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汉服的传统文化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内涵,审美意蕴,时尚服饰设计
人类作为智能化生命,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永无止境的进取性,以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愉悦人世生活,促进每个人的充分自由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这是一个承传延续的生命演绎历程。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代服饰文化理应遵循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服饰是人类生活要素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并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设计、面料选用、颜色组合等,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状况,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也是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既主张象征表意性又倡导审美愉悦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达,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完美统一,以情景交融、意象统一之美来展示民族美学的生命艺术品位。f”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颜色为例,其文化内涵亦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演变,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审美特征。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生活色彩浓郁,它以等级标识为主要体征,并被赋予特定的伦理意义,如商代将取于自然的青蓝、赤红、黄、白、黑五种颜色视作尊贵色彩,规定只有奴隶主和贵族阶层的着装才能使用这些颜色,且“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髓,黑与青谓之献,五彩备谓之绣”。此外,将五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方式相结合,与五行等相对应,构成了所谓“五方正色”的图式,并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推衍出“五德终始说”,将之与生命道德联系在一起,如商以金德王、尚白色,周以火德王、尚红色,秦以水德王、尚黑色等。先秦之后,到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服饰色彩作为政治伦理的外在形态直接被用来“别上下、明贵贱”,成为统治阶级等级差别的标志性象征,而黄色和龙纹则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和王权的象征。在封建等级制度的高压和儒家礼教思想的双重作用下,色彩的应用已脱离自然的物质属性及其本来意义而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可见,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它出干对自然和生命的无限崇拜以及对等级标识的刻意表述而呈现出明快的色彩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整体效果既赏心悦目又简单大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
人类创造的世界是一个文化的王国,文化伴随着人类生命的进程而发展,并在社会的进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服饰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一方面,服饰是文化重要的构成要素,文化的发展刺激着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另一方面,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又丰富了文化的内涵,把文化对自然的改造与人的自身培养及生命审美联系在了一起,最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著名人类学家佛朗慈·波阿斯在《原始艺术》中指出:“追求艺术表现和优雅的外观,是人类的共性。可以说,在古代社会中,许多人已经感觉到美化生活的必要,他们的意识,要比文明了的后代敏锐得多,强烈得多。在人类历史的演变进程中,服装对于人类已不仅仅限于遮体御寒,还能满足人们在其他方面的心理需要和生命体认,如中国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猎手用猎物的牙齿、蹄爪、羽毛或尾巴装饰在自己衣物上,以显示其英勇无敌或地位崇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衣服的质料、颜色、式样及附属装饰越来越与整个社会心态和个性心理相呼应,服饰本身作为一种信息符号,能够传达时代风尚、文化特色以及个人的文化教养、知识水平、风度气质与社会角色方面的信息。衣服被视为人的“第二皮肤”,它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尤其是女性的个性和心理状态。美国服装学家布兰奇·佩尼在(世界服装史》中写道:“将一种鲜花戴在头上,或者以酸梅果汁把双唇染上红色的第一位姑娘,必定有她自己的审美观点……女性服装的质料、色彩、缝制以及与服装相匹配的佩饰能够加强女性自身身份及在特定场合的自信心、风度、竞争力量。
二、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意蕴
1.适中、和谐的“情理美”
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婉约与中国人和平、知足、中庸的取向相一致。儒家“中庸”之“中”、华夏“中国”之“中”,皆强调“不过分而和谐”,这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有明显体现。中国传统民族服装既不像西服那般可精确勾勒人体,又不同于古希腊、古罗马那样用一块布随意地披挂或缠裹于身上,而是采取“半适体”的样式,即倡导一种包藏又不局限人体的若即若离的含蓄美。究其原因,“平和性情”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美德为中华民族的先辈所推崇,所谓“人生但须果腹耳,此外尽属奢靡”,追求幸福的真谛是“精神快乐休闲,胜干物质进步”。这反映在服饰文化中就是讲究随意、闲适、和谐,没有过分的突出、夸张和刻意的造型,于恬淡之中给人一种含蓄、平和而神秘的美感。中国传统服装的制作者(裁缝)在设计和制作服装的过程中凭借直觉与经验,于“适体”中呈现的是一种含蓄的“情理美”,而非西方那种以数理为基础的精确到尺寸的“理性美”。
关键词:汉服;汉服热;民族文化;传承
华夏民族几千年以来都是汉民族的美称,《左传定公十年》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1]汉族,又名华夏民族或中华民族的古老民族,它的名字“华”便是源于她瑰丽的华裳——汉服。如今,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为了寻回属于汉民族自身的服饰,唤醒酣睡的民族文化,在网络阵营中发动起了汉服运动。随之带动起“汉服热”的潮流。“汉服热”远不只是简简单单的找回衣服,它隐藏着的是一群华夏儿女对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片赤子之心。
一、汉服的命运沉浮
(一)从显贵到被排挤
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的宗周尊儒形成完备的服制体系。[2]这个完备的衣饰文化体系由最初其他民族对于汉人传统服饰的称谓,经过历史的发展演变进而成为了汉民族自我认同的文化象征。宋元时期,一些异族执政者明确地用“汉服”来指称汉人的国服,甚至在元代修《辽史》时专门为汉人国服开辟了一个“汉服”条,分皇室朝臣祭服、朝服和常服。[3]到了清朝,统治者则推行“剃发易服”政策,这是因为在满清时代,“汉服”是政治高压下的敏感词,同属于文字狱性质的政治问题。虽然在统治者手中被判了死刑,但汉服仍以巨大的魅力吸引着广大民众,甚至雍正、乾隆父子也对汉服欲罢不能。查看保存至今的藏图,有大量他们父子俩穿着汉服的画像,例如《松石流泉图》、《观画图》、《行乐图》等。这就产生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汉服就在这种矛盾又纠结的夹缝中生存着。
(二)从新生到象征
汉服见证了从黄帝时期到明末清初的兴盛衰败,伴随着中华民族共同成长。从黄帝登基到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地区,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它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如今寻回华夏文化,重塑中华文明的“汉服热”,让人们逐渐了解什么是深衣襦裙,什么是交领右衽。汉服已经成为华夏民族传承千年的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汉服热”的兴起
(一)“汉服热”的灯塔
2001年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峰会上,与会代表们身穿唐装出场亮相,之后汉服渐渐回归到了大众视野。在这之后,唐装闻名遐迩,并被一度视为中国的国服。然而,在中国很多学识渊博的汉服爱好者不赞成这种说法。其实,唐装并非唐朝时期的服装,不能望文生义。如今,中国的经济迅速增长,中国人开始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荣,中国的其它民族文化也开始重返当代社会,因此“汉服运动”应运而生。“汉服运动”成为了“汉服热”的指明灯,“汉服热”在现代化的中华大地上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
(二)“汉服热”的意义
近年来,由于民族自豪感的需求和汉服爱好者的推动下,汉服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影响范围日益扩大。追溯“汉服热”的源头,汉服爱好者们只是单纯的宣传和推广汉服文化来实现“使汉民族有衣可穿”的理想。如今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传统的汉民族服饰近乎消散,而日韩这两个邻国却始终传承和保护着本民族的传统服饰。在他们看来,一件衣服是可以维护民族凝聚力和提高民族自信心的。“汉服热”使汉民族人人能够认识汉服、了解汉服,能够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身穿我们的传统服饰,知道自己姓甚名谁,来自何处,以此为基重拾传统汉文化,展现华夏民族千年的文化魅力。
三、“汉服热”的背后:民族文化回归
任何一种内容都需要形式来承载寄托,汉服承载的是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以传统汉服为外表,充实中国古典文化之内里。汉民族传承了四千多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汉服,是四书五经中的冠服系统,是以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礼》《礼记》《易经》《春秋》,大唐《开元礼》、二十四史《舆服志》和其他经史子集为基础继承下来的礼仪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展现了华夏文明的等级制度、政治文化、重嫡轻庶、重长轻幼以及儒家的仁义思想。[4]在清朝之前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服饰一直是许多民族历史记忆、审美认知和族群识别的重要载体。与本民族的歌舞、诗史、节日等形式结合,具有丰富的美学艺术研究价值。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导致的经济社会等评价标准的差异,人们开始淡忘了对本民族服饰的认同感。提出实现“中国梦”,其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实现“中国梦”必然要传承民族文化。随着中央到地方对优秀传统文化复兴所展现出来的强大号召与政策导向,更多的汉服商家开始积极寻求文化产业的跨领域合作,还有一些外国游客也订购汉服等民族传统服饰。透视“汉服热”的背后必然是民族文化的回归与传承。
参考文献:
[1]班固(汉).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
男生身着朱子深衣汉服,女生身着曲裾深衣汉服,全体校领导、校学位委员会成员、导师代表均着汉服肃然而立。典礼仪式采取穿汉服、行汉礼、奏汉乐的形式,古风汉韵贯穿全程,现场庄严肃穆、气势磅礴。同时,教育部、徐州市等官员亦身着汉服出席。
争 鸣
近些年,很多高校探索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学位服,不断引发社会关注。今年,江苏师范大学连续第三年举行研究生汉服毕业典礼,因有教育部的官员应邀出席,所以格外引人注意,也激起了热议。
正方:传统中式学位服合情合理
当下社会广为熟悉的学位服包括学位帽、流苏、学位袍和垂布四部分组成,1994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定通过,并下发《关于推荐使用学位服的通知》,称这种学位服“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世界惯例”,将之作为统一规范的学位服,向全国学位授予单位推荐使用,同时要求其他样式的学位服一律废止。
可是,引发质疑和诟病的是,这种学位服中国元素很少,西方特色突出,基本上照抄自欧美学位服。
我们在经历了全民绿军装、“灰蚂蚁”的时代后,随着国力恢复,中华文化终于渐进复归,这同时催生了国服复兴,其中,“汉服运动”最为引人注目,传统中式学位服则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按理说,我们面对中国高校探索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学位服时,不再将其当成一个问题。遗憾的是,在今天的中国,这仍然是一个引发巨大争议的文化问题。
文化是国家精神的一个体现,衣冠具有最鲜明的文化象征意义。《国语》云:“服者,心之文也。”穿着何种服装,就体现何种心境。因衣冠具有民族文化身份识别功能,可促进文化认同,所以唐代孔颖达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的说法。兹事体大,故而,古今中外的重大国际外交场合,各国俱高度重视如何着装。
探索中国传统特色学位服和毕业典礼,江苏师大等高校的做法值得肯定和称赞。在穿越了百年历史文化迷雾之后,我们应该认识到,斩断本国传统,于理不通,于情不合,于国不利,亟需彻底反省、拨乱反正。
反方:汉服“演出”是一种跟风
笔者无缘躬逢其盛,相信参加仪式者,一时间恐怕会惶然不知今夕何夕,到底是置身于“大汉王朝”,还是处在现代大学校园。于是,一场原本普普通通的毕业典礼,竟然成了新闻事件。而且,据说江苏师范大学这种着汉服的毕业典礼已经连续举行三年了。
这其中,被符号化的“汉服”,就使得大家自然地联想到了中国文化、传统文化、国学等内涵。
但,不要以为有了所谓的元素、符号,就必然有文化。还说江苏师范大学的汉服毕业典礼吧,服饰在这个新闻中成了唯一的看点,也只能成为一个唯一的看点。因为汉服的服饰,并不意味着就承载了中国文化、传统文化。汉服,只是一种服饰,一种器物,一种工具,当传统那氤氲于身心的温柔敦厚、郁郁乎文的气象、修养,早已在泛滥的物欲中丧失殆尽的时候,仅靠所谓的汉服“出演”,是否就能唤醒久违的传统之魂?笔者并不乐观。
稍微了解一点现代大学历史的人都会知道,现代大学的根基在哪里?陈寅恪在借为王国维撰写碑文之际,提出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才是一个现代大学得以自立繁荣,学术得以创新,文化得以传承,人性得以涵养的根本。大学的精神还未树立,就匆匆忙忙又搞起了花样,这其实也是一种跟风,而这种跟风,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源于所谓创新的焦虑。一所大学,尤其是一所大学的主导者不去思考这些根本性的问题,只知去跟风,只知去考虑在技巧层面去吸引媒体的聚焦,恐怕不是学校之福,更非教育之本分。
所以,从教育部门官员到大学的领导教授,别把精力花在如何经营汉服“演出”和仪式的恢弘精美上,而应该多踏踏实实地考虑如何在日常教学、科研中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文化的义理深深植入这所学校的魂魄。我们不能不说,目前的大学问题多多,弊病丛生。钱学森之问,其实是每个大学都要应对和解决的,而不是靠几次古装的“演出”就回应的。
中立:穿不穿汉服,也应有边界
设想如果今天中国所有的大学毕业典礼都采取穿汉服、行汉礼、奏汉乐的形式,确实会让中国的高等教育多了一点“中国特色”,至少会让人们对传统增加一份印象,对国学增添一份了解。不过,从弘扬传统文化的态度看,我认为弘扬传统并不体现在某些形式(如礼仪)上,而在于两件事:一、现在在高等教育体制中,究竟有多少真正的国学课,究竟有多少非国学专业的人才获得了良好的国学训练;二、现在从事国学的人,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激活了国学的智慧,让年轻人从中受益?如果从事国学的人不在这些实事上做功夫,只注重一些形式,事实上并不利于国学在千百万普通人心灵深处扎下根,不利于国学的真正复兴。
作为一个长期研究国学、自认为要在文化传统中安身立命的人,我并不认为“中国特色”的选择应该没有边界。为什么这样说?古代士子们穿汉服、行汉礼、奏汉乐的行为,与他们对礼乐文明的研习和信奉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当人们的外在行为与他们的思想精神一致时,才会产生相得益彰的效果。相反,如果人们学的是现代科学技术,而穿的是汉服,理论研究与实际行为并不相同,他们内心也可能会产生反感。今天中国的大学生真正研习古代经典的人太少,而大学专业中跟国学或传统有关的就更少。
我们研习古人可以发现,这些汉礼、汉服、汉乐,一旦缺乏内心的敬意,也就会流为形式,变得压抑人性。如果是国学或传统文化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典礼上穿汉服、行汉礼、奏汉乐,我会觉得再正常不过,礼仪与专业的一致会激发他们内心的某种热情甚至神圣感。但是如果一个人的专业与国学无关,他对这些形式上的做法或许会产生反感,如此一来就和初衷南辕北辙了。从真正弘扬国学、发展儒学的角度看,这种行为也许事与愿违。
关键词:桃花坞木刻年画;改良汉服;童装;艺术特征;吉祥寓意;设计实践
桃花坞木版年画是江苏省苏州市的传统美术工艺,其制作以彩色套版为主,一版一色,兼用着色技艺,善于运用借代、隐喻、比拟、谐音等艺术手法,象征着人们的审美取向和祈福,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和喜庆色彩,500多年来受老百姓所喜爱。近年来,中国元素经常被搬入国内外服装T台,中国传统文化日渐受到国人重视。文中将江南传统非遗元素即桃花坞木刻年画与童装汉服进行创意结合,转化为夸张诙谐、雅致灵动、自然本真、意趣横生的时尚风格。在设计过程中充分挖掘童装汉服的服制特色,在考虑儿童服装环保性、舒适性的前提下,将桃花坞木刻年画中的造型、图案和色彩进行提取,使民族文化和传统服饰实现传承和创新,又使其达到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并存的效果。
1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起源及发展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由古老的雕版印刷技术演变而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它是在戏曲、刺绣图案、小说、江南民俗等民间文化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见证了江南地区社会进步和发展,其内容展示了江南地区风土民情,蕴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祷和向往。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桃花坞木刻年画发展到鼎盛,清咸丰以后开始衰落,后,年画整旧创新,得以恢复发展,现代的桃花坞木刻年画在传承和保护技艺的同时,也要进行艺术创新。2006年,桃花坞木刻年画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东方古艺之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风格特征
2.1题材分类皆起源于生活
桃花坞年画起源于苏州,手工艺人长年生活在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苏州,他们凭借对江南生活的感知和了解,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就地取材进行创作,再融入个人审美趣味,形成了琳琅满目的年画题材。桃花坞木刻年画的题材分类居多,但设计创作多来源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农事、风情民俗等类型。历史故事题材有《武松打虎》、《花果山》、《杨家将》、《西厢记》、《白蛇传》、《苦肉计》等,《许仙游湖》如图1所示,为历史故事题材的年画,说明人们能从日常书籍、戏曲中提取元素用于桃花坞木刻年画,透露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风情民俗题材有《合家欢》、《姑苏阊门图》、《姑苏报恩寺进香图》、《苏州火车开往吴淞》等,说明江南人民善于从地域风俗和时事中寻找主题用于年画创作,年画中透露出浓厚的江南婉约气质;农事题材有《春牛图》、《丰收图》、《渔樵耕读》等,表达了人们对赖以生存的农业寄予厚望的美好向往,透露出浓浓的乡土气息。
2.2主题具有浓厚的吉祥寓意
民间艺术创作离不开生活,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年代,人们通过象征、谐音的手法,满足趋吉避凶、吉祥祝福的目的,吉祥题材、吉祥图案应运而生。它们所要表达的只有4个含意:富、贵、寿、喜。吉祥图案始于商周,发展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明清时期,几乎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清道光年间作品《寿字八仙》为桃花坞木刻年画代表作品,如图2所示,画中以寿字为模板,其中绘制有八仙、寿星和神仙、仙山琼阁、松柏常青、祥云缭绕和鹤鹿同春图案,内部框架内容围绕老寿星、西王母、八仙、寿石、寿桃、青松、仙鹤等,象征长寿之意,叙述了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祝寿喜画,表达了对老人延年益寿的期盼。极富水乡生活气息的《百子图》,诸多儿童扮作状元游街、舞龙灯,寓意富贵满堂;生动有趣的《麒麟送子图》,童子或妇人跨骑神兽麒麟图像,寓意早生贵子。这些题材蕴藏着劳动人民内心的诉求,表达了对幸福、欢乐喜庆的向往,在满足民众审美需求的同时,被赋予了祈福迎祥的功能。我国传统吉祥图案是生命智慧以及民族精神二者的表现,若将其内在精神加以继承,巧妙地将其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中,势必会使设计出来的服装体现出民族性及文化性,其时尚感也能够表现得淋漓尽致[1]。
3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融入童
装改良汉服中的设计实践设计创作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来积累完成,因此必须做大量的前期调研来获取真实的素材、资料作为设计创作的依据,所以实践活动同样是设计者在完成设计创作的必经之路[2]。本设计通过现代创意设计手法,运用Pho-toshop、Coreldraw、Illstrator等平面设计软件,通过对传统年画进行提炼、创意转化、互融重组的方式,在保留传统年画特点的基础上,完成时尚童装系列款式设计。
3.1以年画娃娃图案为元素进
行创新设计本系列童装设计选取了具有童趣的年画娃娃为主题图案,图案以体态丰腴喜庆的娃娃形象为主,搭配大鱼等动物形象,整体画面丰满而均衡、敦厚朴实、欢乐安详,令人感受出孩童稚嫩的童趣。在图案设计上,选择把具有喜庆寓意的娃娃形象融入进童装中,首先把图案分解然后重构,提取了年画主要人物和动物部分应用于设计中;其次把彩色图案变为黑白简笔线稿,如图3所示,以流畅性线条为意向进行图案设计。年画线条按照粗细分为3个等级:一等线条刻线最细,用于人物脸部和手部;二等线条用于衣纹,刻制时突出笔锋;三等线条则用于树木庭园等配景。整体线条柔韧清雅、疏密有度、粗细结合、富有节奏,保留了娃娃原有的可爱形态,旁边配以传统的云纹图案,使传统与现代、民间艺术与改良汉服进行适度融合。该系列作品主要以硬挺的太空棉和帆布棉为主要材料,搭配适量缎面绸,硬挺的材质适合用数码印花把图案印制上去,营造出服装整体的个性化,且硬挺不易起皱。而缎面绸则搭配在裙子底摆等部位,柔软的材质衬托出整体软硬的对比,材质对比使视觉上更加丰富。
3.2以鲜艳明快的色调进行色彩搭配设计
色彩是一组作品中极具表现力的要素之一,不同的色彩搭配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桃花坞木刻年画的色彩处理既有江南文人画的高雅闲逸,又不失年画热烈活跃的气氛,传统的年画经常以大红、桃红、黄、绿、紫或蓝5色,与淡墨色组成基本色调。根据不同的题材,年画在用色上也会稍有区别,比如喜庆寓意题材多用红色等暖色系,市井生活等题材则用清雅秀丽的色彩。因此在桃气娃娃童装作品设计中,考虑到童真童趣的艺术特色,在色彩表达方面,选用了鲜艳明快的红色为主色调,表现出娃娃的俏皮可爱;搭配以蓝色、黄色作为点缀色,与红色形成对比色,也是中国传统色彩,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辅以无彩色中的白色起到综合作用,为整体色调提亮,表现了娃娃的清澈干净。整体配调偏暖色,与主题想要表达的积极向上、阳光可爱的造型一致,最终呈现出的效果是吉祥喜气的,符合孩童天真阳光的个性。
3.3以改良汉服为基础进行款式结构设计
汉服体现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理念,以飘逸大气著称,款式对称,代表了古代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在现代化的今天,汉服与现代元素结合形成了改良汉服,不仅拥有汉服的主要特征,同时在款式、面料、色彩上进行适当改良,满足现代人的穿着需求和便利,成为国人喜爱的传统服饰之一。在结构表达方面,注重古代服装与现代服装的结合,考虑到穿着的舒适性,采用了现代立体裁剪的结构制图方法设计衣身和袖子,在细节方面,又沿用了中国古代的服饰形制,例如带饰的使用。明朝之前,用带饰固定和装饰服装成为汉服的特色之一,有大带、腰带、暗带、飘带等类型,在本系列童装中的款式设计上,保留了传统汉服中的带饰元素,如图4所示,在现代款式设计中融入汉服的带结元素,在保留汉服精髓的基础上实现款式共融,丰富了汉服的风格。另外,把汉服中经典的交衽应用于童装汉服设计中,交领右衽是汉服经典的领型,代表着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文化思想,本设计把汉服的形制、款式与现代时装相融合,使得汉服展现了独特的现代风格。
4结束语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是江南民俗文化的产物,承载着苏州人文特色,反映出人们的心理特征、精神需求和文化愿望,拥有深刻的美学形象及艺术内涵。在数百年的发展中,木刻年画诠释了苏州经济、文化的变革,作品中反映出苏作的精细雅致、灵动秀丽的特征。其蕴含的人文特色、美学形象给服装设计带来了丰富的灵感源泉,通过提炼、借鉴、重构创新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使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碰撞,突破固有的思维局限,向世界传递中国传统文化。汉服作为中国几千年的传承瑰宝,其形制、图案等蕴含了深刻的中国思想,但是汉服也需要与现代接轨,设计出属于当代的汉服特色。本文通过对桃花坞木刻年画特点的分析,将其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元素进行提炼并融入童装汉服中,通过色彩搭配、图案的重新设计等完成设计。本次实践不仅是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也把年画特色充分挖掘并应用于服装产品中,让桃花坞木刻年画在服装设计领域中有了新的生命,同时也让更多感兴趣的人了解到桃花坞木刻年画,号召更多人能去传承并保护它,对推动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科.我国传统吉祥图案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天津纺织科技,2018(6):11-13.
然而就在近几年,活跃着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穿古服、读古籍、听戏剧、过民俗节……虽然他们中的很多人传统文化知识并不丰厚,但却表现出一种捍卫传统文化的坚定心态。这是一批被称为“80后”“90后”的年轻人,在他们身上,终于让世人看到,传统文化在日益现代化的中国复活后的绚烂。
重新与传统文化结缘
龙年春节,山东济南一所中学的教师刘斌,按中国古代的“周制”婚礼习俗专门为自己举办了一场婚礼,新郎新娘两人身穿红色的明代服饰,整个婚礼依据醮子、催妆、送亲、合卺、拜父母等环节依次隆重举行,让亲朋好友和来宾大开眼界。刘斌说,这样的婚礼更能突出“礼”的意境,也恰能表达出自己作为炎黄子孙,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眷恋之情。
正月十五的传统元宵节灯会,福州古朴的南后街上人流摩肩接踵。突然,许多观灯的游客被一群青年人所吸引,他们身穿古代服装,女孩们秀发高束,手提宫灯,衣裙飘飘,男孩们宽袍大袖,温文尔雅,在南后街古色古香的韵味中,这些身着华彩服装的年轻人成了一道亮丽风景。
原来他们都是来自民间社团“福州仓山传统文化促进会”的青年志愿者。他们特意穿上传统民族服饰,一边协助维持游客秩序,一边宣讲与元宵节有关的民俗传统文化知识。
元宵节这天,不仅在福州,在泉州、厦门,以及西安、济南等城市的元宵节灯会上,都出现了这样一些身穿古代服装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用这种方式,表达着自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喜爱和推崇。
这些大多在20至30岁之间的汉文化爱好者通过百度的汉服吧、汉文化QQ群以及短信,组织了各种各样传承古典文化的活动。在端午节编五彩绳、舞剑、点梅花妆、做香包,在中秋节射箭、投壶、舞剑、拜月,创办古琴修习所、诵读四书五经、学习围棋技法……
令会员何清记忆犹深的一次活动是受邀参加“笄礼”―――古代女子的成年礼。“笄礼之后,母女相拥而泣。女儿哭是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母亲哭是感慨自己女儿长大成人。”而在现代社会,成年仪式已经不多见。
刚过去的寒假期间,全国出现多家针对中小学生的“国学”夏令营,并且人满为患。听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后,一些年轻人还登门向老艺人学艺。
诞生在元末、盛行于明清年间的昆曲,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在音乐、舞蹈和美学的外在形式下,昆曲的唱词和所讲述的故事却是深深扎根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底蕴中,不仅有古代的歌舞音乐,唐宋时代的大曲、词调,宋代的唱赚、诸宫调,还有民歌和少数民族歌曲等。被称为百戏之祖的昆曲,文化背景非常厚重,看昆曲对古文学习、美德培养,包括对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认知都有很多好处,也是对自身人文修养的一个提升。
2012年2月,梅兰芳京昆艺术研究会研习班在南京市白下文化馆正式开学,面向社会招收戏曲爱好者。“一开始收了10人,报的人太多了,又增加了一个班,现在总共有30多人。”会长汪小丹清楚地记得,从2002年昆曲被联合国授予“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社会对学昆曲的热情就日趋高涨。“以前社团招生很难,现在报名人太多,没那么大场地招生。”让汪小丹高兴的是,在研习班目前招收的30多人中,有四成是年轻人。
在老祖宗的东西中寻找精神家园
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北京市新英才学校等机构近日联合的《关于“80后”的文献研究报告》中指出,现在一些年轻人沉醉在对民族传统服装、传统节日、传统民俗民族文化的追求之中,表明许多中国青年开始跳出社会流行文化的影响,转而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林炎曾在一次国学讲座中说,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后,人们对自己民族传统的文化更有自信,这可能是现在青年人重新喜欢民族传统文化的心理出发点。其次,国家大力保护和推广传统文化也给现在的年轻人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1980年出生在贵州黔东南地区的苗族姑娘雷阿幼朵从小在山村里长大,16岁只身闯北京,分别在2002年和2005年的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中以原生态唱法获得了银屏奖和最佳人气奖。“当我穿上苗族服装,戴上漂亮的银饰,站在舞台中央,一开口唱歌,外国观众就拼命鼓掌,他们从没听过这样原生态的音乐,觉得非常美妙和神奇,都说想去苗寨看看!”雷阿幼朵说。“就在那个时候,让我这个‘80后’有了一种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觉得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在北京世界公园,由政府牵头主办的一场以“穿汉服体验‘七夕’”为主题的活动刚刚结束。扬州园林的如画风景中,斗巧乞巧、拜织女等独具古典特色的节庆活动次第上演。裙带轻扬间,时光仿佛倒流了数百年。
26岁的王静是这次“七夕”主题活动中“女红”比赛的冠军。她以纯熟技巧迅速完成规定内容:用一根细线穿过一组7个以桥拱状摆放的针眼儿。在古代中国,“女红”是评判女子心灵手巧的一道标准。“现代社会让女孩子变得像男性一样坚强、独立,做‘女红’却让我感受到女性专属的柔美、静好。”王静说。
2011年12月10日,在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文化广场,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吸引了数百群众观看,其中不少是年轻人。“过去表演蚂拐舞、铜鼓舞的多是老年人,现在我们村有不少年轻人也都喜欢,每逢过年过节大家都一起跳啊、唱啊,甭提多高兴,原来老祖宗的东西可以让我们的心如此贴近。”30岁的表演者韦显浩兴奋地说。
“长期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到城市务工,网络、手机是他们的新宠,祖辈们留下的传统文化逐渐失去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我们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就是为了吸引年轻人,使更多的人了解、喜爱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河池市群众艺术馆戏剧曲艺部主任李钢说。
很多年轻人因为平日过大的工作压力和快节奏的生活,积累了很多的负面情绪。白领叶子就是其中一个,回忆起第一次看昆曲,当时演的是一个单折戏,虽然没有字幕,但仍然能够通过演员的表演看出里面的深奥内容,让人不知不觉陷入其中,跟着节奏渐渐安静下来,把烦躁和负面的情绪都排解出去。“你会发现,随和,一定是所有昆曲演员和昆曲爱好者的共同特征。”叶子语气笃定地说。即使再忙,叶子也尽量保持着两个月去看一次现场演出的频率。
“在昆曲还没有推广开时,观众中年轻人只占两成。现在,年轻观众的比例已经达到80%,一方面当然是因为昆曲的曲调唱腔自身所具备的魅力,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并习惯通过昆曲来让自己平日里紧张的生活慢下来。”27岁的昆曲青年演员施夏明说。
“我自小就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喜欢,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了,初始喜欢的成分渐渐发生了质的变化,现在有了一种爱的感觉。现在在我日常的生活中都尽量要存有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否则会觉得生活中像是缺少点什么。”80后的小姚说得很直率,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看得出,她对于传统文化的这份爱是真诚的。
让传统文化活在民间
“让民族传统文化不仅活在人们的记忆里,而且活在现实生活中;不仅活在史料记载里,而且活在现实的舞台上;不仅活在专家的象牙塔里,而且活在民间。”一位民俗专家如是说。
昆明有个汉服群,该群体大部分平均年龄24岁。他们自己出资制作汉服搞活动,建QQ群和论坛;倡仪让汉服从历史废墟与艺术高楼走向日常生活;他们满怀汉文化复兴的使命感穿汉服上街,也曾遭遇了嘲笑,被视为作秀;他们中也有坚持者,坚持穿汉服,就为弘扬汉文化,把“子曰诗云”挂在嘴上。这么一群年轻人,他们峨冠博带,行走于钢筋水泥构筑的现代城市,带着冲动和梦想,他们希冀以汉服为载体重新审读华夏文化。于他们来说,这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刘丹是这个群体最初的发起人,一个对汉文化无比热爱的年轻人。“汉服是民族文化的第二层皮肤。”刘丹解释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装,而民族服装在一定程度上是我们身份的象征。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她希望有共同爱好和追求的网友能参与进来,让中华文化传统在云南传承,目的是呼吁国人注重自己的民族和文化。
刘丹说:“我们正在考虑推广读经运动,也想成立自己的读经学堂,让热爱传统文化的人可以利用周末等业余时间,接受传统经论的洗礼。目前,这件事已经开始运作了,我们的自愿者义务讲课,自愿者都是研究国学的教师、学者和教授。”
26岁的侗族小伙子姚懿洲,大学毕业后放弃了稳定的教师职业,毅然来到已陷入困境的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箫笛厂,3年后他被破格提拔为副厂长,回忆起参加工作第一个月只有100元工资的经历,姚懿洲依然无怨无悔。他说,中国很多古老的传统技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和内涵,却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面临失传、萎缩的困境。玉屏箫笛就是一种有600多年历史的传统乐器,曾获得多项国际荣誉。姚懿洲在今年两会召开前说:“这次作为人大代表来到两会,我要向全国、向世界宣传箫笛,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投身传统文化产业同样能有新作为、大作为。我想在这次会议上建议国家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弘扬传统艺术方面加大力度,例如在民族地区的中小学开设民族艺术课程等,让年轻人能够更多了解传统文化,从而热爱传统文化。”
雷山县原公安局局长王起基1993年退休后便组织了一支芦笙队,他说自己组织这支队伍,是为了不让年轻人忘记传统文化。成立最初,这支队伍只有几个老人,每天大家都在县城的广场或者其它区域较广的地方一起表演芦笙,向看热闹的人宣扬传统文化的特别之处及其魅力。令王起基欣慰的是,如今,大批年轻人加入到队伍中,队伍从最初的几个人增加到后来的215人,而他们一直在坚持。王起基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是独一无二、不能复制的,是最应该被珍惜、保存和传承的!
江苏省昆剧院的红楼梦专场演出2012年3月31日在南京兰苑剧场开演,但门票早已经在3月初就售罄了。兰苑剧场只有130个座位,平均票价几乎低于电影院里正在上映的影片票价,即便是这样,昆剧院也坚持在小剧场里,不通过任何扩音设备,让观众和演员有最近距离的沟通。兰苑剧场负责人介绍说:“尽管也可以听CD,看视频,但无论如何无法比拟现场的感受。如果昆剧院要采用大剧场,势必要使用扩音设备,昆曲演员通过自己嗓音发出的声音也一定会失真,观众也没有办法近距离地观看到演员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和动作。所以昆剧院一直坚持这样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