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管理问题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财务管理问题研究范文第1篇

1.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1.1财务管理中的不合理问题

企业的基本发展理念是决定企业各方面制度制定的基本准则,企业应当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把握好每个部分的人员设置工作,采用简单的等级制度进行划分和管理,形成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但是在大部分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对于管理工作的规划并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管理,制度制定相对随意,难以实现系统化运行,因此导致管理过程中成本较高,效果偏差,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目前,一般企业内的财务管理工作是由多个部门进行联合管理,管理工作难以实现系统化操作,财务呈现分部流动的情况,每个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相对较少,导致财务管理方面漏洞十分重大。财务管理多部门分开管理,导致不能为企业发展的动力进行有效的提供。

1.2 管理模式过于陈旧

企业发展过程中采用财务管理模式是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才能确定下来的。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是将每个部门的财务管理进行分解,采用经济来限制部门的使用,导致最终企业内部对于财务管理的信息不足,并且真实性也有待思考。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是增强企业财务信息可信度的重要方法,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对财务进行统一协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3财务管理制度有待提升

计算机的不断发展为社会各个领域都带来极大的便利,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也应当重视科技带来的改变,改变传统财务记录模式,将高科技技术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部分企业中由于管理模式的限制,导致财务信息私有化,在信息交流和沟通方面缺乏管理,一旦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财务正常运转,严重影响企业正常发展。

2.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风险

2.1不确定性

财务风险的存在是由财务在运作过程中资金流不确定性的因素导致的,例如,在筹资时,资金时间已经到达但无法偿还相应的资金,因此呆滞筹资中的风险问题;在投资时,资金的收益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收益,资金将会重新再投放和支出,出现财务风险;在经营时,企业产品没有依照预期效果进入市场产生资金的回流,使企业成本不能正常收回,从而导致风险发生;在收益分配时,由于投放资金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收益分配情况,因此在该环节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收益分配财务风险。其中筹资过程中的风险是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起点,投资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是影响风险发生的主要作用因素,经营过程中的问题是风险的直接表现。

2.2 商品成品风险

在目前财务问题发生概率相比之前更为频繁的情况下,当资金提前支付时,在财务支付和财务配置过程中都会产生很大的风险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支付和配置两个环节本身就是不同的两个阶段,因信用等级方面的原因导致的支付问题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运行条件基本一定的条件下,企业的生产效率一般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大幅度的改变,因此产品与劳动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产生不合理分配,导致生产进程受到极大的影响,产品生产难以正常维持,发生产品闲置的现象,对于整个企业产业链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出现财务风险问题。

3.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的可行性措施

3.1预防风险的发生

一旦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情况下,想要完美地实现改变的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发生财务风险将会出现一系列的财务问题发生,经营情况将会受到强烈的影响,对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产生很大程度的打击。部分企业采用多企业合作的形式进行运作,当发生财务风险时,有多个企业共同承担,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存该企业,但是对其后期的发展和竞争具有很大的负面作用,因此企业应当尽可能避免发生财务风险,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对其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企业各部门之间能够对企业的整体发展情况有一定的掌握,全部员工共同参与,保证企业的最大利益不受损害,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应当高度重视企业内部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问题的出现,增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能力,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3.2设立专门机构管理财务风险

当企业部门设立不够合理,经营情况存在漏洞时,企业很有可能会出现债务亏欠的可能,加强企业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讨论,以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核心,降低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由不同的企业共同组成的大型集团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更大,其主要原因在于企业中每个成员都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财务管理风险,而大型企业的管理采用的是不同部分的企业划分来实现管理,当某一个部分出现问题时,将会对企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降低企业的整体发展竞争力。为了更加有效的管理财务风险,企业应当加强对内部每个成员的思想管理,制定细致的相关工作细则和问题分析,明确指出每个部门的具体工作职能,每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提升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意识。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控制好该部门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财务风险意识,保证员工之间的团队意识,确保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正常进行,实现企业的正常发展。

3.3增强财务配置

实现高效的财务管理和控制是减少企业风险的重要途径,对于完成企业制定的相应目标,确保资金能够达到最优化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能够快速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有效的控制财务各方面问题,必须严格结合企业内外的具体社会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和管理,从而实现对于财务配置的优化。加强对于财务管理方案的研究,建立能够长期使用的管理模式,将企业的发展理念渗透到企业的各个方面。

3.4加强预算管理

预算工作是对于企业资金分配的重要步骤,能够有效的对财务管理可能存在的风险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企业内部具有的财力和物力进行统一的管理,整体进行调动和分配,全面的进行整合和使用,保证财务管理的有效开展。预算工作主要是对企业的财务使用(生产和销售)进行全面的管理,全方位的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优化和管理资源。

财务管理问题研究范文第2篇

(嘉兴学院商学院 ,浙江 嘉兴 314001)

摘 要: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获得利益为目的,不履行政府的职能,为社会公益服务的独立组织。而常见的非营利组织有“志愿者组织”、“第三部门”、“免税组织”、“独立部门”、“公民社会组织”、“慈善组织”、“非政府组织”等。这些组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非盈利组织也迫切地要求优化资源配置。所以,加强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是一项艰巨却又分外迫切的事情。采用现代财务管理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办法。本文探讨非营利组织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认识误区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8-0095-02

一、引言

时代的变化、社会的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活动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加以改善。因此,积极推进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改革是目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财务管理的合理性也是非营利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内容,同时,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也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改革的关键。

二、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和内容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能够有效地筹集到该组织日常运行所需的所有资金,且能合理地运用资金,保证组织能正常地完成各个项目。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宗旨,却为社会公共事业做服务,资金运用及使用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问题也渐渐地显现出来,迫切需要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

三、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制度、体系不健全

目前,规范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工作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而且很多的现代法律制度体系中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情况,不能满足相关人员的需求,有关部门也未出台一套完整的有关民间非营利组织管理法的法律。

(二)非营利组织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存在许多误区

非营利组织并不像一般企业一样只追求利润,反而较为排斥获取利润和一些正常的商业行为,与一般的商业企业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更不用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问题。所以,非营利组织并不追求资金效益最大化,资源利用最大化,投资组合最优化,从而造成了各种资源的大量浪费与消耗。

(三)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透明度较为低下

财务管理信息公开与否的主动权掌握在非营利组织自己手中。财务信息公开的对象,公开的程度以及公开的时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营利组织,而普通公众对组织财务管理信息的公开与否缺乏主张的权利。同时,非营利组织对于使用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并没有很好的披露,所披露的信息过少,或者刻意回避不想让公众看到的财务信息,并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非营利组织的财务信息透明度低下。严重的影响到社会公众对非营利组织长期发展的信心,也打击了资源供应者的积极性,降低了各方人员对组织的信任,影响到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空间。

(四)资金匮乏

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众形象比较好,因为组织所从事的行业一般对社会、对公众具有积极意义,在实施各个项目的时候,非营利组织往往给人一种伟大又积极向上的公众形象。而这种无形的公众形象成为了非营利组织最重要的无形资产。这种社会的公信度能影响到组织所接收到的资源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到组织为社会、公众提供的服务和帮助,从而更好地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肯定和支持。但目前来看,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很缺乏这种社会公信度,因此,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逐渐形成合作关系,因为营利组织希望能得到非营利组织的服务与捐赠。因此,两者之间达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合作。但效果并不明显,据统计来看,我国的非营利组织所获得的捐赠资源约占非营利组织总收入的4%,国外捐赠则占2%,没有达到期望值。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与国外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其主要原因是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信度较为低下,所接收到的捐赠资源较少。

(五)预算管理缺陷使得非营利组织预算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我国非营利组织采用的预算编制方法为“基数加增长”的模式,这种资金分配的方式是在上年基数上增减得出每年的预算支出。但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缺陷,往年的实际支出都已经确定,承认了既得利益,同时也固定了原有的利益格局的分配,使得原有财政的供给范围与支出结构都固化了,影响了支出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这种预算编制方法下的资金分配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使各个单位的分配不均匀,如大手大脚的单位多支,精打细算的单位少支。预算管理缺陷使得非营利组织预算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得预算管理形式化,在预算编制时不够科学,预算执行时不够严谨,对预算资金的使用效果不够重视

四、完善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加强自律和诚信服务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在民间也有较多的应用,但民间的非营利组织还有很多的不成熟,其在财务管理上缺乏法律规范及行业自律。所以,国家也应加快速度制定适合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法律法规,保证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成立、日常运作及注销的相关事项都有法可依,加强自律和诚信服务。

(二)非营利组织应重视财务管理工作

虽然非营利组织与一般营利企业不同,并没有以营利为宗旨,将利润看成企业的生命,但科学的财务管理工作仍然是组织长久发展的必要条件。非营利组织需要树立现金流量和资本成本的观念,同时,综合考虑收益与风险的关系。在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如何规避风险和控制风险,均衡收益与风险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在组织的不断发展中,组织的有效经营管理,不断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资源的利用率显得十分重要。此外,非营利组织也需要营利组织的营利精神,能够有效地提高组织的服务质量、资金的使用效率及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非营利组织应提高财务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及质量

为得到更多的资源、资金支持,非营利组织应建立科学完善的责任体制,按时公布财务及其他相关信息,尽可能地满足使用者对组织信息的需求,提高信息质量。同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与国家审计部门的检查。国家针对非营利组织提高公开信息透明度,采取了一些措施,对于那些不按时、不按质、不按规定公开信息的非营利组织,国家给予必要处罚,限制非营利组织正常的运行。提高财务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及质量是非营利组织公平性和组织效率的保证。

(四)非营利组织应对筹资进行科学的预测和有效的决策

非营利组织在分析各种筹资方案时,应进行科学的预测,并做出有效的决策,选出最好的方案。在进行筹资方案选择时,应考虑到既要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又要保持资金的适度,尽量做到不多占资金,不浪费资源,不闲置资金。非营利组织应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科学的预测,通过多方对比,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案,做出有效的决策。

五、总结

通过对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研究,我们知道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资金的有效使用都是非营利组织解决财务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同时,非营利组织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纠正认识上的偏差,完善其财务管理体制,使其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并且更加有活力。非营利组织在社会经济中经常存在资金不足的现象,所以应积极筹集资金,扩大生产规模,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与此同时,我们需处理好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公益之间的矛盾。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同样不可或缺。正确编制预算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尤为关键。

参考文献:

[1] 陈波.我国非营利组织志愿的激励机制研究.硕士论文,西南交通大学,2006:P12-13.

[2] 冯君.浅谈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财经界(学术),2009 (12):P22-25.

[3] 向晶晶,张彪.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提升机制研究.硕士论文,湖南大学,2008:P5-6.

[4] 李广安.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体系研究.硕士论文,青岛 大学,2008:P19-20.

财务管理问题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0引言

企业财务管理旨在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适应环境变化,防范财务风险。财务管理是组织财务活动,处理(协调)财务关系的经济活动。随着企业专业化管理、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逐步走入正轨,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观念不断增强,利润与成本成为企业管理控制的中心目标。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也必须适应并跟上经营形势的转变,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努力加强“财务预算、成本核算、财务监督”三重管理,有效降低企业成本,规避财务风险,实现效益最大化。

1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法规不够完善

中小企业经营一直受“融资难”问题所困扰,其融资的政策环境和法律法规建设还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信用担保机构和完善的融资服务体系,现有融资体系也不利于中小企业长期融资。由于中小企业的贷款管理成本平均是大型企业的 5 倍左右,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跟踪监控费用增加,使其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愿给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1.2财务控制薄弱,缺乏科学性

当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控制薄弱的现象。主要表现为: 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导致资金闲置或不足。不少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大量现金未参加生产周转,造成现金闲置浪费。还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乏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使财务陷入困境。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资金回收困难。多数企业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制度,缺乏对客户进行有效的资信调查和信用评价,更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大量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流动资金紧张,生产举步维艰。三是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缺乏深入的市场调查,盲目生产,存货积压,占用大量资金,轻者影响资金运营能力,重者完全中断资金链,形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直至停产。四是缺乏对收入、成本、利润的分析,平时只关注现金流,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无法挽救。

1.3企业融资困难,资金周转不足

筹集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是企业资金运动全过程的起点。企业的资金主要来自于投资者的投资和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入的现金。目前我国企业初步建立了较为独立、渠道多元的融资体系,但是,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

1.4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

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势必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负面影响。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个体、私营性质,在这些企业中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并且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差,管理思想落后。有些企业管理者基于其自身的原因,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2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

2.1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尽快制定或完善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政策。除此以外要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在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过程中,要把建立信用担保制度和建立其他社会化服务体系(如中小企业资信评估机构,中小企业投资及融资信息服务机构,中小企业联合会等)结合起来,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

2.2要不断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企业财务管理处于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直接影响着企业经营效益。这就要求企业管理人员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从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来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法律体系将不断完善,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依法理财,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机制,树立现代财务管理观念,发挥其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作用,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2.3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控制

首先,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控制必须贯彻落实到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资金的使用、周转涉及到企业的各方面,关系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管理工作一定要做到层层落实。其次,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资金使用产生最佳的效果,资金的来源和使用必须有效配合。准确预测资金收回和支付的时间。合理地分配资金,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占用应配合合理。最后,加强财产控制。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的控制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样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堵住漏洞,规避风险。对财产的管理与记录必须分开,以形成管理上的相互制约,不能把资产管理、记录、检查核对等交由一个人来做。

2.4科学合理地进行投资决策

中小企业的投资应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与变化。第一,应以对内投资方式为主。对内投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新产品试制的投资。二是对技术设备更新改造的投资。三是对人力资源的投资。第二,分散资金投向,降低投资风险。中小企业在积累的资本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后,可以搞多元化经营,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从而分散投资风险。第三,规范项目投资程序。当企业在资金、技术操作、管理能力等方面具备一定的实力之后,可以借鉴大型企业的普遍做法,规范项目的投资程序,实行投资监理,对投资活动的各个阶段做到精心设计和实施。

2.5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首先要使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得到有效配合。比如决不能用短期借款来购买固定资产,以免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其次,准确预测资金收回和支付的时间。比如应收账款什么时候可收回,什么时候可进货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否则,易造成收支失衡,资金拮据。第三,合理地进行资金分配,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占用应有效配合。

3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我国的中小企业将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只有通过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加强财务控制,简化财务会计报告,规范会计秩序,才能强化财务管理,提高竞争实力,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付春雨.金融危机下的民营企业财务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02)

财务管理问题研究范文第4篇

( 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摘 要: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来,面对不断出现的新的环境要求,高校财务如何适应高校的超前发展、如何适应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务管理、如何在多渠道筹集资金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查找问题、寻求对策,已经成为每个高校财务管理人员面临的新课题。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财务人员素质不高、财务信息与成本核算不透明、财务预算不切实际、预算执行效果不理想、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审计监督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对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政策不适应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审计监督,堵塞管理漏洞。

关键词 :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公开化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151-02

收稿日期:2015-02-07

作者简介:史峰源(1992-),男,河北冀州人,本科,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财务管理;许延明(1969-),女,山东蓬莱人,硕士,副教授,注册会计师。研究方向:内部控制。

一、高校财务管理现状

1. 工作目标不够明确

目前,高校财会的工作重心基本还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等方面,过于注重核算职能,而忽视了内部管理职能。这种工作模式严重滞后于高校改革,是造成当前高校财会工作被动的根本原因。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经费基本来源于政府拨款,高校财会主要是“核算型”、“报账型”。学校的任务就是培养人才,财务任务就是把钱用好,导致高校缺乏应用“经营型”财务管理的环境和土壤。通常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效益最大化”,而高校财务管理仅仅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收拨、分配和使用资金上。人们对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在高校财务管理中都很模糊,造成了财务管理目标不明,水平不高。

2. 管理体制不够顺畅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呈现出办学形式多元化、规模扩大化、筹资多渠道化、经济业务复杂化、内部控制要求严密化的局面,对财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一些学校内部在财务开支、创收分配、会计核算等方面的财经政策和制度上不能协调一致、政出多门。

另外,一些院校对校内各单位会计机构管理不到位。造成学校一级财务部门难以掌握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且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院校财务运行和管理状况,会计职能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财务人员素质跟不上新的财务管理要求

高校会计在整个企业的经济业务过程中有着反映和控制的功能,是整个过程的核心。一方面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使高校单一靠财政资金进行扩张的愿望难以实现,因此高校需要拓宽融资渠道,就需要财务人员在融资方面下功夫;另一方面高校主要是靠举债来适应扩招需要和扩大建设规模,一旦资金链断裂,势必陷入财务困境,财务状况恶化。还有一些高校在进行产业投资时,缺乏财务方面的可行性分析。这一切都与高校财会人员专业水平不高、财务管理观念保守、对新的财务管理要求不适应、对新的财经制度执行教条化有直接关系,导致财务管理工作难以深入。此外,高校会计人员知识结构老化、更新较慢、专业水平较低、缺乏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使得企业实有财产物资、债权债务等与账面数字相差较大。

2. 财务信息与成本核算不透明

在部分高校中,信息不透明、传递不通畅现象普遍存在。这些现象,易导致一些问题的滋生,如管理层无法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基层单位、教职工也不能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更不能有效地发挥民主监督职能。

3. 预算管理不科学

高校部门预算与校内预算“两张皮”。财政布置的部门预算与学校内部综合预算无论是编制时间还是编制范围都不一致。一是编制时间不协调,部门预算一般在预算年度的前一年10 月份开始编制,经过两上两下的预算流程,经过人大会议审批,一般到预算年度的3 月份才下达。而此时高校的许多经济业务已经发生,校内预算已经开始执行,因此作为全面预算的部门预算难以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且缺乏预算的严肃性、约束力。而学校内部综合预算是当年学校财务部门于2 月开始编制,最后在4 月前经过学校党委会研究通过后,下发到校内各部门。从范围上看,财政布置的部门预算是学校的“大”预算,包括全校教育正常经费、专项经费和预算外资金的收支、附属单位上缴款等,预算的编制要求精细化、具体化;而学校内部综合预算只包括全校教育正常经费、专项经费的收支、附属单位上缴款中可支配的部分,预算编制较粗,属于学校二级单位的很多预算收入均未纳入学校综合预算。

4. 对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政策不适应

高校推行政府集中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不尽人意。由于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专业化和多元化的,使得政府采购中心实际操作很困难, 费时费力, 造成资本运作不合理, 无法满足学校工作的需要。从经济的角度来看, 当前政府集中采购成本比原来的学校独立采购成本高。当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学校资金收支活动处于财政监督之下, 学校在克服和减少支出的随机性的同时, 经费使用权受到了限制。

5.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审计监督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一是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寻找着相应的效益评价方式,主要从规范指南,目标范围等多方面着手。然而,部分高校在涉及学科建设经费使用的规章办法中只提及到“绩效评价”,并没有从绩效审计的角度进行考虑。二是由于领导层的忽视,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开展的绩效审计也大打折扣。三是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弱化。有些高校的审计部门隶属于纪检部门,过于密切的行政关系很难保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缺乏独立性,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就很难发挥,陷入形同虚设的困境。

三、改进高校财务管理的对策

1. 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关键首先是财会队伍必须通过继续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优化知识体系,转变重核算、轻管理的观念。在科研实践中,准确地把握事业发展和财务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办学资金的使用效益。其次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并要有良好的现代数学、法学和信息网络技术基础。高校应在分析外部环境、校情及财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对策,根据变化的环境, 及时对各经济主体的经济运行状况、财务管理体制和新经济业务进行评估和风险分析。

2. 财务信息公开化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高等学校办学活力进一步增强, 学校财务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局面。高校资金的来源已由过去单一的财政拨款转变为以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资为补充的筹资方式。教育经费的紧张局面得到了缓解的同时, 也带来了许多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各地区和部门要加快建立财务公开制度的步伐,明确职责、程序、公开方式和时限要求。建立财务信息长效公开机制、创新公开方法、扩大公开范围,将财务信息公开面向广大社会群众,提高学校的财务透明度。

3. 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预算管理是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等院校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强化预算管理,一是要加强预算的参与机制,预算管理必须得到校领导的支持,然后让各职能部门参与到预算的制定中来,经过多方讨论,经校长办公会审核批准,形成正式预算;二是加强预算执行力度, 强化预算约束力,克服学校预算约束不强、内容不实和执行不力的情况;三是实行精细化预算管理模式, 提高管理效益,。无论是一般公用经费还是人员经费均按定员、定额来测算,对专项经费实行滚动预算,建立预算项目库;四是遵循“量入为出、积极稳妥、量力而行, 收支平衡”的预算编制原则, 采取民主科学的编制程序和方法,尽早准备。

4.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日常资金运作的基本控制手段,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防止高校收入流失,资金转移、有效监督费用支出的关键。在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各个岗位的不同职能与性质,进一步明确各部门人员应当承担的责任,并在此基础上,赋予其相应权力;严格规定相关办事流程与操作规程,确定相应的追究责任制度,包括责任查处措施与奖惩方法,将责任、权力与利益相结合,从真正意义上做到权有所属、责有所归与利有所得,从而有效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5. 强化审计监督,堵塞管理漏洞

科学制定内部控制制度, 强化财务审计,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使一切资金流动和价值转移都必须纳入财务部门的统一管理之中。另外,还应该加强外部审计控制,外部控制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 不断改进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使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有机结合起来,堵塞管理上的漏洞。

参考文献:

[1] 徐肖成. 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 财会月刊,2013(3):57.

[2] 曾秋根. 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分析[J]. 财会月刊,2012(1):56.

[3] 陈国碧. 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J]. 自然杂志,2013(2):54.

[4] 陈汉文. 高校财务管理[J]. 会计研究,2012(2):78.

财务管理问题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154(2011)06-00110-02

财务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高校教育事业也迅速发展, 学校经费从单一财政拨款发展到多渠道、多方位筹资办学, 高校财务管理的环境和内容不断变化,于是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亟待我们解决。

一、传统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综合高校财务的性质和特点,高校财务管理可分为资金流财务和业务流财务。

1. 资金流财务

资金流财务指由于高校资金的流动所形成的各种财务管理活动及其财务关系,简单而言就是 “收”、“支”、“余”[1]。“收”即教育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科研收入、其他收入。既包括纵向的上级财政拨款、相关的纵向科研经费及其他上级财政支持经费划拨形成的教育事业收入、科研收入、其他收入等,也包括横向的各种往来资金款项,如银行资金往来、日常相关财务主体往来款项所形成的教育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科研收入、其他收入等。“支”与 “收”相对应,即教育事业支出(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经营支出及其他与“支”相关的支出。如日常事业运行的各项支出,个税,公积金等代收代扣款项的支付,经营性支出以及往来款项的支出。“余”,即 “收”与 “支”抵减之后的 “余”,既指传统意义上的账上 “余额”,也指尚待处理结转的“余额”。在“收”“、支”“、余”资金流财务过程中,必然产生相关的财务活动及其各种财务关系。如围绕高校财务的 “收”、“支”、“余”产生的与上级各教育主管部门、各相关财务主体之间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

2. 业务流财务

业务流财务,是根据高校财务各项业务性质和类型来划分为各种财务业务,由于业务自身的内在规律和执行过程的流程化管理模式,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业务流财务[2]。如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之间的业务流、高校内部财务之间的业务流、高校财务与其他财务利益者业务流、高校财务部门内部业务流等。

二、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银行贷款成主要融资手段, 高校财务风险增加

随着高等院校扩招步伐的加快,高校的办学条件及软件、硬件设施相对落后与高校人数不断增加的矛盾日趋突显,而国家、省部或各市对高校投入的资金及高校的事业收入相对有限,为缓解资金短缺的矛盾,银行贷款就成为高校筹措建设资金的主要途径。但是,银行垡与财政拨款和事业收入的性质存在着本质的区别。银行贷款是高校的借入款项,其实质是一种负债,到期必须还本付息。因此,高校在利用银行贷款时也承担着相应的资金成本和偿债风险。

2. 财务信息不够公开、资产核算不够透明

高校财务信息普遍公开程度差,校务公开常常局限于教代会等有限会议, 且内容仅涉及学校的预算分配和执行情况[3]。而广大教职员工感兴趣的学校的收入来源、学校是否存在税漏税情况、校内收入分配管理方式、学校成本效益等问题鲜有公布。教育收费问题是社会的敏感问题, 学生收费涉及教育成本的核算与分摊问题, 但长期以来, 教育成本的核算与分摊标准究竟如何定, 收费的具体用途均缺乏公开透明的机制。

学校事业支出的特殊性,使其不要求对培养成本进行核算, 购置的固定资产也通常不计折旧。因此,大部分高校往往存在以下情况,如过于重视找项目、要资金、购设备, 而轻视了对资产使用的管理与考核;重视社会效益, 忽视经济效益;重视教学、科研等计划任务的完成,而忽视了对已购资产的管理和充分利用。

3. 财务预算不合理, 预算执行配套机制不健全

财务预算时间上不合理、预算内容上不一致。学校内部的部门预算一般是从头一年九月开始编制,最后在预算当年的一月份的人代会通过后才下发预算控制数,而学校内部的综合预算通常于二月开始编制,经过多次商量,最后在四月左右经学校党委会研究通过后,下发校内各部门的预算[4];财政布置的部门预算与学校内部综合预算在内容上往往不一致,高校通常要做多次预算。

学校的财务预算执行往往缺乏相关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 对各部门预算经费亦欠缺准确、具体的分析, 对资金的使用效益也难以正确、完整的评价。预算执行中一些难以解决的内容不实、约束不强、执行不力的情况仍然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

预算控制作用未能发挥实效。预算管理不合理,直接 导致预算管理形同虚设, 资金利用效率低, 收支管理缺乏硬约束。

4. 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审计监督

高校审计监督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实效。审查内容和手段单一,没有涉及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健全性,缺乏合理有效的管理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审计方式也多以事后审查为主,难以起到事前控制、事中监管的实效[5]。不仅如此,高校财务管理中收支不实、管理不规范时有发生。如缺乏统一规范的财务分析准则,使财务分析信息不够全面准确;缺乏切实有效的预算机制、绩效评价机制、风险控制机制、内部审计机制。

三、优化高校财务管理的对策

立足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到高校财务管理中,就是需要我们能够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增强财务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用创新的理念探求加强和改善财务管理的新举措。

1. 健全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健全内部规章制度

财务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健全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的制度保证。 建立科学的财务预算分析研究制度、形成相关的投资决策程序和合理的监管机制,提高制度约束效力。

2. 强化预算管理水平,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要强化预算管理水平,就是一要把部门预算和校内综合预算合为一体,以有效实现学校的经济目标;二要细化预算编制单位,对学校所属各部门要求编制预算并加强管理,克服学校预算内容不实、预算约束不强和预算不科学和预算不公平的情况;三是建立经费的项目管理制度,对特殊的人员经费、一般公用经费、各个项目支出都按照项目来测算,建立项目库;四是完善预算的调整制度,对调整审计与理财,调整时间、方法、程序等作相应的规定;五是建立预算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完善预算控制制度,优化资金的支出结构和确保资金正确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预算更趋于公平、合理、透明。最终通过这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实现学校编制和执行真正发挥实效,提高学校资金的使用效率。

3. 强化贷款管理,防范贷款风险

强化贷款管理,通过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化解高校商业贷款的风险。如高校通过积极争取更多的非偿还性资金,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应收款项的管理,及时、足额地收加学校的资金。提高高校产业经营能力,开发学校的资源,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树立节约意识,压缩开支,减少消费性支出,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

4. 加强信息化管理,完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

高校财务管理模式要步入良性有序的发展轨道就需要在总结高校原有财务管理模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强化信息化管理。借助高校“数字校园“平台,实现高校财务信息资源的整合,改善财务部门的管理职能和效率,并结合高校的发展战略目标,全面地、科学地改造与完善现行的财务管理模式,实现以预算控制为核心、以财务业务一体化为平台、以资金动态集中控制为手段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办公”[6]的财务管理新模式。如完善财务工作领导体制,强化财务工作领导职能;重组财务业务流程,构建财务业务一体化平台;建立集约型资金管理中心,实行资金动态集中控制;建立会计核算中心,增强会计机构人员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1] 谢桦.论财务分析评价体系的改进与完善[J].财务与金融,2010,(4):91-95.

[2] 李平.财务分析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11,(9):84-85.

[3] 言文.高校财务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会计之友,2011,(6):93-95.

[4] 张文耀.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财务绩效评价[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7):116-118.

[5] 李国俊.基于高校发展战略的高校财务制度安排[J].中国高教研究,2009,(9):29-31.

[6] 陈义明.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财会通迅,2008,(4):51-52.

Research of the Problem and Solution for

University Financial ManagementWANG Shuang

(Financial Office,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 710054,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