英语、商务英语视听说、外贸英语、汉英商务翻译、分析商务英语专业的就业前景,以行业的岗位要求为目标。现在中国的高校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教程、外贸写作、国际贸易与实务、电子商务、国际市场营销、管理学基础、日语、计算机等。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商务相关背景知识,巩固听、说、读、写、译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既能熟练运用语言技巧又能熟练运用商务技能,切实提高语言水平和使用能力,以便毕业后在生活和对外商贸活动中能基本正确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具体归纳为以下四点要求:
(一)能听懂一般商务活动中的电话、产品展示、谈判、会议发言等,基本把握言语者的态度和意图。
(二)能用基本正确的英语进行一般商务活动,如:接听商务电话,进行社交活动、展示产品或价格谈判,筹备商务会议或作会议发言等。
(三)能读懂主要英语报刊、杂志有关商务活动的一般性报道、评论类文章。
(四)能填写并翻译一般性商务材料, 包括定旅馆, 填表格等。
既然商务英语教学培养的目标对象是在不同的商务环境、文化背景下进行交际的涉外商务人才,或为学校的教师,因此要让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的主体学生们适应真正的职场工作,在教学中不仅需要教授这些主干课程,商务文化和西方文化也是使其必要的。
三、商务英语中文化冲突
商务文化属于行业文化,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商务文化现象是实际商务活动发生过程中涉及的文化现象。不同的民族对于不同价值观念有不同的风俗、不同的礼仪习惯等。例如中国人思维逻辑间接、称呼语复杂、注重文化礼节、喜欢近距离与人交谈,喜欢重要的事情最后讲。西方人思维就直接,就是论事,称呼语较简单,不注重繁琐的礼节,喜欢谈话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喜欢重要的事情最开始讲。并且喜欢谈吐计较幽默,喜欢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用英语进行外贸商务活动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能较熟练地掌握英语读、写、听、说、译等语言技能,并掌握外贸活动的商务知识,以较熟练的口语为特长,以商务英语兼顾旅游、文秘英语为方向,培养能用英语从事商务、旅游、外贸、文秘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四、总结
综合上所述,以培养涉外商务人员的商务英语教学重点是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语言基础知识,也应重视培养具备一定商务文化意识的复合型商务人才。商务英语教学工作者应该充分熟悉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以培养出较强商务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