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研究生教学管理制度

研究生教学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研究生教学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研究生教学管理制度

研究生教学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字】大学生,学业不良,预防与矫治,精细化,管理制度

一、概念及类型

教育者们对学业不良学生提出过不同的称谓和解释。比如:留级生、差生、超学制学生等称谓。也有的学者把大学生学业不良分为绝对学业不良和相对学业不良,前者也就是指学业成绩未达到规定的及格标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留级生、降级试读生、超学制学生”等,后者是指智力潜力与其学习成就存在差距。

本文把大学生学业不良按照不良的程度和表现形式分为显性学业不良和隐性学业不良。显性学业不良是指大学生未能在限定的时间内取得学校规定的课程学分(必修与选修)而受到学校相应的学业警告或者学籍处分时所表现出来的学业不佳现象,主要表现形式有开除学籍、降级试读或者留级等。隐性学业不良是指大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取得了规定的课程学分,但是通过多次重修、作弊或者其他非正常途径而获得学分,虽取得学分但未能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表现出分数合格而非实质性的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术能力。

大学生学业不良根据其学业未修够学分多少分为轻度不良、中度和深度不良;根据其表现形式的可见性分为显性学业不良和隐性学业不良;根据其所获知识和能力的程度可分为相对学业不良和绝对学业不良,见下表1-1。

二、学业不良现状

大学生学业不良涉及的学生层次多、数量庞大、类型复杂,原因多样。笔者对所在高校管理学院2009级至2012级部分专业的学业不良进行了调查分,来说明大学生学业不良现状。详情见表1-1。

首先分析2009级即将毕业的大学四年级学生学业不良现状,09级学生第七学期已经修完全部必修课程。抽样的专业为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和会计专业,共计有372名同学,其中有225人在全部必修课中有1科以上不及格科目,占样本总人数的60.4%;其中5科以上的有70人,占总人数的15.93%;10科以的有6人,占总人数的5.31%。通过对09级毕业班同学的学习成绩分析可以看出,百分六十以上的同学在上学期间有过补考现象,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同学达到20科以上。

其次分析2010级三年级学生的学业不良现状。抽样的四个专业共有444名同学,其中205名同学在必修课中有1科以上的不及格现象,占样本总人数的46.17%;5科以上的有66人,占抽样总人数的14.68%;10科以上的17人,占样本总人数的3.8%。2010级的学生仍有近百分之五十的同学有过补考现象,且5科以上的百分比也高达百分之十五左右。

第三,分析2011级二年级学生的学业不良现状。抽样的四个专业共有455名同学,其中214名同学在必修课中有1科以上不及格现象,占样本总人数的47.03%;5科以上的有42人,占样本总人数的9.2%;10科以上的9人,占样本总人数的1.97%。2011级的学生仍有近百分之四十七以上的同学有过补考现象,且5科以上的百分比也高达百分之九左右。具体详情见下表1-3。

第四,分析一下2012级一年级学生的学业不良现状。抽样的三个专业共有306名同学,其中94名同学在必修课中有1科以上的不及格现象,占样本总人数的30.71%;5科以上的有2人,占抽样总人数的0.65%。2012级的学生有近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同学有过补考现象,且5科以上的仍有2人。

最后,来分析一下2008-2012期间因学业不良被学籍处理的数据。四年期间,有390名同学被学籍处理,其中有246名同学留级,有144名同学被退学。随着学校招生人数的递增,被留级或者退学的人数也一直递增。详情图表1-2。

通过对上述四个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和08-12年四个学年度留级、退学数据的分析,可以概括出大学生学业不良现状特点为:大学生学业不良现象较为普遍;学业不良程度严重;学业不良大学生的类型复杂多样。

三、原因简析

引起大学生学业不良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四个方面原因。对于大学生学业不良的自身原因主要是由于非智力因素引起的,包括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学习兴趣、意志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等。家庭原因包括家庭结构的不健全、家长文化素质过低、过严或者过宽的要求和放任的教育认识态度等。学校原因包括疏于管理、学习风气不良、考风考纪松散等都会助长大学生学业不良问题的蔓延。随着高考的扩招,大学生作为昔日的“天之骄子”如今却成为了“平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部分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读书无用论”思想仍影响着在校大学生的学习,使得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吃喝玩乐、谈情说爱而置学业于不顾。社会腐败也是导致大学生学业不良的一个重要因素。部分大学生靠父母和亲朋好友的关系而可以轻而易举获得好的工作,前途无忧,他们不用努力学习,甚至不学无术也能获得甚至超过那些学习努力刻苦、学习成绩优秀的大学生。

四、大学生学业不良管理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法律和法规制度层面至今还没有关于大学生学业不良管理制度的涉及,仅在《高校学生学籍管理》中论述了留级、退学、重修、补考等相关规定。根据调查显示,学校学业不良的制度措施就是学生到留级条件就留级,到退学条件就让退学,其他安排交费重修和补考,没有相关的预防与矫治的教育措施和管理制度。根据调查显示,具体到教育管理部门和责任人的措施也仅起到了“传话筒”的作用,即当学生出现留级、退学情况,通知学生并通知家长,告之家长学生的情况。对于补考、重修的同学,一般是只通知学生补考、重修,没有任何教育措施。目前对大学生学业不良的教育管理制度措施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预防与矫治管理制度存在真空现象;现有的制度只规定了学生出现了学业问题的相关处理规定,没有教育措施和有效的管理方法;学业不良工作没有在制度上予以认可和确认,成为一项良心工作。无论从法律和法规制度层面,目前关于大学生学业不良的预防与矫治制度措施都存在着真空现象,而大学生学业不良问题日趋突显且危害性极大,现实情况迫切要求政府、学校及相关部门出台相关制度和有效的管理具体措施。

五、精细化管理理论

精细化管理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作风贯彻到企业每个环节的一种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意识,一种态度,一种理念,一种文化,近年来被广泛引入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精细化管理是将管理工作做细、做精,使管理工作系统化、理论化。精细化是在现有规范化的程序、环节、部位上的行为或状态等向更精准和细致方向发展,精细化后形成标准化或规定又成为更高层次的规范。以精细化管理思想为理论基础,制定精细、有效、可行的大学生学业不良预防与矫治教育管理制度措施,把大学生学业不良的预防与矫治工作做精、做细,把此项工作形成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并把此项制度补充到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中,使此项工作合法化,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履行的职责。

六、预防与矫治的精细化管理制度措施

(一)学业不良知识教育的制度措施。为了预防与矫治大学生学业不良,对大学生要进行学业不良的知识的普及教育,从认知层面让学生了解学业不良的相关知识,从思想层面认识到学业不良的危害性,时时警示自己。学业不良知识的教育制度化要从学业不良知识内容、实施方法、途径及教育主体、教育对象进行规定。1.教育内容:概念、危害性、特征、表现形式、类型、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业特征、行为特征和价值观等。2.教育方法:讲授法、多种形式宣传法、谈话法、案例法等。3.教育途径:专职教师的课前讲解、辅导员、班主任的主题班会、班委会组织主题讨论与交流等。4.教育主体:辅导员、班主任、专职教师及相关教育管理员工。5.教育对象:分为预防对象和矫治对象,预防对象包括学业不良初显者并有发展趋势;矫治对象包括留级生、试读生、多门补考或重修的学生。

(二)学业不良的鉴定制度。对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前提是对学业不良学生进行鉴定,鉴定出学业不良程度,根据学业不良程度进行有针对性教育与管理。学业不良的鉴定需要制定出相应的标准,根据其标准来进行判断。学业不良的鉴定是一项动态性工作,根据学生学习进展情况给出相应的鉴定结果。学业不良鉴定制度内容包括鉴定标准、鉴定机构、鉴定级别及鉴定的时间规定等。1.鉴定标准:学习态度、学习行为、考试成绩、考勤情况等,根据情况的不同给以鉴定。2.鉴定机构:成立由辅导员、班主任、专任教师、班委组成的鉴定机构,定期对班级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业情况进行鉴定。3.鉴定级别:依据鉴定标准给出相应的级别。4.鉴定时间:每学期组织一次鉴定,鉴定新入学业不良和重新鉴定在教育的学业不良学生的级别。

(三)学业不良的预警制度。对大学生学业实行预警制度,对大学生学业实行动态管理,为学业不良大学生的教育提供准备。大学生学业不良的预警制度包括大学生学业现状分析、学习动力、学习态度等分析,对一些学业表现出学习成绩差、学习缺乏动力、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提出书面的警示,并将书面警示报告寄送家长。

(四)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过程信息化制度。对学业不良大学生的教育要实行教育过程信息化制度,建立学业不良大学生教育过程的记录档案。制度内容包括建立大学生入学前的学业情况、家庭教育背景、家庭经济情况、入学后的学习现状、学业不良程度、学业不良原因、教育方法和教育效果等信息档案。通过教育过程信息化制度可以全面分析学生教育情况及教育效果,为今后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提供素材,为研究者提供第一手原始材料。

(五)自主学习教育管理制度措施。学业不良大学生的学业问题归根结底是学生自身问题引起的,帮助其学会学习、主动学习、管理自己的学习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学业不良大学生的自律性、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因此建立学业不良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自主学习管理制度内容为:自主学习计划、时间、内容汇报制度;自主学习方法的讲授制度;自主学习地点安排制度;自主学习的指导制度;自主学习的检查与督促制度。

(六)监督与督学制度。学业不良大学生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学习问题,学习问题又集中表现在课堂学习上。学业不良学生的课堂学习需要加强管理,督促其学习。建立科学、严密的课堂管理制度是预防与矫治大学生学业不良的有效措施,并将其制度化。

1.学生主体的考勤制度。建立学生主体的考勤专员制度。对学业不良学生中的留级生、试读生及学业不良发展趋势较为严重的学生要进行每节课的精准考勤。从班级中选出学习成绩优秀、责任心强的学生对其考勤,并每天汇报给相关负责人。对学业不良大学生要进行严格的精准考勤,并且及时对其进行提醒与反馈。考勤专员汇总考勤记录,及时报给辅导员、教师及家长。

2.教师主体的考勤制度。建立教师考勤学业不良大学生的制度。明确教师考勤的职责,并设计课堂考勤的相关考勤内容,对其进行记录,及时反馈给辅导员、班主任和家长。教师的职责不仅对其出勤进行监督,而且对其课堂学习进行全面督促与提醒。

(七)学业的微观管理制度。对学业不良大学生的学业微观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学校应建立学业微观管理制度。1、学前准备的考查制度。学生的学前预备情况对学生学习新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前预备知识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教育,也就是要因材适教。2、课堂精细管理制度。课堂上教师要对学业不良的学生格外关注,时刻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及时地给予提醒。3、课后辅导制度。课后要对学业不良学生进行学业辅导,重点对课堂知识接受、理解情况进行了解,检查作业情况,重点解决存在的问题。4、学业的反馈制度。规定学业不良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业进行定期的反馈,包括学习积极性、学习重点、难点及学习效果等。

研究生教学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研究生 课程教学 问题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b)-0141-02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1]。1999年以来,中国研究生教育进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研究生规模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然而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滞后导致培养质量的迅速下降。在新的历史形势下,研究生课程教学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进行课程建设,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加强教学管理,提升研究生课程教学水平,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笔者2010-2013年主要从事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根据亲身体验浅谈研究生教学几点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1 研究生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建设欠规范

近年来,尽管学院比较重视研究生课程建设并制定了一些措施,但仍缺乏对课程建设的通盘考虑。我院学科专业较多,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控授权点较多,但课程建设基本上以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2个二级学科来进行课程建设,一些学科如农产品安全与环境、农业信息化技术其课程设计与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相同,植物生物技术课程设计与作物遗传育种相同,课程设置区分不明显,缺乏专业自身特色和学科课程建设的长期系统规划,严重滞后了学科发展,沦为了部分学科的附属专业。同时,存在着重视专业课、忽视基础课,导致研究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发展潜力差。

1.2 课程设置不合理

学院研究生课程设置以二级学科为基础,按照本学科导师研究方向构建课程体系,学科间缺少交叉渗透,跨学科课程和研究方法类课程缺乏重视,实践性课程缺少关注,导致研究生知识面窄,适应能力差,创新能力弱。同时课程开设缺少规范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受学科负责人、导师主观认识和科研兴趣影响较大,某些程度上忽视了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和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知识结构[2]。对学术讲座、学术沙龙等有利于开阔研究生学术视野的课程设置较少,如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仅有一门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研究新进展,部分课程无教学大纲,教师上课随意性较大。

1.3 教学内容陈旧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学科交叉向纵深发展的今天,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普遍滞后于学科发展前沿,课程内容陈旧性问题日趋突出。以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两门学位课程为例,《作物生理学》现在采用的是1990年出版的教材,而《作物优质高产理论与实践》中的数据均来自20世纪90年代的数据,随着作物栽培科学的快速发展,其中的部分指标已不适合指导当前的生产实际,容易给学生造成误导。另外,多门研究生课程无材,教师亦不要求学生购买相应教材,学生的知识积累主要来自于教师课堂讲授,受教师的主观影响较大。

1.4 教学方式单一

大部分研究生课程仍以“填鸭式”教学为主。重视演绎,忽视归纳;重视继承,忽视创新;重视讲授,忽视研讨;重视主导、忽视主体。这种教学很少有研究生的主动参与,缺乏研究性、交互性、启发性、开放性、实践性和自主性,导致研究生参与性不强,教学效果较差。

1.5 教学管理松散

和本科生教学管理相比,研究生教学管理比较松散,从教学日历的安排,到教学过程中的调停课,以及最终的教学考核要求。由于教师多为业务教师,科研任务较重,甚至有教师随意减少教学内容,影响了教学质量,而研究生主要以做导师课题为主,在试验较忙时请假次数较多,部分学生在外蹲点科研,导师帮助请假,不参加课堂学习,只是在最终考试时回校临时突击,导致专业基础不牢。且研究生部分课程以文献报告为主,学生在网上下载材料有时甚至不加整理就当成是作业上交,而教师审查不严,使这种现象愈显突出,有时甚至出现一个班两名同学上交材料完全相同现象。一门课程基本上除了安排教学日程以及最终的登记成绩外,教学管理基本处于无序状态,有的课程成绩在第一学期结束,但成绩在毕业时才由教务员向任课教师索要。

2 加强研究生教学管理的对策

研究生教学管理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近年来,为提高研究生教学管理质量,学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相应措施。

2.1 加强建设课程

研究生课程建设要具有科学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要立足于学科发展前沿,突出学校和学科的优势和特色,使本学科研究生了解学科专业特色和发展方向,了解本学科的新信息、新内容、新方法[3]。我院农产品安全与环境专业在近10年的发展过程中,根据学科研究形成了4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并建设了《农产品安全与环境研究进展》等三门课程,使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发展紧密契合,有效提高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受到了社会欢迎。

2.2 合理设置课程

课程设置应围绕学科发展方向和学科特色来进行,同时交加强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但应避免根据导师研究方向来构建。应加强研究方法类课程建设,学院近年来根据学科发展方向,开设了《作物生理研究法》课程,有针对性地编制了实验教材,对本学科的一些常用的测定方法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进行授课,使研究生掌握了相关基本理化指标测定方法。学科教师集体研讨,使学科课程基础理论课程和应用研究课程相结合,保证课程的规范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科不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每年7月份请青年教师、1月份请各课题组负责人开展学术沙龙,介绍相关研究进展,交流研究成果,并成立“农学讲坛”,不定期请获得重要研究进展的教师和研究生介绍所获成果,提高研究生科研兴趣。

2.3 更新教学内容

研究生教学内容要紧跟时展步伐,领先学科发展前沿,及时向研究生传授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我院自2012年开始开展《作物生理学》教材编制工作,在集体研讨、结合学科发展的基础上确定了教材大纲,并已着手教材编制。各学科经常强调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本学科的发展前沿,特别是学科基础课程,在介绍课程最新发展前沿的基础上,对一些客观评定标准给出新的参考指标,使学生既接受了学科的最新知识,并了解本课程相关参数的最新评价指标,有利于今后的科研发展。

2.4 改进教学方法

研究生教学应快速推进研究性教学方法,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互协调、互相重视,增强互动。研究生已具有独立思考和明确表达自已观点的能力,开展研究性教学,研究生会在课前认真准备和理解相关材料,把握学科前沿,教师亦会有紧迫感,对讲授内容准备愈加充分和完善。同时研究性教学亦有利于研究生不同观点的碰撞,产生新的研究思路,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5 加强教学管理

为加强教学管理,学院建立一系列的教学管理制度,如“研究生教学管理办法”、“研究生调停课管理制度”、“学生上课请假制度”、“成绩管理制度”、“考试规划”、“监考规则”、“论文管理办法”等,以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在上课前应制定教学大纲,指定参考用书,提交教学日历,并按教学安排进行课堂教学,调停课每门课不能超过两次,学生非特殊情况不能请假,每门课程超过4学时应重新学习,学院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不定期根据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学院统一安排研究生考试,并由学院统一调配监考教师,考试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向学院提交课程成绩以及成绩分析报告,一些调研报告类或研究进展类课程成绩导师应认真负责,利用论文系统对学生提交论文进行分析,并对相似度较高论文要求学生整改,学院应在任课教师提交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抽查,避免抄袭情况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胡蓉,魏永祥.谈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及素及其改善[J].中国高等教育,2008(12):40-42.

研究生教学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成绩;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279-02

学生一词有很深的内涵,所谓学就是学习,而生就是人的意思;学生,就是学习的人。学校的学生到学校来的目的就是学习,而检验学习效果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学生的成绩。学生在校期间,家庭、社会、学校对学生好坏的评价往往看的是学生的学生成绩,当然这种评价标准不是唯一的。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对成绩是非常关注的,而高职院校学生普遍都经历了高考的洗礼,对考试成绩更加重视。国内外很多文献研究了学生的学业评价,而对如何强化学生成绩管理研究较少,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教学管理的实践,研究了高职院校学生成绩管理的几点方法,以供教学管理参考。

一、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按照规定办事

每个学校都有各项规定,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和学,即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搞好这一中心工作必须要制定相关的教学管理规定,而教学管理制度包括很多方面,如:日常教学管理制定、老师课酬管理制度、兼职教师聘用制度等等,涵盖着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执行依据。有了教学管理制度固然非常重要,但仅仅制定制度是不够的,需要学校主管教学的部门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把教学管理制度落到实处,不让教学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如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老师不按教学要求提前下课、迟到,必须严格按教学规定执行,认定教学事故。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其不仅仅在学生学业上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在日常行为和人格魅力上对学生的影响更大。高职学生基本上处在由不成熟慢慢走向成熟的时期,所以这个时期的教育对他们尤为重要。同时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是非观,如果教育不搞好可能会混淆他们的是非观念,影响甚大。如果不严格执行教学管理规定,老师的教慢慢就会散漫,学生的学无形中也受到不良影响,这使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大打折扣,是非常不值得的,关键是这完全可以避免的。

二、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要求认真办事

现在普遍提得最多的就是师资队伍建设,队伍建设已经纳入了学校建设,而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也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部分,但因为经费限制,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往往被忽略,这不利于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管理本身对工作要求高,要求教学管理人员有耐心、细心,有责任心,针对日常工作一定要细心,不能出一点差错,因为如果出一点差错就是教学管理人员的教学事故,教学管理人员一定要把教学管理工作当成自己家的事情一样对待,要全方位负责任,既对老师负责,又对学生负责,也要对领导负责,更要对学校负责。教学管理出问题,日常的教学工作就无法运行,那整个学校就处于一片混乱的局面。笔者在工作中遇到这种情况:如果自己的钱丢了倒不是什么大事,但如果没有备份或无法备份的教学资料找不到了,那就是一件非常头疼的大事。所以教学管理马虎不得,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

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首先要选好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管理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如果不是自愿从事这个繁杂的工作,是坚决不能给予此岗位的,这就要求要纯化教学管理队伍,让做实事的人来担任,坚持自愿的原则,一定要严格考核教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如是否具备耐心、细心、责任心,是否能熟练掌握office办公室软件,是否有较好的协调能力,是否有较高的执行力等等。其次要针对教学管理相关技能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对工作中必需的技能进行特别指导,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最后要根据招生情况及时地补充教学管理队伍,做到专题专人负责制。

三、细化学生成绩管理规定,坚决执行规定

高职院校学生考试大致分为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补考、清考,笔者所在学校学生考试就分为以上四种,期中考试现在慢慢在高职院校里已经相对较少了,而现在教育部规定高校又不允许乱收费,即所有的考试工作都不允许学校收取考试相关费用的,而考试的难易程度大致基本上是期末考试难于补考,补考难于清考,导致现在学生中有一种奇怪的现象,期末考试考不过干脆就放弃了,专门等着补考,当然学习就不认真了,要真正能学到东西就成了一句空话。笔者认为可以换一种管理方式加强对学生意识的培养,可采取对补考、清考学生进行网上公示、班级教育、学业预警等方法加强学生的考试意识,增加考试通过率。

鉴于考试类型很多,给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每次考试都必须要及时将成绩上报,难免会存在漏报漏登成绩现象。必须细化学生成绩管理规定,对于老师或教学管理人员未及时将正确成绩提交或登录到网上去,一定要坚决执行教学管理规定,对相关人员认定责任事故,只有这样,才能强化阅卷老师的责任意识,必须注意的是,认定事故前一定要查清责任人,不能一竿子都打到任课老师了,也不能都堆到教学管理人员头上,责任不清只会降低执行效果。

四、建立学生成绩反馈系统,及时落实到位

为防止教师将成绩误登现象,及时让学生获取到考试结果的信息,考试结束后一周内务必建立学生成绩反馈系统,学生通过在网上或在辅导员班主任处查询到自己的成绩后,规定在一周内对成绩有疑问的可以来查询成绩,及时处理成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将查询情况反馈到上级教学管理部门、学生、教师。如果超过时间教学管理部门没有受理到学生的成绩查询,那就视为对成绩无异议,过期查询将不再受理。但实际操作中对期末考试方面将学生反馈的时间推迟到开学后一周内进行,使成绩反馈系统落到实处。如果查询后的学生成绩确有疑问,及时分析原因,若是阅卷老师的失误,将严格按照教学管理制度执行,认定教学事故。

五、加强学生试卷质量分析,有效管理成绩

对学生考试试卷质量分析十分有效也是有必要的,首先要合理设置试卷质量分析表,确保需要分析的数据如考核方法、考核人数、及格率、各分数段比例、题型、难易程度、存在的问题。合理的试卷质量分析表可以反馈出很多信息,教学安排是否合理、教学过程是否规范、考核内容是否合理、试卷命题是否科学、难易度是否适中、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等等[1]。通过质量分析,教学管理人员应分别组织相关部门或人员集中研讨,如采取分专业召集专业教师研讨学生的学习和专业培养情况,有利于专业建设力度;分课程召集任课老师研讨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情况和薄弱环节,便于更好地实施该课程教学;分年级分专业召集辅导员研讨学生知识获取情况,促进班风、学风建设。

高职院校成绩管理责任重大,需要每一位负责成绩管理的教学管理人员将教学管理规定落到实处,更需要作为成绩来源人员的教师加强责任意识,也需要学生在成绩管理过程中的有效反馈。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三结合,方可保障成绩管理的有效度。

参考文献:

[1]黄静.高职院校学生成绩管理浅议[J].企业家天地,2008,(11).

研究生教学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教学质量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护生未来的职业素质和临床能力。我院几十年来一直承担着护理研究生、本科、大专、中专学生的临床教学任务,为了加强和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工作,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近来年我院在原有教学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变革求新,对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进行不断规范完善,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l加强组织管理和规范教学管理制度

由于我院接受的护理专业学生的层次多且数量较大,要完成临床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质量,必须加强组织管理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架构是取得高水平教学质量的前提,为此我院护理部成立了由护理部主任、护理部教学干事、各科主管教学科护士长、教学片长组成的临床教学组负责全院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工作。每月召开1次教学工作会议,总结、研讨各层次学生教学计划的实施和完成情况,及时发现及解决问题。同时我们在原来的教学管理制度基础上不断完善,将管理制度装订成册为《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制度》发放至每个教学病区。包括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及带教老师的职责、带教老师资格、学生及教师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各种教学评价制度及评分标准、请假制度等,使教学管理有章可循。

2规范教学档案的管理

我们根据教学特点及各层次学生特点,制定了统一的教学档案资料的内容和格式,并装订成册。如我们制定各教学病区统一使用的《临床护理教学记录手册》、各层次护生使用的《实习生手册》和教学管理人员使用的《教学质量持续改进记录手册》。同时我们规范教学档案资料的整理与分类,采用管理,建立教学档案数据库。如每月每个科室将护生的考勤、出科考核成绩、实习表现等以教学月报表版形式汇总后交教研室存档。并设专人负责,专人管理,登记造册,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3加强临床师资队伍的建设

3.1加强总带教老师和各阶段带教老师的选拔

带教老师是护生接触临床实践的启蒙者,在临床教学中师德、师才、师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和行为,选好带教老师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做好总带教和各阶段带教老师的选拔相当重要。我们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教学要求,在相应层次的护士中选择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责任心强、乐于施教的护士担任各阶段带教老师。而总带教老师则选择综合素质好、教学及管理能力较强的责任护士担任。

3.2抓好带教老师的自身建设,改革传统培训方法,实施分层次教学培训

随着护理教育发展和进步,对临床带教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带教老师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良好的教学技能。因此我院切实狠抓护理带教老师的自身建没,除加强业务培训外,临床教学培训是提高临床护理老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针对不同教学阶段存在的问题及老师特点进行针对性分层次的教学培训,使各层次老师较快提高本层次带教中常用的的带教技能,适应临床带教的需要。

4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4.1岗前培训

可使护生了解医院护理工作概况,明确目标,减少护生无所适从感,在课堂和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我院护理部在每批护生来院后下科室之前,均要举办岗前培训。培训主要内容有:护士的素质要求、医院概况、护理有关制度、护士礼仪与行为、护理文书管理制度等。请医院优秀护士长及带教老师利用亲身经历和临例进行爱岗敬业。

4.2全院教学公开课及全院护生理论学习

由护理部教学组组织,两者均是每季讲课1次。全院教学公开课为各专科辅导小课的现场示范,全院带教老师进行观摩学习,并对授课者教学活动的组织及教学技巧的应用进行现场点评等。全院护生理论学习则针对护生在实习中的共性问题如护理程序及其应用、护患沟通技巧、护理差错事故及其防范等,组织全院护生共同学习。

4.3科区内教学活动 5完善临床教学质量评价

5.1建立临床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层层质控

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是临床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步骤。为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落实,提高各阶段的教学质量,我们建立了由各阶段带教老师——病区总带教老师—一区护士长—一科总带教—一科护士长—一教学片长—一护理部教学干事一—主管教学的护理部主任组成的管理体系,并进行层层质控,将各层人员设本记录。

5.2采用多维评价,全面评价教学质量

每科室实习结束发表调查学生对带教老师和护士长的满意度、带教老师对护生实习情况的评价、上一级教学人员对下一级教学人员的评价。护理部教学组人员定期抽考学生的基础护理过关项目及病区带教老师的教学活动来评价病区教学质量。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会,如病区每2周1次、科每4周1次、护理部每8周1次进行总结评价。通过以上多维评价,全面评价教学质量,同时,将科室教学管理评价纳入护士长和科室护理工作质量评价内容,将每阶段带教老师的教学质量纳入护士护理工作质量评价内容。

6效果与体会

通过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系列改革措施,使我院在实施教学管理过程中逐步做到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了教学质量。

6.1建立了一支优秀的临床护理教学队伍

经过这几年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院进一步完善了临床教学管理组织,建立了一支热爱护理教学事业、具有丰富临床护理实践经验和一定教学能力的临床护理教学队伍。教学总带教均为40岁以下的护理骨干,均为本科以上学历。教学师资队伍年龄更趋年轻化,学历层次逐步提高。同时对各层次老师进行分层次教学培训,使护士的整体带教意识及带教能力增强。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从90%提高至97.6%。

6.2提高了护生对教学活动的满意度

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教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培养和提高了临床老师的教学及业务素质等方面的能力,拓宽了护生的知识面,使护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等。护生对教学活动满意度从92%提高至97.%。

6.3建立了科学完整的管理体系

实行教学档案规范化管理,我们建立了一套科学、完整的档案管理体系,教学老师增强了现代化教学档案管理意识,教学档案得到及时整理、分类归档;老师教学和学生实习的每个环节均能及时规范记录,促进了临床带教管理工作规范化,护生及带教老师对教学档案管理的满意度达到95%以上。

研究生教学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一、服务型导向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内涵和价值追求

传统的研究生教育管理采用集中管理的模式,管理模式单一,研究生部集中管理,统揽一切,重管理,轻服务,沟通不畅,政令不通,已经不能适应研究生教育发展新形势的要求。一些高校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明确了“培养质量至上,服务师生为本”的创新思路,采取了“凸显服务意识”的管理模式,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全局统筹观念下保证了研究生教育的高效、良好运转。新公共服务理论由罗伯特•登哈特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002年登哈特在其新著《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中详尽地阐述了新公共服务理论,就是公共服务的价值和力量、强调公共服务的价值和灵魂,是一种与传统“统治的与管理的治理模式”相异的、新的、代表着未来治理趋向的理念。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教育的根本属性是一种公共产品,直接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命运,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高等院校作为国家公共教育事业的部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履行国家教育职能,提供教育公共产品,可以比照服务型政府对行政部门的要求,创建服务型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因此,建立服务型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不仅是由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而且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种延伸。服务型导向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可以界定为:研究生管理部门遵从学生、教师的要求,在工作目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上,用公开的方式给学生、教师、参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其他部门和社会方面提供方便、周到和有效的服务,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协调、持续发展,在研究生教育体系中提供公共服务的核心职责,明确教育管理为研究生教育培养活动服务,彰显“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理念。

二、服务型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的特征与路径分析

以人为本、电子教务、制度创新、参与管理是基于服务型导向的研究生教学管理模式的四个核心价值和特征。

(一)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服务型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型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核心价值所在。以人为本是管理者的一种管理方式或理念,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组织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建设服务型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就是要从服务的理念出发,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将服务理念渗透到教学管理之中,为人才培养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保证,建设服务型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需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

1.加强专业化建设。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具备科学的理论基础、广博的科学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专心致力于研究生教育发展事业。

2.强化学习创新。通过团队学习,提高文化修养和亲和力,建设一支富有活力和创新力的高素质的学习型管理服务团队,并实现内部关怀向外部关怀的延伸,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从而向广大研究生和指导教师提供优质、便捷和高效的服务,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服务水平。

3.严格考核制度。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体系,完善奖惩机制,实行职员职级制和聘任制,落实岗位责任制,实行竞争上岗,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能。

(二)电子教务

信息技术是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实施电子教务,有效配置和利用各类优质资源,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转变培养方式,对促进研究生教育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电子教务是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全新的研究生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优化事务流程,减少办事环节,降低管理成本,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公开的教学管理模式,增强管理的透明度和决策的科学性,吸引广泛的参与,全方位地向师生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管理与服务。以服务为目的、以师生为中心的电子教务的有效实施,为管理部门提供新的理念,确立“以人为本”、“服务中心”的管理价值理念,并积极引导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组织机构的变革、权力分配的调整,实现管理部门的职能由控制型向服务型转变,使得管理部门能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的管理模式。电子教务一般包括两个信息平台的建设:一个是研究生教学管理网站建设,包括通知新闻、规章制度、招生信息、管理队伍等板块信息的和维护;一个是研究生教务管理系统,包括学籍管理、导师信息管理、学位论文管理等。信息化建设是基于服务型导向的研究生教学管理模式的重要手段,实现研究生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和便捷化。

(三)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通过引入一项新的制度安排来代替原来的制度,以适应制度对象的新情况、新特征并推动制度对象的发展。制度创新是创新之本,通过制度创新来巩固创新的成果,没有制度创新,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制度创新是保证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要手段和动力,制度建设是服务型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前提和保障。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教学管理基本文件,规范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从制度上明确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活动中主要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并使之相协调,实现管理的规范化。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创新包含两个方面的建设:一方面是面向服务客体(师生)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做到研究生各项管理活动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如我校出台了《燕山大学研究生教务管理规定》、《燕山大学研究生培养校院两级管理暂行办法》、《燕山大学研究生业务经费使用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另一方面是面向服务主体(管理人员)的研究生教学管理队伍的制度建设,包括岗位的合理设置与科学管理等,如《燕山大学研究生学院文明服务规范》、《燕山大学研究生学院机关干部文明服务守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