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产业链发展研究

产业链发展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产业链发展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产业链发展研究

产业链发展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字: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整合

移动互联网是指基于移动通信系统,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以获取和使用互联网资源和服务。移动互联网使得互联网行业进入新的产业周期:第一,它改变了互联网接入终端的方式。第二,互联网用户消费方式和业务模式发生改变。对其产业链的分析意义重大。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现状分析

(一)产业链构成

(1)移动运营商。运营商直接面对大量的用户,掌握着与用户沟通的渠道,为产业链上的其它环节提供服务和收费平台,在整个产业链中居于主导地位。目前我国有单价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2)终端厂商。移动终端厂商主要负责为用户提供移动终端设备。与产业链其它环节比较,该环节门槛较低,积聚了大量厂商,竞争激烈。比较有实力的厂商有苹果、三星,而国内则有中兴、华为等。越来越多的终端厂商不止局限于生产硬件,同时也希望参与到产业链其他环节中。

(3)服务提供商。服务提供商主要是向用户提供各种服务和应用。在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服务提供商通过移动运营商的网络平台向用户提供服务和应用,是决定整个行业市场需求和用户满意程度的关键环节。互联网企业凭借其在互联网行业积累的经验和优势,逐渐成为移动互联网行业的主要服务提供商。

(4)用户。他们是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最终环节,处于产业链的终端,是各种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接受者和体验者,也是未来市场的主宰。用户对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需求呈现个性化、交互性、多媒体三个显著特点。

除此之外,移动互联网产业链还包括芯片厂商、屏幕厂商等等。随着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其产业链的构成将会更加细分。

(一)产业链特点

(1)参与主体多元化。

与语音时代相比,3G时代厂商的进入门槛大为降低,使得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产业链中,有传统的互联网企业,如百度,有新兴的科技公司,如小米等。这意味着,移动互联网时代产业链变得更加复杂化同时参与主体也更多元化,甚至很多传统的企业也运用互联网思维参与到了浪潮当中。

(2)运营商控制力减弱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作为移动通信产业链的主导者,如今仍然控制着中国的移动通信产业链。但是从国外的经验及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可以判断,运营商很有可能沦落为“管道”,近几年出现的OTT(overthetop)类的应用,如微信、易信等一类的移动即时通讯应用已经对其传统语音和信息服务业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3)终端厂商和互联网企业作用显著。

终端厂商如苹果公司,互联网企业如谷歌公司等,很好的抓住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以用户为导向的特点,积极创新商业模式,在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也极大地削弱了移动运营商在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使得运营商在未来的产业链的竞争中被边缘化,最后只能是一个流量提供者。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演变趋势

(一)去中心化

在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发展初期,移动运营商处于产业链的中心地位。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以移动运营商为中心的传统行业格局正逐渐向由移动运营商、服务提供商、终端厂商共同主导的格局转变,产业链呈现出去中心化的发展趋势。

其一,产业链参与主体增多。移动互联网行业市场新进入者不断增多,如广告主、应用开发商等。同时,很多传统企业正努力尝试着参与到新兴的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其二,其他环节对产业链的影响增强。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的其他环节主体积极地向产业链的上下游整合,冲击着运营商的主导地位。苹果公司的“终端+内容”商业模式,直接绕开了运营商,为产业链上游的应用开发商提品的平台,提高了终端厂商对产业链的掌控能力。

(二)全行业的竞合趋势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正在由行业内竞争向全行业的竞争与合作演变,各个环节之间协同合作趋势加强,其内部的产业链结构也在发生整合、演变;与此同时,企业竞争不再是单一环节和单一市场的竞争,而是渐渐上升为企业所处产业链的综合实力的竞争。

(三)平台化竞争趋势

移动运营商、服务提供商、终端厂商等充分接入产业链的上下游,在价值传递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增值的这一思路充分展示了移动互联网产业服务趋于平台化。以中国移动为例,由早期封闭的移动梦网向专门化、开放化、协作化的移动MM转变的过程展示了其清晰的平台化思路。谁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平台的优势也就越明显,在未来的竞争中也将处于优势地位。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策略建议

根据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发展趋势,可以对其发展提出以下几种思路:第一种,纵向结盟产业链整合。通过与产业链上下游主体合作,建立战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具体例子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电信运营商与手机厂商的纵向结盟。运营商通过合约机,提供不同价格和内容的话费合约套餐,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打下终端市场的坚实基础。二是互联网企业与终端制造商纵向结盟。互联网企业如阿里巴巴、盛大都已经制造出各自的移动终端,形成各自的移动互联网入口。第二种,纵向一体化产业链整合。就是通过核心参与主体形成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完全控制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如电信运营商开始向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变,建立自己的应用平台,在业务提供、渠道营销、品牌强化、价格拉动等方面重视空前,并开始从用户需求出发,希望成为专业的服务提供商,控制产业链中的更多的环节。

参考文献:

[1]杨峰义.产业链整合移动互联网成为热点[J].世界电信,2009(12).

[2]芮明杰,刘明宇.网络状产业链的知识整合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

产业链发展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产品;生鲜电子商务;“1+N+G”模式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日益成为商家营销的重要渠道和手段,农产品电子商务也应运而生。在众多农产品中,生鲜产品毛利率高、竞争程度小、发展潜力大,但由于配送成本高、销量小、品类少、周期长、前期投入成本大等因素的制约,现在发展很缓慢,本文就是要站在政府和厂商的角度,来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阻碍因素,使其发展更加畅通,解决供需矛盾,使农户和消费者利益最大化。

一、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自1995年以来,我国农产品电商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粮食网上交易率率先探路阶段(1995-2005年):1995年郑州商品交易所集诚现货网成立,开始探索粮食在网上的流动,2000年中华粮网成立。2005年开创中央储备粮网上交易探索。第二阶段:生鲜电商产生阶段(2005-2012年):2005年易果网成立,2008年出现了专注做有机食品的和乐康及沱沱工社,上述企业开始都是做小众市场。2009-2012年之间,涌现了一大批生鲜电商。很多的商家进入该行业,导致了行业泡沫的产生,当时的市场需求较小,而生鲜电商的模式也是照搬了其他电商的模式,最终很多企业倒闭。第三阶段:生鲜电商引起社会重视(2012-2013年):2012年转折开始。当时刚成立一年的生鲜电商“本来生活”凭“褚橙进京”的事件引起社会重视,2013年的“京城荔枝大战”让生鲜电商再度引起人们热议。但是,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依然十分艰难。第四阶段:2013年――至今:以顺风优选、1号生鲜、本来生活、沱沱工社、美味七七、甫田、菜管家等为代表的第三阶段创业的生鲜商家,都获得了强大的资金注入。在这期间,B2C、C2C、C2B、O2O等各种模式竞相推出,越来越多的网络工具,如宽带电信网、数字电视网、新一代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微博、微信等为商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工具。

二、发展生鲜产品电子商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冷链物流的建设与选择问题

生鲜产品的易变质性以及在配送上的时效性要求生鲜电商必须采用冷链物流来保证新鲜度。然而冷链物流高昂的建设成本使得生鲜产品的利润摊薄,制约了生鲜电子商务规模的扩大。目前市场上能够提供全程冷链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并不多,而服务价格、配送范围、冷链操作符合生鲜电子商务企业要求的更少。

(二)商业运营模式的问题

目前我国生鲜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大致分为四类:①独立运营的垂直型电子商务(这类企业定位于高端用户,受配送和运营成本的约束,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区域性特征较为明显);②基于平台的综合性生鲜电子商务(该类企业依托电子商务平台的流量优势开设生鲜类频道,生鲜产品只是其中涉及的一部分);③物流企业独立运营的生鲜电子商务(该类企业依托自身的物流设施优势开展生鲜电子商务,但该类企业对终端消费者的市场需求认识不深,缺少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品);④传统超市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O2O模式(这类企业在线上揽客,在线下依托门店进行配送。但难以完全满足生鲜需要的冷链物流)。

(三)消费者的习惯以及信任问题

生鲜产品的消费者往往习惯在传统超市或菜市场亲自挑选购买,目标定位太单一必然无法实现规模效应,甚至可能使得生鲜电子商务仅仅作为超市和菜市场的补充而存在。而且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严峻。在缺少第三方食品质量认证和监督的情况下,如何让消费者信任生鲜电子商务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我国生鲜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

本文认为可以通过产业链的集群实现目前存在的问题,生鲜电子商务的规模化发展必然要求物流和销售相分离。通过专业化分工来降低生鲜电子商务的物流成本。为此,本文提出利用产业链“1+N+G”模式并结合“O2O”模式发展生鲜电商。“1”指的是具有雄厚资金实力和物流设备的大电商,N则是指散在各个地区的小连锁电商,“G”则是指政府为生鲜电商所开辟的专用绿色通道。

“1+N+G”模式的主要思路是在全国范围内选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资金实力雄厚的、技术条件、人员素质高的电商,然后在各自相应的地区分别建立自己的产业链,吸收一些相关的小型电子商务企业以形成规模帮助其整体的发展,从源头控制整个地区的生鲜产品的生产,以生产基地为中心,附近相关的门店和居民区为半径进行订单销售,由电商巨头的专业物流团队配送,每个地区建立一个总的生产基地,由这个生产基地完成当地居民需要的各种生鲜食品,并进行专业包装,销售之前的环节均在这个大的生产基地完成,政府提供畅通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内减少物流的时间以降低物流成本。一切销售均在实体店完成,对于生鲜食品保鲜和温度要求高的,线上应该采取提前下单预定的方式,在线下销售的则按照本地居民的消费习惯对供应数量进行相应的调整。

此模式产业链的一端是电商巨头,另一端就是消费者,在这个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与电商巨头紧密相关,因此必须要求电商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实力雄厚,而在全国范围内复制这一模式,则类似于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化发展,这种模式将颠覆传统的商业运营理念,彻底改变当当、淘宝等独占电子商务市场的格局。产业集群化是电子商务产业的主要发展趋势,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各国大城市的重要发展战略。

基于“1+N+G”模式的设想,对发展生鲜电商产业的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建议:①促进产业链中的各个相关电子商务企业的协同发展与合作。核心的电商巨头应该为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积极引导产业链上的各部分共同学习、协同开发创新技术;②统一产业链上各个物流部分的行业标准。电子商务产业链系统的标准化对于减少物流成本、规制物流企业内部管理和与国际标准接轨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的提高产业链系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③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丰富产品的多样性;④政府助推生鲜电商发展,建设生鲜电商绿色通道。完善生鲜产品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帮助生鲜电商建立统一的食品检测和监督制度。对相关冷链物流企业、生鲜电商相关企业以及农业生产企业提供财税支持,减轻企业负担,加快产业链上各相关企业的发展。(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杨晓楼.生鲜O2O供应链协调研究.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01):97-98

[2] 刘静.生鲜电子商务O2O模式探讨.现代商业.2013(36):84-85

[3] 艾瑞咨询.2013年中国生鲜电商发展简报.2014

[4] 史毅飞.生鲜产品电商的现状及发展对策.中国电子商务,2013(07)

[5] 中国物流产品网,农产品物流系统的建设[OL].2009-11-16

[6] 傅泽田,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研究[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2-5-1,89~112.

[7] 胡天石,傅铁信,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分析[J].《农产品市场 周刊》,2005-05-30.

[8] 彭慧萍,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交易成本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115~117

[9] 高凌云,电子商务技术在新农村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3

[10] 杜昕诺,于三红,韩家亮.网购生鲜――电子商务行业的新爆点,2014

产业链发展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甘蔗;蔗糖业;循环经济;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5-1199-03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Cane Sugar Circular Economy Based on

the View of Industrial Chain

WAN Huan

(College of Financial and Economics, Gu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iuzhou 545006,Guangxi,China)

Abstract: We proce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y chain, analysis the drawbacks of cane sugar industry in the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mode, explore the idea of building a cane sugar industry circular economy industrial chain, and provide reference to further promote the cane sugar industry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the formation of industrial chain.

Key words: sugar cane; cane sugar industry; circular economy; industry chain

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蔗糖业主要包括甘蔗种植和蔗糖生产两大部分,涉及糖料基地建设、良种培育、原料蔗生产、制糖、蔗渣和糖蜜的综合利用等环节。甘蔗是中国主要的糖料作物,种植面积占中国常年糖料作物面积的85%以上,产糖量占食糖总产量的90%以上。蔗糖业已成为主产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蔗糖业总体发展势头良好。然而,中国蔗糖业发展过分依赖资源消耗的增长方式仍然没有改变,产业链也较短。目前,部分蔗区仍然存在着甘蔗种植分散、蔗地单产偏低、蔗农和制糖企业收益不高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根源于蔗糖业传统发展模式的种种弊端。

1 蔗糖业发展概况

2011年中国糖料作物播种面积181万hm2,同比增长7.28%。其中主产区广西糖料作物播种面积104万hm2,同比增长2.63%;云南糖料作物播种面积33万hm2,同比增长13.86%。2011/2012榨季全国收购糖料量将达到10 008万t,产糖1 200万t。其中广西预计产糖量为700万t,云南预计产糖量为210万t以上。2011/2012榨季国内食糖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国内糖价在一定时间段内将持续高位运行。蔗糖业的迅猛发展使得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食糖生产国和消费国,产糖量、消费量均占世界食糖总产和总消费量的7%左右[1]。

2 蔗糖业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

2.1 蔗农分散种植甘蔗,规模效益难以实现

目前,国内不少蔗区甘蔗的种植仍然以“单家独户”的模式为主,处于零星生产状态,而世界主要产糖大国蔗区规模较大,多以农场或糖厂自办基地为主。如美国糖厂的甘蔗原料大部分由自己的农场供给,很少部分靠农场主供给,其拥有的蔗地规模一般有近千英亩,植蔗的单位生产率比中国高4~8倍[2]。相对封闭的种植模式使得甘蔗种植成本居高不下,并且割裂了与其他蔗农的沟通联系;原料蔗的出售也只能被动地等待制糖企业与之联系,对于原料蔗价格的波动不敏感。与此同时,这种封闭的模式无法真正改进甘蔗的良种培育技术,原料蔗产量和质量无法提高,规模效益难以实现。

2.2 产品单一,产业化经营模式相对落后

我国主要蔗区的产品比较单一,集中于白砂糖和绵白糖两种产品,无法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而在国外蔗糖业发达地区,制糖企业正在大力发展以甘蔗为原料的综合产品,有些糖厂的蔗叶、蔗渣利用率甚至达到100%。同时,中国蔗糖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相对落后,基本上都是属于简单的“企业+蔗农”模式,缺乏制糖企业和蔗农之间有效沟通的平台,往往造成信息传递不及时、双方难以达成互利双赢的协议、双方的利益也缺乏保障的局面。一旦遇到糖价剧烈波动、市场不稳定的时期,制糖企业和蔗农都只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履行协议,违约风险大幅度增加。

2.3 制糖企业分工不合理,产业链较短

目前世界主要产糖大国大多数都实行原糖、精炼糖“两步法”生产模式,食糖生产特点是“季节性生产,全年加工”。但中国某些地区的制糖企业基本上只能在甘蔗收获期进行生产,尚未按分工协作的方式实现长年均衡生产,是“两糖合一”(原糖和精炼糖)的“一步法”生产体系。这种生产模式不但使得人员在甘蔗非收获期大量闲置,而且不利于糖价的稳定。此外,传统发展模式的产业链较短,它只是延伸到蔗糖的生产环节而已。制糖过程中的副产物如糖蜜和滤泥,制糖企业或是直接遗弃或是简单利用,没有挖掘这些副产物的经济价值,没有建立和相关产业的密切联系,当然也就无法提高制糖企业的经济效益了。

3 构建蔗糖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思路

3.1 产业链的上游――甘蔗种植和糖料基地紧密结合,提高蔗地产出效率

我国各蔗区甘蔗种植规模和产出差异较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落后蔗区没有建立起良种培育和种植的基地,蔗农分散种植,各自为政,难以实现规模效益。而像广西、云南等主要蔗区通过建立糖料基地这个平台,很好地将良种培育和甘蔗种植结合起来,大大提升了种植效率,获得了较高的收益,提高了蔗农的生产积极性。

甘蔗种植基地的建设不仅包含良种培育和种植,还应该为此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首先,可以在基地发展畜牧业养殖,用蔗梢、蔗叶作为牲畜的食物,而牲畜的排泄物又可以作为甘蔗种植的肥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其次,蔗叶可以直接还田循环利用。云南蔗区已经采取这种方式,实现了蔗田有效保水,使甘蔗单产平均增加7 500 kg/hm2;再次,要在甘蔗种植基地实现收割机械化。目前国内部分蔗区甘蔗种植机械化程度较低,人工成本几乎占了生产成本的一半,大部分甘蔗都是人工砍收的,效率较低。因此,实现机械化收割是降低种植成本的关键环节之一。

3.2 产业链的中游――提高蔗糖质量,发展蔗糖深加工业

蔗糖是食品的调味品,人们在食用蔗糖以后,经过消化、分解为单糖(葡萄糖和果糖)而被人体吸收利用,产生热能,维护生理机能,可以恢复体力、解除疲劳。并且,蔗糖产量较大,供给比较充足,是一种既安全又经济的能量来源。因此,蔗糖的生产和加工是蔗区制糖企业打通上游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具体的思路为:首先,采取许多经济作物产区常用的做法,即建立蔗农―种植基地―制糖企业的联结互动模式,制糖企业应该选址在种植基地周边,一方面使得企业收购原料蔗的运输成本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种植基地牲畜的排泄物生产沼气,作为工业生产的能源动力之一;其次,可以对质量较高的蔗糖进行技术处理,用于不同食品的增色、防腐,提高食品的附加值,对于质量和纯度较一般的蔗糖用于生产食糖,供老百姓日常调味所用,提高蔗糖的利用效益。在食品调味加工方面,许多制糖企业已经实现了技术突破,将蔗糖用于生产低聚果糖、山梨醇等保健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大大拓展了制糖企业的经营业务范围,并使得蔗糖产业链得到了延伸。如果这些技术在国内进行推广的话,将大幅度提高制糖企业的经营效益。

3.3 产业链的下游――实现制糖副产物的资源再利用

在蔗糖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副产物,这些副产物表面上看起来并无利用价值,其实它们蕴涵着巨大的经济价值。首先,对原料蔗进行加工生产蔗糖,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蔗渣,在大部分蔗区,蔗渣仅仅作为动物的一种饲料,用途比较单一。然而,蔗渣的用途非常广泛,蔗渣燃烧产生的热量可以直接用于蔗区种植基地和制糖企业发电的需要,实现跟上中游产业链的沟通互动,大大节约用电成本。蔗渣还可以作为造纸、一次性筷子、纸碟的生产,大大减少林木资源的耗费,既经济又环保,不会造成任何污染。因此,制糖企业可以和这些关联产业进行密切合作,使产业链纵向延伸,带动关联产业的健康发展;其次,制糖过程中产生的糖蜜和滤泥同样可以实现资源再利用。糖蜜是工业制糖过程中产生的,蔗糖结晶后,剩余的是一些不能结晶但仍含有较多糖分的液体残留物。它是很好的发酵原料,可以用作制造酵母、味精、有机酸等的原料。在部分蔗区,许多企业将糖蜜作为生产酒精的重要原材料。滤泥是在制糖过程中,由于混合汁所含的有机物质对蔗糖结晶不利,通过向混合汁加入氢氧化钙、二氧化硫等使有机物沉淀下来,沉淀物通过压滤机等设备而得到的滤渣,它是甘蔗制糖的重要副产品之一。由于它富含氮、磷、钾等养分和微量元素,可以作为良好的有机肥料,将它循环利用对甘蔗地进行施肥,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土壤的肥力,提高甘蔗的产量。

4 加快蔗糖业循环经济发展和产业链形成的建议

4.1 甘蔗种植方面

1)加快蔗区基础设施建设。广大蔗区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一步完善蔗区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加快蔗区各类灌区节水改造、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积极发展各种方式的灌溉,不断扩大蔗区的有效灌溉面积,解决蔗区干旱和抗旱水源问题,提高蔗区农业抵御各种灾害风险的能力,夯实甘蔗增产增收的基础。其次,优先进行蔗区道路建设,将制糖企业投入蔗区道路建设及维护的资金统筹管理。

2)丰富甘蔗品种,促进甘蔗品种更新换代。可以从蔗糖业发达的其他地区引进甘蔗的优良品种,同时也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培育适合不同蔗区栽种的优良品种,做好品种的更替和后备良种的储备工作,以加快甘蔗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实现甘蔗种植品种的多样化。

3)提高甘蔗种植机械化程度,注重加强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的试验与示范工作[3]。实现高度机械化种植是提高甘蔗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的有效途径。因此,蔗区首先要推广和普及甘蔗种植机械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其次政府相关部门要出台优惠政策补贴蔗农购买机械设备,加快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步伐。

4.2 蔗糖加工方面

1)对现有糖厂进行改造升级,提高生产效率。目前,部分蔗区的许多制糖企业仍然没有进行合理的产业链分工,一家企业同时兼顾原糖和精炼糖的生产,无法实现专业化规模生产和经营。因此,建议将规模较小的制糖企业改造为原糖生产企业,不用改造现有的设备和工艺就可维持原有生产规模。而将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制糖企业改造为专业精炼糖生产企业,生产处于产业链高端、附加值较高的精炼糖产品,使其逐渐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糖企业。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培养新糖料品种、新包装研发和甘蔗综合利用的大型基地。

2)提高蔗糖加工的附加值,拉动关联产业发展。甘蔗除大部分蔗糖分被提取出来制备成品糖外,有机非糖分大都被转移到糖厂副产品中,主要包括蔗渣、糖蜜和滤泥等。由于含有多种有机成分,且产量巨大,因而具有很高利用价值。因此,要加大蔗糖副产品的开发利用,提高蔗糖加工的附加值。同时,蔗糖业和酒精、生物能源、食品、有机复合肥等产业关系密切,要促进蔗糖业向生物化工等相关产业延伸,提高综合生产效益,构建“甘蔗―制糖―糖蜜―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还田种蔗”的产业集群[4],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4.3 政府层面

1)政府要重视蔗糖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是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新思路,而像蔗糖业这样的产业就比较适合于循环经济模式。因此,政府部门应该首先接受和认同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将其作为蔗糖业发展的指导模式,并在产业规划报告中予以体现。其次,政府应该集合农业经济部门、大学和专业科研机构加强对循环经济模式的理论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及时运用于蔗糖业的发展。只有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才能更有效地加快蔗糖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2)政府要引导蔗区实现蔗农―种植基地―制糖企业模式的形成,创新利益联结机制――“订单农业+价格联动”[5]。实现蔗农―种植基地―制糖企业联结互动模式仅仅依靠市场自发形成是不现实的。因为不同的市场主体往往会由于短视行为,只关注自己的工作和自身的发展,忽视产业链形成带来的巨大潜力。此时,地方政府农业管理部门应该引导蔗农和制糖企业加强联系,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尤其是对于原料蔗价格和蔗糖价格等信息要及时传递,以便各方主体及时进行生产决策。种植基地的建设需要政府财政投入资金,或者是政府和制糖企业共同投入资金来完成,而这些投入都可以通过相关产品的出售,制糖企业能够获得相应的收益作为回报,政府也能得到相应的税收收入。对于种植基地的日常管理应该由蔗农和制糖企业共同参与,相互监督和制衡,并定期向地方政府农业管理部门汇报工作。

3)政府要促进蔗糖业产业链向关联产业延伸。政府作为整个产业布局的规划者和指挥者,不能够仅仅关注到蔗糖业自身的发展,应该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大力支持蔗糖业的关联产业发展。如前面所提到的食品加工行业、化工行业、造纸行业等都应该纳入蔗糖业发展的大格局当中,统筹发展,打通蔗糖业内部产业链,并向外部产业延伸。

参考文献:

[1] 国家种植业管理司农情处.我国甘蔗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R].云南糖网,2008-01-27.

[2] 王红英,欧阳玉萍.优化产业生态 做大做强我国蔗糖业――广西蔗糖产业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N].期货日报,2010-02-08(3).

[3] 贺贵柏.试论广西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J].甘蔗糖业,2012(2):56-57.

产业链发展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长白山人参;品牌发展;问题;对策

1 长白山人参品牌发展现状

人参作为吉林省外交的一张名片,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其发展却颇为波折,直到2010年吉林省19号文《关于振兴人参产业的意见》,才开始逐渐对长白山人参品牌的发展重视起来。到2012年8月,国家批准长白山人参人工种植进入新资源食品领域, 给长白山人参品牌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带来了新的机遇。自2010年长白山人参品牌开始使用,到2015年拥有“长白山人参”品牌的企业已经达到29户,产品95种。

2 长白山人参品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生产上没有规范的制度及流程

在人参的种植上,以农户单独经营为主,规模不一,标准不定,导致在管理上有很大的难度。虽然在种源的选择上国家和吉林省都出台了相关的标准和操作规程,但是却未强制实施。农户为了追求短期效益,滥用农药、化肥的情况常有发生,导致人参的产量、质量参差不齐,很多指标不达标,卖不上高价钱,也影响了接下来的加工、销售环节,从源头上影响了长白山人参品牌的发展。

2.2 加工技术水平低,产品品种单一

长白山人参的加工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除了少数通过GMP的企业外,多数是参农自家加工。这样加工出来的人参产品难以符合国际标准,也不能实现规模经济。此外,长白山人参深加工品种较少,且科技含量较低,主要以生产药材原材料为主,约占总数的80%。由于2012年才批准“药食同源”,人参类食品、保健食品开发都比较少。其他人参深加工产品也比较少,产品附加值低。

2.3 销售和流通上渠道覆盖率低

长白山人参的最大交易集散地为抚松万良人参交易市场,此外集安清河也是国内规模较大的人参专业交易市场。但是,这样的市场主要经营的是鲜参批发,普通消费者购买量占比非常小。可供大众消费的购买渠道很有限,慕名到长白山旅游的游客想买长白山人参作为旅游纪念品的选择也很少,渠道覆盖率和知名度还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2.4 消费上“药食同源”理念淡薄

由于长白山人参在2012年才被批准进入新资源食品领域,中国人民在消费上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对于人参的用途大多还停留在会上火,不适宜用于日常食用上,在消费上“药食同源”理念单薄。我国每年每人食用人参5g,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的国家,人参消费不足20亿元。

3 提升长白山人参品牌竞争力的对策

3.1 规范人参的生产

3.1.1 注重统筹规划生产布局

长白山人参的种植集中于吉林省的几个县镇,种植面积以及种植时间都应该由政府严格把控,以免出现产量过大影响价格的问题,也要避免出现砍伐森林改成参地的情况出现,保证长白山人参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3.1.2 规范良种、农药、化肥的生产和使用

由于长白山人参儆谂┎品,种植的品种非常重要,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对已经建有人参良种培育的基地进行监管并推广使用。针对目前存在的农药、重金属超标等问题,本文认为应该统一对化肥、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对种植户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进行培训。此外应该在长白山人参主产的乡镇设立良种、肥料、农药等农用物资连锁机构,保证重要生产资料的质量。

3.1.3 建立质量可追溯系统

对于长白山人参质量的管理,长远来看,应该建立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对于人参的种植、加工、流通等各环节采用信息化手段记录质量安全数据和责任主体的行为,这样产品一旦发现问题马上就能追踪到具体的质量安全责任主体和相关信息,有效的促使各环节的企业和个人按质量要求标准进行生产销售。

3.1.4 加强与农户的深度合作,保证产品品质

农户是品牌运营的起点,其产品水平对最终产品的品牌价值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对此政府和企业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工企业、销售企业均应着力强化与农户长期合作,通过签署长期采购协议、规定种植规范要求,积极参与农户选种、肥料、农药的选择,到指定连锁机构购买生产资料,并提供技术支持,提高长白山人参原材料的品质,以此为基础打造高质量长白山人参品牌。

3.2 人参加工上要扶持龙头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

3.2.1 用经济利益驱动品牌,扶持龙头企业

各级政府要兑现对注册各类商标和争创驰名、地理标志商标的奖励与补贴政策,实现企业从被动对待商标到主动申请注册商标的转变,并扶持有潜力的龙头企业。只有大型的龙头企业才有资金、有实力、有动力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延长拓宽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

3.2.2 促进产学研合作

企业对市场需求的了解方面要多于高校和科研机构,但其技术创新能力方面不如高校和科研机构,这样通过产学研合作便弥补了彼此的短板,企业的需求引领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方向,而高校和科研机构可以为企业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形成双方共赢的局面,为企业创建自主品牌提供了技术保障,促进长白山人参品牌的发展。

3.3 流通和销售环节

3.3.1 政府加大对长白山人参品牌发展资金上的扶持力度

自2010年起,长白山人参产业的发展已经有吉林省政府专项资金的扶持,但是扶持力度还不够大,吉林省政府可以向国家申请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长白山人参品牌的发展,如产品研发、对长白山人参实行价格保护、以及长白山人参的宣传等。

3.3.2 增加长白山人参的购买渠道

截至到2015年,已经有8个长白山人参专营店建成,但是覆盖面还远远不够。在购买渠道上应该拓宽思路,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开设长白山人参直营店,还应该发展加盟店,快速地铺开全国的销售网络,扩大影响力,方便消费者购买。此外,在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也应该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包括微信公众平台等的销售。

3.3.3 整合品牌传播

长白山人参品牌整合传播的前提是由政府建立一个专门的部门,专门组建一个团队负责统筹制定品牌整合营销传播方案。首先要从战略高度制定关于长白山人参品牌长远发展的品牌传播规划,统一区域品牌传播的品牌价值观、品牌形象以及总体的品牌定位。然后,确定整合营销传播流程规划、传播媒介选择与组合等战术管理,将长白山人参品牌文化、品牌理念准确地传递给目标消费群体,进而促进长白山人参品牌的发展。

3.4 在消费环节着力宣传“药食同源”

我国对人参及人参制品的消费一直比较保守,对人参的功效也一直存在多食会上火等误区。在这个问题上应该着力宣传人参“药食同源”理念,加大人参食品、保健食品的开发,引导公众正确消费人参产品。在权威学术杂志、报纸上应该增加专家撰写的对长白山人参保健作用的文章,并可以由有关部门组织赞助热门电视剧宣传长白山人参产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肖艳.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长白山地区品牌经济影响因素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2016(1).

产业链发展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区位优势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5-0058-02

大连现已成为辽宁省区位发展战略重要经济中心城市,在整个“十一五”期间,尽管作为历史传承的重化工城市的底色依然浓厚,但新兴产业已经集群式崛起成为大连市经济的突出亮点,其未来发展空间和发展势头引人瞩目。步入“十二五”以来,在大连市工业和信息化蓄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大背景下,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将承载起大连市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使命,并有望形成城市乃至辽宁省的区位竞争优势。

一、大连市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及目标

大连市作为老工业基地,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传统产业包括石化、造船、机车、重型装备等领域,在全省乃至全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进入新世纪以来,石油化工、现代装备制造、船舶制造、电子信息和软件等“四大”产业,在大连市乃至全省全国主导作用日益增强。 基于这样的产业集群发展态势,2010年大连市人民政府规划了16个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争取在“十二五”期末产业集群总产值规模达到13 00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5%以上。根据规划,大连市将具体重点打造以下千亿级产业集群。

1.巩固石化产业集群的支柱地位

依托四个石化工业区,择优推进重大项目,延伸延长产业链条,细化下游产业产品,在目前产值1 800亿元基础上,2015年实现产值2 400亿元。

2.增强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优势

依托北车集团、大连市机车厂等企业,打造世界级的机车产业基地;依托大连市机床集团等企业,打造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数控机床及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部件研制基地。争取2年内年产值达到2 000亿元。

3.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集群

大连市船舶工业产业体系完整,企业群初具规模,三大支柱企业也配套合理。目前,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总部已落户大连市,将进一步带动大连市修造船行业整体快速发展。预计大连市造船能力2015年达到1 500万载重吨,产值突破1 000亿元。

4.延续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势头

将以高新园区为研发和培训区,以瓦房店、花园口、金州新区、庄河为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制造与设计、光电子、光伏、半导体设备及材料等产业;依托金州新区和高新园区,大力发展信息通信、数字视听、计算机相关产品及工业电子等产品,争取2015年实现产值达到1 500亿元。

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

大连市现从事软件和服务外包业的企业有近千家,从业人员逾10万,产值现已突破千亿,可以说是我国软件和服务外包龙头城市。近期大连市正进一步拓展完善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积极开拓市场,扩大产业总体规模。

6.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将大力支持奇瑞、曙光、一汽大客等整车项目建设及高附加值零部件产业加快发展。加快推进二十里堡汽车物流城、海湾工业区的规划建设,加大配套产业的引进力度,争取到2015年整车生产能力30万辆,实现产值1 000亿元。

7.新能源及装备产业集群

加快在建核电站和风电场项目建设,以一重大连市、重工·起重为依托,高标准打造核电和风电装备研制基地,争取2017年产值达到1 000亿元 。

8.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

以水产品、畜产品、水果产品加工等优势领域为核心,加加工基地建设和发展,有望2015年实现产值1 200亿元。

此外,大连市还规划提出了服装纺织、新材料、轴承、精品钢材、节能环保和资源再生、电力设备器材、生物和医药、新型建材产业集群等八小产业集群发展目标。

二、大连市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产业集群泛化现象较突出,集群内关联度不够

目前,大连市工业园区建设离集群化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产业集聚受行政区划影响较大,影响了跨区域制造业带和地区专业化分工体系的形成。表现为各产业集群孤立发展,行业内上下游环节联系不紧密,尚未形成相互带动和支撑。集群企业也大都各自处在终端产品生产环节孤军作战,离高程度分工的完整产业链条相去甚远。

2.集群地区特色不足,集群规模效应较弱

至今大连市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特色产业集群。主要问题是具有大连市特色的产业和产品档次不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之又少。截至目前,全市仅有4个产品系列可称为“中国名牌”,虽省内第二,但却不足全国的1%。而且从规律上讲,某一区域的产业集群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充分发挥集聚效应,才可支撑该区域的工业和经济大发展。而大连市在2011年才有两家软件公司上市,软件企业规模效益远远落后于上海、北京等城市。

3.产业集群发展的环境建设有待加强,支持体系尚不完备

大连市政府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目标明确,但相关政策有待完善。产业集群发展所需要的金融支持、土地使用、人才引进与培养、信息服务、鼓励技术创新及公共服务等支持体系还不完善。如对软件产业发展虽已实施了一些优惠政策,但在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发展风险投资等方面还缺乏足够的配套支持,与深圳、苏州、南京等城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4.现有产业结构调整缓慢,集群生态化问题日益显现

大连市虽拥有一些产值较大的大企业,但具体的产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过低;几大产业集群中重工业比重仍过大;与省内其他城市地区产业趋同现象仍很突出;产业配套率较低,如船舶制造业的本地配套率仅为5%左右。此外,因关注不够,使得环境问题显现,重化和资源型产业集群生态化效益无法实现。高能耗、高污染问题会严重制约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

三、发展大连市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可行性建议

1.立足全国和国际分工体系,打造大连市区域特色产业集群

应立足于国际分工体系、立足于东北亚、立足于全国,依托东北和环渤海广阔的产业腹地,加强与长三角、环渤海和东北亚的产业配套,形成分工合理、错位互补、共享共赢的产业链,以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集聚,形成制造业的生产制造中心、研发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服务中心。目前,大连市应充分认识和把握区域比较优势的资源和区位条件,重点发展石化、现代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船舶与海洋工程、软件和服务外包、农产品深加工、节能环保和资源再生等产业集群,以集群特色打造区位经济优势。

2.提供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在吸引龙头企业同时,鼓励支持引进研发、物流、市场、教育培训等相关配套及服务企业,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和拉长产业链条,使产业链成为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脉,形成物流、生产、研发、中介服务等功能齐全、生产要素配置合理、产业内部分工协作细化和支撑体系健全成熟的产业集群。

3.注重对产业集群内部的中小企业扶持,实现集群配套发展

产业集群需要产业集聚,制造业的配套环节多、产业链条长、迂回生产方式复杂,对产业组织方式的创新有着相对迫切的需求。许多产品的生产并不具有明显的内部规模经济,可以通过中小企业的集聚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利用其灵活多变、接近市场的特点,激励创新,形成分工细密的产业集群。要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内部管理问题,促进其提高管理水平,技术开发,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信息和人才支持等。

4.支持产业集群内的信息服务组织和网络建设发展

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减少企业由于独自搜集信息造成的成本浪费和信息的不完全性。同时,要加强有利于生产者和市场互动的公共机构和交流手段的建设,支持建立为生产者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的本地公共机构。调动企业积极性,引导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产品信息化、制造过程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和实现电子商务。还应完善集聚区的企业和机构网络以降低企业间的贸易成本,促成更大规模的产业集聚的发生。

5.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区域合作,提升产业集群的辐射圈

大连市尤其要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区域合作。应面向东北腹地,吸引一批为工业园区直接配套或服务的企业入住;建立东北地区的科技成果产业转化中心,把东北腹地相关产业吸引到大连市,通过良好而合理的分工和配套,利用资源优势发展资源深加工型产业集群;增进城市间的对话与合作,完善环渤海地区城市高层联系机制,制定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规划。

6.发挥产业集群中的行业协会的作用

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发挥好其行业服务的职能。一定要搞好行业自律,行业协会要积极组织制定和监督执行行规、行约。在市场准入、竞争等方面规范行业内行为,抵制恶性竞争,防止造成产业损害,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因此,要大力鼓励有关行业协会根据产业集群发展的要求,按市场化模式成立相应的行业协会,进一步达到一个产业集群建立一个专业行业协会的目标,以推动大连市相关产业集群的发展。

7.继续发挥临港产业集群优势

充分发挥大连市港集团、大连市船舶重工集团、辽渔集团、中远船务、獐子岛渔业、中水渔业等国有大企业的规模和技术优势,培育自己的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要按照辽宁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若干意见》要求,运用好各项政策和条件,加快发展目标型大企业,引进国内外和海洋产业及临港产业的大企业设立公司总部、研发中心和生产制造基地。

参考文献:

[1] 郭庆祝,苏德利,刘丽红.大连临港产业集群的发展[J].海洋信息,2006,(2).

[2] 李慧芬,孙福权.大连软件产业集群的发展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7,(14).

[3] 宋欣茹.大连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海洋信息,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