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合规管理制度建设情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职业技术院校 教学 常规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How to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Routine Management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s
WANG Cunqin
(Nanjing Colleg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48)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ountries strongly develop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 surge, in demand for talent and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education quality between violent conflict and the general management of teaching and teaching quality are closely related. In view of this,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routine management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s teaching the current problems, and then teaching them how to strengthen routine management, improve teaching routine management level, and propose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institutions.
Key word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teaching; routing management
1 职业技术院校教学常规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常规管理规章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在近年发展过程中,职业技术院校未能及时建设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自身规律的制度。除部分学校组织力量在研究、探讨制订相应的制度外,有些学校直接沿用升格之前管理较好的中专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仅对其稍加修补,较少考虑其适用性和有效性。有些还对原有制度自我感觉良好,觉得无需改变或者舍不得丢掉多年摸索出的“成功”经验,因此未能及时改进教学管理制度以适应升格后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有些学校已虽意识到中专的教学管理制度适应不了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却对于如何建立一套新的符合职业技术院校教学规律的教学管理制度,又无从下手,因此干脆直接从著名高校“拿来”使用,将普通高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照搬过来。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类型之一,但它也有着自身的独特规律,不完全等同于普通高校,普通高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在职业技术院校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很难实现有效的教学常规规范管理。
1.2 教学常规管理规章制度落实不够到位
有些职业技术院校制定了对应学校自身发展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然而却未能将制度严格落实在具体的教学管理实际工作中,执行力度远远不够,管理依然存在诸多盲点。
有些院校的教学常规管理主观随意性大,职业技术院校教学常规工作抓得不严,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教学计划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往往被打折扣,课程安排和教学计划等都能随意修改和制定。职业技术院校师资力量比较缺乏,因此教师上课任务较重,时间不够用,有时一整套的常规教学难以完全落实,往往有所偏重,难以面面俱到。有些学校仅仅重视特殊环节或某个时间段,以教案长短评优劣,却不顾备课内容的新意、适用性,致使有些教师花大量时间写教案,反而忽视了课堂教学过程管理,没有余力进行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等的研究。有些学校只做表面化一般性日常教学检查工作,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没有足够重视并及时解决,问题年复一年堆积;进行集中性教学检查效果只能持续一段时间,检查过后又恢复原样。
随着近年来职业技术学院的不断扩招,有些职业技术院校规模不断扩大,他们普遍采用院系二级管理模式。但往往因为利益不同出现认识上的分歧,不能达成一致,学生管理部门认为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而教务管理部门认为教学工作才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各系部以及职能部门间缺乏相互沟通,而整个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肯定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和配合,才能优化管理。
2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有效途径
2.1 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管理规章制度建设
对多数职业技术院校来说,学校有必要认真定好位,让教学管理工作人员不断认真学习《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等文件,以及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管理的一些理论知识。结合职业技术院校的办学规律和自身实际,形成科学且规范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创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完善教学评价制度,使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从而提高职业技术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面对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要需加强职业技术院校中的教科研工作,该工作是推进教学改革和改进管理的重要力量。教科研工作要立足于教学、(下转第30页)(上接第12页)立足于管理,充分认识教学管理的内涵与制度建设、教学内容广度和深度的要求,研究出相应的教学方法、具体教学过程等,用科研成果促进教学改革,相互鞭策,共同推进职业技术院校的共同发展。近年来,一些示范性职业技术院校摸索出较为规范且有特色的教学管理方式,提高了教学质量。职业技术院校可以学习、借鉴这些成功的做法,转变教育理念,从而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整体教学管理水平。
2.2 积极参与和开展教学评估
近年实践证明,教学评估可以有效地提高学校教育管理水平。职业技术院校开展评估可以教学评估为契机,认清教学常规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加以整改。职业技术教学可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实现评估。按照常规,在学校以外的外部评估中,评估教学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每个学校都想通过教学管理获得好的评估成绩,它主要包括教学管理制度情况,教学秩序管理情况,教学质量管理情况,考试管理和学籍管理情况。此外,还应有奖惩制度相配套。在教学评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方针指导下,外部的评估促使了学校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和不断提高学校总体的办学水平,尤其是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方面,效果更加显而易见。
除学校外部的评估之外,学校内部还可结合学校自身的定位,创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形成自我监控体系来监督教育教学质量。教学督导是学校自我评估体系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大多数职业技术院校以聘请已退休或者外校的老专家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督导。他们除了授课,主要的任务是进行教学督导,检查常规工作是否贯彻落实。督导因为督导工作的关系,总是能够发现教学或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他们根据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一些的建设性意见,有时可以直接反馈予相关教学工作人员,大家共同谈论之后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进而达到促进学校管理的进步与发展。
2.3 严格落实教学常规管理规章制度
在实际的教学常规管理过程中,教学管理工作者要做到严格管理、常抓不懈。建立符合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与要求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是首要条件,但更为关键的在于具体严格落实,除了科学合理还要严格落实全程管理,包括一开始的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以及之后备课、辅导、考核、课堂教学、实训教学管理,最后到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等,使每个环节都能按照相应的制度和程序进行,提高教学质量。抓教学常规切忌时冷时热、有头无尾、“搞形式”、“走过场”,而是要常抓不懈,要渗透到每位师生心里,外化为自觉的行动。
3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职业技术院校在教学常规管理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但只要对症下药,不断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建设,积极参与和开展教学评估,严格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就能得以有效改善,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推进职业技术院校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方晓红.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升高职教学质量[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Z1).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全球化的实现,带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促进了我国金融保险的业的发展。使得金融保险行业逐步向自由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传统的金融保险经营模式逐步被打破,新的管理方式逐步出现,金融保险业实质是金融业和保险业的融合。通过融合促进创新,在融合创新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因素,因此为使金融保险业更好的发展,需要进行合规管理。
【关键词】
金融保险;现状;合规管理
一、金融保险业发展现状
金融保险业的发展已有一段历史,随着金融保险业的发展,金融行业也逐步细分,如今金融保险行业分为银行业和保险业以及证券行业。金融业和保险业融合实质是为财产服务的保险业逐步向为金融业服务转型和渗透,银行和证券以及保险之间的界限已经逐步被打破,也是当今金融保险业的发展潮流,我国金融保险业也因此加入了WTO。
(一)金融保险业发展水平较低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保险行业是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其保险费用可也达到当年GDP的10%左右。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水平还相对较低,目前我国的的保险行业费用只达到当年GDP的2%左右,根据国际目前金融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金融保险费用一般应达到当年GDP的4%左右。虽然我国的保险费用占GDP的比例较低,但是我国人均保险费用已从当初的10元,变为如今的100元,发展也是比较迅速的,但是和西方发达国家的2000美元的平均保险费用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造成这个现状的根本原因,还是我国经济还不够发达,人均收入水平还较低,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金融保险业的发展。
(二)保险市场结构分布不均衡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不是很均匀,大多保险公司的总部都设置在北京以及沿海等大型中心城市,仅总部集中在北京等大型沿海城市的保险公司就多大三十多家,虽然各个保险企业也在小型城市和不发达地区的城市设置设立分部,但由于不发达地区的保险公司规模较小,造成我国金融保险行业的分布不协调、结构不完整,这在长远来看阻碍了我国金融保险行业的发展,因此为了促进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就需要对我国的保险公司的分布进行调整。
(三)再保险市场发展滞后保险市场再细分可以分为直接保险市场和再保险市场,目前国内对于保险市场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直接保险市场,而对再保险市场的关注较少,这对投保人来说有较大的风险,而在保险市场的体系建立还不是很完善,同行业内部之间的信任度不高,这对整个保险行业发展也造成了影响,此外对于外币保险业务的开拓大多集中在国外,这对保险行业来说是一大损失。
(四)保险业务结构发生变化我国保险业务发展初期,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是我国主要的保险企业,也是最大的保险企业,囊括我国大部分保险业务。十六大召开以后,我国保险行业的企业也逐步增加,外资保险企业也逐步成立,到目前为止我国保险行业的公司数目已经达到150多家。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保险业也逐步向多种所有制转型,公平竞争以促进金融保险的发展。财产险的发展已从单一的车险,逐步拓展,车险的发展变缓,其他的保险业务逐步增加,结构进一步调整,保险业务的结构更加完善。
(五)加强保险市场的监管目前对于保险市场的监管还不到位,监管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漏洞,管理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对现阶段的保险市场发展的监管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对于保险市场的监管还处于被动监管的阶段。对于行业稳定发展和资产负债质量以及再保险业务的监管目前还处于空白监管阶段,这些监管漏洞很容易引发不法分子的企图,影响保险行业的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保险市场,就需要加强对保险市场监管机构的建设和对监管制度的完善,减少监管盲区。
(六)金融保险业务的国际化水平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我国金融保险行业也随之迅速发展,国际交流也进一步发展,许多发达国家的保险企业开始在我国注资或者和我国保险企业开始合作。随着保险业务的国际化发展,对于保险市场的监管也在发生变化,我国保险业务监管委员会逐步引用,国际监管制度,对国内、国外以及中外合资保险企业进行监管,完善现有的监管制度,实现保险市场监管透明化,提高我国保险市场的监管效率和监管质量,为我国金融保险行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坚持国际化金融保险发展原则,加大保险市场对外开放力度,深化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加强保监会与国际保监组织的交流,促进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
二、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
根据我国当前金融保险行业的实际情况,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逐渐向经营业务专业化、保险市场体系化、市场竞争有序化、保险制度创新化、保险产品品格化以及经营管理集约化和从业人员专业化等方向发展,根据这些发展方向,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将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有利于我国金融保险业务的发展制度的建设,有利于保险市场监管制度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带动保险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的发展。
三、金融保险行业的合规管理
(一)树立合规的管理理念在以往对与保险市场的合规管理中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因此对于监管中存在许多漏洞和弊端。在具体工作中,主要原因是由于监管部门对于保险企业监管力度过大,监管太死、控制太严格,导致保险企业本身对于业务的合规管理没有太大的主导权和自,远远的违背了企业的发展目标,阻碍了保险企业的发展和业务的拓展,因此为了促进保险企业的发展,必须加强合规管理的建设,合规管理意识的养成主要从三个方面实施,首先要加强高程管理人员合规管理意识,才有利于合规管理制度的制定,其次,加强对工作人员合规管理意识的培养,有利合规管理制度的实施,最后是,完善企业内部的监管体系,促进保险业务的发展。
(二)合规管理的必要性和相关措施保险公司的合规管理对于保险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此外合规管理也是保险企业的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因此为了促进保险企业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实施合规管理。目前国内保险企业的管理还存在许多的漏洞,比如业务造价,财务数据不够清晰明确,销售中存在许多误导,这些错误因素给公司和客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加强合规管理的建设,加强对合规管理的宣传和推广,以及普及合规管理理念。
四、总结
我国金融保险企业发展水平目前还较低,和西方国家的金融保险还有一定的差距,不仅在保险业务本身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对于企业的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金融保险市场的监管不到位,还存在许多的漏洞,因此为了保证金融保险业发展,就必须加强管理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制度和监管制度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金英笋.中韩金融•保险业投资环境比较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93-98.
[2]刘新军.保险公司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研究—————以ZH公司为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校本科研管理是学校管理者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益为目的,通过一定途径和手段,使校本科研活动在科学、务实、高效、有序的轨道上顺利开展,有效地获得教育科研成果。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第二实验小学以加强科研制度建设为手段,有效提升了校本科研管理的实效性,也促进了学校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理性定位,科学构建校本科研制度化管理体系
学校本着规范与防范相结合的思想,依据“人本性、校本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等四个原则,一方面从学校校本科研管理的角度出发,着眼问题的解决,确保制度的针对性、实用性,一方面借鉴各级教育科研主管部门的相关规章制度,以具有统领性、指导性的制度为蓝本,保证其权威性。
几年来,从学校、课题、教师三个层面,着眼常规管理、组织机构、队伍建设、课题研究、检查奖励、校刊管理六个维度,相继制定了27项科研管理制度,并尝试构建了“宽城区第二实验小学校本科研管理制度体系框架”,使我校的科研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科学规范,达到科研的精致管理。
二、务实探索,全面提高校本科研制度管理效能
(一)完善组织机构制度,充分发挥全体参研人员的能动性
学校建立了校本科研三级管理网络机构:即成立科研决策机构――校科研领导小组,优化科研管理机构――科研室,制定科研组织制度――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
组织机构不是摆设,而是要发挥其巨大的作用。以《实验课题组长工作职责》为例。课题组长一般由中层干部或教育科研骨干教师担任,作为课题研究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发挥其才能、才智,促进其工作,是制定岗位职责的关键。该制度的核心是权责明确。首先,给权利。课题组长最直接,也最经常接触实验教师,大量的任务落实、具体研究、相关协调都是课题组长直接面对的问题,赋予其权利,有助于工作的推进。如:对实验教师日常研究工作的检查权和考评权,实验人员的人动权、课题的申报权,向校刊投稿的第一审稿权等。其次,明确责任。我们细化规定,从计划的制定,到研究工作的落实,从科研活动的组织,到课题档案的管理都明确标准、要求到位。
(二)创新档案管理制度,强化科研资料管理的科学性
为了促进档案管理的规范性,我们专门制定了《教育科研档案管理制度》。此制度涵盖了对档案搜集、记录、打印、装订、归档等内容的具体规定,通过硬件与软件建设,文本与电子管理两个方面,逐渐实现了科研档案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
首先,硬件规范是前提。我们建立了学校科研工作档案资料专柜、实验课题档案资料专盒、实验教师档案资料专袋,设立专门的档案资料管理负责人。每学期期中、期末都对教育科研档案资料管理情况进行以课题为单位的评比。
其次,软件规范是核心。我们将档案划分为学校科研工作档案和实验课题档案,分别制定了《学校科研工作档案资料体例》和《实验课题研究档案资料体例》。对开题资料、实验过程性资料、结题资料进行分项管理。
(三)强化成果管理制度,实现课题研究价值转化的即时性
以往教师“重课堂实践,轻成果总结”是个普遍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实验教师受意识和能力所限,无法将自己宝贵的经验与先进的理论结合,形成自己有价值的成果。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查找根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法,制定了《科研成果管理制度》。其中包括《科研成果交流汇报制度》、《科研成果展示制度》和《校刊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将规范直指成果的总结、课题的认定、验收、推广管理。
首先,借助网站推广。为更好地开展教科研工作,学校创办了科研网站,在物质条件齐备的基础上,依托网络优势,开展网上交流互动研究。
其次,依托校刊推广。校刊是推广学校教科研成果的重要阵地,是学校教科研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使校刊的创刊、组稿、编审、出版、发行能够顺利运行,我们有针对性的制定了《校刊管理人员职责》、《校刊审稿制度》、《校刊奖励制度》等10项管理制度。正是有管理制度的保障,现在我们已经成功的出刊了10期,虽然还很不成熟,但我们会坚持适时反思,不断更新,服务于全体教师。
(四)推行检查奖励制度,调动发挥研究队伍的积极性
管理的有效性是管理的生命线,是实现管理目标,提高管理质量的关键。要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必须健全检查、评价、奖励机制。
1. 推行多元化的检查制度。学校的日常检查工作每学期分三个阶段进行:计划检查、中期抽查和总结评估。我们创新了检查形式:以交流代检查,以活动促检查,以展示助评估。通过实施检查方式的变革,课题组长和实验教师从过去的应付检查,到悉心准备、欢迎检查。从主动参与互动检查到促动课题组和实验教师自身追求发展,很好的促进检查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2. 推行教育科研奖励制度。奖励的目的是激励,使奖励产生强烈激励性的办法就是大胆奖励,拉开距离;细化奖励层次和标准;明晰评估程序――下发标准、自愿申报、量化评价、结果公示、实施奖励。学校每年都召开专项科研奖励大会,在经济很困难的情况下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奖励。
关键词:校长;学校管理;领导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12-13
校长是学校管理中的核心人物,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校长对学校领导和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所学校的生命力和未来发展,责任非常重大。作为校长,应明确自己的职责,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努力提高管理水平,致力于学校管理规范化高效率,努力打造学校的办学特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校长在管理上可采取以下几方面策略:
一、抓好领导班子建设
领导班子是学校管理的顶梁柱,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领头羊。领导班子团结进取,具有战斗力,学校各方面工作就能顺利开展,学校发展就快。相反一个懒散保守、勾心斗角的领导集体,也完全可以将一个学校弄得乌烟瘴气。因此,打造一支业务过硬、忠于职守、团结进取的领导队伍,是校长的首要选择。领导班子建设,首先要做好班子构建。校长要独具慧眼,将思想作风好、业务能力强、有开创精神和群众拥护的教职工大胆提拔到领导班子。其次是知人善任。校长要用人唯贤,根据各人的能力、专长委以重任,并落实责任,制定激励机制,使之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为学校效力。再次是做好监督管理工作。领导班子组成后,校长要组织成员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国家教育政策法规和现代教育理论,提高班子成员思想政治水平、法规意识和教育管理水平。同时,在平时也要要求班子成员加强自我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和思想修养,并通过一定的制度建设加强对领导成员的监督和管理。
二、正确运用“授权”与“收权”
学校是专业人员集聚之地,专业人员资格、任职有高低之分,他们有较强的自主性倾向。校长合理授权,有利于改善上下级关系,调动和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保持或创造较高的管理效率。再说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决不可能样样都由校长来管。因此,校长“授权”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艺术。授权的目的是使组织内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以实现学校办学目标。授权在运用上应注意几点:一是选对人,做到人事相宜。校长在授权时应视工作性质、任务程度及被授权人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而定,应让他能发挥长处,使他能和他人相互配合互相促进把工作做好。二是明确权责。授权要做到分人分权分责,给被授权人有职有权有责,做到权责一致。校长应正确评估授权的风险,因为如果授权后出错,授权人最终仍要承担责任。三是用人不疑。用人决策要慎重,但一旦决定任用,则要放手让他去干,不能因为听到一些是非议论而产生动摇,进而加以干扰或处处防范。在这种时候,校长应给予下属信任与支持。如果下属有失误,应跟他一起分析,及时纠正,而不是一棍子打死。“收权”也是校长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校长不可能把大小权力统统分解给下属,这样就会造成混乱,属于校长职责范围的大事,是不可委托给下属的。所以,校长授权之后要掌握信息反馈以及进行纠正的控制权,这些都属于校长应“收”之权。
三、处理好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关系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学校高效、规范管理的基础,是对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行为规范和行为要求。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学校没有好的管理制度,必然会影响到学校办学与教学效果,影响到人才培养。因此,校长一定要把学校管理制度建设放在首位,要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要遵守管理制度,以建立和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也就是要加强制度管理。但是,仅有制度管理是不够的,因为学校管理对象是人,而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因此,情感管理也是不可缺少的。校长要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首先,制度的建立必须以学校的发展为出发点,充分体现全体成员的公共利益,也就是说要考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感情因素,并为大家接受与认可。其次,在学校实际工作中,在坚持制度的前提下,管理中要适度运用“情感”,以促进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情感交流,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达到充分调动群体积极性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应该在不同层次上体现出来,制度是情感运用的基础,而感情的交流又能使制度更好地发挥作用。两者刚柔相济,互为补充。从而促使学校活泼愉快而又规范严谨局面的形成,提高管理效率。
四、以教学管理为中心,狠抓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校长一定要以教学管理为中心,狠抓教学质量的提高。
1.组成精干有力的教学管理队伍。选调业务熟练、责任心强和有管理经验的人负责教学管理工作。教务主任人选非常关键,教务主任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业务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在师生中具有一定的威信,这样才能带动整个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因为教师都是有学历有知识的人,有的多少有些自负,难以管理,学生中也不乏调皮捣蛋者,在教学管理中教务主任如果没有一定的威信,就很难使广大师生信服,管理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和教风、学风建设。抓好教学常规管理,不仅要抓好教学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等制度建设,而且更要保证制度能真正贯彻实行。校长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深入课堂,检查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督促教务部门加大教学检查指导力度,狠抓备、讲、辅、改、考五个教学环节,提高课堂质量,抓好教师备课、上课制度的制定和教案、批改作业情况的检查,要求教师有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定期对教师教案检查并公布,让全体教师互相交流、参阅、评议。校长对教学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会极大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热情,带动教学质量的提高。教风、学风的好坏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校长应带头制定策略,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教风、学风建设。校长应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和学校德育工作,要求教师做到爱岗敬业、以身作则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
3.加强教研工作,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研究是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校长要确立“科研促教、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增强科研意识,带动教师学习和掌握教学研究的方法和策略,提升教学研究的实效性。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科研管理制度,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教改活动,认真组织开展教研课、示范课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结合研讨课等教研活动。促进教研横向、纵向联系,选送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吸收外地优秀的教学理念和教改经验,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快速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小学民办学校;提高管理水平;多元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民办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在兴起的同时,民办学校教育管理者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吸收到更多的生源?如何才能管理好民办学校,稳住教师,减少教师流失率?如何才能解决民办学校可持续发展问题?这就要校长从实际出发,以多元化策略,实施管理,全面提高小学民办学校管理水平。
一、师资队伍――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
从目前来看,小学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存在流失严重的情况,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影响到了学校整体发展的稳定性。与公立学校教师不同的是,很多民办学校教师认为自己处于“打工挣钱”状态,如果不满意,可以跳槽走人;同时,正是因为没有正式编制,教师的心总处于“漂浮”状态。因此,如何抓住教师心理,加强师资队伍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学校管理者要善用激励原则,激发教职工的内在行为动机。教职工也是人,也会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针对民办学校的教职工,管理者尤其要注重激励原则的运用,将激励贯穿在管理工作之中。管理者可以综合运用经济激励、任务激励、情绪激励等,了解教职工差异,针对性运用激励策略,留住人才,稳定师资队伍,强化管理。其次,提供各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推进学校发展。例如:针对新进的教师,学校提供岗前培训,让教师尽快了解民办学校办学特点、流程,了解民办学校学生特点,以更好的状态走向岗位。对于在职教师,要多提供“走出去”的机会,如听办学办得出色学校的课、各种教研培训、深化改造学习等。最后,细化对民办学校教师的管理,“惩”与“赏”并用,时刻督促教师谨记责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共同打造有特色、有发展前途的小学民办学校,与管理者携手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例如:在对教师绩效考核方面,要优化管理,该奖励就奖励,不能“吝啬”,以物质激励不断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留住教师,减少流失率,一起共同助力民办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教学常规――学校管理工作的抓手
教学常规管理是小学民办学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教学常规管理抓得如何,决定着教学质量。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教学质量又是小学民办学校的“外脸”“门面”,对于学校的发展而言意义重大。那么,如何提高民办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水平呢?
首先,抓备课。如何才能备课备得更有效?这其中就要结合新课改提倡的备教材、备课堂,还要备学生。小学民办学校的学生与公立学校的学生存在什么共性?又有什么特性?如何展开针对教学?民办学校选用的教材特点是什么?学校管理者要定期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教案等。其次,严抓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决定学生的学。民办学校必须要求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正确贯彻教学原则,注重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实现课堂有效教学。在课堂上,教师要善用激励方法激励学生参与课堂,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要尊重学生,不能以变相的方式体罚学生;教师在课堂上还必须坚持使用普通话。最后,抓作业与批改制度、辅导制度、教育科研制度、质量监控制度和评价要求。例如:新课改提倡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在检查时,管理者要着重对教师实施的评价方式方法进行管理。只有落实教学常规管理,运用多种有效策略,学校管理水平才能上一个台阶。
三、校园文化――学校管理工作的灵魂
“以质量取胜, 以特色见长”是民办学校需要遵守的基本准则。与公立学校不同,民办学校靠口碑吃饭。在办学质量逐渐提高的前提下,民办学校要积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并不断转化为“特色立校”策略,吸引更多的生源。首先,以环境建设为载体,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文化。民办学校要在环境上下功夫,以怡人的环境吸引学生。例如:在学校显眼的地方张贴名言警句、书画作品(可以是大师的,也可以是学生的),让其发挥教育激励作用。又如:利用好墙报、宣传橱窗等,举办比赛,让班集体集体设计墙报,彰显特色。其次,以活动为载体,丰富校园生活文化。要想打造成特色,吸引生源,学校要要求教师摸清学生的兴趣爱好,挖掘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以开展对应的校园活动,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展示,并针对性培养,形成特色。例如:举办各类球类活动:篮球比赛、足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等,形成一个特色的体育文化节系列,吸引有潜能的学生参与其中。又如:举办舞蹈比赛、唱歌比赛、小品比赛等,形成特色的文娱活动系列。再次,以校刊为载体,积聚校园文化底蕴。一般而言,民办学校的办校时间较短,缺乏一定的文化底蕴。为此,为了提高小学民办学校整体管理水平,在注重文化建设的同时,学校管理者要结合实际,投入人力、物力,办好校刊,鼓励广大师生积极投稿,创办具有特色的校刊,促进交流。最后,以制度建设为载体,形成学校制度文化。良好校风的建立依托一定的规章制度去约束和规范师生的行为。因此,民办学校要想提高管理水平,建设制度文化不可忽略。学校管理者要以民主的方式,建立教师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绩效考评制度等,突出人性化管理。
总之,除了上述中提到的管理内容,民办学校管理者还要注重抓安全教育管理,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作为校长,还必须以身作则,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和影响全校师生,让教师、学生一起参与管理,助力管理,利用多元有效策略,全面提高小学民办学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