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语文的学科知识

小学语文的学科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语文的学科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语文的学科知识

小学语文的学科知识范文第1篇

一、认知停靠点

有意义学习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如奥苏伯尔所说,有意义学习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学习者头脑中应具有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如果我们把学习者头脑比做一片港湾,新知识比做一条轮船,所谓的适当观念就是固定和栓住轮船的“锚桩”,我们称之为认知停靠点。认知停靠点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直观停靠点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在课堂里主要是学习前人积累起来的文化科学知识。什么叫知识?知识是人类从实践活动中得来的,对实际事物及其运动和变化发展规律的反映。也就是说,知识本身是具有丰富生动的实际内容的,而表征它的语言文字(包括符号图表)则是抽象和简约的,学生所学的正是语言文字所汇集成的书本知识即教材。这就要求学生不论学习什么知识,都要透过语言文字、符号图表把它们所代表的实际事物想清楚,以至想“活”,从而真正把两者统一起来。这样的学习就是有意义的学习。相反,如果学生只记住一大堆干巴巴的文字符号,而没有理解其中的实际内容,这样的学习便是机械的学习。

从有意义学习角度来说,“实际事物”就是“文字符号”的停靠点。从哲学角度讲,这一停靠点解决的是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的矛盾。教学中直观停靠点主要包括实物直观、图象直观、动作直观。

教师在设置直观停靠点时一定要在“停靠”上做文章,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直接为教学服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旧知停靠点

学生在学校里所学的不是零散的、片面的知识,而是“提炼浓缩”又“易于消化”的系统的、整体的知识。任何知识都是整体网络上的一个点或一个结,离开了网络,也就丧失了生存的基础。奥苏伯尔所强烈反对把有意义的材料以机械的方式来教,就是出于这个原因。知识只有在整体联系当中才能真正被理解、被掌握,从而体现其有意义的价值。这也就是说,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新知要么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起来的,要么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或由旧知重新组织或转化而成的,所以旧知是学习新知最直接最常用的认知停靠点。

创设旧知停靠点,第一要找准旧知,第二要温故知新。

3.背景停靠点

所谓背景知识是指与教材课文内容相联系的知识的总称。背景知识与新知的关系不如旧知与新知的关系那么密切、直接,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但背景知识同样是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的一种重要的认知停靠点。比如,语文教学中,没有必要的背景知识,阅读思考往往是无法进行的,背景知识越丰富,阅读理解水平就越高。

4.思想方法停靠点

任何一门学科,作为人类的精神财富,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具有丰富的思想方法。思想方法基于知识,又高于知识,与知识具有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性。学科知识反映和蕴载学科思想方法,学科思想方法又产生和发展学科知识。这便是设置思想方法停靠点的理论依据。由于思想方法高于知识,设置思想方法停靠点,就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自觉的、高层次的。

上面四种停靠点,有的是属于隐型的,有的是属于显型的;有的是属于直接型的,有的是属于间接型的。这里所要强调的是,没有停靠点的学习只能是机械的学习,停靠点越多,就越能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二、情感激发点

有意义学习的第二个条件是学生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在课堂教学中,有意义学习心向的激发和培养,可从三个方面着手:

1.教师方面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总之,教师必须用自己的情感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教学中教师的情感,首先源于教师对学生真挚无私的神圣之爱。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从泉眼里流出来的是水,从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的教学里,奔涌出来的是一股股极大的感染力。

教师的情感还源于教师对所授学科的热爱。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所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

教师的情感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只有把教书育人当作事业来追求,而不仅仅当做职业来从事,教师才会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就象演员全身心进入角色一样。

总之,教师想教、爱教是学生想学、爱学的前提和关键。教师的情感是激发和培养学生有意义学习心向的最有力的因素。

2.教材方面

教材――知识本身是激发和培养学生有意义学习心向的潜在因素,教师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把这种潜在因素转化为现实因素:第一,把教材知识内容巧妙地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即设置问题情境;第二,要致力于揭示教材知识的价值。

3.学生方面

学生什么时候更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呢?实践证明,当学生感觉到学习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时,他们就会更乐意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情感激发的目的在于为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情绪背景,学生兴致勃勃、兴趣浓厚、甚至兴高采烈,这是教学的最佳精神状态。

三、思维展开点

新旧知识的相互同化、相互作用,只能是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才能实现。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学习,没有思维,就谈不上理解。所以,课堂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这是实现有意义学习的关键所在。但是,应该承认,我们在以往的教学中对“思维展开”重视不够,表现有二。一是以学生认识的特殊性为理由,抹煞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让学生走成功的捷径,直接地消极接受现成的结论,这是导致学生机械学习的一大原因。二是片面夸大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把应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的难点、疑点和关键点全部包办代替了。这种课堂教学活动显得顺顺当当,学生听起来好像什么都明白,事后却又说不清,一遇新问题,就必然昏昏懵懵,这是导致学生机械学习的另一大原因。

教学中展开学生的思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引导学生通过展开充分的思维来获得知识,了解结论的来龙去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条件和设置各种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即参与到概念、判断、推理的形成过程,法则、定律、性质的推导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来。

第二,暴露学生学习过程的困难、障碍、错误和疑问。一般说来,学生在独立学习过程中必然要碰到各种各样的疑难,这些疑难既是学习的障碍,又是学习的动力。但是,对于这些疑难的解答,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把结论告诉学生,而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自己解决。

第三,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学生在展开充分的独立的思考过程中,常常能提出许多创造性的见解,这些见解如能得到及时的赞扬和鼓励,学生就会感觉到莫大的成功感和自豪感,这些积极情感反过来又会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展开思维,学生才能获得真知,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

小学语文的学科知识范文第2篇

一、要转变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它们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不同,即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使学生全面发展,是否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如下几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从培养目标上看,素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

从教学内容上看,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是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

从教学过程看,素质教育注意启发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皮试教育则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只是听。

从学生负担上看,素质教育是当堂理解,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应试教育是大搞题海战,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学生不堪重负。

二、注重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是一切学习活动赖以进行的工具。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语文功底,对数学及其它学科所接触的知识就难以领会。一个数学成绩好的学生,他的语文成绩也不会差。语文学科本身所具有的丰富多采的内容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语文教科书涉及面相当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语文教学这种对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任何别的学科无法企及的。因此,强化语文基础知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即识字教学、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写作教学。

1.识字教学。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完成识字教学是为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打基础。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音、形、义”三步走的识字教学法比较实用。比如:有些生字在课题之中,在解决字音后,即可进行字义教学,以便缩短学生的认识与课文内容之间距离,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住课文的内容。如学习“补”字这个生字时,而“补丁”也是一个生词。在揭题时,可以“音、形、义”同步走,让学生掌握字音,理解字义,初步分析字形。然后,让学生带着“文章写谁的衣服打补丁,为什么要打补丁”等问题去初读课文就比较容易把握住内容。还有一些会意字、形声字,字形和字义有密切的联系,在解决读音时,不妨就字形进行分析。在这种字形和字义的教学的同时,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品质也得到培养,也提高了学生自身素质。

2.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之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因此,我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采用方法如下:

①利用知识竞赛会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由班委会主持竞赛会,组委会由五位班干组成。内容是语文、数学、自然等知识。形式是口头抢答。当组织者提出:汉字的笔画名称有哪些?一位同学抢说:“点、横、竖、撇、捺、折、弯、勾。"回答正确记十分。组织者提问:“圆周率的发明是?他当时把圆周率推算到多少位?另一同学抢答道:“南北朝时北朝的祖冲之,推算到3. 14 15 9 26……。最后累计得分最高的给点奖品。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竟赛活动中,参赛者发言踊跃,人人动脑动口,收益匪浅。同时也增强学生爱祖国,了解历史文化的基本素质。

②举行演讲比赛。在班里举行“怎样做一个合格的毕业生”的演讲比赛”评委由班委会成员担任。从演讲者的内容、姿态、普通话几方面予以评分,分值100分。奖品有笔记本、钢笔。学生争相发言,演讲气氛热烈,台上台下,其乐无穷。

除用上述方法外,还利用周会让同学们交流学习心得,每位学生都得发言,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多说几句,口头表达能力弱的说一句也行。一句话,要人人动口,人人过关。这也培养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3.写作教学。当前,素质教育方兴未艾。作文教学改革空前活跃,对于如何改进作文教学,提高小学生作文质量摆在我们教师面前。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也不例外。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工作,在激发小学生作文兴趣方面积累了点经验。

①适时引导,激发写作兴趣。写作的素质来源于生活,写作兴趣也来源于生活。兴趣能使学生萌发强烈求知欲,能直接推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本人正是利用这一规律,抓住时机,指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

②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作文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观察和认识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过程。因此将各类话动纳入作文教学的整体设计中,寓作文教学于有趣的活动之中,学生会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如针对学生场面描写的困难,我特意安排了这样一次机会:星期五,全校大扫除,学生龙活虎地清扫校园。我事先安排学生留心观察,事后有的放矢进行指导,让学生把当时的场面描写出来,结果许多学坐都写的非常成功。这样不仅提高了写作兴趣、增强了写作信心,同时还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综合素质。

三、加强与社会联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小学语文的学科知识范文第3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肢体语言 教师的教学语言分为口语语言和肢体语言,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最重要的工具之一,而作为教师常常忽略课堂中交流信息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的肢体语言的作用。一位心理学家曾指出:无声语言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多得多,甚至还可以表达出自然有声语言难于表达的思想感情。研究资料显示,在信息的传递中,一句话只表明说话者要表达内容的7%,声音则占所要表达内容的35%,而剩下55%的内容就是来自说话者的姿态、表情和动作,即肢体语言。可见肢体语言在传递信息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在十几年的语文课堂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探讨发现:一位好的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雄辩的口才,还要有美妙的体态语言,教师的肢体语言能对有声语言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通过教师的表情、手势、体态等,既让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丰富,易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更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而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忽视肢体语言的运用。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但是,一些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一味地板着脸,目光严厉,寸步不离讲台,不苟言笑,缺少和学生之间的亲和力。僵化呆板的脸部表情,高高在上的形象,使课堂气氛压抑。这样,降低了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欲望,易产生对教师敬畏心理,给人一种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这使课堂失去生命的活力,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开始学习掌握书面语言,其思维发展表现为在形象思维仍占重要位置的同时,抽象思维能力得以初步形成,自我意识也得到较明显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懂得使用丰富的动作等肢体语言来触动和激发儿童的形象思维,让整个语文课堂的气氛也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起来。古诗《题西林壁》是一首哲理性很强的诗,学生在读“横看成岭侧成峰”一句诗时往往不甚理解,我就安排下面教学片断:

师(伸出一只手掌,张开五指,手心面向学生):同学们,大家看老师的手掌,你们看见了什么?

生(齐答):手掌。

师(微笑着):老师的这是“手掌山”,你们看见什么?

生:高低起伏的五个手指。

师引导:是高低起伏的五个“山头”吧!这五个是“山头”连在一起形成了一道山岭。(教师画出一条高低起伏的山岭)

师:老师请两个同学分别到左右两侧看“手掌山”。

(手掌保持不动,请学生观察。用眼睛示意两位学生回答)

生:只看得前面的手指,后面的被挡住了。

师:在侧面只能看见一座“山头”,也就是一座山峰。(教师画出一座山峰。)

师:刚才老师只请了两位同学上侧面来看,大家都想看。那好办,大家不动,老师请“山”来动。(师边说边把手掌转90°,让手掌侧向学生)。

(学生一看果然是只见一座山峰,豁然开朗。)

师:我们再看这句诗,这就是横看――成岭――侧――峰。(教师边说边转动手掌。)

……

在这一教学环节,教师使用丰富的动作等肢体语言来触动和激发儿童的形象思,从而挖掘诗句中蕴含的抽象哲理。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正确、恰当的运用肢体语言,可以有效提高口语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并能够沟通师生情感,增进课堂和谐,吸引学生兴趣,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掌声》教学片段来分析:

师: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大家思考一下,第几自然段描写了小英演讲前的样子呢?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要求其他学生在同学朗读时找出描写小英动作的词语。

(生读课文,教师侧首倾听,并用微笑的目光以示肯定。)

师:这一段当中哪一个词语描写了小英的动作呀?

(用亲切的微笑,期待的目光环视教室,指名回答。)

生:坐。

(教师侧首倾听,用微笑目光以示肯定。)

师:在这个动词的前面写书的叔叔还加了哪个词呀?

生:默默地。

(教师侧首倾听,用微笑目光以示肯定。)

师:对,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小英每个与众不同的动作背后都有自己的想法。下面请同学听老师读第1段,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小英为什么要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当小英默默坐在教室的一角她会想什么呢?

师范读第1段

同桌互相交流,教师组织全班交流。(面带微笑,踱步巡查,时时驻足,巡查教室每一个角落。)

(指名回答。)

生:她因为残疾,所以很自卑,很孤独。(教师侧首倾听,用目光表示肯定。)

师:说得很好,那么,同学们,谁能继续说说小英默默坐着的时候会想些什么呢?

(教师用亲切的微笑,期待的目光环视教室,指名回答。)

生:我想,她会觉得很孤独,非常自卑,很羡慕其他的同学。

……

师:同学们,他们说得好不好?

生齐答:好。

师:那么,谁能总结一下,演讲前,小英是一个什么样的姑娘呢?

(学生踊跃举手,教师指名回答,用微笑的目光鼓励学生回答问题。)

生:我觉得她是一个沉沉闷、忧郁、内向的小姑娘。

(生回答问题时,我脸上挂着亲切的微笑,头微微侧向一边,倾听学生的回答。)

师:说得非常好。

(生回答正确后,我微笑着向生点头,表示对生的肯定和赞扬,生很高兴,继而神情专注的投入到下面的学习之中。)

板书:演讲前――沉默、忧郁

(教师用亲切含笑的目光环视教室一周,向学生表达一种期待。)

师:那么,就让我们饱含深情的齐声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用你们的语气表现小英的沉默和忧郁。

生齐读(教师侧首倾听,并为学生的表现而鼓掌。)

师:非常好,现在老师要代表写书的叔叔感谢你们了。

(教师用微笑的目光向学生点头,表达肯定和赞扬。)

生(奇怪):为什么呀?

师:因为,你们用自己饱含深情的朗读让纸上的小英活了起来,让她变得更加真实、生动了。

(教师面带微笑,表情活泼,传达一种赞扬和喜爱的感情。整个课堂气氛瞬间被点燃,学习气氛异常活跃。)

小学语文的学科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苏式课堂 大问题导学 发散性思维 智慧教学

“苏式课堂”是未来苏州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是苏州教育现代化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作为“苏式课堂”项目研究共同体的一员,我校根植于苏州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思想精髓,遵循课堂教学基本规律,融合苏州地域文化背景,以“少教多学”总体策略为引领,自觉将“苏式课堂”理念融入教学价值追求,通过强化课前“预学”,细化课中“导学”,优化课后“辅学”,实现从全面依靠教师的“教”转向更多依靠学生的“学”。下面以语文学科为例谈谈我校在“大问题”导学方面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一、关于“问题”的问题

课堂提问既能引领学生的思维,又能有效推进教学进程,是课堂教学中的“常规武器”。一直以来,课堂普遍采用的是“问题教学法”,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夫在《现代的课》一文中所说的:“教师把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教学法”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是启发学生思维、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以说没有好的提问艺术就不会有成功的教法,也就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目前课堂上很多教师是为了“牵引”而“问”,把重点放在提问的指向性和精确性上。真正为了“不教”而“问”、为了“会学”而“问”的不多,以至于常常出现低效提问。

1.“面面俱到”之问。一些教师出于“面面俱到”的考虑,试图在一堂课上兼顾到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教学中既要有识字写字、词句教学,又要有阅读理解、朗读感悟,还要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写法精妙。在有限的时间里,由于目标过散,问题过碎,环节过多,学生在琐琐碎碎的问题“轰击”下“频频应招”。虽然他们的大脑在不停地运转,但最终结果却是“一头雾水”。这样一堂课下来,没有一个明确的教学中心,课堂表面上看似热闹,却很难看到他们自主探索、自我发现的热情和智慧。

2.“泛泛而谈”之问。也许是为了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大多只是针对文章蕴含的思想主题和价值观设计提问。如“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面对此情此景,你想说什么?”“这样写,好不好啊?”这些提问大多可以脱离课文的具体情境,似乎在什么课文中都可以提出。如果此刻教师对学生的作答没有明确的指向性,学生常常会依据文本的一些表面信息展开联想,泛泛地谈论自己的感悟,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步步为营”之问。不少语文课上,教师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学生则是一个回答接着一个回答。看似师生之间有很多互动,但这种现象却反映出提问的低效。要么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需要动脑筋思考就能脱口而出答案;要么就是最初提出的问题太难或太偏,而学生的回答又不能满足教师的预期,于是教师不得不分解出若干铺垫性问题,“步步为营”,直到让学生说出教师期待的答案。

二、为了“学习”的学习

传统课堂中,教师常常问个不停、讲个不停,学生多习惯于沉默、被动。这种“我教你学”的学习方式只能算是“低端学习”,学生永远是学习的“跟随者”。真正的学习应该让学生自主规划、自由想象、自我探寻。因此,把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正是少教多学“苏式课堂”研究的出发点与目的地。为此,我们主动更新教学理论,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以“大问题”为导学策略改变“一问到底”的传统课堂,不断丰富“苏式课堂”传承的“少教多学”内涵,让课堂教学走向低耗高效。

这里所说的“大问题”其实就是学科和学科教学的核心问题与基本问题。它是一节课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问题,它是课堂教学的一条主线,课堂中“派生”出的其他问题都与之存在相关的逻辑关系。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围绕这个中心问题展开的。“大问题”的“大”其实可以与“小问题”的“小”进行比较。首先,单位时间里,“大问题”数量少,“小问题”数量多,在“大问题”课堂里,学生有更多时间思考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而在“小问题”课堂中,学生忙着回答问题,却少了思考问题的时间。简而言之,“大问题”给学生提供了大空间。其次,“大问题”对问题的要求高,问题抓住了知识理解的核心与基础,“大问题”解决了,许多“小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1.“大问题”要体现高度整合。“大问题”必须有高度的整合性。从与课堂其他问题的关系上看,要体现“主辅关系”,也就是说一堂课上的其他问题都是与之存在逻辑关系的“派生问题”,这些“派生问题”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并按一定序列整合起来的,它们的解决是围绕“大问题”的解决进行的。从与学习主体的关系上看,“大问题”既关系到课程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又连接着学生的兴趣点和发展点,“大问题”必须基于学生当下兴趣与水平,并能激发和帮助学生对课程目标的主动建构。

2.“大问题”要体现适度开放。所谓“适度开放”,指教师提出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或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不是唯一的。这样的问题会使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甚至前所未有的独特想法。“大问题”激发的正是发散思维,培养的正是想象力和创造力。它不像传统教学提问方式,一问一答,一答一个准,只提供一种解决途径与一种可能答案,结果是堵塞了学生的思路,桎梏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在开放式问题的推动下,学生必然会多角度、多方向、多手段地解决问题,从而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3.“大问题”要体现深度启发。“不愤不悱、不启不发”。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愤悱”之处,不失时机地用问题开启学生思维之门,让学生经过充分思考才能解开疑惑。维果茨基认为:“只有设在最近发展区的提问,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由潜在水平转化到新的现有水平。”因此,教师要抓住要害、切中肯綮,让学生由这一问题产生由此及彼、由远及近、由内到外的联想与想象。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从而体会到学习的真正乐趣。

三、实现“智慧”的智慧

“苏式课堂”是继承传统、发现既有价值的课堂,也是开拓创新、面向未来的课堂。我们研究的“少教多学”苏式课堂是教师智慧引导,学生发现智慧、领悟智慧,运用智慧方式进行学习的课堂。为了实现这样的“智慧课堂”,教师必须智慧地设计“大问题”,运用“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一个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课堂提问,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因此,寻找到恰当的切入口是设计“大问题”的有效方法。

1.紧扣文章题目设疑导学

文章的题目常常就是整篇课文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就能窥见文本的大概。教师如果从课文的题目入手来构思问题,既易于操作,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课时,我在引导学生初步阅读课文之后,就紧紧围绕“奇妙”一词进行设疑:“互联网有哪些奇妙的地方?你从哪里能感受到这种‘奇妙’?”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读、画、说、写等学习活动,逐步深入感受互联网传输速度快、内容丰富等特点。再如教学《师恩难忘》一课时,我以“令作者最‘难忘’的是什么”统领整堂课教学。学生通过研读文本,最终自主探究得出四种结论:难忘田老师的能说会道、才学出众;难忘田老师的上课方式;难忘田老师讲的故事;难忘田老师对我的深深影响。这样一来,不仅把整篇课文内容都串联起来,而且难忘之情、感恩之意萦绕不绝。

2.聚焦关键词语设疑导学。每篇文章都有一定的主旨,这些主旨有的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有的则突出表现在某一关键词语中。聚焦这些关键词语构思问题,可以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文本。例如,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我的战友》一课时,以“纹丝不动”一词设计问题:“什么是纹丝不动?为什么要纹丝不动?怎样纹丝不动?纹丝不动的结果怎样?从纹丝不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几个小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构成了直指文本核心内容的“大问题”。再如《天鹅的故事》一文中有一句写老天鹅带头用自己的身体重重扑打冰面。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扑打”解决这样的疑惑:“‘扑打’是什么意思?天鹅为什么要用自己的身体重重扑打冰面?从‘扑打’一词你能感受到什么?”这样教学过程流畅、条理清晰,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表达效果,为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

3.把握中心句段设疑导学。文章的中心是作者写作意图的集中体现,很多课文中都有那么一两处画龙点睛的句或段。这些句段或概括课文内容,或蕴含文本中心,或架构文章结构。准确把握住这些句段,就能架起沟通文章的外显语言和内隐中心的桥梁。如《诚实与信任》一课,文章末尾小红车的主人说的那句话就是对整篇文章中心的提炼,教师可以通过这句话设疑:小红车的主人为什么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然后带领学生潜入文本,品味语言,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再如《安塞腰鼓》一文中“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现了多次,这句话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巧妙地架起了文章的结构。教学时,我从这句话入手进行设疑:“‘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四次,安塞腰鼓到底‘好’在哪里?你从哪些句子能体会到它的‘好’?”并以此为教学主线,引导学生分别从“好在有火烈的舞蹈场面”、“好在有震耳欲聋的鼓声”、“好在有茂腾腾的击鼓后生”、“好在有匆匆变幻的舞姿”四个方面感受安塞腰鼓的独特魅力。

其实,设计“大问题”的切入口还有很多,无论何种切入方式都必须基于教学核心目标和学生最近发展区。常言道:“为教之道在于导,为学之道在于悟。”让学生学会思考是送给他们的最好礼物,教师要努力优化课堂的“问”,要能“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

参考文献:

[1]韦娥群.用“大问题导学”进行有效教学[J].文理导航,2013(2).

[2]滕树果.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13(8).

小学语文的学科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堂讨论 课堂教学 教师

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讨论,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下面就个人的实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和做法。

一、目的明确

课堂讨论的着重点不是讨论的结果如何,而在于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讨论的习惯,充分暴露学生的想法(思维)。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什么问题、何时让学生讨论,教师应有明确的目的,或为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或为加强知识间的沟等。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讨论问题的选择应遵循小而具体、新而有趣、有适当的难度、有启发性、符合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等原则。

二、把握时机

时机是具有时间性的机会,是事物发展的连接点和转化的关节点。所以,要搞好课堂讨论,还需善于捕捉讨论的最佳时机。常见的最佳时机有:

1、当需要突出重点时

课堂教学必须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做到重点突出,而组织课堂讨论,则是突出重点的方法之一。这样不仅解决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而且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当需要扩展和深化知识时

课堂教学要“抓纲靠本”,但这绝不意味着照本宣科。课本中的有些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予以扩展和深化,以启迪和发展学生的思维。

3、当学生的认识普遍发生偏差时

学生学习中产生的认识偏差(或错误),来源于学生学习活动本身,利用它引发讨论,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纠正学生的错误具有特殊作用。

4、当教师的提问出现“卡壳”时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认知结构等智力因素的制约和注意、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出现“卡壳”的现象并不少见。遇到这种情况,教师既不能一手包揽,也不能“穷追猛打”,更不能冷言相讥,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达到使“卡壳”学生茅塞顿开的目的。

5、当学生的思维处于“低谷”时

课堂教学的构思和组织,要以启迪学生思维为中心。一节课40分钟,学生的思维并非时刻都处于亢奋状态,而是有张有弛,高低起伏的,一旦发现学生的思维处于“低谷”时,可及时组织讨论,将学生的思维重新推向,以形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教学节奏。

三、把握火候

组织讨论时,教师要把握好火候,可以概括为四度,即梯度(如设置知识台阶)、跨度(如知识块之间的联系)、深度(如要求的难易)、密度(如容量的多寡)。教师要不断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不断地提醒学生头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引导他们去与新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

四、形式多变

讨论的形式应根据教学实际变化,可以是指导式讨论,就是教师结合教学目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围坐在一起,就教师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教师则不时地参与讨论,或作一些提示、释疑;也可以是自主式讨论,就是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后,让学生自学教材,自已发现问题,并进行自由式的讨论,寻找答案。在组织学生讨论时,教师应指定学生担任组长,负责记录、归纳本组学生的意见,分组讨论后,还应让各组进行交流,教师发表自已的法。此外,也可以分成两组就某个问题进行辩论。

五、延缓评价

在讨论中,教师要尽可能延缓评价,在学生思路穷尽之时,切不可“强行”向学生推出标准答案。在找出最佳方案之前,应让“劣质”方案充分表演。评价的重点应放在讨论的过程上,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学会反思、归纳和总结,提高自我评判能力。评价的语言应精练,要切中要害,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应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六、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