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快速提高文学素养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语文教学;文学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一、文学素养
文学素养,又称文学艺术素养,是指人在文学实践活动中所培养起来的文学经验或素质,即读者对各种文艺体裁、文艺发展史、文艺发展现状、文艺自身的技巧、手法、创作规律、艺术特征的熟悉和了解。
文学素养是一个健全的现代人的必备素养。全面、厚实的文学素养,能促使人在阅读、写作、人文、德育、美育、智育等多方面齐头并进,协调发展,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育人。文学素养的养成对学生形成审美情操、健全人格、创新精神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文学素养的具体措施
(一)首先要提升教师的文学素养教师的文学素养,应包括教师的文学理论素养、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和批判能力以及一定的文学创作能力。
提升教师文学素养的途径:
(1)转变文学观念
提升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文学观念。我们需要的是多元的、开放的文学观念,这才符合语文教育的需要。
(2)加强阅读积累
教师的职业特性,要求教师的角色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角色。新课程标准倡导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最基本的学习行为,也是挖掘学生学习语文潜能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好切入口。倡导学生的阅读,我们语文教师首先应该自觉地投入到积极的阅读活动中去。教师的阅读同样需要从课内读到课外,不断地扩大自己的阅读面,自觉地多读书,读好书,丰富自己的读书积累,提高自己的读书品质,实现自身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3)提高写作水平
优秀的教师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的传承者,也应该是文化的创造者。教师的写作在文化的传承和创造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其一,教师的写作可以将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思考加以认真的总结,赋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更深层的文化意义。其二,教师的写作即使走在教育教学的边缘,也与学生的生活保持着近距离的状态。教师的写作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往往更能张扬一种文化的力量,给学生予文化的魅力冲击。
(二)加强文学阅读,培养学生文学素养
1、加强文学阅读教学的方法
(1)广泛阅读,激发文学审美情趣。
具体实施:
①作品推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发挥“导读”的作用。凭借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讲解作品的长处,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较清晰的概念和基本的理解,从而产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果。
②开设阅读欣赏课。开设专门的阅读欣赏课,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③写好读书笔记。“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传统的、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是积累与训练。可以引导写读书笔记、写读后感、模仿场面描写、引用经典句子、缩写或扩写某个章节等。只有这种读写结合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才能滚动提高。
④互动交流。这是整个指导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展示学生的成果,激励学生的兴趣。如展示学生的文章,举行“阅读交流课”、“小型演讲会”、“班级辩论会”等活动。
(2)帮助引导,培养文学审美思维。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培养文学审美思维,需要学生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正确的阅读方法,能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及表达方式的运用。这些都离不开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和进行方法的指导。
2、领会语言的美。中国的语言文字富于魅力,学生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要揣摩语音的节奏美与韵律美,发现语形上的对称美、参差美,领会语义上的含蓄美、精妙美。只有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才能逐渐形成穿透领悟能力。
3、体验情感意境,感受美的熏陶,陶冶性情,净化灵魂。学会感受意境的图画美和和谐统一美,学生可通过文中的客观描写方法进一步地感受文中所特有的图画之美。这也是分析文章意境中所必不可少的。
(3)文学鉴赏,雕塑文学审美能力
文学鉴赏就是教会学生去发现文学作品中的美,进而感悟美、体现美。文学鉴赏能力的高低是衡量文学素养的重要指标。
语文教师以文学阅读为先导对学生进行文学方面的熏陶和教育。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运用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文章,领会文章意旨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的文学熏陶和教育,能给学生一个更广阔、更高远的人生境界,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丰富的生活套餐,使学生由狭隘走向广阔,由幼稚走向成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比如可以开展习作展示活动。习作展示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是向各类能发表学生作品的报刊杂志社投稿;可以将学生习作编成报纸、文集……或利用黑板、专刊办习作园地、习作展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结合现实问题,写、寄调查报告或建议书,根据日常生活需要写通知或赠言,寄信,发贺卡等。
作品展示活动能进一步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与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进一步推进习作教学改革,有效培养学生收集和创造性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可以在生活语言环境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培养审美情趣,形成和发展文学素质。
三、结语
文学素养的培养有赖于长期、持之以恒的实践和探索,在大量的丰富多彩实践活动中靠感悟、靠习得来获得。语文教学要重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更新是有效培养文学素养的关键。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氛围,加强学生的感悟和情感体验,丰富语言积累,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一、利用情景表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情景表演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将文章情景再现的方式,增加学生对文章的体会和感悟,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例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情景表演,有人表演太子丹,有人表演荆轲,有人表演秦始皇,为了能够表演得惟妙惟肖,学生都十分认真地进行文章阅读,揣摩人物的性格、心境。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
现如今,人类已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也要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高中阅读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而应该向课外延伸,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学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扩大课外阅读量,通过课外阅读来积累知识,丰富自身素养,在不断学习和充实的过程中,学生阅读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三、从阅读主体角度出发,引导学生阅读体验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体验更有效,能力提升也更明显。整个阅读过程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根据五步阅读的不同层次,教师参与的程度和发挥的作用不同。初读,立足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搜索、整理和识记。通读主要给方法,然后放手学生去练。解读、赏读,教师不仅要给方法,还需要有指导与点拨。悟读,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可以给以点评。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如同学开车一样,教师是教练,可以给方法,给方向,但不能越俎代庖。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情感、审美的熏陶是心灵感受、体悟的内在过程,教师无法替代。
关键词:语文素养、人文特点、自主探究、大语文、趣味课堂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老师需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紧扣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教学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尤其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感知能力,尽量让每堂课都有琅琅的读书声、能点燃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
新课程下课堂的自由度大,气氛更活跃。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要有创造性,能恰当合理地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要有对教材重新整合的能力。新教材安排的课时内容具有灵活性,这就需要教师去认真观察、了解学生,要立足于人的培养, 我认真反思了这几年的教学,对新形势下打造趣味课堂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趣味课堂应该突出学科特点,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九十年代以后,素质教育的思想渐渐深入人心,既然教育要提高国民素质,语文教育就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其特点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一句话,语文素养是综合的、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和不懈追求。
根据学科特点和新课改的要求,我采用学案教学帮助学生获得基本素养。在学案中落实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机能,同时设计一些语言表达、审美情趣、情感思维等方面的题目让学生探究并解答;另外,为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大胆的对教材进行整合,根据需要添加人文因素,采用大语文教学模式,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凸显语文的人文性与实践性。
在这个方面,主要应体现在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加强实践性,遵循汉字、汉语自身规律上。
语文课程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既让学生学语文,又让学生学做人。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学习极具个性化,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常言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是激活学生创造力的需要。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二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在学语文、用语文中渐渐习得语文学习规律,不断提高文学审美能力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还体现在遵循汉语的自身规律上。利用汉字感彩强烈的优势,重视语感的培养,加强感悟和情感体验;利用汉语言文化沉淀丰厚的优势,丰富语言积累,增加文化储备。总之,语文教育要重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三、打造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理念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我在学案的编写中,总是尽量设计一些合作学习才能完成的题目,这样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使学生学有所得,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习专题的提出,到学习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有更多实践的机会,有更大的创造空间。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使他们的主动精神和探究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语文综合学习,看重的主要不是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不是结果,而是学生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是在一次次的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责任感、合作精神等等。这些既是十分重要的语文素养,又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
四、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所谓大视野,即语文教育要有时代气息,世界胸怀,超前意识,无论是观念、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要符合时代的需要,成为名副其实的新课改下的语文课程。
所谓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就是要克服语文课程孤立、封闭、凝固等种种弊端,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在课程内容上,可以大胆取舍,对教材进行整合;在课程实施上,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其更富有活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言文 合作探究 高效 课堂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175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有许多文言文名篇。在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的今天,教育部门更加重视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学习与掌握文言文知识,能够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更能促进学生个人素养的提高。但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要构建高效的文言文课堂,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动脑筋。
一、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问题
新课程标准中不仅提出有关于文言文教授数量的要求,更提出了教授质量的要求。当代初中学生不仅需要扩大文言文阅读量,还要建立自己的审美观念,具有一定的审美水平。在高要求下,初中文言文教学的问题暴露出来,具体如下:
(一)初中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不足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在字词使用、句型结构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初中阶段,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文言文,会产生不适应的问题,甚至出现语文学习障碍。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与考试的重点,这就迫使一部分学生为了得到考试分数而被动学习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许多文言文都是要求全篇背诵的,这无疑加大了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心理负担。许多学生在不理解文言文内涵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背诵,可谓是一种折磨,久而久之,产生了文言文学类心理。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些学生会借助于现代汉语与文言文的翻译软件去翻译课本文言文,在缺少科学学习思维的情况下寻找现代技术的帮助,会让文言文学习变得枯燥,导致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不足。
(二)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较为落后
文言文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初中学生文言文学习效率有直接影响。许多初中语文教师要利用传统的逻辑去讲解文言文,首先先将文言文的重点字词提取出来进行讲解,之后,让学生根据重点字词的意思去理解句子,从而实现全文翻译。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并不能了解文言文的核心思想,也不能理解作者的情感。落后的教学模式,会让初中文言文教学目标变得模糊,不利于学生文言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在初中语文课堂中,一些教师只重视表面内容的展示,一味地要求学生背诵和默写,忽视了文言文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学方法落后,影响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突出,让课堂成为了教师的课堂。
二、构建高效文言文课堂的有效方法
(一)重视诵读教学,促进文言文教学开放化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较远。因此,只有让学生大声去朗读,才能让学生了解文言文中隐藏的气概,了解文言文的魅力。文言文是精炼的语言,在诵读中,学生会了解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正如朱熹所说,不可多字或少字,准确地诵读会让文章的原意得以呈现。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对文言文进行诵读,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诵读活动中来。文言文篇幅一般比现代文短,每一个字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学生对进行进行诵读,能够更好地把握文章意义与作者情感。
比如,在讲解《与朱元思书》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作者书信中所描述的情景,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边读边画”的任务。让学生集体大声诵读,对文章有整体把握。再利用同桌之间的互相诵读,去画下自己头脑中想象的画面,二人交换找寻不同之处。用小小的活动与合作让学生参与到诵读中来,能够促进文言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重视合作探究,促进文言文教学高效化
合作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将合作探究方法应用到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能够提高课堂活力,更能够促进初中学生成为语文课堂中的主体。文言文的内容需要深入挖掘,突破传统教学思想的限制,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感。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教师要针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给学生设计一个具有合作探究意义的主题与问题。合作探究的主题设计得合理,才能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文言文学习中。
比如,在讲解《送东阳马生序》时,教师可以提出“找到你认为最能描述马生求学艰难的句子”这样的合作主题。“你认为”与“最”让这个合作探究主题具有开放性与个性化特点。没有唯一答案的束缚,学生的学习更加自由。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给予学生及时帮助,能够促进学生深入探究。一些小组提出“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一些小组提出“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教师可以组织小组间再合作,再探究,促进文言文学习的深入。
(三)重视现代技术,促进文言文教学现代化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加强对现代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让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加简单。文言文具有抽象化特点,这也是初中学生不愿意学习文言文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技术对文言文进行形象化处理,让文言文成为一种集视觉、听觉为一体的学习资源。
比如,在讲解《马说》时,教师就可以从网络上寻找一些搞笑型、讲解型与讨论型的视频,通过视频展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文言文,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的快速实施,让文言文教学再次引发了教育界的热烈讨论。学习文言文,能够促进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教授文言文知识,能够让初中教师意识到语文教学的价值。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高效学习文言文知识,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会让文言文教学与众不同,也能让学生认可文言文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李峰. 高效文言文课堂教学构建策略[J]. 语文学刊,2015(1).
[2]王雄. 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初中文言文课堂效率[J]. 新课程:中学,2014(8).
[3]陈银娟. 文言文:以趣激效 构建高效文言课堂[J]. 教育教学论坛,2010(32).
[4]宋辉. 文言文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 文学教育:中,2012(9).
[5]张海侠. 中学文言文课堂教学的问题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写作教学 对策
1 前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的教学是一个重点内容。在素质教育全面开展的大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学应该进行全面改革,以适应改革创新的年代。初中语文写作是其他写作的基础,是一个人重要的基础素质。写作是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沟通和交流的方式。写作能力还会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是一个人表达自我和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一种工具。初中语文的写作教学可以给一个人打下坚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
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写作的教学一直是让老师和学生比较头疼的问题。语文教学似乎更加注重的是工具性和应试性,缺乏基本的文学素养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塑造。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使得初中的语文教学缺乏基本的科学性,违背了写作方法和内容的规律性,取而代之的是技巧性的写作和章法式的考场作文,这些纯粹都是为应试准备的,违背了初中语文教学应该遵循的规律性、趣味性和人文性。这些教学目的和方法的混乱导致了学生的作文都缺乏真情实感,言之无物,内容缺乏真实性,纯粹是无病,缺乏必有的感彩和真情实感,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败笔之作。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何使写作质量更高,是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写作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体现。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这是踏上工作岗位不可缺少的能力。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进行自我学习和积累,可以更好的培养发展性。同时,写作过程还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探究活动,可以更好地把握和领会语言和文字的魅力,提高文学素养和语言领会能力。
3 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的对策
3.1观察生活,寻找写作素材
生活是真实的,是鲜活的,是写作取之不尽和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闭门造车是写作忌讳的方式。初中的课堂写作教学要把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要积极的向外进行辐射、把空洞的和枯燥的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用鲜活的事实和真实的生活打动学生,让学生真正觉得有话可说,有感而发。学会观察是写作的重要一步。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积累和表达把新颖的素材用语言文字的形式进行整理和发挥。
老师平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训练,要及时地把所看到的写成文字,注意对生活现象进行表达,习惯用文字的形式记录生活现象,做到熟能生巧和习惯成自然,把对生活的感知和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转化成文字,这样可以更好的养成良好习惯,培养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方式。平时注重积累,在需要时才会做到厚积薄发,才会有足够的语言文字功底进行写作,才会有充沛的感情。
3.2多练基本功,列好提纲,多借鉴别人的文章
在写作之前要列好提纲,只有提纲才会显示出明确的思路。要写什么,要表达什么,要有一个大体的思路,做到心中拥有数,这样才会表达出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才会达到预期的写作目的。另外,提纲还可以约束写作内容,避免天马行空,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如果没有事先列好提纲,很容易出现跑题的现象,远离中心思想,达不到预期的写作要求。所以,在教学中要强调列提纲的重要性,并且要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强化和监督,督促学生注意到这一点,并且要努力执行。积极主动的帮助学生养成列提纲的良好习惯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这是写作的基础。
3.3教师要做好修改和批改工作
初中生的作文需要老师用心修改。修改作文也是初中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的批改工作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作文质量以及坏习惯的改正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但是,传统的教师修改不容易让学生领会作文的不足之处。在这个环节中可以采用学生之间相互批阅和相互修改的方式。批阅之前老师要讲解清楚注意哪些闪光点和哪些不足之处,让学生心中有数。互相批改可以快速的发现别人的闪光之处,进行对比较会有更大的进步,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发现别人不足之处的同时也会反省自己,更有利于改正错误和避免新错误的出现。最后再由老师进行汇总和批阅。
3.4扩大知识面,增加阅读量
大量的阅读一直是写作的重要法宝。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可以学习作者的写作思路,可以潜移默化的学习作者的遣词造句。让学生进行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不仅可以在写作上起到直接的作用,还可以陶冶情操,塑造高尚的人格,完善思维体系,为写作提供坚实的基础。阅读是一种需要长期坚持的活动,要养成习惯,才会潜移默化,才会学习观察的思路和方法。在阅读中提高写作的水平一直是备受推崇的好方法,老师要在这方面加倍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学忠.写作教学几个可操作性做法[J]。文学教育,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