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研思维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预防医学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21世纪的预防医学专业人员不但要具备深厚的基础医学理论、丰富的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知识,还应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满足这一要求,符合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和健康、疾病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是培养高素质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之一。近十几年,我国医学本科教育始终沿袭重教学、轻科研的模式,教学与科研严重脱钩。相反,国外医学的本科教学非常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教学的重点是科研思维的训练和科研方法的培养,使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
2导师制在本科生临床科研思维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教学与科研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整体。早在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就设立了“本科研究机会计划”,开创了本科生科研的先河。近年来,我国的大学教育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医学本科生在临床实习期间是科研能力训练的最佳时期,以科研为载体的科研训练是对医学本科生个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最有效的途径。导师制是通过选择具有一定临床科研能力,同时有科研项目的有经验的专业优秀教师担任导师,联合有参加实践活动愿望的本科生,利用课题平台,通过专项培训参与到科研工作中。导师制具有责任明确、便于沟通等优点,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医学本科生能够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带着问题去学习和研究,提高学习兴趣和热情,能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导师制的实施方法
3.1导师制的具体内容实行医学本科教育导师制的基本方法是根据临床科室的条件和人员情况,由科室安排指导导师,在预防医学系本科生临床理论学习及临床轮转期间,以招募志愿者的形式,经过面试后将学生编入已有的科研小组参加科研活动。
3.2课题来源及申报经费和课题是科研的后盾,如何获得科研项目是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本科生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的训练非常重要。在课题组内,通过科研辅导及讨论,在导师指导下积极申报校内针对性的科研项目,另一方面从导师的现有课题中设立专项基金,作为医学本科生科研课题的立项、学术交流、学术成果的评审和奖励的支出。
3.3科研培训对科研人员的培训是科研活动的重点工作,也是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提升的必经之路。为使学生对课题有所了解,指导导师要为学生详细介绍课题的研究背景、技术路线、科研思路和方法等。在已有的基础课程的基础上,通过课题组内讲座为本科生进行科研设计、科研思维和研究方法的培训。加入课题组的学生将根据现有研究方向,在指导教师帮助下开展资料查阅、设计研究方案,并参与各组的科研会议。
3.4研究展开在导师和课题组的统一安排下,根据确定的研究项目,指导学生科研工作,参与科研的全过程。参与实验研究,收集、整理数据,并完成研究论文。在开展专题调查研究前,必须完成调查方案设计,形成开题报告。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等专题活动,增加学生了解现实卫生状况的机会,增加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预防医学本科生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录入和分析等实践活动,巩固了专业知识,强化了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3.5考核有效的考核机制是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环节,是组织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通过制定奖励制度,鼓励在科研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评优、评先进和优秀论文等科研成果相应的奖励,并在本科生毕业时为其攻读硕士研究生或就业提供帮助。
4我院眼科以导师制带动预防医学系本科教学实践的思考
方法:选择4家综合性医院的418名注册护士,发放调查问卷测评全部护士的核心能力学习需求。
结果:不同年资核心能力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资护士在专业发展、法律及伦理实践、人际关系、领导能力、临床护理以及评判性思维及科研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教育咨询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护士核心能力总分显示其核心能力属于中等水平,需要加强培训力度以不断推动核心能力尤其是评判性思维以及科研得分的提高。
关键词:综合性医院护士核心能力学习需求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511-01
护士核心能力关系到护士本人以及整个护理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本次研究特就综合性医院护士核心能力的学习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4家综合性医院的418名注册护士,149名1至5年资历护士,134名6至10年资历护士,135名11年及以上护士,年龄范围居于21至49周岁,年龄平均值为(31.7±4.9)岁。95名护士,179名护师,125名主管护师,19名副主任护师。23名急诊护士,52名ICU护士,11名手术室护士,12名儿科护士,14名妇产科护士,121名外科护士,185名内科护士。16名护士中专学历,129名护士大专学历,273名本科及以上学历。7名护士丧偶或者离异,274名护士已婚,137名未婚护士。
1.2方法。
1.2.1调查内容。进行文献查证和专家讨论确定研究的具体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护士实践经历、聘任方式、学历、就职时间、所在科室、职务、职称、年龄、性别以及婚姻状况等,向护士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1]。同时采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对护士的核心能力进行测评,主要包括7个维度58条目,具体表现为教育咨询共计7条目,专业发展共计6条目,法律及伦理实践共计8条目,人际关系共计8条目,领导能力共计10条目,临床护理共计9条目,评判性思维及科研共计10条目。分别对各个条目进行计分,所用方法为Likert5级计分法,很有能力:4分;高能力:3分;中等能力:2分;低能力:1分;没有能力:0分。0.89为量表总体信度α值,0.79至0.86为7个维度α值[2]。
1.2.2调查方法。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并保证指导语的统一性,发放问卷前向护士讲解调查研究的意义和目的,并征求护士的同意,然后要求护士进行能力自评,计量方法为Likert5级计分法,同时评估能力期望。共发放418份问卷,全部问卷均获得回收,回收率为100%。
1.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的专业性软件为SPSS13.0,采用t检测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若P
2结果
2.1护士核心能力现状。护士法律及伦理实践能力最强,评判性思维及科研能力最为欠缺,详见表1。
2.2不同年资护士核心能力比较。不同年资核心能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不同年资护士期望能力不同维度分值比较。不同年资护士在专业发展、法律及伦理实践、人际关系、领导能力、临床护理以及评判性思维及科研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教育咨询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推理、态度、价值观以及知识和技能是护士核心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护理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不断提高护士核心能力能够使护理人员的结构不断获得优化,并使其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不断得到增强,从而推动护理人员的个人以及整个护理事业的发展[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士评判性思维及科研能力最低,而护理核心能力与护士的年资呈正比,为了不断提高护士的核心能力必须加强培训力度。通过设置专门的培训机构以及根据不同专科、职务、职称以及年资等方面进行相关课程的设置,定时对核心能力进行评价,从而使护士的核心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并进一步推动整个护理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加强对护士科研能力以及评判性思维的培养以弥补此方面能力的不足和欠缺,同时采取重点培训和分层培训的培训模式使培训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获得最佳的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章启秀,黄丽华,李益民.4家三甲综合性医院护士的核心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1,22(30):291-292
关键词:区域教科研;互动;策略;原则;方法;案例
一、科研培训中讨论策略的运用
科研培训中的讨论策略,是指面对解决复杂而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时,培训者与受训者因教学需要,各自交换自己的想法、意见,以达到双方互通有无的目的,而采取的交流方式与方法。它利用的是培训主体的认知差异,引发认知冲突,促使其进行观点的冲撞与融合,从而形成对现实的新的解释,并导向创造性地发现。
(一)以道御器策略
《易传》中言:“形而上者之为道,形而下者之为器”,可见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区别。凡事都有抽象与具体的问题,这种在具体的事物之中蕴涵的抽象的规律就是形而上,而这些具体的表现事物则是形而下。故“道”为万器之统领。对于教科研而言,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和文化底蕴是研究之“道”,而具体的科研方法、科研成果表达是研究之“器”。笔者认为,教育科学研究需要“道”“器”并重,以道御器。
(二)辩论式讨论策略
在区域科研培训中,由于受训者多为一线骨干教师或业务领导,他们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问题他们都有各自固化的观点与做法,其做法与观点是否正确、科学,需要进行反思。但反思是痛苦的过程,不会自发产生,这需要培训者在培训过程中引发受训者的认知冲突,促使其在辩论中不断反思、调整自己的行为。
1.辩论式讨论应遵循四个原则
(1)差异性原则:承认受训者发展存在差异性、不均衡性,利用他们的差异,尽可能捕捉他们潜在的创造火花,在辩论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的观点。
(2)平等性原则:在互动中强调互动对象之间没有高低、主次之分,而是互相平等的矛盾统一体。在辩论中只存在正、反两方观点上的对立,在辩驳中明晰观点,得出结论。
(3)主动性原则:互动双方都是问题的发出者,话题的提出者,同样也可以是问题的被问者和话题的接受者。在互动过程中,互动双方都要围绕各自的观点参与辩论。
(4)尊重性原则:在辩论过程中需要的是一种互相尊重、人格上完全平等的辩论氛围。辩论是在尊重的前提下亲切的对话过程。
2.组织程序与方法
辩论式讨论按照四个步骤组织实施辩论的过程。
第一步:创设情境。在具体的情境刺激下,受训者先进行主我与客我的自身互动。在自身互动的基础上形成主观观点,为开展辩论做好准备。
第二步:聚焦问题。组织者对具体情境下产生的问题进行聚焦,同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正、反两个观点,并按照持有的不同观点,将受训者分为正、反两个辩论团队。
第三步:组织辩论。培训者组织正、反两个团队围绕辩论主题,结合教学实践与理论认识开展辩论。组织过程中避免偏离主题,而进行有效讨论。
第四步:总结评价。在辩论过程中正、反两方初步形成结论。培训者结合正反两方的交叉点,及时介入,进行总结性评价,得出科学的结论。
(三)合作性讨论策略
1.先写后说
讨论前,受训者先在小组内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意见。这样可以保证小组中每个成员都有思考与展示的机会。
2.打靶子
在小组中每位成员独立思考后,抽签决定一位成员陈述自己的意见,其他组员以他的意见为靶子,对他的意见发表见解,在这种具有团结性质的争论中,受训者更容易发现差异,发生思维碰撞,从而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
3.相互提问
这是培养受训者发现问题能力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我们可以要求受训者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相互提问,可小组内提,也可小组间提,受训者总期望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这样一来,受训者会认真阅读,更深入思考。
二、科研视导培训中对话策略的运用
对话策略是指在区域科研活动中培训者根据教学需要提出问题,受训者回答;受训者向培训者质疑,培训者予以解答。对话互动策略按照“发现问题―生成交流话题―对话交流―总结收获”的步骤实施互动。
(一)集体对话策略
互动需要的是主体生命的投入,它不仅仅在于教师身体的出席与到位,更在于思维的调整和跟进,在于思想的深入与提升。这需要我们讲究策略,变革形式,使集体中的每一位参与对话,在对话中点燃他们的研究激情。
(二)启发性对话策略
启发性问题,逐步启发了教师,让教师发现并挖掘出自己工作中的亮点,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同时也使老师学会了有效提升与归纳的方法。
在区域科研培训、科研视导与观课议课中,变革形式,恰当运用互动策略,使培训教师经历了主动参与、自主建构与自能发展三个阶段。在三个阶段中教师在互动中成为研究的主人,在互动中提升自我,在互动中享受教育的乐趣与生命的意义。
关键词:“5+3”一体化;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长学制
一我国七年制办学成果及问题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试行七年制医学教育,实行“七年一贯,本硕融通,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培养方式[1],这种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培养的模式使得七年制毕业生在医疗、教学、科研等诸多方面都比五年制毕业生有较强优势[2]。七年制医学教育是带有研究生教育性质的长学制本科教育,国内的培养方式以“5+2”和“4+3”分段培养模式为主。“5+2”模式的本科段和普通5年制的培养过程一致,但硕士段则比专业学位研究生少1年,导致临床实践时间偏少,科研水平不高。“4+3”模式的本科段减少了1年,进而缩短了通识教育与专业基础教育的时问,与七年制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有所偏颇[3]。
二我国“5+3”一体化研究现状
2015年以来,原七年制办学院校在积极借鉴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总结本校七年制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各院校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南京医科大学通过进一步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法,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三模块”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4];哈尔滨医科大学进行了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课程设置进行了研究,建立七大课程群,包括公共基础、人文社会、卫生与健康、生物医学、临床医学、实践技能、拓展课程等[5]。对生物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进行了横向整合和模块整合,同时还构建了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体系;首都医科大学将硕士学位课程全部纳入到通科培养阶段统筹完成,为学生进入后期硕士专业学位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阶段进行临床能力培养与科学研究留下充足的时间[6]。
三“5+3”一体化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能充分体现长学制医学教育的优势
长学制医学教育生属于优质生源,但当前的“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设置、师资配套到就业后的社会认可度、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等方面来说,均没有体现出长学制教育的优势。
(二)课程设置融通整合不足,“5+3”一体化核心要求体现不够
“5+3”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上要有新的思考、质的突破,要重组基础和临床的知识体系,将基础课程、临床课程、人文课程融为一体;在大一阶段引入临床导论课程,并设置“临床导师”制,在导师的引领下,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循序渐进地完成本科到硕士阶段的过渡;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必须体现出层次性和实效性。
(三)临床实践训练安排重复、科学研究训练不足
按照国家要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轮转时间为33个月,其中部分内容与第5年的临床实习内容重复,同时也造成硕士阶段课程学习时间和接受导师指导时间、科学研究时间的不足。这就需要将两部分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减少重复、补充不足。
(四)多部门管理缺少整体统筹,质量评价有待加强
“5+3”中的“5”归口学校教务部门管理,“3”的阶段归研究生部门管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则由培训基地负责管理,多部门介入造成职责不清、工作衔接不紧密,有必要建立一套更为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
四对“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思考
(一)创新培养模式
定位“医教协同、能力导向、融通整合、立足转化”,构建以本科入学为起点,以硕士研究生毕业为目标,实现本科教育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机衔接、医学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无缝对接的“5+3”一体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二)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以医学生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按照“学科知识整合、基础临床融通、本科研究生课程合理打通、通科二级轮转安排有效衔接”的原则,构建五大整合课程群:器官系统整合课程、医学人文整合课程、公共卫生整合课程、医学科研整合课程、临床技能整合课程,强调在专业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培养,促进在本科阶段注入医学科研要求,为研究生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改革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
“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应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倡导采用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强化理论与实际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科学与人文结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信息管理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临床思维与能力等综合素质,从而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临床医师。
(四)加强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
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是临床医生的核心能力。设立“临床导师”,早期接触临床;利用模拟教学对学生进行临床操作技能的初步训练;合理使用标准化病人,用于临床见习阶段培训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增进学生实践动手的机会;设置“临床技能训练周”;技能中心设置“开放日”;临床实习阶段设置“自主选科实习”。构建出由早期接触临床、临床技能训练、实习轮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的临床能力培养体系。
(五)加强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培养
“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要将科研素质和能力训练贯穿在各个教学阶段,重视全过程科研能力的培养。设立“基础导师”、开设科研类课程、实施各类大学生科研项目等措施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基础教学阶段鼓励学生早期进入实验室,申报各类学生科研项目,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在临床教学阶段,将科研的基本技术和方法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重点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方法和能力。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科研能力
1 我国心血管病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
我国是人口大国,临床高级专科医师缺乏,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能力强并有一定临床科研能力的临床专业应用人才,我国于1998年开始设立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1],而且招生数量逐年增长,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和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心内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在某些方面存在问题,还需要努力改进。
1.1临床综合能力欠缺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临床医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主要是培养其临床工作综合能力[2],临床工作能力是一个综合范畴,主要包括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技能及全面的专业知识。目前心内科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欠缺,直接影响其临床工作的开展。
1.1.1临床思维能力欠缺 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也就是把研究生培养成为"思考型"的专业人才,以提高他们临床实践能力[3]。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借鉴学术型研究生课程,大多数课程沿袭了学术型学位研究生课程,没有临床思维相关的系统的教程,导师和带教团队也没有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欠缺。
1.1.2临床技能不熟练 有很多心内科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毕业后没有掌握心内科最基本的技能,比如o法独立完成简单的冠状动脉造影及简单的临时起搏器植入技术,也无法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心包穿刺技术等心内科最基本的技术,毕业后进入临床无法独立完成上述临床操作。而以上技术是现代心内科专科医师必须掌握的技能。
1.1.3专业知识不全面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活动。近年来,心内科专业技术迅速发展,高新技术普遍应用,专业技术分工更为精细,导师的研究方向、范围和专长趋于窄而精,这无疑给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带来困难[4]。在一些比较大中心,心内科分冠心病、心率失常、高血压等科室,往往学生在本专业临床轮转局限在导师所在科室,也会忽略研究生临床基本功的培养,将其培养局限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之内,侧重于单一技能和知识的培养而忽略了全面知识的和技能的培养,就有冠心病专科研究生在论文答辩时不知道什么是CRT、CRT-D。
1.2科研不能和临床有机结合 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应从临床实践出发,结合临床实践提出科研问题,进行相关临床研究,从而提高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而目前很多专业学位研究生有很多时间并不是在临床做临床课题,很多时间在实验室做基础研究,并不能很好地结合临床,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结合现状,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心内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进行探索。
2 临床能力和科研思维培养互相促进
2.1临床能力培养
2.1.1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临床思维的过程是运用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思考,对所遇到的各种临床现象给与合理的解释,对面临的各种问题做出正确合理的解决。所以,理论知识掌握就是基础,没有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就无法完成诊断到治疗的临床思维过程,所以要掌握系统、完善的理论知识。
加强临床资料分析能力的训练,扩展临床思维的基础。临床思维研究的对象是具体的患者,医生要应用自己所掌握的医学理论知识,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信息进行深入全面分析,提取重要阳性信息和重要的具有鉴别意义的阴性信息,通过鉴别诊断,最后得出正确的诊断意见,从而得出正确的治疗意见,并且查阅对该疾病诊断治疗最新最前沿的循证医学证据。我们应当首先培养研究生搜集临床资料的能力。临床资料的搜集包括病史、症状体征、流行病学资料、临床检查(包括病理、检验、影像学资料等)、对于某些疑难疾病还要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在大量的信息中提炼出有诊断价值的信息。比如对于一个胸痛怀疑"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首先从患者的临床症状入手,详细询问病史,发病情况,胸痛的特点。胸痛的特点包括八个方面:胸痛的部位、范围、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因素、缓解方式、有无放射痛、伴随症状,通过以上特点排除其他引起胸痛的其他疾病,比如主动脉夹层、肺部疾病、心包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纵膈及胸膜疾病。再结合患者的心电图、运动试验、心脏B超、血清标志物等临床检查,临床危险因素分析,基本可以做出诊断,但对于部分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冠状动脉CTA、冠状动脉造影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并对患者心绞痛进一步分型,明确稳定性心绞痛还是不稳定型心绞痛非常重要,如果不稳定心绞痛,药物治疗不能很好控制临床症状,并且有血清标志物异常,比如高敏肌钙蛋白升高的患者需要尽早行PCI治疗。要通过临床教学查房方式、疑难病例讨论、术前术后讨论等方式引导研究生积极思考,培养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使得研究生能够从复杂的临床资料里提取出有诊断价值的信息。并使得研究生理论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提高研究生临床能力。
结合临床实际问题培养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导师或带教老师结合临床提出临床实际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寻找答案的过程也是临床创思维能力培训的过程。最终在提高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研究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临床问题,对学生探索问题给予正确的指引及有价值的信息支持,让研究生有明确的方向。鼓励研究生就临床所遇到的疑惑提出问题,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进行探索。
2.1.2临床技能的培养 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的培养与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同等重要,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随着介入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大部分心内科医师要从事心内科介入诊断治疗,比如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冠脉内支架植入技术,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术、心内电生理检查技术,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起搏器植入术,心衰患者心室再同步化技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技术,经皮主动脉瓣成形术等等。所以心内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间临床介入技能的培养非常重要,至少要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可以熟练掌握动静脉穿刺技术及简单的冠状动脉造影术、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心包穿刺术,而且作为临床考核的指标,如果无法掌握上述技术,就不可能成为一个高素质的心内科专科医师。
2.1.3全面掌握专业知识 专业学位研究生不能只专注于导师的研究方向而忽视了本专业其他临床知识,比如导师专业方向是冠心病,而将自己局限在冠心病领域,必须在心内科各个科室进行轮转、定期全面考核,力求全面掌握心内科知识。
2.2科研思维的培养 临床型研究生的临床培训是培养过程中的核心部分,然而科研培训也必不可少。要做到科学研究为临床实际工作提供思路和解决方法,并指导临床实践。所以,在临床实践中,注重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是心血管内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大任务,有待进一步加强。只重视临床培训,而忽略科研思维的培养,这样毕业的临床型研究生必然质量不高。只有临床和科研并举,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心内科专科医师。
2.2.1科研选题以临床研究为中心 科学研究工作本质上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选题是科研工作的真正起点[6]。临床实践中也蕴藏着很多的科学问题,而且临床型研究生平时在工作中就掌握着很多临床资源,以临床研究为中心的科研选题不仅可以更贴近临床需求,而且也可以使研究生在临床诊治工作的同时完成课题中患者资料收集和随访等工作。临床研究更贴近临床,对临床指导意义更大,比如哥德堡试验、TNT试验等心内科一些比较有名的临床研究,给临床指南的制定提供了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
我们可以根据研究生的具体实际情况设定相关临床研究,既可以是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也可以指а生设计Meta分析,回顾性分析。范围可以涉及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以及起搏器植人患者的运动心肺功能评价和康复治疗研究;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高血压药物等的临床药理研究:复杂心律失常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评估和预后评价系统研究等。事实证明,以临床研究为中心的科研选题不仅可以提高临床型研究生的工作效率、协调科研工作和临床培训之间的矛盾。而且只要选题得当,符合临床需求并具有一定创新性,这样的临床研究就具有较大的科学意义。
2.2.2导师管理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的作用至关重要[7]。目前我国研究生导师配置模式基本上仍是单导师制,或辅以第二研究生导师,研究生课题设计和实施质量主要取决于导师的个人研究方向和研究能力。然而心内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培养高层次的临床专科人才,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外还要掌握其他相关临床专业的知识,所以研究生的培养往往需要不同学科领域、不同专业背景的导师运用各自的理论、思维、观念、技术和方法协同合作,以克服或减少研究生科学研究中的狭隘性。因此,以科室为中心,建立了导师团队,集体管理心内科所有临床型研究生。导师团队由心内科不同专业组的专家教授组成。从课题的选题设计、文献查阅、查新报告、开题报告开始,即由科室统一安排。所有研究生导师都参加讨论,并请流行病学、统计学专业教授参与,结合临床问题和学科前沿、流行病学知识,从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和是否符合伦理要求等方面全面评估,制定出合理的科研方案。导师团队管理有益于研究生拓宽视野、博采众长。养成严谨的科研思维和求实的科研态度,有益于研究生全面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2.2.3学科交叉培养 当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高度综合以及系统化、整体化的趋势,学科交叉已经成为当代医学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培养学科交叉、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是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新学科生长点的发育与获得重大突破性科研成果的重要基础[8]。在临床型研究生的培养方面学科交叉显得更为重要。比如冠心病的发病与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相辅相成,比如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甲状腺功能减退、血尿酸异常都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又比如对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我们可以和血液科联合,进行干细胞移植研究。
总之,可以跟我们所研究的课题相关的专业进行合作,互相融合,进行交叉研究,从而拓展我们的科研视野。学科交叉培养既有利于临床问题的深入探讨,又有利于基础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研究生在学科交叉培养中既可以加强科研思维训练、掌握科研方法,又能够加深对临床疾病发病机制的理解,拓宽科学视野。
综上,临床型研究生的培养一直面临着很多挑战,他们不仅需要成长为优秀的临床医师,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在临床能力提高和科研工作投入之间存在不少困难和矛盾。尽管如此,只要在满足大纲要求情况下根据各学科特点,采用合适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充分调动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就一定能够培养出兼备出色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的同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3):45.
[2]廖启静,胡瑞敏.临床能力是临床专业学位的核心[J].医学与社会,2000,(1).
[3]杨孙青,陈丽萍.关于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05(29):59-60.
[4]蔡行健,刘振全,贺祥.浅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J].医院管理杂志,2006 Jun;13(3):239-240.
[5]何蓉,孙丽杰,张富春.临床与科研并进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1:16-18.
[6]李玉英,陈枫,钱桂生,等.全军呼吸内科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探索及经验[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1):1334-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