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光伏产业链发展分析

光伏产业链发展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光伏产业链发展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光伏产业链发展分析

光伏产业链发展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供应链;战略联盟;光伏产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7—32 —02

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日本核泄露危机,世界各国都对核电的发展更谨慎,从而对新能源及清洁能源的追求都大加强,这无疑对光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福音。但伴随着这一两年硅等原材料的大幅瀑跌及各国对光伏政策的从严,光伏企业可谓是正处于严冬。我国光伏企业大量靠出口,更加重了我国的光伏企业的困境。

对中国各地区的光伏产业来讲,可谓"海外市场不稳定,国内市场不确定",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方面也在短期内难有革命性的技术突破,各大豪强企业在规模、技术、资本等竞争力势均力敌的形势下,唯有依靠控制或降低自身运营成本,得以维持或提高经营利润。在当前全球光伏市场风云突变的局面下,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国内各省市地区加强光伏供应链条上的各企业的合作,在当前全球光伏市场风云突变的局面下,科学进行光伏产业供应链整合,成为各省市地区提升光伏产业自身竞争力,大力发展光伏产业的突破方向。

一、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

在国外良好的政策的趋动下,中国的光伏产业经历了一段很好的发展时期,带动了中国大量的光伏企业的发展,使我国已成为光伏生产应用大国。但随着今年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双反”调查和对中国光伏组件的限制,以及各国对光伏补贴政策的调整。我国大量光伏企业在国外市场都处于低迷的状态,造成我国多晶硅产能过剩,小企业无法支撑产业的发展,因此我国光伏企业洗牌在即,在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中,中国在中下游的优势强于上游。竞争日趋激烈,光伏产业面临整合,由于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下降趋势加快,规模较小的企业将被购并或倒闭,存活下来的企业也将面临过度供给所带来的毛利压力。随着竞争环境的改变,光伏企业产业链面临局部调整。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等五个环节。上游为硅料、硅片环节;中游为电池片、电池组件环节;下游为应用系统环节。随着业内厂商对上游利润的逐渐摊薄预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中下游。上游厂商和风险投资将会加大诸如太阳能电池片与应用系统等中下游环节的资本投入,产业一体化的趋势有所加强。

二、 中国光伏企业供应链战略联盟[2]

我国光伏企业已成为国际新能源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力量和全球光伏产品的主要生产国。目前国内已形成包括多晶硅制造、硅片生产、太阳能电池制造、组件封装,以及系统应用的产业链,并表成以此为核心的完整供应链。

过去几年光伏市场过度扩张,整个光伏产业格局呈倒置漏斗形状,光伏产业链上游企业较少且扩张速度较慢,原料供应成产业发展瓶颈。产业链上游为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企业。下游企业扩张较快,原料供应不足导致短期产能过剩。原料价格上涨、供应不稳定是国内光伏企业所必须共同面对的困难。因此,对光伏产业供应链进行管理是各地区发展光伏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三、供应链战略联盟对中国光伏产业各地区提升竞争力分析[3]

随着国家对能源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地区都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如何加强供应链通过供应链战略联盟提升各地区光伏产业竞争力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巨大的投入,因此需要恰当的评价指标和合适的评价方法以检验实施供应链战略联盟以后,各地区光伏产业竞争力是否得到提升。已有不少学者开展了产业竞争力评价方面的研究。但至今,国内外还没有公认较完善的对各地区光伏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对于各地区实施供应链战略联盟以后光伏产业竞争力变化的评价研究尤为不足。本文设计了基于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光伏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各地区光伏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

(一)基于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光伏产业竞争力变化综合评价

供应链中实施战略联盟会对成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各构成要素产生影响,特别是光伏核心企业来说,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而提升核心企业及整个链条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基于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光伏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设计

决定一个产业是否有较强的竞争力,可以从以下四个因素进行分析:一是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二是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目前中国光伏产业的市场需求主要以国外需求为主)。三是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国内竞争力。四是光伏供应链上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除了上述四种因素外机会和政府也会影响企业的竞争力,特别对是光伏企业来说,由于受各国政府政策的驱动,显得更为重要。本文设计了包含上述5个方面的光伏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见下表。

(三)供应链战略联盟对光伏产业竞争力促进作用评价[5]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供应链战略联盟对光伏产业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具体的评价过程如下:(1)确定评价指标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目标层、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

建立权重集。设定Yi对Y的权重分别为ω1,ω2,ω3,ω4,ω5。

各指标权重的确定。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设计专家调查表,由行业内的专家将各指标进行两两对比,以确定各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其中两个元素之间的重要性程度按1—9赋值。

光伏产业链发展分析范文第2篇

产业扶贫是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通过产业化扶贫,发展特色农业,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全面的产业链,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培训从而提高农民的素质,扩宽了农民增加收入的渠道,从多方面增加贫困户的收入。

河北省产业扶贫模式

河北省精准扶贫要以特色产业扶贫为核心,本文以河北省馆陶县闫沿村“光伏发电”和特色小镇为例分析河北省的扶贫模式。

闫沿村“光伏发电”产业扶贫。2016年以来,馆陶县供电公司驻村工作队承担闫沿村贫困户精准扶贫任务,以农民增收为重点,团结和带领困难群众真抓实干,采用“光伏发电”的扶贫模式,建立光伏科技有限公司,驻村工作队认真调查困难群众的致贫原因,针对制定不同的帮扶方案,以产业帮扶为主:闫沿村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共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贫困户入股企业分红;发展部分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和手工业,还有政策帮扶,思想帮扶,爱心帮扶共计四种帮扶措施实现精准扶贫。在当地电力公司的支持下,闫沿村收入水平改善,贫困户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升,帮助贫困户脱贫。从2014年136户贫困户降至2016年的53户。

馆陶县特色小镇产业扶贫。馆陶县发展产业文化生态特色小镇,采用“产业+文化+生态”的扶贫模式,发展旅游业来帮助贫困户脱贫。

以粮画小镇――寿东村为例,以前寿东村农业资源薄弱,没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但现在是有名旅游景点,小镇采用“产业+文化+生态”的模式:在文化建设方面,村里墙壁上有着造型独特的粮食画作,还拥有着特色咖啡馆,微电影拍摄基地,建设休闲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还注重传统和现代相结合;在生态系统方面,建立起水资源循环系统,街道两旁有废水利用特色沟渠,保护水资源还为小镇增添了一抹美丽的风景;在产业方面,致力于发展特色产业,粮艺公司带动人民进行粮画创作。粮画小镇的建设,发展了当地的特色农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和工作岗位,提高了生活水平。

河北省产业扶贫模式存在的问题

“光伏发电”产业扶贫模式存在的问题。闫沿村依靠光伏发电,产业结构单一,农民依靠入股光伏公司的分红,收入获取渠道狭窄,产业扶贫效果稍弱。贫困地区电网结构落后,资金投入大,占地面积广,光伏发电模式,会增加当地的负担。

馆陶“特色小镇”产业模式存在的问题。馆陶小镇与成熟的浙江小镇比较:馆陶特色小镇缺乏产业基础,主要靠政府引导;小镇的产业化水平不够完善,浙江小镇是集产业链、服务链、创新链于一体的全方位模式,而馆陶小镇相比来说产业链不够完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馆陶位于两省交汇处,距城市较远,对游客吸引力较弱,资源缺乏。

河北省产业扶贫模式的改进措施

河北省农村在光伏扶贫的同时,应注重发展特色产业,运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引进外部企业,培养和提升当地人民的劳动技能,使农民增收;河北省可以因地制宜地采用光伏扶贫,建设光伏农业大棚,增加种植收入,多方筹集资金,寻求企业,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减少农民的负担;馆陶特色小镇应该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产业循环和生态循环,多方面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光伏产业链发展分析范文第3篇

一、LED、PV产业链界定范围

LED是一种半导体固体发光器件;LED产业就是发光二极管制造及其应用。本规划中主要指LED发光器件制造和应用。其产业链主要包括外延片制造、芯片制造、封装及应用产品开发等三个部分。

PV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分为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其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本规划中的PV产业主要指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及其应用。其产业链包括硅料、硅片及光伏原材料生产、电池与模组制造以及应用产品、配套构成发电系统。

二、LED、PV产业发展现状

(一)国内外发展情况

1.国外发展情况:

1.1LED

许多国家近几年都投入巨资发展LED照明,形成了以美国、亚洲、欧洲三大区域的产业分布与竞争格局。其中,美国Cree、Lumileds、日本Nichia、ToyodaGosei、德国Osram等企业垄断了高端产品市场。随着市场的发展,美、日、欧各主要厂商纷纷扩产,加快抢占市场份额。据TRI预估年全球LED市场总值将达86.77亿美元,年增长15.7%(年74.99亿美元)。年将超过100亿美元。

1.2PV

光伏市场方面,在各国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以及碳基金的推动下,也达到了井喷式增长状态。年,受益于西班牙和德国政府的光伏上网补贴政策的实施,全球光伏安装量全年达到5559MWp。其中,欧洲占到全球的81%,而西班牙和德国又分别占到年欧洲光伏安装量的56%和33%,分别达到2.5GW和1.5GW。欧洲,特别是德国与西班牙无疑是年世界光伏的最大市场。目前各国政府仍在加大各种政策补贴扶持力度,加大研发技术投入,不断推动LED、PV技术的提高。

2.国内市场:

2.1LED

尽管比起其他发达国家,我国起步较晚,但在中央以及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发展也很快。到年LED产值占全球的27%。年6月科技部紧急启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年又推动开展“十城万盏”LED照明应用工程试点,以道路照明先行。据预测,年LED路灯需求140万盏,年将增长79%,达250万盏。户外显示屏、LED路灯及LED背光模块中大型显示器是年LED的三大爆炸性产品。目前国内在区域上已形成了以上海、深圳、大连、南京、扬州、石家庄七大LED产业基地为基础,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为聚集中心,向西安、成都、重庆、武汉等地分散的区域性布局。至年,该产业从业人员达5万人,研究机构20多家,业4000多家,其中LED芯片生产厂近30家,封装企业近1000家,应用厂商高达2000多家。年拥有MOCVD设备企业超过20家,数量达80多台。

2.2PV

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总产量达到2000MW,继年后中国仍然保持全球第一大光伏电池生产国的地位。同时年中国十多家硅材料厂多晶硅总产量首次突破4000吨大关,比年增加近400%;涌现出无锡尚德、江西赛维等全球十大光伏电池生产企业,标志着中国光伏产业链已经基本形成并且正在逐步完善。在光伏照明产品应用方面,北京、、深圳、山东等地积极推广太阳能路灯、新型高亮度LED相结合的城市照明和景观工程。国家“十一五”规划太阳能光伏发电目标是年装机容量300MWp,年发电量3.9TW.h,2020年装机容量1800MWp,年发电量23.4TW.h。

3.省高度重视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了《省促进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省太阳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在科技部、工信部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大力建设“西岸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及应用示范基地”和“两岸半导体照明产业合作试验区”。全省LED和PV产业链已较完整,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省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迅猛,目前我省从事LED和PV产业工业园区有12个,分布在福州、、泉州以及云宵、华安、长汀等地,年产值超过100亿,成为信息产业的新增长点。

(二)市发展情况

2004年4月科技部批准建立“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市组织编制了《市光电子产业发展规划》和《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发展规划》,制定了《市贯彻落实省促进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政策的实施意见》,将LED产业作为最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来扶持。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我市LED产业上游较强、下游弱,应用产品开发不足,企业规模与国外和台湾企业相比仍偏小,应用产品生产企业偏小偏少、公共技术检测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在PV太阳能光伏方面,市目前拥有一些太阳能电池的硅料生产和封装企业,在太阳能电池应用上(含薄膜电池)也取得一定经验和部分市场,这些太阳能电池封装生产和应用为光伏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市周边地区有丰富的硅矿资源和工业硅企业也可以提供丰富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

(三)区发展现状

近年来,区大力发展和培育光电子产业。目前区是国内LED外延片、芯片生产主要基地,产品涉及红外、紫外、可见光和白光领域,拥有三安光电、华联电子、光莆电子等骨干企业,芯片生产和大功率封装的技术工艺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拥有一批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光电子企业,年累计完成产值26亿元。在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上,拥有较早开发太能电池材料的三安(GaAs)和较早组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巨茂光电,但太阳能光伏企业数量仍较少,开发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实际安装应用的企业更少。

三、区LED、PV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一)发展基础

1.起步早,稳步发展,产业链雏形显现。区是市较早发展LED和PV的区域,产业基础较为扎实。LED方面,从外延片、芯片生产到应用及配套供应,已有一定规模,产生较好的集聚效应;PV方面拥有GaAs太阳能电池及太阳能电池相关部分材料和组件的研制、生产和销售,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实力。

2.技术能力强,拥有部分自主知识产权。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如华联电子、三安光电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完成了“功率型高亮度发光二极管产业化关键技术”、“功率LED光源和显示模块”、“GaN基材料P型低接触电阻技术及产业化研究”等五项“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LED重大项目;三安申请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华联申请专利5项。此外,市的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光电子信息材料和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LED检测与认证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大学等高等院校都是区培育光电产业链的技术支撑平台。

3.拥有数家发展质量较好的骨干企业。尽管目前产业链企业数量仍偏少,但为数不多的三安光电、华联电子、巨茂光电等企业发展质量较高,增长潜力大。在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下,三安光电、华联电子、光莆电子等企业仍实现逆势增长,三安光电更进一步对外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其中,三安电子还是国内目前为数不多的生产砷化镓太阳能电池材料的企业;而巨茂光电发展潜力大,太阳能电池(单晶、多晶),年封装能力可达到100MW。

4.发展后劲较足。目前我区工业新投资项目大部分集中在光电子产业。惠利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永联达光电、信达光电、安美光电、玛司特、金光源光电、炬嘉光电、木林森电子、夏晶电子等都在近两年投入资金建设厂房、研发中心等。这些企业项目的建设将对我区光电产业链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进一步提升光电产业的整体水平,从研发到生产形成较为完整的LED超亮度发光二极管外延、芯片及封装线,为LED、PV产业的发展卯足后劲。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链发展不完善。LED产业链下游弱,应用上缺乏新颖设计、生产上缺乏大功率白光LED,且芯片生产规模与国外、台湾企业相比仍偏小。而PV产业链主要集中在下游应用企业,产业链不完整,目前暂无晶体硅电池或薄膜电池片的生产企业以及除逆变器、蓄电池外的其他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的配套产品生产企业,涉及的硅材料、硅片、太阳能电池、组建封装、系统平衡部件(逆变器及控制器等)及光伏应用企业少又小。

2.核心技术力量薄弱。LED方面,关键技术仍掌握在美日手中,知识产权问题将影响企业出口产品发展;产品生产的工艺技术和质量稳定性还有待提高。PV方面,太阳能电池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太阳能发电成本远高于火电成本,太阳能电池面临着提高转换效率等重大课题,制约投资力度。此外,目前的运作机制无法吸引人才,拔尖专业科技人才的引入不足,导致材料、器件、监测及应用研发力量的提升受到制约。

3.公共技术检测、研发平台建设滞后。LED和PV的公共技术、检测平台建设需要尽快建立完善。由于产业规模小,核心技术不足,在标准的制订上不具备优势。

4.空间受限。区是市中心城区,随着城市规划的进一步推进,二产还将逐步外移,岛内已没有多少土地资源空间可供发展光电光伏产业。

(三)发展机遇

1.借助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东风”。年5月,国务院通过《关于支持省加快建设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支持省加快建设海西区,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将有利于省的发展。定位为西岸经济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区又是其中心城区,具有强大竞争能力、服务能力、集聚辐射能力。

2.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日趋加强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利时机。随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不断深入,政府节能减排力度不断加大,发展新能源、采用新光源是各国发展的共识。同时,全社会的节能环保意识也在日益增强,对节能、低耗、环保产品的需求日趋加大,这为LED、PV产业的发展提供极为良好的发展契机。

3.搭乘两岸三通的“快车”促进两岸LED、PV产业的共同发展。随着两岸真正迈入“三通”时代,两岸合作全面提升,经贸联系日益紧密,势必有利于两岸产业技术的深度交流,充分发挥两岸各自优势,也有利于区承接台湾LED、PV产业的西移,形成联合发展氛围。

四、区LED、PV产业链发展指导想、目标和总体布局

(一)指导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企业为主体,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强产学研联合与协作,强化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的吸收再创新,规划打造具有自主产权、自主品牌的产业体系,培植一批带动力强、发展质量高的龙头骨干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聚。

(二)基本原则

坚持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相结合,完善落实各级政府扶持政策措施,发挥政府引导服务职能,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突出产业发展重点,在承接产业和技术转移的基础上培育自主创新开发能力,打造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分阶段任务目标

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培育出1~3家产值超10亿元的技术国内领先的龙头骨干企业,6-10家产值上亿元的重点企业,在国内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力争到2015年产业链产值达100亿元。

第一阶段:-2011年为招商引资阶段,以打造完整产业链、五年内实现100亿元生产能力为目标,大力引进培育新的光电、光伏生产企业,扶持壮大现有的三安光电、巨茂光电等龙头企业。力促部分企业转型,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力争产值达到35亿元。

第二阶段:2012-2013年为项目建设投产阶段,在继续引进新的光电、光伏生产企业的同时,重点做好已引进项目企业的建设投产工作。力争产值达到60亿元。

第三阶段:2014-2015年为达产达标、市场推广阶段,在做好企业达产达标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帮助企业做好市场推广工作,筹备建立光电、光伏产品物流集散中心或专业交易市场。力争产值达到100亿元。

(四)总体布局

以光电基地为中心,充分利用我区现有土地厂房存量空间,并适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引进相结合,合理布局。1.岛内重点引进LED、PV企业的研发中心、芯片开发制造,产品展示采购交易中心等企业总部。2.同安工业集中区园以LED产业应用为主企业。3.环东海域工业园以PV产业研制为主的企业,与市培育现代照明和太阳能光伏百亿产值产业集群发展相衔接,构成完整产业链,逐步形成岛内以上游高端光电光伏企业研发基地,岛外为LED、PV企业应用生产的产业化基地格局。

五、区LED、PV产业链发展重点和主要项目

(一)发展重点

确保骨干企业稳定增长、战略性核心企业实现突破、通过新引进带动新增长的原则确定发展重点。

LED产业:根据市规划LED重点项目提出“三安、乾照、晶宇、明达的芯片、外延片生产线建设及技改”、“华联、光莆等LED封装企业的生产线建设及技改”提出本区的重点。1.利用三安电子、华联电子、光莆电子等龙头企业的外延片及芯片、封装优势,扩大品种范围,拓展小功率白光低色温镓基LED芯片,发展全色谱LED,集中力量重点发展大功率白光产品及照明产业化;2.大力扶持LED基础材料的技术创新;3.重点发展先进适用的封装技术新工艺和产品,包括贴片式封装、柔性基板式封装、白小芯片封装及功率型封装;4.组合模块;5.荧光粉及封装材料研究与生产;6.在应用产品方面,重点发展能同步拉动本地上游、中游产业发展的背光源、汽车照明、商业照明、路灯照明、室内照明等应用产品和发展普通照明产品。

PV产业:根据市规划“佳科、巨茂、三安、乾照、冠宇、迈士通等硅片、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生产企业的生产线建设及技改”,结合本区实际重点发展薄膜太阳能电池、薄膜组件太阳能光伏材料(如柔性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等)、发展高聚光砷化镓太阳能电池,发展高纯度多晶硅材料,发展PV与LED相结合的室外照明。

(二)主要项目安排

1.企业的增资扩产,技术改造,获取最大的产能和经济效益。华联的小功率白光低色温镓基LED芯片,全色谱LED及半导体照明用高效功率LED封装技术及产业化。三安的TFT-LCD背光源超高亮度LED芯片产业化,应用于液晶屏背光源的红色发光二极管芯片研发及产业化。光莆中尺寸LED背光模组贴片封装生产线。企业技改中发展白光LED的同时扩大蓝光LED生产规模,占领数码小家电市场,充分利用LED背光源实现其小型化、轻量化、超薄化、节能化,市场无量,以期超过照明应用份额。以上几项机改将实现新增产值3亿元。加上其他企业如玛司特、惠利泰、永联达、安美、巨茂的技改,增资扩产,都在实施中。通过产业技改转型壮大产业集群,以年均10%以上增长测算,产值预估:年/26亿;2011年/34亿;2013年/41亿;2015年/50亿。

2.结构调整中、新增传统产业转轨LED应用(如照明)、PV装机应用,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进行产业升级调整。产值预估:2011年/1亿;2013年/3亿;2015年/10亿。

3.通过引进项目,逐渐弥补目标中不足的产业产值,力争完成引入目标,应该将产业链急缺、有意向到大陆投资的台湾企业作为招商重点:

2011年/5亿;2013年/16亿;2015年/40亿。

(1)LED外延片、芯片和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重点是大功率的白光照明、LED芯片生产及新技术(如ACLED)、新工艺,产值可达15亿(投资5000万-1亿、厂房3万㎡)。目标对接台湾企业,包括光鼎、亿光、光宝、宏齐、佰鸿、东贝、华兴、李洲、立碁等封装企业;一诠、金利、大泽等支架企业。其中,有意到大陆投资,可作为引进重点的企业有:

EverliteOpto-ElectronicsInternationalCo.,Ltde(其主要产品为LED驱动芯片产品);一诠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为市产业链空白环节LED支架生产企业;亿光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考虑在建设研发中心。

(2)LED照明器具生产企业,包含室内、室外照明、路灯、隧道灯、商业用灯,产值约7亿(投资3000-8000万,厂房4万㎡)。目标瞄准台湾、日本、欧洲企业,包括中国电器、台湾中原大学设计学院、台湾工研院光电所、凡球照明等灯具照明设计制造企业。其中,有意到大陆投资,可作为引进重点的企业有:政齐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中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3)LED背光源应用等平板显示制造,产值可达5亿(投资5000万、厂房4万㎡)。目标对接台湾企业。

(4)控制板电子项目(如控制器、逆变器),产值可达1亿(投资2000万、厂房2万㎡)。目标瞄准台湾、北京此类企业。

(5)荧光粉及特种粘合剂项目,重点是PV使用的粘合剂、纳米防尘涂料,产值可达1亿(投资2000万、厂房1万㎡)。目标瞄准美国企业。

(6)50MW以上柔性衬底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包括有机化合物印刷太阳能电池,发展BIPV,产值可达15亿(厂房2-3万㎡、以不锈钢柔性衬底三结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产能30MW为例的卷对卷自动生产线,从清洗到喷保护膜其间的实时诊断系统造价约6000万美元,总投资6亿)。目标瞄准日本、美国、台湾企业,包括绿能科技、中美矽晶、合晶科技、茂迪、旺矽、统懋等台湾硅晶圆厂商;中油、台塑、福聚等硅料厂商;联相光电、绿能科技、大丰能源、富阳科技、晟阳光电、奇美等硅薄膜厂商。其中,有意到大陆投资,可重点关注有: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台湾唯一以“多晶硅制程”专业产出太阳能硅晶圆(Wafer)的公司;主要商品及服务是太阳能芯片。联相光电,生产领域为薄膜式太阳光电电池模块、硅晶圆式太阳光电电池。欧瑞康(OerlikonSystems),薄膜技术领域的真正领导者,采用Solaris系统——高速单晶溅镀设备,开发薄膜太阳能电池。Solaris技术首次将先进的纳米技术应用到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优势明显,目前是最先进技术。

(7)50MW以上GaAS汇聚光光伏系统生产线,产值约10亿(厂房2万㎡、投资1亿)。目标对接德国、美国企业。

(8)多晶硅物理冶金法生产线,产值约5亿(厂房1万㎡、产能1000吨、投资1亿)。目标与大学物理系开展合作。

(9)PV与LED相结合的室外照明,研发相应并网技术和应用,产值约2亿。目标瞄准台湾、欧、美、日企业。

六、实现规划目标的政策措施

打造区LED、PV产业链,实现规划中所提出来的发展目标,必须抢抓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良好机遇,依托市发展LED、PV产业的总体框架,围绕市发展项目重点,立足区实际情况,充分运用市培育现代照明和太阳能百亿产值产业集群的各项政策措施,包括产业发展资金、人才安置扶持等,尽快实现做长、做宽、做强LED、PV产业链的目标。

在成立区光电、光伏产业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产业链发展专项资金的强大保障下,通过如下措施推动产业链发展。

(一)打造“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基地”

根据地区及区的LED照明薄弱环节,除新增、扩产LED白光外,应集中力量发展LED照明产业。为此市科技局与区共建“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基地”发展LED照明产业。吸引台湾亿光在区建研发中心,并充分利用市LED促进中心作为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工作组大陆联络员的有利条件吸收其它台企来共同办好产业化基地。通过产业化基地联合攻关,研究专业照明领域的共性问题,并促使跨学科整合资源,实现集成创新,达到两岸产业界的整合,占领国际市场。

通过工程产业化基地的运作,将政府、中国照明学会、市LED促进中心、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及其它高校,LED相关企业紧密地联合起来,形成产学研企结合体,推动LED产业发展。

最终实现:

1.每年设计LED照明产品品种100个以上;

2.基地三年内孵化出50家以上企业;

3.设计平台建设,三年建成国际领先的应用设计平台;

4.每年培养相关技术人才100人以上。

(二)筹建LED、PV产品营销中心

通过区“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基地”的市场运作模式,充分利用其服务中心,业务发展中心这一平台。适时组建区LED、PV产品营销中心(或物流集散中心、或专业交易市场)既可以通过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推出的产品设计,推广品牌产品;也可以通过各种产品展销会、产品对接会、推介会,以及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渠道,介绍区LED品牌产品,同时广招商业公司,销售照明产品,让照明深入各地。让照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形成照明品牌效应。

(三)强化产业链招商

以《市培育现代照明和太阳能光伏百亿产值产业集群规划》为指导,根据本规划所列的招商目标企业为重点引资方向,充分借助市九八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交流平台,吸纳国内外光电光伏企业到区投资办厂,不断完善区光电光伏产业链。针对产业链的不足,大力引进下游企业,重点引进产品应用设计企业、大功率白光LED生产企业、晶体硅电池或薄膜电池片的生产企业以及除逆变器、蓄电池外的其他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的配套产品生产企业、涉及硅材料、硅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系统平衡部件及光伏应用企业。加大对现有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强化以商引商。鼓励三安光电、巨茂光电等产业龙头企业增资扩产,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积极将企业实施芯片、外延片生产线建设技改,扩大芯片、外延片生产规模,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硅片、太阳能电池品及组件生产线建设等技术改造改进项目申报国家、市各级重点工业投资项目,争取更多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支持与政策倾斜,为现有龙头企业的做大、做强创造条件。

(四)制定出台覆盖面广、有重点地产业政策

结合区实际情况,适时研究出台扶持LED、PV发展的专门政策措施及具体操作办法,以节能环保要求为准入条件,推行环保产业政策,扶持范围覆盖企业技改、品牌打造、领军型海外归国创业人才创业资金、企业员工生活配套、土地优惠、租金补贴、品牌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设备购置等方面。加大对现有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三安光电、巨茂光电等产业龙头企业增资扩产,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积极将企业实施芯片、外延片生产线建设技改,扩大芯片、外延片生产规模,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硅片、太阳能电池品及组件生产线建设等技术改造改进项目申报国家、市各级重点工业投资项目,争取更多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支持与政策倾斜,为现有龙头企业的做大、做强创造条件。

(五)引进培养领军和专业人才

高端专业人才是产业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采取引入和培育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特别是台湾地区光电光伏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鼓励辖内重点院校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培养光电、光伏专业人才。与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的运作相配合,从基地培养照明设计师,同时争取中国照明学会在共建南方照明设计师培训基地,力争在几年内培养出数百人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广吸人才,打造高素质产业人才队伍时要充分运用市、区各项人才优惠政策,尤其是一些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提供各种优惠,包括场所、资金支持、成果入股等等;以营造良好环境,引得进留得住。

(六)进一步拓展LED、PV发展空间

根据市培育现代照明和太阳能光伏百亿产值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区域规划,在环东海域工业园和同安区重点发展节能照明,光电园将逐步转型为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企业)研发中心。区应抓住契机,围绕市规划重点,借鉴“飞地”经验,积极争取“谁招商,谁受益”政策,在打造岛内研发中心的同时,千方百计向市争取LED、PV产业岛外发展空间。一是充分利用现有发展空间,规划剩余厂房和用地用途时优先考虑光电光伏产业链企业的用地需求;二是尊重市场规则,“腾笼换凤”,适时淘汰掉一批高污染、高耗能的落后产能企业,为引进LED、PV高端企业腾出空间;三是加强与对口帮扶、山海协作地区的合作,鼓励企业将总部设立在我区,而将生产基地设在合作区域;四是继续向市政府争取岛外飞地政策,获取更大的土地空间和用地优惠政策。

(七)重点支持和服务企业开拓市场

一是重视开展对台产业合作。紧抓两岸合作的黄金机遇,进一步加强对台LED与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合作交流,将合作领域拓展至合作研发、制定标准、市场开发等领域。优先采购使用本地产品。积极向市培育现代照明和太阳能光伏百亿产业链工作领导小组推荐区LED、PV企业产品参与政府采购、市政建设、建筑物节能改造。在区的政府采购、节能改造、重点工程等政府工程中,同等条件下优先采用地产节能灯、LED和太阳能光伏产品。二是鼓励企业参与市打造LED应用于城市景观照明示范城市、太阳能应用样板工程、对口支援地区太阳能光伏应用工程、“十城万盏”工程等示范工程建设。三是协调LED、PV产业链中相关企业,共同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共同奋斗扩大市场占有率,适时组建光电、光伏产品物流集散中心或专业交易市场。四是鼓励组织企业参加LED、PV专业展会,增进同行交流拓展商机。

(八)鼓励创名牌与参与制定行业标准

一是鼓励龙头骨干企业积极参与行业产品和检测标准制定,为抢占行业制高点提供有利条件;凡参与制订行业标准政府给予资金补助,凡获专利授权给予补贴。二是引导企业树立品牌经营理念,鼓励企业争创各级名牌,培育一批领跑型、优势型和支撑型企业,提升产业链质量和稳定性。通过“9.8”投洽会、“6.18”科技项目成果交易会、“台交会”、“高交会”等展会平台实现品牌商品对接,增强出口型企业对境外商标注册的意识,培育更多更强的出口自主品牌。通过强化质量、品牌意识,着力培育和发展自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优势明显、市场影响力强的知名品牌,提高企业竞争力。三是充分利用各种管道取得授权或交叉合作的方式,实现技术互补,达到提高技术与产品效能的目标。同时要抓住在专利的有效期限内,快速有效切入市场。

光伏产业链发展分析范文第4篇

1湖南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湖南省11个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和一个光伏产业基地相继在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内设立,形成了四大产业集群。长沙、郴州依托国家级园区和基地的良好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能力,已经成为信息产业的重要聚集地区。目前湖南信息产业制造业的聚集度非常明显,从区域布局来看主要分布在长沙信息产业园、长沙光伏产业园、湘潭信息产业园、益阳信息产业园、常德德山产业园等五个专业信息产业园区;湖南软件产业主要分布在长沙软件园、岳麓山大学科技园及湘计软件园、创智软件园、益阳中科软件园、宁乡托普软件园等一些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软件园区。

1.1太阳能光伏产业集群高速发展

太阳能光伏产业从无到有高速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列四大产业集群之首,对全行业增长贡献率高达22%。太阳能电池形成500MW产能,太阳能电池制造装备居全国第一,产业链全线拉通,产业布局基本完成。[3]湖南不仅已经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光伏产业基地之一,在国际市场上也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国内最大的光伏装备生产供应商中电48所其光伏装备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85%,并实现整线“交钥匙”工程,成为支撑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龙头企业。南车时代电气依托强大的变流技术优势,开发出250KW和500KW大功率逆变器,并通过了“金太阳认证”,取得莱茵TUV认证,成为国产光伏变流器中第二个拿到这一证书的厂家,具有向欧洲出口的资质。

1.2软件产业产业集群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市场竞争力

湖南软件业位居全国软件业11位,居中部六省首位,原创动漫产量保持全国第一。[4]到目前湖南共过亿元软件业务收入的企业有10家。软件外包快速增长,出口额过50万美元的企业有2007年的2家上升到12家,出口总额由247万美元上升到2700万美元,增长近10倍。2007年开始运营的长沙(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公共服务平台,成为中部六省首个专业服务于外包企业的综合性运营平台,为企业提供服务外包项目承接、发包、转包、接包、分包、信息、信息搜索等专业化综合信息服务。服务外包业务扩展到美国、新加坡、韩国、日本、香港、加拿大、德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长城信息,南车时代等2家企业列入全国软件百强企业名单,其中南车时代位列第24位。拓维信息、时代电子、衡阳镭目等3家入围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48所、科力远、时代电子、宏梦卡通、蓝猫信息等IT企业销售收入增幅均在30%以上。全国100家动漫企业,湖南有10家,占全国总数的十分之一。

1.3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集群发展迅速

湖南在显示器件产业方面,发挥运营成本较低的优势,借鉴建设LG曙光的经验,以湖南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为主体,积极参与全球和国内产业分工,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引进具有技术和市场优势的战略投资者,用开放的思路发展新型显示器件,加快建设技术先进、规模集中、产业配套逐步完善的新型显示产业基地,提升湖南显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导电玻璃、TFT-LCD/CSTN-LCD用25代彩色滤光片和电子显示玻璃基板等形成产能。

1.4引进和扶持消费类电子整机产业集群

抓住全球性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机遇,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利用产业转移、联合开发、资产重组等多种方式,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引进和扶持了国科广电、郴州高斯贝尔、华录数码、画佳集团等龙头企业,带动手机、数字电视等消费类电子整机产业集群的发展。抓住计算机、消费类电子、通信融合和广播电视数字化的机遇,发展数字音视频产品、数字卫星电视产品,成功申报高斯贝尔、众一科技、深爱通信等企业手机牌照,积极引进移动通信设备、移动终端产品技术,加快卫星导航定位通信机等通信产品产业化,带动配套产品发展。其中,落户益阳的湖南汇盛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了湖南薄膜晶体管(TFT)和笔记本电脑的突破,结束了湖南没有电脑整机的历史。2010年上半年投产湖南纽曼数码电子产业基地项目正式在长沙经开区开工,郴州高斯贝尔数码科技产业园二期扩建项目开始建设,华录数码的移动液晶电视出口突破20万台,欧信品牌手机销售突破60万台。

2湖南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产业链建设总体配套环境较差,缺少完整的产业链

湖南信息产业链建设总体配套环境较差,现有链条较短,许多产品链条缺失,缺少完整的产业链。在程控交换机、光电子、电视机、视盘机/音响、光纤/光缆等产品链方面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集成电路方面局限于研发阶段,还没有进行大规模产业开发,在芯片制造、芯片封装、测试等环节缺失,产业链没有形成。软件产业主要发展居于下游的应用软件,软件企业之间相互合作少,没有形成设计、开发、测试、销售的链条体系。显示器产业虽有较好的基础,但还没有形成液晶/等离子显示产业链。同时这些企业在湖南材料采购量也很低,零部件大部分是全国采购或国外进口,很少是由当地企业配套生产。[5]

2.2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较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目前湖南的信息产业集群大都是以低成本为基础的简单“扎堆”,而不是以创新为基础的,集群内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存在“大而不强”的隐患。[6]大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和配套产品依赖国外或省外供给,生产所需的材料、仪器和关键设备基本依赖进口。企业的技术开发多是改造国外电子信息产品成可供我国用户使用的产品,基本停留在附加值较低的产业链低端。同时由于缺乏金融担保和风险投资机制,中小企业贷款困难,融资成本较高,影响了企业自主创新的投入,导致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2.3企业本土“根植性”微弱

湖南信息产业集群中外商投资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关键技术、专利和标准方面掌握在外资手中,且外资企业与本地的商业联系程度较低。它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与外商龙头企业的配套,缺少本土植根性,外商企业与本地企业之间没有建立良好的联动机制。企业所需的核心技术控制在外商独资及控股企业的母公司手中,只是把技术固化在设备上,再移植到集群内进行装配生产。外商独资及控股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改造仅与本土母公司发生纵向联系,而不与当地同行业企业发生横向联系,表现在随着龙头生产厂的进入,关键零部件配套外资厂商随之迁人群内,从而导致与当地企业的生产联系更为微弱。

2.4依附外资,产业投入力度不大

湖南信息产业集群内所属企业对外资的依附性强,大部分都是外商投资企业,龙头企业几乎是外商绝对控股。世界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对信息产业的投入都比较大,美国等发达国家信息产业投资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左右,国内广东、江苏、上海等发达省市已达1.5%左右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7]2010年湖南信息产业制造业投资173.4亿元,占湖南生产总值15902.12亿元的1.09%,这都充分证明了湖南对信息产业的投入不足。

3发展湖南信息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

3.1发挥政府职能,加快信息产业园区建设

湖南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需在政府的推动和引导下,找准湖南信息产业发展的定位,按照完善产业链,提高产业集群的要求,创造良好的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环境,一方面加强湖南信息产业园区的厂房、交通、通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积极打造如知识产权保护、法制环境、行政透明、政府管理职能、政策的可延续性、文化氛围等软环境的建设。以至优势企业能够兼并重组,核心企业能够培育壮大,国内外知名大公司、大集团愿意来湘投资,使已经形成的四大产业集群能够做大做强,使各信息产业园区健康发展,争取在光伏、软件、整机消费类电子、新型显示器件等重点领域,精专发展,争取进入跨国公司的配套体系,把园区建成为大公司大企业的成长摇篮。

3.2有选择地承接产业转移,培育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

按照完善产业链,提高产业集群的要求,有选择地进行产业更新和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公司、大集团来湘投资;同时优化投融资环境、出台相关政策,扶优扶强,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支持发展小而专、小而精的专业化配套企业,特别是在光伏、软件、整机消费类电子、新型显示器件等重点领域,精专发展,争取进入跨国公司的配套体系,形成企业分工合作的良性生态体系和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链。

3.3加大国内资本投入,加强本地企业的“根植性”,转变招商引资观念

为了提高集群的本土根植性,应该加大投资力度,以资本注入和政府采购、行业标准等手段带动本土企业的发展壮大,改善行业中资本结构。通过财政贴息、免税和信息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等政策鼓励内资企业提高研发能力,加强技术改造,培育具有湖南特色的区域品牌。注重培养本地的企业生产网络,建立本地企业同外企间的生产配套,让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在湖南扎根。产业主管部门根据湖南本地条件进行明确定位,以建设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为目标,合理规划总体规划布局,不要零星随意的设厂投资;利用外资采取多样化形式,注意营造“尊商、重商、安商”的氛围,留住外资,提升综合投资环境。要紧密联系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等信息产业发达地区,与欧美、台湾、日韩等电子信息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加强招商联络。

光伏产业链发展分析范文第5篇

虽然转型升级的过程将有所缩短,但绝不会是一年半载之功,那种政绩驱动的快速转型升级是不现实的。

从当前人均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四个方面来综合分析,盐城市工业经济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

在此时刻,盐城市必须抢抓机遇,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实现跨越发展。首先要把企业自主创新作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

其次要把价值链招商作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外部牵引力。现在,各层各级都在推行产业链招商,通过产业链的填平补齐,增强产业竞争力。但同一个产业,产业链分若干个环节,有的链条上项目层次低、污染重、利润薄,如纺织服装类的染整环节、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多晶硅环节,而隶属于同一个产业,品牌服装、太阳能封装等环节,效益高、污染少。因此,盐城市招商引资应向产业链最有价值的部分招商,也就是价值链招商,即重点招引产业价值链中的高垄断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环节项目,让其成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牵引力。

再次要把培育大企业大集团作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支撑。当前,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引起国内外产业组织架构重整,实业资本正在加快新一轮流动和融合。盐城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快制定出台各项优惠政策,着力推进机械装备、纺织、化工等传统产业与国内外龙头企业的战略重组,提升企业规模。

此外,差异化发展新兴产业应作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盐城市当前要着重围绕风电装备、光伏太阳能、环保产业和新能源汽车等有一定基础的优势产业,以抢占研发制高点和扩大市场占有率为重点,加快推进差异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