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在线教学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教学医院的建设过程中,医院以保证临床医学生的培养质量为导向,制订适用于医院的教学管理制度,强化医院教学职能,使学生从以前由学校的单一管理变为学校、医院双重管理。此外,医院还引入适合院情的医学院校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和规定,如听课制度、兼职教师聘任制度、临床教学管理制度等。
2遴选兼职教师
2.1制订统一的遴选标准
在整个临床教学工作中,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业务思想素质和水平的高低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临床教学工作中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科教科从各临床医技科室遴选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热爱临床教学工作、有临床教学经验的临床医师兼任带教教师。
2.2注重提高临床带教教师的整体素质
聘请医学院校的相关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来我院指导临床教学工作,通过介绍临床教学经验、带教查房示范、规范查房要求等,提高临床带教教师的带教意识和临床带教水平。通过此方法,在提高临床带教教师临床业务能力和教学能力两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3根据区县医院教学实际情况,实行教师分级带教
我院根据接收的几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如实习生、全科生、进修生),根据兼职教师带教资质进行分级带教。同时,还对我院目前接收的一些专业如影像技术等专业的实习生特聘了兼职教师进行专业带教,以满足不同学生不同的带教要求,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更专业化、精细化。
3加大教学投入,改善临床教学条件
良好的教学条件是保证医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医院的发展中,院领导充分认识到科研、教学工作对医院发展和提高医疗水平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投入力度、管理措施等方面充分考虑和满足教学的需要,近几年不断加强教学条件的改善工作。例如,各科室为临床教学购置了幻灯机、教学模型、教学挂图及电脑、多媒体投影仪等,临床教师每月的理论课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深受学生欢迎。同时,建立了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及医学在线考试系统,在硬件上保证了医学生的培养质量。由于不断加强改革和创新,近几年来,我院临床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临床教师的教学意识、教学水平逐步增强,医学生的临床实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4建设临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4.1听课、检查
我院科教科工作人员按照“教学工作评价标准”、“兼职教师管理实施办法”等多项教学管理制度的要求,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学情况,召集医学生开会,倾听师生对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及时协助解决有关问题,并将有关情况向上级报告;各客座教授通过不定期到科室听课、检查,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导教师教学,向管理部门提供改进管理与服务的合理化建议;各科室主任及科室教学秘书按要求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监控,通过听课了解本课程的教学现状,发现问题并组织整改;组织教师参与听课,促进教学交流,提高本科室教师的教学水平;每学期组织教学会议,学生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填写调查问卷,对教学及管理情况进行评价,提出意见或建议。
4.2反馈与调控
科教科作为职能部门,教学质量控制管理是其重要的工作职能。教学质量控制方法之一是收集反馈意见并做出改进性调整或规定[3]。通过教师的工作座谈会、学生座谈会收集教学反馈信息,核查、整理、分析后,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上报领导,及时反馈建议,做出相应改进性调整或规定。各专业临床科室中每位教师根据反馈的信息,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整改。
5效果
5.1教学工作重要的意识得到提升
临床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使我院教师教学意识明显增强,对教学工作都非常重视。院领导也将教学工作列入每年工作的重点之一,逐年增加教学投入,不断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各专业临床科室在医疗工作繁重、人员紧张的情况下,保证选派医疗水平高、责任心强、教学热情高的教师参加教学工作;各教师按照医学院校及我院的教学规范,认真组织教学,保证了教学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5.2教师素质得以提高
临床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管理质量。教师经常接受质量控制人员的检查和反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更有方向性,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通过相关激励制度的制订和逐步完善,鼓励教师多出成绩,调动了教师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5.3学生素质得以提高
科教科在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队伍的管理。根据质量控制人员的检查和反馈结果,制订相应的学生管理制度并逐步完善。此外,科教科工作人员每月深入教学科室及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关心其生活情况,使学生有约束机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多数能够自主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业务能力。
5.4教学管理水平得以提高
临床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明确了教学管理职责,使教学管理工作由初期的摸索和经验化向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转变。同时,根据临床教学质量监控反馈的信息,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改进管理方法及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使教学管理工作不断进步。
6下一步工作的探讨
临床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没有尽头,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根据探索、实践和反馈结果,不断改进和完善。
6.1建立教学质量科学评价体系
建立教学质量科学评价体系是临床教学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关键[4]。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我们发现,我院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结合不够合理,有些标准不符合我院实际,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导致某些测试结果不能反映教学的真实质量。因此,需要与我院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符合时代要求、可操作性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可以更科学地评估和促进我院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6.2改革绩效评价体系
借鉴国内同行的先进经验[5],结合本院实际,在临床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过程中,科教科建立了教师及学生的动态数据档案,并将其作为年度教学工作考核的依据之一,为教师奖惩、年度考核提供了依据。但教学奖励的力度还与医疗工作奖励有差距,而且作为非直属教学医院,教学质量评价未与职称评聘挂钩,导致个别教师存在轻教学、重医疗的现象。可通过加大奖励力度,加大教学工作在年度考核、职称评聘中的份量来进一步改革绩效评价体系,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保证教学质量。
6.3规范PDCA循环管理机制
一、培训教学档案的含义
培训教学档案是指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材料的总称。一方面,它真实地记录了培训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反映了培训教学的主要职能和历史面貌,对今后的教学与研究,包括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进,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等,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它记载了城市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理论发展的过程,开发、利用好培训教学档案,对于进行城市科学研究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训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档案意识不强
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许多同志档案意识淡薄,认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和管理,档案的收集、管理是档案部门的事,与已无关。各部门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也仅仅是收集,对过程材料的积累意识不强。另一方面,教学档案管理部门服务意识不强,档案管理人员只进行一些日常的接收、分类、归档等常规性的工作,很少深入到教学部门,去宣传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2.收集材料困难
由于忙于教学和其他事务,有的部门领导和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收集管理工作不重视。还有少数兼职档案员总是强调客观理由,或者找借口拖延,不认真对待,导致收集的档案杂乱无章,材料残缺不全,致使档案有正件缺附件,有批复无请示,甚至同一份材料重复收集。有的部门因为归档立卷不及时而造成材料积压,有些文件因保管不善而残缺不全。还有的只图自己使用文件方便,将应归档的文件长期积压在自己的手里,等等。总之,教学档案管理部门在收集材料方面,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缺少主动性。
3.管理制度不健全
从目前教学档案管理现状看,虽然不少单位制定了档案管理办法,但其仍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未建立规范的部门档案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也没有制订详细的教学归档范围等。
4.教学档案管理的数字信息化水平偏低
目前计算机教学档案管理仅局限在目录检索上,利用率较低。尽管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将互动,且不能完全替代原始手写档案和纸质文档,但教学档案管理的数字信息化要尽快提到工作日程上。
三、对培训教学档案管理的探讨
1.增强档案意识
档案意识,是指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对档案资料的认知及反应度,包括对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利用等方面的积极主动意识和严格保密意识。培训教学档案是培训教学工作的历史记录,首先,要增强教学相关部门教职员工的教学档案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教学档案是单位重要的信息资源,是单位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之一。其次,档案部门应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增强全体教职工的档案意识,并在其档案查阅过程中,尽可能给他们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促使他们关心参与档案工作,主动完成档案资料的移交归档工作。第三,加强档案利用工作的宣传,引导单位教职工正确使用教学档案,充分发挥教学档案的效用,为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服务。
2.建立健全教学档案管理制度
教学档案资料的收集、管理与其他工作一样,也必须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笔者认为,应根据单位各部门的具体业务职责,确定相应的档案工作基本原则和档案归档范围,从而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档案工作规范。如《教学档案工作规范》、《教学档案工作实施细则》、《外事类档案工作规范》等制度都是做好教学档案工作的保障。各部门应明确一人专门负责其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并主动接受档案管理业务部门的指导,使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得到提高,确保教学档案管理的质量,使教学档案的管理制度化、正规化。
3.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
人是关键因素。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取决于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一方面,单位要根据实际构建一个档案工作网络,由办公室负责档案工作的同志牵头,各部门一名兼职档案员组成。建议选拔年青、懂电脑、熟悉管理专业,且具有责任感、热爱档案事业、默默奉献的人担任各部门的兼职档案管理员,负责对其业务范围内的教学档案进行收集、分类和整理。另一方面,要通过在职学习、短期培训、函授学习等多种渠道有目的地对教学档案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以此加强档案管理基础教育,拓宽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领域,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
4.注重教学材料的收集
教学文件材料的收集是教学档案整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文件材料收集不齐全,就会影响教学档案的质量。要加强教学档案收集工作,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十分重要,而主动性来自于爱岗敬业的精神。由于教学工作烦琐、零碎,要注重日常分散形成的教学档案的收集,每个班次结束后,一定要进行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否则一些产生于日常教学中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就会流失,要想弥补就会非常困难,而且也会失去档案的真正意义了。因此,档案资料收集齐全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档案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5.科学分类、系统地整理档案
科学分类、系统地整理教学档案是实现教学档案规范化管理的中心环节。因此,分管教学档案的工作人员,在及时、认真收集各类教学档案材料的基础上,要依据国家档案法规定的标准,对教学档案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编目和系统排列,以便为开发利用教学档案信息资源做好准备。
1.系统管理。网络教育教学管理由于受到网络运行状况、计算机性能等因素影响,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要有与它契合的管理制度和办法。鉴于西南大学网络学院已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用户管理和安全管理,我们重在研究为有效指导与监督教学过程的系统制度化管理,制定了《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育管理办法》和《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师管理制度》,成立了“化学化工学院继续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教学过程监控和管理。
2.教务管理。教务管理包括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教材管理(学籍管理已由网络学院完成)。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学院在2001年开始开设网络教育《化学》专业,2008年在对培养方案做出调整和修订后,专业更名为《化学教育》专业,同时新增《应用化学》专业。两个专业在培养方案、教学内容等方面都采取不同于全日制本科的方式,突出网络教育的继续教育特色。教学计划是根据网络教育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培养目标、专业方向、学习年限和教学对象而制定,没有盲目照搬普通教育计划。网上教学组织严格遵守教学计划,作为考核、验收教学质量的标准。两个专业教学计划各自包含不同的11门专业课程、各有特色的6门选修课程、教育实习或工业见习以及毕业论文。《化学教育》遵循当前中学化学教学的改革模式和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教有所依、学有所用;由于大多数学员都是来自基层教学单位,因此依托基层教学单位完成教育实习的实践教学环节,并设计合理的与学员从事教学相关性强的毕业论文题目,精心进行指导。而《应用化学》则遵循当前经济改革浪潮中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充分考虑来自工矿化工企业的学生实践优势,依托企业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化学网络教育教材包括文字类(一般使用统编教材制作为电子课件、题库和案例库)、图形(像)类、音(视)频类,动画类等教材,各类自成体系,独立使用。
3.教师管理。教师管理主要从资格审查、培训管理、责任管理和考核评价上进行管理。学院规定从事网络教育工作的教师必须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并且有一定网络教育经验。教师任课前均需经过岗前专门培训,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和实践技能,在进行教学管理的时候,能够主导学生的在线讨论活动,准确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客观评价和指导。教师一旦承担网络教学,需认真学习管理办法,熟知各项规章制度,并与学院签订“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育教师教学工作责任书”,并建立化学网络教育教师档案。教学队伍建设:网络教育师资队伍的学科结构、学位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均有相应要求,按照“化学化工学院关于成立网络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的决定”,针对学院网络教育优质资源利用不够,缺乏国内外知名专家授课情况,通过外聘请内培养构建合理的教学队伍。目前已形成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力军的多个课程教学团队。教学研究:为了提高网络教学质量,有效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开展网络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内容涉及网络课程内容的组织、网络资源的利用、网络教学方式的探究、高校网络教学的设计原则、高校网络课堂教学的优化运用、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等。鼓励教师总结自己进行网络教育过程中的经验和感想,按照科学论文的规范格式撰文投稿,给予相应奖励,推动网络教育管理的理论研究。
4.学生管理。学生管理包括学生自我管理和学习评价管理。网络教育具有“师生分离”和“教管分离”性质,教师角色淡化,教学管理弱化,而学生的自我管理凸显。我们在每个年级实行班组管理,自选班长,定期轮换,让每一位同学充分参与管理,锻炼自主能力,加强自我服务,同时重视对学生自治的引导。学生学习评价管理由自我性评价和客观性评价组成。自我性评价:学生先完成自测题目和思考题目,提交后与标准答案比较而做出自我评价。客观性评价:根据学生平时作业完成质量、设计实验的完成情况等给出具体的分数,通过提供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使学生感受到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教学秘书定期分析学生学习评价,相关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做相应教学调整。
二、化学网络教学管理模式特点
西南大学校是教育部批准开展远程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化学化工学院是学校较早开展网络教育的传统学科,拥有具有学术理论基础的高层次的师资队伍,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为网络教学管理的实施提供智力、人才,结合网络教育学院良好的技术支持和教务管理,形成较好的资源共享,为化学网络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特点。
1.制度管人。学院制定了《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育管理办法》、《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师管理制度》。从教师选派、教材选用、网络课件建设、具体教学(直播、录播、网上辅导、作业批改、考试命题和答辩等)一一做出相应规定,使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制度管人。
2.责任到人。教师一旦承担网络教学,需认真学习学校和学院的管理办法,熟知各项规章制度,并与学院签订《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育教师教学工作责任书》,责任到人。
【关键词】计算机 专业实验室 精细化管理 智能化管理
为了提高管理效率,提升专业实验室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效调动专业实验员干事的积极性,在学院全面实行精细化管理的环境下,专业实验室以制度建设为推手,形成严格的制度规范、明确的岗位职责和清晰的工作流程,在逐步理顺工作清单的基础上,全面提升专业实验室的开放和创新管理,同时发挥计算机专业优势,开发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在线实验室管理系统。在线管理系统可以为实验员、任课教师、学生搭建一座远程沟通桥梁,为实践教学管理工作在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实现精细化、规范化提供有效工具;在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以及实验室评估、实验设备数据统计等管理环节,更能提供及时的数据支持。
1 计算机智能化实验室的建设前提
1.1 建立健全专业实验室管理制度,细化分工、责任到人
结合计算机专业实验室的实际管理需求,建立完善的实验室规章制度,重点建立工作责任、业务流程、纪律约束、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制度,同时按工作责任细化实验员分工,明确每一项工作的责任人,避免因分工不明造成的工作拖沓和教学事故。
1.2 确保实验教学质量,做好开课前准备工作
每学期开课前,相关专业实验室的实验员要以实验教学大纲为依据,在与任课教师沟通确定的基础上,明确实验项目,填写实验项目明细表,经实验室主任审核、学院备案后,准备并调试好实验仪器设备。为确保实验教学质量,针对实验课程按软、硬件分组,原则上保障软件实验每人一台计算机,硬件实验每三人一套实验设备。
1.3 制定实验课表
实验课具体上课时间由任课教师决定,任课教师向实验员提交上课申请,实验员根据实验资源为其分配实验室,如实验资源不足,需及时和任课教师沟通,更改申请上课时间。实验室上课申请以及分配需在每学期开学后四周内完成,第五教学周实验员编排并实验课课表。实验课表确定后应报学院备案,以便对实验课的上课情况和上课质量进行检查、测评。
2 加强智能化实验室的创新设计
2.1 创造条件,提高实验室开放管理
专业实验课的安排一般在理论课讲授一段时间后,因此每学期前几周一些实验室基本属于闲置状态,为充分利用实验资源,让实验室发挥最大的职能效应,需要提高实验室的开放管理。一方面,可以允许学生在一定的开放时间段内自主申请实验资源,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资源自主进行课外学习;另一方面,可开放教学实验,允许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选择实验项目,实验员老师指导学生实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还能充分发挥实验员老师的专业优势,打破传统观点,真正实现专业实验员的专业职能。
2.2 加强创新管理,形成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特色
学院建立专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实验室,对学生全天开放,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创新实验室的条件来进行课外学习、实验研究和科技制作活动,使实验室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地。
3 开发实验室管理系统
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方式在实验室规模不断扩大、实践教学比重逐渐增大的情况下显得力不从心,为保障实践教学中实验室资源的合理分配与使用,加强实验室的开放与创新实践管理,满足学院建立层次化实践教学体系的需求,建立以制度和责任分工为指导,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在线实验室管理系统,对实践教学相关的人员、设备、以及教学资源进行规范化管理,运用网络平台,及时更新公布实验室可使用资源,对实验室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进行角色配置和权限设置,合理申请、分配实验资源。根据需求分析报告,“实验室管理系统”功能主要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3.1 信息管理模块
该部分包含实验室概况、师资队伍、实验室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可根据学院政策变化随时调整。
3.2 固定设备管理模块
通过数据库对实验室软硬件设备的加入、存储、使用、维修和损耗进行管理,在使用过程中随时更新并保存数据库。
3.3 耗材管理模块
通过数据库对耗材的采买、使用进行登记、保存。
3.4 教学管理模块
实验室管理员通过信息服务平台及时更新实验室使用状况,任课教师可随时登陆系统查看、申请实验资源。对于开放或创新实验室,学生可登陆系统查看、申请实验资源,实验室管理员审批通过后学生方可使用。实验室管理员可通过该平台实验安排等教务通知,任课教师和学生也可通过该平台上传或下载实验资料。
实验室管理系统采用Android系统进行开发,用户可在具有Android系统的移动终端安装使用。使用Sqlserver2014进行数据库搭建,java语言实现系统功能,选择eclipse、JDK1.7.0作为开发平台,使用Android+webservice+SQLServer技术,完成整个系统软件应用的网络交互功能。
4 总结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计算机专业实验室作为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规范专业实验室人员及设备管理,实现实验室在线管理,不仅能有效提高实验室的管理和教学水平,更能有效发挥实验员专业特长,提升实验员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河北工业大学实验教学规范与管理规定[Z].2013.
[2]宋毅君,李济洪.高校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模式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32(09):24-26.
[3]罗兰,姜广宇.基于设备利用率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方法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08):226-229.
关键词:双语教学;双语师资;双语教材;教学改革;考试改革;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212-03
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需要双语教学
根据国际工程师培养要求,我们必须走全球化道路,全世界的科技资料63%以上是以英文来表达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测量技术》、《电子工艺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光纤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这些课程的特点是:比较新的技术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的期刊和会议资料,绝大多数用英文表达。近几年随着广东省工业技术改造的升级和转型,引进的自动化电子设备、各种电子仪器仪表说明书一般是英文说明书,或者出口的电子产品说明也要求用英文。为了提高电子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经常要派电子工程师到国外进行学术交流,也有的同学毕业后在企业从事电子产品出口销售工作,由于英语水平有限,往往无法用英语与外国经销商进行交流,这些问题都要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必须开设双语教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从2008级开始开设了《电子测量技术》、《数字信号处理》两门课程双语教学,英语四级过级率达92%,在全院名列第一。2009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设了《电子测量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两门双语教学课程,英语四级过级率达87%,2009级通信工程专业没有开设双语教学课程,英语四级过级率只有37%,可见双语教学对提高英语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本专业双语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所谓双语教学,就是用英语进行专业课程教学,让学生学习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本专业英语水平,这是对公共英语教学的延伸。近几年我们主要在教学方法改革、校本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考试改革、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
1.双语课程的选择。双语课程的选择是搞好双语教学的第一步,根据教学合格评估要求,每个专业最好安排两门本专业相关课程作为双语教学课程,首先要考虑是否有合适的双语教学教材及课程的难度,如果选一门专业课本身难度很大的,再加上双语教学,学生可能会放弃该课程学习。其次,双语教学最好选择紧跟本学科本专业前沿的课程,这种课程的国外教材相对比较好找,如选不到合适的教材,教师也可选择一些英文论文作为双语教学参考资料。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选择《电子测量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网络》作为双语教学,其中《数字信号处理》这门课程学习难度比较大,学生学习效果不好,其他两门课程学习效果比较好。
2.因材施教,克服“英文恐惧感”是前提。广东二本B线的学生高考录取线一般为470多分,据2012级4030名新生入学英语成绩统计,英语总分150分,他们的成绩分布为:40分以下占2%,40~50分占5%,50~60分占7%,60~70分占12%,70~80分占19%,80~90分占20%,90~100分占17%,100~110分占12%,110~120分占5%,120~130分占1%。面对这样英语成绩的学生,首先从新生入学开始,专业负责人或系主任通过新生入学专业教育讲座、开主题班会及课后谈心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请本专业往届毕业生回校谈谈专业英语在企业的作用,帮助他们逐步意识到英语和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公共英语教学时,根据不同分数段学生进行分班教学,加大对英语成绩差学生的课外辅导工作,逐步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学完公共英语,基本消除了英语成绩两极分化问题,这些学生也逐步消除了“英文恐惧感”,这是双语教学改革能否成功的前提。
3.提高教师双语教学水平是关键。双语教学的教师不能是光懂英语的教师,首先必须有较强的本专业知识和能力,同时还要有专业英语水平和较高口语表达能力。为了建设一支较强的师资队伍,我们采取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办法,目前引进两名本专业的海外留学人员,另外派两名专业能力较强的老师到外语学院进修英语,这样就有了一支较强的双语教学队伍。为了提高双语教学水平,我们特地邀请外语学院的教师来听我们的双语教学课程,外语学院教师也了解双语教学的进展情况,这样也有利于公共英语的教学改革,我们学院的专业教师也经常听双语教学课程,教师互相交流,教学水平就有了较大的提高,有了较高水平的双语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出勤率比较高。实践证明,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水平是双语教学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4.课前准备必须充分,课堂随机应变。双语教学本身教学难度较大,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花多倍时间进行课前准备。首先对该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其次还要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能力,要做好课前充分英语和专业两方面准备。同时还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必须把握好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及课堂信息量的关系,在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5.处理好课外与课内关系。根据教学安排,一般双语教学专业课程为36~54学时,课内教学时间非常有限,为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要求学生在课外做到:①在认真复习、理解本次所学专业课程的内容基础上,还要掌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词汇和一些科技英语固定句子表达方式;②根据教学进度,学生要预习好下次课内容,有目的带着一些专业和英语问题去听课;③根据教师安排,课后阅读或翻译由教师提供的一些仪器英文说明书材料。经过一定时间的课内外学习,学生会不仅在学习好该课程知识能力的基础上,还能提高英语在电子信息方面的应用能力,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将有所提高。
6.处理好网络在线翻译问题。随着计算机软件水平的提高,现在网上出现谷歌、百度、金山、有道等在线翻译软件,确实给英汉翻译和汉英翻译带较大的方便,有的同学甚至老师认为没必要学英语,更没必要开双语教学课程。但从近几年毕业设计英文摘要可以看出,这些软件翻译存在句子结构中没有谓语或多个谓语等种种问题,特别不能正确翻译科技文章,如学生在毕业设计摘要中有一句“单片机以体积小、功能全、价格低廉、开发方便的优势得到了许多电子系统设计者的青睐。”的句子,用有道在线翻译为“MCU with small volume,complete functions,low price,easy to develop the advantage of the many electronic systems designers of all ages.”,很明显句子没有谓语,反过来再用有道翻译为中文“单片机与体积小,功能齐全,价格低廉,易于开发利用许多电子系统设计师所有年龄的。”,可见错误百出。正确的人工翻译应为:“The advantage of MCU with small volume,complete functions,low price,easy to develop ,is liked by many designers of electronic systems.”,可见软件翻译绝对不能取代专业人工翻译。
7.考试改革。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考试要全面考核该课程的专业知识点,同时还考核学生在实际工作的应用英语的能力,学习成绩还应在整个教学过程有所体现。所以在学成绩中平时课堂表现占10%,课外作业占30%,实验课占20%,期末考试占40%,期末试卷用英文出题,允许学生带字典,学生解题必须用英文。考试结束后,教师给学生讲评试卷,反馈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要对试卷进行分析,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为下次教学改革积累经验。
8.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双语教学改革必须要有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配套,双语教学难度较大,教师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而得不到学生好评,造成有些老师往往不愿意进行双语教学的问题。为此学院在政策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教师开展双语教学,上双语教学的课时费是普通课程的1.7倍,在评优秀教师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这样教师进行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得到大大提高。
我校通过近几年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一些成果,如2008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英语四级过级率达92%,本专业英语水平也显著提高,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但是双语教学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考试改革、制度建设等方面还需不断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曾昭英.高校数学专业双语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探索[J].大学教育,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