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院科研教学管理制度

医院科研教学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院科研教学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院科研教学管理制度

医院科研教学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作为卫生部部属医院和教育部重点大学附属医院的z大学z第二医院,完成教育部和卫生部的教学 培训任务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了有效贯彻落实教育部/卫生部的教育教学方针、政策,医院的 教学管理实行三级管理制度,即教务部、二级学科(教研室/护理部/培训基地/培训中心等)、三 级学科。各级教学管理组织密切配合、各自承担不同的工作。成立医院教学督导组,实行教学督 导制度。各级教学组织职责如下:

一、教务部职责

1、在医院党政领导下,执行医院的教学管理职能。负责全院的教学管理,包括本科教学、研究生 教学、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护士、技士)、卫生部临床临床药师培训、z省专科护士培训,各 级各类培训基地/培训中心的培训和教学,以及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计划外教学、远程教学等;

2、组织协调全院的教学管理工作;

3、对二级学科(教研室/护理部/培训基地/培训中心等)、三级学科/科室等进行教学工作的业务 指导、督促管理、评估检查;

4、负责与z临床医学院、z大学、卫生部/卫生厅等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的联系、沟通和协调 ;

5、组织医院教学督导组开展工作;

6、建立健全医院各项教学管理制度,贯彻落实医院、z临床医学院、z大学、卫生部/卫生厅等上 级主管部门的教学管理规定;

7、负责组织实施师资培训、青年教学比赛、医学教育学术活动和教学科研活动等;

8、建立健全医院各类教学管理档案,收集汇总全院各类教学/培训数据,提供全院教学/培训数据 报表;

9、负责全院教学工作总结,协助主管院长完成医院教学发展规划。

二、教研室/培训基地/培训中心/科室职责

1、建立教学管理组织,在医院教务部的组织协调下,负责组织管理本二级学科(教研室/培训基 地/培训中心/科室)的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护士、技士、临床药师 等)、各级各类培训基地的教学和培训,以及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远程教学、计划外教学等。二 级学科(教研室/护理部/培训基地/培训中心等)主任全面领导,分管主任具体负责,设秘书一名 协助主任及分管主任具体承担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2、负责组织实施本二级学科(教研室/护理部/培训基地/培训中心等)的各项教学/培训工作任务 ;

3、负责对所属三级学科、相关科室进行教学/培训业务的指导和督促。

4、负责与医院教务部的联系、沟通和协调;

5、根据医院、z临床医学院、z大学、教育部、卫生部/卫生厅等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制定 本二级学科(教研室/护理部/培训基地/培训中心等)的各项教学管理规定;

6、负责本二级学科教学/培训档案的归档管理,向教务部提供教学/培训数据报表等。

三、三级学科职责

1、建立本三级学科的教学管理组织,负责组织管理本学科的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护士、技士、临床药师等),以及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等。科室主任全面领导,分管 主任具体负责;

2、按照二级学科(教研室/护理部/培训基地/培训中心等)的要求,具体组织实施本科室的教学/ 培训工作任务;

3、根据学科实际情况对本科室教学/培训档案原始记录进行归档管理,向二级学科提供教学/培训 资料数据等。

四、教学督导组职责

医院教学督导组在医院教务部的组织协调下,开展全院各类教学工作的指导、督查、评估等工作 。对全院各教学单位的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进行督促、检查和评价。具 体职责如下:

1、全面了解学校教学动态和各级教学组织的管理情况,对教学管理制度和流程提供意见和建议, 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2、广泛听课,评价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把关和督导;

3、随机抽查作业、试卷等,评价教师的教学态度及对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

4、深入医院有教学任务的科室,检查临床的本科生见习/实习和研究生、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护 士/技士等的临床带教情况,评价带教教师的教学效果;

5、担任青年教师试讲和赛课的评委;

6、参与研究生、住院医师、护士、技士的面试及各项考核工作;

7、参与年度教学检查工作;

医院科研教学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学生 临床实习 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1-259-02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建立和健全医院教学管理网络组织,实施有效的临床实习是检验、总结、提升医学生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训练扎实规范的基本技能关键性的一年。是帮助医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但是,以往传统的临床实习管理缺乏连贯性,使学校教务处与医院科教科及临床科室经常会出现脱节现象,遇到一些问题由于沟通不够,措施不到位,使之难以解决。现将我院临床实习四级教学管理模式的创建和实践介绍如下:

1 传统临床实习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没有固定的带教老师 每年医学生实习由学校教学管理处将实习生名单及轮转表交给医院科教科,由科教科兼管教学人员按轮转表通知病区老师,由病区老师排班,换班,不能保证专职带教。

1.2 师资力量参差不齐 临床老师在临床中身兼数职,还要三班转,时间上不能保证,加上对临床教学管理缺乏重视,带教能力参差不齐,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1]。

1.3 医学院校辅导员与临床教师管理脱节 有的学校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更换辅导员,对学生情况缺乏了解,加之学校和实习医院不在同一城市,有的辅导员与院科教科主管老师联系不够密切,实习计划不能很好地落到实处,使教学质量不能保证。

2 创建四级管理模式

2.1 专职教学管理机构的整合 建立健全医院教学管理组织,形成医学院、医院―科教科―教研室―临床科室四级管理网络、由医学院教务处和教学基地医院分管教学的院长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宏观调控,分管院长同时兼教学领导小组组长,科教科长兼教学办公室主任,由学院教务处具体负责实习教学的老师和院教学办专职班主任共同来具体落实实习教学任务,教研室和临床带教老师负责实施,并由学院教务处和院教学领导小组共同督导、考核教学任务完成情况,使临床实习管理工作由单纯的医院管理变成由医学院校与科教科教学办统一管理、整合构建了四级教学管理模式,为临床实习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图1)

医学院教务处、院分管教学院长(教学领导小组)

医学院实习科、院科教科(教学办)

内、外、妇、儿、影像(教研室)

临床各病区具体负责带教老师

实习医学生

四级教学管理结构模式图

2.2教学资源的整合 实习基地是省属重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乙等医院,目前正在创建三级甲等医院,预审已通过。现有床位编制1080张。到年底,新建成的医院将投入使用,增设床位到2000张,有40个专业按三级医院教学管理,有教学用房550cm2,并配置有模拟病房、技能操作室、阶梯教室、示教室、多媒体远程教室、动物实验中心、教学模型、设备等教学用具、另有备用实习基地。

2.3 教师队伍的整合

2.3.1 组建院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为一级教学管理组织,选拔2名高年资、具有一定理论基础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副高或以上人员担任专职老师,内、外、妇、儿、影像等大科中推选7名正高职称专职督导员为二级教学管理组织;各教研室为三级教学管理组织;各临床科室负责带教老师为四级教学管理组织。各科推选出来的带教老师不参加病区内值班,固定日班。在临床教学办公室专职老师领导下落实具体的带教计划,与各科教研组共同管理指导各病区的教学工作。

3 四级教学管理模式的实践

3.1 医学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准备及方法

3.1.1 按学校要求制定实习计划和大纲,有各教研室根据本年度教材修订实纲后交教学管理处审定,汇总成《毕业实习手册》其中包括:实纲、实习计划、实习目标、实习要求、轮转表、各种培训、讲座、教学查房、考勤,实习评价(各专科)临床实习管理暂行规定。

3.1.2 进行实习生岗前培训 在实习前1-2周召开实习生临床实习动员大会,有医学院学工处、教务处和医院教学办公室、科教科共同组织完成,学习实纲、实习要求、实习制度、实习医院及环境及四级教学管理组织、实习轮转要求等,与每位实习生签《临床实习管理协议书》,以增加法律意识。

3.1.3技能操作强化培训 在实习前1个月,由医学院教务处和院科教科教学办拟定技能培训计划,组织带教老师规范操作,统一要求后对学生分组培训,在操作室全天训练,1-2周后进行考核,不及格者再次强化培训,直至合格,颁发合格证书后方能进入临床,这是实习准入制的必备要求。

3.1.4定期总结,反馈临床实习情况。 辅导员每月到实习点组织班会日,对实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实习医院教学办老师一起听取学生的实习感受、意见、建议、查看毕业实习手册,了解临床带教老师给出的评语、成绩,将实习中表现较好的资料记录,作为实习结束评选优秀实习生的依据记录实习备案。每轮大科实习结束,教务处组织到医院对学生进行理论考试,作为毕业成绩之一。

3、2 实习医院四级带教管理工作的准备及方法

3.2.1 考察承担教学的病区,对带教老师组织培训,按学校教学大纲要求筛选承担教学的病区及负责带教老师,要求带教老师必须是副主任医师或以上,工作认真、负责,热爱教学事业,具有一定专业临床经验和教学能力的硕士或以上人员来担任,由教学领导小组审定后,对入选的病区和老师在院内网上进行公示,每年根据考核情况、评估后进行调整,采取竞争激励机制。教学办组织带教老师进行培训,学习实习教学大纲、教学制度、职责等,交流带教经验、技巧。

3.2.2 制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及四级教学管理考核要求、内容,合格率为95%、设计质量评估表(包括教学管理、临床带教、后勤保障)为100分,80分以上为合格。教学管理办公室每6个月检查一次,教学办每3个月检查一次,教研室每1个月检查一次,临床负责带教老师每2周检查一次。实习同学每3个月背对背考核老师一次,要求各级将考核结果完整填写质量评估表和临床教学台帐相应的栏内,并在院内网上公布。

3.2.3 对实习生进行进点培训。实习生入院第1周科教科教学办组织岗前培训,由主管院长、党委书记、分管院长、科教科科长、医务处主任、保卫科科长、内、外科教学秘书、班主任等进行医德医风、医患沟通、安全防护、心理调节、进入临床的必备知识、实习要求等专题讲座,让同学们更加熟知实习管理要求,明确自己的职责和责任。

3.2.4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实习质量考核(应知应会)。每轮大科实习结束,教学办和各教研室组织同学进行出科理论和技能考试,由教研室担任出卷、批卷、监考任务,同时每个学生必须完成住院大病历15份,并将成绩记录于《实习生考核手册》中。

3.2.5 强化技能操作培训。每3个月教研组组织学生进行自己所在的大科技能训练,每6个月科教科教学办组织全体实习生按教学大纲要求完成内、外、妇、儿的技能培训工作,内科(体格检查和模拟诊疗、胸、腹、腰、骨)四大穿刺、外科(洗手、穿衣、戴手套、铺单、清创、缝合、拆线、换药、识别器械等),妇科(产前检查、模拟诊疗)儿科(模拟诊疗)、心肺复苏徒手操作等,结束后进行考核,并把此成绩反馈给学校。

3.2.6 紧抓业务讲座和教学查房。各病区负责带教老师每周组织病区内小讲座一次,每二周组织教学查房一次,教学办每二周组织全体实习生学术讲座一次,每月参加并抽查一个病区教学查房,对其查房质量进行评估,及时反馈信息,保证教学质量。

3、3 医学院与医院科教科之间的沟通

3.3.1 完善各项制度及周密的实习计划,根据每年的教材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各教研室进行集体备案,修订不同层次的实纲,在此基础上,从医院实际情况出发合理有效的安排实习计划,科教科制定教学管理工作制度手册(包含教学管理制度、带教管理制度、实习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住宿管理制度、临床教学办公室职责、例会制度、各教研室备课制度、优秀班主任/带教老师/优秀实习生评选制度等)使临床实习管理沿着规范、有序方向发展。

3.3.2 及时了解实习生的思想与需求,掌握教学进展。医学院与科教科定期召开教学评估会议,听取各科实习计划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掌握学生的工作、学习、心理需求,每月召开学生座谈会进行实习满意度调查,每季召开师生恳谈会,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教学方法和实习计划完成情况,中期进行教学检查、评估、总结,教学办每周到病区征求科主任、带教老师对实习生的意见,对合理的建议点评采纳,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

参考文献

医院科研教学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3-099-01

综合性大医院最重要的三大功能[1]是医疗服务功能、科研教学功能和医院辐射功能。医疗服务功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科研教学功能是反映促进卫生事业发展的动力及医院创新能力,医院辐射功能则是医院综合实力的体现。医院的各项工作都必须围绕医疗这个中心进行,为这个中心服务。提高医疗质量,加强技术质量、服务质量和管理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下面浅谈一下我院围绕医疗质量管理,在提升医院功能方面的一些方法。

1 加强学科建设,促进技术进步

提高医疗服务功能首要在于提高技术水平,而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最重要的内容,不仅能反映医疗技术水平,还决定着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我院以创建省重点专科为契机,重新修订《学科建设管理办法》,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定我院学科建设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在设备投入、人才培养、经管方案等方面对专科基础扎实、发展前景良好的专业给予一定倾斜政策,为重点专科穿凿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提高常规技术水平的同时,根据省重点专科的标准,有针对性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对传统技术通过扶持不断向纵深边缘发展,提高技术质量,拓展技术范围,从而带动相关专业的进步与发展,做到“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 通过一系列激励政策,我院腔镜、肿瘤诊疗、体外循环等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建设规章制度,完善质量检查标准

制度建设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按照医院管理年活动的标准,结合工作实际清理各项医疗制度和诊疗常规,修订完善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和各项规章制度,如《新业务新技术准入管理制度》、《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医疗安全管理办法》、《医师外出会诊管理规定》、《医疗风险预警管理方案》等,同时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管理制度、岗位职责等汇编成册,形成一套完整的医院管理制度,使工作规范化、管理制度化。针对科室的医疗质量管理,我们制定了明确和可衡量的指标,每月安排检查,并与奖金挂钩进行奖惩。

3 加强学风建设,实施科教兴院

科研教学水平的高低反映学科的发展水平、综合实力和团队作风。我院将科教工作的重点放在培育高素质医学人才和创建“学习型”医院这两方面。对科研工作实行项目管理,对每个项目的申报、立项、研究进程、结题、鉴定全程监管,获得经费支持的项目给予1:1配套,实行科研经费本管理。通过药品临床试验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电。加强院内各学科的科研交流与合作,密切与上级医院的科研交流与合作,推动科研的横纵向联合。

在教学方面,充分利用附属医院和临床学院资格,提高科教能力,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参与医学院校教材编写,强化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带教老师的三级负责制,建立有效的激励和评估机制,奖励在科研、教学、学会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专业技术人员,激发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创新热情。通过院内外授课的形式提高本院医生临床教学能力,培养医务人员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重点在普通话、表达能力、台风上下功夫。协助做好学会的换届选举工作,确保医院绝大部分专业在区域内的学术“龙头”地位。

4 实施品牌战略,增强核心竞争力

医院辐射功能是医院综合实力的反映,既包括设备、技术、质量、服务、环境等因素,也包括市场品牌的因素。要整合各种因素提高医院辐射功能,首先要树立医院品牌,拓宽医疗市场。我院在江汉平原地区有着良好的声誉,这是几代荆医人辛勤汗水浇注的丰碑,更是荆医人拥有的巨大资本。我们在市场经济中充分发挥了这个优势,并立足重点,扩大优势。有品牌才有竞争力,有特色才有吸引力。根据我院的《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对专科实行分类分层次管理:一类专科重点扶持,把“有条件、有市场、有能力、有潜力”的专科做大做强做精,讲求效益;二类专科重点助推,扬长避短,突出特色,扩大影响;三类专科创造条件,挖掘潜力,寻求突破。强化过程管理,定期考核评估,通过“看水平、看贡献、看发展”,掌握各类专科建设现状,以重点专科为龙头,不断辐射,带动其他专科的发展,逐步形成一批技术水平高、结构合理、整体优势强、区域影响大的“拳头”学科群。对传统的优势特色技术学科群,要不断创新技术,丰富内涵,拓展市场,进一步稳固在区域内的“龙头”地位,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宣传方面,在培养品牌的基础上善于包装品牌,在创立名科、培育名医和发展特色技术上下功夫,积极传播品牌,立足实际,向院内外医务人员和病人推销品牌,从而扩大影响,广泛吸引病人。

通过对医疗质量管理的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医院各项功能都得到了强化和提升。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建立全面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增进职工的服务理念,在医患沟通、信息反馈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摸索切实可行的措施[2]。总之,我们要按照“管理年”要求的“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结合实际开拓创新,将综合性医院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让老百姓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医院科研教学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1“双导师制”教育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一些高校在医学七年制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制的日渐增多,而普通院校在医学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制,尤其是双导师制的却不多见。潘煜双等对本科应用型人才实施“双导师制”进行了探讨,并在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提出“双导师制”创新模式与实施方案,强调利用校外导师资源,实现高校与社会的零距离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降低培养成本、缩短岗位适应期限的要求。王雪峰等以辽宁医学院五年制临床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临床技能考核阶段实施导师制进行了研究,并与未实施导师制的医学生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临床实习阶段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个性化的言传身教式的实践性教学。它注重对学生的个别指导与综合素质的培养,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是临床教学的一种好形式。此外,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对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实施“双导师制”进行了初步探析;南方医科大学对临床医学八年制实施了“双导师制”,并对如何制定出科学有效的临床导师工作方案及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尽管有诸多高校对本科医学教育实施“双导师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但迄今为止,尚未能形成系统、规范的教学管理体系可供借鉴。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诸多高校对“双导师制”的探讨或是针对本科应用型人才,或是针对临床七年制或八年制医学生,极少高校针对五年制本科医学生实施“双导师制”进行探索。因此,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医学院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教育中采用“双导师制”教学模式,即在本科医学生入学开始就为其配备两种类型的导师,即基础导师和临床导师。在基础医学课程学习阶段,给予学生学习指导和科研基础训练的学校本部教师为第一导师,即基础导师;在临床医学课程学习、见习和实习阶段,为学生进行指导的附属医院指导老师为第二导师,即临床导师。

2实施“双导师制”教学调查分析

在探索实施“双导师制”教学模式初步阶段,分别对云南省各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的部分师生就“双导师制”了解程度、认可度、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查。首先采用访谈的方式对部分医学本科生及教师进行了调查。访谈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及教师对“双导师制”教学模式不太了解。但是通过对该教学模式的普及和进一步推广,多数学生和教师认为在本科教学中实施“双导师制”教学模式有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虽然云南省高等医学院校在办学规模、整体师资等方面与其他发达地区存在差距,但是随着近年来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各医学院校的教学师资和教学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与云南省各大医疗机构进行资源整合与共享,建立了附属关系,教学资源得到快速的扩增。其中,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于2011年12月,经云南省委、省政府批准,成为“昆明理工大学直属附属医院”。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医学院(即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和多家非直属附属医院。现有的师资力量和综合资源为“双导师制”的实施奠定了基础,也为更好地执行、落实各阶段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创造了条件。

3“双导师制”教育管理体系构建

3.1教学管理组织体系构建

高校与其附属医院之间的密切协作是推行并顺利开展“双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前提与保障。建立高校与医院合作机制下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是医学院校突破传统教学管理束缚,实现合作创新教学的关键性环节。在学校与医院紧密合作的基础上,建立专门负责“双导师制”教学管理的行政管理部门,创建信息化共享平台,实现教学资源、教学项目、师资资源、教学设备等的共享,同时构建“双导师制”管理信息系统,为导师与学生提供有效互动平台,实现基础导师与临床实践导师对学生的全过程指导。

3.2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构建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是“双导师制”教学模式顺利开展与实施的制度保障。“双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关键出发点在于基础导师与临床导师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全方位指导。因此,双师队伍建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严格的导师遴选标准、明确的导师职责、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是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首先,为保证双师队伍质量,在确定导师的过程中,不仅要考察教师的教学资历、科研水平、专业知识与临床实践能力等因素,还要重点考察教师的道德修养与职业素养等因素。其次,要明确解答导师“如何导”,“导什么”的问题。针对医学生在每个阶段的教学计划、课程安排以及学生入学之后的心理生理特点与思想态度变化等,为导师制定明确的任务、职责与培养目标。例如,新生入学阶段,导师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学生适应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从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予以引导,并加强注重思想道德与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学习目标;理论知识学习阶段则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临床实践阶段,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的指导,还要注重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三,建立与制定监督管理和激励措施是实现“双导师制”有效运行的双重保障。在明确导师职责、任务和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导师绩效考核与激励制度,督促导师自觉提高自身素质、遵循教学规范、履行应尽职责。通过导师述职、学生评价、绩效评估等多种考评方式进行优秀指导教师评选,并采取激励性措施,在导师层面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保证师资队伍质量。

3.3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在我国教学管理体系构建研究当中,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是研究的重点内容。许国平等在研究高校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时曾在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视角提出实施PCDA循环的方法。王源远等在研究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时也曾提出采用PCDA戴明循环理论,同时还提出根据高等教育服务对象的特殊性,高校实践教学的质量策划主要包含制定目标和体系规划两个方面,具体为制定分层分类的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规划。对于医学教育来说,临床实践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在临床医学本科教育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完全可以在借鉴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策划的理论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研究。根据PDCA循环理论,按照教学计划(Plan)、教学实施(Do)、教学评估(Check)和教学改进(Action)四个管理环节,并对每个环节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以实现教学质量的控制。

3.3.1计划阶段

计划阶段包括制定导师遴选标准,明确医学生培养目标,制定培养计划。首先对高校及其附属医院师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每个教师的教学资历、科研能力、临床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等,根据整体师资水平制定导师遴选标准。其次,根据“双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实施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并明确“双导师制”教学下学生培养目标。

3.3.2实施阶段

首先根据计划阶段制定的导师遴选标准选拔具有指导资格的教师。其次,举行师生见面会,为导师和学生提供互相了解的机会和平台,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选择指导教师。最后,由导师与学生根据教学计划与培养目标制定各个阶段的指导方案,并对具体情况进行跟踪记录,便于后期汇总考核。

3.3.3检查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对教学计划的实施和指导过程进行一个评定与检查,检验教学计划是否达到既定目标,教学过程是否落到实效,是以实施阶段的指导情况信息汇总为依据,以科学、综合分析为基础,不断调节、控制和决策的过程。在评估考核过程中,首先强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具体包括定期和不定期的教学检查(期中、期末、平时)、督导检查、学生问卷调查、教师问卷调查、学生对导师满意度调查等。其次,建立和完善教学考核、奖惩制度。主要采取导师、学生双向考核的模式。每学期末,学生分别对基础导师和临床导师进行满意度测评,包括导师指导方式、指导内容及交流互动情况等;同时,导师也对学生进行评价。基础导师主要对学生的平时表现、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及学习、生活态度等情况进行评价。临床导师则主要对学生的临床技能表现、与病人沟通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评价,然后把基础导师与临床导师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考核学生培养目标实现情况,并根据考核结果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

3.3.4处理阶段

处理阶段即是PDCA循环的总结阶段,又是承上启下的阶段。质量监管部门通过收集意见,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解决问题,并为下一步循环打下基础。

4总结

医院科研教学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临床实习质量 实习岗前培训 经验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1-257-02

山东省交通医院是一所集医疗、预防、急救、科研、教学于一体的三级甲等规模的综合性医院,承担了省内多所医学院校的实习教学任务。实习生岗前培训是保障临床实习质量、完成实习教学的关键环节。笔者作为实习教学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直接参与实习生岗前培训,根据近几年的工作经验,认为若要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除了进行必要的医院情况介绍以外,还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培训。

一、实习意识强化培训

对实习生进行实习前的意识强化,让学生充分认识临床实习的意义和重要性,珍惜和把握实习机会,不要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在临床实践中学习巩固医学理论知识,掌握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实习生在医院实习期间是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就必须遵守大学生守则,遵守学校的有关规定;又是医院的实习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让实习生认识到,在实习过程中既要认真努力学习,练好技能操作本领;又要注意学习带教老师的行医处事方式,处好各方面的关系,加强团队合作。通过意识强化,使实习生转变观念,减轻紧张、焦虑情绪,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护人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管理制度培训

熟悉实习相关的管理制度是实习的前提条件,主要的管理制度有:一是教学管理及实习管理规章制度。包括教学管理体系、教学管理部门和教研室的工作制度及职责,实习纪律、请销假制度等,重点让实习生明确教学管理部门、教研室、教学科室、实习生等重点环节人员的职责,进一步促进教学管理者、带教老师及实习生管理与被管理、教与学工作的落实,确保整个教学流程的顺利进行。二是医疗管理制度。实习生通过学习医院的医疗管理制度,使实习生有章可循,可规范实习生的医疗行为,减少医疗过失的发生,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三是医疗法律法规。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应对患者不断增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知识,以及人们对医疗护理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和依法行医标准,需加强实习生对《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剖析临床中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使实习生对医疗法律法规、医疗风险和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等有了深刻的认识,认识到医疗纠纷的危险性及责任后果,提高了实习生的依法从医意识和防止医疗差错事故的警觉性,更好地保护了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为进入临床实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基本操作技能培训

临床基本操作技能是每个医学生必须具备的实践能力,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问诊查体技巧、无菌操作与消毒技术、清创换药术、包扎、徒手心肺复苏、各种穿刺检查等。

培训形式可采用多媒体授课、教师示教、学生互查、应用模拟人等。一是采用多媒体授课。通过播放教学光盘,如《体格检查》及《临床操作基本技能》等,直观地展现临床基本操作技能的画面,使实习生强化印象,利于较快掌握技能操作。二是采用教师示教,以较好地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先掌握的带动后掌握的学生,激发学生对掌握更多医学知识的兴趣和欲望。三是采用学生互查,以掌握基本手法。可以锻炼学生的人际交流、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动手能力。四是应用智能模拟设备。如智能心、肺听诊模拟人、心肺复苏模拟人等,可准确提示实习生的操作准确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解决教学中的难点,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四、医德医风培训

医德是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种美德,培养具有精湛医术、高尚医德的人才是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事业的根本任务,为此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优化育人环境是一项极为迫切的重要任务。务必使实习生明白,忠诚于党和人民的卫生事业是医德医风的方向;爱岗敬业是医德医风的核心;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医德医风的重点;拥有一颗赤诚的爱心是医德医风的基础。连续几年来,我们在实习生院前教育中,对实习生进行医德医风理论教育,提高实习生对医德的认识水平。播放教育宣传片,组织实习生观看先进医务工作者生平事迹的宣传片,让学生感受先进医务工作者们救死扶伤的高尚情操,进一步增强了实习生作为医务工作者的神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五、医务礼仪培训

医务礼仪指在医疗服务工作环境中应遵守的交往艺术。良好的礼仪素养,热情的问候、友善的目光、亲切的微笑、文雅的谈吐、得体的举止等,可以唤起患者的良好心态,彼此建立起好感和信任,进而可以营造出愉快、和睦的医患关系。实习生的仪容、仪表、仪态美可给患者以亲切、端庄的良好印象,增强病人的信任感,更好地配合教学工作。举行医护礼仪讲座,观看礼仪服务光盘,训练医学生的仪表着装、坐、走、站、持物行走、拾物、扶送病人、开门、让座等,塑造实习生良好的职业形象,规范行为举止,提升职业素养。

六、与不同群体的沟通相处技巧培训

与患者的沟通相处尤为重要。医患沟通不足会导致患者的抵触情绪,影响疾病的诊治,甚至可以引起医疗纠纷。实习生要从细微之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一定要提倡“多作换位思考,真诚关心患者”。比如查房时与病人握握手,晚上查房时帮病人掖一下被角等。同时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以病人为学习对象,规范言行,赢得患者的信赖和尊重。

与带教老师的沟通,要及时有效。实习生要当好带教老师的跟班和助手,在工作中吃苦耐劳,多向老师请教,多和老师沟通交流,及时汇报自己遇到的困惑和困难,请求老师的帮助和解决。不放弃任何一次操作作为锻炼的机会。乐意做好小事(如送标本、粘贴化验单等),争取得到老师较高的评价。

实习生之间的相处,要秉承相互鼓励、相互关心帮助、互相合作的原则。实习生对临床实习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要本着相互鼓励的态度去学习和应对,在工作和生活中要互相关心和帮助。相互合作完成具体工作,比如腰椎穿刺,谁谈话签字、操作、操作完写记录,谁准备东西、结束后收拾东西、开化验单、送标本,分工协作。

七、职业生涯规划培训

临床医学实习生包括本科和专科,毕业后的就业去向是继续深造或直接就业。随着近年来升本、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成本越来越大,很多实习生在迈向实习之际,就已经确定了毕业后直接就业的方向,所以很有必要在岗前培训中对实习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社会职业需求相结合,通过对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规划的焦点是放在个人目标与现实可行的机会的匹配上。对实习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可以让实习生真正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明确职业目标,在实习中有所侧重地去学习,以毕业后提升个人职业竞争力,加快求职速度,使今后工作更持久,对工作更满意。

参考文献:

[1] 郭岩.卫生事业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

[2] 方劲松,刘俊杰.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几点措施[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3(5)

[3] 廉齐力.关于加强医学生礼仪素养教育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

[4] 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事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李琳琳,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山东济南 250012;李琳琳,李士雪,山东省交通医院 山东济南 2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