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

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

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自信 青年群体 文化弱化 重构

【中图分类号】D9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ki.rmltxsqy.2016.24.014

文化自信作为一种信念和信心,涉及到个体、民族或国家对本身文化价值的接受、信任、肯定和推崇。培育当代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需要达到以下目标:自觉传播、继承和维护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与历史传统,使之在认同和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发扬光大;通过对全人类文化和文明成果的接触、比较和借鉴,为本民族文化的进步汲取力量;通过对自身文化的反思,重构更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体系,重新成就文化建设的新高度。

文化自信的概念结构与弱化表现

文化自信的概念结构。作为民族的DNA,文化深入民族的骨髓,深刻记录着她的过去和现在,推动着民族的发展和繁荣。从这个角度讲,文化自信便是一个多维度的系统,涉及意识层面与行为层面。首先,在意识层面上,文化自信以对传统文化的自我认知为第一要素,指的是对本土传统文化的接受程度以及界定非本土传统文化的心理过程。对青年群体来说,唯有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本质,被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吸引,才会建立起对传统文化的自信。第二个要素便是多元文化意识,指的是人们对待文化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态度,在这一过程中,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通过包容和吸收他国优秀文化,正面评价其价值,完成自我修正与自我完善。第三要素是文化忧患意识,指的是人们一方面要意识到资本主义主流文化的冲击和破坏力,另一方面要重视本土文化安全,将其视作国家安全的保障;其次,在行为层面上,文化自信的第一要素为跨文化交流活动的体验。人们只有主动参与到跨文化交流行为中,才能切身感受到我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共同点与差别。第二个元素是文化传承。在文化自信的推动下,人们会产生文化传承的使命感,而借助对文化传承行为的参与,优惠积累和强化文化自信。第三个要素是文化创新。人们在批判与继承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基础上,要对其加以优化、调整和创新,并保证文化创新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青年群体文化自信弱化的表现。第一,盲目跟从和复制外来文化。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要素的跨国传播也越来越迅速,这为我国文化在全世界传递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扩大了西方国家对我国文化体系的渗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处在相对弱势的地位,而一些青年在对比之后,认为中国的物质富足程度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中国的文化思维与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差距,继而难以对中国文化形成正确认知,文化自信显得底气不足。第二,对本土文化缺乏认知。对当代青年来说,由于接受教育的方式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相对缺位。相关调查表明,很多青年在被问及成语典故、历史事件和古典文学以及传统礼仪和传统艺术时,显得十分无知,他们将这一结果归于“不感兴趣”“不了解”和“没有用处”。这样不但无法实现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也会在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影响下,逐渐丧失对中华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的追求和坚守。当代青年担负着创造历史和引领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时代重任,需要时刻关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成果,深刻理解传统文化内涵,树立文化自信。

当代青年群体文化自信弱化的反思

当代青年是国家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在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这一群体对中国文化是否形成自信,不但涉及到他们对中国道路等关键问题的认同和坚守,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和繁荣。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代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弱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需要对此加以深刻反思,以期发现对其进行重构的思路和方法。

文化自觉的缺位。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当代青年具有强烈的爱国心,他们性格开朗、充满热情和自信,具有明显的创新意识。但同时青年群体的心理素质并不成熟,在抗压能力方面尚显不足,对传统文化中的艰苦奋斗精神缺乏理解与坚守,集体观念较为淡薄。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更愿意接触西方文化,对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社会和风俗、生活等有着十分深入的了解,甚至习惯了西方国家的语法体系与思维方式。不得不说,这种文化自觉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青年群体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也降低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自信力和自信心。

社会风气的影响。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在发展完善中,市场经济中出现的“不诚信”和伦理道德“软约束”现象,让部分青年的信念出现了动摇,甚至出现了异化的趋势,而对精神和文化的追求却相对缺乏。这是因为,随着西方文化对青年群体的渗透,一些青年主动融入那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自由主义和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和认同,对中国先进文化的未来发展也没有信心。

家庭氛围的熏染。在文化自信的诸多影响因素中,家庭氛围的熏染无疑是“距离最近”的。在青年群体面对文化自信这一问题时,他们父母应该担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任务,以免发生代际之间的文化失传和传递断层。但是,一些父母并未对子女学习传统文化给予支持和鼓励,而是将更多精力放在子女的学业方面,而这显然不利于青年群体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和树立文化自信。

当代青年群体文化自信的重构

营造适合文化自信锤炼的良好氛围。无论是对青年学生所处的大学校园还是对其他青年群体所处的社会环境,都应在教育、培养文化自信方面做出更多努力,营造适合文化自信锤炼的良好氛围。同时,还应培养当代青年成长成才所具有的能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认同我们自身的文化根基,在不断创造先进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过程中,最终成为担当文化强国使命的人才。

借助文化实践重塑文化信心。建立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感受文化的力量。为了实现这一点,通常有两个途径:第一,间接途径。该途径虽然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但是存在不足与限制;第二,直接途径。为了提升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可以组织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通过必要的形式保护与宣传传统文化,使青年能够参与其中。

借助新媒体对文化资源进行提炼和整合。在新媒体时代,构建当代青年的文化自信在遭遇前所未有挑战的同时,也为文化自信的提炼和整合提供了契机。为此,应借助移动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向青年群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御和屏蔽不良信息与恶俗文化。

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第2篇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研究生涵养养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由于研究生群体自身存在的特殊性以及研究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促使优秀传统文化在研究生涵养养成过程中虽然充当着不容小觑的重要角色,但也遇到了许多不可忽视的实际问题。

(一)当代研究生涵养养成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缺乏系统性一方面,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认识程度的不断加深,不同层次的关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不断冲击着研究生们的头脑,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教育不近系统和科学,客观上为优秀传统文化在研究生涵养养成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带来了阻力;另一方面,研究生面临着科研、就业和学习等各方面的压力,在读期间非常关注和注重自身的业务素质,比较注重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从而忽视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涉猎和汲取,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对于自身涵养养成的积极作用的科学认知。

(二)当代研究生涵养养成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受到时代冲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但在现实生活中,研究生作为社会运行主体中具有较高知识结构、具有较好认知能力和具有较广涉猎范围的青年群体,难免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多元价值观念和信息潮流的影响,尤其是在网络信息推波助澜作用下呈现出滋长趋势的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等西方不亮文化的侵蚀,在研究生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一些与传统美德严重不符的现象。

二、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研究生涵养养成积极作用的对策

(一)创新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融人研究生课堂和实验室:传统的灌输教育和说服教育有其弊端.但是课堂这个教学环境却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必争之地。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研究生涵养养成过程中的作用,就必须将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框架系统、结构明了,比较具有系统性和实效性的优秀传统文化融人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当中。针对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生,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融人其课堂及实验室。

(二)拓展途径将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融人校园文化建设:除了正常的教学环节外,还应拓展途径,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研究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融人校园文化建设当中。要充分利用校内固定宣传栏;网络、电视、广播、报刊媒体;海报、条幅、宣传单等多种校园文化建设渠道积极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到研究生的学术沙龙、文艺体育、科技经济、交友互动等活动当中,突出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特色,使研究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充分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个人涵养和品位。

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第3篇

李晓柱,1964年生于河北任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画院专业画家。曾研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研究院。

1989年中国画《白洋淀》《驱邪招福图》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

1989年中国画《白洋淀的船》获首届中国风俗艺术展一等奖;

1992年中国画《嬉秋图》参加第三届全国体育美展;

1994年中国画《欢乐的果园》《我们的果园》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其中《欢乐的果园》入选八届美展优秀作品展;

1994年中国画《欢乐大赛场》参加第四届全国体育美展;

1996年深圳举办“李晓柱彩墨画展”;

1997年中国画《欢乐家园》获建军七十周年全国美展最高奖;

1997年中国画《神州大花园》获全国首届人物画展优秀奖;

1997年参加“九七中美院水墨邀请展”;

1998年中国画《游园图》获大韩民国第11回国际美术大展金奖;

1999年中国画《边陲白杨》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中国画《新砖房》参加第九届全国美展;

插图《墙头也上》参加第九届全国美展;

1999年《中国当代美术》1979~1999卷收入作品《神州大花园》;

2000年参加“中华世纪之光”中国画提名展;

2002年中国画《我们的祖国是花园》参加全国纪念讲话美展并获天津展区优秀奖;

2003年中国画《自在的天空》参加全国画院双年展;

2003年参加“当代水墨七人展”;

2003年参加“现代中国画六人展”;

2004年7月参加“2004年全国中国画百家作品邀请展”;

2004年8月中国画《欢乐园》获全国第二届人物画展优秀奖;

2004年9月中国画《吉祥在地》《百花百草图》参加第十届全国美展;

2005年中国画研究院学术提名奖;

2005年美术市场・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获得首批细家颁发的“人民艺术家”称号

本期栏目学术主持中国画研究院研究员张士增

名家评点

作为天津画院的专业画家,李晓柱较好地体出了个人素养、品格与传统文化的完美契合,是当代新传统写意人物画最具实力、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

――中国画廊联盟研究报告

说李晓柱是最具实力的青年画家,是没有什么凝义的。因为他自己的成绩摆在那里:连续参加第七、八、九、十届全国美展,并且每次都有两幅以上的作品入选,并多次获奖。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几乎参加了所有由中国美协或权威机构主办的重要展览。更为重要的是,李晓柱的绘画艺术正在日益清晰地呈现出一种新传统主义,即在深入传统之后赋予作品更多的创新与时代感。这是其艺术进入快车道的开始!

――西沐

晓柱是个有想法、有实力的青年优秀画家。他以当代艺术家独有的思考,去探求艺术本质的意义和功能,不是过多地关心现实发生的表面现象,而是选选一种温和平静、积极健康的话语,注入当代精神,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语境。

――刘大为

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李晓柱很好地解决了笔墨与造型的关系,利用多种题材,充分体现了现代情感及状态与传统笔墨的深入融合。

――徐恩存

李晓柱的笔墨与画的表现十分贴切而谐调,没有生硬刻板。柔韧的线条轻松顺畅地表现着古典文士的雍容和慷懒。背景园林山石笔墨处理,与人物相谐相融,臻于完美。李晓柱在这些图式中巧妙地将传统山水、花鸟画与人物画融为一体,并自如地培育一种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可见李晓柱不仅有明灵之心,并有聪慧之智。

――魏中兴

李晓柱一直注重培养和提升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质,并对绘画的本质和人物的造型等进行更为广泛和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对人性进行更为深入的挖掘,以中国画语言的方式,用更准确的人物特征来不断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这种探索的成功是勿容置疑的。

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第4篇

一个文化多元杂陈状貌的时代悄然而至,站在这个文化勃兴的时代长廊,我们没有理由回避那些最为活跃的文化类型。青年亚文化,无论从其承载、消费、再生产环节看,还是从其不断涌现的态势看,它都是当代中国文化版图不可或缺的地标。“研究个体心理,就是要分析个体在其身临的社会条件和具体情况下的活动。”[1]我们首先要清楚传统文化接受群体与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的界定。普遍来讲,传统文化接受群体大多是80年代以前的人群。而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则是80年代之后,具体说就是所谓的“80后”、“90后”、甚至“00后”。传统文化接受群体与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间产生的心理对峙原因分析如下。

一、童年经验的排他性

童年经验,根据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它是一个人在童年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各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印象、记忆、意识等等。这一元素不仅是人认知积累的来源,更对个人的心理发展,即个性、气质、思维方式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从这一角度来分析两种文化接受群体心理对峙的原因。

传统文化接受群体的童年时期所接受的文化多是道德、教条、伦理等等,这些文化也就潜藏在他们的内心,当他们对外在事物进行批评时,就会本能地显现出这些童年经验的迹象。因为随着他们后天的知识积累这些经验会随之融入其中,从而形成一种既定观念,致使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有了一个“标准”,对于不满足“标准”的事物本文由收集整理便会一定程度上的排斥。而“青年亚文化是由青年人共同分享的独立的文化系统。”[2]青年亚文化的属性特征几乎与传统文化是对立的,所以会被本能地排斥。而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多出生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时代,他们受物质享受的影响极大,致使陷入一种“迷狂”,又由于与前者相同的原理,他们大多本能地排斥传统文化,或是无法使其成为他们的中心兴趣。

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观点说:“一个人的思想发展过程的每个早期阶段仍同由它发展而来的后期阶段并驾齐驱,同时存在早期的精神状态可能在后来多少年内不显现出来,但是其力量却丝毫不会减弱,随时都可能成为头脑中各种势力的表现形式”。[3]将人的童年经验可以看作是一种内心潜力,当人们的主导观念受到充斥时它便会发挥作用,而且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力量去抵制外侵的与观念不符的事物。所以传统文化接受群体与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必会因此而形成心理对峙。具体说来,这就是二者童年经验的对峙所导致的。

二、恐惧感下的自保心理投射

通常情况下,当人们真切地热爱某种事物时,当有人试图推翻甚至威胁到其存在和发展时,便会本能地站出来保护它们,而且像保护自己生命一样。这是心理保护机制的一种变式投射:一般是指将自己所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意念,投射到别人身上或外部世界去,而断言别人是这样的现象。从这一角度讲,传统文化接受群体与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的心理对峙就是源于彼此的自保心理对对方的投射。就像两个对立的学派为了自身不被对方驳倒,就要不断地去攻击对方,并认为对方是“错的”,把对方看成是自身所不能接受的某种事物。同时,传统文化接受群体也存在一种恐惧,即他们担心后生群体对新文化一味地沉迷接受,可能导致传统文化的淡化而失去主流地位,甚至在几十年、几百年后可能会是传统文化的末日。因而他们要去抵制亚文化以自保。而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则是受于传统文化对其的压制和批判而同样地进行自我保护。

三、个性干涉下的抵触

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美德教育

1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能够反映民族特征的传统观念和思想意识,是具有民族特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前赴后继,英勇顽强形成的精神支柱,是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基本精神。得到普遍认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包含

以下几方面。

1.1崇尚伦理道德

所谓“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要求形成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高尚道德价值体系,作为个人必须要有做人的底线。每个人都有相适应的个人的地位、责任、义务和权利。说自己该说的话,做自己该做的事。

1.2注重人文理性

传统文化重视人的实体存在,重视人的精神存在,注重对人进行礼乐的教化。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以人为本,人被看作天地间一切事物的根本。天地之间人为先、人为贵,重视人生、重视人的权利和义务,这就构成了以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为核心的人文精神。

1.3强调和谐观念

即一种天人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过无不及的行事原则。而这当中尤为突出的就是“天人合一”。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是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事物的方法论。例如《黄帝内经》论述问题的一大特色就是把天、地、人三者结合起来统一考察。它无形中让人形成了从联系中和整体中看待问题、强调整体、强调和谐的思维方式。

1.4倡导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人们在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驱使下,面对现实的状况所产生的一种理性思考,是以沉毅的思想面对显示社会和人生的一种理智富于远见的精神状态,是充满了辨证思维和中和思维的理性精神,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就是一个民族灵魂的建设、精神世界的建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所宣扬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慎言敏行、严于律己、改过迁善等道德规范,几千年来就铸就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灵魂,形成中华民族的性格,培育了全民族追求和谐、谦和好礼、诚信克己、与人为善、勤俭廉正、刻苦耐劳和精忠爱国的优良素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高尚道德价值体系的建立,是与传统文化的长期孕育分不开的。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代流传下来的宝贵的道德文化遗产,它包含了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方面。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宗旨就是为了在新的形势下,继承、弘扬、提高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并与革命传统相结合,赋予新时代内容,容纳新的代精神,达到承前启后,与时俱进,古为今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总书记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传统美德同时代相结合的产物。在今天的中国,需要用传统美德来教育学生,鼓舞学生,在教育中不断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

义的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当前社会如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美德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构、心理特征、伦理道德等等都有深深的影响。其积极的层面都为历代的仁人志士所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的巨大力量。

当今中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与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紧密关系。而社会文明的发展,无论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还是精神文明的发展,又都以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为基础、为依据,并且都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为归宿。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首先要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至今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其精华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热爱祖国、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严已宽人、先人后已、勤学不倦等优良传统美德,和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可以从我国浩如烟海的思想宝库中找到其渊源。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发展,新时期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中的知识传授、情操陶冶和培养良好的美德行为习惯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育效果,不断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并以此来教育、熏陶青年一代,使他们形成中华民族的道德人格,担当起历史重任。

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教育者首先要“为人师表”。传统美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全力参与,共同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亲切永恒的人文关怀。

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传统美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学生成长、学校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的重要保证,可以用不断发展的德育教育形式,结合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巩固德育成果,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把传统美德教育的部分内容由学校延伸至家庭和社区,同时,发动家长,通过他们的配合和支持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目的是继承民族灿烂文化,弘扬民族伦理道德规范,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充分发掘传统美德这一德育资源,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新颖方式,使传统美德为当代教育服务。

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追求“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倡导好善乐施、扶危济困,把人的生命和尊严,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作为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越是危难之际,这些传统越是得到发扬。如九八抗洪时,抗非典时;今年初南方冰雪灾难,四川5·12特大地震灾难面前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及时伸出了无私援助之手。这些传统美德以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对青少年学生的人格修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传统是现代的根基,青少年特别是当代的大学生,掌握着先进的知识文化,是未来的主人,应当加强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的学习,努力完善自身的人格,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