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的思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华民族历史中形成、发展起来的,由中华民族所独有的、稳定的、具有特定内涵且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个性、形态及精神。不同于西方智性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以文化教化为目的的一种伦理险文化”,是一种德智结合、以德摄政的文化。中华民族形成的复杂性、长期性决定了传统文化的多样性、连续性;而儒家多元、开放的思想理念促进传统文化的融合性、变革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同时存在积极、正向和消极、腐朽的文化思想观念。在思政教育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应采取批判性的继承态度,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去旧赋新。
二、传统文化元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有较强思政教育功能,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重要的教育资源,传统文化精髓对于大学生“大到价值观、人生观的养成,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小到修身养性,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问题等”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层的文化内涵,其本质是对学生进行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的思想干预和行为引导,目标是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提升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因此,思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文化活动,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传统文化更有互通互补的紧密联系。当前,部分高校将《论语》《大学》等传统文化经典读物作为教学教材,开设专门的国学课程,这说明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高校思政教育中势在必行。
(二)传统文化元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现状
目前,部分高校正积极着手加强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实际运用,但这项工作仍有欠缺,仍需进行全新、全面的构建。首先,各方的重视度不足。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思政工作者难以转变固有观念。部分高校由于教学资金、资源等方面顾虑,无法全面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门也缺乏有针对性的强有力的方针,未形成机制保障;其次,在思政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缺乏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通过“两课”开展,课程中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尚不完善。尽管部分高校开设了《国学经典解读》《传统文化导论》等选修课程,但仍存在内容不充实、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最后,在思政教育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方法相对陈旧。各类现代教育手段未能广泛应用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部分高校只是直接搬用教育手段,没有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也“没有形成教育手段现代化的覆盖网络”。
三、拓展传统文化元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途径
(一)立足传统文化完善教育理念
首先,在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中坚持马克J恩主义教育观,并进行批判性继承和吸收。既要尊重传统文化和民族历史,也不能颂古非今,要以辩证的、发展的态度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并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进行时代性的解读和运用,使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与大学生实际相结合;其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传统文化讲求以“德”为立人之本,这与当前以德育人的教育方针相契合,也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方向。思政教育者应充分了解传统文化中对立人、育人、树人的要求,结合人才发展需求设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培养其成为具有一定文化底蕴和较高社会价值的人才;最后,要做到现代教育观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例如,建构主义教育观认为,教学活动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主动探索和建构。这就要求思政教育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吸收传统文化精髓,实现其对传统文化的自主建构和应用,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丰富和创新教育形式及内容
第一,从形式方面讲应寻求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例如,以传统节日、学校重大事件为契机,通过文艺节目、典礼活动、演出、论坛等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思政教育中。还可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展示、文学作品创作、网页制作、网站设计、宣传片设计等竞赛,促进大学生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使其自觉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另外,运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介展现和传播传统文化。例如,可组织大学生收看“百家讲坛”等电视栏目及反映传统文化的影视剧、纪录片、宣传片等。教师也可以运用微博、微信等向大学生传播传统文化,形成线上线下思政教育的合力;第二,从教学内容方面讲,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创造性地将其转化为思政教学内容。例如,“儒家讲求‘人不知而不温’和‘吾日三省乎吾身’的内修和内省,道家主张‘道法自然”’,这些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琴棋书画礼等文化技能以及传统文学、古典戏剧、古代建筑、中医养生等文化知识,都应作为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
(三)全面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首先,各高校应围绕思政教育目标及自身办学特点,结合传统文化构建,激发大学生爱国感情、爱校深情、学习热情和生活激情的大学精神。在大学精神的构建过程中可聘请传统文化方面的专家,结合教学实情和人才培养方案将传统文化创造性地体现在大学精神中;其次,通过高校校园自然环境建设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从校园建设、建筑布置、校园管理等角度着手为大学生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使学生树立向往美好生活、热爱自然、追求崇高理想的心态,对学习传统文化起到寓学于情、寓教于景的效果。例如,北京大学的建筑物多为古式建筑,校园的湖泊、拱桥、楼阁等也具有传统文化元素,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和情感认同;最后,通过校园文化宣传系统,加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宣传力度。可充分利用教学楼、办公楼、体育馆、图书馆、食堂、学生宿舍等场所,建立集校报、校刊、校园电视、校园广播、校内网、报栏、展品等宣传设施于一体的传统文化宣传系统。
总之,传统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育资源,其关键性作用不言而喻。然而,当前传统文化元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情况并不理想,还需要教育部门、高校、思政工作者、大学生及社会各界的共同配合,从更新教育理念、扩展教育形式及内容、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加强教育队伍建设等层面发力,探索传统文化元素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运用路径,充分彰显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于晓霞.试论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南方论刊,2011(06)
文化的概念是指一切与政治、经济、科技、艺术、风俗、宗教、建筑、历史、国家、民族等有关的精神和知识的总和。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各阶层人民的价值观念、精神和知识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以儒家的政治伦理道德哲学为核心,以“诸子百家”思想为辅的一个传统哲学体系。它基本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在此后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其思想内容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这一哲学体系产生的背景是政治的需要和对伦理修养的思考,这就决定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是一种求善趋治的政治伦理型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
“中庸”思想是儒家思想学说的核心内容,其要点有二:一是“中”,二是“和”。儒家创始人孔子所谓的“中”,不是折衷与调和,而是指在认识和处理客观事物时要做到“适度”“恰如其分”,而“适度”和“恰如其分”的基础就是从实际出发。在此基础上,孔子还提出了“和为贵”的观点。“礼”本来是用来调节社会上不同等级、身份有别的人们之间的关系的,强调“和为贵”,就是强调社会不同等级之间的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和谐。对于这种“中”与“和”的思想,孔子主张不仅要作为一种认识和处理事物的方法来看待,而且还应该通过修养和锻炼,把它融入自己的日常品行当中,成为人的一种美德。
“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包括“中”和“庸”两方面的含义。朱熹解释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之不及之名。”(《中庸章句》)用现代哲学概念来解释,“中”就是事物矛盾双方处于相对的平衡与和谐状态。郑玄《礼记・中庸》注“君子中庸”句说:“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朱熹说:“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论语集注・雍也》)可见,“庸”为“常”,“中庸”之道就是“中常”之道,也就是说“中”道乃是事物的常道。“中庸”为“中常”之道,指的是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的对立统一状态,而不是折衷主义。折衷主义只是把不同本质的现象或理论无原则地、机械地结合在一起。儒家讲“允执厥中”,指的是根据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使事物正常和谐地发展。《中庸》中又有:“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朱熹《集注》中又有:“君子知其在我,故能戒谨不睹,恐惧不闻,而无时不中。”可见“中”是随事物变化而变化,“中庸”最终是要实现和谐发展的状态。
三对“中庸之道”的阐释
“中庸之道”的主张是要求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具有理想人格的人,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大都从《孟子》中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中的“天人合一”理论,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这是《中庸》中给出的“天人合一”的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表达的是人们通过自觉修养所达到的顺应天道、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的理想境界。
四五达道、三达德、九经
1五达道。“五达道”主要是指运用“中庸之道”来调节五种伦理关系。这五种基本的人伦关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今天如果将君臣关系转换为上下级的关系,这五种人伦关系就是天下通行的人际关系。儒家认为通过正确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就能达到社会和谐的理想境界。如《礼运》所言:“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
2三达德。调节这些人际关系靠什么?靠的是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因而就有了“三达德”之谓。三达德就是指智、仁、勇。儒家认为它们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智、仁、勇靠什么来培育呢?要靠诚实、善良的品德和人格意识。所以在《中庸》第二十章中讲:“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困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3九经。“九经”就是指利用“中庸之道”来治理天下国家时需要做的九项具体工作。这九项工作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修养自身,就能够达到美好的人格;尊重贤人,就不至于迷惑;爱护亲族,叔伯兄弟之间就不会有怨恨;敬重大臣,治理政事就不至于糊涂;体恤群臣,臣子就会尽力予以报答;爱护老百姓,老百姓就会受到勉励;劝勉各种工匠,财货就能充足;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四方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就会敬服。要做好这九项工作,就必须用至诚、至仁、至善的爱心去充分体现智慧、美好的人格。做好这九项工作,事实上也就处理调节好了社会上主要的人际关系,这是使“天下”国家达到理想状态的重要保证。“九经”的提出,是对《尚书・尧典》中的“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社会理想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社会理想的继承和发展。
“中庸之道”的真谛在于:坚守中正,寻求适度,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中庸之道”塑造了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中庸之德”,使中国人形成了中庸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处事作风和人格境界。面对现实人生中很多具体的两极选择情境,人们总是试图有效地在对立的两极之间找到一个均衡的支点,并使对立双方归于统一。在生活实践中,世故圆通、不走极端成为古代中国人所固守的人生信条。在今日的语境下,“中庸”一般指要协调好各种社会关系,以益于社会整体的和谐稳定与持续进步。笔者认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倡导“中庸之道”对于维护现代社会的家庭和睦、邻里友善、社会和谐还是有相当的实践意义的。
参 考 文 献
[1]李俊奎.中庸之道及其现代价值[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05).
[2]邵爱国,朱永新.中庸之道的现代解读[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5(01).
[3]蒋步荣.中庸与和谐:浅议朱熹推极中和之说(上)[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是什么?
本专题的学习要点有百家争鸣、孔孟儒家、独尊儒术、宋明理学和明清儒学的发展。在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主流思想含有主导思想意味,即统治者倡导的主流意识。因此,所谓“主流思想”是政治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在前秦时期产生,这一阶段的学习要点主要是百家争鸣。关于百家争鸣,一方面要了解当时历史发展的特点,百家争鸣中主要流派有哪些;另一方面要关注后来的主流思想,即儒家思想吸收了先秦哪些学派的哪些思想。
例1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 荀子、董仲舒 B. 荀子、孟子
C. 商鞅、孟子 D. 韩非子、董仲舒
【参考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主流思想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而汉朝改造儒学的代表是人物董仲舒,据此推论,该题正确选项是D。
二、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中各时期的地位怎样?
从先秦时期孔子孟子的思想,到西汉独尊儒术、宋明理学,再到明清思想家,儒家思想发展历程中各时期的地位怎样?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是蔚然大宗、但不受重视;秦朝时,受到压制;西汉时,处于独尊地位;魏晋至唐,三教合一;宋明时期,进一步确立正统地位;明清之际,被批判继承,焕发生机。
例2 《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
A. 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 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 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 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参考答案】 D
【解析】 “天下学士”跟的是什么“风”?依据材料可以看出,是效仿公孙弘研习儒学经典。这说明了“儒学地位显著提高”这一政治动向。
三、 儒家思想在西汉时为什么能确立独尊地位?
儒学在秦朝受到压制,到西汉时为什么能确立为正统思想?我们可以通过对以下三个问题的思考来理解:
1. 阅读以下材料并思考:董仲舒把什么思想融进儒家学说里?
“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
“以人随君,以君随天”“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经之通谊也。”
――《春秋繁露》
《春秋繁露》是董仲舒的代表作。通过对材料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汉初儒学虽然大体承袭孔子的学说,但已吸收阴阳五行学说。董仲舒认为天有阴阳,人也有阴阳,阳尊阴卑,由此论证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地”要服从“天”,“阴”要服从“阳”,“卑”就要服从“尊”,“下”就要服从“上”,“臣”就要服从“君”,这就是“礼”。由于皇权出于天命,是不可以觊觎和窃夺的,因而皇权的一切行为都体现了天的意志,所以,“礼”的主要原则是“以人随君,以君随天”“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政治的“一统”要以思想的“一统”来完成,“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
2. 以下材料所论述的君臣关系有何变化?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论语》
“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为臣纲”。
――《春秋繁露》
阅读了以上材料,我们可以发现:孔子的“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虽然强调了等级名分、秩序,但是,并没有神化君权,他反对犯上作乱,但又否认绝对服从。孟子认为君臣关系应该是互相尊重的。而董仲舒认为,君主是代虚无缥缈的“天”执政,完成“天”所赋予的工作。因此,当臣子的只有服从的义务。这样一来,君主就不是普通人了。董仲舒的新儒学改变了先秦儒家君臣关系的基本理念,发展了“礼”的思想,使之更适合了皇帝专制的需要。
3. 儒学在此时得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首先,“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其次,董仲舒“天人关系”的理论实质是为了论证天君关系;再次,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把阴阳五行和儒家的等级名分主张附会在一起来解释封建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秩序。这样不仅有利于巩固君权,而且也维护统治秩序。
例3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
A.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 “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参考答案】 C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中代表人物的基本主张。A是孔子的言论,他主张为政以德;B是荀子的言论,他强调“德”的重要性;D是黄宗羲的言论,反对君主专制;这些选项皆非加强中央集权。C项是董仲舒向汉武帝的建议:那些只要不在六艺之列的和孔子那一套儒家思想的学说,都不许其发展下去,不允许和儒家思想一起存在。这一主张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四、 为什么说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了?
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问题,在教材中并没有明确说明,实际上,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了。
北宋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理学。理学后来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关注的不仅用理学思想重新注释“四书”,引导读书人,这就是我们教材上提到的《四书章句集注》。他还编著《小学集注》,将教育从娃娃抓起,要求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方面的习惯,都要遵从“礼”的规范,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著名古代思想史专家葛兆光先生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的著作就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他以从众、从俗的原则修改孔子推崇的礼仪,不仅在思想领域,而且在行为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正是这种将儒学原则世俗化、生活化的努力,保证了理学所确立的原则,真正深入了社会”,在朱熹等人的影响下,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谕俗文》等。如果说汉代儒学强化了君为臣纲,那么宋代的理学不仅强化了“君为臣纲”,而且使“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深入人心,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推广到全社会每一个家庭。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4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
A. 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 从天人感应出发
C. 从万物本源出发
D. 从人的本性出发
【参考答案】 C
【解析】 宋朝时,儒学家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源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五、 儒家思想为什么能长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第一,从自身来说,儒家思想嬗变,能不断适应政治与社会变化;第二,政治因素:君主专制统治者的推崇;第三,教育因素:由上而下的各级学校都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使儒家人才不断涌现,学术得以不断传承;第四,经济因素: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王朝社会与同样强调稳定的儒家思想相互配合。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儒家文化
1 引言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它既以有关的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又广泛地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1]”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由儒家和道家共同构成的,但是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儒家文化曾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儒学在其历久弥新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学术资源。在儒家文化中“和”文化是最核心的思想,也是儒家倡导的核心价值观,这其中始终渗透着思想政治教育,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文化资源。
2 儒家“和”文化的阐述
“儒家最高的价值标准是‘和谐’。[2]”因此,在儒家的文化思想中,“和”这一思想也逐渐升华为了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即“和”文化。这里的“和”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人与社会关系之和、人与自然关系之和、人与人关系之和以及个人自我身心之和四个方面,体现出的是由个体到整个社会的文化系统。
2.1 人与社会关系之和
人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因素,人与社会之间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需要每个人的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在社会全体成员各司其职的情况下,共同促进。儒家思想中提出“为政以德”施行德治,这里的“德治”就是以德治国,这也是儒家积极推进的能够充分彰显其道德哲学的政治价值。同时,对于统治者来说,还要施以“仁政”来赢取民心,这既是“仁者爱人”的具体表现,也是统治者以民为本的体现。其次,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则强调“克己复礼”的口号,用“礼”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平衡调节好各利益群体间的关系,最终趋向和谐的社会状态。
2.2 人与自然关系之和
儒家所提出的人与自然关系之和,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前提,也是重要的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人的活动和社会的活动都遵循自然的规律,也就是说,人类开展一切行动都要秉承着“天人合一”的理念,以实际行动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们看到,在具体的自然万物面前,儒家始终恪守这一原则。
2.3 人与人关系之和
儒家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倡导的原则是“和而不同”。“和”是一种兼容的状态,允许不同意见,不同个性的存在,谋求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同”便是抹杀人们的个性、特点,强制性的要求同一性。人是群居动物,因此若要好好生存便需处理好群际关系,儒家提出:“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即国君,要仁爱;臣子,要恭敬;子女,要孝顺;父亲,要慈爱;与人交往,要讲信用。它展示了一种处于不同层面的人际关系,从家庭到社会再到国家都强调了和谐的现实意义,层层扩展,由近及远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2.4 个人自我身心之和
人自身的和谐是一切和谐的起点,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都寄托在个体和谐人格的培养上,儒家认为要实现个人身心的健康、和谐状态,就要实现个人生存的现实世界和内在的精神世界的和谐,而这一结果是需要内省、慎独、改过、力行等一系列环节逐步实现的。“三省吾身”就是通过自我分析来调控自身行为,使其符合道德规范;慎独,是指独处是仍然严以律己,约束自己的行为;改过,儒家认为,知错就改、闻过则喜,才是人们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力行,强调躬身实践。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和谐状态,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时时处处规范自身的言行,保持良好的道德操守,调适身心,才能最终实现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发展。
3 儒家“和”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使命,“它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多种方式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人们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3]”同时,从对儒家”和“文化的理解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生态观教育、道德观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都能从其中获得有益的借鉴。
3.1 人与社会关系之和对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对周围事物能否满足个人或社会某种需要进行评判时所持的观点[4]。它是人们对于自身所处环境的进行判断的根本观点和态度,也是在其价值反映和行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无论处在哪个阶段都有与其制度、政策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观。儒家文化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从两个角度出发,首先主张“德治”、其次主张人们“克己复礼”。
从这一思想对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出发,我们在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时候主张努力约束自己不正当的欲望、不正确的言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我们现实的规范、制度的要求。这也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通过宣传先进事迹、树立典型范例或者开讲座的形式,来潜移默化自觉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3.2 人与自然关系之和对生态观教育的影响
“生态观”是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以及对于人与自然共存状态规律的看法。儒家的“和”文化中倡导“天人合一”就是指对自然万物和生态环境要合理利用并积极保护,从而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是要求人们按照自然的规律,取之有度的合理利用大自然。
可以说儒家倡导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态观,通过对这一思想的学习,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帮助大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自觉做到爱护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以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儒家的和谐生态观开阔了我们的现实眼界,这对于当代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3 人与人关系之和对道德观教育的影响
道德观是指社会中的人们,在其家庭和社会中应该遵守、恪守的道德规范和根本观点。儒家文化中最突出的便是道德的优先地位,“仁”是人的基本德性,强调人内在的道德自觉,要想使人真正成为一个人并完善自身,必须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其中“孝悌”、“忠恕”是“仁”的思想的内核,是由家庭延及到各种社会关系道德观。
当前大学生普遍受到人际关系的困扰,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社交恐惧,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儒家“为仁由己”的道德观的教育,从“仁”出发处理社会关系,有助于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并找到客服交往恐惧的方法,这对于我们加强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甚至社会主义道德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3.4 个人自我身心之和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心理疏导,使其心理和行为能够趋于和谐,身心实现健康发展的一项教育活动,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心理健康,这其中包括自我认知、调控情绪、适应环境、以及待人接物这四个方面。而儒家的自我身心之和就是通过这几个方面展现的,也我们真正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由于现代教育大多是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学生人格塑造及人文精神的培养,造成了学生心理脆弱或者道德示范等,因此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培养学生通过自觉协调身心关系来保障自身系统的健康,也才能增长才干、全面发展,为实现人生价值创造良好的自我环境。
4 结语
“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和内在精神,也是我们的最高价值追求。本文以儒家“和”文化为切入点,通过科学的分析来积极研究儒家“和”文化中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以及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的思想资源和现实条件,并将这些思想切实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J].扬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6):34
[2] 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73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5)18-0075-01
传统文化是我国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形成的,对于我国人民的价值观以及思维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全球化的发展模式下,世界文化呈现出一种大融合的趋势,在这种形势下如何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实践证明将传统文化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是一种有效方法。
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融入原则
(一)创新性原则
所有文化都具有历史性的特征,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其与现代社会发展模式结合起来。在对高职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对于传统文化要做到在批判中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中创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二)渗透性原则
当代学生的思想比较独立自由,如果仍旧对其采取灌输式教育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教师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无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认可并继承传统文化。
(三)综合性原则
教师要将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看成一个整体,加强对学生的基础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反过来通过弘扬传统文化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者之间相互促进,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
二、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途径
(一)重视课程的融合性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绝不能抱着应付的态度。教育过程中要重视课程之间的融合,将传统文化带到课堂里去,改变以往仅仅重视专业知识的思想,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最好将传统文化作为一门必修课,同时也可以设置内容和形式都比较丰富的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教师要通过灵活的手段在传统文化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课堂作为传播思想政治思想的重要阵地。
(二)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高职院校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开展各类传统文化的普及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愿意主动去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1.积极建设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会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重要影响,高职院校要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一方面要加强对硬件设施的建设,包括板报以及标语等,也可以建设图片展览馆,展示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图片,形成一种校园文化特色;另一方面要加强校园软环境的建设,可以成立有关传统文化或者是校园文化的社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风气,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
2.有效利用信息技术
当前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每个领域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学生每天在网络上获取的信息会对其思想行为产生重要影响。高职学院要认清这种形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宣传传统文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加强对校园广播站的建设,每天为学生播放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故事等;其次要加强校园网站的建设,将学生日常活动的精彩瞬间上传到网站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网站要定期更新一些传统文化知识以及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学生在浏览网站时自然而然的接受教育。同时,教师可以在网站上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用传统文化知识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困惑。
(三)发挥家庭、社会的力量
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同时也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多年教育经验表明,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与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教师与家长积极沟通,注重家庭教育,平时教育中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以及就业,更要注重培养其行为习惯。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弘扬尊老爱幼、邻里团结等优秀的传统文化,家长的言传身教往往会比教师的口头教育更有作用。总之,教师要引导家长与学校一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另外,高职院校要与一些社会机构积极合作,教育部门以及政府部门要发挥引导作用,避免一些不良社会现象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开展社会管理工作时加强与高职院校的合作,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总之,高职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对学生的思想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必须予以重视。在倡导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今天,高职学院应该积极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学生的思维,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晶.基于地方文化视域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2(11):126-128.
[2]袁锦贵.高等职业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意义[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4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