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英语教学策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大学英语教学策略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教学策略 出现的问题 成因

1.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时代、人才竞争时代,并且随着我国加入WTO,培养国际化人才成为我国教育界,尤其是外语教育界的历史重任,这对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但是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从一个普通大学毕业出来的学生,往往既不能听,也不能讲英语”(李岚清)。这是许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尴尬现实,学生们所花时间和代价与教学效果不成正比。所以,进一步提高高校英语教学质量,深化外语教学改革已可不容缓。以下是笔者对这一现状的分析及解决意见。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

1.1教学目的偏离实际

虽然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了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大学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也就是说,大纲要求大学英语的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重在使用。而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学生的学习目的是为了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这一考试的通过成为广大教师衡量其教学能力的标准,也成为学生们理解的学好英语的标准。虽然,这个考试确实能说明学生一定的语言能力,但并不全面。很多通过考试的学生仍然无法用英语正常交流,成了所谓的“书面英语”。

1.2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我们一直强调教学形式多样,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保持多样的形式并不容易。由于教学目的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很多教师把精力都放在让学生做模拟题上,特别是四、六级考试的应考前,很多教师把课堂变成了四、六级辅导班,布置大量的模拟题套题让学生喘不过气来。这样,从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说,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向较窄,课堂内主要听老师的“满堂灌”。久而久之,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渐渐减弱,以致于最后不会提问。

1.3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制造或传播的意义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吸收才能成为学生个体所认同的意义。心理学研究证明,我们能记住听到的20%,看到的30%,看到并且听到的50%,说过的80%,说过并且做过的90%。可见,越是主动地学习,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越高,学习的效果越好,学习过程就越成为意义制造的过程。然而,在四、六级为导向的英语教学氛围中,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自然也就不会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就会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盲目性,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该怎样去学习。

2.对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教学中存在这些问题是有原因的,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教师对大纲精神的把握和教材的运用不够好

在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一是忠于教材,坚持“以本为本”,照本宣科;二是依赖教材,而不能进行精“加工”;三是囿于教材,而不能突破教材束缚。我们不能把教材看得太死,要注意用教材教,而不是去教教材,对教材的运用要灵活。为了达到一种目标,我们可以运用教材所选篇目为例,也可以选用教材之外的篇目。教师有了这样的理解,在教学中就不会死搬书本。

2.2评价制度单一

当前的评价方式单一,束缚了教师的教学活动。虽然我们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和老师,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影响,由于中国教育选拔功能的影响,目前我们的评价制度还是比较单一,以考试成绩确定考核等次的方法还没有完全得到改革。在这种评价方式的影响下,教师和学校仍然是过分注重考试成绩,导致平时的教学活动只注重眼前的利益,以及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安排缺乏长远计划,注重短期目标。

2.3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引导

在陈旧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内自说自话,不顾学生的反应和兴趣。有些教师对课内阅读文章引导学生作反复的理解,忽视了对知识的延伸和扩展。课堂外,教师未能及时有效引导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难点。许多教师上课仅简单公布练习答案,学生也逐渐养成缺乏主动解决问题、缺乏创造性思维等一系列不良习惯。

3.可运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3.1更新教学观念

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是:尊重学习者的选择;注重通识教育;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培养,等等。大学教育要进行传统观念的更新,树立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新思想,确立信息时代的人才观:拥有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教师要在熟知教材、深人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从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教案为中心转变以学生认知特点、认知规律为中心。有些内容出现过于简单或复杂的可以删除,另选适合学生水平的文章来学习。在内容确定的基础上,采取多样有效的教学形式,也就是说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充足的活动时间和空间,采用自学、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爱学、乐学,变单向、双向交流为多向交流。这样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2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仅仅有“学生是主体”的认识是完全不够的。教师一定要充分意识到:教师是外因,它必须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要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学习是自己的事,应该怎样听好每堂课,如何做好复习和预习工作,学科作业怎样完成,对老师的提问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这都是自己应有的基本行为。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使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提高教学成果。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使用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创造自主学习环境。我们要通过设疑、发散思维等方式,创设条件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吸引学生,做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3注重因人而异的分层教学

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应视学生为能够不断发展的个体而不是容器。学生程度的参差不齐决定了教师应重视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每个学生在校的学习都是在先前的社会化水平基础上进行的。对于学校教育中的所有内容学生都是利用先前所获得的观念进行同化和吸收。视学生为能够自我发展的个体,承认学生之间有先天获得和后天形成的差异,这一前提下的个性化教学才是合理的。分层教学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作出不同要求。如,同是一个单元的学习,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在完成课后练习后进行进一步的话题写作及翻译方面的练习;对中间层次的学生可以进行课后练习的扩展知识了解;剩下的学生则在教师的帮助理解下完成课后练习。

4.结语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外语教学中,教学理论众多,运用于实践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们必须要从学生入手,注意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制定具体策略,把握好活动过程中的操作环节,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柳夕浪.课堂教学临床指导――教学行为的分析和指导.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87.

[2]吴军赞,朱葵.关于大学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大学英语教学策略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独立学院艺术生 大学英语 教学策略

由于艺术生的英语学习特点和大学英语教学的局限,艺术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一直是大学英语教育者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从教材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检测等方面,学者们对艺术专业大学英语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艺术专业的学生在独立学院的招生规模中占了一定的比例,而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这对独立学院中艺术生的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空前的挑战。为了满足艺术生英语学习的需求,同时也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我们针对艺术生的英语学习特点,探讨了独立学院艺术生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一、艺术生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根据笔者的调查,艺术生整体英语基础薄弱,而且水平参差不齐。究其原因,主要是艺术生在高中学习期间过于注重专业课,忽视文化课。另外,艺术生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主要是因为他们在以往的英语学习中没有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再加上基础薄弱,在大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就会有困难。不断增加的困难使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逐渐失去信心,形成恶性循环。

二、艺术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1.选择合适教材

教材的选择在艺术生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教材的选择往往忽略艺术学生的接受能力或者缺乏话题性和实用性。难度大的教材只会弱化教学效果,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激发不了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话题性和实用性的教材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也满足不了应用的需求。所以我们选择了《实用艺术英语教程》这本教材。此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难度适中;侧重艺术题材的选择,将教材内容和艺术专业相结合;着眼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基本的词汇和语法为基础,以模仿和实践为辅。这本教材的最大特点是适当结合艺术专业英语,且具有实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2.注重针对性备课

备课不仅仅是单纯的对于课本知识的准备,还包括对学生的准备。也就是说,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状况,包括对于授课班级学生的学习态度、基础情况等。老师除了要准确地掌握课本内容以外,对课文的相关内容,如背景知识、文化知识等知识的准备也是备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师要结合每个单元不同的内容,详细地准备背景材料、知识点的拓展材料和相关的多媒体材料。此外,还要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选择好具体的教学方法,语言点的讲解方式,课上、课下的学习任务及小组活动形式等。

3.采用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板书教学信息量小,形式单一。幻灯片教学能直观、形象、有效的呈现知识点。多媒体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幻灯片教学上,更是一种结合了图片、音乐和动画等多种方式的教学形式。艺术专业学生思想活跃,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所以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运用多媒体呈现不同的内容,结合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在第一单元Film的引入部分,笔者在幻灯片上呈现奥斯卡电影海报,通过欣赏电影图片唤起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解释海报上的英文电影名增强对词汇的记忆。又如在课文3D Movies:Coming Back at You的讲解中,笔者播放和课文内容相关的阿凡达的电影片段,然后简单的解释台词,让学生上台模仿台词。另外,利用多媒体设计相关的小组任务,让学生完成。这样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4.强调多种互动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直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所以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特别是对于艺术专业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该照本宣科,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而是要灵活地处理教材内容。艺术专业学生模仿能力强,表现欲强,有创造力。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教师可以结合课堂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展课堂活动,采用任务教学法,让学生主动学习。首先,老师要帮助艺术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笔者开展了每课报告的活动,每节课由一名同学进行两分钟的英文报告,可以是新闻播报,也可以是演讲。然后老师和同学根据报告内容进行简单的提问。老师在报告前和学生商量报告的内容,提出建议或者帮助修改。这样不仅在书面上和口语上让学生得到了锻炼,而且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另外,老师要通过互动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老师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播放和单元内容相关的英文歌曲,讲解歌词,让学生自由表演,或者布置简单的情景剧或戏剧片段让学生分组表演。情景剧可以由学生独立创作或者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使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发挥特长,活跃课堂气氛。此外,老师也可以根据课本内容开展情景对话、小组讨论等课堂活动形式。在组织活动的过程当中,老师要注意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尽量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三、结语

艺术生在英语学习中是个特殊的群体,老师在教学的不同阶段都要考虑到艺术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特点,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该是课堂的组织者、管理者、鼓励者和参与者。教师应该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通过课程中的任务教学法,开展互动,突出教学的个性化和实用性,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润清.外语教学的科研方法[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许爱兵.谈大学艺术英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艺术[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11):25.

[3]张汾喜,阎玉枝.大学英语软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01(17).

大学英语教学策略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互动教学;运用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以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而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教学费时低效,在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说写能力的培养方面效果低下,不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这种大背景下,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所谓“互动式英语教学”就是在英语教学中师生之间通过真诚和谐的交往、沟通,相互作用,相互推动,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环境间互动的教学局面,推动教学进程,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能有效地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培养其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互动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旨在通过互动式教学,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为实现该发展目标,互动式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应遵循以下几点:

一、平等参与

互动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还要使学生学习并理解知识。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与其一同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教授新知识时,教师可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在参与中领会所授知识。此外,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也应仔细观察学生,给予他们心理支持和鼓励,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热情。

二、多提问题

问问题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教学形式,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语言习得手段。许多教师依然不愿意在课堂上运用此教学策略。研究表明,适当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还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薄弱之处并促使其及时修正。为了更好地在互动教学中使用提问题策略,教师应努力建立理性的问题。问问题的目的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通过交互式的学习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因此,问题应该是明确、有目的、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同时还应维持互动的有效性。

三、增加乐趣

为了实现互动式教学,教师应利用自身的行为模式,尽量刺激学生的兴趣。因为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是影响课堂教学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学生能够很快知道接下来将要进行什么,他们会很快失去兴趣。因此,增加适当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策略。对于学习者而言,需要花费大量的重复和机械训练才能够记忆相应的语言点,这很容易使其失去兴趣。而此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辅助手段,例如英文歌曲、简单公式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其中,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掌握相应的语言知识。

四、创设情境

教师所教授的语言知识应满足实际需要,努力使学生能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因此,教师应努力创设环境,使学生掌握在不同语言环境下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创设语言情境。第一,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表演创设情境。学生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掌握新的知识。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渴望,同时可以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情境中。第二,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在互动式教学中设置难题和悬念。学生由于急于知道答案,因此会主动探索问题,一步一步揭开问题的答案,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第三,教师还可以通过生动的图片、视频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语境,从而缩小学生和所学知识间的心理差距,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互动式教学中来。

五、相互合作

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一大特点是在学习新的知识点的时候,学生不再是自己学习,而是投入不同的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最常见的学生分组方法是成对分组、小组分组和班级合作。

(1)成对分组活动。成对分组也被称为成对活动,是互动式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 一般是指学生两两成对进行如一段对话、一个游戏或彼此间传递信息等练习或任务。当学生参与到成对活动中时,教师应在各组间不断观察,解答练习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教师能够有效组织成对分组活动,就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相互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小组分组活动。小组分组活动是组织三人及三人以上活动中有效的分组方式之一。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加入每个小组的活动当中,并对每个小组的活动进行必要性的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座位、学生成绩强弱或者学生兴趣爱好对学生进行分组。当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与学习成绩较弱的学生分为一组时,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有效帮助其他学生快速地掌握新的知识点。当学生通过兴趣爱好分为一组时,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与那些跟他们拥有相似兴趣爱好的同学进行交流,从而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也收获更多的朋友。

(3)班级活动。当教师在呈现新语言,解释新概念,检查答案或总结知识点时,班级活动仍然是大多数教师习惯选择的活动方式。班级活动时,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一起回答,也可以在教师的提示下单独回答。尽管班级活动并不是最具效果的互动式教学方式,但对于我国学校班级人数较多这一现状,班级活动仍然是一项非常实用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六、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可以提供大量的听力材料和对话场景,带来真实和有效的学习环境,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富有吸引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公共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播放幻灯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组织课堂教学。

学习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合作关系,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互动式学习的有效前提。一个友好的课堂互动氛围可以刺激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水平。在参与互动活动时,教师和学生应保持平等的关系和地位,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应掌握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让学生参与到互动活动中去,从而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激发学生好奇心方面,教师应正确提问,增加快乐的教学活动,创建合适的教学情境。

总之,课堂互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有利于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所有的老师都应该尽最大努力运用互动教学策略,设计更有意义的互动活动。

参考文献:

大学英语教学策略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言与文化 英语教学 文化教学 策略 

英语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在国际间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已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前正面临着进行现代化改造的问题。语言学习首要的是要确立学习的目的,而目前大部分学习者学习英语的目的都是为了交流,尤其是进行跨文化的交流。交流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交流的进行意味着吸纳和传播两者不可或缺。然而初始学习通常是以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语言知识为起点,这样往往就被误认为学习英语语言知识就具备了交际能力。因此,在实际交际活动中就出现了因英语文化的缺失而造成的各种不当表达。如今大多数英语学习策略仍然强调语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文化教学却被疏忽,这就需要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渗透文化教学,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提升文化能力,才能实现有效交际。 

一、语言与文化 

文化是指在特定的时期一个特定的社会或民族所特有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信仰文学艺术等。 

美国人类学家古迪纳夫指出:“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语言蕴含在文化之中,同时文化赋予了语言鲜明的民族特色。语言与文化之间相辅相成,文化通过语言表达继承和传播它所属的民族的独特民俗、价值理念、传统习俗、风土人情等;语言通过交流丰富文化的内容,促进文化的发展。因此,脱离了文化而单纯的学习语言,就会出现礼仪,礼节甚至是表达了相反意义错误。 

多种文化相互碰撞的过程其实就是外民族文化的输入与本民族文化重构的过程。在英语逐渐成为国际性的语言的时候,用英语向其他国家的人民讲述和解释中国文化已经成为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也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承担的基本任务之一。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育,实现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交流融合,而不是仅仅进行目的语文化的教学,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与文化意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把文化教育导入大学英语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掌握语言符号系统,而不学习其底蕴文化,就会造成说着一口流利英语,犯下严重语用错误的现象。所以,要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必须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进行目的语的文化导入,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发展,我国的跨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因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在交往中引发的误解时有发生。这些事实使更多的人认识到“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文化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语言学习的要求,从而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对语言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导入文化知识时,在教语言的同时结合语境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一方面,要经常给学生灌输一些英美文化习俗;另一方面,还要不断纠正一些不适合英美文化习俗的语言。大学英语课文选材丰富,内容涉及英语国家历史、地理、社会、人文、价值取向和社会观念等。如在讲课文“big bucks the easy way”可介绍美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活观,他们的家庭关系及父母子女自立性格的培养等文化观念,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得理解课文,加深印象。而且,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哪一个方面都离不了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更全面、准确的理解目的语。 

当今英语教学仍然以传统教学模式居多,大多数学生认为背好单词就是学好英语了。此外,尽管口语训练不断被重视,但是稍作观察就会发现许多学生在交流中常误将汉语习惯带入跨文化交际情景,各种中式思维的语言表达频繁出现。例如,当中国学生被外籍教师表扬和赞美时,中国学生往往以谦虚之词回应,“it’s nothing.”“i’m a common student.”这就会被外教误解为自己的认识有误,而感到很为难。 

中国学生为了表示关系亲密,在与外籍教师交流有时候省略了礼貌语而被误解为缺乏道德修养,像这样缺乏文化因素的考虑而将汉英文化意识一一对等中式思维方式的表达屡见不鲜。如果不能充分体验英美文化,发现文化差异,我们的思维方式就会继续受到本族语言的思维习惯的影响和牵制,文化教学势在必行。 

同时,文化的特点决定着文化学习的必要性,正如william j. starosta指出文化具有四个基本特点:文化是整体的;文化是后天习得的;文化是动态发展的;文化是无处不在的。这些特点说明我们能够通过在后天的不懈地学习、积累和更新文化知识而避免因文化缺失而造成的语言错误。 

三、英语教学中实现文化教育的策略 

1.文化学习应基于正确的文化学习意识 

多数学生缺乏文化学习的意识是因为他们认为英语四六级考试是要面临的当务之急,文化学习就被忽视和搁浅了;还有学生认为汉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其它文化不堪一比,因而也不足为学;更有学生盲目地崇洋媚外,认为崇尚发达国家英美等国的文化就是与时俱进,曲解文化学习的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渗透文化教学,使文化学习成为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过程。教师应在英语学习课程中导入相应的背景文化知识,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学习途径,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培养积极的文化情感,正确理解学习文化的意义,避免并逐渐消除已出现的文化隔阂、文化偏见甚至偏激。

2.通过词汇教学,加强英汉文化对比 

(1)同一的词语不同文化内涵的比较 

词汇赋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不同名族的语言中表现形式不同。同一词在不同的语言中表达的文化内涵、概念范围不同。正如在《中西文化之鉴》一书中 ,作者指出朋友“friends”一词的文化内涵在美国文化中只表示与朋友一起度过美好时光并且朋友之间相互支持,并不包括对朋友及时提供帮助的责任;在汉语中“朋友”的内涵却更具体、更深刻,它包括对友人的责任、对朋友的需要的觉察和及时的物质帮助。如果学生没有了解“朋友”在中西文化中的文化意义的不同,与美国人交友就会误解重重。又如,瞪眼睛“widening eyes”在中国文化中表示生气时的表情,在美语对话中却表示惊奇。尽管这些词传递相同的语义,却影射出不同的文话内涵。 

(2)不同词语相似文化内涵的比较 

有学生反映有些短语、句子很好翻译。例如:茶杯“tea cup”成千上万:“thousands upon thousands of”,皮包骨头:“skin and bones”,因为这些词汇不仅具有与汉语相似的语义和表达方式,而且具有相近的文化内涵。也有词语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内涵,但是表达习惯与汉语不同,例如:汉语中常将吃的少比喻为“吃猫食”,而英语中常表达为“eat like a bird”。但是文化内涵都是形容吃得少;又如汉语里的大海捞针常在英语中表达为“look for a needle in a bundle of hay”。(指在稻草中找出一根针)文化内涵都表达为极难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再如汉语中常说的无风不起浪,在英语中常被译为“there is no smoke without fire”(无风不起烟)。文化意义均表达为事由因出。如果教师在课堂中能引导学生在词汇中发现类似的相近或不同的文化内涵,在选词时他们就会避免表达上的习惯错误。 

3.利用教材导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通常是利用教材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然而对中外语言文化的差异的了解,文化意识的培养仍然是教学的缺项。如果教师立足课本深挖文化背景知识,就会很容易地在英语教学中实现文化教学。例如,《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lifelong education”,教师可以抓住教育这个话题导入相关的美国教育体制方面信息,如:多样性是美国教育体系最显著的特点,表现在学校的类型、规模、管理、政策和教学实践;全国没有统一的教育体系,政府可以影响和控制教育,但是不能控制各州的教育政策和实施情况等。而中国的教育模式和教学实践往往是在全国范围内由试点到普及,呈一体趋势,这与美国教育体制和教育管理模式是有一定的区别。如果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能介入相关的背景文化知识,积少成多,学生的文化思维能力也将逐步提高。 

4.利用多媒体资源辅助文化教学 

通常英语教学是通过课堂完成,在课堂讲授英美文化礼俗、风土人情,学生只能通过讲授和想象完成他们对文化知识的理解。多媒体却可以提供一个全方位的文化语言环境,通过播放电影、录像、图片、报道将现实中的文化生活真实呈现给学生,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英美文化的风土人情。同时,多媒体可以提供无穷的资源,不仅可以用于课堂,在课下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登陆一些外国学习网站进行英语交流,将学习的语言文化知识学之用之。 

参考文献: 

[1]chen-guoming william j. s

tarosta.跨文化交际学基础.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美]戴维斯.中西文化之鉴——跨文化交际教程.m 1 doing culture,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action.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h.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大学英语教学策略范文第5篇

一、引言

英语学习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就不能再像学习的最初阶段那样获得稳步提升了,而是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的徘徊状态,这种现象就是外语学习中的石化现象(fossilization)。

二、中介语石化现象及其概念

中介语石化是第二外语习得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中介语(Interlanguage)的概念由Selinker在1972年提出,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者使用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体系。该语言体系是处在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一个连续体上的,它兼有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的特征,并且在逐渐向目的语靠近,但是,却永远不能是目的语。

中介语具有可渗透性、可变性和系统性三大突出特点,而三大特点中最明显也是最引起语言学家注意的是它的石化现象。Selinker(1972)指出约有5%的外语学习者可以达到目的语的水平,剩下95%的外语学习者到达一定程度后,会停滞不前,也就是说,当中介语向目的语过渡的过程停止时,中介语便会出现石化现象。在1996年,Selinker将石化现象重新定义为:“语言石化现象是指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中的一些语言项目、语法规则和系统性知识趋向于固定的状态,年龄增长和学习量的变化对改变这种固定状态不起任何作用。”石化现象不单纯是贬义的语言错误的代名词,从理论上讲,它是普遍存在于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一种心理机制。

三、石化现象成因

1.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

语言迁移是指学习者把母语的语言特点迁移到目的语,包括正?w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显然导致语言石化现象的母语迁移属于负迁移。母语迁移可以是语音、词汇、句式甚至是文化层面的干扰。如许多英语学习者即使学了很长时间的英语,仍无法克服他们的“口音”。从用词层面来看,汉语没有词尾变化,学习者在目的语输出过程中容易忘记加复数或是第三人称单数;从句子层面来看,汉语中有些固定的连词搭配。

如“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当学习者借用汉语的句法规则时,就会出现这样的句式错误:

[误] Although he is rich, but he is not happy.

[正] Although he is rich, he is not happy.

从语篇层面来看,受汉语影响,一些学生的英语作文在表达观点时喜欢拐弯抹角,不够开门见山,行文没有使用主题句的意识,不会用英语思维去写作。

2.训练迁移(Transfer of training )

训练迁移是指在教学中,外语学习者习得某些不符合目的语的规则,如英语教师的不规则发音长期影响学生的语音,在句型操练中总是用一般现在时,少用过去时,使学生在以后的自由交流中,不注重对时态加以区分。

另外,教材的使用不当也可产生训练迁移,如模拟的语言输入并不够真实。以“How do you do”为例,早期的英语教材把此句型作为朋友首次见面打招呼用句,却忽略了其在日常使用中该出现的场合。

3.学习策略(Strategies of L2 learn-

ing)

学习策略指在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学习方法、管理方法以及运用语言的各种活动。由学习策略所产生的石化现象是学习者中最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将目的语简化,尤其是句法的简化,这就是为什么语法学习应该贯穿于学习始终的根本原因。学习策略也可以产生石化,是因为学生在无意识中使用学习策略将目的语简化而用于交流。如冠词的添加、复数的使用和时态的运用等。单一的句子结构和简化了的目的语系统虽不妨碍交流,却使学习者不能自如地、创造性地使用目的语。

4.交际策略(Strategies of L2 com-munication)

研究表明,外语学习者在达到一定水平后,如果遇到学习障碍或困难,对那些学习动机不足的学生来说,就会使用回避(avoidance)、简化(simplification)甚至是肢体语言等交际策略来达到交流目的,由此学习动力减弱,甚至完全停止学习,只是必要时增加一定的词汇。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语言能力石化。可见,二语习得的动机和情感对习得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5.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概括(Over-generalization of target language rule)

目的语的过度概括是指外语学习者常常会把一些规则当作普遍的规则来使用,将目的语的语言结构简单化,从而创造出一些目的语中没有的结构变体。这种结构变体没有母语的特征,却反映了目的语的特征。例如,有的英语学习者会错把名词复数形式-s加在foot之后,写成foots。

四、石化现象对大学英语教学策略改进的启示

大学生英语输出能力的培养主要以课堂为载体,虽然石化现象会对学生的英语能力提高带来阻碍,但所幸的是,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石化现象中大部分属于暂时性石化,可以通过改善教学环境,获得英语的最优化输入,从而达到二次飞跃。笔者认为中介语石化现象对大学英语教学策略改进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母语负迁移

显然,汉语和英语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两者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在大学阶段,学生已经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对英语语法规则也比较熟悉,因此母语干扰引起的石化更多的是中式英语(Chinglish),即虽然语法正确,也能明白说话人的意思,但却感觉不够地道。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注意,并融入教学,提醒学生注意区分,减少母语对英语的干扰。

2.加强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在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因素中起到最主要的作用,是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也是语言学习获得成功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学习动机通常可以分为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和融合性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为谋职或提高自己的修养,通过考试等而产生的学习动机是工具型动机。

为能融入使用目的语的社会生活而熟练掌握语言的愿望是融合型动机。如果单纯怀有工具型动机,例如只是为了应付英语考试,学习效果则会大打折扣。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知道学习英语不仅是为了四六级考试,或是一门求职的技能,更是了解西方文化,实现中国与世界联结的桥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才有显著提高。

3.提高语言输入质量,营造英语习得环境

提高语言输入质量,首先要加大真实自然的语言输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现有语言水平,为其提供大量真实的语言材料,如MP3录音、原版电影、光盘、书籍甚至网络资源等都可以充分利用。教师自身也需规范课堂用语,在使用英语作为课堂用语时,需尽量保证语音、语调、语法、时态等正确规范,口语需符合英语日常表达习惯。否则,教师错误的语言输入也会造成中介语错误。现在许多学校也聘请了外教,应鼓励学生多与外教交流,这样才能大量接触到真实的语言材料。

提高语言输入质量后,教师应为学生尽量创造英语习得的?h境,培养跨文化意识和对西方文化的认同感。大学生的英语已经有一定的基础,教师可鼓励学生每天阅读一定数量的英语原著或英语报刊,把里面有用的表达方式收集成册,或者每天听写一段BBC,VOA或CNN的新闻,把学到的新单词记录下来,不仅可以加强听力,还能丰富词汇。现在风靡全球的美剧、英剧也可在课堂作适当介绍,让学生学会最新、最生活化的英语口语表达,并适时介绍当中所体现的西方文化,如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宗教信仰、神话传说等。

让学生对西方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主动“泡”在英语的环境中,从而打破中介语石化的稳定状态,实现二次飞跃,因为学习的最高境界是自我习得(acquire),而不是被动学习(learn)。

4.合理评价,及时反馈

中国并非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因此学生的英语语言输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错误。如果这些错误没有得到及时指出和纠正,时间长了,容易造成石化,因此教师应对学生的语言输出做出合理评价,既要在情感上给予肯定,维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同时又要及时反馈,在恰当的时候明确指出学生在口语和作文中出现的中介语错误,防止这些错误的中介语石化。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中介语是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错误并不丢人,反而是改正错误从而进步的方法。同时,教师的反馈必须明确清晰,具有知识性和说服力,让学生不仅知道How,而且知道Why,最大限度地减少师生之间的反馈认知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