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想政治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为了改革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模式,将新的教学理念应用于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水平,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以下几个改进方法。
(一)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首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主宰着课堂教学,教师常常以自己的思想来引导和左右着课堂教学的进程,实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忽视学生的参与性,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观念,将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为学生的“学”为中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为此,思想政治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让学生预习与学习的有关理论、材料让他们在课前就进行学习,课堂中教师要检验学生课前的学习情况,可以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来检验,也可以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来梳理,在此基础上查漏补缺,共同进步。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形式来深化学生掌握的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其次,教师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要有所突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主要以教师的“填鸭式”授课为主,不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即使有学生的互动也是形式上的走马观花,起不到真正的效果。新课程改革思想的融入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可以采用交流讨论、互动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他们真正融入到教学研究中才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思维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创新能力会得到充分的培养,对于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效果也会大有裨益。第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真正引导。新课改下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还比较陌生,大部分学生从上学伊始,就是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思想政治教学突然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学生一时会难以适应,参与性不是很高,这时,教师要予以适当引导,将思想政治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合作探究的精神,使学生能够真正领会课程改革的内涵。
(二)实现形式与内容的有效衔接
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不能只体现在形式上的新颖独特,还要从内容上落到实处,实现形式与内容的有效衔接,既体现形式的创新,又突出内容的效果。由于新课改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思想政治教材中的重要知识转化为视频、音频等形式,运用到课前预习中,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些资料还可以作为课堂交流的依据,能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当然,教师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站、论坛等现代化的学习平台,让学生交流互动,让他们针对一些思想政治、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新课改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以解决教材上的内容为主,要多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因此,新的课程改革下的思想政治教学可以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多彩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与教材的联系,增强他们的心理认同感,真正达到思想政治教学的目的。
二、思想政治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对于中学阶段思想政治学科特点来说,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知识点涉及的范围广,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强,同时政治学科还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功能。政治学科的有效教学首先应体现培养学生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以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公民意识,让学生关心国事家事,热爱生活。其次在能力维度上应以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思想政治学科教材改革后,教学的效益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一、中学思想政治学科低效或无效教学问题的分析
首先,一些教师仍停留在“教教材”的传统观念上。新课程改革强调在处理教材方面应该学会“用教材”教学。思想政治学科体系本身严谨,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如果仍停留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上,学生不仅学得枯燥,教师教起来也辛苦。
其次,教学重难点不分,学科性质被淡化。一些教师在政治课上就所谓“天下大事”泛泛而谈,甚至纠结于一些琐碎小事,这不仅浪费课堂教学时间,且知识点教学不突出,学科性质被淡化。或者为了所谓的形式,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教学重点一带而过,难点也没有向学生解释清楚。政治学科重难点时间的合理安排是提高教学效益的突破口。例如对于《经济生活》之股票、债券、保险中关于理财方案的探究性活动,一些教师把更多时间安排在让学生搜集资料然后派代表上台发言上,这种在形式上互动的探究活动不仅占用学生课余时间,而且也无法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教师在组织探究活动之前,如果没有对该框的重难点进行详细的解析,本框探究活动教学的有效性是无法体现的。
第三,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每个班级、每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很大,有的教师采用同一方法、模式、问题用于不同的班级教学,显然是不尊重学生认知的特殊性,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平等的。
第四,提问方式机械,互动形式化。政治学科的时政性很强,教师的提问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导致学生对于政治学科学习兴趣的下降,一些教师所谓的互动是请学生起来念课本,这种无效的教学还反映了教师课前备课不充分。
第五,大多教师缺少教学反思意识。现实的教育关注的是怎样有效地提高或维持学生考试分数,其他的总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对于教学工作的激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消退,重复式的应试教学使得不少教师无法腾出时间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没有花更多时间思考怎样教学才会更加有效。缺少教学反思意识,也导致教师整体创新教学意识不强。
二、实现思想政治学科有效教学的措施和策略
(一)发展教师继续教育,提升政治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及理论水平
教师是开展有效教学的主导。发展教师继续教育,首先应培养教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政治学科教学,以科学的教育理念引领独特教学风格。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新课改理念,有效教学需要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实施。其次要通过继续教育培养教师较强的专业素质。政治学科知识点严谨,不能出现逻辑缺陷,各部分之间讲解应环环相扣,不能出现知识点漏洞或条理不清,重点要突出,难点应讲清楚。此外,内容要精练,结论、明确、生动且富有文采,适合中学生的审美口味,不求空洞式口号,又得深入浅出,使学生德智美体协调发展,这些都离不开教师较强的专业功底。
(二)教师要创新教学艺术和探索教学策略
1.教师应从预设性上创新教学
政治学科效益的体现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强调学生过程性的体验,感受学习的成就,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学政治教师要形成“用教材教”教学理念,充分挖掘本学科的特点,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正确理解课堂教学预设性与生成性关系,设计好教学教案,灵活运用,创造更多有价值的教学生成。例如,福州某中学探究性活动课《班级理财风波》,教师结合班级废旧矿泉水瓶回收问题及由此产生涉及校卫生人员额外收益的矛盾,让学生开展互动性探究性学习,并将内容扩展为广大垃圾回收群体对于环保的贡献与政府相关政策之间的矛盾联系起来,并采取现场辩论的形式,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又将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巧妙运用到课堂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好地体验了生活。
2.将知识点融入有效教学情境中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政治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和学生共同探讨,并解决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整体与部分、理论与实际、抽象与具体、复习知识与讲授新课之间的关系。一切的知识源于人的感知,即人已有的生活经验,如果教学能够尽量让人的几个感官去感知,人便会主动运用感官去接触,从已知推出未知,特别是刚上高一年级的学生,政治教师更应该创设教学情境。
3.掌握课堂教学提问的策略与艺术
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应该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提出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了解学生预习过程中所产生的疑难点。古人曾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提前把握学生的认知特征,设计好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去思考。例如在讲解《消费心理面面观》时,针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原则,有些学生认为艰苦奋斗精神似乎在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已经过时了:有些学生认为当今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了,同时国家鼓励扩大内需,再强调艰苦奋斗似乎与鼓励消费之间相互矛盾。因此,如何在这环节做到有效教学,教师应该学会在课堂上进行设疑引起学生对于该问题的共鸣,问题可以这样提问: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否与合理消费相互矛盾呢?勤俭节约是不是抑制消费?如果教师提问得当的话,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辨析事物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力,从而有利于对于学生更好接受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成功地实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
(三)教师要善于开发政治学科校本课程资源
校本、校本研究、校本课程及校本教材开发等概念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延伸。校本理念使得教育资源的开发权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移到各学校,对于中学来说应该具备更多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自由权。政治学科历来是学生最不喜欢的科目之一,主要原因是政治课枯燥、无趣、杂乱、背的东西多等。教材改革后,政治科目的生动性、探究活动性并未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作为政治教师应从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角度探索构建政治学科教学的影响力,凸现政治学科教学的有效性。政治学科的校本教学应该围绕生活、贴近生活、回归原生态教学。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教会学生面对生活,学会生活远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唯有如此,政治学科教学才能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思政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的激发是指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在感觉到学习对象与已有经验发生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产生的认识的一种倾向性。学习兴趣的激发阶段是学习兴趣培养的最初阶段,是其他三个阶段的基础,没有兴趣的激发就不可能产生兴趣,更谈不上形成稳定的兴趣品质。有的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的讲授中以灌输为主,认为只要把书本上的知识重点画给学生背背就可以了,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学生感到腻烦,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刺激下产生兴趣体验。皮亚杰认为,“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之所以对于一个对象发生兴趣,是由于它满足我们的需要。”学习兴趣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发生的,学习兴趣萌发于特定的情境与学生个性的统一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需要客体的刺激,也需要适应主体的状态。根据皮亚杰的同化、顺应、平衡理论,当学生遇到超出自己的理解能力的新信息时,学生就不会对信息作出反应,而是忽略新信息保持原来图式的平衡。因而,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已有经验中产生共鸣,才能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二、构建认知结构,形成思政学习兴趣
发生认识论认为要形成学习兴趣,既需要外部条件的刺激,又需要主体状态的适应。兴趣的形成不是取决于主客体单方面的因素,而是由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决定的,也就是说兴趣的形成是在认知结构不断建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当学生学习新的内容时,并不是原封不动地把学习内容移植到头脑里,而是先对要学习的知识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已有的经验,选择最有效的学习策略对学习内容进行认知加工。加工以后学生以自身接受的方式,将新增的学习内容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或者学生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去适应新的内容,从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学习兴趣就是在这种认知结构的构建过程中形成的。所以,要让学生形成对思想政治的学习兴趣。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知识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去加工这些知识,使学生找到并善于运用适合自己的认知策略,提高学生的认知加工能力。
三、内化价值体系,维持思政学习兴趣
学生的兴趣形成以后,如果仅仅通过外部因素的刺激,是不能长久维持下去的。当学生受到教学情境的吸引而萌发、形成了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后,教师就要继续发展、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否则,学生即使产生了学习兴趣,也会因为没有进一步将兴趣发展、深化而变成“三分钟的热度”,慢慢地消失。要维持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就要让学生将兴趣内化,即将外部的刺激转化成主观对学习意义的内在认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价值观的内化,因为价值观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情感,与学生价值观一致的学习内容能被学生愉快地接受,使学生产生快乐的学习体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注意引导,将正确的价值观整合成一个有序的系统,并让学生内化为个体的内在品质,使学生将知识与自我价值相结合,促使学生形成具有个性倾向性的个体兴趣。而内化在价值体系中的兴趣只有长久维持下去,才能成为促进学生不断进步的内驱力。
关键词: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 教师专业标准 发展阶段 领域 维度
作者简介:裴云,男,忻州师范学院政治系,副教授;罗法洋,男,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赵珊,女,华中师范大学学院学科教学(思想政治)专业硕士生。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2012年9月6日颁布的《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教师[2012]13号)中提出要“制订分学科、分专业教师专业标准,引导教师专业发展”。为此我们开展了“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教师专业标准”的相关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供同仁讨论。
1.研制“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教师专业标准”(以下简称“专业标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2001年以来的基础教育改革凸显了中小学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因此2009年以来的教育改革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核心任务,其别重要的一项措施是制定教师专业标准体系。2011年12月12日,教育部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2012年2月10日正式颁布《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指出:《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合格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应该看到,目前《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一般性、原则性的规定,内容比较简单,面对数量庞大、种类众多的中学教师队伍,针对性还不强,指导意义相对有限。因此,《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提出要“制订分学科、分专业教师专业标准”。
由于多种原因,与其他大多数学科(本文中的“学科”,除了第四部分别说明是指科学的分类之外,一般都是指中小学课程的分类)教师相比,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专业性较差,存在着兼职教师较多、专业精神不足、学科知识欠缺、职业能力较低等问题,导致教师地位低、教学效果差等现象,因此迫切需要研制科学的学科教师专业标准,使之对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教师专业发展起到指引、评价、预测、教育的作用,从而有效推动思想政治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在这方面,北京市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由北京教育学院历经多年研制了包括9个学科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指导》①,但是其中把思想政治学科与历史、地理学科合并为社会科,而且社会科标准本身只是在总标准的基础上稍有变动,未能充分体现学科特点。
事实上,研制一个适用于全国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专业标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我们认为首先要搞清楚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2.“专业标准”与《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关系。2012年颁布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我们研制“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教师专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但是并非绝对标准。因为:一是它相对抽象、简单,只考虑了最一般的要求,而对于中国这样范围广、数量大、类型多的教师队伍来说,应该考虑不同学科、学段、区域、发展阶段的要求,建立一个教师专业标准体系;二是它本身存在一些缺陷,如维度和领域的设计不够科学、全面,要求比较笼统且偏高,教育情境不明、内容表述不科学等等。《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的“中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实际上提出了职前教师的专业标准,应该是研制“专业标准”职前部分的重要依据,但是它并非专门的职前教师专业标准,同时存在与《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类似的问题,所以也并非绝对标准。
3.“专业标准”与《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关系。作为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和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教师专业特质的主要渊源,《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毫无疑问是研制“专业标准”的主要依据。《课程标准》不仅对教学方面的专业标准有很大影响,而且与个人素质、管理、合作方面的专业标准也有明显的影响。例如,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应该在政治、法律、经济活动方面有必要的经验,与相关组织有一定联系,管理方面更加民主、有序。但是,应该看到,《课程标准》也非研制“专业标准”的唯一标准,因为:一是《课程标准》正处于变动中,继2011年修订《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之后,2014年又开始组织修订《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而且将来还会不断变化;二是它本身存在一定问题,如课程性质不明确、对创新教育重视不够等③。
4.“专业标准”与不同学段的关系。《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中没有区分初中和高中,但是我们认为研制“专业标准”时必须考虑到不同学段的不同要求。第一个原因是初中思想品德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差异很大。思想政治课程与其他大多数课程不同,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只包含1个学科(指科学的分类),而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至少包含7个学科(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哲学、法学、心理学、理论等),初中与高中课程内容包含的学科并不等同。第二个原因是由于教学对象不同,在教学内容之外的其他方面也有一定差异。第三个原因是在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下,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之间有明显的界限,有各自不同的发展道路,相互转换的可能性很小。总体来看,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与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专业素质上的差异(比如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等)不大,而在学科(指科学的分类)知识方面有较大差异。因此,没有必要为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分别编制专业标准,只要在同一个标准体系中对有差异的方面分别说明就可以。
5.“专业标准”中领域与维度的关系。我们认为标准的内容应该首先按照领域划分,然后每个领域按照维度划分,这样便于理解和操作。综合国内外有关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我们主要根据教师工作的实际状况,在领域方面分为个人素质(专业工作的基础)、教学(专业工作的核心)、管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合作(教师与其他人的关系)、研究(专业工作的提升)等相对独立的5个方面。其中,个人素质既包括一般研究者关注的人生观、价值观、心理素质、道德品质、服饰仪容、言谈举止、自我发展等因素,也包括一般研究者相对忽略的身体健康、爱好特长、家庭生活、社会活动等因素。这些因素实际上对教育工作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也是构成教师素质的重要方面。很难想象,一个身体衰弱、生活混乱、缺乏社会经验的教师能够做好思想品德课或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而在合作方面,既包括校内与管理者、同事的合作,校外与政府、家长、社区等的合作,也包括参加专业组织和专业活动的群体专业自主行为。
总体上来说,这5个领域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包含了很多新的指标,这是本项研究的第一个特色。领域的划分也包含着对教师类型的划分,这也是对教师个性化发展的尊重(这个问题将在下文中专门论述)。维度包括观念(或叫态度、精神、情感等)、知识、能力等3个方面。这是《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采用的维度,也是世界各国教师专业标准最常用的维度。
6.“专业标准”与发展阶段的关系。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教师专业标准都是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分别制定不同的专业标准,北京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指导》也是如此。我们认为,必须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标准,否则就缺乏指导意义。一是因为不同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目标差异很大;二是因为不同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和环境也有所不同。
按照国际上和我国常用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划分,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分为职前(约3至6年)、初段(约6年左右)、中段(约10年左右)、高段(约10年左右)等4个阶段,各个阶段经过努力分别达到的水平为合格(或叫新手)、熟练(或叫胜任)、优秀(或叫成熟)、卓越(或叫专家)。后三个阶段和后四种水平是北京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指导》所采用的,也是我国很多教师专业标准研究都谈到的,但是它们都没有涉及职前阶段,这是当前我国教师专业标准研究的不足之处。我国非常重视在职教师的培养,但相对忽视职前教师的培养,目前尚没有明确的职前教师专业标准,师范教育存在的问题导致教师专业发展先天不足。事实上,美国等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教师专业标准都包括职前阶段。所以,我们认为我国也很有必要将职前与职后联系起来建立系列化的专业标准,真正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这是本项研究的第二个特色。
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教师专业标准中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体现,一是各个阶段的专业标准分别呈现,这样的好处是便于理解和分别使用;二是作为领域和维度之后的第三级指标(见表1),这样的好处是便于比较各个阶段的不同要求。具体可分为5个领域(个人素质、教学方面、管理方面、合作方面、研究方面)、3个维度(观念、知识、能力)、4个阶段(合格、熟练、优秀、卓越)。
7.“专业标准”与教师个性化发展的关系。达到基本要求与个性化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两个主要方面,然而教师专业标准是基本要求和一般要求,主要反映共性,往往与个性化发展形成矛盾。不仅如此,教师专业发展在各个方面还存在不均衡的问题。虽然我们希望每个教师都能全面、均衡地发展,但是实际上大多数教师在专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不均衡。一些优秀的教师在专业发展初期就在某些方面展现出较高的专业水平;也有一些教师在多数方面已经达到“熟练”层次,甚至有个别方面发展到“优秀”层次,但却有个别方面还处于“合格”层次。
为此,我们根据教师在不同工作领域中的不同发展情况,把教师划分为以下5个类型:(1)个人魅力型教师,其他方面一般,但是个人素质特别高,能够对学生形成明确的榜样作用;(2)教学突出型教师,其他方面一般,但是教学水平特别高,教学方式先进、多样,富有艺术性,有创新,效果好;(3)管理突出型教师,其他方面一般,但是管理水平特别高,教学活动活跃而有序,师生关系很融洽,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发展;(4)研究突出型教师,其他方面一般,但是研究水平特别高,主持课题、很多,致力于研究新的教育现象与方法;(5)善于合作型教师,其他方面一般,但是特别善于合作,灵活配合管理者和同事,主动协调与家长、社区的关系,积极参与专业组织,在集体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只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类型的一种分类,还可以有其他很多种分类。总之,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和学校的特点,选择一个或多个类型,实现个性化发展。这是本项研究的第三个特色。
8.“专业标准”与教师评价、教师职称的关系。“专业标准”可以对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教师专业发展产生指引、预测和教育的作用,毫无疑问也应该成为评价教师的基本依据。为此,学科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制会努力追求具体、可操作、有针对性,但是目前还不可能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直接用于对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量化评价。所以“专业标准”完全可以直接用于教师的自我评价,但是要对教师进行精确、细致的外部评价,还需要依据它建立新的、复杂的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目前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反映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但是由于职称制度本身的特点和局限,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和水平,我们希望将来通过中学教师职称制度的改革,能够与教师专业标准紧密联系,共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比如,可以把合格、熟练、优秀、卓越四个层次的专业标准与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和初级职称)、中级职称、副高级职称、正高级职称对应起来。
新基础教育理论的倡导者叶澜教授主张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来分析不同学科的独特育人作用,以拓展学科的育人价值。中学“思想政治学科的价值应该是知识获取、能力培养、品格形成的内在统一”,其“育人价值”的体现乃长期的、较为庞杂的过程。具体来说,“育人”受之于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任务、教学对象、教育工作者创新思维等诸多变量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对于青少年体校的教师明晰这些因素,并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对其进行综合考量至关重要。
一、重视情感因素激活德育内涵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非常重视教学中和谐的心理氛围,认为正是这种气氛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达到学习目标”。“只有教师始终以真诚、爱心去关爱学生,走进学生内心世界,才能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要求和意见”。在体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构建自由、安全、和谐、愉悦、相互尊重的氛围,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感、拘束感,解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如教师以亲切的话语、信任的眼光对待学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可亲的心理;教师运用电教媒体网络系统,创设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情境,增加课堂中学生感受、体验的机会,营造愉快的充满创造性和审美情趣的氛围,使学生产生愉悦心理。
处于“人生道路要紧处”的体校高中生,享受着体育特长生“普通高中最低录取分数线七折”的优惠政策,学习基础薄弱,对前途感到迷茫不安,理想与现实、学习与训练、升学与就业等诸多矛盾让他们面临各种困惑。让思想政治课教学走进体校学生的心灵,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帮助他们正确选择人生道路。课堂内外既要帮助他们理解“把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因果联系”、“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个人的学习和成长进步离不开内因与外因的辩证统一”、“用矛盾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积极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等基本观点,更要引导他们将这些认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并用以指导自己的实际行为。围绕体校学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报刊、网络等媒体收集资料,从身边寻找优秀毕业生案例,以校友风采为自己的职业导航,从客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地全面分析自己的学习训练现状,根据招考要求,给自己正确定位。“在发展中生活,学生的情感被真实的生活情境点燃,更易达到感情上的共鸣,内化为自觉的学习动机与需要,实现启智明理的育人效果”。
二、探索适合体校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体校思想政治学科应构建“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主题导向下,注意用富含“多维元素”的生活养料为体校学生的学习注入更多的德性因子,能融思想引导、知识传授、情感激发、心理疏导、行为培养于一体,为学生营造充满困惑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去思考,并以提问、设疑、质疑、辨误等方式予以展现,激发学生发现生活问题、解决生活问题。这为体校思想政治学科育人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切入点,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探究生活现象所隐藏的真理,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思考,接受情感体验,领悟生活世界中真、善、美、丑、恶的真实意义,从而自主地选择和建构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提升自己的道德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