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立财务制度体系

建立财务制度体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立财务制度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立财务制度体系

建立财务制度体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会计制度 改革 医院财务管理

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都是1999年制定的,现行的制度是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要求结合企业经营理念完成的,是医院财务管理方面的一项重大改革。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不断改革,医院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对医院强化财务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医院财务管理是对医院资金的全面管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医药分开核算以及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医院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正在发生着根本的变化,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已逐步深入到医院的各个环节中。本文就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1、概念界定

医院财务管理是指以医院的财务报表以及其他资料为根据和起始点,运用专门的方法,对医院过去以及目前的经营活动、财务基本状况以及变动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其目的是为了解医院的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帮助其他方面了解医院的现状,从而为医院的管理者做出科学正确的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2、医院财务管理在新的会计制度改革当中存在的问题

2.1、旧制度遗留问题

制剂收入和支出科目在新制度中被取消,制剂实物核算直接成本通过药品等科目进行。这些规定都很粗框,这使得医院的制剂业务方面核算起来较为混乱,影响了医院生产制剂成本的控制。

2.2、计提修购基金

新制度的修购基金提取方式是根据固定资产原值和规定进行的,这对医院更新固定资产十分有利。但是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使用固定资产的部门没有明确划分。这导致医疗和药品支出等核算科目的内容不实,降低了经济核算的可信度;没有统一的提取修购金的方法。新制度指出修购基金是平均年限法提取方式,一些设备比较贵重或者庞大可以采用工作量法。不过目前的医院管理方面没有明确对贵重设备等界定价值,修购基金提取实际情况混乱;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懈怠,一些不积极的行为时常发生,例如购建固定资产没有入账、计提修购基金不符合规定。

2.3、计提坏账准备金问题

新的制度规定医院计提坏账准备金占医院年末医疗款和病人医药费科目余额为3%~5%。这个规定可以减缓医院欠费问题,遵照的是稳健性原则。但是此项规定也有它的局限性需要妥善完善。第一,住院病人需要预交的医疗款是医疗费科目的一项核算内容,计提坏账的时候如果没有扣除预交医疗款就会重复收取医疗款项。此外计提坏账的比例也略高,显然在这点上与企业太过接近。医院虽然是国家的非营利单位,计提坏账的比例太低的话不利于医院社会效益的创造。但是,由于目前医院管理水平偏低,适当的提取坏账准备可以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医院的未来发展。

2.4、新旧制度衔接问题

福利基金按照新制度的规定其中结余中福利基金:事业基金=4:6。属于福利基金的书报费等先改归行政经费,这样一来在比例不变的情况下福利基金提取的规模就扩大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医院建设职工福利设施的行为。但是实际中一些医院仍然不遵照规定设置事业基金,而是挂账在福利基金科目上。

2.5、专用的资金核算

医院新的财政管理方针实施之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调动了医院的积极性并使得财政资金得到了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发挥。具体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情况仍待规范。(1)挪用和挤占专项补助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的还有套取补助的情况,例如虚列项目等。(2)自筹重点学科的配套资金时规模不达标、支出的界线不清晰。

2.6、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财务会计是医院某个过去阶段经营成果的反映,具有静态的信息反馈性、精确性、连续性等。医院会计制度在推行几年之后,医院领导认知财务会计的程度得到较大提高。归纳收支情况和过往资产是大部分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内容。领导层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其应用程度,因为管理会计不具有财务会计的强制性。医院管理层的管理会计知识不够丰富,对其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深入,平时医院的经济活动主要靠经验来决策,这就反映出了淡薄的财务管理意识,这会使经营效果不够突出、财务的管理水平也难以提高。医院领导把握管理会计职能不够充分,不够向管理人员提供管理信息预警管理的风险。

2.7、管理财务有风险

医院管理的对象跟随经济的不断发展发生了变化,由原先的实物资产变为信息技术资产,医院的组织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原来为多层次的管理结构,现在为系统网络式的结构,这都增加了医院的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没有明确资产责任,医院所有的是国有资产,医院各部门和医疗业务都参与到了资金得取和使用方面,医院的经营活动反映了国有资产增值和再投入的过程。医院和企业不同,不会全靠市场的需求来经营,医院具有一定的民生性。若想更好地发挥医院使用国有资产的效能必须要做到日常经济活动的有效控制和未来发展规划的及时调整,否则对社会矛盾的解决不利,影响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科研工作的开展。

2.8、缺乏管理会计人才

需进一步提高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我国医院管理知识的相关研究比较少,这样导致管理会计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也滞后了。会计人员运用管理会计必须有综合的知识体系,但是医院的财务人员尚未达到这一水平,更谈不上创新和弥补平时管理工作的不足了。

3、医院财务管理在新的会计制度改革当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3.1、落实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责任

对固定资产的使用范围和内容进行明确地划分,加强经济的核算力度。

3.2、明确坏账准备金计提方法

对提坏账准备核算进行规范化处理,建议坏账准备金按照1%左右的比例提取,这样有利于医院未来的发展。

3.3、执行责任奖惩制度

使有限的资金使用效益得到充分地发挥,建立专用的资金使用账户,对项目收支进行核算,项目的执行人在项目终结时将执行情况向管理资金部门汇报。医院应对重点的研究项目的资金到位情况和专户的核算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医院的福利基金比例可以适当下调,这样可以促进医院的事业发展。

4、结束语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的各项卫生事业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财务的管理,可以说医院的每个环节都渗入了财务管理。如何让医院拥有先进的财务管理体系,从而立于市场竞争的不败之地,是当前医院财务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新的改革制度使市场竞争充满了新的活力,标志着我国更向国际化迈进,向医院会计现代化逐渐靠拢。同时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必须做好医院财务分析工作,做好医院财务分析工作不仅对进一步加强医院财务管理、提高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医院的经营管理工作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曾蓉,王薇.对完善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06,24(8):30-33.

[2]叶少青.医院会计成本核算问题探讨[J].当代经济,2008,(12):344.

[3]陈晓海.医院强化管理会计的措施[J].科园月刊,2010,(2):382.

[4]卫福兰.医院管理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0,(27):122.

建立财务制度体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国企;公司治理;财务监督;体系

一、国企公司治理层面财务监督体系及现状

1.财务监督形式缺乏有效运行

目前,在我国国企公治理层面财务监督形式能够有效的运行、能够确实发挥其作用的相对较少,大多仅仅只停留在形式的层面上。有的国企公司虽然安排了总会计师一职,可是通常都是经营人员聘任以及任命的,没有独立性,并且在经营管理层当中排位较后,基本上没有对经营人员进行监督。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国企财务监管,国企管理部门在其中实行了财务总监委派制度,可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其成果并不理想。

2.财务监督形式没有连接为一个体系

通常情况下,在国企公司当中都设有了董事会以及监事会,在私有民办独资公司设有股东会,还有一部分企业还设立了总会计师这一职位作为是顶级财务官。在国企公司治理层面上的财务监督体系已经基本上齐全。对于外部的董事制度或者是独立的董事制度、外派式的监事会机制、财务的总监派遣制度与顶级财务官制度等的一系列的公司治理层面关键的财务监督形式也已经建立或者是正在慢慢的构建。因为没有统一思考的制度规划,再加上重视财务监督形式,忽视相互间的协调关系,造成了国企公司治理层面的财务监督形式在其责任制度上没有具体的分工,以至于有的国企公司还交叉与重叠,不能达到协同作用。

3.缺乏股东的监督,董事会的监督不具体,低级财务官体系不健全

在国企公司中,股东充当的是者并非自然人。针对当下国企的管理体系而言,国有股权的出资者职责都是由我们的国资管理部门或者是国资运营部门来行使的。不管我们的国资委,还是我们国资委委托部门,都是国有股的者,加上国企的数量非常多,而国企的持有者有时常是在“虚位”的一个状态下,这样就导致难以确实地承担监督这一职责。

二、完善国企公司治理层面财务监督体系的思考

1.完善股东结构,全面发挥出股东会财务监督的职能

我们知道,股东就是公司的持有者,最具有监督之动力的。全面发挥出股东会的财务监督之职能,对于改进国企公司治理层面财务监督体系有着十分重要意义。想要发挥出股东会的财务监督之职能,极需要设立起股东或者是股东会和经营者两者间信息对流体系,又要求组成相应的多元股权之结构。目前多元化的股东结构,可以帮助建立股东会和董事会以及监事会的人员形成多元化,促进形成适合的制衡体系。在我国非上市的国企公司主要是有限责任公司。此些有限责任公司在体制上由许多个股东所组成的,然而其中有不少股东为同一个集团公司的不同下属子公司之间的交叉持股,因此存在大股东控制双上市公司的问题。为此,笔者认为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如民营资本与外商资本等),有效实施经营者持股可以说是优化我国非上市国企公司的股权结构之非常有效的途径,以大力提高我国国企公司的财务监督的效率。

2.由财务总监委派制和传统的总会计师制走向CFO,健全顶级财务官制度

身为公司顶级的财务管理人员,掌控着公司的财务大权,并且控制着很多财务监督的信息,而问题的重点在于怎样提高其的独立性,同时让其具备监督经营人员的相关职权。就从制度的规定上来看,其国企公司的顶级财务官是总会计师,目前也有很多国企颁布了总会计师一些制度。而总会计师的特殊身分与特殊职权的制度编排,造成了其难以在国企的财务监督系统当中真正地发挥出它自身的职能。虽然财务总监跟总会计师具有一定的差异,前者独立性比较强,也拥有一些监督的职权,但是财务总监由于不属于国有企业之财务管理者,其所掌握的公司财务信息资源并不够全面也不够及时。而运用财务总督委派制与总会计师制走向首席财务官委派制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能够降低公司制度成本,二是兼采这两种制度之长,大力提升国企公司的首席财务官财务监督之效能。一般来说,国企公司之首席财务官是由国资管理机构或者国资营运相关机构给予委派进入国企公司的董事会,并位列国企经营层的前列。基于此,首席财务官从总会计师走向CFO,这符合我国国企公司治理层面财务监督体系构建的需要。

3.监事会改良或建立外派监事会,改善监事会运行环境

目前,我国设立的监事会的监督权限比较缺乏,也无相关的制约机制来有效督促监事会进行依法履行工作职责。可见,必须依法对国企公司之监事会给予改革或者改良。可以增加外派监事,积极吸收一些银行机构进入监事会,不断优化监事会的监事构成。还应该赋予监事会一些权利,比如表决权、否决权与代位权等。值得一提的是,对监事会之上述改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发挥出一定的作用,但是因为企业的成功主要取决于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能力和董事会、经营层之工作效率。所以,监事会的运行环境也需要大力改善。

参考文献:

[1]史成新:公司内部财务监督体系的构建[J].煤炭技术2007,26(4).

建立财务制度体系范文第3篇

摘要: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进行财务分析,财务分析即能够对企业过去经营活动中的得失进行总结,对现在的生产经营进行把控,同时也能够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企业的股东、企业的管理者、企业的外部债权人、社会公众、政府机构等,都需要利用相关财务指标信息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从各自关心的维度对企业进行评判。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数据一般来源于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这两个基础报表,并利用杜邦比率等分析模型来分析操作。看似完备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却在整个分析体系中却忽略了现金流量这个关键的要素,这不仅影响整个分析体系的敏感性,也会影响到财务分析的准确性。

关键词:现金流量;财务指标;分析体系

一、传统的财务指标分析体系概述

传统的财务指标分析体系主要是从发展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运营能力等几个方面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综合的剖析。

营运能力分析。进行营运能力分析主要是揭示企业资产资源管理、运用效率的高低。一个企业如果资金、资产的周转速度快,则说明企业的生产运转较畅通,获取利润的能力及偿还债务的能力都比较强。营运能力分析中较常用的指标包括: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等。

偿债能力分析。进行偿债能力分析可以揭示一个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企业的偿债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企业的借款及筹资,同时也是企业财务杠杆的合理运用、避免企业债务风险的重要依据。通常企业的负债可以按照偿还期限的不同分为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企业的短期债务企业基本用流动资产进行偿还,偿债能力分析中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常用的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常用的指标包括:利息保障倍数、资产负债率等。

盈利能力分析。进行盈利能力分析可以揭示一个企业资本扩张的速度及获得收益水平的高低。企业通过对资产状况及经营成果的综合考虑,分析企业的各项成本支出、营业收入,多角度、全方位的对盈利能力进行分析。企业管理者通过盈利能力的分析可以发现经营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做出适时的调整。盈利能力分析中常用的指标包括:成本费用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等。

发展能力分析。企业强调可持续发展,进行发展能力分析可以揭示一个企业的成长状态及扩张潜能、企业在行业中的局势等。外部市场环境、内部资源、内部管理模式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发展能力分析中常用的指标包括:资本积累率、营业收入增长率、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三年营业收入平均周转率等。

二、 传统的财务指标分析体系存在的缺陷

1. 营运能力方面分析指标缺陷

营运能力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总资产周转率,公式中由扣除折扣折让的销售净额做为分子,企业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总和作为分母,而对外投资这一企业资产形成的是投资损益,并不能体现为企业的销售收入。分母与分子的口径的差异,使各个不同企业因为资产结构的不同而失去了可比性;统一企业因内部变化,不同期间的指标也可能失去可比性。

另外,企业的销售情况有可能受季节、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企业的实际销售情况就不能运用应收账款周转率真实的反映出来。

2. 盈利能力方面分析指标缺陷

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一个关键的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它本身也是杜邦体系的核心指标。净资产收益率的分母是净资产,分子则是企业的净利润,从逻辑思维角度来看,企业的净利润肯定不是完全由企业的净资产所产生的,所以净资产收益率会有分子与分母计算口径不统一的感觉,逻辑性不强。

净资产收益率反映的主要是权益性资本的收益能力,综合反映企业资本运作能力、创造利润能力的指标应该是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是用净利润除以平均总资产得出,比较两个比率可以发现其唯一差别在分母上,净资产收益率分母是净资产,总资产报酬率分母是全部的资产,这样分子分母才具有可比性。

3. 偿债能力方面分析指标缺陷

已获利息倍数这个常用的偿债能力指标主要反映的是企业偿还债务利息的能力,不能够充分的反应出企业偿还债务本金的能力。已获利息倍数主要是以企业所获得的利润为出发点,而偿还债务必须依靠企业的现金,对现金流这一因素重视程度不够。

另一个可以较为全面反映企业偿债能力指标的是资产负债率,但也存在这值得商榷的地方。既然是偿还债务,那么这里的资产就应该是可以变现的资产,而将全部资产作为分母,就可能包括了不良资产、不可变现资产、虚有资产等,这就会使得资产负债率失准。

4. 发展能力方面分析指标缺陷

在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上,企业主要运用的是资产增长及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方面的指标。以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来看,这个指标反映的主要是企业的销售收入增长的状况,可以说明企业市场扩展的速度,但并能充分反映企业财富增加的速度。

另外,企业的资产增长更主要的是反映了企业为发展而筹备的资源准备,并不能简单说企业的资产增加了企业就发展了,资产使用效率如果很低,那么企业价值发展速度也很难增快。何况有的企业资产的增加是建立在高额的举债的基础上。

三、 基于现金流量角度进行企业财务指标分析的优点

综上所诉,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是存在一定缺陷的,在建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时应该在:引入现金流指标、引入非财务信息指标、增加企业未来财务增长潜力的指标等方面予以加强。这里重点对引入现金流指标进行财务指标分析的优点进行阐述。

“现金为王”是现代企业认可的一个真理,企业的现金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断流,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营危机。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这三大报表中,只有现金流量表能够全面的反映企业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净流量等状况,基于现金流量角度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比照传统的财务分析有如下优点:

1. 企业的财务风险能够被准确的预测

在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中缺少对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基于现金流量角度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能够弥补这一缺失。财务风险分析中的一个主要依据就是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这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偿还债务的能力,是否能够抗击一些经营风险的冲击,现金流量含盖了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现金流、融资现金流。在企业财务风险指标设计中,以现金流量作为基础依据融入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2. 有效的防止人为的操纵财务指标

目前企业的财务核算都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企业内部人员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可能会利用这一原则,通过改变投资的核算方法、扩大账款的范围、虚假销售等方法来提高收益,从而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现金流量是完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本原则的,所以基于现金流量角度的财务分析可以有效的避免这个问题。

3. 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更加全面丰富

传统财务分析指标体现对企业的经营状况的分析角度是片面的,在分析指标中加入了现金流量这一关键因素,是对原有财务指标体系的极大丰富,有利于对企业经营状况多角度进行判断,填补了原来的空白。

四、 基于现金流量角度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即措施

基于现金流量角度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和要求,所以在体系建设的时候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并应遵循全面性、科学性、适用性、重要性、灵活性及一致性等基本原则。

1.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指标体系构建

营运能力分析指标反映了

企业资金运作周转的状况,资金周转的快就说明企业的营运能力强。在传统的分析指标中基本是用成本或收入总额作为分析依据,这个分析指标比率其实不能完全真实体现企业实际状况,因为企业实际工作中可能有大量的成本与收入没有实际支出和回收,而实际资产周转的终点应该是现金实际收付时。所以在营运能力分析指标体系中,加入现金流量很有必要。例如在原来的营运能力分析中加入应收账款现金回收率这个指标:应收账款现金回收率=(收增值税销项税现金流+销售商品收到现金流量)/应收账款余额。现代企业存在大量的赊销、账款等情况,企业取得的收入如果是大量的应收账款,那么企业没有现金的周转,经营将变的举步维艰,这样的状况下则不能说这个企业的营运能力有多强。应收账款现金回收率这个指标的加入,弥补了传统的营运能力分析指标的不足,加入了这个分析指标,使得分析更加全面合理。在企业现金流量统计完备的情况下,企业的营运能力分析指标体系至少应该包括:应收账款现金回收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及流动资产周转率等指标。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指标体系构建

企业传统的盈利能力分析指标主要是净资产收益率,辅以总资产报酬率及主营业务利润率等。然而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因为上市公司进行利润盈余粉饰,而使财务分析指标被投资者误读的情况,这严重的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使得分析指标数据在公众中丧失了说服力及公信度。另外,企业的投资者对获得的投资收益中包含多少现金回报也越来越关心。所以在进行盈利能力分析时现金因素不可忽视。

反映企业获取的主营业务收入能带来多少现金流入,设立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分子,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分母的主营业务收入现金收益率。这个指标能够反映出企业取得的每单位主营收入能够带来多少现金流入,如果这个指标持续走低,说明企业的收入中有大量的账款甚至是坏账,及其容易因为现金流不畅而引发财务风险。即使企业获取的收入再多,因这个指标低下,则不能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强。

盈利能力的强弱,一方面要看企业取得收入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关注企业控制成本的能力,因为我们知道:收入-费用=利润。所以在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指标体系构建中,成本利润率是企业不能缺少的一个指标,它反映的是企业获取单位收入要付出多少成本费用作为代价,企业如付出的成本费用越少则说明其盈利能力越强。

3.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指标体系构建

在现代企业中,企业的资产及收入规模已经不能完全说明企业的偿还债务能力,债权人对企业所能控制支配的资金越来越关注,所以在偿债能力分析指标体系中加入现金要素势在必行。

流动现金负债比率:经营现金流量/流动负债。这个指标能过说明企业流动现金流能够及时偿还流动债务的能力,在判断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时有很重要的作用。

现金利息比率:经营现金流量/借款利息支出。这个指标反映了企业当期现金流能够支付当期借款利息支出的倍数,是企业偿债能力保障的底线。

4.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指标体系构建

在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没有考虑到获取现金流能力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而事实上企业的现金流是否充足对企业能否抵御不可预计的财务危机、企业是否可有序稳步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可以在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三年资产增长率的基础上,如法炮制,加入三年经营活净现金流入增长。这个指标反映了企业获取现金流的能力,体现了企业现金流增长的平稳性,也使得企业更加关注在发展中现金流的重要性。

五、 结论

企业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是对企业一定期间经营结果、财务状况分析与评价的一种手段,是现今企业财务管理的一种有效办法。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现在实践中证明缺乏对现金流量角度的考虑,容易使企业各方面财务信息使用者分析、判断错误。在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设中加入现金因素,基于现金流量角度进行财务分析,能够使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更加完备、全面、科学。(作者单位:玉溪矿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先治:《构建中国财务分析体系的思考》,《会计研究》2001年第6期。

[2]张新民、王秀丽:《以透视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财务分析体系的建立》,《管理世界》2006年第11期。

[3]袁业虎、曾雯雯:《企业综合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23期。

建立财务制度体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医院会计制度;财务核算;基建核算

医院基建核算会计是对医院基建项目的资金及其运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它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医院基建项目相对增多,常常都是赶工期、赶进度,出现基建项目会计核算不严格,不标准、甚至不合法、不合规等问题。在新医院会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和运行监督的倡导下,构建合理的基建核算体系是时展的要求,是建设新型医疗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的改进

新修订的医院会计制度及财务制度,吸收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与力量,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分析、研讨与试点实践修订而成。新医院会计制度及财务制度基本能满足各方面情况的变化和需要,体现了和谐社会的要求,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特色,符合时代的要求。

(一)更加合理的会计核算主体。

新医院会计制度顺应时代的发展,根据社会的现实情况,扩大了会计核算主体,规定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非营利性医院也参照《医院会计制度》执行。这样可以扩大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的资金来源,实现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

(二)更加全面的会计科目,具体定义重点科目。

新医院会计制度科目的改进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短期投资”和“在建工程”等科目上,具体定义,辨析了固定资产、短期投资和在建科目。特别是着重阐述了在建科目。“在建工程”科目核算的内容是医院以非基建项目资金进行建筑工程、设备安装等发生的实际支出。而基建项目资金则通过“基建工程”科目核算。新修订的《医院会计制度》为近年来医院的建设、改建、扩建等基建项目核算提供了具体依据。

(三)更加详细的财务报告体系

医院财务报告是反映医院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收支费用、现金流量等的书面文件。新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医院财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医院财务报告中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总表、现金流量表、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以及有关附表。医院应当有关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的要求,对外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报表。

(四)更加完善的财务核对及审核体系

医院会计报表应当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做

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医院的财务报告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还应当由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和财务下的基建核算管理

(一)根据新医院会计及财务制度扩大基建核算的主体范围,建立基建核算的专业机构体系

根据新医院会计及财务制度应扩大基建核算的主体范围:不仅对公立医院的基建项目进行核算,而且对于部分社会组织的医院基建项目进行核算,加强了基建项目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及实效性。

设立基建核算独立的财务管理机构,单独开设基建专户,专款专用。并对新设基建核算财务管理机构予以授权,明确其权责范围,加强基建核算的公开性及明确性。

(二)根据新医院会计及财务制度关于会计科目的定义与界定,建立科学的基建项目来源资金核算体系

新医院会计及财务制度清晰地规定了在建资金与基建项目资金的来源及区别,在此定义基础上,对基建项目资金来源进行全面深度的分析,确保所有基建工程每笔支出都有合法合理的资金来源,保证每笔资金预算都按照规定的方向进行流动。而且加强医院基建项目来源资金进展管理,能够保证项目按计划、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合理利用医院资金进行有效分配,有效控制科目不明,资金流向混乱的现状。

(三)根据新医院会计及财务制度的财务报告体系的规定,建立科学完整的基建报表体系

新医院财务报告不仅要提供总表,而且要提供附注报表进行详细解说说明。基建项目的每一笔支出都应科学地详细地体现在基建账户明细科目上并且进行基建项目的细化核算,控制成本。

(四)根据新医院会计及财务制度的核对及审核规定,加强基建会计审批制度及帐目核对体系

1、首先加强财务印章的管理及权限界定。新医院会计及财务制度财务规定医院会计报表及审批应有相关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及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因此加强财务印章管理制度是首要。医院出纳私章由出纳个人保管,财务领导私章由领导个人保管,公章由会计负责人保管。付款需由医院规定的3会计负责人共同盖章才有效,从而达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效果,强化领导审批制度,充分发挥领导审批监督职能。

2、强化医院基建工程付款项目核对及银行往来项目核对,严格控制医院基建付款关口,杜绝医院基建支出出现违规现象。

审查核对所需付的款项是否得到计划财务部审批。掌握工程预算情况,根据合同支付工程款时要及时扣回已付款。及时进行银行帐目往来核对,审查所付款是否汇至的收款单位的法定银行结算账户。

三、结束语

总之,在新医院会计制度及财务制度下,医院基建核算体系从主体,科目,报表核对及审批四方面,建立更加完整科学的体系,进一步提高医院基建会计核算质量,完善和控制基建会计管理制度,使医院资金得到合理和有效的分配。

参考文献:

[1]金晓燕.医院会计制度的改进与完善田.中国卫生经济,2009(3)

[2]财政部.医院会计制度

建立财务制度体系范文第5篇

一、集约化财务控制的内涵

当前学术界关于集约化财务控制内涵的研究不多,且观点不尽相同。笔者认为,集约化财务控制是控制主体以集约化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财务制度为前提,以统一的信息系统为平台,对财务信息生成、资金管理、资本运作、预算调控和风险监控等环节进行组织、指导、约束,促使企业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集约化财务控制的内涵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1)集约化财务控制与集权型财务控制的根本区别:集约化财务控制不是全面的集权控制,而是对事关公司战略的财务信息生成、资金管理、资本运作、预算调控和风险监控等重点环节的控制;集约化财务控制不是片面地强调集权,而是通过公司职能和行使职能流程的集成,实现公司经营的精益和高效。

(2)集约化财务控制以统一的信息系统为平台。集约化注重信息化的发展,财务控制必须依托统一的信息系统。公司内部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的融合、公司资本、资金的统一调度、公司预算系统的构建以及风险在线监控的实现都依赖于公司统一的信息系统平台。

(3)集约化财务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集约化财务控制对公司财务活动的重点领域实行重点控制,这些重点领域关系公司战略决策,要求公司必须全方位考虑上下级之间、公司内部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公司内部财务与业务之间的关系。

二、集团公司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集团化运作加快,企业集团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主力军,其影响力日益加强。同时,现代集团财务控制思想逐渐引入和发展。但是,我国企业集团仍处于初级阶段,在集团公司的财务控制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如财务政策缺乏一体性、资金管理效率低下、资本运作功能缺失、预算调控薄弱、财务控制力不强等,严重制约了我国集团公司健康发展。

(1)集团财务政策缺乏统一性。目前,我国集团公司,特别是中小集团公司,内部没有建立统一的财务和会计制度。集团内部子公司财务控制与整个集团财务控制不一致,各子公司之间财务会计制度不统一,导致各子公司财务信息口径不一致,信息缺乏横向可比性。同时,财务信息缺乏及时性。集团公司财务信息生成迟缓严重,不能及时地为管理层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影响集团公司财务决策。

(2)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效率低下。当前,许多集团公司缺乏科学合理的资金收支体系,资金不能实现有效集中,集团资金流失严重。由于没有科学统一的资金调度系统,导致一些子公司有大量的资金沉淀、闲置。而另一些子公司则出现资金严重短缺。可见,这些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效率低下,不利于集团公司的健康发展。

(3)集团公司资本运作功能缺失。许多集团公司产权链条过长,有些集团甚至存在六、七级产权链,集团内部股权投资混乱,子公司投资决策不能与集团总部决策保持一致,严重影响了集团公司的投资效益。同时,集团公司对内部优良资产的整合和不良资产的剥离存在问题,影响了集团公司的规模效益。

三、集团公司集约化财务控制体系构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集团公司作为一种现代主要组织形式,其规模和数量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同时,我国集团公司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众多大型集团公司跻身世界500强,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移动等。我国集团公司特别是国有大中型集团公司,公司内部管理层级和法人主体过多,管理链条过长,纵向执行力较弱、横向沟通不畅,难以实现扁平、透明、高效、集约的运作和管理,必须加强集团公司集约化财务控制。

(1)制定科学的财务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制度是集团公司集约化财务控制体系的前提和保障。本文认为,为保障集团公司集约化财务控制的有效实施,必须从控制层次和控制过程两方面制定适合集团实际的科学合理的财务制度。从控制层次角度来看,集团公司可以划分为多个控制层次,各个控制层次都有其财务管理权力和责任。建立层级控制财务制度,集团内部各个控制层次财务制度均应重点突出权力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财务管理四层次的权责利关系。从控制过程来看,集团公司集约化财务控制主要内容是在财务信息生成、资金管理、资本运作、预算调控和风险监控等重点领域对公司财务活动进行控制,集团公司制定财务制度应突出集约化财务控制的重点环节,针对重点领域制定更适合集约化财务控制的财务制度。

(2)集中财务信息。建立集团公司集中的财务信息系统应以集约化财务思想为指导,统一集团公司财务制度,实现财务政策和会计核算的统一,整合集团公司核心业务,依托一体化的信息平台,实现资金管理、资本运作、预算调控等重点领域的业务标准化,实现财务和业务的高度融合,使集团公司财务信息同步、及时和有效。

(3)资金集中管理。建立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系统的核心思想是以集团总部为资金配置和管理调控中心,建立适合集团实际的资金结算中心和归集平台,建立多层次的“资金池”,实现集团公司资金的全面集中和统一管控。一般而言,集团公司资金结算模式有结算中心模式、内部银行模式和财务公司模式。本文认为,中小集团公司适合采用结算中心模式和内部银行模式,而财务公司模式则适合于大型的集团公司。同时,集约化下资金集中管理要求在资金归集平台的基础上,实现集团内部子公司、分公司资金“收支两条线”,强化集团总部资金配置和资金运作的作用,实现资金的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

(4)资本集中运作。从横向来看,集团公司,优化产业资本结构,创新融资手段,加强股权投资管控,整合产业和金融资产,加强集团内部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管理。从纵向来看,集团公司应结合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压缩集团产权链条。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优化资本配置和实现资本集中运作。

(5)预算集约调控。集团公司实行预算集约调控旨在提高预算的科学化、高效化和精益化,加强集团总部的调控力度和内部公司的执行力。以集团总部战略目标为主导,强化目标预控,实施“两下两上”的预算编报流程。构建以预算模型是逻辑内核、预算科目为信息载体、标准成本体系为编制依据、管控模块为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平台,实现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协同化。同时,集团内部子公司、分公司等应做实项目预算,使集团公司预算实现真正的集约化。