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治理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第一条为了规范县城新区规划建设管理,保证新区各项规划的实施,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新区范围包括:大道新区、区、新区、新区,面积6平方公里。
二、建设用地管理
第三条新区地块开发利用必须符合县城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四条建设单位或个人在履行县发改局项目审批程序的同时,必须严格按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土地使用性质和界限使用土地,确需改变使用性质或调整界限的,须经县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程序审批。
第五条建设单位或个人沿规划道路、河渠、绿化带等公共设施征用土地的,须代征相邻道路的一半,及绿地、停车场等其它公共设施用地的全部,同时负责拆除该土地的建、构筑物。
第六条代征道路红线以外公建部分,由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划设计并建设,建设费用由代征单位或个人承担,建设费用标准按届时的工程造价执行,并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交纳。
第七条建设单位或个人代征公建土地权属归政府所有。
三、建设用地容积率规划管理规定
第八条居住用地容积率多层(4-7)≤1.7,高层(10层及以上)≤3.5。
第九条公共设施用地容积率≤4.5
第十条容积率指标只计算地上建筑面积。
第十一条在建筑自身功能需要以外为社会提供公共开放空间,在符合有关规划,满足有关要求的前提下,可采用容积率奖励办法,允许增加建筑面积,增加建筑面积不得高于所提供公共开放空间场地面积和容积率乘积的一半,同时不得超过原核定总建筑面积的25%。
第十二条建设项目代拆、代征城市道路、城市绿地等公共设施用地比例超出项目净用地面积20%的,可采用容积率补偿办法,但增加的建筑面积不得超过原核定总建筑面积的35%。
四、建筑退道路红线规划管理
第十三条大道建筑退红线按20米执行,其它道路退距执行控制性详细规划之规定。
第十四条地下建筑退让道路红线不得小于3米。
第十五条不同建筑高度组成的连续建筑,退红线距离应执行最高建筑的标准执行。
第十六条沿街围墙退道路红线应大于1.5米。
第十七条退红线少于8米(含8米)的新建建筑的,沿路设置阳台、雨棚等地上附属设施,平行红线布置时不得突出建筑主体2米,垂直红线布置时不得突出建筑主体1米。
五、附属绿地和配套停车规划管理
第十八条各类建设用地内的绿地面积必须达到30%以上。
第十九条新建住宅用地的停车配置应以地下为主,地面停车率不宜超过10%。
第二十条行政办公、商业等公共设施必须自建停车场。
六、建筑色彩、风格规划管理
第二十一条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报批地块建设方案时,应当依据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对建设项目的建筑物外立面设计及夜景照明设计提出明确要求,建设单位和个人应以图、文形式提供2个以上方案,对建筑物外立面的风格、色调、材质等作出详细说明。
第二十二条陉山大道两侧居住建筑以淡雅明快色调为主,主体色彩以社区为单位进行统一,公共建筑以浅灰色为主,多层居住建筑屋顶部采用全坡屋顶,色彩以淡蓝色或浅灰色为主。
第二十三条沿街阳台统一封装,不得外探,防护网按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材质、颜色统一安装。
第二十四条沿街空调机位统一设置,用不锈钢护栏、百叶窗、装饰板遮挡,设置冷凝水统一排水管道,不得直按流向建筑物外墙面。
第二十五条沿街商服外墙、色彩、广告牌匾统一设计,与相邻建筑、环境协调一致。
第二十六条建筑物附属配电室、垃圾道等设施,不得沿街设置。
第二十七条沿街居住区和办公单位确需修建围墙的,应选用通透或半通透式围墙,高度控制在1.8米以下。
附则
关键词:灾后安置规划、社会调查、舟曲
一、概述
社会调查是从事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对于具有公共政策属性的城市规划而言,社会调查的意义和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则以甘肃舟曲为例,重点探讨灾后重建规划、尤其是灾民住房安置规划中的社会调查。
二、灾后住房安置规划中的社会调查特点
从舟曲的灾民住房安置规划来看,此类社会调查工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时间紧。重建和安置工作的紧迫性,决定了各项规划设计以及社会调查的时间都非常紧迫。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求调查内容和方法的选择要更具针对性,围绕调查目标,把握关键问题;另一方面,短暂的工作周期也客观上导致调查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调查对象比较明确。尤其是住房安置规划。例如舟曲,调查对象是按计划将要在峰迭新区解决住房的2195户受灾居民,调查小组结合灾民所属的单位或社区,共选取了1570户进行访谈或问卷调查,覆盖率达到70%以上。
(3)调查具有双重(乃至多重)任务,在舟曲住房安置规划中,既要清楚了解居民的住房和生活需求,也要起到对于安置规划宣传讲解的作用。
(4)调查结果能够快速反映到规划决策中,即时效性较强。规划设计人员或是与调查小组密切配合、或是直接参与到调查工作中,因此能够及时、有效地将调查主要结论落实到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方案中。
总体来看,在灾后安置规划中,调查对安置工作的指导作用也较为显著,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落实当前安置政策的前提下,使小区规划和住宅建筑设计更加切合居民需求;二是通过调查了解到的实际情况,为安置政策的改进提供建议。
三、调查形式
问卷(Questionnaire)和访谈(Interviews)是两个比较常用的社会调查方法。前者较适合量大面广的调查,也适用于量化分析;后者则更加注重深度,但对调查人员的要求较高,在安置规划中,访谈也兼顾了宣传讲解需要。舟曲调查工作中采用了两种方法相结合的形式。其中,对1500户安置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覆盖面较广。通过调查和量化统计获得了一系列直观且具有普遍性的结论,这些结论将直接影响到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案、乃至后续的施工和装修。同时,调查所获得的灾民基本情况、特别是家庭结构情况,将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居民对户型的需求,因此也指导了住宅设计中的户型配比等重要内容的确定。
除了大量的问卷调查,调查小组还选取了部分灾民代表(共70户)进行了现场访谈。相比于间接发放和收集问卷的调查方式而言,访谈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一方面,在间接问卷调查过程中,问卷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影响。另一方面,调查过程是一个与受访者进行交流的过程,访谈可以较为直接和全面地了解灾民的真实想法,更重要的是,调查人员通过对于规划耐心的讲解,可以帮助居民重塑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四、调查问卷设计
不管是采用问卷还是访谈的形式,题目设计都是一个重要环节,既要追求信息的容量和针对性,也要便于受访者理解和填写,总体而言,调查问卷应力求做到“内容简明、形式活泼、题量适宜、填写容易”。
住房安置规划中,调查内容通常涉及三大类:受灾家庭的基本情况;居民对小区布局、设施和环境的使用需求;居民对安置住房的使用需求。题目形式一般以单选题为主,多选题和开放题为辅。对于问卷调查来说,题目和选项要尽量简明易懂,题目数量不宜过多,简言之,问卷设计不能因盲目追求信息量而降低信息的有效性。
五、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统计和分析是调查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主要作用是将调查所涉及的各方面内容进行系统地整理、归纳、分析和表达,使设计师和决策者能够客观全面的了解灾民情况和意愿,并最大限度地反映到规划设计中。
1、数据统计
完成现场调查以及问卷的回收工作之后,则进入了数据整理和分析阶段。目前较为常用的问卷统计方法是借助SPSS等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类统计。但由于数据录入要消耗较长的时间,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在舟曲的调查中并未采用这一方法,而是沿用了常规的“人工统计+EXCEL图表生成”的方式。其优点是可以快速简便地形成一些基本结论。
但是,这种统计方法存在着先天不足,它忽略了调查对象的个性特征与其选项之间的内在关联。因此,本次调查又进一步抽取了少量样本(100份),进行相对深入的统计分析,这一分析有助于调查人员更加全面的了解灾民的实际情况,从而提出更具针对性的规划建议。
2、调查报告
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调查人员通过书写调查报告的方式对规划设计提供建议。一般来说,调查报告由调查工作情况和调查主要结论两部分组成。前者包括:调查的背景,主要任务和目的,调查对象、内容和采用的方法,调查工作的进展情况等;后者(调查结论)则是报告的主体内容。
以舟曲为例,根据调查的主要任务、并结合问卷的题目设置,《报告》将调查结果归纳为八个方面,分别为:(1)受访者的基本情况;(2)安置意向及最关心的问题;(3)交通方式及停车场地需求;(4)安置住宅户型及室内装修需求;(5)小区公共设施及活动场地需求;(6)小区管理方式;(7)未来就业意向;(8)受访者提供的补充信息(即其他需求或建议)。每个方面均提供了一个基本结论,并附上相关的统计数据。
除了分项结论外,《报告》还就调查发现的典型问题进行归纳和强调,以利于规划设计师做出整体判断、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下举三个例子。
(1)从安置对象的家庭结构来看,三口及三口以上家庭比重较高同时,结合居民意愿调查发现,受灾家庭普遍希望获得“三室一厅”的安置住房。根据这一结果,《报告》建议住宅设计中应注意:一方面,在政府提出的80平米安置标准限定下,户型设计应力求紧凑实用,特别是更高比例的三居室户型;另一方面,由于大量受访者提出愿意通过适当出钱的方式提高安置面积标准,因此户型设计中也应考虑这一因素,留出弹性,更好地满足不同家庭的居住需求。
(2)调查发现,部分受访家庭中拥有残障人士(约占调查总数的8%)。应该说,这一问题在以往的住房需求调查中关注较少。而针对这种情况,住宅设计在符合安置面积标准的前提下专门提供了一定比例的无障碍户型(图6),以满足特殊人群的生活所需,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
(3)本次调查格外关注受灾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生计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受访家庭的整体收入水平较低,因此《报告》强调,新区建设不仅要为灾民提供住房等硬件条件,更要综合考虑他们的生计问题,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关于灾民对未来就业(再就业)的憧憬和期望,调查显示,绝大部分灾民更愿意留在舟曲,其中比重最高的就业选择是在峰迭新区或舟曲老县城做小买卖,相应的,这也就带来了对底层商铺的高需求,根据这一情况,在安置小区的规划设计中,特别提供了较高比例的沿街底商住宅。
六、结语
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101404
【摘 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在社区规范化管理的影响下血压控制情况。方法:根据社区管理的规范程度,了解这一因素对高血压控制的效果形成的作用。结果与结论:一般情况下,对高血压病人进行细致到位的社区管理,在此基础上并适当避免诱发原因,对于控制高血压具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对于高血压病情的控制和稳定来讲,社区管理的介入是非常有必要的,社区卫生服务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其所起到的作用也比较突出。
关键词 高血压;血压控制;社区;规范化管理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得危险因素,其并发症可以使患者致残,甚至致死。 为了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及发展,提高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患者的知晓率是根本,可控制危险因素是基础。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社区规范化管理,认真严格控制其可控制危险因素,有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发生。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实验的样本都是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分别是有健康档案管理在册的和在医院门诊已经确诊的,各为69 名实验对象,其中男女性别比例为38:31。当然,实验样本中,已经排除了一些其它的疾病,如:继发性高血压、精神病、肿瘤以及躯体严重损伤等。同时,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更加具有科学性,所选取的实验对象均来自一个区域,所以不存在区域差异。最后,将所有的实验对象进行随机分组。主要设置了两个组,分别是对照组和管理组。管理组的期限是半年,对照组主要起到了对比的作用,这样可以从中看出管理是否起到了作用。
1. 2 方法
1.2.1 对照组
高血压患者自己找医院或者诊所就诊,而且对于所照的医院或者诊所,不限制在一定的区域或者范围内。
1.2.2 管理组
对管理组的实验对象的治疗,主要从以下几个步骤开始实施:
第一步:将管理组的高血压患者组织起来,进行健康知识和高血压知识的讲授,具体包括:病因、影响、防治、治疗和用药等几个方面;
第二步:依照每个实验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计划,包括饮食用餐的科学搭配、钠盐摄入的限制以及烟酒双戒;
第三步:每个实验对象的习惯和爱好是不一样的,所以可以依照每个人自己的爱好制定出运动计划。而且在实施的过程中。对运动方式和运动量有必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督促,尤其是能否坚持下去非常关键。如散步、广场舞等,40-60 分钟及运动强度(肥胖患者更加严格);
第四步:监测血压及用药:每周测量血压及血糖;
第五步:一旦发现实验对象存在不良的情绪,那么就要及时的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因为不良的情绪会对高血压的控制产生负面作用。
2 结果
2. 1 基本情况
管理组的实验对象一共有69 人,其中女性和男性的人数分别为33 和36,平均年龄为65.1±4.3 岁,BMI 平均值为23.2±2.8。对照组的实验对象一共有69人, 女性34 人,男性35 人,平均年龄为65.2±4.3 岁,BMI 平均值为24.2±2.9。由以上两组数据可以看出,管理组和对照组的情况很相似,具有可比性。
2. 2 血压变化
在实施管理之前,管理组和对照组的对象的血压都没有明显的不同。管理后,管理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有明显的下降。于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在增加药量的基础上略有下降,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见表 1 。
3 讨论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使得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引发的高血压疾病也越来越普遍,危害着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
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高血压疾病存在“一高一低”的特点。“一高”指的是患者数量之高之大,“一低”指的是如今高血压患病逐渐的向低年龄段迈进,尤其是18 岁以上成人患病大概占到了总体的20% 左右。
相对于外面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时间是非常充裕的,而且在和患者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患者与医务人员彼此间建立了信任感,因此,在健康教育和饮食、运动督促指导方面比较容易进行。考虑到所选对象均属于农民,在进行高血压疾病防治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广告的影响,同时受到本地医疗条件的限制,这样就给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要求。
从结果上来看,对高血压病人进行社区管理,进行健康知识和高血压知识的讲授,对于控制高血压病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一、发展目标
(一)总体战略目标
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建设“三基地一中心”战略需要,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主线,以战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培养引进为重点,加快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一支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力争到2015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总量发展到17.5万人左右,2020年达到18.5万人左右。重点培养一批能够跻身全国500强的知名企业家、适应国际化生存发展的职业经理人,优先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营管理领军人才。重视培养和扶持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建成面向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专业人才市场和公共服务体系,大幅提高人才资本市场化配置的比重,建成面向各类企业的企业家后备人才库、经营管理人才库及信用信息体系。
(二)分类开发目标
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各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差异性,充分发挥企业作为人才开发主体的作用,确定各不相同的分类开发目标:
自治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是:结合调整优化国有经济结构,在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中,发展壮大具有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企业家队伍,优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结构,强化整体素质,提高市场经营能力和规范管理能力,着重培养和引进一批能够引领大企业、大集团经营管理水平持续提升的企业家。到2015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30000人左右,2020年达到42000人左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85%以上;通过竞争性选拔方式选聘的人才比例达到50%以上。
非公有制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目标是:到2015年,完成1000名非公有制企业领军人才综合能力提升工程,10000名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知识更新工程,150000名企业技能型人才轮训工程,500名海归创业人才扶持工程和500名东盟商贸人才海外深造工程;到2020年,上述目标再翻一番。
科技型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目标是:以2011―2015年为重点突破阶段,2016―2020年为全面推进阶段,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科技素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企业家素质为重点,培育一支300人左右规模,具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对前沿科技发展趋势敏感,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企业家队伍。
二、主要任务
(一)突出增量发展,壮大人才队伍总体规模
积极为大中型和规模以上企业因产业扩张形成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提供人才信息服务,促进其经营管理人才数量适度增长,加快人才集聚。大力推动全民创业活动蓬勃发展,推动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加速发展,形成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增量发展的驱动力和持续有效需求,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持续增长,使人才资源要素成为引领产业和企业规模壮大、质量提升的能动性、内源性动力。同时,努力培养大量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盘活和平衡职业经理人专业市场与各类企业对经营管理人才的供求关系。
(二)突出能力建设,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按照建设学习型企业的要求,确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以内涵发展为主线的人才开发理念,建立符合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特点与需求的培训体系。充分利用产业联盟、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载体,大力加强重点产业骨干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的战略管理能力的培养。采取多种方式提升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通过资质认证的经营管理人才的比重,并对创业期、成长期、扩张期等阶段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进行菜单式培训。落实企业足额提取和使用职工教育经费制度,保障管理人才培训所需经费。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构建形式多样的社会化培训合作机制,制定经营管理人才继续教育培训计划。结合涉外业务,有针对性地组织骨干力量赴国(境)外培训。
(三)突出高端引领,优先引进培养高层次企业领军人才
坚持把高端人才引领发展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方法,依托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地发展,结合产业人才小高地建设,大力培养、引进和使用高层次企业家,尤其是在各个产业领域具有代表性的领军型人才。根据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针对企业技术含量日益提高的特点,重点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技术素养、洞悉产业技术发展前景、能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按照经济规律创新管理方式、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新型企业家和职业化、专业化经营管理人才。未来10年,在全区各类强优企业当中,培养造就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能够率领龙头企业健康发展、在业内能起到领军和示范带动作用的优秀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才团队。
(四)突出战略纵深,大力扶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团队创业
坚持重点突破的发展策略,优先配备、培养和引进自治区千亿元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推动人才资源要素向重点产业领域集聚,加速形成与产业集群发展相匹配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集群。在推动产业人才小高地集群建设过程中,优先扶持领军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到位,积极探索创新与之相适应的集群化人才管理和服务模式。从全球视野和大时空跨度发展的战略高度着眼,积极探索企业经营管理层面的战略性人才培养、引进、配置和储备的新模式、新途径,为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添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五)突出开放带动,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国际化水平
继续加大从国内外引进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工作力度,实施“海外人才入桂”工程,吸引和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学成之后,来桂创新创业,不断提升我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现代化素质和国际化水平,推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配置方式的改革,内部培养选拔与市场化选聘并重,促进多元化的人文生态环境与企业经济生态环境的融合,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面对日益区域化和国际化大环境的竞争力。
三、重大人才工程
(一)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
加大优秀企业家培养选拔力度,优先培养重点产业骨干企业和新兴产业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深化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组织推荐、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方式,着力打造一支具有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勇于开拓创新、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新型企业家队伍。积极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参加各种高级研修班、培训班的学习,每年选派一批中青年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到国外知名高校、著名企业和相关机构学习、研修和挂(任)职锻炼。到2020年,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累计培训率达到90%以上;选拔一批具有较好国民教育基础和继续教育经历、经过多岗位锻炼的后备人才充实企业家后备人才库。加大力度培养非公有制企业家,充分发挥工商联及各行业协会作用,提供更多培养机会和公共服务措施,尤其要注重扶持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成长型中小企业的企业家。着眼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产业经济质量,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及其经营管理团队的在职培训和实践锻炼。
(二)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引进工程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培育面向国内外的企业家市场,畅通企业家引进渠道,制定完善外籍高级人才入桂的便利政策,加快引进在业内有较高知名度、了解掌握本产业行业市场规则和渠道、有丰富人脉资源的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战略性人才。围绕我区工业发展战略目标,有计划、分层次地从海外引进千亿元产业、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高端职业经理人。提高人才政策开放度,加大政府资金投入,为引进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提供更为宽阔的事业平台。到2020年,累计拿出100个左右国有企业领导职位,面向国内外招聘一批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到我区重点骨干企业任职,并根据有关政策规定,落实各项政策待遇,促进其最大程度发挥作用。
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资助计划,加大对留学人员的创业投入支持。建设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加快来桂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建立完善留学人员公共服务体系,为留学人员提供绿色通道、创业指导、信息网络及知识更新等优质服务。组织和参与“海外留学人才八桂创业行”、“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周”、“海外专家广西行”等大型国(境)外专家和人才服务活动,柔性引进国外经验丰富的专家和团队,来桂进行技术指导、项目合作、人员培训等智力服务。
(三)中青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扶持工程
加大企业选调生工作力度,从高等院校相关专业选调更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到企业工作,并有计划地进行培养,使他们在丰富生动的管理实践中获得更多锻炼机会,更好更快地成长起来。办好北部湾中青年企业家论坛,定期组织区内外企业家前来交流和开展各种专题讲座、展览和参观考察活动,活跃思想、拓宽视野、广结人脉。每年选派200―300名优秀人才进行重点培训或到国外知名企业、高校等学习进修和挂职锻炼。到2020年,累计培养一支3000名左右规模的中青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形成相对完备的年龄梯队配备,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适应全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企业向产业集群聚集的大趋势,鼓励中小企业利用与大企业建立产业链共生关系的便利,派出经营管理人员到大企业跟班学习、挂职锻炼。建立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制度,政策扶持向作为县域经济骨干的中小企业倾斜。中小企业要推广学习型企业建设活动,积极组织经营管理人员参加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并根据地区、行业和企业的发展要求,探索本土化的培训项目,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在自治区层面,每年选拔100名左右青年企业管理人员到国内外大企业、高校进行系统学习培训,从中遴选优秀者重点培养,纳入自治区企业家后备人才库。自2011年起,全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年均培训累计超过1万人次。积极探索微型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知识更新新形式新途径,探索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远程教育培训体系,把符合条件的微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纳入银河培训工程范畴,调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五)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能力建设2211工程
坚持政府引导、分类指导、以企业为主体和社会化运作的原则,由各级工商联组织和行业协会组织,委托相关高等院校、知名培训机构,利用10年左右时间,对2000名左右非公企业家、20000名左右非公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000名左右海归创业人才、1000名左右东盟商贸人才进行专门培训,帮助更新知识结构,提升综合能力,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和发展战略管理能力。到2020年,累计培训非公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4000人次,培训率达20%左右,基本涵盖我区有一定规模和代表性的非公有制企业。
(六)科技型企业家培育工程
围绕我区重点产业发展,从自治区14个千亿元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高新园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当中,每年选拔30名左右中青年经营管理人才,作为科技型企业家进行培养,并对其业绩、评价、资质和称号进行动态管理。坚持把科技型企业家培育工程,与重大科技专项、重大项目的实施结合起来,优先支持申报科技计划和项目。组织产学研对接活动,引导和帮助企业与国内外相关高校院所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高新技术研究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到2020年,累计培养具有技术创新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国际化经营管理能力的科技型企业家300名左右,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研项目和新产品研发为纽带,以团队化管理为特点,由科技型企业家领军的品牌性经营管理人才团队50个左右。
(七)经营管理人才团队集聚工程
进一步完善企业空间布局,引导企业向北部湾经济区、桂西资源富集区和西江经济带等重点经济区域聚集,带动经营管理人才团队化聚集,形成更高密度的人才群落和智力密集区,要充分发挥人才小高地在产业和经营管理人才集群化中的作用,加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团队因素在人才小高地申报评审中的权重,尤其是对核心技术持有人领军创办的企业、核心人才团队身兼经营管理和技术研发多重职责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更多的倾斜和支持。到2020年,自治区级产业人才小高地及其经营管理人才团队,在广西“两区一带”等重点发展区域和重点产业的聚集度,要达到90%左右。
四、体制机制创新
(一)加快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继续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坚决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企业作为人才开发的主体作用和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机制,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制度环境。对企业要增加公共服务,减少行政干预,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的工作,保障企业家依法管理企业、守法经营、诚实致富的权益。非公企业要逐步完善党、团、工会和妇联组织,促进企业和谐发展。遵循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成长规律,针对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特点,做到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健全企业经营管理者聘任制、任期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实行契约化管理。
(二)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和服务机制
加快人才资源信息服务平台工程建设,大力培育专业性的企业家市场和服务品牌,为企业提供针对性更强、更为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大力推进北部湾经济区的人才体制改革试验区建设,鼓励经营管理人才向经济区集聚和流动。研究制定党政机关人才、事业单位专业人才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相互流动的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办法,鼓励更多优秀人才流向企业或自主创业。
(三)健全完善经营管理人才评价发现机制
继续完善以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为核心,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品德、业绩、能力等要素为主要指标,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健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与准入制度,加强社会化评价机构及评价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坚持年度考核评价与任期考核评价相结合,综合考评经营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履职行为和履职效果,对经营管理人才的实际业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强化综合考评结果的运用,与经营管理人员进一步使用挂钩,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四)健全完善经营管理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进一步完善与绩效考核评价结果紧密挂钩的薪酬体系,完善年度薪酬管理制度、协议工资制度和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制度,促使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树立正确业绩观,持续不断地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推行知识产权战略,落实技术奖励、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等政策,保障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知识产权及各种要素投入的合法收益,激发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创造社会财富的热情。探索建立完善以政府奖励为导向、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人才奖励制度,加大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的奖励。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制度,积极开展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依法维护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合法权益。
大明社区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把加强领导作为推进普法及依法治理的关键环节,始终将法制宣传教育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上,坚持常讲、常议、常抓不懈,主要领导亲自抓、常过问,分管人员具体抓、抓推进,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大力配合,做到组织领导、具体工作、培训力量、经费落实四到位,形成了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全方位做好法制教育工作的良好局面。
(一)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普法及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目标职责,领导小组成员具体负责社区普法工作规划、工作部署及实施、监督、检查等工作,指定1人负责日常工作,将法制宣传、民事调解、矛盾纠纷排查等一并纳入,使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在落实、推进的过程中,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社区党支部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普法及依法治理工作,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人员培训到位。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培训,使法制教育的效果明显提高。一是通过以案释法及以会代训方式,提高社区干部法制意识和依法管理社区工作事务的能力。二是通过辖区单位开展共建活动,请司法机关专职工作者为居民讲-法制课,成效明显。三是充分利用政法部门的法制宣传教育资源。还采取以案说法等形式宣传法律知识,做到普法到人,人人见面,人人受益。
大明社区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各种时机、各种场合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将法制教育寓于市民教育之中,寓于社区工作之中,寓于丰富的社区文化活动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法制教育做到持久性、经常性。
(一)向社区党员宣传法律、法规,学习各项方针政策、学习,每周四下午集中组织学习培训。
(二)坚持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利用一切有力时机,多方面组织学生、家长参加社区关工委举办的普法学习班,开展学法演讲2次,使社区广大居民、中小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掌握法律知识,使法制教育从娃娃抓起得到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