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产品运营的策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事件营销正成为农产品品牌塑造和传播的主要手段
事件营销(Event Marketing),是企业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名人效应、新闻价值以及社会影响的人物和事件,吸引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以求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并最终促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目的的手段和方式。
广告天才乔治・路易斯说过:“我的工作是使100万元看起来像1000万元,而一次优秀的事件营销能让1万元看起来像100万元,这就是它的威力。”
事件营销之所以越来越受到重视,关键在于它的独特魅力。首先,与目前高额的广告费相比,具有产出投入比高的特点,不失为一种推广产品的较好选择。据有关人士统计分析,企业运用有创意的事件营销手段取得的传播投资回报率,约为一般传统广告的3倍,能有效地帮助企业建立商品品牌的形象,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推动商品的销售。其次,事件营销是以新闻事件的形式出现在大众眼前,消费者的信息接受程度较高,能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再次,事件营销传播的效果一般会随着事件的发展而持续影响受众,形成更深层次、更有影响力的二次传播。
同时,相对于无限的信息来说,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是稀缺的,一些大的企业都不得不面对“广告的尴尬”、“公关的困境”、“终端的苦战”,更何况发展不久的农产品企业。事件营销通过借势与造势策略的成功运用,抓住了公众“注意力”这个稀缺资源,使企业在公众头脑中形成一个记忆点,从而保持长久的生命力,牢牢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事件营销之所以效果显著,也与消费者喜好热闹的天性有关。特别是国人大都热衷于看热闹,如能很好地策划、利用某一事件激发人们的好奇心理,营销者将会收到良好的市场促销效果。
目前农产品的生产经营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说比较特别,农产品对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的依赖性非常高,农产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其目标消费群体目前只是局限于一些低收入者。所以如果采用工业品那种品牌经营模式来运作农产品品牌,还存在很多难题,并且效果也不太理想,而在农产品品牌塑造过程中采用事件营销策略则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运用事件营销塑造农产品品牌的主要策略
由于农产品营销在我国起步较晚,运用事件营销获得成功的例子还很有限。借鉴其他产品的成功经验,有三种策略可供塑造农产品品牌使用:一是“借势”,二是“造势”,三是整合营销传播。
1.借势策略
“借势”策略,即企业及时抓住广受关注的社会新闻、事件以及人物的明星效应,结合企业或产品在传播或销售中欲达到的目的而展开的一系列相关活动。最常见的借势策略有如下四种:
第一是新闻借势策略。利用社会上有价值、影响面广的新闻,或者与相关媒体合作,不失时机地把自己的品牌和新闻事件、和消费者身边的热点问题联系在一起,发表大量介绍和宣传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软性文章进行报道,以理性的手段传播自己,从而吸引公众的视线。前两年,市场上公开出售日本的天价大米,引起国人的关注,媒体不断炒作,消费者众说纷纭。河南有一家生产富硒大米的合作组织,联手郑大咨询,同有关媒体紧密合作,针对添加大米展开了宣传攻势,以“营养成分都一样,还多了防癌效果明显的硒,价格还不到十分之一”为主题,大获成功,造成该品牌富硒大米脱销的局面。结果,不仅提高了该品牌的知名度,也获得了很大的美誉度。
第二是体育赛事借势策略。体育赛事是品牌最好的广告载体,具有沟通对象数量大、传播面广和针对性强等特点。企业借助体育赛事,冠名、赞助广受人们关注的重大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来推广自己的品牌,以吸引消费者和媒体的眼球,达到传播自己品牌的目的。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参会人员数量居历届奥运会之首,如此庞大的队伍需要大量的农产品供应,这对中国的农业来说无疑是个极好的机遇,由此产生“奥运农业”。所谓“奥运农业”,是指与举办奥运会相适应而开展的农业经济活动。凡是以奥运会为轴心、能满足举办奥运会所必需的各种条件而开展的农业经济活动,都可理解为“奥运农业”。这包括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储存、物流,以及用于美化环境和观光的苗木、花卉、园艺等各种产品及相应服务的供应。
专供奥运的蔬菜、瓜果、花卉等农产品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可谓是优中选优:无公害、绿色、有机、质优、味美,严格的质量认证体系和标准化生产等等。中国的农产品还没有经过如此严格的“检阅”,这无疑是把中国农产品推向世界标准的一个契机。要想竞争成为奥运特供农产品,无论生产者还是营销者都要下一番苦功夫。生产者需要每个环节都保证质量,营销商则需更加侧重品牌化的营销和管理。2008年5月,山东聊城市阳谷景阳冈生猪产销合作社饲养的无公害生猪成为北京奥运会专供肉食品。根据合同,合作社将向北京奥运会供应1600头生猪,除进行正常交易外,还将获得支持北京奥运会的现金奖励。江苏常州市武进区为了打好奥运经济这张牌,大力改善农产品的产业结构。目前该区拥有无公害农产品75个,绿色食品23个,有机食品4个,市级以上名优农产品45个,江苏名牌产品8个,中国名牌产品1个。近年来,武进区不仅培育出了“尊龙酱鸭”、“雪山草鸡”、“春晖牛奶”等一批名牌,还涌现出了湟里牛肉、寨桥老鹅等一批地方传统特色产品。
第三是明星借势策略。崇拜和模仿明星的行为是人类的一种心理习惯。根据消费心理学,当消费者不再把价格、质量当作购买障碍时,可以利用明星的知名度去加大产品的附加值,培养消费者对产品的感情、联想和追捧。农产品品牌大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很多历史名人典故,如能挖掘、整理出来,则可以借历史名人为该产品代言。如绍兴黄酒就有越王勾践“酒可亡国,亦可兴国”、王羲之曲水流筋,陆游沈园题壁、鲁迅把酒论事、贺知章金龟挨酒等名人故事,如能将这些典故通过包装等手段告知受众,则可大大提高绍兴黄酒的知名度、美誉度。
第四是公益性借势策略。关注
公益事业,开展公益活动,可以降低炒作的嫌疑,容易赢得更为广泛的受众的关注和好感,树立良好的“公民”形象。普洱茶的“马道・瑞贡京城”活动,组织者以“马背托起希望”为主题,利用某茶叶公司捐赠的5600片普洱茶茶饼,在云南马帮沿途经过的昆明、成都、西安、太原、北京举行义卖义拍,将所得款项用来兴建希望小学,扩大了普洱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了品牌形象,有力地弘扬了普洱茶文化。
2.造势策略
“造势”则是指企业或社会团体通过精心策划组织,围绕企业或产品,制造有新闻价值和广泛关注度的新闻事件,达到受众关注的目的。常用的造势策略有:
(1)舆论策略 企业通过与相关媒体合作有针对性地发表大量介绍和宣传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软性文章来传播自己。广东凉茶利用媒介来宣传自己产品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通过功能诉求“怕上火就喝王老吉”,从而使受众形成了凉茶是降火良药的认识。
(2)活动策略 是指企业为推广自己的产品而组织策划的一系列宣传活动,吸引消费者和媒体的眼球达到传播自己的目的。通过各种活动来宣传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可提高知名度,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达到广告等所达不到的效果。
(3)概念策略 是企业为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所创造的一种新理念、新潮流。地理标志农产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生产、加工往往体现了当地居民的传统知识,承载着当地居民的知识创造,从而形成有关农产品的传统生产方式和制作工艺,该产品往往具有物态符号。
3.整合营销铸播策略
农产品企业在开展事件营销塑造品牌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整合营销传播的优势,有“势”就要借,如果没“势”,那就需要自身去“造”。企业通过整合本身的资源,通过策划、组织和制造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吸引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著名白酒品牌“水井坊”曾多次参与和举办宣传活动,如举办水井坊之夜新年音乐会,邀请享誉世界的维也纳青年交响乐团给消费者带来优雅欢乐的音乐;策划水井坊美酒之旅,邀请消费者代表和水晶发酒文化使者到西方的美酒圣地法国Connac取经,让美酒西游成为中西文明的欢乐之旅。这一系列的活动吸引了目标顾客和媒体的眼光,达到了自己传播、树立品牌形象的目的。
三、运用事件营销塑造农产品品牌应注意的问题
事件营销犹如一朵盛开的带刺玫瑰,成功的事件营销固然能使企业快速取得倍数效应,失败的事件营销也可能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带给品牌负面的影响。因此在对农产品进行事件营销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事件营销的目标要明确
开展事件营销进行品牌塑造,这个事件的影响力和农产品自身特性有没有真正的联系?它的消费对象是谁?市场目标是什么?企业中长期的战略目标是什么?企业只有先对这些问题有了清晰的定位后,当外界有事件发生时才能迅速地做出判断:究竟有没有必要搭乘这样的便车,避免陷入凡是大活动都要参与的盲目状态。
2.进行事件营销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是关键
切入点的选择与事件和品牌的核心紧密相关。大企业有比较常规的切入点,比如捐赠、赞助。这些方式固然好,但花费很大,捐款的额度往往与影响力成正比,大多数农产品企业目前规模还比较小,大量的花费自身很难承受。因此农产品企业要独辟蹊径创造一些新的切入点,并确定一个主题,在统一的主题下,进行分阶段有计划的运作。比如采取差异化对抗策略,2005年初,肯德基遭遇了“苏丹红”事件后,一度门庭冷落,业绩下滑剧烈。于是乎在北京的部分麦当劳店里,也出现了“不含苏丹红”的类似宣传。2005年底,当人们对麦当劳、肯德基的油炸食品等“垃圾快餐”充斥非议的时候,有一个陌生的方便面品牌“五谷道场”,找到著名影星陈宝国,明确打出了“非油炸,更健康”的广告语,大打健康牌,从此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新生品牌迅速占据了京城及外地部分地区的方便面主流市场。对于这些农产品中小企业而言,做销量和树品牌两者之间常常很难周全,顾此失彼,而事件营销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花不多的钱就可以达到快速树立品牌的效果,而在品牌形象的带动下,产品销量也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增长。
3.事件营销要求事件与产品有高度的相关性
开展农产品事件营销必须围绕品牌的核心价值,将公众的关注点、事件的热点与企业的诉求点统一起来。在制定方案规划时,一定要将企业和品牌的特点进行准确的提炼,以之为诉求。将公众的关注点融入到事件之中,通过事件的传播来实现企业的诉求,达到品牌核心价值的传播。农产品在事件营销过程中应将自己的核心价值,比如绿色,有地域特色,口味独特等融入到事件之中,通过事件的传播塑造自己的品牌。如2000年的纯净水与天然水之争,农夫山泉把公众的关注点与事件争论的焦点――纯净水是否无益,巧妙的结合起来,在公众心中形成一种悬念,使得消费者更加关注事件的结果。然后通过宣传“农夫山泉”的“天然”态度,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成功传递了品牌的核心价值。
4.开展事件营销要有长期战术规划,切忌生搬硬套
事件营销的成败还有一个关键点就在于品牌、产品、企业与事件的关联性,运用得当,增辉添彩,运用不当,则费力不讨好,甚至落得笑柄。
企业往往看到社会上某某热点新闻、事件吸引了大量“眼球”,心里就痒痒,就开始拨弄着肚子里那根“时不可待,机不再来”的单弦,根本就不管借的是什么“事件”,与自己有何相关,导致选择或者制造的事件与营销的企业产品脱节,关联性不强。到末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弄不好,还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事件营销虽然从单个事件来看属于短期战术行为,但从长期来看则属于企业品牌塑造链上的一环,是一种有关品牌塑造的战略行为,品牌的概念主题与事件的统一性及连续性是成功事件营销的重要保证。然而,很多企业只追求短期轰动效应,结果造成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却未获得长期效应的局面。农产品企业应以自身资源状况和目标消费群体的喜好和心理特征为依据,来制定事件营销的原则和执行策略,形成品牌自身的事件营销的特色,使得企业的事件营销能够贯穿品牌成长的全过程,形成农产品品牌自身的特色。
5.避免事件与企业品牌、产品互不融合
不少企业在事件营销中盲目跟风,只要产品品牌与事件能牵强附会的搭上关系,就生搬硬套的将二者连到一起,不考虑产品与事件的相关性,最终只会导致产品形象混乱、目标市场模糊。特别是农产品,以为其自身的独特性,一些热门事
件可能是一些企业进行事件营销的良好切入点,但其实未必适合。例如以保健茶类、酒类为主要产品的广东大印象集团是与中国航天基金会签约三年的中国航天事业赞助商,其产品乾隆御酒被选为“中国航天专用庆功酒”。但是,消费者却无法将大印象或者乾隆御酒与航天事业联系起来,而大印象集团除了赋予乾隆御酒以“航天庆功酒”的名号以外,并没有在内涵的关联性上给消费者以明确的说明。产品销售成果也最终显示:大印象集团的这一具有短期轰动效应的事件营销活动并没有形成长期的效果。
6.注意活动的参与性
策划事件营销,如果能让更多的公众参与到事件活动中,激发公众的感情或兴趣,从而吸引消费者的行为,会比企业单方面的活动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农夫山泉打出“卖一瓶矿泉水就捐献一分钱来支持北京申奥”的广告就会让消费者心甘情愿的掏钱买矿泉水,因为消费者认为他的购买行为是对申奥的支持,表达了一颗爱国心。超级女声之所以能红遍大江南北,就是因为它是一种能让广大老百姓都参与的平民娱乐活动。百闻不如一见,农产品所具有的自然、人文等特征对区域外的人具有神秘感,对他们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使他们期望能有机会亲自体验。为此,可以开展体验营销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并由此推广农产品品牌。首开洞庭(山)碧螺春茶自主品牌先河的“古锦”茶坊就以碧螺春茶叶为龙头,以游客为目标市场,办起集采茶、拣茶、炒茶、品茶、卖茶于一体的休闲旅游项目。
[关键词] 抱怨 抱怨处理 博弈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从实物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型,消费者越来越重视企业的服务,企业在关注顾客的满意度的同时也逐渐加强了对顾客抱怨的关注。企业间竞争的实质是顾客之争,满意的、忠诚的顾客群是企业无形的财富而顾客的抱怨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只要企业在经营,就会有顾客的抱怨,为此就必须处理顾客的抱怨。顾客对服务或产品的抱怨即意味着运营商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没达到消费者的期望,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表示消费者仍旧对经营者具有期待,希望能改善服务水平,其目的就是为了挽回经济上的损失。在运营商的观念中顾客一抱怨,总是认为他们在找麻烦,而且只认识到了抱怨给经营者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实际上这种观念是偏颇的。从某种角度来看,顾客的抱怨实际上是企业改进工作、服务和提高顾客满意度的机会。本文主要采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方法,分析在提出抱怨的情况下消费者会做出什么决策,同时运营商又会采取什么样的抱怨处理态度。
二、消费者与运营商的博弈分析
消费者在购买一个产品后会对产品有真实的感知,当产品存在服务失误的情况下,消费者会有两种行为,笼统的进行分类可分为抱怨和不抱怨,通过任何途径公开的让运营商知道顾客在购买后存在的不满意即为抱怨,其余的行为视为不抱怨。本文博弈主体之一的消费者定义为提出抱怨的这部分消费者。提出抱怨的消费者有两种策略,继续购买该产品或不再购买该产品。运营商面对顾客提出的抱怨,也有两种策略,就是积极处理抱怨或消极处理抱怨。
运营商不能确定消费者在提出抱怨后,是否会继续购买其产品;同样消费者也不能清楚的了解运营商对抱怨的处理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各种情况下消费者和运营商的效用值如表所示:
表 消费者与运营商的赢得矩阵
C1代表产品存在失误情况下,顾客抱怨的成本;C2代表运营商积极抱怨处理的成本,也假设可以代表运营商抱怨处理好后消费者获得的利益(本文假设运营商消极处理抱怨所需的成本可以忽略);E代表当顾客购买运营商的产品时运营商所获得的利益;D代表运营商积极处理抱怨,当消费者再次购买产品时,运营商声誉的提升或消极处理抱怨带来的声誉下降。PB代表顾客抱怨后继续购买的概率,PJJ代表运营商积极抱怨处理的概率。
从表可以看出,当消费者选择购买策略时,如果(E-C2+D)>(E-D),即2D>C2,运营商将选择积极抱怨处理策略,如果2D
考虑顾客继续购买的概率和运营商积极抱怨处理的概率,各自的收益分别为:
购买的收益
不购买的收益
积极抱怨处理的收益
消极抱怨处理的收益
结论1: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当C1越大,PJJ>P*JJ,即供应商采取积极的抱怨处理的概率越大,可以说明如果消费者花费了较多的成本(例如时间、精力等)去抱怨,就更能使运营商用积极的态度去处理抱怨,反之,运营商可能忽略消费者的抱怨,造成运营商消极的抱怨处理态度;当C2越大,PJJ
结论2:从运营商的角度来看,当C2越大,PB>P*B,即消费者继续购买的概率越大,说明如果运营商花了大的成本去处理抱怨,弥补产品的失误,消费者再次购买可以获得较好的产品;D越大,PB>P*B,即消费者继续购买的概率越小。
结论3:两者结合来看,当C2越大的情况下,PB>P*B、PJJ(E-D),即2D>C2,此时消费者选择继续购买策略,运营商将选择积极的抱怨处理策略,否则运营商就更倾向采取消极抱怨处理策略。这可以说明当运营商付出较大的成本去处理抱怨,按结论1的解释运营商倾向去逃避高的抱怨处理成本,但是如果运营商考虑到企业的声誉、品牌效应,还是应该采取积极的抱怨处理态度,而对于消费者来说,由于运营商对抱怨处理付出的高成本,选择再次购买可以获得较好的产品。
参考文献:
笔者认为,或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出路。
一、依据市场成熟度,逐步规划数字电视事业的发展目标。
在市场尚未成熟,消费者认知不足,运营商的周转资金又有限的情况下,对于此一新事业的相关技术与服务的推展,应作较为保守而长远的规划。例如:国内地区数字有线电视运营商,系统区域均为独占经营,因此其推动数字电视的原因,乃是以巩固原本收视户为目的,多过于开发新事业的目标。加上数字化有助于杜绝私接户,达到对经营区域内收视户的完全管理,对于数字电视事业的推广目标应放在提升数字机顶盒的安装普及率上,等于只是传统有线电视服务的数字化管理,并不期望因此而推出许多创新服务内容,所以,比起欧美国家的经营目标,可以说是保守许多。但也因为预期达到的功能较少,因此,该公司在相关软硬件上的投资规模也小了许多。
当下,提升数字机顶盒安装普及率为第一目标。由于数字机顶盒是消费者能否使用到数字电视服务之基本前提,且媒体或渠道事业之经营成效及其特性发挥,均须奠基于其普及率,因此,不管是政府还是运营商,均将提升数字机顶盒安装普及率视为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初期的第一目标。如果数字机顶盒的普及率达到一定程度,将推动渠道效用的运作,届时,运营商的经营策略与目标可能就会有所转变。例如:改为免费赠送安装数字机顶盒,而以提供客制化的数字电视服务,或是广告收入作为盈利来源。不过,维持企业服务的市场占有率,仍是经营渠道市场的最重要工作。
二、学习国外经验,有助于提升运营商数字化认知与内容创新能力。
在国内电视媒体与消费环境逐步数字化的过程中,运营商可以多向国外媒体学习其对数字电视服务的经营规划与内容设计经验。以国内电视媒体运营商目前所推出的数字电视节目内容来看,多数运营商的数字化认知有待加强,举凡互动、多频道、异步等观念在节目表现形式上的发挥,仍显不足。不管是向国外观摩还是自行研发,运营商加强自身在经营与内容制作上的创新,可以说是为未来数字电视服务的经营奠定了稳固的基础,是一定要逐步加强、累积的。
三、重视效率经营,以维持长期与多频道播出环境的竞争力。
数字有线电视的经营策略,以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内容最为重要。然而,不管运营商是提出怎样的产品与服务吸引消费者,维持企业健全的经营体系仍然是投入竞争的最重要基础。尤其在进入数字电视时代后,数字技术加上宽带传输网络的连接,将使得有线电视运营商必须面临更多媒体与频道的相互竞争。在各式各样的媒体、传输渠道与内容中,如何让自己所经营的产品与服务脱颖而出,不会被茫茫媒体大海所淹没,除了保持内容的质量与特殊性之外,善用数字经济的经营原则,更有效率地运用企业资金、设备、人才与资源,然后将重要的资源运用在创作真正的好内容上,对于企业投入长期竞争具有相当大的帮助。
四、依据分析架构,进行竞争力自我评估,以选择适当的策略。
分析架构与评估要素,均与经营数字有线电视事业所需的基本条件、市场环境竞争态势有关,运营商可依据评估要素以及分析层级架构,一一审视企业本身的表现,并与其他竞争者的情形相比较,以深入了解企业在各个方面上的竞争力程度如何。
了解企业本身的竞争力之后,才能依据自身的优势、劣势,以及市场的发展趋势,制定适当的经营目标,选定适用的经营策略形态。例如:清楚地了解自身的市场占有率、市场成熟度,有助于预估较实际而准确的经营目标数字,衡量企业的工作绩效;了解自身与竞争对手的资源差异,则有助于选择能有效营造企业优势总体效果的策略形态。或者,运营商也可以反向操作,依据对手的经营策略以及自身的优势,制定出属于该企业可应用的经营策略模式。
目前,依据国内数字电视产业现状和运营商的初步探索,差异化、专业化和资源整合三种经营策略及其可行方案可供运营商参考。当然,各企业仍应依据自身所拥有的资源与特性,选择适当的策略形态。
(1)差异化策略
差异化策略是指运营商提供有差别的产品或服务,使客户感受到他的产品或服务优于竞争者。运营商若要使差异化策略见成效,应该在产品内容、技术性能、客户服务、营销网络和企业形象等方面加强。
产品内容差异化是指提供区别于其他运营商,且具创意的数字电视节目内容或服务;技术性能差异化是指运用优于其他运营商的技术性能,提供差异化的节目内容或服务,例如较多数量频道节目内容;客户服务差异化是指提供比其他运营商更快速、更完善的客户服务,例如提供机顶盒特殊功能操作协助;营销网络差异化是指运用有别于其他运营商的营销网络,推广公司产品服务,例如教育机构、小区团体;企业形象差异化是指营造良好的企业与产品形象,建立客户对企业产品的信心与支持,例如举办公益活动、发表研发成果。
其中,产品内容差异化是推广数字电视服务的最重要策略。投入发展数字电视的各类媒体运营商,也都尝试在软件内容上,购买或制作更多的新频道与内容,或是在频道的名目上,做各式各样的改变,期望能够区隔市场,建立起企业本身的主力商品形象。
然而,从观众的角度来看,所谓更多、更新的数字电视节目,其实只是更多不曾见过的国外频道、依据主题重新组合包装的节目套餐。所以在许多消费者看来,数字电视和传统的有线电视差异不大,难以吸引消费者消费。因此,运营商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一是要掌握数字电视特性,持续研发创新节目内容与形态。
例如:针对数字电视的新锐消费者进行实验,开发更多元的服务内容;参考国外节目,设计节目的创新表现形态;掌握数字电视VOD的特殊性能,研发周边相关功能(如虚拟主机、类视频点播技术与服务)。部分运营商选择以教育、学习为主题规划数字频道内容,是相当可行的策略,但仍应该在节目的表现形式上力求创新,不应只是遵循传统电视教学节目,采用呆板的电视单向传播教学模式。
二是规划节目生命周期,避免内容资源过度滥用。
庞大的节目需求,造成数字电视运营商沉重的成本负担,然而,内容资源过度运用,将使观众对运营商投下资本购制新节目的美意视而不见。对于突破传统电视媒体时间与空间限制的数字电视而言,所谓多频道的节目规划,将兼具有电视媒体的大众性娱乐与因特网的互动需求。运营商对数字电视这一新兴媒体的使用和对分级付费制度的执行,应进一步研发适用数字电视节目的生命周期规划模式,以达到内容资源的最佳经营效益。
(2)专门化策略
专门化策略是指运营商针对某一特定的区隔市场,尽全力提供服务,具体包括:依特殊客户提供服务、依地理位置提供服务、加强特殊客户关系营销、加强特殊技术服务提供、与其他数字电视运营商合作。
依特殊客户提供服务是指针对某一客户人群,规划节目内容与服务,例如儿童频道、妇女频道;依地理位置提供服务是指针对特定区域,推广数字电视服务,例如提供都市交通状况服务、偏远地区电视教学服务;加强特殊客户的关系营销是指利用关系营销,与某一客户人群维持良好的长期关系,例如商业用户、会员制度;加强特殊技术服务提供是指专研某一技术,以提供较专业、优质的内容或服务,例如互动节目、视频点播;与其他数字电视运营商合作是指通过与其他数字电视运营商的合作,加强对特殊客户的服务,例如在偏远地区与其他运营商合作,提供数字电视节目。
(3)资源整合策略
资源整合策略是指运营商结合运用企业内外、同业或跨行业企业的资源,以创造总体效果,具体包括垂直整合加强经营自主、水平整合扩大市场基础、策略联盟降低经营成本、跨行业合作创造独特价值、整合营销提高经营效益等。
垂直整合加强经营自主是指通过整合上下游事业,提高整体经营的自主性,例如购并频道商、成立电视节目制作部门;水平整合扩大市场基础是指通过整合其他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扩大未来推广数字机顶盒的市场基础,例如购并独立系统运营商;策略联盟降低经营成本是指通过与相关企业的策略联盟,降低经营成本,例如数字机顶盒制造企业、节目供应商;跨行业合作创造独特价值是指通过与跨行业企业合作,创造出独特的产品或服务价值,例如休闲旅游节目提供饭店住宿优惠;整合营销提高经营效益是指运用整合营销策略,提高集团内各种资源的经营效益,例如数字电视与Cable Modem上网服务整合营销。
数字电视事业具有多方面的经营条件需求,运营商若要依靠自身的企业资源投入发展,必定有所不足,资源整合成为必然。然而,进行资源整合的同时,也应依据企业自身的特性、优劣势,适当地选择策略联盟或是整合购并的对象。只要能掌握到适当的要点,单单只进行垂直或水平整合,也能发挥相当大的效益。反之,若同时进行多种形态的整合工作,其内部的经营管理将显得更为重要,否则,太过庞大的集团组织反而容易造成行政效率上的低落、凌乱,以及成本的浪费。
另外,在此媒体汇流之际,许多新旧企业均有意进行组织革新,具有雄厚实力的媒体集团可利用这一时期进行合作或购并交易的协商,在可供选择的合作对象、资源,以及谈判能力方面,享有时机上的优势。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数据挖掘技术等的发展和渐渐成熟,大数据已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电信运营商拥有其他企业不具有的数据资源,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为电信运营商深挖数据提供了技术手段,同时也为其更好地服务客户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结合大数据的技术现状以及4C营销策略的特点,探析了大数据技术在电信运营商应采用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
大数据;电信运营商;4C营销策略
0 引言
继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互联网信息技术之后,大数据作为一个崭新的名词出现在我们面前。大数据是信息产业一次巨大的技术革命,对企业管理决策、拓展业务和组织流程,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很大的影响。
大数据(Big Data)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用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没有办法对其内容进行提取、管理和分析的数据集合。它具有4个特点,即:( 1) Volumes 指数据体巨大。 ( 2) Variety 数据类别繁多,主要包括了大量的不易处理的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 3) Value 数据的价值密度较低,由于数据量大,所以从中提取的有价值的信息就相对总量来说很少。 ( 4) Velocity数据处理速度要求非常快。不光有历史数据,同时包含大量实时或在线数据需要处理。
1 大数据时代电信运营商的机遇及挑战
1.1 机遇和优势
在大数据逐渐应用到各行各业的背景下,电信运营商具有其他企业不具有的数据资源。首先,电信网络具有垄断地位,只有电信运营商具有提供可管控的全程全网服务和端到端网络接入能力;其次,电信运营商作为用户的第一接触者,具有很强的用户聚合能力,拥有独一无二的用户资源;再者,电信运营商在业务运营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获得网络状态、业务状态等数据,更重要的是对用户身份、业务类别、关系网络和消费能力与信用等特征数据的识别。
1.2 挑战和劣势
近十年来,电信产业产生了史无前例的技术变革,尤其是在2009年至今,3G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各种商业模式被慢慢打破。网络的扩容与升级并没有给电信运营商带来可观的利润,通过分析2013年第一季度的数据,可知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的传统业务和整体固网业务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互联网的较大冲击,增长减缓甚至下滑。
此外,大数据时代运营商还面临着来自数据获取、分析及管理方面的挑战。大量的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形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数据分析处理的效率,在数据读写及存储方面,给运营商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大数据使人们更加关注隐私的保护,“棱镜”事件给大数据时代的政府和企业都敲了警钟,以牺牲个人隐私为代价的商业价值的创造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抵制压力。因此电信运营商也要重视用户的隐私问题,对地理位置、用户身份、行为路径等涉及隐私的信息实施有效保护。
2 电信运营商的4C营销策略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媒介传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美国学者罗伯特·劳特朋(Robert Lauterborn)教授在1990年提出了与传统营销的 4P 营销理论相对应的 4C 营销理论。即:Customer(顾客)顾客的真正需求、Cost(成本)顾客获取产品或服务的成本、Convenience(便利)顾客消费的方便性、Communication(沟通)产品促销和消费者信息反馈。电信运营商的系统本质是为用户与用户、设备与设备、用户与设备之间提供通信信道,每天承载着海量信息,大数据的出现为运营商完成高效的4C营销策略提供技术支持.
2.1 Customer(顾客)主要指顾客的需求。电信运营商只有通过对合法取得数据的高效分析,做到真正地了解客户需求,才能开发出更适合顾客的产品。其策略主要有:(1)现有业务的优化和改进。比如:运用大数据分析,对所有的在网用户的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了解他们的消费习惯,逐渐完善电信行业的产品定制化;(2)4G时代的到来将推动移动数据业务量的不断增长,电信运营商不能只作为一个渠道商,要更多地与设备和应用提供商合作,推出客户需要的产品。比如:中国电信与网易合作推出了“易信”;(3)创新业务模式,主要的业务对象包括家庭、企业、政府及第三方。对于家庭用户,利用运营商的网络数据和GPS数据相结合,在合法的前提下提供针对特殊群体的定位服务。对于企业用户,主要有两种模式创新:一是基于运营商的数据分析,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二是将运营商的数据与企业的信息传送能力相结合,使数据与电信业务相互促进。对于政府和第三方,则主要提供信息服务和基于业务类型的统计服务。
2.2 Cost(成本) 不单指企业的生产成本,而应该更多考虑顾客的购买成本,同时也意味着产品定价的理想情况应该是既低于顾客的心理价格,又能够让企业盈利。运营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消费者信息的分析,掌握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更精确地预测出消费者心理价格,合理定价。
2.3 Convenience(便利) 即为顾客提供最大的购物和使用便利。顾客取得电信服务的渠道主要有:营业网点、网上营业厅(包括微博、微信、易信等平台)、语音客服。营业网点主要办理开户业务;网上营业厅主要办理缴费和增值业务;语音客服主要处理客户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运用大数据分析各个服务渠道的使用情况,合理地调配资源,更高效地为让客户服务。
2.4 Communication(沟通)企业、顾客双向沟通,建立基于共同利益的新型关系。电信运营商不仅要通过营销让客户了解并且购买电信产品,还要及时从客户那得到客户对产品及其服务的反馈,以便运营商能更好地改进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电信运营商运用大数据分析不同客户接触广告媒体的习惯,并分配好营销资源,及分配互联网营销和传统营销在整个营销过程中所占比例。通过营业网点、网上营业厅、语音客服运营商可以收集到很多客服的意见和建议,运用大数据技术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分析,能让运营商更好地了解客户以及产品的优缺点,做到高效沟通。
3 总结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电信运营商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电信运营商会在不触犯消费者隐私的前提下把这些转化为其资产。将4C的营销理论应用到电信运营商大数据的处理过程中,优化并开发出满足客户的产品,最后把大数据资产转换成电信运营商的利润。
【参考文献】
[1]李政、李继兵、丁伟。基于大数据的电信运营商业务模式研究。移动通信2013年05期
[2] 童晓渝 张云勇 房秉毅 雷磊。大数据时代电信运营商的机遇。信息通信技术 2013年 第01期
[3]百度文库.4C营销理论。2013/11/20 http:///link?url=7ir8faGnOdL6FQVLduLPufoF2bHO3v6NAgYSm3qoX-mPD74FMoTtFELhwkwaHm977k00X--MK_NV_MaIzL_UTa
客户开源:渠道投放&渠道管理讲到客户开源,就饶不开渠道推广,常规的投放类型有信息流、SEM、应用商店跟大大小小的广告平台,具体投放策略视产品类型及目标用户而定,这里隐去不谈。
通常我们渠道投放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投放前的准备;
二是投放过程中的策略调整。
阶段一:投放前准备了解产品的特性以及目标用户群体的基本特征;
结合产品特性基于对用户有利特征进行排序;
提炼产品相对竞品的优势特征;
了解手头固有渠道投放情况。
投放前对内的工作主要目的是:
便于自己快速了解自家产品和业务,了解投放对象类型,提炼制作推广物料的基础素材;
了解手头固有的投放情况,依据渠道的比重,判断当前的工作核心。
笔者拿P2P理财产品做简单的分析案例:
首先我们知道的P2P理财客户,显性特征是具备一定积蓄,并且愿意尝试具有一定风险的投资理财,隐性特征是客户投资决策周期长。
基于这些特征,我们再深入去研究客户投资行为决策路径,不难会发现:让用户举棋不定最大的因素,大都是“安全吗?靠谱吗?不会踩雷吧?”
至此,我们找到了客户于我们的有利特征。下一步就是提炼产品的优势特征,在与一众竞品比对后,我们钦定了“1500万投资用户”、“安全稳健运营8年”这样几组字眼,用以来打消客户疑虑,引导用户首次投资破冰。
阶段二:投放中期的渠道管理首先,我们先来观察以下这几个典型的渠道数据。
渠道2、渠道3每天带来1000多名用户,投资率20%;
渠道1每天新增900名用户,投资率8%;
渠道4、渠道5每天新增200名用户,投资率19%;
渠道6每天只有180名新客,投资率9%。
是不是发现什么规律?
没错,无论是渠道有多少,我们都可以简单地按照“量级(注册数)”、“质量(转化率)”两个维度,做一个渠道类型分布图。
像下面这样:
第一象限:渠道2、3属于优质渠道,客户质量又高,流量又大。通常头部渠道需要重点维护,除了保持优质的渠道合作关系外,还需要持续提高渠道的收入,挖掘渠道潜力。
第二象限:渠道1质量比较差,但是客户流量大,排除渠道本身的客户质量问题(例如假量或用户画像有差异),渠道1依然具备成为头部渠道的潜力。所以我们需要调整渠道投放策略,力求更精准地找到目标客群。
第三象限:将渠道6放到最后一个讲,因为它质量又差,流量又小,可以说难堪大用。在这里,我们需要评估渠道是否还具有投放价值,是否放弃渠道,以节省人力物力。但具体情况还是因渠道对象而异,在这里不深入分析。
第四象限:渠道4、5的质量比较高,但带来的流量相对偏小。该类渠道主要策略则是加大渠道的投放,并且在加大投放的过程中,要持续关注渠道质量的变化。(如果渠道本身对我们进行控量,则可以考虑怎么优化出价策略跟投放计划,找到双方都满意的方式,确保渠道起量)
通过上述的渠道管理办法,匹配渠道管理措施,就能为产品带来更多、更优质的客户规模。
事实上,渠道管理与监控并不难,难的是怎样去调优投放策略,达成业绩目标,高手还是菜鸟,全看这一步。特别是在推广预算有限的情况下,真的真的很考验个人能力,毕竟要把推广的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
二、数据管理:同期群分析法(亦称群组数据)我们先通过一张关系来了解渠道与运营的职责分布:
简单点讲,渠道运营负责流量引入,对引入的数量和质量负责,其中运营完成制定一整套的用户转化方案。流量价值高低与渠道运营、产品运营有关,前者获取客户,后者游说客户,以实现流量价值最大化。
分析渠道新客行为指标,笔者在这里推荐群组数据分析法。
定义:相同时间内具备相似特征的群体即同期群,将用户进行同期群划分后,对比不同同期群组用户的相同指标就叫同期群分析。
价值:群组报表可以显示不同渠道、不同特征的客户在T+N天内的首投率走势,为渠道投放策略、产品迭代、运营营销效果提供关键性的参考依据。
这里提供一个我们常用的群组数据报表格式:
由上面的数据报表中可以看到:包括渠道大类、渠道标签、投资产品类型在内,我们对注册客户进行了不同维度的归类划分。右侧则代表不同的时间进程下,不同细分客群的首投人数。
下面笔者举几个真实的运营场景案例,让大家更好地理解群组数据的价值。
场景1:观察产品迭代后的用户行为变化
柱状表示当天注册总数,折线表示注册用户当日投资率,不同颜色则代表不同类型渠道
我们产品4月上线一个新版本,主要是对产品首页引导布局进行改造。但新版上线后,通过群组数据发现大部分渠道用户的T+0首投率均以5%的幅度下滑,效果显著低于预期。
随即分析客户在APP中行为路径,发现新版设计中,因为某个新功能造成客户蹦失比例变高,随后对该步骤进行改进优化,最后降低整体蹦失用户的比例,顺利将用户的首投率提升2个百分点。
流量的有效转化不应当只是渠道质量的问题,产品、运营环节对客户转化的影响也至关重要,缺一不可。
场景2:判断渠道的真实质量
观察上面这组留存率数据,我们不难发现:A渠道用户第六周的留存率数据,显著低于B渠道,问题出在哪呢?
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A渠道数据走势,并不符合正常客户的留存走势(即前期用户大幅度流失,后期则趋于稳定值),表现出断崖式的下降。
我们调取A渠道客户的前端数据做分析发现:来自A渠道的客户只在下午4点登录APP保持活跃,且没有产生任何内容消费的动作,维持着一个“高留存率”的假象,显而易见的虚假流量,随后我们停止该渠道的合作。
在渠道假量日益猖狂的今天,我们需要在更精细的数据层面上,去监控渠道作弊现象,降低渠道误判的概率。特别是社交型、UCG型产品,这类产品更加关注客户活跃及7日留存行为数据,恰恰这种行为也是最容易造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