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被遗忘的传统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来自社会的影响
长久以来,社会价值观在悄然地发生变化,人们为了生计,为了金钱,越来越忽视传统文化,因为这些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传统节日并没有被纳入法定节假日,只是近几年才有所改善,同时,很多传统文化都在逐渐消退。除传统节日外,还有各地的一些风俗、民俗,如婚丧嫁娶等等,背后的文化底蕴或传奇故事更是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视线,以金钱为衡量标准的极端价值观也使人们越来越疏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家庭教育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70后和80后这一辈人成长的环境基本上是中国改革开放,一切向“金钱”看的时期,他们中的一些人没有受到过好的教育,也没有机会来接受父辈们口口相传的文化传承,因此如今作为父母的他们也很少能让孩子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缺失就不可避免了。
三、学校教育教学的现实状况造成的
当今的学校教育,分数成了评价一个学生是否是好学生的唯一标准。而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一个有出息的人首先应是品德高尚的人,然后才是学识渊博的人,中国古代称这样的人为贤士或士。但是由于当今的升学考试并不带有“品德”这一项的评价,因此,学校教育更多的是倾向于分数的教育,而把更为重要的“德”育给忽视了,而“德”育中很多方面包含着传统文化,如古人讲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孝敬父母、尊师重教等等。但在分数的诱惑和压力下,学校教育不得不向分数倾斜,因而就出现了分数高但其价值观、人生观甚至道德观有所偏向的情况。
针对以上问题,本人认为作为中学语文的教学,除却语言文字的教授之外,还应该在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教授与传承。
中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学习知识时,应有机会接触到传统文化的教育。在现代中学所开设的科目都应是为了塑造有智慧的人为目的的。在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每个学科都有责任关注他们的情感价值观。语文教学也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渗透不同方面的文化知识,如在教学《藤野先生》时,在看电影细节中就可以加强对自己国家历史的了解,激发他们的爱国情。除却对爱国思想的根植,同时也应在语文教学中重视青少年的品德教育,教学中可借助作者简介来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由朱自清的骨气,联系到不受嗟来之食的那些古贤人,以他们的品德来感染现代中学生,给他们树立榜样的力量。再如,《陈太丘与友期》一文,涉及中国古代的礼仪问题,学生通过学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就更深了。
在传统文化中,戏曲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八年级人教版教科书中就有一个单元是关于戏曲的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若能将中国各地戏曲片段放给学生听,让学生自己听听、学学,自己动嘴唱唱,我想这样他们对戏曲的印象就不仅仅是停留在一个概念上,而是有了深刻印象。
关键词: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机制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是紧密相连的,正因为如此,目前我国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的地方,多为农村或是偏远地区,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不断创作、积累与延伸发展,是人类社会极为珍贵的资产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形态。它以传承人为核心和载体,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与时俱进的传承变异,实现延续民族文化基因,丰富民族文化内容的功能。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民进城务工引发的人口大流动、公共文化服务的缺失、承载着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字和掌握民间艺术技艺的艺人日益减少乃至死亡,使民众特别是青少年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少,使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面积地面临着被遗忘、遭损坏以及消失的严重威胁,特别是千百年来流传在民间的口头传说故事、典故等,如果不加一挖掘保护,将会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消失。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策
(一)提高村民保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虽然农村是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源和来源地,可我国在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宣传力度不够大,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不高。当地村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相当薄弱,很多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正逐渐被遗忘。因此,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让广大民众和村民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将民众与当地文化紧密联系起来。因为广大农民是农村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者。新农村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大的和最终的力量来自广大的农民,只有动员广大农民积极参与,才能真正取得成效,只有农民的觉醒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最有力保障。因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既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职责,更要提高村民保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村民真正成为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力量。在政府方面,要明确地方各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制定相应的保护方案,并进行相应的绩效考核。
(二)加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力度,营造保护氛围
当前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让广大民众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民众与当地文化紧密联系起来。政府要明确地方各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并进行相应的绩效考核。各级政府可以利用举办各类民俗、民族节日庆典及民间艺术表演团体活动带动宣传。依托节日活动,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广泛性的开展活动,来继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进行舞龙舞狮比赛、元宵节会展、书法比赛、歌唱比赛、民间舞蹈比赛等;举办各种类型的文化研讨会、推广会及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展示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展演活动,弘扬优秀的民间艺术,鼓励民间艺术家的创作热情。此外,为了普及民间艺术,我们可以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平台传播多彩的民族文化。以发掘、收集、整理、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推出一批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专题节目、音像资料带、音乐、广播戏、电视文艺晚会以及电影故事片、传说故事汇编书籍、音像文艺带等。做到关注大文化热点的同时,兼顾社会大事,把传统文化不断地弘扬。
(三)加强机制建设,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建立前,要首先建立经费管理机制及相关的激励机制。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经费有限,应根据历史、文化价值,认定其中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或濒临消亡的“非遗”作为重点传承对象,根据具体开发项目进行投资。通过财政拨款、海外华侨及个人多方筹款、鼓励社会捐赠等形式,扶持以“非遗”为创作对象的艺术团体,鼓励它们进行以本地区民俗特色、地方历史故事等为内容的创作、演出;给予民间艺人以适当的资助,鼓励其带徒弟传承技艺;鼓励民间艺术爱好者们成立自己的协会、研究机构、网络等;鼓励对“非遗”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对于国家认为需要保密的民间绝技的传承方式、范围均予以限制。
在保护工作中,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生态保护较完整的区域,除有计划地进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外,对确属濒危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生态区,应尽快建立保护名录,出台保护政策,落实保护措施,抓紧进行抢救。要进一步完善名录体系评审标准,严格评审工作,逐步建立各级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在制定科学保护计划的同时,要明确有关保护的责任主体;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人,要有计划地提供资助,鼓励支持其开展传习活动,确保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
在认真摸清家底和分类制定保护规划的基础上,不断健全保护管理制度。凡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设项目,在项目建设前报文化行政部门审批,依法保护后再行实施。在保护工作中,切实做好调查研究,改进完善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大力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努力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同时,新农村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不断开拓新的思路与方法,将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象进行深入研究,提炼其精华,传承其有价值的文化因子,使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开拓市场,将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以加快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活的资源,我们应充分地继承和发展并加以有效利用。为使文化与经济能相互带动发展,可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组织民俗及民间艺术表演队到国内外演出及大型民间工艺及民俗展览;制作出版民俗光碟片在海内外发行;建立各种层次的民俗博物馆和以村寨为单位的民俗及民间工艺传习点;出版推出有关“非遗”保护和利用等丛书,作为“非遗”研究的成果积累。在与经济的共同发展中,要注意以追求精神文化的内涵为主,让民俗专家参与策划指导,提高文化品位,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三、结语
在农村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唤醒农民的文化自觉和自豪感;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新农村文化建设,通过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和发展;加强经费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不断健全保护管理制度。开拓市场,将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以加快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月饼越来越甜,越来越贵,越来越好看;而月亮却显得越来越朦胧了,所谓“皓月当空”似乎也成了奢侈的记忆。即使月明星稀,不是也还会有人指着空中的月儿讲嫦娥、桂树和吴刚的故事吗?
在商业浪潮的冲击下,中秋这一传统节日也充溢着商业气息,带上了功利色彩,而其本身的历史文化底蕴却为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所忽略、淡忘。
月饼,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自古以来一直在中秋佳节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经济一年年地发展,月饼的“风采”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她们一个个身着盛装,光彩照人,像是要去参加舞会的小姐们。普通的月饼经过精美豪华的包装,立即身价倍增。
盛装的小姐去的是豪华的场所,同样,精美的月饼自然也进了老板、领导们的“黄金屋”。曾经象征团圆的月饼,此时已成为了下级向上攀爬的敲门砖,成为了小人为非作歹的通行证。传统的中秋佳节,如今在功利的诱惑下,已成为时下最流行送礼的节日。
苏轼说过:“人之寿夭在元气,国之长短在风俗。”民族节日是维护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一个很好的契机,像中秋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本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大好机会,如今却让“礼品”占了上风。
传统节日之所以流传至今,就是因为每个节日的背后都有很深的文化渊源。节日的风俗应是一个民族的盛典,而不是简单的吃喝穿戴。
时代变了,生活变了,或许节日也应与时俱进,但无论如何,那传统的民族风俗是不应该被遗忘的。这种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流传下来的风俗,怎么能如此轻而易举地被时代抛弃呢?
的确,国家应该进步,但传统的节日却应返璞归真,变得更质朴、更纯粹、更简单而自然。
但愿明年的中秋,我们能真正感受到一股浓浓的传统气息;当我们抬起头时,我们能看到浩瀚的天幕中,一轮明月正当空。
【作者系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二中学高三(2)班学生】
点评
月亮不“圆”,月饼变味。中秋佳节中的月饼“与时俱进”,失去了月饼的本真,渴望一种纯真感情的回归,是作者写作此文的出发点。
作者简介:朱尉,男,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新闻业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杨珂馨,女,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主要从事广播与主持艺术研究。
摘 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孕育出了无数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精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反映中国悠久历史、优秀文化的活化石。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新文化掀起了新一轮的文化思潮,越来越多的优秀传统文化被抛弃被遗忘,经典的传统文化与新思潮产生了强烈冲击,文化遗产的保护迫在眉睫。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横渠书院为例,探索在当代文化思潮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现状,保护措施以及传承方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横渠书院;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0-0169-02
在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新文化新思想的冲击使人们淡忘了文化之本,许多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极其模糊,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的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思想、信仰、习俗、技艺、精神,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之中。在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横渠书院作为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两年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得以发展。以横渠书院为代表的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恢复原貌展现在后人面前。然而,传统文化并不是当今社会的文化主流,当今社会泛娱乐化、外来文化撑起了文化产业的一片天,例如:嘻哈文化、无厘头文化、“韩流”文化、恶搞文化以及手机所催生的拇指文化等等。此类文化的出现,极大地威胁了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为了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长久的保存和发展,研究文化遗产现状以及寻找和尝试新的解决方案是当下最为紧要的事。
一、以“横渠书院”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步较晚,经过了这几年的不断努力,抢救和保护了大批极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横渠书院经过近几年政府的投资与建设完成了书院的修葺,使得大量的国学经典文化得以重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感悟关学之道。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周国平先生曾经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是我们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生命基因,是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基础,对于延续和传承中华文脉,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增强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意义。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困境。近年来,中国大力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物质上提供了大量的帮助。然而,仅仅靠物质的支撑是不够的,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濒临灭绝的危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每个人的关注。以下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遇见的三个困境:
其一,广大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不积极。普通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较低。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是一种无形中存在的宝贵财富,例如:技艺、思想、品质、习俗等等。很多传统的民间技艺因为不符合现代生产劳动的需要而无人继承,还有一些传统的习俗与文化因为日趋繁荣的旅游业而变得商业化从而失去了本质。
其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不完善。建立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是文化遗产保护不可缺少的。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需要载体来支撑,帮助传统文化的传承。例如:非物质文化博物馆的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立;理论研究以及教育宣传等等,都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其三,鱼目混杂,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淹没。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文化的繁多冗杂充斥着当今的社会。新的文化不一定就是好的文化。虽然互联网络,新媒体的发展给人们带来更加广阔的视野,但是大量的弊端信息,消极思想通过发达的媒体与网络注入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新鲜刺激的现代文化使人们忘记了先人提出的太和之道,于是便出现了越来越多令人发指的事情:老人摔倒不敢扶;无良食品作坊;不择手段的抢劫盗窃……这些与传统文化思想中“真善美”背道而行的现实行为时刻在提醒着人们保护传统文化,勿忘传统,勿忘做人之本,建设和谐社会。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策略分析
1.文化遗产保护的反思。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速,随着全球沟通与交流越来越发达文化趋于标准化,有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处于濒危状态,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横渠书院的保存相对完整,除了经历过历史上的几次大的变革,横渠书院内的文化精髓经过人们的精心呵护保存的相对完整。横渠书院的建设并不一帆风顺,因为早些年间不受政府重视,院落破败不堪。2006年当地政府和文物管理部门开始重视横渠书院的保护与完善,为书院建设碑林,修葺房屋等等,积极配合书院的建设,最终完成了书院的再建。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初期,依靠政府的资金进行修复,是遗产保护的最好方法,但却不是长远之计。快节奏的今天,文化遗产保护已不是完整的保存和停留在原地便足够的,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被遗忘才是真正的保护。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从古至今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更加简单明了的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我国古代精神文明的“根”。一个没有“根”的国家,就如同大海上漂泊的一叶扁舟,随时都有被淹没覆灭的危险。如果把从古至今的中华文化比喻成一棵参天大树,那么新文化代表着树冠,而满载精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好比深埋于泥土的树根。时间越久,埋的越深,就越容易被淡忘,但只有树根不断地生长,汲取水源补充营养,受到保护,那么这棵参天大树才能够枝繁叶茂,蓬勃生长。其实,保护文化之根与传承精华之叶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保护即为了传承,传承即为了保护。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道。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文化的传播从未停歇。古时为了传道授业,学者们不惜跋山涉水,传播文化思想。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传播文化的方式,大大不同了。古代往往口耳相传,立字成书成为文化传播的主流。然而,在新时代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道值得思考:一方面,用新传典。用新传典即运用新的表现形式和方法传播经典的传统文化。 其中分为两点:(1)新网络、新媒体的现代化社会,虽然新文化带给人们的冲击远远大于传统文化,但广泛的传播途径和平台是能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所利用的。(2)传统文化之所以不如新文化收到人们的重视还有一定原因是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不为现代人所能接受,用新传典,就是运用现代的表现形式将古典精华嵌入其中进行传教,形成寓教于乐。一棵生长千年的参天古树,它的根、茎、叶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根为古,叶为新。让古与新碰撞冲击,并且从中寻找更有价值的东西,便是传承的意义所在。另一方面,以众之力,传承经典。周和平先生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广大民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和享用者。形成民众自觉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自觉,是做好保护工作根本性的基础。”所谓传承,正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当代文化思潮冲击下的“横渠书院”象征着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曾经被冷落,被埋没,甚至在新的文化洪流中无立足之地。但是只要找到最有效的方法将它们重视起来加以传承,那么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提升,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国梦的实现,将会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周和平.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N].中国文化报,2012-06-22.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课文课本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朽的脊梁。它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印记着中华民族的鲜明性格,印记着中华民族的品质和精神,也体现出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事实上,传统文化已经注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它是一种文化基因,它渗透在人们的意识、语言、行动中,存在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人们的思想与行为都被传统文化中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所引导和制约。
1 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融愈来愈深入,在各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本民族文化的个性开始模糊不清,许多宝贵的东西被遗忘。当科学技术成为社会进步最重要的动力,实用主义的观念越发膨胀,人们更是非常现实地看中科学而轻视人文,看中技术而轻视精神,于是,不知不觉中人们迷失了自己,甚至荒芜了精神家园。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线教师。要在语文课上使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内化成学生的一种素质修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各项素质得到发展,让他们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社会得以进步。
2 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传统文化即民族文化,是指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所独有的优秀文化。本人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可归结为以下五个方面:睿智的哲学宗教思想,完善的道德伦理体系,辉煌的文学艺术成就,独特的语言文字形态,浩瀚的文化典籍等。
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是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用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感染学生,既包括中华民族在古代形成的传统精神和中华民族在近代形成的革命精神,又包括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感受。
3 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
5~13岁,是一个人一生中记忆的黄金时期,是人生的奠基期,你播下了什么种子,就会开什么花。而传统文化的种子,只有在小学阶段种下,才能及时发芽、根系发达,日后才能开花结果。如果错过了季节,即使发了芽,也只能长成一片荒草。因此,在小学加大传统文化课程比重,应成为一种国家课程行为方有力度,方见实效。
4 小学阶段学习传统文化的目标
小学阶段,学习传统文化重在兴趣与积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文固有的音乐性与韵律美特别适合学生反复吟诵。学古文开始可以不求甚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当学生流利地背诵出许多经典文章之后,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而其中所包含的思想则可以说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天才在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才能薄发”、“学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文以载道”。白话文的经典美文也很多,也要积累。让琅琅的读书声响彻校园,让传统文化成为小学语文课堂的主角。
5 把“语文课堂”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5.1 语文课本是渗透传统文化的最好载体。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编的都是一些文辞兼美的文章,品读它们是一种享受。有的给人以启迪、有的让人明白一个道理、有的抒发了浓浓的情感……课本中不仅积淀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也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认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与真正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
5.2 古诗,不可忽略的财富。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在语文课堂上的运用是最容易的,可以在导入中运用,也可以在任何需要引用古诗词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用,还可以在课堂小结或总结时引用。当然,大量地引用古诗词,主要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5.2.1 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陆游的《示儿》等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5.2.2 热爱家乡的教育。如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5.2.3 亲情教育。如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重视亲情。
5.2.4 友情教育。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情。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诗的思想感情,使之受到感染,进而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让古诗这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5.3 经典诵读,文化积淀的阶梯。“传统诵读”旨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让学生了解、吸收中华优秀文化,促进语文素养发展,教师不应忽略。
我校有专门的《国学》课本,《三字经》、《弟子规》等著作的开设对小学教育的影响很大。如学完《弟子规》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老师简单地解释几句后,明白了其中的含义。有的学生晚上回家,妈妈叫他,会很快来到妈妈面前,不再懒得回应,甚至在“母亲节”那天还给妈妈端上了一盆洗脚水,妈妈们高兴得合不拢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