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的困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社会转型;精神家园;人文关怀
贾平凹是一个时刻都背负着精神重负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表现出追寻精神家园的强烈意味,从文化寻根、人性反思、都市文化批判到超越乡土与都市文化而直探人类文明本源,作家进行精神探索的心路历程在其小说创作中留下深深的印痕。贾平凹这些年来在反思现代性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精神或心理轨迹,其中既有绝望的批判,又有矛盾而困惑的进退两难,从中传达出现代人精神无处扎根的感伤与茫然以及失去精神家园的焦虑,贾平凹的精神探索和文化价值追寻充满矛盾困惑和走向迷茫虚无,这其中蕴涵着贾平凹的文化人格及其内在矛盾冲突。
一、营造精神的乡土
阎连科曾深有感触地谈到:“作家精神的故乡,就是产生一个作家独有的一种精神的那块土地。我们只有找到了那块土地,才能使我们的种子在那里种植和结果。贾平凹也深怀感念地说:“商州成全了我作为一个作家的存在。商州成了他创作的根据地,他产生了这么一个妄想:“以商州作为一个点,详细地考察它,研究它,从而得出中国农村的历史演进和社会变迁以及这个大干世界里的人的生活、情绪、心理结构变化的轨迹。在时代变化不息的思潮里,贾平凹始终在自己的世界中开拓对于人生和生命的理解,坚持着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商州不仅是生养他的故乡,也是他的文学创作沃土。商州不仅成为贾平凹认识世界、历史、人生的一个法门,而且还是贾平凹精神世界的一个“乌托邦”。故乡永远是人类心灵的家园。“故土”和“家园”的回忆已不仅是一种心灵获得暂时安慰的手段,更是一种获得力量的途径。贾平凹从小在农村生活了19年,长大后,读书写作进城,城市文明使他有了新的视角。在极大的变化和文明反差中,回视曾经生长的乡土,乡土迫使他逃离,乡土又令他魂牵梦绕。在告别乡土的过程中徘徊反顾,寄情于村野,托志于乡情,从乡土文明中挖掘理想的生存方式和生命形式,商州世界与他的生命有着一种内在的交融与对应,商州情结内化为一种价值观念,成为他观照和反思都市生态的参照尺度,贾平凹在困惑与浮躁中构筑着自己心中的商州乡土圣地,以此对抗现代文明,坚守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贾平凹的《山地笔记》就带着浓厚的乡恋情结,以充满真挚与热情的孩子般清澈的眼光回望滋育他成长的苦难而饱含温情的故乡母亲,用散淡纡漫的笔调创造了温情脉脉的田园般的商州乡土氛围,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温馨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初发表的《好了歌》、《二月杏》、《厦屋婆悼文》、《晚唱》等反思讽喻型作品受到的批判让贾平凹感到异样茫然,也促使他寻找创作上的变化,他找到了“心灵根据地”,用“商州系列”构筑乌托邦式的商州世界,并进行文体试验,刻意追求形式的自觉,把拙厚、古朴、旷远的美好追求与中国农业文化的优美之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表现了乡风民习的挚爱和对纯朴人性的赞美。从此,他魂归商州,从商州故土及传统文化中去寻找文化之根和精神家园。随后,贾平凹一方面进行文化寻根,另一方面反映时代的变革。《小月前本》、《鸡窝洼的人家》、《腊月·正月》、《浮躁》这四部反映农村生活变动的小说在普通农民浸着古风的日常生活情态中,通过商州农村变革与传统文化人格的冲突,传达出时代变革的律动。对变动着现实关系的态度,最直接地牵动着人们对传统的态度,对于商州,贾平凹有着复杂的感情,从文化的依恋走向文化的批判,又努力在文化批判中寻找着文化的精魂。
二、失园者的焦虑
20世纪90年代以来贾平凹的小说创作表现出对失落的家园的苦苦追寻。贾平凹浮躁不安的灵魂在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之间飘荡,不断地寻寻觅觅以安妥自己的灵魂。从《废都》开始,透露出一股浓重的迷失家园的沮丧感。《废都》、《白夜》、《土门》、《高老庄》、《怀念狼》、《秦腔》和《高兴》这些长篇小说表现出贾平凹对精神归宿的痛苦追寻。
与其说《废都》表达的是作家一种文化批判态度,不如说是作家对失落的精神家园的痛苦追寻。《废都》中的庄之蝶集迷醉与清醒于一身。小说主人公庄之蝶在“废都”中由颓废而不甘沉沦到迷途,则代表了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时期的精神焦虑。庄之蝶对自己也有清醒的认识,也想有所作为:“我觉得我并没有完,将有好的文章叫我写出来,写作或许能解脱我”,他不止一次地呼喊“我要写书啊!我是作家,我很想静下心来写我的书!”,身为知识分子而无法实现自身价值的痛苦、无奈、酸楚溢于言表。他想抗争,却无法突围和超越自我,最后却在温柔乡里难以自拔,放纵,寻找感官刺激,他失去了麻木,在放浪形骸、自暴自弃中实现自我消解,结果,他毁了自己,也毁了他所爱的女人,庄之蝶最后试图逃离西京,隐喻着他企望精神突围和灵魂自救,却中风倒在车站,他的出走并没有找到精神归宿。庄之蝶对人生的痛苦和焦虑,暴露了一个病态而痛苦的真实灵魂和作家心灵的痛苦无助、精神的迷茫,对现实的困惑失去精神家园的悲凉,《废都》表达出对现代人失去精神家园的焦灼。
《废都》还通过牛的境遇表现出强烈的“生存焦虑”,牛的话语背后是无比的苍凉、孤独和寂寞,灵魂的无所依靠,精神的无所寄托。牛哲理性的话语提醒现代人因脱离自然的天性而导致的人种和身体病变。作家是借牛对现代城市文明进行反思,站在农耕文化的基点上来批判、否定城市文明,以警诫世人对城市生活方式的盲目崇拜和迷恋,防止人的本真生存价值的丧失,“作者对当代城市文化的一种悲怨、失望之情,而愈益反衬出作者的乡村、自然、田园情结之浓烈,寻找精神家园的焦灼。”
如果说《废都》表现了贾平凹对失去精神家园的痛苦与悲怆,《白夜》则表达了作家追寻精神家园而不得的悲哀。《白夜》写了在物欲横流的现世中一批小人物的抗争与沉浮、寻求与悲欢及他们殊途同归的悲剧命运。以颜铭等为代表的对现实物质生活的追求与失败,和以虞白等为代表的精神贵族们的悲凉和孤独的命运,而兼具白天与黑夜即雅与俗双重性格特征的夜郎试图超越自我再生,却像精卫填海那样成为非人非鸟,找不到应有的精神归宿,他们都在都市之海中浮沉、挣扎着。《白夜》寄寓了作家深切的人生感受和严肃思考,注目于当代文化转型中人们的生存困境和灵魂的痛楚与蜕变,探寻的悲剧表达了作者深重的忧世情怀和内在精神的彷徨。
在《废都》、《白夜》这两部以西京城为背景的长篇里,贾平凹对当代中国的城市生活和现代城市文明进行了不遗余力的价值批判,尤其是深刻地揭示了人们置身于当下消费社会中精神异化、无家可归的生存处境。于是,作家把目光投向了城市与乡村的交界地——仁厚村。《土门》写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冲突,寄寓着作者对理想生存方式的思考与追求。《土门》通过成义的毁灭和仁厚村的消失,真实地再现了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胜利,仁厚村的必然消亡象征着农业文明的没落,整个西京城在物欲支配下呈现出的冷酷与浮躁,作者同时展开对现代城市文明和传统农耕文化的双重批判。城乡文明都是残缺的世界,理想的生存家园在哪里呢?作品提到了神禾塬,它是一个理想的生态乌托邦,作者在寻求一种独立、健全的文化理想来调和乡土与都市、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对立冲突。然而,无家可归如丧家之犬的仁厚村人在寻找生存的归宿,梅林找到的却是母亲的子宫,“呵,我们没有家园了,不是真正的家园而暂居这里的阿冰也没有了家园和生命。真正的狗没有了,我们成了又一群丧家的犬,我们将到何处去,何处将怎么等待着我们呢?”这种慨叹,传达出的是双重文明意义上的无家感。人们在寻找新的家园,然而却又疑惑、茫然。乡村城市化,既可以反映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也能表现人的选择的困惑。“《土门》把背景放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揭示了乡村的城市化问题,对城市文明的野蛮无情和乡村文明的保守落后进行了双向批判,同时表现出在传统与现代相冲突的时下,人们的选择与困惑。作者既认识到城市文明的发展标志着时代的进步,却又满怀对城市文明侵吞传统农耕文明的焦虑。
《土门》和《高老庄》是贾平凹精神旅途中的两部重要作品,集中体现了社会转型期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之间的冲突和碰撞以及中国人普遍的无归宿感,留下了作家心灵探索的轨迹,他在城与乡之间挣扎着,寻找着。作为精神上“被抛于都市”的作家,贾平凹痛切地感到寻觅精神家园和灵魂栖所的重要,尤其是坚守文化理想与寻求精神超越的重要。因而,贾平凹创作《高老庄》,进一步在文化选择的困惑与矛盾中寻找文化理想与精神家园。回到高老庄是人们在城市与城郊寻找精神归宿而不得之后的无奈之举。《高老庄》展示文化的冲突,进行文化的审视和反思。《高老庄》体现了贾平凹精神还乡的尴尬,诗意的乡村看不见了。《高老庄》暴露了存在于贾平凹精神深处的一种文化迷茫和困惑。他留恋着乡村,但又痛感它的种种弊害,乡村严峻的真实在他笔下流出,揭示着人种退化和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表现的是作家对于人类生存的一种焦虑与忧患。从都市里进行精神突围的子路回到《高老庄》仍逃不出精神重围,子路又要回城了,要出走了,要再度去继续他的精神漂泊和文化追寻,家园不在,正映衬着精神上渴望家园存在的巨大心灵伤痛。子路的还乡是贾平凹长期以来致力于寻找人类精神家园的一种艺术的呈现,子路与传统文化的决裂,寓含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贾平凹的文化选择的矛盾与困惑,这意味着创作《高老庄》时的贾平凹是痛苦的,进退失据,但还无法摆脱内心的精神困境。这种回归与逃离的悖论,是一切具有怀乡情调的乡土作家所面临的难题,也是贾平凹创作中长期存在的难题之一。一方面,他对乡村的民间传统和精神文化充满着眷恋,另一方面,又对传统文化的弊端充满着失望。
贾平凹在《怀念狼》中表达了对于现代人生命力萎缩和精神危机的焦虑。作品表现出一种人类生存、人存在的焦虑,一种生命的困惑与恐惧,甚至一种人类生存的荒谬感。“寻找狼”的过程本来出于保护目的,最终变成对狼的杀戳过程。这一过程却尽显现代物质文明面对自然和人类生命本真的无奈和尴尬。作家正是出于对人类文明走向的忧患意识,对人类自身的生命状态的改善和强化表现出深切关注。《怀念狼》是贾平凹20世纪90年代思想矛盾和精神冲突的一个继续,作品视野投向了更广阔的境地,作家由对现实的忧患与批判转向了对人类环境与生存的忧患与批判,这应该说是贾平凹文化关注的深入,是他自觉的文化探寻领域的扩展。展现出作家对人类文明的疑虑和对人类生存境遇的关注,隐含了作家对当下人类困境的忧虑和对东方“天人合一”观的怀念。
真正宣布了乡土家园失去的是《秦腔》。“《秦腔》是贾平凹行将逝去的故乡的纪念碑,也是他漫长的精神旅途上的里程碑,它记载着作家30年寻找的心路历程,也标志着他一贯视为精神家园的乡土故乡的失去。在《秦腔》中读者能感受到作者面对30年来农村变化时精神与情感上的强烈困惑。经历着情感的困惑与悲虑,作为精神流浪者的作家在为自己寻找一种心灵栖息,他把最后的目光投向了哺育他成长的故乡,当他面对以往的熟悉时,竟然惊恐,再也找不到以前的那种慰藉,作者对变化着的时代有惊恐感,对乡村世界及其文化即将消失这一事实怀着惊恐。贾平凹写作《秦腔》时满怀着内心的惶惑和悲怆,他复原了这个世界,却对这个世界不安心,对故土的现状和未来充满迷茫。
乡土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发展到今天正在经受着深刻的裂变,当下的农村,不可避免遭受着现代化、城市化浪潮的冲击,新一代农村也不可避免要面临古老的农耕文化的解体,现代化带给人民的,不仅仅是幸福的承诺,它被遮蔽的灾难时时在其进程中显露出来,现代化不是令农民失去家园便是直接摧毁文化传统,它面对的是一个非常深的精神困境,表现出极大的矛盾性,处于两难境地。贾平凹一直关注乡土精神的变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展示乡村文化的尴尬境地,对正在蜕变的乡土精神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家园已被摧毁,还乡寻根的可能性正逐步丧失,精神家园已失却,使作家感到滞重、困惑与绝望,贾平凹在《秦腔》中写出了处于式微瓦解状态的乡村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凭吊和惋惜,这表现了贾平凹对都市对乡村的冲击,现代对传统的侵蚀的深深忧虑,表达了他思索和展示文化转型所致的思想困惑和价值冲突。
作家对于当代中国农村的观察分析与思考担忧,形象地反映在其对清风街乡民的生活描写中,小说以凝重的笔触对当下农村作了全景式的展示,贾平凹为家乡立的这块碑文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贾平凹在矛盾和痛苦的心态中,讲述故乡的现实,讲述乡亲在现实中的转变,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中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传统格局巨大、深刻变化。作品讲述了农民从土地剥离的解脱与无奈,失落与无助,期待与努力。现代人与土地的关系正在面临着破裂和毁灭。作者寻根的过程其实也是失去根的哀叹,就像一曲绝唱。秦腔成为一种与农业文明相联系的精神情感的载体,是传统文化的精神符号。秦腔作为一种整体性的精神意向消失,是一种纠结太多矛盾的尴尬。夏天智、白雪、王老师等对秦腔精神的坚守也无法挽回秦腔衰落的局面。贾平凹很关注社会变革对农民的传统心理与价值观念所产生的强烈撞击以及引发的后果,“小说表现了作者对传统村社文化的“仁义礼智”的精神的失落和现代商业文明的急功近利行为的茫然。”深爱着故土的作家内心已蒙上了一层浓重的感伤与困惑,贾平凹的乡土情结经历了一个感伤与焦灼的阵痛,《秦腔》表达出乡村在城市化过程中所带给人们的生命情感的无归宿和精神飘游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困惑、眷恋与挽留、叹息,表达了对现代人失去精神家园的焦虑。
如果说《秦腔》展开的是一群在家园中生活的农民,在社会转型期如何在自己的土地上一步步挣扎的心灵故事的话,那么《高兴》无疑是在继续追寻这些开始脱离自己的土地到城里谋生的农民的心灵之旅。贾平凹诠释的是农民工在城市里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流浪、漂泊。都市的扩张和现代文明的侵蚀,使乡村的可耕土地越来越少。生存困境和都市的诱惑,使这些身份难以确定人开始了都市的漂泊生涯。他们离开故乡便开始了身体与灵魂的飘泊,他们靠捡破烂维持生计,在城市中艰难地生存。作品着重描写了小人物刘高兴的悲喜剧。刘高兴努力地活着,想使自己成为一个真真正正的城里人,刘高兴在坚韧中享受生命的自在和生活的情趣,内心却隐藏着深深的伤感、落寞与悲凉。作为光棍汉的刘高兴,他来城市的目的,除了找到另一个肾、挣了钱做城里人,另一个目的是寻找他的爱情。可那仅有的浪漫是沉重的,颜色灰暗,迷茫痛苦。刘高兴为这一份不太可能成为婚姻的爱情付出了全部,甚至同伴五富的生命。失去了五富,刘高兴仍然在城市漂着。农民所具有的坚韧性又使他毅然、决然地继续留在这个城市里“去不去韦达公司,我也会呆在这个城里的,遗憾五富死了,再不能做伴”刘高兴在以后的日子里还能得到什么?他以后真的能成为城里人吗?能寻回自己的精神家园吗?值得深思。
三、魂归何处
贾平凹的文学创作是在中国社会转型、中国文学转型的背景下进行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背景作为文学的时代条件,它们的丰富性必然在历史转折时代尤为明显。时下正处于社会转型,改革开放进入发展的新时期,出现了更加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他焦躁不安的灵魂时刻在历史和现实、现代和传统之间游移不定与漂泊,从特有的中国文化困境中作艰难文化选择和反思。贾平凹执著精神家园的求索和追寻,随着贾平凹对时代、人生感悟的日渐成熟,他在小说中表现的追寻家园的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ぃ酃丶词] 《喜福会》;文化认同;文化内涵
电影《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由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同名小说改编,描述了四位华人移民妇女和她们的女儿从误解、冲突到理解的故事。影片中每个母亲都不甘于社会给予的命运,孤注一掷、奋力一搏,终于给了她们女儿尊贵的身份和地位。她们正像伸长脖子的鸭子,终能留给女儿天鹅的羽毛和充满爱与尊严的未来。四个母亲中就有三个,反映出传统中国文化中对女性的不公平对待,她们不可能挣脱,除非离开孕育自身长大的传统文化的土地;但当她们到了美国社会,挣扎奋斗出另一种人生,想给女儿另一种命运时,却发现女儿承袭着自己的过去,用另一种方式重蹈人生的悲剧,惟一自小反抗母亲的女儿,又特别会被母亲不赞同的沉默所干扰,彻底失去了自信与自我。于是母亲必须透过讲述自己的故事,赋予女儿坚强的力量与自信;母亲必须伸出援手,让女儿及早阻止悲剧继续搬演下去。导演王颖透过最后一个故事,将20世纪上半叶中国女性的处境,从传统文化的困境,扩大到战争逃难下身为母亲的悲剧,并用此故事交代出母亲给女儿天鹅毛的深深祝福;而这个天鹅毛的比喻,也将所有的故事画龙点睛地串连成一体。
电影中的母亲形象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母亲是中国文化传统的载体,是历史与记忆的中介,中国文化传统通过母亲得以延伸。影片中母女之间的关系再现了两代华裔女性挣扎在东方信仰与西方的价值标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中,不断寻求自己的身份和位置,并努力传承自己的文化价值。本文将从文化认同视角,分析电影《喜福会》中的母亲形象与母女关系的文化内涵。
一、文化认同的起源
“认同”源于英语的identity,中文又译为“身份”。在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松的研究中,认同指的是一个健全的人格(personality)在经历了年轻时的危机之后获得的东西,埃里克认为个人认同深藏于人的潜意识之中,挥之不去。随着人们对多元文化谈论的深入,各个种族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过去在文化构建中的重要性,于是文化认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保罗•吉而罗伊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看重身份的世界里。身份的重要性在于它从理论上来说是一个观念,而且还在于它是当代政治生活中的一个竞争事实。这个词本身就已经在当代获得了一个巨大的反响,无论是在学术圈内还是在学术圈外。”
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文化认同,尤其是对外来文化价值的认同,足以瓦解一国的政治制度,一民族的凝聚力。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的认同和国家的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文化认同表现在:地理位置、性别、种族、历史、国籍、性别取向、和种族划分等。认同发生在不同的文化接触、碰撞和相互比较的场域中,是个体(群体)面对另一种异于自身存在的东西时,所产生的一种保持自我同一性的反应。一个中国人可以和一个美国人友好相处,互相谈论对方的文化,这个时候,双方都有自己的文化认同,他们都没有进入对方的存在内核;而如果这个中国人放弃自己的文化认同,认同对方的文化,则无论如何他内心中都有焦虑,并且会隐隐感觉到即使他和那个美国人有文化上的共同认同,在精神上他还是不能和那个美国人对等。
在影片中,四位母亲和她们的女儿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困惑:我是谁?我来自何方?我将归向何方?作为居住在宿主文化圈中的边缘人,认同已经成为区分“我们”与“他们”的标志。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如何在周围的环境中定位自我,这是散居国外的中国人的共同困惑。但在当时的美国,中国华人处于弱势群体,他们无法在强势的白人和其民族前拥有本族的文化身份,甚至语言和举止都被认为是愚昧和不文明的。所以“许多亚裔美国人追求着一种主导文化提供给他们身份之外的一种替换身份――要么异类、卑微,要么同类视而不见,要么做一名永久的外国人,要么做一名归化了的吉祥物,其他别无选择。”
二、充满困惑、代表着传统文化的母亲形象
影片以母亲的形象为情感中心,联系着历史与记忆,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母亲的形象可以隐喻一切养育自己的事物,“体现了一个家庭或者一个民族的历史,具有她的群体的古老的智慧和言语能力”。在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中,对母亲与土地的情感是同样的深厚,因为养育之恩大于一切。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伤痛赋予华裔儿女的历史是无法也不需要抹杀的,这就是母亲用记忆追溯历史呈现给女儿的真正意义。影片中当女儿们被当做中国人问起中国文化而她们几乎是毫不了解时,当她们的家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的文化熏染与周围的美国文化出现不协调和冲突时,她们会感到自我社会位置的不确切,地位和身份的迷茫。这时母亲是她们惟一可以询问的对象,成了她们惟一了解历史的信息来源。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她们有一种归属感,使她们觉得有根,能够挺直腰杆在美国社会保持与主流不同的历史或民族个性。
印裔英国作家拉什迪说过:“一个移民传统上经受着三重断裂:他失去了他的定位,他进入了一个异域语言,他发现自己周围的人的社会习俗和准则都不同于自己,有时甚至还冒犯自己。”走出各自命运阴影的母亲们来到异域他乡之后,不得不把在原有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人格特征隐藏起来,以适应新的环境要求,但新的环境又潜移默化地改变她们。当女儿们的误解和反叛使她们深为困惑时,当她们无法让女儿们从母亲身上寻找到在另一文化中的位置,女儿们也并不觉得发生在遥远中国的母亲们的故事对她们有什么意义时,母亲们采用中国传统的忍让、沉默、以退为进的方式去对抗,静静地等待女儿们的理解和成长。
母亲们所拥有的中国人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种族认同,让她们始终感到美国主流社会对她们的排斥,阻止她们真正融入美国社会和文化,因而感到无所适从,觉得自己既不是中国人,又不是美国人,处于两个世界的边缘地带。当她们遇到问题时,会不自觉地用两种文化方式去处理。当她们用中国方式去处理所遇到的问题时,在现实社会中往往会遇到困难;当她们用美国方式去解决问题时,她们在潜意识里会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因此,两种碰撞的文化常常使她们困惑,丧失自己的文化身份,只有以沉默来对抗女儿的生活方式。
三、从矛盾和冲突到理解和认同的母女关系
在电影《喜福会》中,“中国移民母亲”和“美国出生的女儿”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实际上是由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误解引起的,充分体现了东西方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关系。透过女儿和母亲各为他者的形象,呈现得最为清晰的还是母亲或女儿各作为自我所看到的他者的文化“陋习”。如女儿们认为“喜福会”不过是“中国民间的陋习,如同‘三K党’的秘密集会,或者像电视里印第安人在打仗前举行的手鼓舞会一类的宗教仪式”。而且对女儿们来说,母亲们说着蹩脚的英语,有着许多让人难堪的坏习惯。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移民母亲在西方文化中处于难民、失语者的地位,她们没有自己的身份,惟一依靠的是永不服输的精神力量和悠久的文化传统。她们以蹩脚的英语,对女儿生活和成长进行教育和干预。在影片中,母亲们试图用自己的观念去塑造女儿们,拒绝女儿们的独立;而女儿们竭力否认母亲们的权威,摆脱母亲的影响。这种表象隐藏着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较量:母亲固守中国文化传统,希望女儿按照中国人的特点去抓住由美国环境提供的良好机遇,一旦女儿不按照自己的期望去作出她认为正确的选择时,她们就会非常生气;而女儿们更希望寻求自身的自由,全盘接受美国的方式而摈弃另一种方式。
但是这种母女之间的对立关系在影片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虽然女儿们不能完全接受母亲们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但当她们无法确定自我身份,体会到历史缺失感时,只有母亲可以解答她们的困惑,因为母亲最了解她们。通过母亲,这些女儿们才可能跨越民族和家庭历史的断层,接触和了解自己的母文化,弥补内心深处的失落和有了归属感。女儿对母亲的理解和认同体现了以女儿为代表的美国文化与以母亲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之间的理解和认同,折射了亚裔华人在中美文化冲撞之后所形成的新的身份,超越归化和异化的二元对立。
[参考文献]
[1] 虞建华.英美文学研究论丛[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 刘昀.母女情深――论《喜福会》的故事环结构与母女关系主题[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06).
[3] 姜晓琳.关于《喜福会》中沉默和打破沉默的思考[J].语文学刊,2006(02).
[4] 周宪.文学与认同[J].文学评论,2006(06).
摘要:为了进一步加深对传统节日融入幼儿园课程的问题的认识,从传统节日在幼儿课程中的现代教育意义和传统节日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现状,进行反思。
关键词:传统节日;幼儿课程;思考
一、 传统节日在幼儿课程中的现代教育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感情,承载看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教育承担着传承人类文化的使命,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人一生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
在幼儿园课程资源中,开发和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具有重大的意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孜孜不倦的努力。
二、传统节日融合在幼儿课程的现状
近年,将传统节日融合在幼儿课程中有了丰富的理论探讨和富有成效的实践探索。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内容与要求,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它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①许多幼儿园将传统节日融入到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一些环节,给幼儿在一日的生活中营造出传统文化的环境;或是把传统节日融于主题活动中,如端午将至,学包粽子,学画龙舟,学编红绳。
但在把传统节日融合入幼儿园课程中,许多老师出现了一些困惑。有的老师困惑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度,如何把控;有的老师困惑于我国的传统节日种类太过丰富,不知选取哪些传统节日最适合于幼儿;有的老师困惑于传统节日整合于幼儿园课程的核心在哪;等等。
三、传统节日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反思
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积淀,是文化的血脉之一。将传统节日整合于幼儿园课程中是现代幼儿教育的责任。尽管许多幼儿园也在努力的将传统节日整合于幼儿园中,但由于对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理解不深入,对幼儿园课程了解不透彻,对幼儿教育的特殊性把控不到位,因此,传统节日融于幼儿园课程更多是注重形式,没有真正将传统节日的精髓与幼儿园课程整合。
(一)理解文化内涵,理清本质关系
1.文化与儿童的关系
“人类发展是一个文化的历程,作为一个物种,人类的本质被定义成文化参与度。”②从个体社会化的发展视角来看,儿童发展是一个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程,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也是接受文化代际传承的一个过程。一个生生不息的向前发展的民族,是一直不间断地在祖先的经验中获取前行的动力,然后将生命在创力耕植于民族生活的每一个细胞之中,扎根于下一代。记得一位文学家曾说过“一个人的童年是灵魂生长的源头。”从这些中透视出儿童的成长是一个个体与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幼儿在这一时期,还没有清晰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生活在怎样的文化环境中就会渐渐形成那种环境的文化底蕴,拥有那种民族文化的归宿感。因此,幼儿园是传承人类文化的重要阵地,中国的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应走在不断寻求和探索将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的优秀文化遗产与世界各国和各民族幼儿教育先进的科学成果逐步融合在一起的道路。
2.传统节日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
我国的传统节日,种类丰富,内容多样,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影响因素。传统节日蕴含着许多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统节日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各类传统节日均是在围绕着特有的主题而展开,但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又不断渗入新的内容和形式,一个节日中常常包含了多种性质的民俗活动。
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教学形式一般是以活动、游戏、主题为主;表现的形式侧重于内隐性、差异性、操作表现性、直观表达性。老师抓住幼儿园课程的特征和本质将丰富的传统节日融入活动中,将对幼儿的智力、语言、动手能力、积极的情感发展、群体塑造、社会人际交往发展,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所突破。
(二)深入研究探索,挖掘文化底蕴
我们应在传承与创新中找到平衡点,用创新的精神,现代的科学教育理念去深挖在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底蕴。人类学家泰勒说:“对于进步的文化,以及所有的科学文化,比较高层次的态度应该是:尊敬前人,但不卑躬屈膝;从过去获益,但不是为了过去而牺牲现在。”③有取舍的对丰富的传统节日进行更新,改进。寻求更多更新的传统节日的形式和内容整合于幼儿园课程。
教师只有把控好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如:幼儿因生理心理发展未成熟,具有很大的启蒙性、可能性、综合性、基础性、阶段性。才能与传统节日中所特有的情境性、感染性、实践性、娱乐性有机整合起来。幼儿的特殊性又受家庭文化因素(如:家庭成员、个人价值观、心理需要),幼儿园园情(如:地域局限),幼儿的年龄和个体差异,生活经验。真正理解幼儿教育和幼儿的特殊性,就能了解不同阶段的幼儿在传统节日融入课程中学到什么,如:小班侧重对节日的体验,中班侧重对节日的初步理解,大班侧重对节日活动的展示。
(三)深化家园合作,创新方式方法
要建构一种幼儿园课程,还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考虑家园合作(即家长和社区的支持与参与)。让家长和社区的资源更大的范围内发挥作用和效益,填补幼儿园资源的不足;让家长走进幼儿园参加园内活动,周末以游戏的形式生成家庭活动,将传统文化贯穿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促进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1页.
[2]Barbara Rogoff 著,李昭明,陈欣希译:人类发展的文化本质[M].心理出版社2008年,第1页.
[3]泰勒:原始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128页.
[4]赵淑芳,民族妙韵慧童心:民间工艺融入幼儿园课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2.
[5]庞丽娟.文化传承与幼儿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注解: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在懵懵懂懂中我与大连鸿祥共同走过了三年半的时间,回首走过的路,作为一名企业家,自己真的是很惭愧,走了很多弯路。2010年可以说是我人生的转折点,与《弟子规》结缘、与传统文化结缘,让我很幸运的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企业经营的方向。
说实在的,什么是传统文化呢?我琢磨"传"就是传承,"统"就是统一。一个家通过家规、家道的承传,达到统一和谐的目的。其实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我最大的体会就是企业就一个家,企业文化就是家的文化。企业其实真的就像一个家,老总就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员工就跟孩子一样,一个企业老总不仅仅是个管理者、还应该是员工的亲人、员工的老师。正如《三字经》中所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如何教?教什么?是我一直困惑的问题。学习传统文化之后,慢慢的好像一点点找到了答案,就教我们中华五千年古圣先贤的优秀文化,从自己做起,身教大于言教。
以前没学习传统文化的时候,最让我头痛的问题是员工的频繁流动,员工来了走、走了来就象走马灯似的,员工的不断跳槽、工作的不断交接真的对企业是弊大于利。从去年5月份开始员工每天早晨通过半小时的晨会学习《弟子规》、学习《孝经》,我与员工共同反省对父母孝道的落实。员工通过学习通过反省深深体会到"居有常、业无变".体会到自己工作安定、身心健康能让父母少了多少挂念。从学习传统文化后,每月公司都举办一次《感念师恩——大连鸿祥员工分享会》,记得有一次恰巧是员工的生日,我们请来了员工的母亲,这位80后的年轻男员工第一次给母亲跪拜磕头,感恩母亲把他带到这个世界、感恩母亲含辛茹苦将他抚育大,员工集体送了他一个洗脚的木盆,希望他能常常给母亲洗洗脚,大家在泪水中唱起了《感恩一切》的歌曲。自己也通过学习深深体会到孝道对一个家庭、一个社会的重要意义。09年十一的时候我第一次给所有员工的父母写了一封信,并让员工带回去一个红包给父母,我说这是"孝金",希望我们都能感念父母的恩德,过节上班后员工带回来父亲的一封信让我至今难忘,这位长辈希望我能坚持传统文化的学习并带动全公司的员工都能学习落实传统文化。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企业的家文化的起点。从去年下半年到到现在员工通过学习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改变对人、对事的自私自利的一些看法,很多时候大家都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能更全面的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企业的稳定性大大强化了。
以前我头痛的一个问题就是企业的和谐,员工之间经常为琐事计较,怎么样才能让企业更有凝聚力?我觉得一个家之所以是港湾,是因为永远都有父母无私的爱的海洋让你任意停留。一个企业也是如此,老总要用无私的爱和感恩的心让员工感受到,我从自己做起有两点:第一就是要改掉自己发火的毛病,"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让企业这个磁场充满了爱和感恩;第二就是我拿出对待自己儿子的爱心对待我的员工,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从道理上明白了,最重要的是从心上做,力行真的是很艰难的事情。有时候忍不住还会发火,但会很快回头并给员工道歉。记得我们全体女员工刚学完《女诫》后,女员工开始轮流自己做饭做菜,我也每天中午都上去吃,很多年轻的女员工从没做过家务,但是做起来都很高兴,菜做的不是很好吃大家也都包容着吃了。有一天我做在办公室就琢磨,自己怎么这么差劲,就没想到给员工做点好吃的,教教女员工怎么做饭呢!于是自己那天中午就亲自下厨做了两个菜,员工格外高兴,就像兴奋的孩子似的全都吃光了,紧着说好吃,后来就告诉女员工怎么做饭更有味道、怎么配菜。往年年底我们都是出去吃饭店,今年大家在12月31日那天都聚到一起一同包饺子,我订了个大蛋糕,上面写着"我们是一家人",大家在一起真的就象一家人吃年夜饭那样开心极了。那一刻,我想这不就是企业的凝聚力吗?爱是什么——爱就是用心时时感受别人的需要。
每天晨会我都会与员工一同念感恩词,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感恩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感恩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恩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感恩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感恩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长了你的见识;感恩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每每念到这些,我都会释然很多,因为现代的人真的很容易抱怨、烦恼,原因不外乎上面几种,当你在面对上面的境界都能心存感恩之心的时候,自己的心态一定就会平和许多。我很感恩投诉我们的会员,因为每一次投诉都让自己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都能够更加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以前我对不学习传统文化的员工会很烦恼,觉得那么好的文化你为什么不学呢?自己生闷气、抱怨,但现在自己则很释然,觉得正是他们的存在让自己看到自己的问题,"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正因为自己做的不好,不是很好的学习的榜样,当然无法感染身边的人提起兴趣,他们就是我身体力行弟子规的推动器。
传统文化的学习最关键的是改变了我对财富的看法,正如《大学》里所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德为财土、财有吉凶。记得有位销售经理曾经困惑的对我说:"我不知道您到底希望我们做什么,我们的工作不就是不断提高销售额吗?!"我说其实我们以前对金钱的看法都是不正确的,不能为了赚钱而赚钱,不该赚的钱赚来的是灾祸。其实企业如同一棵大树,树有树根、树枝、树叶,会开花结果,我们希望果实长得繁茂,那么方法不是在果实上下功夫、应该是在树根上下功夫,企业财富大树的树根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这个企业全体员工的德行,懂得做人的道理就懂得做事了道理,就能够将事情处理得有智慧,就懂得如何剪枝修叶,只有这样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这个员工好像恍然大悟似的频频点头,但实际上明白道理是一回事,真正能在生活中去落实,真的是很难。很多时候员工当时很明白,但一遇到具体问题就将所学的全都抛到脑后了,结果办了糊涂事情,钱是赚了但出问题了会员投诉。脑子里要时时刻刻有这个弦,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人只有天天读圣贤书、天天想圣贤事,才能在做事的时候习惯性的考虑自己做的是否符合圣贤的标准。
1.研究对象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视觉传达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取不同专业同年级两组成员,每组5人,作为研究对象,为研究对比结果,选取视觉传达专业为实验组,动漫设计专业为对照组。
2.研究过程分配任务让两组学生都对xx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进行企业VI设计;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计划每周辅导一次,实验组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教育教学,对照组则进行常规教学。辅导四个月为一周期,再次以江门市盛强包装制品有限公司企业形象设计为研究对象,再次对研究对象进行企业VI设计并将两组设计成果进行对比。观察并记录组员的变化状况。同时让实验组写参加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教学后的自我感受报告。
二、研究目标
考察实验组参加辅导训练前后企业形象设计成果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训练前后设计成果对比,分析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学生自然成长还是辅导的结果,哪些方面有所特长。如果有显著变化,则可以大规模展开此项目在教学实践中,有助于学生成长。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归类与总结,本次研究以中国传统剪纸元素、汉字元素切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博大精深,如何在课堂内外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教学,很自然的融入到企业VI设计当中去,是我们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
三、研究方案
本课题按照由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剪纸、汉字为切入点,引入企业真实案例(xx包装制品有限公司),以真实案例得出相关结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收集归类:利用课堂教学、小组成员分工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收集归类。企业真实案例:根据学生现有设计水准,引入企业真实案例——江门市盛强包装制品有限公司企业形象设计,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别。得出相关成果:在完成的江门市盛强包装制品有限公司企业形象设计基础上,经业主认可确定终稿,并印刷成册。以真实项目研究启动观念创新。在现代社会消费化体系中,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和个性的展示,体现出更多的可持续性。通过其本身具有的深厚渊源为现代设计提供了更为独特的艺术魅力,传达出最美的时代信息。本文的观点是将中国传统文化无缝的融合在企业VI设计中去,迎合了现代教育教学改革之需要,迎合了现代企业发展之路,迎合了学生原创设计的瓶颈之说,迎合了我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之说。在现有的艺术类教学体系中,困惑我们的是教技术还是理念,现代社会的急功近利在教学过程中也有所体现,所以在教育教学当中我们不自觉的会引导学生注重技能学习,而忽略了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引入,是一门具体的科学,是当代设计的营养源泉,在企业VI设计当中的运用则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诠释,经济效益的体现。它们之间是底蕴和延伸的关系。随着对企业VI设计与传统艺术文化元素两方面的不断追求和探索,我们将深刻地体验着传统文化艺术对现代企业的影响,另对我们的教学改革,对学生设计发展之路将是一个很好的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