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经济学就业前景

劳动经济学就业前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劳动经济学就业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劳动经济学就业前景

劳动经济学就业前景范文第1篇

人力资源管理学什么

人力资源管理主干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西方经济学、经济法、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

人力资源管理就业前景

劳动经济学就业前景范文第2篇

假如你去问十个经济学系大学生,估计有九个会回答:价值规律。

是的,价值规律。那么,究竟什么是价值规律呢?九个学生中,恐怕又会有八个告诉你,价值规律嘛,就是,商品价值是由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就是价值规律。

这样表述对吗?当然对。但仔细想想,又不完全对。

对在哪里呢?对在这样的表述,说出了商品价值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确乎存在着的一种关系,相互成正比例的关系。即,一件商品,生产它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愈多,这件商品价值愈高,愈是值钱。正统经济学教科书上是这么写的。我们过去上大学时,老师也是这么讲的。

为什么又说它不对呢?因为这样表述,只分析了商品流程的前半段即生产阶段,没有把商品放在更重要的阶段即流通阶段去考察,因而也就难以解释现实生活中千变万化的各种商品其价值的真正奥秘。

不可否认,商品价值,确实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关,但它绝不仅仅与劳动时间有关。如果按照传统劳动价值论的观点,一件商品,既然已经生产出来了,那么,它所包含的劳动时间已经固定了,因而其价值也就固定了。真是这样吗?不是的,现实生活中我们随时可以发现,同样一件商品,虽然生产时其价值已经固定,但是,当你把它放到不同的市场环境中时,其价值却又会发生改变甚至很大改变。这又作何解释呢?

显然,在决定价值的因素中,除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外,还有更密切或者说更本源的因素,不找出这个因素,你没法解释为什么同样劳动时间生产出来的商品,一会儿价值高,一会儿价值低;在这里价值高,在那里价值低。

这个更密切或者说更本源的因素是什么呢?是商品进入流通环节后所处的市场环境即商品的供求关系。严格说来,商品只有进入流通环节,其价值才能实现,因而也才能叫做商品。

正因此,笔者以为,价值规律的更本质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商品的价值与需求成正比,与供给成反比。这个表述,对于商品价值奥秘的揭示,更接近本质,因而也更深刻,更准确。

举例说吧,荣宝斋的名画复制品――齐白石的虾。如果水印复制,在制好模子后,印一百张和印一万张,其制作每一张的成本(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大体差不多的。按照劳动价值论,每一张的价值也是大体差不多的。是这样吗?不是的。如果只印一百张,拿到市场拍卖或者出售,其价值会比印一万张要高出很多。为什么?因为供给状况不同,供给少了,商品价值必然升高。倘若再极端一点,全国只印一张,那么,其价值肯定又会增加不知多少倍!这个例子说明,价值与供给成反比。

再举个价值与需求成正比的例子。一件明代瓷器,参加古玩拍卖,究竟价值几何?谁也说不清楚。买的人很多,你也举牌,我也举牌,争得不亦乐乎,它就值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买的人很少,你也不想要,我也不举牌,它就可能只值十几万甚至几万元也能拿走。这就是为什么拍卖行搞拍卖前必须八方游说,四处展示,以争取更多买主参会的原因。买主多了,需求才旺,需求旺了,商品价值才高,反之亦然。

明白了价值规律的真正奥秘,用于指导实践,就会少走弯路。我有一位朋友,孩子要考大学,向我请教填报什么志愿才好。我说,如果从孩子今后就业前景着想的话,你最好填报一个学的人不多而需要的地方又不少的专业。这样,毕业之后,供给量小,需求量大,其价值必然高。你孩子就不愁找不到一个收入不错的好工作了。

你这话确实非常正确。朋友说,不过,老兄能不能说得具体一点,到底填哪个专业最好呢?

劳动经济学就业前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非正规就业;剩余劳动力;预期纯收入;政策含义

中图分类号:F24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5-0043-02

非正规就业,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是非正规部门就业或非正规组织形式就业。从我国的情况来看,非正规就业指的是没有建立正规的劳动关系和没有正规的劳动组织程序的就业。从现象上来看,摆地摊、微型“小企业”、沿街叫卖、人力车夫、修鞋、修配钥匙、搬家、送货等五花八门、无所不包,就业空间十分广阔;从其生存的环境来看,包括非正规部门的雇佣劳动者,小业主等自营劳动者和正规部门中的非正规雇用者三个基本类型。由于非正规就业自身具有进入障碍小、经营规模小、劳动技能低等特点和扩大就业、减缓贫困、解决城镇失业等外部特征,近几年已为多数国家和地区所重视。从国际经验看,美国目前有27%~40%的就业属于非正规就业;西欧国家的非正规就业人口比重已从80年代的12.4%提高到90年代的15.8%;非洲这一比例为57.2%;拉丁美洲为36.2%;亚太地区为32.8%。可见,非正规就业已成为各个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农民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据统计,2000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达到1.8亿左右,2005年流动人口达到1.4亿,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到60%左右,而这其中又有80%以非正规就业的形式就业,可见,在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乏力的情况之下,非正规就业的发展与完善为庞大的失业群体提供了较大的就业空间,这对缓解我国现阶段的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将从经济理论的角度对非正规就业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和就业难等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1.修正模型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对发展中国家在人口流动的政策制定方面,包括工资、收入、工业化和农村发展等提供了重

要的理论工具。但由于我国城乡人口流动和就业结构的特殊性,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并未完全反映我国的实际情况。首先,我国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并且城市就业存在二元结构,即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并存;其次,进入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部分以非正规就业的形式就业;最后,城乡人口流动不仅取决于城乡预期收入差异,更取决于城乡预期纯收入差异。因此,在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基础上加以修正,以反映我国城乡人口流动的实际状况。

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迁入城市的动机不仅取决于城乡预期收入的差异,更取决于城乡预期纯收入的差距和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差异和找到工作的概率越大,流入城市的人口越多。这种关系可以表示如下:

而城市预期纯收入取决于城市预期收入与城市预期支出,农村实际纯收入取决于农村实际收入与实际支出。所以,

表示城市预期收入,表示城市预期支出,表示从农村迁入城市的成本。可见,城市预期纯收入主要取决于城市预期收入、预期支出及迁移成本。Wr表示农村实际平均收入,表示农村实际平均支出,即农村实际平均纯收入主要取决于农村实际平均收入与实际平均纯支出。而城市预期收入与支出主要取决于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包括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所以:

Wf表示城市正规部门的工资率,We表示城市非正规就业的工资率,∏表示流动人口正规就业概率, 1―∏表示失业率,即以非正规形式就业的概率。从修正模型可以看出,城乡人口流动的动机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城市正规部门的工资率和非正规就业的工资率;(2)正规部门找到工作的概率和非正规就业的概率;(3)城市的预期收入与支出和农村实际收入与支出;(4)迁移成本。

以上建立的人口流动模型是就一个阶段而言的。事实上,迁移者大多以非正规就业形式或者待业形式存在,以等待正规部门的工作机会。这样为了更加接近现实,该模型应建立在较长的时间范围基础上,对其城乡预期纯收入进行贴现,设V(0)代表迁移者计划期内城乡预期纯收入差异的净贴现值,(t)代表城市预期纯收入,Rr (t)代表农村预期纯收入,P(t)表示t时期内在城市就业的概率,n表示计划范围内的时期数,r表示贴现率。

结合前面人口流动模式的分析,该贴现值可进一步表示如下:

在这个贴现值中,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其大小的不仅是城乡预期纯收入的差距,非正规就业所带来的收入及就业概率(1―∏)也是该贴现值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迁入城市的劳动力的特殊性,非正规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对贴现值的大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从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非正规就业在人口流动过程中已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不仅是由非正规就业者自身的特点决定的,更重要的是非正规就业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对解决失业问题特别是农村失业问题或就业不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对解决我国目前的就业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政策含义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当地人口的就业,于是政府往往采取各种限制性措施禁止其在城市就业,但这种做法往往一方面加大了政府的管理成本,另一方面政策效果也会很有限,不但不利于提高城市就业水平,而且还人为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平。作为人口众多的中国,就业问题始终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基本问题。面对中国城乡就业矛盾,根本的办法是改变观念,调整政策,把大力发展城镇非正规就业作为缓解城乡就业矛盾的重要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2.1 非正规就业大大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

无论从国际经验还是国内实际情况来看,由于进入城镇的农村劳动力自身文化水平、技能等方面的限制,很难进入或者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进入正规部门就业,因此,在未进入正规部门就业期间,非正规就业就成为他们就业的主要形式,这对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和社会稳定起到了双重的作用。

2.2 非正规就业市场的灵活性、多样性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这不仅表现在雇用形式和工资价格制定的灵活性、敏感性上,还表现在对消费市场多样性、个性化需求能够迅速反应,组织批量生产的灵活适应能力上,这种能力为一般劳动力市场增加了弹性,具有创造新的工作岗位的巨大潜能。特别是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非正规就业较低的准入门槛,为低技能群体和不同技能的劳动者在不同部门之间的置换过程,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缓冲带,避免了大量结构性失业群体的出现。

2.3 非正规就业起着调节就业和收入的双重作用

当经济增长出现低迷或严重危机时,正规就业的工资将下降,就业随之减少,而非正规就业相应上升。例如,1981~1983年巴西经济衰退期间,非正规就业上升了近30%;同时在经济衰退期,非正规就业可以提高一部分人员的收入,从而在宏观上保持一定的有效需求。目前,就业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家庭贫困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解决农村贫困问题除了要健全养老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外,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水平,而非正规就业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

2.4 有利于弥补城市生活服务产品供给不足的现状

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相当多的大中城市,原体制下的“配给制”消费品分配系统被取缔,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具有小商品经济特征的“马路市场”和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贩,如上海市75.1%的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主要在社区从事零售配送、文体服务、修理修配、计算机应用服务、小型制造业等职业,不仅推动了居民服务业的发展,还满足了市民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城市生活服务系统的供给真空。

3.结论

通过对非正规就业的经济学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非正规就业对缓解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调整城乡收入差距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我国对非正规就业的重视不够充分,使得它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健全的就业形式,存在诸如劳动雇用关系不规范、劳动条件恶劣、法律不健全、行政部门干预过多等问题,使得非正规就业者在夹缝中生存,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因此,现阶段完善和发展非正规就业成了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应该努力做到:在意识方面,我们要正视非正规就业的存在,而不是把他们归于失业或下岗;在经济层面上,尽量减少非正规就业“正规化”的外在成本,加以正规化;在政策层面上,制定与非正规就业相配套的各种法律制度,为其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参考文献:

[1]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3.

[2]魏杰,刘伟.发展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10.

[3]郭继严,王永锡.中国就业战略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6.

[4]冷熙亮.国外非正规就业动态及其理论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2001,(5).

[5]陈淮.非正规就业:战略与决策[J].宏观经济研究.2001,(2).

[6]蔡.非正规就业:发挥劳动力市场配置资源作用[J].前线,2005,(5).

[7]孙月平.应用福利经济学[J].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10).

[8]张晓凤.非正规就业――弱势群体就业的有效途径[J].农村经济导刊,2005,(6).

[9]姚裕群.论我国的非正规就业问题[J].人口学刊,2005,(3).

[作者简介]吕文广(1971-

),男,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甘肃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就业前景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划分;教育供需;行为经济学;对策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近年来,毕业生的总体就业形势是比较艰难的。据教育部统计,从2002年开始,高校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人,较上年增加了27.1万人,增幅达23.1%。2003年有212万大学毕业生,2004年超过250万人,普通高校毕业生2005年为338万人,增幅达到21.4%,毕业生总量为扩招前的2.9倍。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没有找到工作。2008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前景堪忧,毕业生待就业人数在600万人以上。2009年高校毕业生611万,加上前些年未就业的大学生,大学毕业生待就业人数将达800万以上。①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从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看

一般来说,劳动力市场可以划分为一级劳动力市场和二级劳动力市场。一级劳动力市场提供的是大企业、大机构和大公司中的工作岗位,报酬较高、有很大的发展机会。相反,二级劳动力市场则更多的提供的是小企业、临时性的工作岗位,报酬较低且不稳定。

这种二元的劳动力市场划分在我国也是现实存在的。从经济人的立场考虑,大学生为了追求最大化的自身利益,自然会争取进入待遇优厚的一级劳动力市场而不愿意考虑条件相对较差的二级劳动力市场。因此,沿海发达地区以及大型国企、外企、事业单位成为了大学生选择工作的首选。即使在就业市场低迷时,一些大学生宁肯不就业也不愿意到西部地区工作。但是,尽管毕业生数量大幅的增加,较发达地区对员工的需求量却并没有大量增加。反之,一些比较热门的行业对员工的需求已逐渐趋于饱和,毕业生的供给大于需求,就业也就自然相对困难了。

(二)从教育的供给与需求看

教育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其主要体现在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的矛盾。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每年以较高的速度急剧增加, 而国民经济增长对就业岗位的增长幅度却较小,造成高校毕业生供过于求,大学生就业难度增大的局面,这是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最根本原因,也是最主要矛盾。

(三)从行为经济学看

行为经济学是以人类行为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立足于人的行为,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对个体和群体在做经济决策时动机、态度和期望等行为特征进行规律性的研究。②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每个人在面对复杂问题和情境时都会采取捷径来进行决策,决策是一个结构化和连续性的过程,因而决策的非理性是正常性存在的。行为经济学是建立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的,认为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行为决策的过程中,都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产生认知偏差。

大学生就业中的非理性研究主要体现在大学生过度自信方面。心理学研究结果发现,人们在做决策的时候,对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概率估计往往会过于自信。过度自信会导致人们高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低估其面临的风险,夸大自身对整个事件的控制能力,因而使决策产生偏差。大学生把个人价值最大化作为其追求目标,还会追求受人尊重、高效益部门、待遇优厚以及扬名的机会等等。再者,大学毕业生受从众心理的影响,还存在基于信息、报酬及声誉的“羊群行为”,这同样会影响大学生在就业选择过程中做出的决策。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研究

充分就业是保障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否能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影响地方经济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也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不可回避、迫切需要的问题。

(一)各级政府要从政策上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毕业生的就业制度、就业政策、劳动力市场建设等方面。由于就业渠道不畅通,人事管理制度依然有较强的计划体制色彩,造成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单位受到限制,无法顺利进行人才的招聘。政府有关部门鼓励各类企业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就要为其提供便利的条件和相应的服务。对企业跨地区聘用的高校毕业生,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的人才政策,取消落户限制,使用人单位、高校、大学毕业生在人力资本交易中都能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二)严格控制高校扩招速度及规模,提高其办学质量。高等教育应当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如果只是一味追求扩张规模,教育投入和发展速度不成比例,会使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发严重。因此,各高校应充分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效控制招生规模,按照社会发展方向设置专业,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适应市场需求。高校教育质量提高了,能有效消除结构性失业。

(三)加强高校办学自、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实践证明,单纯依靠政府的管理措施,离开教育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去解决大学生供求结构性矛盾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大力推进教育体制的改革,加强高校的办学自,使其真正走向市场。同时,高校应该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专才与通才平衡,使两者互相调剂,相辅相成。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问题上,高校必须切实重视就业咨询与指导工作,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社会需要和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同时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自己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③

(四)大学生应加强自身锻炼,提高综合素质。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能更好的应对这种局面,首先,大学生应摆正心态,认真分析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职业定位,努力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其次,大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利用大学空余时间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培训等,增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再次,提高自身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合作能力,着重提高自身在外语、人际交往、沟通协作等方面的能力。最后,大学生必须转变就业观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毕业生数量日益增多,人才流动性加大,就业形式也更加多样化,择业、就业可能伴随一生,因此大学生要树立大众化就业观念。均衡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毕业生要有面向西部的就业意识,从大局出发,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发挥自己的能力。相信无论在哪里,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做出一番成绩。

总之,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政府应制定相应的就业政策,开发就业岗位,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提供就业服务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优化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更关键的是,大学生自身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利用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优势,形成以政府促进就业为动力、以市场调节就业为基础、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导的就业机制,逐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从而使大学生为实现小康和国家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岩松.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C].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8).

[2]赖德胜.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人力资本投资效应[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4).

[3]赵丽霞,单联娟.关于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与创业意识形成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5).

[4]薛求知、黄佩燕、鲁直、张晓蓉,行为经济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79-83.

[5]张波,朱晓辉.大学生就业现状的问题探析及政策建议[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

注 释:

①陈岩松.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C].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8).

劳动经济学就业前景范文第5篇

 

一、抓好新生入学后的“早期教育”

 

大学一年级新生处于重要的转折期,如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定式,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如何激发学生科学研究、探索的兴趣,培养其初步的应用创新能力;如何让学生学会运用市场营销专业材料、撰写论文及表达成果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对市场营销专业的总体认识和未来就业前景的规划,是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抓好新生入学后的“早期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缩短他们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期。专业导论课是将专业教育、思想教育、就业教育等融为一体的课程,进行专业导论课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早期教育”手段。市场营销专业是我院的重点发展专业,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学、统计学、会计学、经济法、市场调查、财务管理、国际市场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面向珠江三角洲和广东地区经济社会建设事业第一线,从事商品销售、营销管理以及商务策划领域工作,具有市场营销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市场营销专业导论》基本情况

 

《市场营销专业导论》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必修课。市场营销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本课程主要讲述市场营销的基本思想和研究方法以及基本内容和理论框架、市场营销的学科性质、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及市场营销的分类、特点,并能够合理运用。《市场营销专业导论》是市场营销专业必修课程,是本专业低年级的入门导入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意识,了解市场营销的基本内涵,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领域和职业取向,为专业学习和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一个专业基础。初步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在态度上养成良好的市场营销意识,并产生对市场营销领域和学科的认同感,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今后专业学习的方向和良好的学习目标,为个人专业的职业发展提供导向。

 

目前进行的12级市场营销专业共4个班,每班人数平均52人,共209人。该课程32节课,16周,每周1次课,两节课。16节理论16节实训。目前我们有两名老师承担着该课程。每一次上课两位老师共同参与,分主讲和辅助,若是讲座课,每次留出15分钟的时间回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实训课程一般6-8人一组,每组自选组长一名,老师进行实训指导,主要要求每组根据《市场营销专业导论实训指导书》设计实训方案,方案的内容主要是将公司的产品和品牌如何传达给目标顾客。做成一个PPT和WORD文档,进行小组讲解,学生和老师提出问题,该小组成员现场解答,以此为据进行打分,方案设计的分数也就是组长这门课程本学期的成绩,而组员的成绩由组长给出。这样就和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效的结合了起来。

 

三、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1.市场营销专业认识教育。国内外市场营销专业的发展状况;市场营销专业发展历史与专业定位;市场营销专业与相关专业、学科之间的关系;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对本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及学分安排(培养手段与培养方式);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资源介绍。

 

2.市场营销专业学习与发展教育。市场营销专业能力渗透;市场营销专业的深造通道;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前景;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式导引。

 

3.市场营销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模式设计。市场营销专业导论课程创新型、应用型教学模式开发设计;体验式、模拟式、互动式教学模式应用研究。具体包括:①双向交流教学法。避免教师知识传授过程中“一言堂”,充分发挥教师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具体做法有对话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本着自由活泼、讲求实效的原则,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其问题的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②自学精讲教学法。把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老师的精讲有机结合,以老师精讲为主,学生自学为辅。对于学生自学的内容要加强指导,包括指导学生制定自学计划,作好自学笔记,提供自学参考书目,批阅自学心得体会,检查自学效果等。③营销案例教学法。教学中把营销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采用经济生活中的适当案例进行剖析,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的。④模拟营销教学法。把社会活动搬进课堂,在课堂上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操作过程中,是以学生充当演员的角色,教师充当导演的角色,在课堂上进行模拟营销表演活动,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以达到掌握营销的本领、技能和方法策略的目的。⑤多媒体教学法。把现代化的视听工具,如电视录相、幻灯片、电影、多媒体动画等引入课堂教学,通过人机交互系统使学生足不出校就能领略到真正的市场营销运作过程。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很先进的教学手段,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教学形式的呆板性和课程的繁琐枯燥问题,使教学活动变得直观、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不仅给学生开阔了眼界,学到了书本上和讲授中难以学到的东西,而且也方便了教学,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教学的水准。⑥社会实践教学法。把校内课堂教学延伸到校外现场教学的一种方法。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决定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运用知识的过程,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利用多种机会从事社会实践,锻炼自己本领。

 

四、存在的不足及解决的措施

 

项目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师资的匹配不够科学合理,对项目的实施造成了一定的不便。缺乏有实践企业工作经验的老师参与进来。

 

我们建议在师资方面,大力引进具有营销实践经验的老师参与进来,学历和职称方面可以适当的降低一点,这样就可以保证专业导论课的实施,因为专业导论课更多的强调的是专业,专业的就业、发展、薪资、岗位等知识只有在一线从事营销的工作人员才更加具有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