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校诚信教育总结

学校诚信教育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校诚信教育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校诚信教育总结

学校诚信教育总结范文第1篇

一、全面动员,全员参与。

学校利用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对进入实验的一年级和七年级教师和其他非课改实验教师都作了全面动员,广泛宣传了课改的目的和课改实验的意义,以形成课改实验的良好氛围。成立了课改实验领导小组,以赖群雄校长为组长组成课程改革实验小组。校长抓课务的决策和协调,教师抓课改的管理和实施,明确各自职能,有效发挥组织的计划、组织、实施、检查、反馈、评估功能,为课改实验提供了组织保障,确保了课改实验的顺利进展。

二、师资培训,转变观念。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

(3)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这样,教师在教学中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同时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学生把教师当成了他们学习的伙伴,愿意与教师进行探讨、互相交流。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实验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我校把抓教师新观念培训、交流学习放在首位。

1、学习新课标,树立新理念。我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听课,让他们接受外界的新思想,把握课堂教学新脉搏。每人每学期要自学课改文章,积极探索新课改中教师角色转变、教师教学行为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还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学习,积极撰写反思。

2、学习新课标,实践新课标。

(1)全校教师上探讨课并说课和提出自己的疑惑,大家积极评课,共同探讨、共同前进。

(2)充分发挥新一年样本班带头作用。举行新一年学科新教材、新教法展示课,各学科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探究,取得良好的成绩。以点带面推动学校新课改的步伐。

(3)开展教研活动,宣传新课改的精神。我校举行主题为“放飞吧,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的教研活动。精彩的表演使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气氛更加浓烈,真正起到师生互动的学习效果,实践了新课改的精神。

(4)新一年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在学生之间进行评比交流评比,家长和学校进行评估,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带领学生以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三、转变观念提高质量

新课程的教学观告诉我们,教师只有经过钻研教材,深思熟虑,精心设计,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接受思维的训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转换角色,更新观念,全面提高课堂质量,才能培养出21世纪的合格人才。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要求人们必须“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以学生为中心”、“教会学生学习”成为了基础教育中的最强音。这里仅就我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提高课堂质量谈几点看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质量。

课堂教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出的人才需要为社会作出贡献,这就要求作为学习的个体要形成自我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素。然而传统教学是在应试教育笼罩下的灌输式教学,在考试的指挥棒的统一指挥下,学生用统一的课程教材,统一的进度进行统一的学习,要求达到统一的标准。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分数而学,“千课一面、模式单一”。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上的高投入、低产出;这样的学生在走向社会时,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难免会“举目四望心茫然”,自己希望的工作找不到,找到以后发现学的用不上,用上的没有学,想学又没处学,对工作疲于应付。同时,这种课堂教学忽视了能力的培养,更忽视了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质的培养,只重视少数“尖子生”,而忽视了占多数的“中差生”,忽视了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样的学生怎么能适应未来社会呢?要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转变观念,将课堂返

还给学生,将学习的权力交还给学生。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也就使学生学会了学习。这样就不仅使学生在校期间,而且在学生个体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就具备不断索取无限增长的新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了创造的方法,也就是使学生学会了创造,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就成为不断创造的根基。(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质量。

目前,各学科互相渗透,互相依存。如《科学》中已渗透到诸如生命科学、医学、农业科学、现境科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地质科学等许多科学领域,并影响着人类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在课堂教学中,科学课的教师们理论联系实际,挖掘与教学内容相联系的知识,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发挥实验科学的优势,设计趣味实验,如“喷泉实验”、“滤纸自燃”、“滴水生火”等,通过神奇美妙的化学现象唤起学生探索化学的求知欲望,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化学家的创业史,典型事迹等,促进学生由兴趣向有趣、乐趣向志趣的方面发展。

(三)教会学习方法、提高课堂质量。

未来的文盲将不是不会阅读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学生自主的学、主动的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指导学生阅读。

读书是获取知识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师应长期性的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使学生学会通读、精读、选读等阅读方法。阅读前,明确提出阅读的目的要求;阅读中,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帮助学生扫除障碍;阅读后,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给学生一个“非看书不可,看书非钻研不可”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设计一定的阅读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思维判断和分析获得知识。

2、启发学生思考。

善于思考才善于学习。在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善想,甚至大胆地猜想。为了启发学生的思考,应为学生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设问;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疑问点设问;对较难或较综合的问题,用按认知层次分化知识点的方法,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地发问;对学生错误或不全面答案进行反问,不断加大问题的思考力度等等。

3、组织学生讨论

讨论是人们进行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间争论,使学生从中相互启迪,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4、引导学生总结

归纳总结是对课本内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和归类的过程。为了使学生掌握总结技能,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充分挖掘不同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构成一个动态的知识网络。

四、新课程教学带来教学方式的变化。

为了体现“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理念,我们在考试中进行改革。如数学组的考试试卷出现A/B卷任学生选做。规定做A卷分值乘以系数1,做B卷分值乘以系数0.9。

在这个基础上又进行改进,可以选择A/B卷中的题号相同的题目来做。A卷乘以1,B卷乘以0.9,以得分高的计算总分,不累计加分。考试结果有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成绩在及格以上,有百分之六十的学生分数在八十以上,极大的鼓舞了学生信心。

语文组在作文写作上进行创新。教师们认为,作文是学生的真情流露。所以在写作上,主要重视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培养。语文课上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感想。课堂不再是语文教学的唯一场所。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走向市场,走向科技农业园区,让学生有更多的亲身体验。如一(1)班学生,在语文老师和班主任带领下来到学校附近的蔬菜种植示范园区参观蔬菜种植基地,受到很大教育,回来后学生写出了许多有关种植方面的知识。

社会组老师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让学生写调查报告。如学生深入到工厂调查烟尘污染问题,上网查找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学生们写出的调查报告中,以所见所闻和所查的资料为根据,告诫人们重视环境问题。

科学组在教学中能根据生活中的现象,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开展小课题研究,撰写科学论文。如学生对放养鸡蛋和圈养鸡蛋哪一钟更有营养进行研究,写出了许多小论文。

数学组开展数学与信心技术整合研究。使学生能通过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独立学习。通过学生与教师交流、学生与计算机交流(学生与网络交流)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目的,让学生体验和体会知识的获取过程。

五、注重发展,科学评价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1)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淡化考试的功能,淡化分数的概念,使“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流行了多少年的话成为历史。

(2)评价学生应该多几把尺子。尺子是什么呢?就是评价的标准,评价的工具。如果用一把尺子

来量,肯定会把一部分有个性发展的学生评下去。 (3)评价中应遵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生在这种只有更好的评价激励下,会不断的追求,不断的探索和攀登。这才是评价的真正目的。

六、积极开展新课程教科研工作。

教科研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后盾,没有教科研的教学是不会有大发展的。特别是在新课程教学方面,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大,教师搞教科研的空间很大。学校抓住这个有利条件,积极倡导教师加大教科研力度,针对教学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认真进行研究。新课程是摆在大家面前的新的课题,我们只有通过认真学习和研究,才能够在新课程教学中掌握主动。

在学校教科组的指导下,教师们教科研热情很高。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用教学中的第一手材料,结合新课程理念,认真开展研讨。各备课组都能每周进行一次交流,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畅谈自己在新课程教学中的体会。在教师们的相互交流中,发现了许多问题,并能够认真想办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如在教学中,教师们普遍反映配套练习与课本内容有很大出入,教师们就认真讨论解决办法。最后,决定对配套练习进行大量的删除,凡是与新课程标准不一致的内容大胆的放弃,不能因练习题的问题加重学生负担,也不能因为练习题的内容而改变教学内容。大家在讨论中认为,教学要依据新课程标准进行。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标准,准确把握标准,才能把新课程教好。若瞻前顾后,忧郁不定,受制于课外练习,就会重新回到老路上。在这方面,社会组老师充分利用课外练习,他们把一些与新课程思想联系比较紧密的问题拿到课堂上,让学生自主探究,提出了“探究性考试”的思想,使学生在探究试题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七、校本课程的开发。

语文组利用小记者活动,对参加者进行写作培训。主要通过培训使学生喜欢写作、学会写作。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信息科老师在开发校本课程中,根据学科特点,注重在网络技术运用上下功夫,使学生通过学习能更好的利用网络这个工具进行认识世界、开拓视野。

在校本课程开发上,我们各科都要求组织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关注国计民生的兴趣和习惯。

七、教学管理的改变

(一)课堂纪律管理。各校都有严格的纪律管理制度,加强纪律教育,对保证教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学校的管理上,对纪律的要求过于严格,会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上课不能讲话的纪律要求,不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新课程要求学生要积极思考,合作交流。在上课时学生会突然有所启发,而想与同学交换意见,就免不了讲话。学生在脑子里有了好的想法,也想说出来,以感受一种成功的喜悦,释放自己内心的自豪感,想与同学分享一种学习的快乐,也会讲话。可以设想,剥夺学生讲话的权利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二)自修管理。现在很多学校在自修时都要求“静”,并以此作为评价一个班级纪律的标准。事实上,这种一刀切的做法也是不科学的。假如学生在自修时遇到问题(这时很普遍地)需要问同学,由于不能在自修时发出声音,问题就无法问。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在自修时,学生互相交流有利于学生相互取长补短。特别是在农村学校,如果问题在学校不能得到解决,回到家里就没有人能够帮助,学生长此以往就会出现知识断层,影响以后的学习。

(三)课外活动管理。新课程对学生活动提供了一定空间,但在实施中,教师总是尽量让学生活动少一点。事实上,学生在活动中会产生灵感,活动过程对学生智力开发很有帮助。而且,在课外活动中,学生得到性情的调节,能够放松身心。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

(四)考试分数管理。虽然新课程教学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但考试分数仍是学校、学生和教师非常关注的。分数的重要性在中考、高考和其他招考中始终显示着,它的地位具有不可撼动性。但是,对于平时教学中,若太看重分数,就会带来许多反面作用,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对教师的评价。新课程要有宽松的教育环境。评价的“短期效应”与“培养的是将来的人才”的新课程评价理念相矛盾。怎样评价一个教师的成绩,这是一个难题,许多从事研究的专家都没有解决。用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这是一种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实施的一种方法,但它却是极其不科学、不公正的。众所周知,考试分数不能代表学生能力,考试分数也不只是教师教学行为所致,它取决于多层次、多方面的影响。

(六)作息时间管理。虽然教育局规定早上8:00分上课,但事实上,早晨匆匆赶路的多数是中小学生。科学实验证明,睡眠不足导致学习效果不佳,不利于学习。中小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睡眠不足也会影响学生的健康。睡眠不足还会使人感到生活质量不高,使人情绪不稳定,容易使人感到疲劳,工作效率低下。现在,很多地方和部门都在调整作息时间。笔者认为,中小学生早上8:00上课,同时缩短午间时间,这样既能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又能缩短学生在校时间,减轻学生和老师的工作学习、压力,提高工作效率,把师生从疲劳的状态中挽救出来。

校做为基层学校,在课改方面目前只能不断深入地理解新的教育理念,探究新课程各方面的新意和要求。还可以做一些不影响教学大局的教学尝试,逐步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目前由于各方面的条件尚不具备,我校在课程改革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并采取了一定的改进措施:

一、新课程改革步履艰难,存在教育经费不足的情况。

在我校,新课程中所使用的教具,不能购买。例如,数学一年级教学中需要色笔涂色,学生家长部分不理解,不给自己的孩子购买,并且有的学生把钱花在吃零食上,没有购买。学校没有资金为学生购买。这只是小例子。新课程的新教案中,媒体平台中,有使用CAI部分,并且有些知识需要上网查询,FLASH演示,将起到几课时的效果。可是无论如何,这只能停留在纸面上,无法实行。

二、考试仍然是衡量一位教师教学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标。

新课程实施中,考试仍然是衡量一位教师教学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标。不利于教师放心大胆的开展新课程。领导仍然是喊口号,表示在改革面前的决心和信心。但是,新课程改革对我校来说,目前只能算是刚刚起步。课程改革是一个大工程,不是一个学校想改就改的事,更不是短期内就能大见成效的事。我把此问题提出来讨论讨论,想想办法。

三、家长对课程改革质疑,更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

此次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参与者之一,家长也是新课程实施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学校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是顺利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保证。但是,新课程改革对于我校的家长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谈!他们不明白老师为什么一年级数学课要学生带色笔,更不明白老师为什么把课桌椅分成小组形式学习,刚开始,很多家长反对,认为这样会使学生分神讲话,影响学习,降低学习成绩。对于开展“学生成长记录袋”评比,家长不理解、不支持的居多。因此,为了让实验班学生家长对新课程有所了解,支持学校的课改实验,我校在一年级中开展家长听课咨询活动,家长逐渐表示对新课改的理解与支持。

学校诚信教育总结范文第2篇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命题,是引领校园文化风尚的切实主题,也是探索知行合一形成长效机制的时代难题。以笔者所在的天津师范大学为例,该校有着50多年优良的校园文化传统,近几年注重在诚信文化建设上全方位、多角度、合众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活动,特别在诚信教育体制机制的探索与实践道路上取得一定成效。

一、集中宣传、统一部署,不断巩固和传承诚信教育工作成果

当代大学生有许多鲜明的时代特征。但不容忽视的另一种现象是,在责任意识、合作精神、恒心毅力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培养和完善。特别是在校园中,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欠贷不还、简历造假等诚信缺失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诚信教育,是关乎国家事业、民族未来、社会稳定以及校园和谐的重大课题。上世纪90年代初,天津师大创造性地提出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德育一体化育人理念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让校园修身文化成为大学生立德正行的人生追求。因此,在诚信校园文化建设中,需要学校党委定位明确、思路明晰,各有关部门形成共识、齐推并进,对学生而言教育为主、管理为促,重在实践、内化于心。

在诚信教育中,天津师范大学一直坚持有定位、有目标、有策划、有落实、有宣传、有总结的六个有的原则,确保诚信教育做深、做透和做实。一是有定位。学校在策划阶段时,就其定位成一个全校型的品牌活动。二是有目标。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诚信文化与责任意识养成、倡导学生践行诚信行为,让学生能够对诚信文化及诚信理论知识进行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能够将个人诚信意识自觉、逐步地转化为诚信行为。从而使诚信教育与责任意识有机地结合,有效地促进和保障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优良校风学风、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和优化。三是有策划。无论是学校开展的活动,还是学院的特色活动,学校都做了科学的策划,有系统宏观的活动构建,也有具体明确的创意、主题、口号、项目和相关安排。四是有落实。对于活动的各个环节和方方面面,都在工作小组的统筹部署和安排下扎扎实实地做好。五是有宣传。学校高度重视活动的宣传工作,每年的诚信教育活动均在校内外各级媒体进行广泛报道。六是有总结。活动每做完一步,学校都对诚信教育工作进行总结,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并召开了天津师范大学诚信教育总结会,通典型代表发言、座谈交流、专家讲解、成果展示等环节,各基层学院的师生分享经验,相互学习,不断巩固和传承诚信教育的工作成果。

二、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努力开拓和丰富诚信教育活动载体

天津师范大学将诚信教育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协调诸多教育主体和各类资源的密切配合,注意结合大学生特点的方式方法,通过不断丰富和拓展教育活动载体,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从而形成体系与制度。

(一)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

天津师范大学每年开展的诚信教育宣传月活动,始终秉承突出主题教育,深化服务内涵的工作目标,努力做到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其中,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是诚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天津师范大学每年均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主题报告;此外还积极联络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的相关部门,积极开展资助、征信工作调研,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资助诚信教育工作提供专业支持;针对应届毕业生,每年集中开展诚信季主题教育,特别是针对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专门召开毕业还款工作大会暨诚信教育宣讲会,为贷款学生答疑解惑,宣讲诚信还款。专题讲座令诚信教育更具针对性,教育效果也更为突出。

(二)组织贴近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

诚信教育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开展贴近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和道德修养自觉性的有效途径。因此,诚信教育若只停留于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则其教育效果是有限的。只有将理论教育有机地融合到大学生文明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培养大学生的诚信观念,进而保证诚信观念在其思想深处的固化和教育效果的长久作用。天津师范大学通过开展主题突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多年来,各学院结合自身专业通过开展主题文化节、专题讲座、知识竞赛、辩论赛、舞台剧、征文、演讲、图片展、评选诚信自强之星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广泛宣传诚信文化,宣讲诚信事迹,倡导契约精神,不断丰富了诚信教育活动载体,同时形成了自身的实践教育体系。

(三)充分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加强宣传引导

除传统的教育宣传模式外,不断与时俱进,充分借助新媒体的宣传优势也成为了高校思想教育针线的重要宣传手段。为此,天津师范大学也进行了积极探索。2014年4月,该校学生处联合校党委宣传部在师大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和天师勤读微博、微信平台共同发起了我眼中的诚信主题讨论,充分借助新媒体、自媒体的宣传优势,在全校范围内掀起倡导诚信文明、学习诚信榜样、践行诚信文化的热潮。新颖的宣传方式得到了该校广大师生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短短一周内,各媒体平台便累计收到话题回复一千余条,进一步拓展了诚信教育的宣传载体。今后,新媒体、自媒体等活跃于青年学生群体之中的媒体平台,也必将成为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宣传媒介。

三、改革创新、勤于探索,致力建立和健全诚信教育体制机制

诚信教育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教育活动,在丰富教育手段,拓展教育载体的基础上,建立和健全相关的体制机制,是推动诚信教育工作持续开展的动力和保障。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的良好诚信品质,指导受教育者如何养成诚信之德,并在社会实践的各个领域中做一个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都诚实守信的合格的社会公民。因此,大学开设大学生诚信教育课有着特别意义,天津师范大学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学校诚信教育总结范文第3篇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日益严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部分大学生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等各方面原因,导致丧失诚信意识、缺乏诚信观念,在学习方面、经济方面和生活方面出现了很多不诚信的现象。例如在学校学习中弄虚作假、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生活上挥霍浪费、趋炎附势、经济交往中故意拖欠货款到期不还等这些问题。

这些诚信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大学生这个原属于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整体素质下降,在社会中的核心竞争力也下滑。再加上90后普遍存在的意识淡薄、自我中心等特点,大学生诚信教育迫在眉睫。针对这种情况,国家、社会和高校都积极地行动起来,采取各种方式力争改变和扭转大学生诚信方面的不利局面。

二、以高校团日活动为新载体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

(一)把握现状,联系实际情况。在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前,应立足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细致的调研摸底工作,深入了解学校团员队伍的诚信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团日活动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与合理的方案设计方向。制定有特色的、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实施方案。分步骤、分层次,层层推进主题教育活动。在主题团日活动的方式、活动安排、时间掌握真正做到切合实际,灵活多样,尽可能地使团员便于参与。

(二)增强意识,落实监管工作。为使以“诚信”为主题的团日活动顺利开展,学校各部门应强化主题团日活动的监管机制,为主题团日活动提供机制保障。同时,通过巡回检查、抽查、交叉督查等形式,针对诚信教育活动中出现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修改意见与建议,并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

(三)拓展阵地,建立网络平台。为了探索诚信教育的新方式、加强主题团日活动的影响与覆盖面,可联合易班等网上公共平台,推出“网上团支部”管理模式,抢先占领网络诚信教育的新阵地。在网上开辟“网上团支部”专区,充分利用网络空间存储量大、方便快捷、公开透明的优势和特点,实现活动预约、总结上传、评比、交流监督等程序全部网络化。

(四)形式创新,打造特色品牌。在主题团日活动中,应突出特色,创新理念。除开展统一主题的团日活动以外,采取在各年级、各专业中有针对性地开展长期性活动,并号召各团支部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主设计开展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活动方案。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团日活动评比,设置奖励机制。

(五)切合主题,紧抓诚信教育。主题团日活动要切合主题,牢牢把握住“诚信”这个中心,根据各年级的不同特点,分步分层地开展主题团日活动。一年级侧重开展网络诚信教育,帮助适应大学网络生活,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例如:收集网络恶意谣言,在易班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感言。二、三年级侧重开展学术诚信教育,加强考风考纪教育,提高学术综合素质。例如:“论抄袭作业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辩论赛的主题团日活动。四年级侧重开展经济诚信教育,确保为社会输出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人才。例如:请企业家开办关于经济诚信的讲座。

(六)有始有终,完善反馈制度。本着主题团日活动一方面要融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另一方面,要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在创新上下功夫,体现时代特征、专业特点和青年特点的原则,采取强化重点,示范带动的策略,加强评价机制、奖惩机制、创新机制建设。各班团支部注重发掘优秀的主题团日活动案例,先进团员青年典型,努力为主题团日活动的深入开展营造良好氛围。

学校诚信教育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族高校;诚信教育;国外经验

一、诚信内涵

(一)中国传统诚信内涵

“诚信”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是“诚实守信”的意思。《说文解字》对此作了权威解释:“诚,信也”,“信,诚也”。《周易》中说:“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子认为“民无信不立”。《吕氏春秋》说“交友不信,则离散忧愁,不能相亲”。由此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诉求,是仁义礼智等传统道德的综合体现[1]。

(二)西方诚信内涵

西方诚信观念源远流长,发源于古希腊,兴起于古罗马。西方诚信是商业文明的产物,很早就被视为一条重要的法律规则,并依靠法律强制力来保证它的实现。在西方的传统观念里,诚信不仅受制于契约关系和法律关系的约束,而且还和西方基督教文化观念联系在一起,契约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主要来自于上帝要求人们信守承诺。契约意识、宗教伦理以及功利主义的“信用伦理”使得西方在早期商品经济活动中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诚信道德观念。

(三)中西方诚信内涵对比

中国诚信文化重德性、轻规范,西方诚信文化重理性、轻教化。中国诚信注重挖掘其价值理性,不仅要求人们自觉遵守诚信规范,而且希望人们能够拥有诚信美德,成为道德高尚之人。而西方诚信追求工具理性,被称为“底线伦理”,要求人们在“契约社会”的行为合乎诚信规范标准,并不强求内在道德的提升。从普遍范围来看,中西诚信文化德行与理性的有效整合是必然趋势,在制度设计过程中汲取二者所长,设计出符合大学生自身特点的制度安排来。

二、诚信教育的意义

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的生活秩序;就集体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财富;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是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的具体要求,是高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和重点。高校作为思想道德的重要阵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源地、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应把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放在首位,把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列入重要的教育日程和内容。而现在大学生中的诚信缺失现象屡见不鲜,突出表现为学习诚信缺失、生活诚信缺失、就业诚信缺失等。邓红彬[2]认为,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主要是教育者的问题,如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考评制度等不适应当前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在坚定诚信教育理念、改进课堂教学、把握重点环节、丰富教育载体、加强制度建设以及注重师德修养等方面下功夫。

国外非常重视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美国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通过各大学都非常重要的诚信准则和诚信制度来进行的。日本的诚信教育几乎贯穿人的一生:父母在家中教育孩子“不许撒谎”,学校里耳濡目染的是“诚实”二字,在公司里“诚信”是普遍的经营理念。德国的诚信教育,父母以身作则。英国各高校并无统一的德育目标,但都将“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其诚信教育大都集中在如下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公民意识,使之懂得个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二是学习名人勇敢、诚实、无私的优良品质[3]。

三、民族高校诚信教育现状调查

笔者对西南民族大学800名各专业各民族在校学生进行调查,调查问卷设置如下:

1、你认为目前高校大学生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A.道德素质低下 B.人文素养不够 C.诚信缺失。

2、你平时关注诚信问题吗?

A.很关注 B.比较关注 C.不关注。

3、你认为诚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吗?

A.很重要 B.比较重要 C.不重要。

4、你认为自己是否诚信?

A.非常诚信 B.比较诚信 C.不诚信。

5、你认为你的诚信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6、你认为你的不诚信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7、你认为你身边的人诚信吗?

A.非常诚信 B.比较诚信 C.不诚信。

8、你认为他们的诚信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9、你认为他们的不诚信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0、你是什么民族?

该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当场完成当场回收,300份均为有效问卷。根据问卷结果,笔者将数据总结如下:

由此可见,大学生尽管承认诚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但他们认为高校学生群体存在的最严重问题是道德素质低下(48.3%)而非诚信缺失(19.9%),他们平时也并不十分关注(51.4%)诚信问题。然而,虽然他们并不关注诚信问题,但几乎所有人(93.7%)却普遍认为自己诚信,同时认为身边的其他人不诚信(62.8%)。这说明,学生有明显的诚信意识,但是却对诚信问题认识不清。他们普遍认为自己足够诚信,但对社会的诚信状况持悲观态度。

他们对第五个问题的回答也不尽相同。大部分同学(48.6%)认为自己平时的诚信主要体现在能够按时按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能够做到答应别人的事,一部分同学(22.7%)认为自己能够坚持考试不作弊、保证参与活动不食言,只有小部分同学(8.4%)认为自己能够坚持每件事情都做到诚实守信。由此可见,尽管他们对第四个问题的回答非常积极乐观,但事实上,他们并不如他们所认为的那样能够做到为人诚信。

四、民族高校诚信教育的可行途径

1、重视诚信教育环境培养,营造诚信教育文化氛围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校作为教育青少年的重要阵地,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具有诚信品质的学生是其责任义务,应收相当重视。学校管理者、教师及学生都应充当好诚信教育的角色。学校管理者应坦诚待人、表里如一、率先垂范,教师应遵纪守法、敬业爱生、教人求真,学生应尊敬师长、诚实学习、诚实做事、学做真人。营造诚信教育文化氛围同样重要,良好的诚信教育文化氛围就像一个孵化机,从中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具备诚信素养的学生。我校作为民族高校,开展“诚信校园”系列活动,如海报制作、观看影片、专家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宣传推广诚信教育,其中的活动策划主体为学生本身,这样使他们从活动目标、活动策划、活动开展等一条线的完成,了解新时代的诚信教育。此类活动达到了一定效果。学生普遍反映这一不受重视的主题逐渐为他们接受了解,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2、建立诚信教育制度,设置诚信教育课程

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建立诚信教育制度,是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迫切要求。在诚信教育开展过程中,我们要将“法制”和“德治”相结合,将教育的引导功能和制度的规约作用相结合[4]。如:《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公共必修课中增加诚信的内容,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设“诚信教育”课,不仅局限于举行诚信教育讲座,而是将诚信教育放在与必修课同等重要的位置,从而引导大学生以诚信作为道德价值取向,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内化基本规律,达到诚信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

3、借鉴国外诚信教育经验,丰富诚信教育内容

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制度,健全大学生信用体系目前我国大学生诚信缺失行为的严重性,令人堪忧,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应该是失信成本过低造成的[5]。目前大学生即使是在校期间存在着诚信缺失的行为,也没有诚信档案作为记载,对学生毕业后的生活并无大的影响。如果有了较为完整的诚信档案,并在诚信档案中记载着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诚信行为,一旦在档案中有了失信记录,就会造成将来社会活动的受限,相信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诚信行为重视起来的。

4、将民族教育与诚信教育相结合

作为民族高校,民族教育不可缺少,可以探讨试图将民族教育与诚信教育结合的途径。少数民族学生性格普遍比较内向,但是内心积极热情,对人对事充满诚意,并向往良好的人际关系。笔者认为,在少数民族和汉族学生中实行例如“诚信一对一”小组活动、民族诚信教育主题活动等丰富多彩的互动,可以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对诚信教育的兴趣和信心,他们也能从中学到更多有意义的内容。当然,这些都需要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相信在将来,诚信教育可以实现一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刘琼.青少年诚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少年研究,2004(3): 27-30.

[2]邓红彬,姚红.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1(1): 133-134.

[3]冯颜利,崔延强.国外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及启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4):68-70.

学校诚信教育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学 体育教学 诚信教育 措施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诚信是我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人们追求诚信,诚信之风朴实憨厚,历史悠久,已经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今年我国“两会”代表委员热切呼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树立社会道德新风,为实践中国梦夯实互信基础,用诚信建设托起“中国梦”。青少年时期是建立诚信人生的开始,是最关键的时期,也是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侵蚀干净的校园,对学生的成长及教育带来不利的影响,诚信已成为广大学生急需提高的课程。本文概述了体育教育和诚信教育的关系,阐述了国内外青少年诚信教育的现状,根据青少年时期在体育课中发展诚信教育的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广大青少年得到身体锻炼的同时收获诚信品质,为我们的“国民品格”的提高打下根基。

1.体育教育与诚信教育

体育是通过身体活动和其他一些辅手段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体育教育本身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特征是突出的教育性和教学性,是遵循人体身心的发展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也是世界沟通的语言,人类的无形资产。体育教育从属于诚信教育,诚信教育包括能促进诚信的任何教育手段,而体育教育就是其中的一个手段,也是对学生素质教育有现实和长远意义的手段,更应该重视并提高。

2.当代中学生诚信教育国内外现状

2.1国外对青少年诚信教育

美国等北美洲国家在对中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方面有一套独特的方法,他们更是重视对孩子青少年时期的诚信教育。美国波士顿大学教育学院设计的基础教材中突出了诚信方面的内容,其教材建议老师在班上组织讨论,向学生介绍“最大程度的诚实是最好的处世之道”这句谚语。瑞士很早就将“诚信”入法,1907年瑞士国会通过的《瑞士民法典》是世界上最早制定的民法典之一,这部法典的第二条就规定“任何人行使任何权利,或履行义务,均应以诚实信用为之”,使诚信原则成为民法的基本原则。

2.2我国青少年诚信教育

我国的青少年诚信教育主要是围绕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中诚信教育并没有很好的贯彻和实施,对学生起实际作用的诚信教育措施很少,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方法和技能都很少,学校、家庭和社会更要懂得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性,而在体育教学中得诚信教育也可谓是对诚信教育的独辟蹊径。

3.中学体育教学进行诚信教育的优势

3.1教育发展时期的优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从娃娃抓起,青少年是社会中最有朝气,最有创新精神,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是国家的未来。他们若干年后将走向社会,他们的信用意识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啊。在思想方面,中学阶段学生处于青春期,也是自塑世界观人生观的开始时期;在身体方面,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最关键的时期,在体育课中能更好更科学的锻炼身体,这一时期进行诚信教育是双管齐下,而且培育起来的诚信,更牢固,不易蜕变。

3.2教育实践性强的优势

诚信品质的形成,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这种品质是在实践体验中、社会活动交往中逐步积累形成的,现在的中学诚信教育理论性强,实践性少,这种教学观念、教学形式落后,体育课中则很好的解决了这样的难题,体育教育最核心的就是学生要身体力行,运动起来,在一种社会氛围和运动中向学生进行思想、行为、品德教育,并与生理、心理、社会融为一体,使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实践的磨炼中由量变到质变。

3.3教育持续性强的优势

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期的系统的进行训练、理解和渗透。增进学生健康是以体育教学目标的多元性,教材的思想性,教学的针对性,对学生的道德行为、思想品质、集体观念、诚实守信等和方面综合素质都有极好的教育价值,这样良好的诚信品质在长期的磨炼中随之养成,体育课作为中学生的必修课,可以使学生们得到一个长时间有效的诚信训练,建立这种长效机制更能从根本上做到诚信待人。

4.中学体育教学贯彻实施诚信教育的措施

4.1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侧重支持

环境育诚是诚信教育的前提。在家庭中,父母给予孩子最直接的影响,应以身作则,另外学生会在青少年时期模仿父母处理事情的态度和方法,而诚信也居于其中;学校是最主要、最经常的生活学习环境,要加强校园道德氛围建设,优化诚信教育环境,在体育课中侧重学生诚信方面的活动,形成潜移默化和具有导向性的诚信锻炼,并在其他的课堂上有一定的应用。社会上,更该重视青少年的成长,全民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举报街道社区篮球足球等活动时,不用聘请裁判,自觉遵守规则,市区准备诚信活动周等,此外,政府部门也应进一步采取措施使社会诚信对青少年发展起积极作用。

4.2体育教师加强自身素质和教育水平

为人师表、以身立教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因此,体育教师应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定期进修和培训,以自身的诚信带动学生诚信水平的提高,更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严格要求自己,言必行,行必果,以身作则,做诚实守信的模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染学生,使之成为一种感性的、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从而达到诚信教育的目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结合学生体育教材、体育课堂常规和学生中学时期身心发展特点,科学的把诚信教育融入进去,并从实际上生活中带动学生诚信行为。

4.3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相互结合

在体育课堂上的诚信教育要与学生思想教育相结合,要做到每次课前有要求,课中有评价,课后有小结,把诚信根植于学生心中,把诚信作为学生自身行为的准则;诚信教育要与课堂常规结合,教师抓好体育课堂常规、考勤、考核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对遵守常规的学生给予肯定,对违反常规的学生进行批评和教育,培养学生养成文明礼貌、遵守规则的品质;诚信教育与学生体育课活动结合,体育活动种类多,竞争性、动态性强,突发事件也会偶然发生,这对学生的言行举止、诚实待人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过程,并结合体育教材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明自己的观点,教师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反应,通过集体和客观的评价、引导,让学生对实际问题有所认识,有所行动,有所领悟。

5.建议

5.1在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的身体锻炼和诚信教育活动相结合。

5.2在中学时期是学生身体和心理成长最关键时期,每周应增设一节体育课或者组织较长时间课间操和体育课堂。

参考文献

[1] 蓝庆华;青少年诚信意识的缺失及培养[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2] 罗文;中学生诚信教育问题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金艳;如何加强中学生的诚信教育[J];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