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共危机管理预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013-02
湖北十堰一幼儿园133名儿童食物中毒;济南一幼儿被闷死在校车内责任人被判刑;7幼儿被教师扇耳光其中一名幼儿被打到耳膜穿孔出血……这一个个事件令我们感到惊诧的同时,也让我们不断反思其背后产生的根源。其实,在幼儿园的成长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危机,这是经营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危机是时时处处都可能存在的,而且危机来时往往很突然,爆发之前难以准确预测,现代社会,媒体的传播速度很快,这也使得危机具有公开性的特征。针对幼儿园可能遭遇的各种危机情境,例如国家缩减招生政策、大面积食物中毒、火灾、传染性疾病爆发或大面积传染、交通危害、幼儿走失、幼儿伤亡等,作为幼儿园管理者应分析原因,提高危机防范意识,积极主动地规划危机管理预案,根据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管理措施,将各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如果处理不好这些突发的危机事件,轻则会影响到幼儿园正常的运营,重则会严重损害幼儿园的声誉和形象,甚至会影响到幼儿园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幼儿园应设计一系列幼儿园危机管理预案,做好危机防范和应对的准备和计划,建立良好的危机管理机制,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最好的危机管理运营策略。
一、加强基础管理,防患于未然
幼儿园要加强日常管理,经常审视内部的危机诱因,尽量减少由于幼儿园自身原因所引发的危机。
1.制订详细的安全管理细则。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幼儿园日常管理中,要针对不同的内容制订出详细的安全管理细则,形成规章制度,使幼儿园的基础管理有章可循。其中涉及到幼儿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玩具的安全管理、食品的安全管理、传染病预防的管理、教职工队伍的管理、游戏活动的安全管理、大型活动的安全管理、出游活动的安全管理、幼儿成长的情绪关注、校车接送的管理、家长接送的管理等。例如《接送管理》中,规定幼儿家长必须使用接送卡接送幼儿,如果家长有事没办法接送,需要提前给带班老师做好交流,以免接送过程中出现问题。《户外游戏活动的安全管理》中,规定幼儿教师必须提前检查好活动场地、器械,清点幼儿人数,活动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幼儿,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清点幼儿人数。
2.加强监管,使制度落到实处。很多时候,幼儿园制订了详细的安全管理细则,但因为缺乏平时的有效监督,从而使制度形同虚设,最终导致危机事件的发生。例如近年来频发的校车安全事故,绝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严重超载或车辆不合格造成的。上级主管部门存在监管的缺失,幼儿园管理者管理不善,有些幼儿园虽然制订了详细的安全管理细则,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去做,另外,还有部分幼儿园抱着侥幸心理,最终导致安全事故。
二、组建危机管理机构
面对突发的危机事件,幼儿园必须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为了有效应对,幼儿园可以组建危机管理机构,设立由园领导及各个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的处理小组。小组成员应该由幼儿园领导(通常是园长)、分管主任、保教人员、保健医生、财务人员、保卫、后勤部门负责人。明确规定好危机处理小组的职责,主要包括:
1.增强教职工的危机意识,幼儿园可以通过演习、讲座、图片展、角色扮演等方式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让员工掌握必要的危机管理基础知识。
2.积极搜集相关的信息,结合幼儿园的实际,分析可能存在的各种危机因素,例如某幼儿发生了校车事故后,要及时检查自己幼儿园的车辆安全情况,避免发生类似的情境。
3.危机处理小组要认真考察幼儿园,组织小组成员对日常工作进行维护和管理,并监督各项措施(人力、物力、财力)的落实。例如幼儿园的大型玩具是否安全,幼儿的攀爬架是否有松动的现象等,一旦发现要及时整修,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
4.针对幼儿园可能发生的各种危机情境,制订合理的危机管理方案,方案的内容既包括预防措施,也包括危机发生后的处理方案,做到有备无患。
5.危机管理不只是管理者的事,要全园参与,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危机意识,危机处理小组可以根据幼儿园实际,有计划地组织全园教职工进行教育培训,通过培训增强教职工的危机管理意识,培养其管理能力。
三、事先制定应急预案,以便从容应对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处理危机事件,幼儿园可以事先制订相关危机事件的应急预案,以便从容应对各种问题。具体内容包括规定成立危机处理小组;危机管理的预算;危机信息收集、上报的措施和途径;幼儿园易发生危机和事故的处理方法;应对危机发生后幼儿园对媒体和公众的解释方面做出规定;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新等。具体步骤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幼儿园可能发生的各种危机事件。幼儿园可能面临的主要危机类型有政府法律、政策的突然巨大变化;招生面临巨大困难;招生数量急剧减少;大范围对幼儿园不利的社会舆论甚至谣言的泛滥;大面积食物中毒;传染性疾病爆发与大面积传染;火灾;恶劣的环境造成的人身伤害;建筑物毁坏造成的伤害;其他意外人身伤害;对幼儿园疾病处理方式的不当造成的危机;可能的性伤害;交通危害;玩具与设施危害;幼儿园的相互伤害;幼儿走失;其他严重的道德伤害;其他不可预见的危害等。例如《某某幼儿园火灾预案》中要分析幼儿园可能发生的火灾有哪些?包括电路老化、超负荷用电、故意纵火、雷电造成的失火、周围环境牵连、幼儿玩火、食堂用火不当等。这一部分内容要求尽可能地细化,想到可能发生火灾的各种因素,因为想得越详细越能对这一事件进行有效预防。
第二部分:成立危机处理小组,落实措施。成立危机处理小组,包括园领导、各部门负责人、相关工作人员。明确每个成员的工作职责;日常要定期排查各种不安全因素,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例如在梅雨季节到来前,后勤人员要检查幼儿园的排水设施,房屋是否有漏雨的情况;定期检查电路是否有老化的情况,及时进行更换,将危机管理纳入到幼儿园日常维护当中;成立危机事件报告机制,一旦发生危机,可以及时报告;建立幼儿园预警机制,确保危机发生时通过广播、手机等设备传达到幼儿园每个角落;准备一份幼儿园空间分布图,并将公安、消防、急救、煤气等电话号码贴电话机旁;准备预防及应对危机事件相关的物力,如应急照明灯、灭火器、急救设备等;确定对外联络人员及新闻发言人等。这一部分的内容要具体,落实人力、物力、财力,做到点面结合。
第三部分:培训与学习。首先,通过危机管理讲座或者展览,让教职工初步了解幼儿园危机的特征、危机的种类等,积极主动地建立危机意识;其次,通过培训让教职工掌握危机处理的基本知识,提高危机处理技能,提高面对危机的心理素质。最好的方式就是运用演习。如《某幼儿园火灾危机预案》中,可以通过火灾演习的方式,让教职工知道火灾发生时应如何自救,如何有序撤离等。
第四部分:定期检查更新。制定了危机预案,不能常年不变。要根据幼儿园的发展变化和当前的情况,及时地调整更新。例如,预防火灾的预案中,要及时检查更新救火设备,如灭火器,检查消防通道是否畅通等。
四、掌握危机处理艺术
尽管做足了一切预防危机发生的准备,但也不能完全避免危机的发生。一旦发生危机,作为幼儿园管理者,必须采取的一切手段和策略,以恢复公众信任,重塑单位形象。
1.迅速建立快捷、高效的危机处理组织。根据预案,一旦发生危机,要迅速建立危机处理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管理,首先要对发生的危机进行一个整体的评估,如该危机事件对幼儿及教职工的生命的影响有多大?对幼儿园的财产造成的损失有多大?对幼儿园声誉的影响有多大?是否危及幼儿园的生存?影响是短期还是长期?
2.迅速着手处理危机。遇到危机要积极面对,而不能逃避。无论责任在谁,对当事人第一时间进行救治,并迅速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尽量使损失降到最低,切莫急于追究责任。安抚好当事人及亲属的情绪,并隔离危机,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如某幼儿园幼儿午睡时意外死亡,但因为幼儿园一味推卸责任,最后家长情绪失控,打砸幼儿园,使幼儿园遭受了重大损失最终以倒闭收场。
3.做好危机公关。做好危机公关,对重塑幼儿园形象非常重要。因此,幼儿园要将媒体工作纳入幼儿园的战略管理中,幼儿园要安排有专人负责接待媒体,必要时要事先进行培训,以免人多嘴杂,说法不一,造成媒体报道失实。尽量多地给媒体提供相关资料,以免媒体无端猜测,造成更大误解。幼儿园要给媒体提供幼儿园的相关背景资料,介绍危机发生的详细情况,介绍幼儿园已经采取的措施等,尽量博得媒体的同情和理解,淡化家长是弱者的媒体心态,切记不要拒绝媒体,更不要使用“无可奉告”等官方言语,以免使幼儿园处于一个更加不利的位置。
4.沉痛反思,重塑形象。危机发生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积极面对,反思危机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避免今后的管理中再出现类似的问题。不论危机的责任是谁,幼儿园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要认识到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找出危机发生背后的内外在因素,做到有备无患。
总之,在幼儿园危机管理工作中,要做到预防为主,积极面对。一旦发生危机要理智应对,吸取经验教训,教育幼儿园的全体教职工增强责任意识。安全工作是幼儿园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要不断调整和改进管理措施,让幼儿园的管理更趋完善。
参考文献:
[1]屈玉霞.幼儿园经营与管理[M].科学出版社,2011,8(2).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事故原因;应急管理;风险。
一、前言
深基坑一般指开挖深度超过5m的基坑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深基坑工程包括基坑支护、基底加固、降水、土方开挖等内容。H1深基坑有以下特点:[2,3]①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综合性和个性。深基坑工程涉及土力学中稳定、变形和渗流3个基本课题,土压力引起支护结构的
失稳、渗流引起土体破坏、基坑周围地面变形过大都可能引起事故。②具有很强的时空效应和环境效应。深基坑的空间效应表现为其深度和平面形状对深基坑的稳定性和变形有较大影响。时间效应表现为土体蠕变使土体强度降低,使土坡稳定性降低。③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性。影响基坑变形的因素众多,地基土有非均质性,深基坑工程外力不确定性、变形不确定性和土性不确定性决定了基坑具有很大的风险性。④具有开挖深、工程量大、工期紧的特点。⑤深基坑事故具有突发性、危害大、损失多、影响范围广的特点。
二、深基坑工程的事故产生的原因
1.按照责任单位
事故按照责任单位共分6类,包括:①建设单位无计划盲目建设,无限度地压价,无限度地压缩工期;不适当地参与选择或强行拍板开挖方法或者支护方案。②勘察资料不详细,勘察资料提供的数据不全面;地质勘察数据处理失误,勘察报告提供的粘聚力、内摩擦角均比实际数值大,使支护结构设计不安全。③基坑设计人员经验不足、判断失误、考虑不周;采用的计算模型错误,支撑结构设计失误,设计计算错误,超载取值有误,止水帷幕设计有误,设计安全系数过小;过分相信软件计算结果,未能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做出判断。④施工组织设计不当,施工方案不合理,没有经过专家论证;支护不及时、挖土与支护严重脱节、超挖、基坑长时间暴露;处理水患措施不力、基坑施工经验缺乏。⑤现场监理失职,不熟悉深基坑施工、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⑥监测数据不真实,监测点布置不合理等。这些单位造成事故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
2.按照破坏模式
基坑工程事故按照破坏模式可分以下几种破坏模式,各破坏模式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
(1)刚度破坏包括围护墙体的强度破坏和支撑结构的强度破坏。
①围护墙体的强度破坏:由于超挖、超载、支撑不及时等原因使得土压力引起的墙体弯矩超过墙体的抗弯能力,导致墙体裂缝或断裂破坏。
②支撑的强度破坏:当设置的支撑强度不足或刚度过小时,在侧压力的作用下支撑破损或压屈或折断引起的破坏。
(2)稳定破坏包括滑移整体失稳、踢脚隆起失稳、管涌失稳、底鼓失稳、槽壁坍塌失稳、坑内土体滑坡失稳。
①滑移整体失稳:在松软地层中,由于支撑位置不当或施工中支撑系统结合不牢固等使得墙移过大,或者地下连续墙插入比过小导致基坑外整个土体产生大滑坡或塌方使得支护系统整体失稳。
②踢脚隆起失稳:软弱的粘土层中,基坑开挖使墙体向内侧挤压,基坑下方的土体向上抬起,如果墙体的插入比过小,开挖到一定程度后坑底土体就会隆起,坑外地面下陷,严重时,会导致墙体坍塌,支护体系破坏。
③管涌失稳:在含水的砂层土中采取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时,坑内挖土抽水使坑内外产生水头差,如果止永帷幕深度不够或者止水帷幕在较深位置存在缺陷,在渗透水流的作用下,土中的细颗粒、粗颗粒先后被渗流带走,土体内形成通道,即管涌,严重时,会导致地面下降,围护结构破坏。
④底鼓失稳:如果坑底有薄的不透水层,而且不透水层下方有较大水压的滞水层,当土重不足以抵挡下部水压力时,坑底会发生隆起,严重时,墙体失稳。
⑤槽壁坍塌失稳:在饱和含水地层,由于墙体存在裂缝等质量缺陷时使得围护墙墙的水效果不好或止水结构失效,导致大量的水夹带砂粒由接缝涌向坑内,严重时.引起支护结构失稳和地面塌陷。
⑥坑内土体滑坡失稳:长条形基坑内分段开挖时,由于放坡过陡、降雨或其他原因引起土体滑坡,有时土体会冲毁基坑内支撑和立柱进而导致基坑破坏。
(3)刚度破坏:由于围护结构刚度不足、墙体渗漏引起地层损失或者由于高压旋喷土体加固造成土体破坏使得围护结构变形过大造成周围建筑物、路面及地下管线破坏事故。
3.与水有关的事故
软土基坑中基坑工程常常遇到地下水,许多基坑事故都与地下水治理不当有关,特别是暴雨渗入、管道漏水等对基坑有很大的危害。水患是造成许多基坑工程事故的直接或间接的客观原因之一。根据对75个地铁基坑事故的统计,与水有关的基坑事故约占基坑总事故的70%。
三、深基坑工程事故的应急处理
深基坑工程不可预见因素多,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做好应急准备,以减少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对基坑及其周边环境的影响。
1.整体或局部土体滑塌失稳
(1)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采取坡顶卸载,降低水位,加强监测。
(2)当坑边土体严重变形且变形速率持续增加有滑动趋势时,应视为基坑整体滑移失稳的前兆。需对支护结构进行回填反压,等基坑变形相对稳定时,采取支护结构补强措施,可采用增设锚索(杆)或增设支撑结构等。
2.踢脚失稳
立即停止土方开挖,在坑底桩墙前堆砂包反压,在基坑外侧挖土卸载,根据失稳原因进行被动区土体加固,如在档土桩被动区打入短桩加固等。
3.管涌失稳
停止基坑开挖、停止降水、灌水反压,等管涌、流砂停止后,进行坑外桩后压浆堵漏、被动区土体加固措施。如果管涌水流很大,可在出水口上堆压砂包以分散渗透路径减小动水压力,然后再进行双液注浆。
4.槽壁失稳破坏
(1)若发现连续墙渗漏或者止水帷幕止水效果达不到要求,应立即对漏水量大、漏水点较深的情况,采用双液灌浆进行堵水,采用水泥浆和水玻璃的混合浆液进行堵漏,不仅速度快,而且效果好。
(2)若漏水点较多,必要时,需在止水帷幕外侧进行旋喷加固。
5.围护结构位移过大
(1)由于支护结构位移过大坡顶产生裂缝时,需采用黏土或水泥砂浆对裂缝进行封堵,以免雨水溶入,土体软化,坡面水压力增大,寻致支护结构位移进一步加大
(2)当支护结构变形过大,明显倾斜时,可在坑底与坑壁之间加设斜撑,如基坑周边场地允许,可设置拉锚。
(3)坡顶或桩墙后卸载,坑内停止挖土作业,适当增加内撑或锚杆,增大内支撑预应力。
6.周围地面沉降过大、建筑物破坏
(1)在需进行沉降控制的建筑物和降水井之间设置回灌水井或回灌水沟,通过水井或水沟向土层注水以维持坑外地下水位的原始高度,减小土体有效应力从而减少地基沉降量。
(2)通过劈裂注浆使得地层中形成脉状或厚板状胶结体,达到地基土体加固的目的。
(3)当基坑周围建筑物发生严重开裂、倾斜时,应立即组织人员紧急疏散,并立即用支撑加固或拆除。
7.水管破裂
先关掉给水阀门,探明裂口位置、形状及大小。如果裂口不大,可将木头削成与裂口相同形状并楔入裂口,然后浇筑水泥砂浆。如果裂口很大水势无法控制,需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处理。
四、工程实例
1、概况
2010年8月,广东省湛江市某深基坑发生一起管涌坍塌事故。因大量水、流砂涌入旁通道,引起周边地区地面沉降,造成三幢建筑物严重倾斜,防汛墙由裂缝、沉降演变至塌陷,由渗水、进水发展为结构损坏,附近地面也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沉降,并发生了防汛墙围堰管涌等险情。
2、事故原因分析
由于发生事故的联络通道所处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处在第7层承压水地层中,开挖过程中承压水冲破土层发生流砂,流砂的产生带动土层扰动、移动,造成结构破坏,引起地面土体深陷,继而发生地面建筑物倾斜、部分倒塌,防汛墙沉陷、坍塌等险情。事故原因是施工单位在发生故障、险情征兆出现、工程已经停工的情况下,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险情,现场管理人员违章指挥施工,施工单位未按规定程序调整施工方案,且调整后的施工方案存在欠缺。总包单位现场管理失控,监理单位现场监理失职。
3、事故处置对策
(1)通过设立钢筋混凝土封堵墙、架设支撑和预埋加水管、设置混凝土塞以封闭 ,同时向坑内灌水,尽快形成和保持坑内外水土压力平衡。通过水压自动监控系统,实时检测水位、水压和流量。
(2)为防止海潮和地表水进入事故区段,抢筑防汛围堰、对风井实施加盖、封闭;采用旋喷桩,对渗水处紧急封堵、在主堤内侧增设钢板柱、对主堤和内侧地面进行注浆,采取吹泥管袋镇压棱体、土工布和模袋混凝土罩面,全面加固防汛主堤。
五、结语
(1)通过对基坑事故的研究,得出了基坑觉事故的原因,为今后基坑施工提供借鉴,减少工程风险。
(2)施工单位是事故发生的主要责任单位,约一半以上的事故都与施工单位有关,管涌破坏约占总事故的30%,与水有关的破坏约占总事故的70%。
(3)给出了基坑突发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准备必要的应急物质,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可以最大限度地较少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GB50497-09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02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关键词:医疗机构 安全保卫工作 现状 措施
医疗机构是一个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公共场所,要想保证患者安全就医以及医护人员能够顺利诊断、抢救患者,安全、安静是其必备的条件,然而在医疗事业不断改革深入的这种新形势下,目前医疗机构的安全保卫工作不容乐观,现对我国医疗机构的安全保卫工作进行分析。
1.医疗机构安全保卫工作的现状
1.1安全保卫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安全保卫人员是医疗机构安全保卫工作的关键人物,他们的素质好坏、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安全保卫工作。医疗机构的安全保卫工作人员绝大多数都是从其他岗位进行转岗而来的,受教育程度不是很高,素质也是参差不齐。有的工作人员在正式上岗之前,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培训,在业务技能与综合素质方面,都很难满足当今医疗机构安全保卫工作的需求。医疗机构对于保卫人员的待遇普遍较低,工作人员的变动也比较频繁,有的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对于工作规章制度的执行缺乏自律性和纪律性。
1.2医疗纠纷比较多
最近几年,我国医疗机构的纠纷案件是越来越多,在发生医疗事故纠纷之后,因为双方缺乏应有的理解与信任,导致增大分歧,有的患者及家属由于不够理智、冷静,经常会做出冲击医院以及毁坏公物、阻塞交通的行为,甚至有的时候会围攻、谩骂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这些行为已经是目前医疗机构安全保卫工作所引起重视的问题。
1.3医疗机构的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管理难度大
医疗机构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场所,由于存在有很多的不安全因素,给安全保卫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比如现金流量大、人员流动比较频繁,结构也比较复杂,所服务的对象具有不确定性等。一般情况下,就医人员会为了治病而准备大量的现金,因此会成为不法分子进行盗窃行骗的主要目标。在医疗机构这一特殊环境下,绝大多数的患者和家属都把精力主要放在了治疗疾病和照顾患者方面,忽略了治安防范意识,最终导致钱财、贵重物品的丢失;不法分子也正是抓住人们的这种心理,进行各种非法行为,这给医疗机构的安全保卫工作在管理上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医疗机构的安全保卫部门也重视工作力度,严密布防、积极巡逻,但是由于医疗机构所涉及的范围广泛,人员流动性大,时间长,给医疗机构的安全保卫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2.医疗机构安全保卫工作的强化管理措施
2.1提高安全保卫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想加强医疗机构的安全保卫工作,我们必须要提高安全保卫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造就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保卫队伍。加强对安全保卫工作人员的培训,从指导正确的仪容仪表开始,对保卫人员的业务、政治等进行综合的教育,另外,管理人员要时刻观察安全保卫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针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总结,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给予解决,带动安全保卫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而确保医疗机构的安全保卫工作。
2.2妥善处理医疗纠纷
建立一个完整的、有效的医疗机构的规章制度,把岗位责任制作为核心内容,总结历年来经常发生的关于医疗事故的纠纷案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在制定规章制度的时候,要切合实际,并要求医疗机构的所有工作人员严格执行,严格规范工作人员的医疗及护理技术,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尽量降低误诊、误治等现象的出现,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另外,要善于发现医疗机构中所存在的潜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给予解决。在发生医疗纠纷的时候,医疗机构的领导要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引起重视,及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积极的沟通,协商解决,避免扩大事态,尽量将医疗纠纷遏制在萌芽之中。
2.3加强技术防范设施建设
由于医疗机构存在着危险部位多、现金流量比较大、流动人员多等客观情况,因此,医疗机构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大医疗机构的防范设施的投入,合理扩大技防和物防设施的应用范围,将技防、物防以及人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提高医疗机构的安全保障能力。在平时常规的防范建设基础之上,针对医疗机构的治安情况和治安形势,科学、合理地部署技术防范力量。对于医疗机构中重点要害的部位,要安装红外线报警器或者是摄像头等防盗、防火监控装备,实时监控医疗机构的各种情况,提高医疗机构的安全防控能力。
2.4建立安全保卫工作的责任制度
医疗机构的安全保卫工作,如果只是一味的依靠号召的方式或者只依靠保卫部门去负责的话,将很难强化安全保卫的管理工作,因此,在必要的时候,我们应该将安全保卫工作与各个科室及各个工作人员责任制、经济利益、政治荣誉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好并落实宣传教育、安全检查及保卫制度等工作。
第一,落实宣传教育工作。安全保卫工作需要群众的支持,对群众及时进行安全教育以及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此种方法来增强人们群众的安全意识,进而使得医疗机构的安全保卫工作有了坚强的后盾。这种安全教育的宣传工作,仅仅依靠保卫部门是行不通的,需要国家、政府等各个机构的相互支持,共同管理,综合治理。
第二,全面落实安全检查工作。医疗机构安全保卫工作,非常有必要设立安全检查环节,以便于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以及漏洞,对出现的各种问题与不足进行分析、研究,积极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消除隐患,进而保证安全。安全检查工作必须要做到位:无论是平时还是节假日都要检查;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要检查;无论是领导还是工作人员都要检查,将普查与重点检查结合起来,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检查,以确保安全保卫工作的稳定开展。
第三,落实安全保卫制度。根据公安机关的要求,结合安全保卫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安全保卫制度。值得注意的是,安全保卫制度要规范化、标准化,并且一定是要从医疗机构自身的特点出发,制定出一系列的各项规章制度,将其装订成册,公示出来,下发给各个部门,使全体的工作人员都能相互监督,使得安全保卫工作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得全体工作人员的行为更加规范,工作更有秩序。
3.总结
就目前医疗机构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安全保卫工作不容削减,只能加强,我们在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的同时,还要时刻关注社会形势的变化方向,及时调整管理方向与结构,使得安全保卫工作具有科学性、规范性、标准型以及长期性,以确保医疗事业的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钱敏才、马琼芳、季红英.构建医院安全文化的探索和实践[J].医院管理论坛,2010,(01).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7(a)-163-02
面对日益深化的公共卫生体制改革,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档案管理模式,加强档案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管理,如何更好地发挥档案功能,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群众,是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共同研究和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是推动档案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工作实践,现就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些探讨。
1 存在问题
1.1 档案管理意识淡薄,档案利用效率低
近几年,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虽然通过《档案法》的宣传贯彻,建立健全了三级档案管理网络,但是目前有关人员特别是有些领导干部对档案管理意识比较淡薄,认为档案工作可有可无,仍然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思想,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档案工作在卫生监督执法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致使有关人员为图方便,随意将档案材料存放在自己办公室的抽屉里,导致档案材料的丢失或损坏。另外,由于有关领导对档案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标准贯彻落实不到位,以及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造成档案利用效率低下,从而影响了档案工作的开展,影响了档案的规范和质量提高。
1.2 档案管理专业队伍不稳定,知识更新不够,人员整体素质低
档案管理队伍和业务素质直接影响档案的管理水平。目前我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人员配备随意性大,均没有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基本都是由办公室文秘兼职,因此在人才培养中,只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继续医学教育,对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的提高还没有纳入计划,缺乏系统的档案专业知识培训,缺乏创新和活力,因而导致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停留在经验上,难以胜任日益繁重的档案管理工作。
1.3 档案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档案收集不全
近几年,从我市每年检查的情况看,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在制定管理制度和工作职责时,缺乏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职责以及检查考核标准,有的虽然建立了规章制度,但是没有纳入岗位责任制,没有进行严格考核。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档案收集归档、档案信息整理过程缓慢,对档案信息深层次加工编研不够,直接影响到档案规范化目标管理的深化。
1.4 档案收集内容界定不清,管理范围不够明确
截至目前,全市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的管理还没有形成科学统一的管理制度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档案的管理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在管理档案时,由于还没有全国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模式,多数都是根据单位实际和理解进行管理,有些单位把理应纳入管理的档案还没有纳入管理范围。
1.5 档案硬软件设施投入不足,缺乏现代化管理模式
近几年,由于公共卫生体制改革,档案业务进一步拓展,造成卫生监督机构办公用房比较紧张,致使档案用房达不到国家档案室标准。另外,由于投入不足,档案管理设备陈旧,管理技术落后,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管理档案还没有得到全面推广,基本停留在手工收集、检索,制约了档案事业的发展。
2 对策
2.1 加强领导,强化宣传,提高意识
档案管理是卫生监督机构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领导应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结合实际,充实调整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管理列入卫生监督工作的长远规划、年度计划及有关人员的岗位标准和工作职责,纳入年度考核目标,与卫生监督工作同部署、同组织、同考核,真正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同时,要把专(兼)职档案人员培养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培训、宣传力度,通过举办专业培训班、继续教育、会议、组织有关人员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大力宣传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全面提高全员档案管理意识。
2.2 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
事业要发展,队伍是关键。新形势下各级卫生监督机构一是要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各单位应选择一至两名专职、各科室选择一名兼职的政治上可靠、作风正派、责任心强、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员从事档案管理工作,随时随地收集、整理档案材料。二是要定期组织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收集、鉴别、归档材料、整理和装订档案的技术和工作能力。三是认真落实档案管理人员待遇,有关领导应尽可能地关心和爱护档案管理人员,帮助他们解决政治、生活上遇到的问题,真正做到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适当的待遇留人。同时还要积极创造条件,为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学习深造提供机会,充分调动档案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3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档案管理
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促进档案工作规范管理的重要手段。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结合本单位实际,依据《档案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科学、完整、系统、切实可行的、符合卫生监督机构实际情况的档案管理制度,如档案收集和归档制度、档案保管和利用制度、档案材料的传递、登记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等,其中建立健全收集制度尤为重要,可使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对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收集、整理有据可依,同时要充实完善《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使档案管理与卫生监督工作同步考核评价,同步发展。
2.4 建立完善档案收集内容,切实做到依法建档
卫生监督机构建立完善的档案收集内容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是继续进行卫生监督工作和课题研究的依据,是积累资料、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提高效率的必要条件。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结合实际,对卫生监督工作中形成的技术档案进行明确分类,详细确立归档范围。具体内容可包括:①依法行政材料:包括卫生监督法规、标准、技术管理规范等;②预防性卫生监督材料:包括许可审批、复验材料,新、改、扩项目审查材料等;③年度监督监测材料:包括监测记录、监督监测总结、分析报告等;④违法案件调查处理材料:包括重大事故、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现场调查材料、实验室监测报告、案件处理材料等;⑤行政处罚材料:包括监督记录、检验报告、合议记录、听证记录、处罚决定书、结案单、送达回执等; ⑥专题调查材料:包括调查设计、调查报告、统计汇总等;⑦工作材料:包括年度及各项业务工作计划、检查记录、总结,监督监测报表等⑧其他材料:包括科研调查、产品鉴定及出具证明、广告审查登记、继续医学教育、业务培训以及认为需要存档的相关材料等等。
2.5 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
加强档案现代化管理、有效发挥档案信息功能的主要内容是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这是促进卫生监督工作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加大资金投入,要按照国家有关档案室建设标准和档案行业标准规范,配备完善档案室硬件和软件设施,大力引进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充分运用计算机管理,实现档案管理的自动化、现代化。
充分发挥档案信息整体功能,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围绕实现优质服务的中心,将档案信息资源网络的规划、设计、管理和运行纳入卫生监督机构信息化技术总体规划,实行统筹安排并加以实施,着力加强档案信息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建设,扩大档案信息的利用空间,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丰富档案信息的利用手段。
基于基建现场作业人员流动性大、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业主对施工过程的质量、安全总体把控,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永远是安全生产核心,基建项目管理安全管理总体目标是防止人身伤亡事故,而目标最直接把控点就在于把控施工建设过程质量、安全,过程管理就是质量与安全融合的过程。微信能在何时何地直接管控现场等对项目管理是最有效、最直接、最明了的管理方式之一。
1、基建工程质量与安全辩证关系
工程质量就相对工程产品本身而言,安全是相对于人本身而言,“质量第一”与“安全第一”是怎样的相比较的?质量与安全互为“保险带”,质量第一,安全至上,工程质量没做好,生命就没有保障,安全没做到,质量就没有资本,质量终身制,时刻要安全。工程质量、安全文明两项指标的完成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系统工程。抓安全和质量都需要有预见性;制度标准流程管理更是必须的,否则出现安全和质量事故职责连带问责。施工现场安全文明、设施、设备齐全有效到位,施工人员在安全的状态下,才能保证有好的施工质量,“质量在我手,安全在我心”才是质量与安全现实存在意义,也为保证施工质量、进度计划目标的实现。施工人员的安全技能意识是质量的前提,质量是安全的保证条件,过程中质量与安全关系是同时存在的,所以在保证人的安全条件下才能有好的质量保证。加强施工过程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抓好施工质量与安全过程管理
2、实验项目及成效:微信对现场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意义和效果
2.1搭建与参建商有效的沟通平台
作为建设单位建立一个微信能够充分与各参建商有效直接的沟通平台,特别是建设单位从法律法规文件、规程传达,参建单位施工过程存在问题的沟通,特别是对现场出现的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内提出,对依法依规建设提供第一手材料。平台中往往为各参建商及管理人员对现场提出的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等会作出第一反应,对现场即时能答复处理的问题能够及时的处理,避免对整个工程进度的影响,对问题的及时反应处理提高各项工作效率。微信为建设单位与各参建商搭建有效、快捷高效的沟通平台。
2.2直接对现场人、机、料、法、环管控
建设单位建立一个微信信息平台在建立沟通平台基础上,利用现代移动微信通讯工具、实现现场视频、相片、录音、文字等信息。对于一个工程在每天开工前的准备,强化现场人员资质、安全技术交底、环境风险辨识与控制措施,重点落实风险控制措施,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物与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对习惯性违章,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及时纠偏纠正。通过微信平台实时监控过程有利于各级管理人员到岗到位监督履职,特别是对监理的现场履职到位到责,及时对施工流程、施工质量、隐蔽工程、WPS执行全程监督。根据建设管理人员施工计划的安排,实时在何时何地对对工程进度、实时情况进行跟踪与监督,以减少基建项目现场管理人员不足或路途远、工作面多监督不到位的缺点。以微信的质量安全管控可采取对现场矩阵式管理模式,以现场的信息为中心,现场相关业主、监理、设计、施工副总、项目经理、项目安全员等管理方对共同参与现场信息,围绕直观信息展开沟通、协调。微信就像各相关管理方的眼睛,当你需要关注现场的某个人行为、物体状态、环境状况时,现场的管理人员将按现场实际上传信息。更像管理的眼睛一直在现场,且是可以同时关注多个项目、多个现场点,办公室、休息时间都能一目了然现场的人、机、料、法、环,以对现场质量、安全的可控在控。
2.3强化PDCA工作模式,对施工计划策划与实时计划动态调整
作为项目施工管理,工程施工的前期策划与执行对施工安全、质量、进度把控至关重要,对项目的各环节工作流程、风险辨识与控制、过程变化控制是关键前提。按照周管控计划及按送要求每周四报送下一周的管控计划,问题是对在周末中间发生的偏差如停电、工作方案的报审、进度停滞、天气变化对计划准确性打折,群微信在施工前对工程计划进行实时纠偏,并强化施工、监理、业主方的有效沟通,从而确定计划的准确率与可执行性。
通过计划的实时纠偏业主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达到准确性,减少对项目现场的盲目监督与中高风险监督的遗漏,从减少项目经理主客观策划上的不足,也而使业主更有针对性、重点性的把控风险。 通过微信调整强化计划性责任及科学管理,对施工计划的执行力度、总体策划、沟通、协调、组织达到最佳流转状态,为实践性施工打下真正可操作流程、管理方法上的支持。对工作计划的开展尊循SECP核心, 使总体工作贯穿纵向、横向协调一致。
2.4现场点定位、可视化直管式管理
随着微信功能的完善,利用微信GPS定位功能对解决同一个项目工程同一天同时有多个点的现场管控瓶颈问题。根据线路工程特点,每天同时施工的点多、面广、施工难度大、现场监理及业主管理人员不足等不利因素,利用现场管理员的微信GPS定位对每一个点不掉队。利用微信GPS定位功能有利于业主管理人员确定施工点的方位,以便“四不两直”的飞行到场监督,减少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管理直接渗透到现场的每一个点。
2.5现场移动、集控直视式管理发展趋势
附着世界电力技术不断更新,项目管理与国际PMP接轨,给我们管理项目也带来了观念的更新,“四新”将不断推广与应用,现场过程管理始终是重点的把控的重点和对象,EPC项目管理模式理提出了“一站式”更高的管理。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通讯技术、国防技术、电子技术应用于电力施工项目管理中,过程管理将会进入一个电子通讯直视化时代,办公室管理现场将是信息代时代代表,也为我们规范现场人、机、料、法、环提供最可靠的技术支持。
3、微信在管控现场效果
微信对网区在现场过程管控中的效果可以看出,微信作为信息时代的新兴通讯技术,在对工程现场管控、沟通、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一个可靠的管理技术支持,在工程管理方法上更直接、快捷、更直观,对管理项目过程是可取的。对依法依规行事给予一个直接支持平台,也使工程管理单位、人员在提高效率、高标准、高要求打下坚实基础。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