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初中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初中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教学;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新一轮初中新课程改革也在启动和运行当中,初中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这个阶段教育的成败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要不完完善初中教学管理方式,激发教师教学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最终不断提高中学教学质量。笔者就初中教学管理谈几点看法。

一、“理性管理”“人性管理”相结合

“以人为本”是教育改革倡导的理念和精神实质,因此,学校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应该将“理性管理”和“人性管理”结合起来,刚柔并济,以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所谓“刚性管理”,指学校管理中的规章制度要“刚”,要一视同仁,绝不能因人而异、因事而异,而对于违反管理制度的师生,要坚决按照规章制度处理,以树立制度的权威性;所谓“柔性管理”,指学校管理者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对人要柔和,要从细节上体谅师生、关心师生,如教师管理中,学校管理者要设身处地为教师考虑,用集体力量为教师排忧解难,让教师真切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认可,而在这样的人性化管理环境下,教师必然会用积极工作回报学校善意。与此同时,学校还要树立“人人是管理者”的观念。

在新型初中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形成每一位教师都是管理人员的氛围。教师不但肩负着“授业解惑”,还要参与到教学管理全过程。在日常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在校园中,还要对校园设施进行有效的管理,让每一位教学工作者都能融入到初中教学管理中去,每个实践活动都能成为科学的教学管理。

二、转变管理模式,健全管理机制

传统教学管理理念中,“分数管理”、权力至上、形式主义等不良倾向充斥在管理模式之中,而在新课改理念下,学校管理者应努力转变管理模式,以科学民主教学管理机制规范学校的教学工作。在健全管理机制的过程中,初中学校管理者应该主动探索分层式管理模式,即第一层是由校长组织成立的教学管理决策层,具体制定学年、学期、专项性的教学规划,组织部署教学常规活动开展与落实,指导、协调、检查、考核教学和教研工作;第二层是由教研组长组织成立的基层管理系统,该管理层主要负责安排落实学校的教学计划,利用集体备课解决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这样层层把关、分层落实的管理模式对落实目标,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起到了重要作用。抓好教学常规,保证教学活动规范化运行。一个学校是否有正常、稳定的教学秩序,教师是否具有备课、上课、考试、教研、科研的能力,学生是否具有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进行课外活动的自觉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校是否具备有效的常规教学管理,因此,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初中教学管理者一方面要从“教”和“学”两个方面狠抓、严抓教学常规,鞭策师生在教法和学法上下工夫,以改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切忌形式主义,不断提高教学常规管理的可操作性,让校领导在管理中感受到教学常规方便抓、方便管,让教师在执行中体会到具体实在的管理效果。

三、创设良好环境,完善教学设施

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不是追求奢华的教职工宿舍和教学道具,而是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的教学特色,创造出愉快的教学和学习环境。改善教职工的工作环境,可以让教职工全身心投入到初中教学中去,避免外界的干扰。要积极营造初中校园教书育人的氛围,美化学校环境,建立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让学校成为教师教书育人、学生认真学习的乐园。在初中教学管理过程中,要根据各个学科的特点,不断改善教学的器材和教学工具,增添的器材要符合初中学生的爱好特长,完善初中学生的学习条件。比如,初中生物教学中需要用到很多实验器材,体育教学中运用很多体育器材等等,这些都要重视,进而提高教学管理的效果。

四、建立评价标准,强化培训机制

传统的教师评价只是为了满足教育的需求,也是为了突出教师的主体价值。传统的评价带有奖惩性,主要是为了给教师施加压力,让他们达标,但是没有起到鼓励他们的效果。在初中教学管理中,要积极转变价值观念,把教师评价能够真正的落实到实处。可以采用发展性教师评价,注重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一个比较持久的动力,也是教师自身所需要的。教师希望通过评价来发展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论文不断发挥自身的教学潜能,实现自我价值。所以,对教师评价要坚持“以人为本”,完善评价标准,注重教师未来的发展。在初中教学管理中,要强化初中教师培训工作,鼓励教师参与培训,让教师能够更新自身的知识水平。可以创造机会让教师走出学校,开拓教学视野,吸收先进教学方法。通过培训能让教师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初中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平;初中班级管理;对策

为了实现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公平教育在初中教学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关系到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要保障教育的公平性,需切实落到每个班级的管理和整个学校的教育工作管理中,公平教育是建立和谐校园的关键。就我国目前的教育形式而言,不公平教育现象到处可见,造成这一现象与我国教育资源的不合理分配有很大关系。

1初中班级管理不公平教育现象分析

1.1班级管理中存在偏袒现象:公平、公正、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创建和谐课堂的基础,班级管理的公平性关系到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素质心理都有一定的影响。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如果忽视教育的公平性,对班级的管理有害无利,这样成绩优秀的学生会更加受到教师的关注和青睐,尽管这是教师无心造成的偏袒,但那些教师关注少、成绩不理想的的学生会认为教师对他们的教育不公平,在一定程度上给他们的身心带来阴影和伤害,同时也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进行。

1.2班级管理制度不平衡:班级管理工作要想顺利开展必须制定适合班级的管理制度,但是现在的初中班级管理在管理制度这一方面还不够完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制度失衡现象,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奖罚制度方面的不公平。比如,学校为了鼓励成绩优异的学生会给予一定的奖励,在奖励方面,学校的奖品力度不大,但在惩罚方面,学校为了告诫学生,加大了与奖励制度不成正比的的惩罚力度。而且学校奖罚制度的标准是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而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点体现了初中班级管理不公平现象严重。

1.3班级管理中班干部的权利有限: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会培养优秀干部进行班级的管理,但在班干部的选择上,教师会优先选择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作为班干部任职对象,选择标准过于的单一化,同时,教师授予班干部的管理权力有限,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上显得力不从心,对于学习成绩不突出的学生而言,这样的班级管理制度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更加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进行。

1.4班级课外组织活动少: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使部分教师和家长只关心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全身心健康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很少组织甚至不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班级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考试让路,成为教学课程中可有可无的一部分,长此以往,会严重阻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完善班级管理,提高教育公平性的对策

2.1建立公平、公正、民主的班级管理制度:班级管理服务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教育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的体态快速发展,心理也产生快速的变化,个性化特征较强,班级管理中注重的是个体与整体的的融合,倡导公平、公正、民主的管理制度至关重要,班级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要根据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管理制度,具体到每个班级每个学生,最大程度的满足班级成员的心理需求,方便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平、民主的班级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互动性,公平、民主的管理制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班主任要树立公平、公正、民主的作风,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对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学生加以关注,加强每个学生都争做班级小主人的意识;二、班级的制度管理要吸取全体学生的意见,保证每个学生有发表个人意见的权利,最大程度的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三、在执行班级管理制度时,学生们要积极监督,发扬班级主人公的意识;四、班级管理干部民主化轮流进行,加强每个学生对班级的责任心。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善于把握教育契机,结合教育资源对班级管理进行整合,当有突发性问题出现时,教师要从学生和班级两个方面进行教育,通过对学生个性与特点的分析,对他们进行教育。

2.2构建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制度:初中教学管理中要意识到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文化素养,在中学生的成长阶段,构建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制度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班级文化。比如,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做到提问机会均等,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尊心,这一阶段的学生都爱表现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提问机会也同样要留给成绩落后的学生,回答正确给予表扬和赞美,回答错误给予鼓励和希望,这样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都可以激发他们认真独立自考的能力和欲望,同时课堂的气氛和教学效果也会有所提高。另外,学校方面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制定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定期组织一些走进自然、融入社会的活动,让中学生积极踊跃参加,提高中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结束语:总之,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建立民主、公平、和谐的班级管理制度,杜绝和消除课堂偏见现象,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每一个心灵都得到温暖。

作者:黄炎强 单位:五华县龙村中学

参考文献:

[1]朱磊.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的主要对策.《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17期.

[2]邱百惠.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改进策略探析.《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年11期.

初中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教学管理 实施策略 分层教学 教学质量

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限的教学资源已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需求成了贫困地区农村学校的一大难题。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配套设施不齐备、师资队伍青黄不接且不足、生源质量呈下降趋势、大班额现象突出等问题和困难,都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带来影响。面对教育需求与教学资源相对不足、大班额现象突出等客观情况,大多数学校都在研究和实践大班额条件下如何有效加强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相关对策。

一、分层教学管理理论依据与发展现状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古今中外的教育先贤们早有研究。在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因材施教”的理论,17世纪中叶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掌握学习理论”,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理论”等等。这些都为我们研究和践行分层教学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20世纪初,分层教学被引入学校教学以来,将班级进行分层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特征。分层教学最先出现在美国。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后期的英美国家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将学生根据能力大小分到不同的班级学习所有的课程。70年代法国政府要求初中三、四年级进行分层,并开设向职业教育分流的技术班。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分层教学研究出现赞成与反对的两大对立观点。到了90年代,美国大部分学校又重新回到分层教学的实践中,并且形式多样,有基础班、提高班等,并形成走班的选修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省市都有学校进行分层教学研究与实践。如北京十一中分层教学效果显著,1993年福州八中平行分班分层授课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1999年广东东莞塘厦理工学校实施以升学和就业为目标的分层教学实践成效显著,青岛经济职业学校2001年实施“走班制”的分层教学管理效果显著,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2002~2003年的分层教学实验(分A、B层次)大大提高了两个层次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效率,沈阳市的八所职业学校2000~2005年实施分层教学促进了全体学生的最优发展,等等。这些教学管理研究的实践不同程度地证明了实施分层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合理性。

二、分层教学管理的实施与对策

纵观国内外各级各类学校进行校内分层教学的管理实验,并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改进,为贫困地区农村中学研究和实施分层教学提供了可行性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站在教学管理者的角度分析,分层教学管理即是对管理对象进行分层识别,设计相应的层次管理手段以及方法,实施针对不同层次对象的有效管理和优化管理,从而提升管理效果,避免管理资源浪费。在多年的教学管理研究与探索过程中,以“部级化”为主要管理单位的分层教学管理,一定程度上为贫困地区农村中学的教学管理起到了排忧解难的作用,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1.分部管理和任务落实

根据学校的办学性质和条件,学校首先进行分部管理,即初中部或高中部分开管理,各明确一名校级领导负责初中部或高中部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面对着各自的工作对象,在学校统一办学思路、管理模式和工作计划的前提下,分管领导具体组织本部的三个年级组长开展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三个年级组长直接对分管领导负责。这不仅简化了管理程序,而且责任更加明确,管理效率明显提高,团队意识和竞争力更强。

2.学校制度明确,管理到位,奖惩分明

年级组长是本年级工作开展的主要管理领导,负责本年级教育教学的具体工作。年级组长在开展工作时,必须按照学校统一制定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管理制度》《学校师德师风管理制度》《年级组长职责》《年级组管理考核考评细则》和《年级学科组分层备课制度》等执行。学校在配备各年级教师和年级组工作人员(2~3名)时,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跨部、跨年级组。同时,各处室分别明确一名中层领导配合该部的三个年级组长工作。

年级组管理充分引入竞争奖励机制。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学校考核领导小组按计划对各年级教师或年级组长进行常规检查,并进行目标量化考核管理。考核结果纳入对本年级教师和年级组长的绩效考核。这有效地推动了年级组工作的开展和加强了对年级组工作的管理。当年级组长不能胜任时,由校长室提名候选人交该部分管领导组织本年级教师民主投票选举产生新的组长。

3.年级组对教师进行教学能力的综合评价管理

这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不仅要对教师的日常工作表现进行全面的观察了解,还需分析教师的性格特点,以及从学生、家长入手,全面考评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和水平。在优秀教师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为了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以及有效实施“青蓝工程”和绩效考核评比的公平性,对综合评价较高和教学能力相对较强的教师资源原则上不能担任同一层次班级的教学工作。因此,年级组在落实对教师进行教学能力的综合评价管理之前,要非常注重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确保综合评价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合理性。

4.分层教学管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激励

实施分层教学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好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调适工作,避免出现差生等词语,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分层教学管理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师生双方都要作好心理准备,好的心理是一切改革措施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因为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相对整体性地将“因材施教”落到了实处,既关注了相对优秀层次的学生,也兼顾了基础层次的学生。这样,尽可能地避免了部分学生因学习能力和基础问题,未完成学业就被留在了学习生涯半道上的悲剧。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受教育的乐趣,有效完成自己的学业。

分层教学管理将会因学生成绩的改变而自发引入竞争机制。如A层次班级的同学不愿降到B、C层次的班级去,同时B、C层次班级的同学又希望能升到A层次班级,或C层次班级的同学还希望能升到B层次班级次等。这种自发地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引入到教学竞争机制之中,是符合社会对学校教育要求的。

分层教学管理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造了更好的环境,学生能主动地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潜能规划设计自己的学习,可以从更深层次上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细心揣摩,潜心探讨。

5.分层教学管理是大班额条件下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需求

分层教学就班级而言,是班级任课教师根据不同阶段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相对进行分组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分层备课,二是分层提问,三是分层作业,四是分层辅导,五是分层检测,六是分层评价。通过课堂教学的六个环节,使学生在同一课堂教学中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面对大班额的课堂教学,为了尽可能避免在各环节中因学生之间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差距过大,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增加教师工作的困难和烦恼,采取以“部级化”为主要管理单位的年级组分层设班教学管理模式,使基本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在同一课堂教学中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班额条件下学生多层次大差距的教学难题。因此,分层教学管理是大班额条件下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需求。

三、实施分层教学管理的成果展示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研究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方法。在贫困地区农村中学,大班额现象突出的条件下如何有效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问题的探索与研究,笔者执教学校2003年就开始了。2008年学校实行年级组管理以来,这项探索与研究工作通过年级组分层设班的教学管理方式得到了落实。经过近几年的研究与实践证明,以“部级化”为主要管理单位的分层教学管理模式是科学合理的,是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初中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育管理;关爱学生;教学教育管理制度

一、中职教育管理现状况

(一)中职教育管理方向

1.中职教育管理的受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复杂性,中职教育视为“低端”教育等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但我认为中职教育照样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人才。中职教师施教积极性高,有耐心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动性。此外中职学校之间招生,教育局要有计划、有条理安排学生入校避免相互竞争抢学生现象,教育管理理念要提高,满足中职教育管理需求,同时中职校综合管理要简单化、合理化。

2.学生文化素质偏低,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实际上多数中职学生初中学习成绩欠佳,整体文化素质不高,这些学生对待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与习惯,给中职教育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另外,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需要在教师的督促下进行学习。要有充足的精力教育他们提高学习能力。学生自觉性差,不加大力度学生不出成绩,要紧盯、紧靠甚至比小学生还要付出多的努力。

3.学生个性发展缺陷,心理问题突出个性实质上为一个人具备的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能够全面、准确揭示出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与高职教育不同的是,中职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中心,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对上中职感到自卑,对自身的未来充满迷茫,久而久之便使得这部分中职学生个人发展形成重大缺陷,心理问题逐渐加重,此时若中职老师与家长合理配合有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不易引发学生非理。

(二)造成中职教育管理问题的原因和措施

1.对学生的关心力度要加强

事实上,诸多中职教育管理者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对学生的了解不够,未实现与学生的及时沟通、交流,使得学生对教育管理者形成畏惧感。此形势下若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帮助解决,既会影响学习效率与质量,又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所以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很重要,遇到困难或挫折引导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咨询,把困难和挫折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掉。每个老师都是心理咨询师都有义务和责任关心和爱护学生。

2.完善的教育管理体系与教育管理体制

一方面,完善的教育管理体系。中职教育管理者要有较强责任意识,能正视学生遇到的各类问题,不要认为,中职学生诸多不良行为是由学生自身造成的,与教育管理者无关,因此对中职学生的各项不良行为持有关心态度。市场经济背景下,诸多中职教育管理者应当以薪资决定付出,这样中职学校不缺乏完善的教育管理体系,明确中职教育管理者的责任权限,致使中职学校管理者积极性高,责任感强。另一方面,系统科学的教育管理体制。中职学校不要受学生质量、师资构成及发展环境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在管理方面系统科学的规范,较大程度上发展到实用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给中职生塑造一个有利于生长的沃土。

3.教育管理方法要规范

教育管理方法好坏直接关系到中职教育管理水平高低。在中职校内,若学生发生问题,诸多中职教育管理者能深入挖掘造成问题的原因,耐心询问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不要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服从教育与管理,进一步加大了中职学校教育管理制度。

二、推进中职教育管理的重要举措

(一)转变教育方式,大力推行关爱教育模式

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虽然一些中职教师认为,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差、思想素质差、学习态度差及学习兴趣低,但是对待学生绝不能形成“孺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的错误教育观念。实际上,中职教师要认真对待教育教学水平,不利于学生发展的事不能做。为此,要求中职教师转变教育方式,结合教育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管理,大力推行关爱教育模式,依托多种有效手段准确、全面了解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客观公正评价学生,合理调整对学生的评价角度与标准要求,重新唤起中职学生对学习的信心与兴趣。此外中职教师还应依托关爱教育模式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中职学生对待学习的积极性。

(二)充分发挥中职教育管理中学生“三自管理”的效能

“三自管理”指的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受年龄、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职学生自我意识较强、自我表现积极性较高,所以推进中职教育管理改革关键要充分发挥中职教育管理中学生“三自管理”的效能。

(三)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形成弹性管理

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实质上为一种稳定、规范的特有教育资源,该制度为中职学校培养实用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有力依据。实际上,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关键在于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推动管理者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

初中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一、数学课堂教学管理的缺失

(一)先进管理理念的缺失

教学管理理念仍是教师中心,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缺乏民主意识,课堂生活中缺乏和谐的师生关系,课程运作上缺少学生的参与,由于学生素质差,缺乏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待。教学管理理念落后体现在对传统教育的痴迷,对现代教育的不理解。农村初级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管理的教学管理理念落后,主要原因是教师们接受传统教育的方式方法历史久远,在教学实践中又体现为行之有效,而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属于新生事物,在美国的教学实践中表现得不是十分完美,中国的农村学生家长比较现实,要求有眼见为实的学习效果,因而课堂教学管理理念落后就体现为对传统教育的痴迷,和对现代教育的不理解。

(二)教学管理方式方法单一

农村初级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管理方式基本上以课堂控制型管理策略为特征,它所体现的是纪律、规范、服从。管理方式基本是我说你听,我教你做。教师的话语就是命令,学生不得违抗,否则制度侍候。对以学生自主体验形成的道法自然的生本课堂教学管理策略不十分适应。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管理方式影响着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的改革。

(三)管理制度不健全

管理制度规范性条款多,自律性要求少;指令性事项多,自主性作为少;因而体现出管理制度不健全。由于学生素质差,尽管教师们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但在课堂教学时缺乏课堂教学一定有效的信心。学生基础差,学不懂产生厌学情绪,因而数学课堂教学管理的表象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上课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不愿积极思维、完成作业的准确度较差和学生违纪问题。

二、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关注度低

从学校的师资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①骨干教师数量不足。由于我校地处农村等原因,一些优秀教师和具有高级职称的骨干教师流失到城区学校,导致优质师资缺乏。②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虽然我校具有初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比较高,但不少教师的实际专业水平与整体素质并没有得到同步提高。另外,部分教师所学的专业与所教的学科不对口,已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障碍。③教师专业化发展意识淡薄,面对不尽人意的工作待遇,一些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缺乏自主性和主动性。在平时工作中,他们放弃了对教育问题的发现、思考,没有教学研究意识,靠“惯性”工作。在沉重的生活、工作负担下,他们对教育的新思想、教材的新内容、教学的新手段的学习毫无兴趣。

(一)专业素质

农村初级中学数学课程任课教师基本上是合格的,有文凭、有资格,但在繁忙工作中,农村数学教师的发展就成为一个问题。一是没时间给自己加油;二是没经济支持加油;三是面对差生,自己也不想加油。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数学教育是成功的,中国数学教师数学学科知识是好的,但我们农村数学教师是不是也具备很好的数学学科知识,农村学生是不是也比其他国家的学生好,农村数学学科教学的成功度有多大,值得探讨。

(二)职业道德

教师的工作岗位平凡,然而教育责任重大。职业道德要求教师:一要充满爱心,二要甘于奉献,三要自身刻苦学习,四要勇于创新。教师天天面对渴望求知的眼神和天真纯洁的心灵,如何“学为人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问题,也是杰出教师的过人之处。因而教师“志存高远,刻苦自励,执着坚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诉求。

(三)职业倦怠

在物欲横流的现今,纯教师职业辛苦,一天累到晚,连觉也睡不安稳,非常劳神,待遇又低。以往教师是家神牌位者――“天地君亲师”,并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现在的学生对老师不以为然,因为是义务教育,学生家长不知道应该感谢教师,反而觉得教师活该受累。学生在校成绩好,家长认为是自己的孩子聪明;学生在校状态差,教师所受到的压力不仅是学生家长,而是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因而教师地位低下,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被认为是教奴,昔日的尊严荡然无存。

以上存在的问题给我校教育质量带来一定影响,已成为学校发展的瓶颈。因此,寻找一条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就成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现实而重要的课题,成了学校内涵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三、学生学习的问题

对于农村初级中学的学生来说,基础差、见识少、信息闭塞、阅读理解能力弱、想象思辨能力差是其基本特点,因而在课堂教学管理中要求其自主学习是有难度的。

(一)学习兴趣不浓

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认为是在为家长或教师学习,为家长体现为光宗耀祖;为老师表现为帮老师争名逐利,因而学习兴趣不浓,不觉得学习是自身的需要,是生命的一部分。很多学生认为学习很辛苦,而其他的诱惑较多,比如打游戏等。所以对学习不感兴趣。

(二)学习行为不规范

学生学习困难基本上源于准备不足。而笔者提出的“自立奋蹄”就是要求学生在知识准备、思维方式准备、心理准备、情绪准备等方面作出努力,这是一种回到源头思考学生学习的视角,学生家长思维的旧有模式,有的农村学生家长认为:“我的孩子能自己学习,还送学校干什么?课堂上老师不多教点,孩子回家后要干农活,没时间去自主学习。课堂像自由市场是误人子弟”等等。

(三)数学基础知识不扎实

农村学生见识少,理解能力差,空间想象能力弱。农村学生在小学阶段数学基础知识就不扎实,主要是因为回家要干农活、做家务,特别是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他(她)们甚至还有照顾老人的任务,因而学习时间不足,不能自主复习是农村学生数学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又一原因。

(四)学生自律性不强

十几岁的孩子,生理、心理发育都还不成熟,辨别是非的知识蓄备较少,涉世不深,社会阅历浅,判断能力差,自律性不强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人天生就有惰性,所以很多孩子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缺乏自律。

(五)数学演算基本技能不佳

农村初级中学的教学任务是法定的、普及的、义务的,收录的学生不仅是未经挑选的,而是被城里的学校筛选过的。有人曾用三类苗来形容城里成绩差的学生,以此标准类比,在农村中学用四五类苗来形容所收录的学生也不失为过。有的学生连加、减、乘、除四则运算都不行,通分约分都搞不灵性,数学演算基本技能不佳。

四、农村初级中学设备简陋或空缺

农村初级中学的教学设备基本是原始的,由于资金的缘故,先进的教学设备不可能及时地进入农村学校,农村初级中学的教学设备基本由县教委拨发,属于大路货,因而农村初级中学教学设备简陋或空缺。农村初级中学教学设备欠缺的主要原因是资金来源不足。学校无力购买先进的教学设备,就拿 C 中学来说,学校要办心理咨询室,根本无钱买任何设备,全靠拓荒者用拾荒的方法筹建,其困难程度是不言而喻的。

总之,我们每位教师要对课堂教学保持如初的新鲜感,保持永远的激情,用知识的魅力点燃学生的愿望,用无尽的智慧激活学生学习的潜能,用深厚的心力去构建好每一个课堂。让我们一起装扮我校课堂教学的绚丽春天,为打造精品初中携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