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制度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制度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字: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困境;措施;探讨

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教育管理要求不断地提高,农民的思想意识提高,希望缩小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距离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这一切给农村小学教育管理提供了非常宽广的发展空间。然而农村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教师构成不合理、缺乏高学历的教师,教师团队不专业,教育也相对落后。农村小学教育管理现状不容乐观,提高农村小学教学管理水平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一、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出现的困境

(一)教学指导趋向形式主义。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方式影响着教学的成果。现阶段,农村小学教师的备课缺乏实效性,很多老师准备工作敷衍,备课就是旧教案的搬抄,教学缺乏创新意识,教学资源的能动性也无法充分的开发,教案设计的创造性优化亦难以落实。其次,由于农村条件落后,教育模式和理念无法紧随潮流,教师的教育还停留在“填鸭教育”的模式上,一问一答的机械教育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严重阻碍农村小学教育水平的提高。

(二)管理缺乏创新,过分依赖制度。管理者对管理制度过于依赖,教师的发展被忽视。现阶段,农村小学教育管理中存在一部分学校管理者盲目推行管理制度,没有对制度全面的剖析解读,也不理会管理制度是否契合自身管理发展的要求,只依靠自身的职权将管理制度推入教育管理工作中,忽视教师的教学主体地位,教师没有受到该有的尊崇,教学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也被扼杀。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学校和教师之间就容易出现管理层面的“短缺”,教师与学校被放置在了“对立”的立场上,教学管理的实效性难以发挥,教师教育革新的意识也被逐渐淡化。

(三)缺乏专业化的教师管理。缺乏专业化的教师管理主要表现为如下四点:第一,备课敷衍,教学资源没有实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第二,课堂教育枯燥。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难以落实,互动少,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估难以发挥实效。第三,课后作业的布置没有层次性,重点不明,作业无法反映教育的实践、探索和拓展目标。第四,教师缺乏专业性,教育水平低,很多教师的自身素质不高,导致农村整体教学水平低下,教学管理指导性难以落实。

二、加强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的相关措施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个性化管理理念。人本管理不仅仅是制度、行为、任务,而是一种思想,一种价值观,一种方法论。人本管理是指在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合理的应用人本思想,实现现代教育的目的,落实师生共同发展的根本要求。在农村发展“以人为本”的个性化管理理念时,需要注意师生个性观的重点培养,从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出发,对师生进行有效的管理。对教师的管理需要照顾其兴趣爱好,通过有效的沟通了解其心理,增加教育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理解与信任,促进教育者能更好的落实教育工作。对学生的管理需要从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的角度出发,建立平等的交流关系,站在朋友的角度上对其进行管理,尊重学生,确保学生在快乐中完成学习的相关任务。

(二)规范教学管理制度,构建新型教学管理模式。首先,注重农村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对教师队伍进行合理的管理。在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全面落实制度管理,施行“依法治教”,帮助教师管理全面落实规范化和法制化。其次,建立良好的教学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优秀人员的榜样力量,强化教师的聘任条件,使聘任的程序和方法更加的规范,明确教师的职责、权利,对考核措施进行明确的规定,凡是做到“有章可循和有据可依”;对违纪行为严厉惩处,帮助教职人员树立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全面提高教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后,从备课、讲课、批改、辅导、考核、评价的角度出发,严格要求教师,使之回归教学教育的重点,全面提高备课、上课、辅导的实效性;强化教师的理性认识,激发教师的探索精神,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三)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教师的水平决定着教学的质量,教师在教育改革、社会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现阶段,农村小学教师普遍存在综合素质不高的情况,学校在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对这一现象进行重点的考虑,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更是应该被设置成教学管理的核心内容。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需要做到如下几点:首先,加强教师的再教育,鼓励教师获取更高层次的文凭,为教师提供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条件;其次,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对教师团队“依法管理”,提高教师的积极性,继而发挥教师的创新意识;最后,加强管理阶层与教师的有效沟通,促使教师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整合校内有限资源,充分发挥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功能与效用。

教育和人才是提升国家文化核心竞争力的最主要的两个因素。素质教育给我国农村小学教学发展和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虽然现阶段农村小学教学管理仍存在诸多的问题,但是通过相关策略的有效落实,相信一定能够有效的提高教育实效性,增加我国农村教育管理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一、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现状

1. 农村小学学生管理难度较大

与城市紧张的生活氛围、残酷的竞争压力相比, 农村学生自幼接触到的生活环境就是轻松自由的, 尤其是农村家长外出打工, 把学生留给家里老人照看, 进一步释放了学生的天性, 导致农村学生过于顽劣, 不服管教, 自制力较差,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 非常不利于教师课堂管理工作的开展, 要解决这个问题, 农村教师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与汗水, 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首先, 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以生活实例来引导学生判断哪些事情是正确的, 哪些事情是错误的, 接着, 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受家庭因素影响, 很多学生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就是通过武力来解决, 教师要向学生讲明暴力解决问题的害处, 相比暴力解决问题, 沟通交流最重要;最后, 针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问题, 教师可私下与学生谈话, 帮助学生逐一解决难题。"不落下每一位学生"始终是农村小学的教学标准, 要争取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 社会对农村教师评价不准确

以往人们对农村教师的印象就是教学水平不高。但是现如今, 很多农村小学早已具备了符合国家标准的教学设备与设施, 多媒体教学已在农村小学中普及, 另外, 一些农村小学师资力量雄厚, 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并不亚于城镇教师, 因此, 社会各界应打破对农村教师的固有印象, 以全新的态度来看待农村小学教师。

3. 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农村教师来帮扶解决

众所周知,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 错过了关键的个人成长期, 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过于敏感脆弱, 容易产生极端情绪。这就需要农村小学教师对留守儿童付出更多的爱, 多与留守儿童交流, 帮助留守儿童树立生活的信心, 教会留守儿童合理地释放负面情绪, 及时与留守儿童家长沟通交流, 促成家校合作, 还留守儿童一个天真、美好的童年。本篇文章是由研究生的硕士毕业论文。

二、加强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的措施

1.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针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促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好习惯。同时,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分层次制订教学目标, 例如, 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 要帮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对于学生能力一般的学生, 要引导他们运用已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 注重他们能力的提升, 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 进而有效地提高班级整体的学习成绩,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规范教学管理制度

现在很多教师在工作中都存在"不作为"的问题, 认为无过就是功, 因此, 要通过制定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来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对于工作成绩突出、表现优异的教师要进行表彰, 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 可以是奖金, 也可以是旅游;对于工作消极、教学能力差的教师要提出批评, 按照惩罚制度进行惩罚, 可以是扣除奖金, 也可以是要求教师撰写工作整改报告, 让教师深刻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3. 构建全新教学模式, 提高师资水平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对策

小学在学生的学习阶段是极其重要的开端。小学学校是否能够在学生的在校期间实施良好规范化的管理是能否促进学生进步的关键所在。随着新课程改革事业的不断加深和推进,在小学学下的规范化中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学校管理领导阶层针对这些问题而提出的解决对策是保证小学学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举措。

一、我国小学学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教学管理是指对制约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进行组织、防调和控制,使学校有正常的教学秩序,并沿着一定轨道运行,从而保证学校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教学管理的实质就是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管理,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制度重建既是新课程改革的外在保障,又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管理者自身的问题

我国的小学教学管理者大多年龄偏大,存在管理观念落后,思想观念老旧,不愿多花时间和精力研究管理改革的相关问题,造成了小学教学管理问题多如牛毛的现状。

每个学校都具有它的唯一性,因此在实际的教学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管理者把握国家政策,根据自我情况,对管理内容和方式作出相应的调整。而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却是,教学管理者墨守成规,采用老一套的管理内容和方式管理,使问题更加严重。

2.管理内容与实际不符的问题

我国教学任务繁多,许多小学为了升学率,学校成绩排名等擅自修改教学内容,让学生提前学习高年级的课本内容,造成了管理理论和实际不符的问题。这种现状会抹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时会造成学生厌学,弃学。从漫画长远的角度看,这个问题的危害性最大。

3.管理方式的问题

很多小学片面追求成绩,平时不重视管理工作,把学习成绩作为学生唯一的衡量标准,在处理犯错学生时,容易出现袒护成绩好的学生的不理。

4.管理体系,监督体制的问题

在现阶段的小学学校管理中,常出现的问题有小学学校本身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由于在之前的管理中,小学学校的管理一直处于摸索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管理制度,收集良好可行的管理方法,导致校园管理者包括校长和教师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上难以尽到自己的则惹你和力量。学习管理的不完善机制限制了小学学校的持续性发展。

5.与家庭协作的问题

小学生作业过于繁重。很多小学为了追求学生成绩,在晚上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其它的学校为了学校排名,相互攀比,给自己的学生布置更多的作业,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家长的埋怨也越来越深。这里除了学校管理者的问题外,家长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仅学校之间相互攀比,家长之间也相互攀比。在这样的不良氛围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更加迷恋游戏,逃学,玩耍等堕落行为,造成教学管理的失败,教学效率的低下。

二、针对小学学校规范化管理的应对对策

1.建立健全的学习管理制度

要极强小学学校管理的规范性,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小学学校管理制度,从机制上保证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促进教师全面完成加血任务,更好的提高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在工作当中的激情。从而达到小学学校教学管理的规范性。

2.优化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小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和学生在平时教学活动的互动当中要注意彼此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在新时期的教学活动当中不断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小学学校也应该注意对师生之间管理的管理,力求减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问题和矛盾,优化师生关系。

3.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校园氛围也是学习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需要学习的管理者积极合理的规划校园活动,开展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团体活动,积极鼓励学生产于到其中。营造出和谐友爱的校园学习氛围。让小学学生在更加温馨和睦的学习环境中完成自身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良好校园氛围的建立有利于小学学校管理者更好的开展对校园的管理工作,有利于学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

三、因地制宜,创建有地方特色的精细化管理

在农村小学的教学当中,常常发现,农村小规模学校不仅生源方面较为稀少,并且师资力量也相对不足。这样的实际情况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当中不能生搬硬套,将其他学校的管理手段完全复制过来。要学习扬长避短,根据自身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特点进行精细化管理手段的改革和变化,因地制宜的发展符合地方特色的精细化管理。要求立足于现有农村特有的教育文化资源,建立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精细化管理制度。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精细化管理不能照搬他人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要立足于自身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建立和建设,这样才能将精细化管理当中的理念和成效成功转移为发展自身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动力。创设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校园文化环境。

四、管理规范到位,优化各个管理的细节

在进行农村小规模学校精细化改革管理之前,农村小学教师常常认为自己在教授完相关的课程之后就已经没有责任需要履行。但精细化管理的手段要求农村小规模学校规范各项工作的流程,并且在实施教学工作的过程当中要制定简明扼要的工作规则,让农村小规模学校其中的教职工都能够履行其中的规定和准则。教职工只有在明确了自身的教育教学职责和规范之后,才能更好的在农村小规模学校精细化管理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保证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管理井然有序。

但需要注意的是,规范的制定不能脱离实际,要显现出现代精细化管理的人文性和合理性,以此才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广大教职工在管理环节发挥自己的作用。

五、结论

综上所述是现阶段农村小规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实践措施和方法。总而言之,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切实的管理手段能够帮助学校落实现代教育教学要求当中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本方针。在农村小规模学校中实施精细化管理需要注意从实际出发,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农村小规模学校实际的情况进行精细化管理。挖掘农村小规模学校自身的教育资源和教学优势,将学校中的各个责任分摊给个人,进行精细化管理,成为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要求的优秀学校。

参考文献:

[1]张晓丽.农村小规模学校精细化管理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2014

[2]程晋宽.影响学校管理效能的因素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8(01)

[3]李庆平,魏山金.让我们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得更精彩――学校执行力的提升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7(16)

[4]杨毅敏.浅谈高校管理中的执行文化[J]. 中国电力教育,2007(07)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一、影响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因素

1.优秀教师资源稀缺

受交通、经济发展条件的制约,很多小学教师由乡镇转移到城区进行教学,导致一大批乡村优秀教师的流失,导致农村小学教学教师资源缺乏,不利于提升农村小学教学质量。

2.农村地区的家庭教育不够

教育的有效进行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充分配合,三方如果有一方和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脱节,就会直接影响农村地区教育质量的提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农村地区的很多家长到外地打工,长期在外工作,无法关注自己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3.留守儿童数量多

农村边远地区中有很多学生的家长在外地务工,不能照顾自己的孩子就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自己的父母、亲朋好友。这些孩子的成长从小缺乏家庭的温暖,在学习中很容易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

4.农村边远地区优秀学生的外流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下,农村地区的家庭经济情况也得到了好转,家长对自己孩子接受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农村地区的家长会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县城接受更好的教育。长此以往,导致农村地^的学校失去更多优质的学生,影响了农村地区教学质量。

5.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存在问题

木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一些农村学校开办幼儿园的条件查相对差,对于达到一定年龄的儿童段的学习产生影响。

二、提升农村边远地区小学教育的策略

1.提高农村地区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

教师是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力量,其素质高低对教学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为此,提高农村地区小学教学质量需要提升农村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在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下,一些农村小学形成了自己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实现了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的实现对农村地区小学教师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农村小学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提升农村小学教师素质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聘请校外的优秀教师到学校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引导农村教师掌握更多的教育教学方法。第二,组织农村学校的教师到更先进的学校进行学习交流,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第三,完善农村教师的备课制度。对于农村青年教师要积极组织他们学习聆听优秀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并做好相应的听课记录,通过学习交流提升自身教学素质。

2.加强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需要充分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边远地区地区一些农村小学也安装了多媒体,弥补了传统黑板、粉笔教学的局限。为此,教师可以应用这些多媒体软件开展小学教学,实现教学的形象化、直观化。比如在进行语文新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上网收集一些和讲授课程有关的图片以及历史背景,利用多媒体软件将这些文字、图片配以声音向学生展示,加深学生对语文课堂的热爱,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3.形成完善的学校内部管理

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对学校教学活动的开展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农村小学更需要强化自身的内部管理。农村小学要更进一步强化自身内部管理的原因是本身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发展薄弱,不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剧了优质师生资源的流失,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完善的内部管理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在微观上实行年级负责制,在宏观上,学校各个年级要分组检查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做到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管理。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 教育教学 管理

小学管理在教育教学的全部管理中,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在教育改革中,如何与时俱进、全方位的实施对学校的管理,也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如今,在一些人的脑海里,“管理”一词既熟悉又神秘,虽然知其含义,却难抓住本质。有人说:管理是一门神奇的综合艺术,管理就是生产力,就是效益。管理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就是如何搞好人际关系。也有人说:管理就是预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就是沟通,就是激励,就是服务。还有人说:管理就是不断改进工作,发挥大家的能力和思想,创造价值,等等。那么,如何落实学校的管理?小学是否需要管理?怎样进行管理?对于广大学校管理者来说,似乎还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或理解存在于简单等的话题。本文就这一内容提出几点思考与认识,与大家交流。

一、教学制度管理

(一)以先进的理念带动学校发展在办学理念的定位上校长应当有全面的思路

即于校、于教、于生、于社会。学校只有在办学理念上立足本校的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服务于社会才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理念。同时,在这一理念下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体系,才能引领学校的全方位发展。教学工作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学管理是整个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作为管理者,尤其是校长。其管理工作的重心无疑应定位在教学管理,把它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中心。

(二)以教学质量促进学校长远发展

学校办学质量的好坏,其最直接的标准就是学校的教学水平。一所学校的教学水平是在先进的办学理念指导下,通过学校科学合理的教学规划指导,最终获得的教学成果。作为小学校长而言,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学校教学水平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许多小学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具有创新理念的办学思路很难落实在教学上,因此出现学校教学水平低下,学生综合素质欠缺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学校校长将学校教育的发展作为学校综合实力提升的前提工作来做,在教学上应当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与实践,在教师队伍结构上的优化,最终规范完善学校的教育体系。通过这些教学改革步骤来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发展。在教学质量提升下,教师是关键。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学校就必须为教师创造学习与交流的条件,通过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校长应当在师德建设和“学习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学校应当坚持授课培训、交流培训和反思培训等多种培训渠道有机结合的方法,在培训中发现教师的问题。

(三)校长必须率先垂范且与教师共担教学任务

作好学校行政管理工作,校长必须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因为校长的言行和举止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教风与学风;校长的信心和于劲是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前进的原动力;校长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学校工作立宗旨、明方向、树规矩、严管理的前提条件;校长身体力行,教师才会与你同心同德,共同战斗,出色地完成任务。

(四)从课堂教学中发现学习教育问题

校长听课可以不像教研员那样去深层次地分析教学现象和规律,但在透过课堂教学现象中,一定可以发现学校哪些教学管理制度是合理的,哪些管理制度还有待去完善。例如,校长不打招呼走进了课堂,你可以更真实地发现哪些教师做了充分的准备,哪些教师渗透了课改,还有谁没有做到这些?这些没有做到的教师可能是什么原因?在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是否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只有在听课之后,校长才能有所思考,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才有可能进一步完善。

成功的管理,除了有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之外,更需要从人的情感需要和发展的角度来思考管理的方法。我们的管理在追求“工作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同时、更追求“工作创新有效,和谐共处”的境界,以给我们工作的环境空间营造一种舒缓、宽松、和谐的氛围。在管理中,我们积极营造一个尊重人、信任人的环境。学校领导与教师交往,做教师的知心朋友;关心教师的生活,尽力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学校领导给予教师充分信任,放手让教师发挥创新才,,让教师愉快地工作、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了教师的自我管理意识,和对领导的信任感,达到了“管”是为了“不管”的更高管理境界。

参考文献:

[1]周晓序.建设"学习化团体"促进学校发展――新时期小学校长工作的思考.常州师专学报(社科版),20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