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科教学知识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当前大部分的高职在校学生具有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合理、学习情绪化缺乏学习理论知识的耐心、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自控力较差等特点1。在男生占多数的班级这些问题表现的尤为突出。
我校是一所省属高职院校,从2014年9月在全院范围内全面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面向全学校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在大一的第一学期开设,以山东省文化基础考试成绩作为本门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2014级学生参加省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的通过率与没有实施翻转教学模式的2013级相比平均下滑了近9个百分点。尤其是男生占多数的班级成绩下滑的更明显。我们对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得分情况从教学平台上导出进行了分析,发现男生占多数的班级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行为发生率比较低,而课前学习任务完成的不好就会直接影响课堂的翻转效果。在没有外部压力或要求情况下, 学生如果缺乏内在的学习动机, 就不可能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启动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也就无从谈起3。
为了让这些缺乏内在学习动机的学生能够完成课前任务,保证课堂任务的顺利实施我们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在学习目标、学习心理和学习习惯的差异,本着“应用为主,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2,面向实际的工作领域选取以能力为本位适合专业、职业需求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课程内容载体,按照“逆向分解,整合重构,动态反馈,循环提升”的设计思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来整合重构本门课程的知识点,编写了校本教材。
二、“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线上利用视频、动画、课件、测试等资源让学生通过多感官投入,多线索提示来更有效地获取知识
根据课程特点选择合适的微视频制作形式,调动学生的在线学习积极性。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我们在制作微视频时遵循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思路,利用动画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兴趣,利用计算机录屏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操作,利用画中画式讲授相关概念,增加亲和力,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实现由实践到理论的升华。
(二)线下精心设计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职生学习的目的性较强,他们只对那些有实用价值的内容感兴趣。我们在设计课前任务时依据“ARCS模型”,围绕核心知识点和教学目标,联系学生的“先验知识”和生活实际,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能够支撑课堂任务完成的课前任务,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计算机组装维护基础部分,以前都是以视频或PPT形式呈现计算机系统组成理论,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低。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以兼容机的选购组装为载体来组织教学内容,设计了一个从“职场”到“课堂”的学习路径。如图1所示。
三、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我们学校的这门课程由先在多媒体教室讲授理论知识,后到机房实践的模式,变成理论课和实践课全部在理实一体化实验室完成的授课模式,以任务驱动,教师集中讲解时间尽可能减少,能够在网络教学平台、QQ群里的信息,完成的教学指导尽量不占用课堂时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四、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结合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我们在课程考核的设计上把过程考核成绩纳入本门课程的成绩中,课程成绩构成如下:课程成绩=过程考核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60%
过程考核成绩=课程作业*50%+考勤&课堂表*18%+课程论*4%+在线时长*3%+在线测试*20%+学习笔记*5%。
从清华大学网络教学平台上导出的2015年下半年月度在线课程学习情况统计的结果来看,月度在线学数据不断增长,说明2015级新生的课前在线学习情况有明显提升。
月次 学生进入次数 在线提升作业次数
九月 213556 25221
十月 745693 80357
十一月 791458 96298
合计 1750707 201876
通过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到我们采取的措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行为引导方面初见成效,但是适应高职学生特点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仍然任重道远。
关键词:政治中招,启示,课堂教学
从2005到2006年,为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快速顺利地开展下去,我省(河南省)思想政治学科中招命题,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形式到内容进行了全面的革新。试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以旧教材知识为基础,以时事热点为载体,以人为本,灵活、开放,完全可以称之为是一种全新的“素质评价” 考试。
事实证明,这种“考试革新”意义是非常深远的。一方面,中招命题作为升学“指导棒”,它促使还在使用旧教材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进行质的飞跃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另一方面,这种大胆的革新举措和创新精神,必将成为素质教育改革前进路上的一面鲜亮的旗帜,引领着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教学革新阔步前进。
鉴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如果能把握好这两年“考试评价”的新特点及其导向,作为一线教师,又能够进一步具体分析自己学生答题中反映出来的典型性问题;如果能够带着这些思考和启示,重新审视我们正在进行的新课程素质教学,一定会有诸多收获。考试的导向作用也正在于此。
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日常教学感悟,所得的几点体会,与各位同仁探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新课程“中招考题”告诉了我们什么?
笔者通过对近两年河南中招政治试卷的探究思考,发现有如下亮点:
1、多姿多彩的命题呈现形式。与传统考试命题多是纯粹的文字表述不同,近两年的中招命题呈现出变化多样的形式:例如:诗歌、谚语、对联、漫画、图表、人、物的照片等均可作为材料被选入试题。
就2006年的中招政治试题看,就有对联、漫画、地图、名人照片等多种呈现形式,完全可以与思想品德新教材课本相比美,秉承了素质教育的现代化活动教学要求,非常适合青少年的视觉感受。相比传统考卷严肃又生硬的命题,在“课改考试”多姿多彩的卷面面前,考生不再有紧张和压抑感,代之而来的是轻松愉悦之情。在如此恰切的氛围中做考试题,自然有利于考生真实水平的充分发挥。
2、富有时代气息的命题内容:命题抓住政治学科的特点,以时政、热点为载体,使试卷内容呈现出强烈的时代感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纵览两年来试卷内容,要么以国内外重大时政、热点为背景材料进行设问,要么不忘体现河南家乡本土的发展变化。
2006年中招试题就凸显了时政热点问题的地位。例如从选择题中文化遗产日、和谐世界纯粹时政的考察,到以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发展循环经济、神舟六号发射成功,三峡大坝全线建成,社会主义荣辱观,宁西铁路的开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农问题)、中部崛起(中原崛起)等重大国内时政、热点为载体,贯穿在概括体、辨析体、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索各类题型中,让师生有种扑面而来的新鲜感与时代感。
这种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点来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新教材学习目标之一,所谓的“理论学习要活学活用、学以致用”。通过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引导学生平时关注社会热点,重视地方时政、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关心身边生活的责任感,最终实现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的统一。
3、以学生为本,处处体现了对考生的理解与尊重。
“课改考试”从内容到形式,始终以人为本,突出了考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对考生的尊重和关爱。
这种关爱体现在语言上,比如,命题会在试卷上及时标出富有亲和力的提示语言,体现了一定的人文关怀;也体现在对考生自主能力的尊重上,例如:某些题型给出了选作题,有利于不同兴趣、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出个性化的选择,为学生自主能力的展示搭建了平台。另外,这种关爱更深的体现在主观性试题的设问中,不管试题选材背景范围多么宽广,命题的设问始终站在初中生的角度,关注中学生的成长需要和生活体验,多角度设问、多元化的答案,充分调动了考生思维的积极性,有利于考生开放型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发挥。
最后,这种关爱还体现在人性化的评分标准上:“课改考试”背景材料的时代性、生活化,使得其命题角度、设问思路环环相扣、灵活多变,那么试题答案自然也是多元开放的。因此,在评分标准上,都是在给出诸多方面的参考答案之后,紧接着就会有类似表述“学生能回答以上答案中的两条就可给全分”等。论文参考。论文参考。宽泛的评分标准,反映了一种以人为本、倡导创新、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对于通过笔试来考察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种积极的尝试。
总之,近两年的“思想品德”考试评价,是政治学科实施开卷考试以来又一次全面的革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是对新课改精神的忠实演绎;同时,也为我们课堂教学指明了航向,因为两年来我省政治学科用的还是“重知识、重理论、轻能力”的思想政治旧教材,尝试的是“重实践、重能力、求发展”的新课程要求命题,在这种“穿旧鞋,走新路”的现实面前,这种导向明确的新课程评价考试,为我们一线教师进一步深入地进行素质教学吃了定心丸,它使我们看到了课堂教学改革和考试评价和谐统一的曙光。
二、学生“课改考试”成绩中表现出的问题
05届和06届毕业生虽然用的政治课本是旧教材,但我们这两届毕业班的教师,能够全面把握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紧跟中招命题的新思路来进行素质教学,因此我校05和06届学生的思想品德课中招考试成绩优异。但是,细细分析,问题还是存在的,从中招成绩反馈回来的信息看,主要有如下表现:
1、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不牢靠,重点知识、易混知识有张冠李戴、答非所问的现象。
2、审题能力差,看不清题目要求,读不出题中的有效信息;答题技巧欠缺。
3、不能从多角度去分析问题,思维狭窄。
4、对时政理解不够,不能够将课本所学知识与时政及学生生活内容紧密联系。
看来,问题还真不少,那么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的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大家知道,政治学科实施的是开卷考,这使得个别学生和家长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考试时翻翻课本,资料就可以了,并因此放松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加上青少年理解能力有限,自然就不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命题所灵活设问的实际问题了,更谈不上对开放性试题的创新要求了。所以答题中出现知识点张冠李戴、答非所问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当然,还有很多考生基本知识掌握不错,但对于开放性试题却茫无头绪、不知所措,常常在试卷上出现一大堆“正确”的废话,却抓不住要领的情况。这里有学生即时调遣相关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的因素,也与学生思维方法、审题能力、答题技巧的训练不够有直接关系。
时政知识欠缺,可能与教师平时只重视课本的学习,对运用具体知识分析探究实际问题的延伸学习要求重视不够有关。有不少政治教师仅仅在考试前对学生进行时政复习盘点,且局限于时政小册子的机械学习,眼界狭隘,没有深刻领悟新课程教学要求,不能引导学生将日常知识学习与时政大背景结合起来进行能力训练。
三、由“课改考试”到思想品德课教学
认识了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课改评价考试”,再看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今天,新课程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我市07届学生已经全部使用新教材,如果能从引领课程改革方向的中招“新课改考试”中直接得到启示,这对我们政治课教学必将有立竿见影之作用。以下是我们两年来的探究及反思。论文参考。
1、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就是中招“考试评价”的精神。
07届学生实施新教材以后,师生们特别关注中招政治会怎么考?会不会影响到日常的素质教学。现在我们可以放心了,经过几年的历练,中招考试新评价由尝试探索已经走向成熟,如今的“中招”命题充分秉承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彰显学科特点,关注三维目标,注重能力考察,贴近实际、尊重学生、倡导创新,是新课程教学的直接延续和综合演练。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就是中招“考试评价”精神。
2、把握学科优势:把时政、热点教学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时政、热点问题是政治学科大纲要求的必学内容。针对政治学时少、学生课业负担重的实际矛盾。教师要及时做好日常重大时政内容的梳理,做好这方面的札记,并及时联系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时政延伸学习。也可以将时政搜集工作分派给对时政感兴趣的学生轮流来做,师生集中点评。这样学生很轻松地积累了许多重要时政知识,没有负担,在期末复习考试的时候也就水到渠成了。
3、注意知识整合、加强新课程命题考试的训练。
针对考前复习内容多,学生毫无头绪的事实,教师要注意对课本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知识体系进行专题演练,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和灵活运用能力;同时加强对经典试题的解析练习,对学生的审题习惯、答题技巧进行专门的训练;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同一道题可以多角度地进行设问、引导、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回答问题,最终使学生对新的素质评价考题产生认同感,从而能灵活、从容地解答各类开放性试题。
综上所述,新的考试评价举措对我们政治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也是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市07届(郑州市全面使用新教材的第一届)中招来临,“课改考试” 评价的引领作用将会更加引人注目,让我们在它的启示下,沐浴着课程改革的煦风,锐意创新,更快更好地把素质教学推向前进。
参考资料:① 两年来河南省政治中招考试试卷;
② 两年来郑州市政治中招考试成绩统计及其考试分析。
关键词:施工组织设计,项目教学,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 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学生对施工组织设计这门课程的认识度不够以及对课程本身的畏惧,出现了厌学心理,这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对学生以后更好的走进工作也是十分不利的,因此针对这种现象要求教育工作者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特点以及课程目标
在现行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中,“施工组织设计”课程注重的是培养施工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管理者。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的建筑业优秀毕业生来说,他们将会在建筑施工工程中指导工人操作和管理施工。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对他们的要求是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他们必须能够做好施工前的所有组织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包括:对施工劳动力的集合安排、对工期的制定、准备施工设备和材料以及资金等这些方面的工作准备。这些都是在施工项目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来说,学好“施工组织设计”这门课程是十分重要的,在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在施工工程当中,企业大多不重视施工组织设计,只是为了完成施工手续,因而存在编制走过场的现象。这些现象,容易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学生大都认为这门课程不重要。针对这样的问题,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改变学生的这种心态,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有正确的定位。
在组织教学中,必须突出施工组织计划的重要性和技术性。通过绘制正确的网络图和横道图,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透彻。另外还可以从考证或者升学方面让学生提高对这门课程的重视度。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考证或者升学都需要对施工管理等这些知识进行学习,施工组织设计这门课程就包含了大部分考试知识,因此在组织教学中,教师可以拿往年考试的真题给学生分析该课程中所学的知识点在真题中所占的比例,这样学生就能够清晰明了的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从而能够认真从事这门课程的学习。
教学改革
2.1提高学生素质
知识结构分析。对这门课程进行分析研究,可以知道,课程中逻辑分析和计算的内容占据了一大部分,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否则学生将很难掌握好这门课程或者学习起来是十分吃力的。很多学生对这些知识内容的学习容易因为其逻辑性和计算内容多而产生厌学心理。在对往届学生进行考试调查中得到,大概有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学生在初中时就有数学不及格现象,并且对数学已经产生的厌倦心理。因此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学生的学习态度分析。笔者对任教的某届学生进行分析,得出一个学生学习态度对教学的影响。笔者发现,班上的学习比较踏实、听课率、作业完成率以及出勤率都比较高接近百分百的学生,他们的考试通过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而那些学习态度不好的学生,考试通过率就性对要低许多。因此,学生的学习态度对这门课程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提出一些教学上的改革建议,以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教育工作者要对任教的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的大体分析,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尤其是数学的学习程度。根据学生的情况,在组织教学中有侧重的对学生进行详略得当的讲解,对于逻辑性较强的知识,教师应该耐心的分析讲解,针对数学能力差的学生,教师应该耐心进行辅导。通过这些方法,能够让学生战胜对该课程的恐惧心理。其次,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提倡学生记录课堂笔记,向学生分析课堂笔记的重要性。教师可以过树立榜样法,让学生形成记录笔记的良好学风,比如当众不提名表扬某些在课堂上经常记笔记的学生。同时,教师也要为了学生能够更好更方便的记录笔记而提前做好板书设计。最后,辅导员应该定时和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并可以定期开展师生交流会,促进师生交流,共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2改革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不同于初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更加成熟,更加具有特性。在教学方法上要根据高职院校的学生的一些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因材施教。在教学中,任课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主动性,为学生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样学生自身的潜力才能够被有效的挖掘出来。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在教学中,由于课程本身的特点:逻辑性和计算性强。所以结合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中的例子来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案例教学法具有直观易学和生动具体的特点。通过案例教学法能够让学生摆脱枯燥的理论知识,在生动、直观中潜移默化的学习到理论知识,并且知识在学生脑海中停留时间也会增长。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不断的对教学形式进行变换从而引发学生的积极性,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在该教学法实施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师讲述的案例以及案例中设计到的知识问题进行积极的探讨研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思维变得更加活跃,让学生自身的潜力得到激发,开拓了学生的思路。
为了能够更好的使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在课下需要努力搜寻能够详细全面的反映课堂知识点的案例,通常情况下,教师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搜集整理案例资料。因此案例教学法是一个要求很高的教学方法,如果案例组织不恰当,那么就会影响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教学法。随着信息技术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提高和改进,在教学手段中,恰到好处的运用信息技术能够起到非常明显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述施工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对实际施工工程有所了解。由于施工进行当中是一个十分综合复杂的过程,教师的讲述往往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基于这种现象,教师就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通过制作CG动画视频,繁琐的施工过程就能够完整的体现在视频中,而且视频也是比较简短的,通常只有十几分钟的时间。
另外,教师在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手绘基础技能上,要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教学软件。比如邦永PM2项目管理软件网络版等。这样可以对学生起到解除畏惧心理的作用。
项目教学法。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未来直接面对的就是就业。因此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该侧重于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通过项目教学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能够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度。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事先准备一个案例,即,一个具体的施工项目。教师要求学生针对该项目,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编制。在编制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出现的难题进行辅导和评价。这项教学法建议教师应该安排在学生学习过网络计划和流水施工后进行。
结语
通过上文的讲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巧妙的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完成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以学科课程为基本格局的现代学校,学科教学是最基本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重要的任务是学科教学,其教育职能也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实现的。学科教学胜任力应该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培养或评价、选拔教师时,学科教学胜任力理应成为重要的衡量指标。之所以有人认为“我国教师职业属于专业化发展的起步阶段,尚且无法把整个教师职业称之为专业特征明确、专业要求鲜明的行业。”[8]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诸多的培养课程或评价指标均缺乏学科的具体要求,在对教师培养和选拔时,学科教学的知识和能力被忽略。如不立足学科,以学科教学为基本立场,教师的专业化永远无从谈起。
比照MeClelland和Spencer的胜任力研究[9],我国研究者做了这样的界定,教师胜任力是指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将工作绩效高的优秀教师与绩效一般的普通教师区分开来的个体特有的和内在的特征,是教师个体的动机、自我概念、知识、能力、行为、情感及其人格特质等在特定情境中的综合表现。教师胜任力模型是指教师这一特定角色需要具备的胜任力特征的总和,它是针对教师职业表现和任务要求形成的一组特征。[10]尽管我国的相关研究才刚刚起步,很多问题尚有争议,这样的界定已基本达成共识。这些研究在对教师胜任力的构成因子进行具体表征时各有不同,但均注意到了教师教学的知识与技能。除了前面提及的李英武明确提出的“教学胜任力”外,徐建平教师胜任力模型的“优秀教师胜任特征”中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罗小兰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教学智能”中有“教学技能、专业知识”。这里的“专业”除教育教学的专业外,还应包含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学科的专业。在现行学校课程体系中,没有空洞的教育教学,只有通过具体学科完成的教育教学,因而,教育教学的“专业”最终也是通过学科教学的“专业”体现出来的。
这种涵盖了教育教学和具体学科相关内容的,关于学科教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其实有一个更为准确的说法,即“学科教学知识”和“学科教学能力”。“学科教学知识”即PCK,是美国教育研究会主席、斯坦福大学教授舒尔曼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概念提出后即引起学界的关注。这一概念拨开迷雾,把教师素质结构中一个一直没有明朗化,但又的确存在的那个地域清晰地勾勒出来,楼台尽显。尽管舒尔曼在研究中不断丰富和修正自己对PCK的理解,一些学者也赋予了PCK新的意义,但有一点认识是一致的,即PCK是学科知识、一般教学知识和教学情境知识融合后形成的一种新的知识。PCK概念提出后即得到认可的原因,就在于它精准地看到了教学活动中不同的学科知识对教学知识的建构作用,以及建构完成后形成的一种新的知识,正是这种新的知识直接左右着教师的学科教学活动。如果说学科教学知识的存在已得到证明,那么,“我们也可以进一步假设,在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基础之上形成的学科教学能力是存在的。事实上,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除了一般的教学技能外,不同的学科更需要不同的教学能力,这就是学科教学能力。”b[11]它是指以学科知识和能力为基础,融合学科教学知识和一般教学技能在具体的学科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特定学科的教学能力。学科教学能力的存在实际上是不难证明的,例如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文学审美教育能力就是一种典型的学科教学能力。这种能力是以教师自身的文学审美知识和文学审美能力为基础,在运用语文教学的一般知识和技能进行文学作品教学的过程中形成的。具备这种能力的教师在进行文学作品教学时,往往能更好地将自己鉴赏作品的方法和感受转化为教学内容,能更恰当地组织和选择符合作品特点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文学作品教学的目标,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学科教学能力体现了学科的特点,是学科教师胜任力的核心,正是这种能力使得不同学科教师的教学有了区别,是教师顺利完成学科教学活动的根本保障。因而,以学科教学知识和学科教学能力为核心进行学科教学胜任模型构建是十分必要的。
我国师范教育中的“学科教学论”课程建设实际上也是做的这种努力。这门课程从最早的“××学科教授法”、到“××学科教学法”、“××学科教材教法”、再到“××学科课程教材教法”、“××学科教学论”,名称的变化直接体现了这门课程研究内容的变化,由最早的研究教,到研究教和学,再到研究教、学、教材、课程,视野不断开阔,内容不断丰富,学科理论体系的逐步建构,探讨的核心内容其实就是“学科教学知识”和“学科教学能力”的问题。我国今年初颁布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专业知识”板块已明确使用了“学科教学知识”这一概念,并对其内容做了罗列。2011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及幼儿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中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部分,虽然没有明确使用“学科教学知识”和“学科教学能力”的概念,但在 “教学知识和能力”这一一级指标下,设有“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四项二级指标,而这四项二级指标下的多项三级指标均属于学科教学知识和学科教学能力范畴,仅以高中教师考试标准为例:
不难看出,其中“学科知识”下的三级指标主要是学科教学知识;“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三级指标也均立足学科立场,教学实施中的多项指标离开学科也无法衡量。“掌握学习内容的选择与分析学生的基本方法,能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分析学生学习需求的基本方法,能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经验,准确说明所选内容与学生已学知识的联系。”等等,标准要求考核这些教学能力实际上就是学科教学能力。由于这些标准不涉及具体学科,因而很难对学科教学的知识和能力做准确的描述。而在教师资格考试中却是以学科为单位进行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这种考试的核心除了学科知识外,教学知识和教学能力的考察也应当具有学科特点,才能真正考察出学科教师应有的素质。通过学科教学胜任力独立建模的方式,对各学科教学知识和学科教学能力进行具体的表征,能更有针对性地为教师培养和教师资格认证提供参考,为建立一支真正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提供参考。
三、学科教学胜任模型的理论建构――以新入职语文教师为例
国内明确以“语文教学胜任力”概念进行研究的成果不多,其中有以小学语文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语文教学胜任力建模的成果。这里暂且撇开“小学”二字,因为同一学科内部,大致的胜任特征类别是可以相互参照的。该研究同样是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构建小学语文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表征了小学语文教师的21项胜任特征,并将这21项胜任特征划分为六个维度,依次为服务意识、成就动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关系技巧和个人特质。该研究立足语文学科,力求凸显学科教学胜任特征的语文性别。在进行胜任特征分类时,设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两个语文学科性别极为明显的胜任特征类别。其中专业知识指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是语文教师基于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的需要,通过发现、修正与内化等复杂的过程所建构的知识,或者说是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能动地表现出来的、为达到有效教学所必须具备的一系列知识与特点;专业技能表征为聆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语文教学能力。[12]显然研究者力图思考和探索语文教学中学科知识与教学活动融合之后形成的那种新的知识和能力。但与我们所理解的学科教学知识和学科教学能力仍有差距,一些表征也还值得商榷,比如将专业技能表征为教师的听、说、读、写能力和笼统的语文教学能力,显然还没有真正挖掘到语文学科教学能力的核心要素。
本研究所称“语文学科教学胜任力”是指,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语文教师在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潜在特征,它能将合格的与不合格的语文教师区分开来。“胜任特征”是其中的某一项胜任力;“胜任模型”是这些胜任特征依据一定规则进行的聚类总和。
国外有学者将教师胜任力分为基础胜任力和鉴别胜任力,我国也有研究者将教师胜任力分“基本”、“娴熟”、“优良”、“卓越”等四个层次进行表征[13]。这种不同层次的划分,更符合教师专业成长的实际,可以更为客观地评价教师的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表现,更便于不同阶段的教师有针对性的提高专业水平。本研究旨在观察合格的新入职语文教师的职业表现,从学科教学的角度寻找使之在入职之初便成为一名有一定绩效的语文教师的关键因素,以便为师范院校培养合格的语文学科教师提供课程改革和培养模式改革的依据,也为语文教师准入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资格考试提供参考。本研究的观察点是新入职教师,只针对这一阶段的中学语文教师的语文学科教学胜任力进行建模,并且这里所指的不是教学绩优者的胜任力,而是合格者的胜任力,因而本研究中的学科教学胜任特征特指“合格胜任特征”。
语文学科教学胜任力的核心是学科教学知识和学科教学能力,同时也包含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胜任力。对于新入职教师而言,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直接影响其教学效果甚至决定其合格不合格的胜任力――一般教学技能。按照Spencer的胜任力“冰山模型”理论,学科教学知识和一般教学技能应当属于水面之上的显性胜任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胜任力则属于水面之下的隐性胜任力,它们在学科教学胜任力中主要体现为学科教学专业性向和学科教学效能感。学科教学能力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运用一般教学技能和学科教学知识而形成的,是实现有效的教学的核心;学科教学的专业性向和效能感则是保证学科教学能力有效发挥的基础。
据此理解,我们以有效的语文教学为目标,从理论上初步构建了语文学科教学胜任模型的胜任特征群,即:一般教学技能、学科教学知识、学科教学技能、学科专业性向、学科专业效能感。这些特征群大体呈现这样的关系:
构建起语文学科教学胜任模型的理论模型,下一步研究中编写的语文学科教学胜任力词典才会更具针对性,最后筛选出的新入职语文教师胜任力特征才能真正具有学科特点,才能真正具有鉴别力。这是本研究下一步努力的方向,该理论模型也有待在下一步的实证研究中加以证明和修正、完善。
参考文献
[8]李玉华 林崇德.国内外教师胜任力研究比较及思考.辽宁教育研究,2008(1).
[9]马欣川等.人才测评――基于胜任力的探索.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83.
一、基于信息技术教育背景下的学科教学
信息技术教育既是学校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教学内容,又成为学科教学的有力支持者,并为学科教学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手段。学科教学中教育者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积极模拟数字化教学环境,创设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接触学科知识和学习资源,并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使之逐步成为学生学习的手段和有力工具。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丰富教育教学资源,而且在激发活跃学生的个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一)将信息技术教育贯串于学科教学中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了以往过分强调学科教学的特点,积极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提出了把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结合起来的新思路。只有改变将信息技术纯粹作为学习对象的陈旧思维,才能真正落实信息技术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我们都知道,一方面学科教学的内容需要借助信息技术这个载体才能更好地呈现出来,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育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等方面优势又越来越明显,这又是学科教学所不可缺少的。
(二)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更是学生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学习内容的重新建构。教育者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的信息化处理,成为学生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重组、重构、创作的来源和依托,变成学习者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是改革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是优化学科教学的过程。
二、信息技术教育在优化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信息技术教育对教师的重要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育者无疑扮演了知识传授者、解惑者的角色。通过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者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完成了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到课本知识建构的设计者、指导者的转变。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更加注重教学活动与教育资源的设计,更加关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的贯彻实施,更加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教学规划的实施过程。融合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过程淡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过程性体验。
(二)信息技术教育给学生带来的变化
由于信息技术的介入,学生在知识的获取,学习方法的使用及学习目标的达成等方面都有根本性的改变。
1.知识获取方法的转变。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课堂和书本,学习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是信息技术介入的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基本特点。丰富的教育资源的呈现也促使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学习者不再仅仅依赖于教师的讲授与课本的学习,而是借助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实现由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主动性、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
2.学习目标的转变。由于信息技术的介入和学习资源的运用,学生的学习目标也由以知识目标达成为主,上升到知识建构、能力培养为本位上来。学生在学习相关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知识,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获得自主探索能力、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使之成为信息技术教育背景下学科教学的最大受益者。
(三)信息技术教育对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的改变
1.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灵活性。信息技术帮助教师将学习者的课程内容以多媒体课件、超文本等方式进行集成、加工处理,转化成数字化的教学信息资源。学生依靠信息技术接触到了更为广阔的信息资源,并为之提供了一个实践、利用的环境和方式。信息技术极大地扩充了教学知识量,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使选择内容、选择形式更加灵活和多样,为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通道。学生所获得的信息量因此更为丰富,学习的形式更为丰富多元,解决问题的思路更为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